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_第1頁
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_第2頁
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_第3頁
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_第4頁
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

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

二。二三年六月

目錄

1總則...........................................................1

1.1編制目的................................................1

1.2編制依據................................................1

1.3適用范圍................................................2

1.4工作原則................................................2

2新區概況......................................................3

2.1基本情況簡介............................................3

2.2自然地理與氣候氣象......................................3

2.3防汛基本情況............................................4

2.4洪澇防御體系............................................8

3防汛組織機構與職責..........................................11

3.1指揮機構................................................11

3.2防汛抗旱指揮部職責.....................................12

3.3新區防汛辦職責.........................................13

3.4各成員單位職責.........................................13

3.5專家咨詢組.............................................17

4預防預警機制.................................................18

4.1預防預警信息...........................................18

4.2預防預警行動...........................................20

5應急響應.....................................................25

5.1應急響應總體要求........................................26

5.3III級應急響應29

5.4H級應急響應...........................................31

5.5I級應急響應............................................36

5.6緊急處置措施...........................................40

5.7信息報送和發布.........................................42

5.8應急結束...............................................44

5.9指揮和調度.............................................44

5.10防汛排澇工程搶險.....................................45

5.11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46

6人員的避險轉移..............................................47

61避險轉移原則............................................47

6.2組織體系...............................................47

6.3避險轉移對象和時間....................................48

6.4預警方式...............................................48

6.5避險轉移方案...........................................48

6.6轉移場所的設立和保障..................................49

7災情和災后處置..............................................50

7.1救災50

7.2搶險物料補充...........................................51

7.3水毀工程修復...........................................51

7.4災后重建...............................................51

7.5分析評估...............................................51

7.6獎勵與懲罰.............................................52

8防汛排澇搶險保阿............................................52

8.1技術保障...............................................52

8.2制度保障...............................................52

8.3通訊與信息保障......................................53

8.4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53

8.5供電保障............................................55

8.6醫療衛生保障........................................55

8.7交通運輸保障........................................56

8.8治安保障............................................56

8.9避災場所保障........................................56

8.10社會動員保障.......................................56

9預案管理與修編............................................57

9.1宣傳...................................................................................................57

9.2培訓.................................................57

9.3預案演練............................................58

9.4預案修編............................................58

9.5預案備案............................................58

1。附則......................................錯誤!未定義書簽。

10.1預案解釋...........................................58

10.2預案發布實施......................................58

1().3名詞術語定義.......................................59

11附件......................................錯誤!未定義書簽。

附件一: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通訊錄…錯誤!未定義書簽。

附件二:新區2023年防汛抗旱24小時值班電話表錯誤!未定義書簽。

附件三: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機構圖.....錯誤!未定義書簽。

附件四:新區防汛應急響應流程.............錯誤!未定義書簽。

附件五:新區水系圖.......................錯誤!未定義書簽。

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條

1總則

L1編制目的

為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

的防汛方針,做好西咸新區(以下簡稱“新區”)洪澇災害的防

范與處置工作,保證防汛搶險工作及時、有序、高效地進行,

最大限度減免或減少災害損失,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

全,保障新區社會經濟生活的安全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

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九號,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令第八十八號,199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6年7月2

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第

三次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務院令第八十六號,1991年7月2日起施行,根據2011年1

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

修訂)

(4)《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辦函〔2022〕48號)

(5)《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陜

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笫15號,1999年9月8日

施行,根據2018年5月31日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

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三次修正)

(6)《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細則》

(陜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號,1995年10月4日起施行)

(7)《陜西省防汛應急預案》(陜政辦函[2022)13號)

(8)《陜西省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點》(陜汛旱指

(2023〕3號)

(9)《陜西省防災避險人員安全轉移規定》(陜西省人

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13屆)第69號,2021年11月

26日起施行)

(10)《西安市防汛應急預案》(市政辦函(2022)43號)

(11)《西安市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點》(市防抗旱

指(2023)2號)

(12)《西咸新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陜西咸發

(2022)4號)

(13)《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陜西咸汛旱發(2022)

6號)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新區范圍內發生的,或毗鄰區域發生但可能

影響新區的洪澇災害的應急處置和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包括河

道(湖泊)洪水、凌汛洪水、暴雨造成的城市內澇災害以及由

于地震災害、恐怖活動等引發的堤壩潰口、水庫垮壩等洪水災

害。

1.4工作原則

(1)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

防汛工作方針,以確保搶險救援人員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首

要目標,及時轉移受威脅人員,力爭不發生人員傷亡。

(2)防汛二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按照屬地管理、分

級負責指揮、統一指揮調度、分部匚協同合作的原則,處置本

行政區域內的洪澇災害。

(3)堅持依法防汛,實行公眾參與,軍民結合,專群結

合,平戰結合。

(4)堅持科學防汛,以人為本,增強洪水監控能力,強

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并舉防御辦法,努力減輕災害損失,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新區概況

