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一、國門洞開1.背景(1)國際:19世紀上半期,西方資本主義迅猛發展,急需開拓更大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2)國內:中國國力漸衰,內部危機嚴峻。2.過程(1)鴉片斗爭:①概況:1840~1842年,英國發動,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②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③列強特權:美、法等國在中國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居住及租地權、軍艦“巡查貿易”等特權。④影響:中國國門被打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其次次鴉片斗爭:1856~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3)中日甲午斗爭:①概況:1894~1895年,日本發動,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②條約內容:割遼東半島(未得逞)、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③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國聯軍侵華斗爭:①概況: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奧八國聯合發動侵華斗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②條約內容:向侵華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外國派兵愛護;嚴禁中國人民參與反帝活動;拆毀天津至北京的防衛炮臺,允許外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③影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列強侵華影響(1)軍事上:①列強燒殺搶掠,無視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②瘋狂掠奪中國人民的財產和國家財寶。③喪心病狂地毀壞中華文明遺產。(2)政治上:破壞了中國領土、領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權完整。(3)經濟上:①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②通過政治貸款、勒索賠款、在中國設廠筑路等限制中國的經濟命脈。二、瓜分狂潮與民族危機1.背景(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馬關條約》的簽訂,刺激和加強了列強對中國的爭奪,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2.過程(1)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①開端:三國干涉還遼,俄國據此取得了軍艦在膠州灣停岸的特權。②狀況:1897年,德國派軍占據膠州灣,12月,俄國占據旅順和大連灣;隨后,法、英、日紛紛在中國搶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2)“門戶開放”政策:①背景:列強在華劃分“勢力范圍”時,美國正忙于美西斗爭,無暇顧及中國;戰后,美國為滿意工商界進入整個中國市場的須要,向列強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②內容:在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的前提下,要求各列強開放其“勢力范圍”,以便美國能夠“利益均沾”。③實質:為了緩和列強間的爭奪和消弭中國人民的抗拒,由列強在中國建立“國際共管體系”。④影響:列強的爭奪短暫取得表面上的一樣,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概念闡釋]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丟失了部分主權而不是全部的主權;在經濟上是指中國漸漸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在文化上則表現為“西學東漸”。(2)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事實上社會已漸漸近代化。但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不能認為中國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或認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經濟上是半封建。2.片面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賜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賜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實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此種待遇為“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清朝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以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靈巧識記]列強侵華的“五大趨向”[名師點撥]1840~1900年列強瓜分中國的主要表現(1)爭做中國債主。中日甲午斗爭以后,清政府為償付賠款大借外債。列強爭做債主,綻開資本輸出的競爭。(2)搶奪路權、礦權。掠奪中國礦藏資源,爭奪開采礦山優先權,也是資本輸出的一種方式。(3)利用宗教刺探情報,策劃侵華活動。(4)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及推行“門戶開放”政策。1.鴉片斗爭是英國資產階級拓展海外市場、掠奪生產原料的必定結果。同時,鴉片斗爭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2.1840年以后,列強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斗爭、其次次鴉片斗爭、中日甲午斗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斗爭等一系列侵略斗爭。3.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同等條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4.《馬關條約》簽訂之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鴉片斗爭使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材料一]英國歷史學家馬士說:“當中國人實行一種激烈的禁煙運動而使危機加劇的時候,斗爭果真就來到了;可是它并不是為了維持鴉片貿易而進行的斗爭,它不過是一個持續了二十年,并且要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的斗爭的開端。”——《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1)馬士認為鴉片斗爭的目的是什么?你認為這一“目的”的實質是什么?[教你讀史]留意材料中分號前的兩句話的含義,從中分析鴉片斗爭爆發的緣由。[提示]馬士認為鴉片斗爭是“要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實質是英國要侵略和掠奪中國。[材料二]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中指出:“這場斗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斗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2)結合材料及所學學問說明“界碑”的含義。[教你讀史]留意關鍵信息:由“1514年……積325年”推算,是1839年。“界碑”是指中國由“中世紀”被“趕往近代”。[提示]中國由主權完整的國家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改變;中國由封建落后的國家起先走上近代化。鴉片斗爭對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1)政治上:①社會性質: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社會主要沖突:由地主階級與農夫階級的沖突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沖突、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沖突,前者居于主導地位。