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專題13神經調節考點3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及人腦的高級功能(2024廣東,6,2分)研究發現,耐力運動訓練能促進老年小鼠大腦海馬區神經發生,改善記憶功能。下列生命活動過程中,不直接涉及記憶功能改善的是()A.交感神經活動增加B.突觸間信息傳遞增加C.新突觸的建立增加D.新生神經元數量增加【答案】A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與記憶功能改善無直接關系,A符合題意;短時記憶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B不符合題意;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C、D不符合題意。(2023福建,11,4分)一位高血壓患者清晨突發右側手臂和腿部無力麻木,說話含糊不清,且聽不懂別人說話,并出現尿失禁等癥狀。經醫生診斷,該患者發生了腦卒中,腦部血管阻塞,但腦干、脊髓和脊神經等未受損。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患者大腦左半球S區和H區因缺血造成損傷B.該患者大腦左半球第一運動區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損傷C.為減少腦卒中發生,高血壓人群應避免過多攝入鈉鹽D.排尿反射受大腦皮層發出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共同調控【答案】D大多數人主導語言功能的區域在大腦的左半球,言語區的H區、S區、V區和W區分別涉及人類的聽、說、讀、寫,患者說話含糊不清,且聽不懂別人說話,推測屬于S區和H區損傷,A正確;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大腦皮層的第一運動區內都有它的代表區,且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表現為上下顛倒、左右交叉的特點,B正確;高血壓是引發腦卒中的重要因素,減少鈉鹽攝入,避免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有利于控制高血壓,C正確;排尿不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腦皮層的調控,其中大腦皮層通過控制脊髓進行調控,而脊髓通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直接支配膀胱的擴大和縮小,D錯誤。(2022湖南,4,2分)情緒活動受中樞神經系統釋放神經遞質調控,常伴隨內分泌活動的變化。此外,學習和記憶也與某些神經遞質的釋放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劇痛、恐懼時,人表現為警覺性下降,反應遲鈍B.邊聽課邊做筆記依賴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C.突觸后膜上受體數量的減少常影響神經遞質發揮作用D.情緒激動、焦慮時,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答案】A劇痛、恐懼時,在相關神經的作用下,腎上腺素水平升高,機體表現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A錯誤;邊聽課邊做筆記屬于學習和記憶,由題意可知學習和記憶與某些神經遞質的釋放有關,依賴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B正確;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特異性結合,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所以突觸后膜上的受體數量減少會影響神經遞質發揮作用,C正確;情緒激動、焦慮時,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水平升高,使心率加速,D正確。(2022山東,7,2分)缺血性腦卒中是因腦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腦部損傷,可發生在腦的不同區域。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無其他疾病或損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損傷發生在大腦皮層S區時,患者不能發出聲音B.損傷發生在下丘腦時,患者可能出現生物節律失調C.損傷導致上肢不能運動時,患者的縮手反射仍可發生D.損傷發生在大腦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排尿不完全【答案】AS區為運動性語言中樞,損傷后能發出聲音,但不能講話,A錯誤;下丘腦與生物節律的控制有關,B正確;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腦部損傷導致上肢不能運動時不影響縮手反射的發生,C正確;排尿的高級中樞在大腦皮層,低級中樞在脊髓,若大腦皮層的排尿中樞損傷,患者可能會出現排尿不完全,D正確。(2022遼寧,5,2分)下列關于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腦皮層H區病變的人,不能看懂文字B.手的運動受大腦皮層中央前回下部的調控C.條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D.