2.1基本情況簡介

新區位于西安、咸陽兩市建成區之間,西起茂陵及澇河入

渭口,東至包茂高速,北至西咸環線,南至京昆高速,涉及西

安、咸陽兩市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新區規劃控

制面積8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76萬人,城鎮化率73.3%。

新區下設滓東、泮西、秦漢、空港、涇河五個新城及能源金融

貿易區。2021年,新區體制機制調整后,西安直管區涉及19

個街鎮,規劃面積715.83平方公里,西安一咸陽共管區包括陳

陽寨街道、雙照街道、南位鎮和涇干街道,規劃面積166.17平

方公里。

2.2自然地理與氣候氣象

2.2.1地形地貌

新區渭河以南以平原為主,海拔400—700米,地勢平坦。

渭河以北地勢呈階地性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

一、二級黃土臺嫄。源面地勢平坦,臺嫄緣邊由于長期受河流

暴雨沖刷切割,形成許多溝壑。區內發育的微地貌有沖溝、洼

地及人工坑塘、人工陡坎、人工土堆等。

2.2.2氣候氣象

新區為平原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

干濕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春季溫暖、

干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

風;秋季涼爽,氣溫速降,秋淋明顯。

根據近30年(1992—2022年)氣候資料統計分析,新區

年平均氣溫12.3~14.9℃,最冷1月平均氣溫-3.8?2℃,最熱

7月平均氣溫24.3?299C,年極端最低氣溫-18.5℃(2002年),

年極端最高氣溫417c(2006年)。年降水量302.2?933.6毫

米。7-9月為明顯降水高峰。年日照時數1747.3?2321.1小時,

新區常年盛行東北風。年內主要災害性天氣包括暴雨、內澇、

干旱、高溫、雷電、大風、連陰雨、低溫凍害、沙塵和霧霾等。

2.3防汛基本情況

2.3.1河流水系概況

新區內河流主要有渭河、涇河、泮河、新河、皂河、太平

河、沙河(無水),屬黃河水系。

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于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