③革命任務:由反封建轉變為反封建反侵略,中國革命進入了舊民主主義的革命時期。(2)經濟上:一方面使中國封建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被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另一方面中國自然經濟的瓦解,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創建了條件。近代前期列強侵華的階段性特征[材料一]……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南京條約》(1)依據材料一,概括英國人在中國取得的特權。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其侵略的目的。[教你讀史]“通商之廣州等五處”,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中的“秉公”二字是關鍵信息。[提示]特權:開放廣州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目的: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定進口稅。——《馬關條約》(2)依據材料二,概括日本在中國取得的特權。[教你讀史]留意材料出處,抓住關鍵信息“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進行分析。[提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材料三]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損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需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亦不得開脫別給獎敘。——《辛丑條約》(3)歸納材料三中列強對中國官吏的要求,這說明白什么問題?[教你讀史]依據材料內容及出處理解中國官員的“保平安之責”。[提示]要求:于所屬境內保平安;對抗拒鎮壓不力的官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問題:說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近代前期列強侵華在不同時期的特點1.1840~1893年(1)主要國家:英、法、美、俄。(2)特點:以武裝侵略為主,堅船利炮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工具;通過不同等條約,鞏固和擴大侵略成果;利用不同等條約向中國傾銷商品,商品輸出成為這一時期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列強在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同時,還侵占了中國大片領土。2.1894~1900年(1)主要國家:除了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國成為侵華的急先鋒。(2)特點: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帝國主義聯合起來侵略中國,由武裝侵略轉變到限制清政府,“以華制華”。一、其次次鴉片斗爭是鴉片斗爭的接著和擴大1.接著(1)從背景看,都是發生在工業革命后的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為發展資本主義,列強竭力找尋海外市場。(2)從目的看,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3)從性質看,都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斗爭。(4)從結果看,都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同等條約,攫取了大量侵略權益。2.擴大(1)從目的看,英法發動其次次鴉片斗爭是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2)從斗爭過程看,侵略者的數量由英國變為英、法、俄、美等國,侵略時間由兩年延長為四年,侵略范圍由中國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沿海地區,并侵入天津、北京。(3)從影響看,其次次鴉片斗爭后,中國丟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經濟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內地;清朝統治者起先投靠侵略者,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抗拒;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二、中國近代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1.鴉片斗爭及《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同等條約的簽訂,為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中國打開了大門,它是中國遭遇資本主義奴役的起先,是中國封建社會漸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轉折點。2.其次次鴉片斗爭及一系列不同等條約的簽訂,給中國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中國丟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斗爭及《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使中國面臨著空前嚴峻的民族危機,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大大加深,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峻化。4.八國聯軍侵華斗爭及《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記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又一副極為沉重的枷鎖,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為嚴峻的影響。帝國主義通過這個條約,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中國進行嚴酷地限制和勒索,使中國的主權丟失殆盡。題組一列強入侵,國門洞開1.英國發動鴉片斗爭之所以不行避開,其最主要的緣由是()A.中國在軍事上和經濟上極端落后B.禁煙運動激化了中英沖突C.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急需打開中國市場D.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解析:選C依據所學學問可知,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急需打開中國市場,于是英國發動了鴉片斗爭。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同等條約強迫清政府開放了五處通商口岸,這五處不包括()A.廣州 B.寧波C.上海 D.南京解析:選D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同等條約強迫清政府開放的五處通商口岸是指廣州、福州、寧波、廈門、上海。3.清朝官員曾與外國使者擬定一條約草案:該草案達成于()A.鴉片斗爭期間B.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C.中日甲午斗爭期間D.八國聯軍侵華斗爭期間解析:選A《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該草約擬定“中國割讓香港”,可推斷是在鴉片斗爭期間,故A項正確。4.“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日本攫取上述特權時還要求清政府()A.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B.賠償日本白銀4.5億兩C.割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D.懲辦參與反帝斗爭的官員解析:選C依據材料可知該條約為《馬關條約》,《馬關條約》還規定割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故C項正確。A、B、D三項均是《辛丑條約》中的內容。5.某不同等條約規定:賠償各國白銀共4.5億兩,分39年還清……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據此推斷該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天津條約》 D.