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解析與應用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解析與應用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解析與應用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解析與應用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解析與應用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解析與應用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實詞推斷題要求:根據上下文,推斷出下列詞語的正確含義。1.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師說》)(1)夫:A.夫人B.夫子C.夫人D.夫子(2)須臾:A.短暫的時間B.長時間C.長久D.瞬間2.①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②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1)率爾:A.勇敢地B.輕率地C.慢吞吞地D.急急忙忙地(2)伏:A.隱藏B.沉默C.躲避D.休息3.①故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故:A.因此B.所以C.所以然D.所以然故(2)受:A.接受B.傳授C.接到D.接著4.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道:A.道路B.道德C.道理D.道義(2)模范:A.模仿B.榜樣C.模具D.模型5.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傳道:A.傳播道德B.傳授知識C.傳教D.傳授技藝(2)模范:A.模仿B.榜樣C.模具D.模型6.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傳道:A.傳播道德B.傳授知識C.傳教D.傳授技藝(2)模范:A.模仿B.榜樣C.模具D.模型7.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傳道:A.傳播道德B.傳授知識C.傳教D.傳授技藝(2)模范:A.模仿B.榜樣C.模具D.模型8.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傳道:A.傳播道德B.傳授知識C.傳教D.傳授技藝(2)模范:A.模仿B.榜樣C.模具D.模型9.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傳道:A.傳播道德B.傳授知識C.傳教D.傳授技藝(2)模范:A.模仿B.榜樣C.模具D.模型10.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師者,人之模范也。(《師說》)(1)傳道:A.傳播道德B.傳授知識C.傳教D.傳授技藝(2)模范:A.模仿B.榜樣C.模具D.模型二、文言文句式辨析題要求:判斷下列句子中,句式是否正確。1.①子曰:“君子不器。”A.正確B.錯誤2.②子曰:“吾日三省吾身。”A.正確B.錯誤3.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A.正確B.錯誤4.④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A.正確B.錯誤5.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A.正確B.錯誤6.⑥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A.正確B.錯誤7.⑦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A.正確B.錯誤8.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A.正確B.錯誤9.⑨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A.正確B.錯誤10.⑩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A.正確B.錯誤三、文言文翻譯題要求: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字詞的正確理解和句式的通順。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8.子曰:“吾日三省吾身。”9.子曰:“君子不器。”10.子曰:“有教無類。”四、文言文斷句題要求:根據文意和語法,正確斷句。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滕王閣序》)2.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鸛雀樓》)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賦得古原草送別》)4.千里共嬋娟但愿人長久。(《水調歌頭》)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詩經·關雎》)五、文言文文學常識題要求:根據文學常識,選擇正確的答案。1.下列哪位詩人被譽為“詩仙”?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蘇軾2.《廬山謠》的作者是誰?A.王之渙B.李白C.杜甫D.白居易3.《桃花源記》的作者是誰?A.陶淵明B.王之渙C.李白D.杜甫4.《阿房宮賦》的作者是誰?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歐陽修5.《出塞》的作者是誰?A.王昌齡B.李白C.杜甫D.白居易六、文言文綜合閱讀題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文言文: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問題: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達了什么觀點?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中的“朋”指的是什么?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中的“慍”字的意思是什么?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中的“善”和“不善”分別指的是什么?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實詞推斷題1.(1)C(2)A解析思路:根據上下文,夫在這里是句首發語詞,表示引起下文;須臾在這里表示短暫的時間。2.(1)B(2)A解析思路:率爾在這里表示輕率地;伏在這里表示隱藏。3.(1)A(2)B解析思路:故在這里表示因此;受在這里表示接受。4.(1)C(2)B解析思路:道在這里表示道理;模范在這里表示榜樣。5.(1)A(2)B解析思路:傳道在這里表示傳播道德;模范在這里表示榜樣。6.(1)A(2)B解析思路:傳道在這里表示傳播道德;模范在這里表示榜樣。7.(1)A(2)B解析思路:傳道在這里表示傳播道德;模范在這里表示榜樣。8.(1)A(2)B解析思路:傳道在這里表示傳播道德;模范在這里表示榜樣。9.(1)A(2)B解析思路:傳道在這里表示傳播道德;模范在這里表示榜樣。10.(1)A(2)B解析思路:傳道在這里表示傳播道德;模范在這里表示榜樣。二、文言文句式辨析題1.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夫”是句首發語詞,引導下文,句式正確。2.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是正確的句式,表示每天反省自己。3.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正確的句式,表示比較不同的情況。4.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正確的句式,表示通過溫習舊知識來獲得新的知識。5.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正確的句式,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到值得學習的人。6.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正確的句式,表示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心態。7.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正確的句式,表示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8.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正確的句式,表示學習并時常復習,不是很愉快嗎?9.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正確的句式,表示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10.A解析思路:句子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正確的句式,表示了解某事不如喜歡它,喜歡它不如享受它。三、文言文翻譯題1.子曰:“學習并且時常復習,不是很愉快嗎?”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2.子曰:“溫習舊知識并且獲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為老師了。”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3.子曰:“三個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學習的人。”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4.子曰:“君子心胸開闊,小人經常憂愁。”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5.子曰:“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6.子曰:“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7.子曰:“了解某事不如喜歡它,喜歡它不如享受它。”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8.子曰:“我每天反省自己。”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9.子曰:“君子不器。”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10.子曰:“有教無類。”解析思路:將句子中的實詞和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保持句子的通順。四、文言文斷句題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將句子分成三個部分,分別表示主語、時間和賓語。2.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將句子分成四個部分,分別表示時間、地點、情感和動作。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將句子分成兩個部分,分別表示主語和謂語。4.千里共嬋娟/但愿人長久。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將句子分成兩個部分,分別表示愿望和條件。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將句子分成四個部分,分別表示主語、情感、原因和動作。五、文言文文學常識題1.A解析思路:李白被譽為“詩仙”,以其豪放的詩風著稱。2.B解析思路:《廬山謠》是李白的詩作,描繪了廬山的壯麗景色。3.A解析思路:《桃花源記》是陶淵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