渭河新區段屬于中下游段,從連霍高速渭河大橋流入新區界,

流經泮東新城、滓西新城、秦漢新城。境內河道總長約28.9km,

岸線總長31.06km。其中右岸泮西新城段起點為連霍高速渭河

大橋,終點為西興高速渭河大橋,岸線全長7.01km;泮東新

城段起點為隴海鐵路橋,終點為福銀高速渭河大橋上游1500

m,岸線全長5.15km;左岸秦漢新城段起點為上林大橋,終點

為延西高速渭河大橋上游500m處,岸線全長18.9kmc渭河

新區段屬于雨源性河流,具有水沙異源的特點,徑流主要來源

于咸陽站以上干流和南岸支流,泥沙主要來源于林家村以上干

流和北岸支流。

涇河,為渭河最大支流,發源于寧夏六盤山東麓。涇河新

區段由空港新城的太平鎮入境,從涇河新城的崇文鎮出境,流

域橫跨空港新城、秦漢新城、涇河新城,全長32.28km。空港

新城段,全長13.8km,位于涇河右岸,起點為禮泉縣與空港

新城界(咸旬高速橋下游950m),終點為空港新城、涇陽界

(修石渡涇河大橋上游900m)。秦漢新城段,全長8.2km,位

于涇河右岸,起點為修石渡涇河大橋一卜游900米處,終點為秦

漢新城大堡子村。涇河新城段,全長17.5km,左岸上起涇陽縣

與涇河新城界(修石渡大橋上游1.5km處),下至涇河新城與

高陵區界(咸銅鐵路橋上游200m),總長17.14km;右岸起點

為秦漢新城縣界線大堡子村處,終點為與高陵區界線咸銅鐵路

橋下游200m處,總長約10.28kmo涇河新區段屬于雨源性河

流,洪水主要來源于上游,洪水含沙量大。

滓河,為渭河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西安市長安區喂子坪

鄉大坪村秦嶺北麓的麥積磊,由泮東新城漁王村北匯入渭河。

泮河新區段上起西漢高速,下至涇河入渭口,河道總長度

26.60km,河道寬度J07—704m,水面面積約555.88hm2。左岸

上起高新泮西交界(西漢高速泮河橋下游3.3km處),下至泮

河入渭口,岸線長度22.90kmo右岸上起西漢高速橋(泮東新

城與高新區界),下至泮河入渭口,岸線長度26.60kmo左右

岸總長度49.50km。泮河屬于雨源性河流,徑流主要由降水補

給,多年平均徑流量2.426億1拼,河流含沙量較小。

新河,為渭河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秦嶺北麓淺山區。新

河新區段起點位于泮西新城大王鎮鑿齒村(與鄂邑區交接處),

終點位于釣臺街辦入渭口(新河入渭河口),河道長12.5km,

河道平均寬度8m,河堤之間平均寬度35m,水面面積約98.4

公頃,全部位于泮西新城范圍內,其中左岸11.38km,右岸

12.5km。新河源頭已基本枯竭,現狀來水主要依靠上游郡邑區

污水廠處理后的尾水和降雨匯流補給。

皂河,為渭河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長安區局連村,在經

開區附近的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附近入渭,全長35.85km,

是五大排洪體系(濡河、游河、皂河、漕運河、幸福河)中接

納城市雨水能力最大的一支,主要接納西安市南部、西部、北

部的雨洪水和大環河、洋二干、太平河及市政管道的排水。新

區洋東新城段長8.68km,其中昆明路至紅光路長0.9km,紅光

路至鐵通橋長5.48km,南皂河橋至太平河入皂口長2.3kmo

太平河,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是皂河的一級支流。

始于西高新污水處理廠。新區段上起泮東新城與高新交界處,

下至入皂河口,轄區內現狀長度24.57km,全部處于泮東新城

境內。流經新區泮東新城的斗門街道、王寺街道、三橋街道、

建章路街道、上林街道5個街道在八興灘村附近匯入皂河。

2.3.2水庫概況

2.3.2.1斗門水庫

斗門水庫是一座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改善生態環境的

綜合利用平原水庫。庫址位于新區泮東新城的南部、泮河東岸

原昆明池舊址上,利用原昆明池舊址的歷史低洼庫盆遺存,結

合該處土壤具有天然防滲的優越地質條件進行建設,是三等中

型水利工程。

庫區總面積10.4km2,水庫總庫容4600萬n?。水庫由北湖

和南湖兩部分構成。其中,南湖為城市供水水源,面積3km2,

調蓄引漢濟渭南干線供泮東泮西新城的水量,庫容2400萬m3,

多年平均供水量1.24億nP;北湖為泮河分洪區,蓄滯泮河洪

水,外湖面積7km2,庫容2200萬m3;南湖南側修建生態濕地,

面積0.4km2o同時,通過調蓄可向西安市補給生態用水1100

3

萬mo

2.322芋子溝水庫

芋子溝水庫位于新區秦漢新城與涇河新城交界處高莊鎮

轄區,是一座以供水為主的W等小(1)型平原水庫,壩頂高

程418m,壩高25.35m,壩頂寬度45m。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

136.14萬nP,調節庫容116.55萬nP。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

6.6km2o3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26.5m3/s,300年一遇校核洪

峰流量為75.9m3/So

2.323百頃溝水庫

百頃溝水庫位于新區空港新城太平鎮轄區,是一座以供水

為主的IV等小(1)型水庫工程,壩頂高程450.4m,壩高26m,

壩頂寬度8m。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81.93萬m3,調節庫容79.33

萬m3,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0km2。3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

3

量269m3/s,3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為418m/so

2.3.3城市內澇概況

新區城市道路易積水點共計24處,城市下穿式立交、隧

道(通道)共計26處,地下建筑物(包含商業地下停車場和

住宅地下室)共計127處,在建深基坑工地共計207處,低洼

棚戶區、危舊房屋共計10處,地鐵及智軌車站防汛重點部位

共20處。

新區現有城市排水管網1696.57千米,其中雨水管道817.5

千米,污水管道644.6千米,過街管道234.47千米。

2.4洪澇防御體系

2.4.1主要河流防洪工程及防洪能力

渭河防洪工程建設情況:渭河干流新區段岸線總長

28.9km,已建設堤防總長30.70km,分為3段:左岸秦漢新城

段(上林大橋一延西高速渭河大橋上游500m處),堤防全長

18.9km,堤頂寬度17m,堤頂高程373.5?387.0m,設防標準

為100年一遇,設計洪水流量9170m3/s(咸陽站);右岸泮西

新城段(連霍高速渭河大橋一西興高速渭河大橋),堤防全長

6.7km,堤頂寬度24m,堤頂高程395.5?39L5m,設防標準為

100年一遇;右岸能源金融貿易區堤防全長5.1km,其中隴海

鐵路橋一小王村泮河入渭口段,堤防全長2.2km,堤頂寬度

24m,堤頂高程387.6?385.9m,設防標準為100年一遇;漁王

村泮河入渭口一福銀高速渭河大橋上游1500m處,堤防全長

2.9km,堤頂寬度14?24m,堤頂高程386.3?382.1m,設防標

準為300年一遇,設計洪水流量11700m3/s(咸陽站)。渭河

左岸秦漢新城有大寨頂沖段1處,建有防洪壩垛29座,長度

1500m。

涇河防洪工程建設情況:涇河新區目前堤防工程完成

33.58km,其中空港新城段堤防完成10.78km;秦漢新城段堤防

完成7.8km;涇河新城段堤防完成15.0km。空港新城、秦漢新

城段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洪水標準;涇河新城右岸,即涇河

吉元大橋上游約1.5km處至涇河咸銅鐵路橋處防洪標準50年

一遇洪水標準,涇河新城左岸段防洪標準30年一遇洪水標準。

泮河防洪工程建設情況:泮河新區段堤防總長49.5km,除

斗門分洪樞紐右岸280m設防標準為200年一遇洪水外,其余

全段設防標準均為100年一遇洪水。右岸防洪工程分為4段:

即西漢高速至G310國道段,堤防長度7.88km(含斗門分洪樞

紐右岸280m);G310國道至原西咸交界段,堤防長度9.80km;

原西咸交界至世紀大道段,堤防長度3.84km;世紀大道至泮河

入渭口段,堤防長度5.08km。合計右岸堤防長度26.60km。左

岸防洪工存分為2段:即高新泮西交界至世紀大道段,堤防長

度18.14km;世紀大道至泮河入渭口段,堤防長度4.76km。合

計左岸堤防長度22.90km。

新河防洪工程建設情況:新區內新河河道總長度12.5km,

堤防總長度16.16km,其中左堤長8.19km,右堤長7.96km。新

河洋西新城段共計分為3段防洪治理工程:新河入渭口至沙河

入新河口,河段全長1.5km,堤頂寬度8m,堤頂高度1.5m-3m,

堤頂高程391.31m—395.96m,2014年已經列入陜西省中小河

流治理項目,入渭口段按渭河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新河堤距

不小于80m,入渭口堤防按現狀堤防進行改造,堤距在300?

400m之間,目前已施工完成;新河西寶高速南線至沙河口段,

河段全長2.0km,堤頂寬度8m,堤頂高度L5m—3m,堤頂高

392.64m—396.87m,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新河鑿齒村至

西寶高速橋段,河段全長9.0km,堤頂高程392.63m—400.05m,

目前設計已完成并獲得批復,其中108國道以北河道治理工程

已施工完成,1。8國道以南段由于流經兆倫鑄錢遺址區,需要

與陜西省文物局溝通辦理建設手續,導致目前未進行建設,經

過洪水復核,該段老堤防為土質堤防,只滿足不到10年一遇

洪水標準,現場,周查期間,2021年汛期河道兩側的農戶農地被

淹沒。

太平河防洪工程建設情況:太平河河道2008年實施綜合

治理工程后已全斷面襯砌,按排水標準3年一遇暴雨重現期實

施,新區段長度24.57km;2019年起根據新區“十四五”發展規

劃實施太平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按排水標準50年一遇暴雨

重現期治理。

2.4.2新區主要河流防汛指揮調度權限

2.4.2.1新區渭河防汛指揮調度權限表

防御洪水應急響應

河流涉及

應急響魏家堡、咸陽站流量等級防汛指揮權限組織實施單位

名稱?(街道)

應等級(m-Vs)狀態

魏家堡站1500<Q<2000m3/s警戒沿河各鎮(街

IV級新區防指

咸陽站2000SQV2500m3/s清灘道)防指大王街道

渭河魏家堡2000<Q<4000m3/s高橋街道

III級防守新區防指新區防指釣臺街道

咸陽站2500WQ<5000m3/s

上林街道

魏家堡站4000<Q<6000m3/s

n級搶撤市防指新區防指渭城街道

咸陽站50005Q<7OOOm3/s窯店街道

魏家堡站Q26()00m3/s撤離正陽街道

I級省防總市、新區防指

咸陽站QN7000m3/s為主

2.422新區涇河防汛指揮調度權限表

河防御洪水應急響應

組織實施單涉及

名應急響防汛指揮權限

張家山站流量等級(n】3/s)位鎮(街道)

應等級狀態

警戒沿河各鎮(街

IV級3000<Q<50()0m?/s新區防指

清灘道)防指

太平鎮

III級5000<Q<7980m3/s防守新區防指新區防指正陽街道

涇河

II級7980<Q<11300n?/s搶撤市防指新區防指崇文鎮

高莊鎮

撤離

I級Q>113()()m5/s省防總市、新區防指

為主

242.3新區泮河防汛指揮調度權限表

防御洪水應急響應

河流涉及

應急響應防汛指揮權限組織實施單位

名稱秦渡鎮、新區入境流量等級(ni^/s)縝(街道)

等級狀杰

秦渡鎮465WQV685m3沿河各鎮(街

IV級警戒新區防指

新區境內575WQ<845m3/s道)防指斗門街道

秦渡鎮站685WQV916m3/s沿河各鎮(街馬王街道

III級防守新區防指

新區境內845WQV1130m3/s道)防指高橋街道

泮河

秦渡鎮站916WQV1230m3/s王寺街道

II級搶撤市防指新區防指

新區境內1130WQV1520m3/s釣臺街道

秦渡續站1230$QV1480m3/s撤離上林街道

I級市防指新區防指

新區境內15200QV1820m3/s為主

2.424新區新河防汛指揮調度權限表

防御洪水應急響應

河流涉及

指揮權限組織實施單位

名稱應急響應防汛饃(街道)

新河新區段預報洪水流量(m3/s)

等級狀杰

沿河各鎮(街

IV級131<Q<182m3/s警或新區防指

道)防指

沿河各鎮(街大王街道

IH級182WQV200m3/s防守新區防指

道)防指馬王街道

新河

高橋街道

n級200WQV215m3/s搶救市防指新區防指

釣臺街道

撤離

I級Q>215m3/s市防指新區防指

為主

3防汛組織機構與職責

3.1指揮機構

3.L1新區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新區成立有防汛抗旱指揮部,全面負責新區防汛領導、信