《辛丑條約》解析:選D從賠款總數和“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可以看出,該條約是《辛丑條約》。題組二瓜分狂潮,民族危機6.右圖是19世紀末中國近代史上的某一不同等條約的影印件(局部),這個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D.中日民族沖突上升為主要沖突解析:選B依據“19世紀末”“大日本帝國皇帝”等信息可知,該圖片反映的是《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影響是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選B項。A項所述是《南京條約》的影響;C項所述是《辛丑條約》的影響;D項所述是九一八事變的影響。7.右圖是1909年春刊發在上海《時務報》上諷刺清政府的漫畫。某學習小組對此進行解讀,最恰當的是()A.敏捷的策略B.洋人的朝廷C.無奈的選擇D.末日的徘徊解析:選B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清政府完全投靠列強,徹底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工具。細致視察圖片,清政府對內是怒容(指嚴厲實行專制統治和鎮壓人民革命),對外是笑容,意指清政府對外推行賣國妥協政策,B項表述與漫畫內容相符。8.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沒有遭到列強的公然反對,主要是因為()A.美國剛剛戰勝西班牙B.帝國主義建立了瓜分中國的同盟C.該政策基本上維護了列強在華的既得利益D.充分利用了列強在瓜分中國問題上的相互沖突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對“門戶開放”政策的理解實力。B項是“門戶開放”政策實施的結果,不是緣由;A、D兩項與題干沒有必定的因果聯系;“門戶開放”政策承認了列強在華的既得利益,又利于其在華進一步擴張,因此得到列強不同程度的贊同。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有學者認為“就世界大勢論,鴉片斗爭是不能避開的”。這里所說的“大勢”主要是指()A.英國的船堅炮利B.工業文明快速發展C.中國的閉關鎖國D.西方列強加緊擴張解析:選B分析題干材料,這里所說的“大勢”即鴉片斗爭時期的西方發展趨勢,也就是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和崛起,故B項正確。2.在《南京條約》的下列條款中,對中國民族經濟危害最大的是()A.割香港島給英國B.開五口通商口岸C.英商進出口關稅由雙方協定D.賠款2100萬銀元解析:選C割地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賠款開創了侵略者對中國勒索賠款的惡例,通商口岸的開放使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洞開,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協定關稅的危害是使中國起先丟失了海關自主權,為外國侵略者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供應了有利條件。故正確答案為C項。3.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斗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A.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戰敗B.長期閉關鎖國狀況被打破C.社會性質起先發生根本改變D.民族沖突取代了階級沖突解析:選C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鴉片斗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是因為中國社會的性質起先發生改變,由封建社會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C項。4.作為臺灣附屬島嶼之一的釣魚島,自古就屬于中國管轄,這一點可見之于中日史籍圖志,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論的主權。近代日本通過哪個不同等條約強行割占了釣魚島()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解析:選C釣魚島是臺灣附屬島嶼之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是通過《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的。5.鴉片斗爭后英國提出了“協定關稅”,19世紀末日本提出“在華設廠”,其共同點是()A.為資本主義國家商品輸出創建有利條件B.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要求C.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D.為資本主義國家資本輸出創建有利條件解析:選B鴉片斗爭是工業革命后列強要求打開中國大門傾銷商品,甲午斗爭是其次次工業革命后列強要求資本輸出,所以這兩者的共同點是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要求,B項符合題意。6.《辛丑條約》作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完全確立的標記,主要是因為該條約的簽訂導致()A.清政府在財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國主義B.清政府在軍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國主義C.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D.形成帝國主義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解析:選C《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要幫助列強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這就標記著清政府在抗拒外來侵略方面已經完全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7.近代某一不同等條約規定:“中國國家應允由諸國……會同酌情數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斷絕之處。如諸國駐防之處,系黃村、廊坊、楊村……山海關。”其影響是()A.嚴峻侵擾了中國的領海主權B.中外反動勢力起先勾結C.清政府處于外國軍隊限制之下D.中國通商口岸數量增加解析:選C從材料中的“會同酌情數處留兵駐守”“京師至……山海關”這些信息可知,引文應出自《辛丑條約》。C項是其影響之一。8.中國近代史上資本主義列強發動了一系列侵略中國的斗爭,簽訂了一系列不同等條約。下表反映的共同問題不包括()鴉片斗爭其次次鴉片斗爭中日甲午斗爭八國聯軍侵華《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A.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B.“弱國無外交”C.各條約均涉及割地、賠款、開埠D.列強均實行炮艦外交政策解析:選C中國近代史上西方列強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斗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同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天津條約》沒有涉及割地,《辛丑條約》沒有割地、開埠的條款。二、非選擇題(18分)9.鴉片斗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某校學生對此開展了探討性學習,請你幫他們解決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一、斗爭的背景材料一1793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覲見中國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間英國的禮單和中國的回禮單。禮單一(部分):天文儀器有天體運行儀、地球儀、望遠鏡、氣候架等,工業有棉織品、鋼鐵制品,軍事裝備有毛瑟槍、裝備有110門火炮的巨型戰艦模型等。禮單二(部分):琺瑯、珍寶、玉器、漆器、花緞、畫冊、鼻煙壺、扇、簽,普洱茶48團,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據《1793乾隆英使覲見記》等材料整理(1)材料中哪一個是英使進呈中國皇帝的禮單?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兩張禮單表明18世紀末中、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