緊張、焦慮等可能抑制成人腦中的神經發生【答案】D大腦皮層H區是聽覺性語言中樞,H區病變,病人能講話、書寫,也能看懂文字,能聽見別人發音,但不懂其含義,A錯誤;下肢的運動受大腦皮層中央前回頂部調控,頭部器官的運動受大腦皮層中央前回下部調控,其他相應器官(如手)的運動則受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其他相應部位調控,B錯誤;條件反射的建立與消退均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C錯誤;神經發生包括神經細胞的增殖、分化、遷移和存活等,成人腦中有神經發生,但應激(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會抑制神經發生,D正確。(2020浙江7月選考,16,2分)人的一側大腦皮層外側面示意圖如下,圖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某人的右腿突然不能運動,經醫生檢查后,發現他的右腿無力。推測該患者大腦皮層的受損部位可能位于圖中的()A.甲B.乙C.丙D.丁【答案】A由題圖可知,甲、丁屬于運動區(中央前回),乙、丙屬于體覺區(中央后回),該患者右腿突然不能運動,說明大腦皮層控制腿部運動的運動區功能異常,結合大腦皮層對軀體的運動控制具有交叉性的特點可知,下肢腿部功能異常受損部位應在運動區頂部,即甲,A正確。(2019北京理綜,2,6分)為探究運動對海馬腦區發育和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研究者將實驗動物分為運動組和對照組,運動組每天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跑步/游泳)。數周后,研究人員發現運動組海馬腦區發育水平比對照組提高了1.5倍,靠學習記憶找到特定目標的時間縮短了約40%。根據該研究結果可得出()A.有氧運動不利于海馬腦區的發育B.規律且適量的運動促進學習記憶C.有氧運動會減少神經元間的聯系D.不運動利于海馬腦區神經元興奮【答案】B本題借助神經系統的相關知識,考查考生獲取信息、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影響海馬腦區發育和學習記憶能力的因素分析,體現了科學思維素養中的演繹與推理要素。根據“運動組海馬腦區發育水平比對照組提高了1.5倍”推知,有氧運動有利于海馬腦區的發育和增加神經元間的聯系,A、C錯誤;根據“靠學習記憶找到特定目標的時間縮短了約40%”推知,規律且適量的運動可促進學習記憶且有利于海馬腦區神經元興奮,B正確,D錯誤。(2018浙江4月選考,27,2分)人體各部位的感覺與運動機能在大腦皮層體覺區與運動區中有它的代表區。下列關于人大腦皮層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側手指傳入神經上的神經沖動,可傳到對側大腦皮層中央后回中間部B.一側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底部受損,會使對側下肢的運動功能出現障礙C.頭面部肌肉的代表區,在運動區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分辨精細的部位如手,在體覺區所占的面積比軀干的小【答案】A一側手指傳入神經上的神經沖動,可傳到對側大腦皮層中央后回中間部,A正確;一側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底部受損,會使面部運動出現功能障礙,B錯誤;頭面部肌肉的代表區,在運動區呈正向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錯誤;分辨精細的部位如手,在體覺區所占的面積比軀干的大,D錯誤。(2024黑、吉、遼,23,10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熟悉的歌聲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哼唱。聽歌和唱歌都涉及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回答下列問題。(1)聽歌跟唱時,聲波傳入內耳使聽覺感受細胞產生,經聽神經傳入神經中樞,再通過中樞對信息的分析和綜合后,由支配發聲器官唱出歌聲,該過程屬于神經調節的(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活動。
(2)唱歌時,呼吸是影響發聲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呼”與“吸”。換氣的隨意控制由和低級中樞對呼吸肌的分級調節實現,體液中CO2濃度變化會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和外周化學感受器,從而通過神經系統對呼吸運動進行調節。切斷動物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傳入神經前后,讓動物短時吸入CO2(5%CO2和95%O2),檢測肺通氣量的變化,結果如圖1。據圖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3)失歌癥者先天唱歌跑調卻不自知,為檢測其對音樂的感知和學習能力,對正常組和失歌癥組進行“前測—訓練—后測”的實驗研究,結果如圖2。從不同角度分析可知,與正常組相比,失歌癥組(答出2點);僅分析失歌癥組后測和前測音樂感知準確率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因此,應該鼓勵失歌癥者積極學習音樂和訓練歌唱。