息發布、組織搶險等工作。

總指揮:新區管委會主要領導

副總指揮:新區管委會分管應急工作領導

新區管委會分管水利工作領導

新區管委會分管城管工作領導

成員:新區宣傳文旅局、發展改革和商務局、教育體

育局、先進制造業促進局、社會事業服務局、財政金融局、自

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

基層工作部、應急管理局、公安局、消防救援支隊、氣象服務

中心、國網西咸供電公司、中國電信西咸分公司等單位主要負

責人。

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新區應急管

理局,負責防汛抗旱指揮部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新區應急

管理局局長兼任,副主任由新區應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長兼任。

3.L2基層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有防汛任務的鎮(街道)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相應的指揮

機構及承擔具體工作的辦事機構;有防汛任務的單位應當設立

防汛機構,在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管委會)防汛指揮部統一

領導下,負責做好本行業和本部門、本單位的防汛工作C

3.1.3新城、園辦防汛指揮機構

各新城管委會、園辦根據職能參照新區設立相應指揮機

構,報新區防指備案。

3.2防汛抗早指揮部職責

新區防指在新區管委會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新

區防汛工作,不代替新區管委會有關職能部門的防汛二作職

責,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防汛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落實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省委、省政府,省防汛抗旱總指

揮部,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新區黨工委、管委

會對防汛工作的決策部署;

2.研究部署新區防汛工作,負責牽頭抓總,充分發揮組織、

協調、指導、督促職能;

3.組織洪澇災情會商研判、應對處置、指揮調度;

4.指導協調洪澇災害防治和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5.組織指導洪澇災害的調查評估處理和掛牌督辦工作;

6.完成新區管委會交辦的其他防汛工作。

3.3新區防汛辦職責

1.協調推動各級各成員單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

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關于防汛工

作的各項決策部署,中央領導和省市新區領導關于防汛工作的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國家防總、國家防辦,省防總、省防辦,

市防指、市防辦的工作要求;

2.分析新區防汛形勢,開展新區防汛方針政策和工作措施

的調查研究,協調解決新區防汛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和成員單位

提出的重要事項;

3.研究提出新區防指年度工作要點和任務分工方案建議,

綜合匯總和通報新區防汛工作情況,承辦新區防指會議、文件

起草、制度擬定、議定事項跟蹤督辦工作;

4.研判發布新區防汛險情信息和監測信息,組織實施新區

防汛工作督查、約談等工作;

5.協調指導新區防汛應急工作,按照總指揮、副總指揮要

求,做好新區預案啟動、汛情及其他需要新區防指響應處置的

災情有關協調指導工作;

6,負責新區防指成員單位的日常協調聯絡工作;

7.承辦新區防指交辦的其他事項。

3.4各成員單位職責

新區防指各成員單位應按照各自的防汛職責及時主動向

新區防指報送防汛工作開展、重要事項、突發事件、險情災情

及其應對處置、意見建議等情況,按照新區防指統一安排部署

做好相關工作。發揮好相關單位的專業優勢,銜接好“防''和"救"

的責任鏈條,確保責任鏈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各成員

單位主要職責:

(一)新區宣傳文旅局:負責協調媒體配合相關部門做好

防汛工作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開展防汛公益宣傳和重要時段

的安全提示;負責指導有關部門做好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及宣

傳報道;負責指導有關部門做好輿情監測、媒體應對及新聞發

布工作;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督促文化經營單位、A級景

區洪澇災害的防治工作,做好文化經營單位、A級景區防汛安

全工作。

(二)新區發展改革和商務局:負責防汛減災救災工程、

水毀工程修復、災后恢復重建等重點項目規劃、投資計劃的協

調和銜接工作;負責監測災區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和供求

形勢,協調組織相關市場供應工作;負責組織協調新區救災物

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新區教育體育局:負責教育系統的防汛工作;負責

指導開展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普及避險自救知識和互助能

力;負責做好危漏校舍及地勢低洼學校的防汛工作。

(四)新區先進制造業促進局:負責指導做好工業企業和

通信運營企業的防汛工作;負責協調組織抗洪搶險期間的應急

通訊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

(五)新區社會事業服務局:負責衛生健康系統的防汛工

作,負責災區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疔救護工作。

(六)新區財政金融局:負責防汛基礎設施、應急度汛、

水毀修復及搶險救援、防災減災救災等資金保障工作,并會同

相關部門做好資金監管工作。

(七)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

作;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息的普

查、詳查、排查,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工

作;負責提供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技術支撐工作;負責協調有關

部門清除河道行洪區內的阻水林木;負責協調洪澇災害防治工

程、應急避險、災后恢復重建的用地保障。

(八)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指導做好老舊房屋、

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含軌道交通工程)的防汛

除澇工作;負責新區河流、水庫防汛工作;負責防洪工程的安

全運行管理;組織制定水利工程防御洪水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

方案,組織重要河湖和重要水利工程的防御洪水調度和應急水

量調度;加強河道管理,做好汛期河道人員設施清灘等工作;

