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教學設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以及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內容分析】本專題屬于世界近代史內容。學習要點有兩個:一是了解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二是了解全球航路的開辟過程。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是本專題的第一個教學重點。重點說明14-15世紀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是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隨著封建莊園制度的逐漸解體,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另外,文藝復興宣揚的人文主義精神鼓勵冒險進取精神,基督教的傳教需要也成為人們海外探險的精神動力。《馬可.波羅行記》引發歐洲人的“尋金熱”,同時奧斯曼帝國控制傳統商路,西歐人急于從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此時地理知識的完善與航海技術的發展也給予了海外遠航技術支持,葡萄牙與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則提供了遠洋航行的財政支持。在上述種種動因和條件同時具備的前提下,新航路才得以成功開辟。了解全球航路的開辟是本專題的第二個教學重點。迪亞士發現好望角、達伽馬繞過好望角駛達印度、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首次完成環球航行這些內容都是初中已學知識,可以相對減少時間分配,重點說明歐洲各個國家進行的其他航路開辟,突出這些航海探險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鑒于學生在初中已學習過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過程、影響等史實,具有較好的史學基礎,所以高中階段重點不再敘述一般史實,而在于通過對新航路開辟動因與條件的史料梳理和分析,展示各個時期歐洲人所繪制的世界地圖,使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出發,深層次理解新航路開辟作為人類歷史的重要節點,不僅僅意味著空間上的地理大發現,更意味著世界范圍內各個文明之間真正聯系的通道打開,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從而強化學習歷史所應具備的時空觀念,深化對歷史的理解,提升歷史解釋能力。【設計思路】本課以“香料鏈世界”為主題,分為三個部分講授。第一部分圍繞“為有暗香來”,運用史料重點講述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第二部分圍繞“險途拾異香”,通過呈現不同時期的世界地圖和大事時間表,講述全球航路的開辟過程;第三部分圍繞“香路鏈世界”,講述香料勾連世界,分析新航路開辟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唯物史觀、形成時空觀念和提高歷史解釋的素養。【教學目標】通過史料分析,了解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的重要節點,掌握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方法;通過對不同時期世界地圖的勾勒與不同航線的歷史圖表分析,了解全球航路的開辟過程,培養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通過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以及祝融號探測火星的新發現涵養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教學重點】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教學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全球航路的開辟過程。【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觀看圖片,生姜、桂皮、胡椒等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調味品,它們也被稱為香料,為何這些日常生活用品會成為中世紀歐洲的奢侈品,我們一起來看一則視頻。(寫題目板書)跟隨香料的腳步,我們一起走進新航路的開辟。新課講授一、為有暗香來——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教師: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香料啊?有下過廚或是逢年過節幫忙父母做飯的同學可能會了解到,腌魚啊裝香腸啊等會用到香料,香料除了可以去腥讓食物更美味外還可以起到保鮮食物的作用。