【答案】(1)興奮傳出神經條件(2)大腦皮層體液中CO2濃度變化主要通過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來實現對呼吸運動的調節(3)音樂感知準確率較低、音樂學習能力較強訓練可以提高音樂感知準確率解析(1)聽覺感受器受到聲波刺激后產生興奮,經聽神經傳入神經中樞,再通過中樞對信息的分析和綜合后,由傳出神經支配發聲器官完成規律性應答,該反射是在后天學習和訓練中形成的,屬于條件反射。(2)機體在大腦皮層以及低級中樞的分級調節下完成對換氣的隨意控制。據圖1可知,切斷動物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傳入神經后,體液中CO2濃度變化仍能對呼吸運動進行調節,肺通氣量僅略有下降,說明體液中CO2濃度變化刺激的感受器主要是中樞化學感受器。(3)由圖2分析可知,與正常組相比,失歌癥組雖然音樂感知準確率較低但學習能力較強。僅比較失歌癥組后測和前測音樂感知準確率的結果,可以說明訓練能提高音樂感知準確率。(2024河北,20,2分)心率為心臟每分鐘搏動的次數。心肌P細胞可自動產生節律性動作電位以控制心臟搏動。同時,P細胞也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受體阻斷劑A和B能與各自受體結合,并分別阻斷兩類自主神經的作用,以受試者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為對照,檢測了兩種受體阻斷劑對心率的影響,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調節心臟功能的基本中樞位于。大腦皮層通過此中樞對心臟活動起調節作用,體現了神經系統的調節。
(2)心肌P細胞能自動產生動作電位,不需要刺激,該過程涉及Ca2+的跨膜轉運。神經細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離子跨膜轉運的增加,進而形成膜電位為的興奮狀態。上述兩個過程中離子跨膜轉運方式相同,均為。
(3)據圖分析,受體阻斷劑A可阻斷神經的作用。興奮在此神經與P細胞之間進行傳遞的結構為。
(4)自主神經被完全阻斷時的心率為固有心率。據圖分析,受試者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試者心率為每分鐘90次,比較此時兩類自主神經的作用強度:。
【答案】(1)腦干分級(2)鈉外負內正協助擴散(3)副交感突觸(4)小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經作用更強解析(1)腦干中有調節心臟功能的基本活動中樞。大腦皮層是最高級中樞,其通過腦干對心臟活動起調節作用,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2)神經細胞受刺激后,會引起鈉離子跨膜轉運的增加,從而形成膜電位為外負內正的興奮狀態。題述心肌P細胞Ca2+內流產生動作電位的過程和神經細胞受刺激時Na+內流產生動作電位的過程中,離子跨膜轉運方式相同,均為協助擴散。(3)交感神經可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經可使心跳減慢,據圖分析可知,與對照組相比,當受體阻斷劑A與其受體結合后,心率明顯加快,而受體阻斷劑B與其受體結合后,心率下降,說明受體阻斷劑A可阻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受體阻斷劑B可阻斷交感神經的作用。興奮在支配P細胞的神經與P細胞之間進行傳遞的結構為突觸。(4)自主神經被完全阻斷時(受體阻斷劑A+B組)的心率為固有心率,圖中固有心率為100次/分,而對照組心率為65次/分,說明受試者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小于固有心率。若受試者心率為每分鐘90次,該心率不同于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單獨作用時的心率,且與兩者均被完全阻斷時的心率相比偏低,據此推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經作用更強。(2023遼寧,22,11分)隨著人類星際旅行計劃的推進,如何降低乘員代謝率以減少飛船負載是關鍵問題之一。動物的冬眠為人類低代謝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圖1顯示某儲脂類哺乳動物的整個冬眠過程包含多個冬眠陣,每個冬眠陣由入眠、深冬眠、激醒和陣間覺醒四個階段組成,其體溫和代謝率變化如圖2。回答下列問題:(1)入眠階段該動物體溫逐漸,呼吸頻率會發生相應變化,調控呼吸頻率的中樞位于。進入深冬眠階段后該動物維持,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2)在激醒過程中,從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出的交感神經興奮,使機體產熱增加,體溫迅速回升。
(3)該動物在陣間覺醒階段會排尿,排尿是在高級中樞調控下由低級中樞發出的傳出神經興奮使膀胱縮小完成的,這種調節方式屬于調節。該動物冬眠季節不進食、不飲水,主要通過分解體內的產生水。
(4)低溫不能誘發非冬眠動物冬眠,但利用某種物質可誘導出獼猴等動物的低代謝狀態,其機制是激活了下丘腦的特定神經元。據此推測,研究人體低代謝調節機制的關鍵是要找到和,并保證“星際旅行休眠人”能夠及時。
【答案】(1)降低腦干較低的體溫(或較低的代謝率)(2)脊髓(3)神經系統的分級脂肪(4)誘導動物進入低代謝狀態的物質控制機體進入低代謝狀態的特定神經元激醒解析(1)題圖2顯示,冬眠動物入眠階段體溫逐漸降低。調控呼吸頻率的中樞位于腦干。題圖2顯示進入深冬眠階段的動物維持較低的體溫和較低的代謝率,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2)由中樞神經系統的脊髓發出的交感神經興奮可使機體產熱增加,體溫迅速回升。(3)由“在高級中樞調控下由低級中樞發出的傳出神經興奮使膀胱縮小”可知,題述調節方式屬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脂肪氧化分解可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儲脂類哺乳動物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