做好洪澇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為防汛抗旱指揮部科學指揮提供

有力支撐;組織指導水利工程洪水調度和險情應急處置工作;

組織做好防汛搶險技術支撐工作;負責協調組織人防工程防汛

減災工作,組織開展人防系統防汛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九)新區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負責城市道路和市政

設施防汛排澇應急方案的組織和實施工作;負責城市排水設施

運行管理和防洪排澇工作;負責公路及橋梁防汛度汛工作;組

織協調涉水、涉河在建交通運輸工程安全度汛工作,在緊急情

況下責成項目業主(建設單位)清除障礙行洪設施;負責組織

協調搶險救災物資調運及災區人員、物資轉移的運輸工作。

(十)新區基層工作部:負責農業防災減災和救災工作;

負責監測提供農業洪澇災情;指導農業緊急救災和災后生產恢

復。

(十一)新區應急管理局:承擔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

室日常工作;承擔新區應對洪澇災害指揮協調工作;協調指導

新區實施防御洪水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工作;負責督查、檢查

工貿企業、危險化學品等行業領域安全度汛工作,防范洪澇災

害引發的生產安全事故。

(十二)新區公安局:負責汛期交通疏導及管制工作;負

責維護防汛搶險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管理,依法打擊造謠惑眾

和盜竊、哄搶防汛物料、破壞防汛監測預警設施以及干擾防汛

工作正常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協助組織群眾安全撤離或轉

移。

(十三)新區消防救援支隊:承擔新區防汛抗洪搶險應急

救援工作。

(十四)新區氣象服務中心:負責氣象監測、預報、預警

等工作,密切跟蹤雨情,以及氣象災害形勢分析和評估,及時

向新區防指及有關成員單位提供天氣預報和實時氣象預警信

息。

(十五)國網西咸供電公司:負責所轄電力設施防汛安全;

落實防汛搶險救災用電保障措施。

(十六)中國電信西咸分公司:負責電信通訊設施防汛安

全;負責做好災情時應急通訊保障和通訊資源調度。

各新城、園辦:及時響應新區防汛應急預案并實施啟動各

轄區防汛應急預案。組織、指揮、協調本轄區的防汛排澇搶險

和群眾救援轉移、安置、救助等工作。負責轄區各類企業(含

鐵路道口、物業管理企業等)、各類建設項目(含城中村改造、

道路交通建設及維護、水利工程建設、地質災害治理等)、新

城所屬國有企業及管委會駐地防汛防災工作;制定防汛應急預

案,組建防汛搶險隊伍,籌備防汛搶險物資,組織實施搶險救

災工作。汛前負責檢查轄區管道路橋梁設施;對轄區明溝及管

理的雨水收水井進行疏挖;及時清理收水井篦上的枝葉等阻水

物;對區管道路積水區域進行管控和處置;對拆遷工地采取安

全的圍擋措施;加強社區防汛工作,督促轄區內單位、小區完

成內部排水管網和收水井的疏挖;負責整改轄區各種商業設

施、桿牌箱亭、戶外廣告設施安全隱患;組織有關部門對轄區

地下停車場等地下設施的防汛措施開展汛期檢查及督導C

各鎮(街道):負責本轄區防汛日常工作和防汛抗旱指揮

部應急管理事務,執行上級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各項調度指令。

負責本轄區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開展應急演練,推動避災安

置場所建設;檢查督促、聯絡協調有關行政村做好防汛工程設

施和水毀工程的修復及有關防汛工作。負責轄區洪澇災害綜合

監測預警工作,開展洪澇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落實信息報

告制度。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和上級防指交辦的其他工作c

3.5專家咨詢組

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聘請有防汛經驗的專家組成防汛專

家咨詢組。其職責是:

(1)根據需要研究汛情,對防汛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

趨勢、救災方案、處置辦法、恢復方案等進行調查研究、分析

評估,提出相關意見。

(2)在汛期,專家組針對各種險情,提供科學而有效的

搶險意見和方案,供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各級領導決策參

考。必要時,根據防汛抗旱指揮部的要求,趕赴現場指導防汛

搶險救災工作。

4預防預警機制

4?1預防預警信息

4.1.1氣象水文信息

新區氣象服務中心負責轄區內的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

氣預警,按職責提供災害性天氣警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當

有可能發生災害性天氣時,要加強與上級和周邊地區氣象部門

的會商,滾動預報最新氣象變化趨勢,及時報送新區防汛辦,

與應急、城管、住建、資規等部門實現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信息

共享共用,并向社會發布氣象信息。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與市水文部門建立溝通渠道,及時

