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要求:正確翻譯下列文言文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詞的特殊用法。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2.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指通豫南,達于漢陰。6.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7.吾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8.竊以為言,則簡奧;以為文,則近俗。9.沛然若決江河而注之海也。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二、文言文實詞、虛詞辨析試題要求:在下列句子中,選出加點詞的正確詞義。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A.喜愛B.知道C.樂于D.感嘆)2.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A.憎恨B.悲傷C.憂慮D.憤怒)3.愛而不見,搔首踟躕。(A.堅定B.愉快C.煩惱D.安靜)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A.清新B.嫵媚C.淡雅D.高雅)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A.學習B.研究C.體驗D.了解)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愛護B.幫助C.教育D.指導)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A.做好事B.做壞事C.做壞事的人D.做好事的人)8.竊以為言,則簡奧;以為文,則近俗。(A.簡潔B.繁瑣C.高雅D.淡雅)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A.長遠B.寬闊C.高大D.堅固)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A.寬廣B.堅定C.愉快D.憤怒)三、文言文句子斷句試題要求:在下列句子中,正確斷句。1.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3.指通豫南,達于漢陰。4.吾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5.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6.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8.竊以為言,則簡奧;以為文,則近俗。9.沛然若決江河而注之海也。10.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四、文言文句子理解與賞析試題要求:根據下列文言文句子,回答問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1)解釋“時習”的意思。(2)這句話表達了怎樣的道德觀念?(3)結合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1)這句話通過比喻手法表達了什么道理?(2)你認為這句話對現代人有什么啟示?(3)請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行為體現了“用心躁”的特點。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孟子》)(1)這句話中的“成人之美”和“成人之惡”分別指什么?(2)這句話對個人修養有何指導意義?(3)結合自身經歷,談談你是如何踐行“成人之美”的。五、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游褒禪山記》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葬之也,以葬其父也。余既游其父,而卒葬之,故亦欲從其游。余與四人擁火以入,蓋借光也。其下平曠,仰視,則突兀欲飛;俯察,則幽暗昏惑。其道幽深,奇花異草,鳥獸翔集。余與四人,共游其中,流連忘返。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又北向,循胡床而坐,遂至其家。余因得以觀之,然后嘆曰:“噫!吾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1)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①擁:_______②蓋:_______③幽暗:_______④翔集: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A.其下平曠B.仰視,則突兀欲飛C.俯察,則幽暗昏惑D.其道幽深(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對褒禪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喜愛。B.文章通過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闡述,表達了作者的政治抱負。C.文章通過對“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對知音的渴望。D.文章通過對“吾嘗求古仁人之心”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古代仁人志士的敬仰。六、文言文綜合運用試題要求:根據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1)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①患:_______②是故:_______③術業: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B.師不必賢于弟子C.聞道有先后D.術業有專攻(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的論點,告誡人們要謙虛謹慎。B.文章強調師生之間應該相互尊重,不必過分追求師道尊嚴。C.文章通過對“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闡述,表達了作者對學術研究的看法。D.文章通過對“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述,否定了師道尊嚴的重要性。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翻譯技巧提升試題答案及解析:1.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解析:重點詞“嘗”表示曾經,“須臾”表示片刻,“學”表示學習。2.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嘗,也不知道它的味道。解析:重點詞“嘉”表示美好,“弗”表示不,“旨”表示味道。3.君子心胸開闊,小人經常憂愁。解析:重點詞“坦蕩蕩”表示心胸開闊,“戚戚”表示憂愁。4.即使有蛇、鱔的洞穴,也沒有可以寄托的地方,是因為心思浮躁。解析:重點詞“蛇鱔”表示蛇和鱔,“寄托”表示寄托,“躁”表示浮躁。5.指的是通往豫南的道路,一直通到漢陰。解析:重點詞“指”表示通往,“豫南”表示豫州的南部,“漢陰”表示漢水的南岸。6.我曾經踮起腳跟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解析:重點詞“跂”表示踮起腳跟,“望”表示遠望,“博見”表示看得廣闊。7.我曾經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許不同于這兩種心情。解析:重點詞“探求”表示探求,“仁人”表示仁愛的人,“或許”表示或許。8.私下認為說話,那么簡練而深奧;寫成文章,那么接近俗氣。解析:重點詞“私下”表示私下,“簡奧”表示簡練而深奧,“近俗”表示接近俗氣。9.好像江河決堤,水直注大海一樣。解析:重點詞“沛然”表示洶涌的樣子,“決江河”表示江河決堤。10.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解析:重點詞“成全”表示成全,“好事”表示好事,“惡”表示壞事。二、文言文實詞、虛詞辨析試題答案及解析:1.A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喜愛。2.A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憎恨。3.C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煩惱。4.B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嫵媚。5.D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了解。6.B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幫助。7.A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做好事。8.B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繁瑣。9.A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長遠。10.D解析:根據句意,此處表示憤怒。三、文言文句子斷句試題答案及解析:1.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解析:根據句意,斷句為“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解析:根據句意,斷句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3.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解析:根據句意,斷句為“指通豫南/達于漢陰。”4.吾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解析:根據句意,斷句為“吾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5.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解析:根據句意,斷句為“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6.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解析:根據句意,斷句為“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