獲取新區范圍內的水文監測信息,并及時上報新區防汛抗旱指

揮部。

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根據職能分工

負責城區內澇監測預報預警,建立城鎮內澇防治預警、會商、

聯動機制。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負責城市排水設施、城市道

路和市政設施防、公路及橋梁等的監測,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

責老舊房屋、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含軌道交通

工程)等的監測。

4.1.2防洪工程信息

4.1.2.1堤防工程信息

當河流出現警戒流量(水位)以上洪水時,險情所在地新

城(園辦)、鎮(街道)堤防管理單位應加強工程巡查監測,

并將堤防、涵閘等工程設施運行情況向主管部門報送。當渭河、

涇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堤防、涵閘等發生險情時,要落實專

人監測,及時進行應急搶護處理并向主管部門和新區防汛抗旱

指揮部報告,防汛抗旱指揮部應迅速組織搶險并在第一時間向

可能淹沒的有關區域發布預警信息。

4.122水庫工程信息

水庫管理單位應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達的報汛任務

書要求,上報水庫水位、入庫流量、出庫流量、蓄水量等監測

信息。當水庫水位超過汛限水位時,水庫管理單位應對大壩、

溢洪道、放水設施等關鍵部位加密監測,并按照新區防汛抗旱

指揮部批準的洪水調度方案進行調度,其工程運行狀況應向新

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當水庫出現險情時,水庫管理單位要

落實專人監測,第一時間向下游預警并迅速處置險情,同時向

新區及所在地新城(園辦)、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

當水庫遭遇超標準洪水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潰壩時,應

提早向水庫潰壩洪水淹沒的范圍發出預警,為群眾安全轉移爭

取時間,并及時向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

4.123城市排澇設施信息

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以及新城(園辦、)、鎮(街道)應

監督指導城區防汛管理單位落實以下工作措施:

加強日常巡查監測,及時掌握道路積水及排澇設施情況,

并采取相應處置及管理措施;發生險情后,要落實專人監測,

及時進行應急搶護處理并向主管部門和當地防汛抗旱指揮部

報告。

4.L3洪澇災情信息

4.1.3.1災情信息收集及報送

洪澇災害發生后,各新城(園辦)、鎮(街道)防汛抗旱

指揮機構和各成員單位應及時向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洪

澇災害情況,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應收集動態災情,全面掌握

受災情況,及時向新區管委會和市防指報告。對人員傷亡和較

大財產損失的災情,應立即上報。在事件情況發生變化后,應

及時續報事件有關變化的情況。

4.1.3.2災情信息的主要內容

包括時間、地點、范圍、規模、涉及人員、破壞卷度、人

員傷亡情況、災情發展趨勢、要求支援和幫助等內容。

4.2預防預警行動

421預防預警準備工作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動員,增強水患意識,做好防

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思想準備。

(2)組織準備。健全指揮機構,落實工作責任,注重業

務培訓,加強預報預警。

(3)工程準備。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要按時完成水毀工程

修復建設任務,在汛前開展各類防洪工程、水毀修復工程、病

險水利工程設施等方面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按時完成水毀工

程修復重建任務,對存在病險的堤防、水庫等防洪工程設施實

行應急除險加固,對跨汛期涉河施工的水利工程,落實安全度

汛方案。組織各級城管交通部門對容易發生城市內澇的重點部

位,提前準備搶險運輸車輛及設備。

(4)預案準備。按照“一流域一案、一水庫一案、一鎮(街

道)一案、一村(社區)一案”的要求,各新城(園辦)、鎮

(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根據新區防汛應急預案,編制和指導

本轄區防汛預案,主動應對各類可能的危害。住房和城鄉建設

局負責組織編制河流、水庫防汛應急預案并督導各涉河工程編

制各自的防汛應急預案。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負責編制城市

防洪排澇應急預案。其他成員單位根據新區防汛應急預案的要

求,編制本部門的應急預案,健全反應機制。汛前組織開展防

汛應急演練,提升預案操作性,尤其要加強洪水地質災害人員

轉移避險、河道洪水圍困人員救援演練。

(5)隊伍準備。組織建立防汛搶險救援突擊隊伍,制定

搶險救援方案;各新城(園辦)、鎮(街道)要建立基層防汛

搶險救援力量;有防汛抗洪任務的成員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需

要,組建或者明確應急搶險救援隊伍;防洪工程管理單位應組

建專(兼)職防汛搶險救援隊伍,按規定配備工程抗洪搶險裝

備器材,承擔巡堤查險、設施設備啟閉及風險隱患排查處理、

險情先期處置等任務。要高度重視洪澇災害統計工作,加強新

區各級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

(6)物料準備。按照分級儲備、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

原則,新區及各新城(園辦)、鎮(街道)和有關堤防、水庫

工程管理單位、城市排澇責任單位、防汛重點部位管理單位應

制定搶險救援物資儲備計劃,做好搶險救援物資的采購、儲備、

更新、補充工作,每年汛期開展物資清查,建立完善物料調運

聯動機制,提高物料保障能力。

(7)通信準備。全面檢修防汛通訊設施、配備必要的應

急通訊設施,確保雨情、水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的及

時傳遞。

(8)防汛安全檢查。實行以查組織、查責任、查工程、

查預案、查物料、查隊伍、查通信、查監測、查預警為主要內

容的分級防汛安全檢查制。

(9)隱患排查。采取群專結合、人技結合、點面結合等

方式,聚焦洪澇災害易發的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和重要設施,

全面開展防汛風險隱患排查,發現薄弱環節及時予以消除。對

發現的風險隱患進行登記、評估、整改和處置,及時消除和控

制風險,不能及時處置的,要落實好責任人和針對性應急措施。

(10)防汛日常管理工作。新城(園辦)、鎮(街道)防

汛抗旱指揮部應加強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對在河道、水庫內建

設的非防洪建設項目應編制防洪影響評價報告,對未經審批、

嚴重影響防洪安全的項目,應依法強行拆除。新城(園辦)、

鎮(街道)排澇責任部門,應提前統計各自區域內可能發生的

積水點及低洼地、地下車庫、地下商場等易發澇災地點,提前

制定預防措施。

(11)避險轉移安置準備。堅持“避險為要”,制定應急避

險預案,落實應急避險場所,明確避險工作流程、避險線路、

集中安置點和各環節的責任單位及責任人。

4.2.2河流洪水預警

(1)根據氣象服務中心提供的暴雨天氣預報和實時降雨

情況,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與市水文部門建立溝通渠道,及

時獲取新區范圍內的水情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并第一時間將實

時水位、流量信息和洪水預測預報信息報新區防汛抗旦指揮

部,跟蹤分析洪水發展趨勢,及時滾動提供最新水情,為防汛

指揮決策提供依據。重要站點的水情應立即報告新區防汛抗旱

指揮部,不得超過20分鐘。

(2)當預報河流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流量(參照《西咸新

區渭河、涇河、泮河防汛指揮調度權限表》指揮權限)在新區

防汛抗旱指揮部量級以下時,由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做出水

情預報意見,經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會商后,發送有關新

城(園辦)、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

(3)當預報河流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流量(參照《西咸新

區渭河、涇河、渾河防汛指揮調度權限表》指揮權限)達到或

超過新區指揮量級時,由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做出水情預報

意見,經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會商后,上報市防指并請示

啟動相應預案,組織防汛、搶險、救援等工作。

(4)需要對社會和媒體公布的水情預報,須經新區防汛

抗旱指揮部同意。

(5)當區域內河流出現或預計出現警戒流量以上洪水時,

河流所在地新城(園辦)、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必須在

每日8時、20時向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工情和防守情況。

新區內的河流堤防發生重大險情時,必須立即報告新區防汛抗

旱指揮部,不得超過30分鐘。

(6)沿河各新城(園辦)、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

要嚴密監測了解所轄區域的雨情和水情變化,及時向毗鄰的上

下游新城(園辦)、鎮(街道)和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報雨

情和水情信息,重要情況時要加密通報。

4.2.3水庫汛情預警

(1)進入汛期后,新區水庫管理單位要全面開展庫區雨

情、入庫水情的監測預警和大壩安全監測工作。

(2)當氣象服務中心預報水庫流域內有暴雨時,水庫管

理單位要加強對庫區雨情和入庫水情的監測,按照規定的監測

要求,每2小時向水庫主管部門和所在地新城(園辦)、鎮(街

道)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1次實時監測信息。

(3)當新區內水庫大壩出現坡面滑塌、壩體裂縫、滲水、

管涌、漏洞等險情跡象時,水庫管理單位要立即報告水庫主管

部門和所在地新城(園辦)、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不

得超過30分鐘。

(4)在入庫洪水量級或水庫水位達到汛限水位以上時,

水庫管理單位應對大壩、溢洪道、泄洪洞、輸水洞等關鍵部位

進行加密監測,并按照經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批準的洪水調度

方案調度,其工程運行狀況應向水庫主管部門和所在地新城

(園辦)、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所在地新城(園

辦)、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應及時向新區防汛抗旱指揮

部報告。

(5)在入庫洪水量級或水庫水位達到設計標準以上,或

泄洪設施啟閉系統、泄洪通道出現故障等原因,造成庫水位迅

速上漲,可能發生漫壩等重大險情時,有關新城(園力、)、鎮

(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或水庫管理單位要立即報告新區防汛

抗旱指揮部,不得超過30分鐘。

(6)當水庫出現重大險情征兆時,水庫所在新城(園辦)、

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應立即派出負責人前往現場,迅速

啟動水庫下游聯防應急機制,在水庫下游設立臨時避難標志,

開通潰壩淹沒危險區域的汛情報警系統,及時將險情警報傳遞

到下游市、區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受威脅的群眾,同時第一時

間向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準確報告。

4.2.4暴雨預警

(1)暴雨預警信號的級別。暴雨預警信號分為藍色、黃

色、橙色、紅色四級。

暴雨藍色預警:預計未來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

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黃色預警:預計未來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

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