對美食的向往是全世界吃貨的追求,中世紀的時候不像我們現在有冰箱保存食物,而且需要用香料來腌制肉類,因此香料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從材料不難發現中世紀時期的香料的價格異常昂貴,黑胡椒被稱為黑黃金。香料為何“貴如黃金”,我們來看這樣幾則材料同學A從來源:路途遙遠,運送不易,阿拉伯商人壟斷地位: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種奢侈品宗教意義:宗教信仰中代表美德。香料如此重要歐洲去哪里尋找我們需要的香料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則材料。在這則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馬可.波羅把中國描繪成一個怎樣的世界?學生活動:一個壯麗豪華,富有的且充滿香料的國度。教師:14-15世紀的歐洲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人們強烈地渴望黃金、白銀,而《馬可·波羅行紀》傳播東方充滿了黃金以及他們夢寐以求的香料,這誘導西歐人強烈地想到東方尋找黃金和香料。原來的香料從哪里傳入西歐,為何需要去尋找新航路?原有的航路是什么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張地圖,看地圖先看什么?圖名: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這就是舊航路,這條線路是由中國或者印度出發,經過中亞和西亞,由海路或陸路轉往歐洲的轉口貿易路線。教師追問:既有傳統路線,又為何急于開辟新航路?我們來看一下這樣一則材料。教師:我們在學習第四課講到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高達35%的重稅,引發了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壟斷商路也使來自東方的香料因加價而奇貴,西歐人急于繞過地中海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這也是開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盡管有強烈的追求香料的渴望,但是走向未知的海洋也是充滿挑戰與極具危險的,上述圖片為葡萄牙里斯本的“地理大發現”紀念碑,同學們仔細觀察出現了哪些人物,討論他們做出了哪些貢獻?航海家:勇于探險,開辟新航線王室:財政支持;國家計劃;航海學校培養人才科學家:科技支持,地理知識的補充,航海工具的改進傳教士:傳播基督教航海家個人經驗、機遇、魄力、勇氣、探索欲等。教師追問:即使航海家們甘冒風險,但遠洋航行所費甚多,此時他們又是依靠誰的財政支持?我們來看這樣一則材料材料:航海發現是首先在葡萄牙作為國家計劃的,是一個全國計劃,是一個由一個王子主持的計劃。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發現不像那些商人為貿易所進行的孤立探險,而是一個兩百年來有規劃,有系統組織的任務和策略。(《大國崛起》解說詞)教師:中世紀王權逐漸強化,興起一系列統一國家,葡萄牙與西班牙政權統一,王權強化,利用國家力量支持海外探險,這成為開辟新航路的政治動力。遠洋航行是哥倫布的畢生理想,但他自己祖國意大利和當時航海強國葡萄牙都拒絕了他的提案,他聽聞西班牙女王對遠洋航行有意,便前往一試。同學們圍繞這兩個問題和學案上的資料思考一下哥倫布如何說服西班牙女王?并自選角色并進行角色扮演。問題①:舊商路早已開通,為什么要另辟蹊徑?問題②:開辟新航路需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是否會得不償失?角色扮演旁白:1492年1月,哥倫布如愿覲見了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向她呈上了自己的航海計劃。哥倫布:陛下,沒有胡椒的牛肉難以下咽,香腸的制作也受到影響。可若我到達東方,一切便迎刃而解了。大臣甲:哎!現在的香料可真是貴得離譜啊,我家的胡椒都不多了,不僅飲食受影響,連面子都受影響。女王:你說要一支船隊,那可是很大一筆花費啊!哥倫布:我深信馬可波羅游歷過東方的。他說了東方黃金遍地,香料盈野,而且香料的利潤高達5000%。所以,我們很快就可以回本,還能大賺一筆呢!女王:(作深思狀)香料、黃金確實是好東西!可是你要怎么去呢?哥倫布:您不用擔心,按照托勒密地圖計算,只要我向西航行,不出幾天一定可以到達東方。主教:(重哼一聲,甩袖子,作不滿狀)哥倫布:主教大人不用著急,我也必定按照上帝的安排將福音帶去東方讓他們皈依基督教。主教:(面色略緩)上帝會佑你平安歸來!旁白:經過三個月的討價還價,西班牙女王同意了哥倫布出海計劃。教師:感謝同學們的精彩演繹,在這個演出中我們看到開辟新航路的動因有哪些?香料、黃金。面對女王的質疑新航路開辟的可能性,哥倫布提到當時具備哪些條件?托勒密的地圖,地圓說的傳播。那么除了上述動因和條件外我們來觀察這樣一張圖片,圖畫描繪的歷史事件是,油畫的細節有學生:發現新大陸;十字架教師:西歐人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也成為激勵他們出海遠航的一個精神動因。教師:當時又具備了哪些航海條件使其有可能實現遠行呢?我們來看PPT上展示圖片。同學們觀察一下圖片中有哪些因素為新航路的開辟準備了條件。學生活動:地球儀、多桅帆船、羅盤教師:中國的指南針通過阿拉伯傳到了歐洲,歐洲將其運用到航海中。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相信大地是球狀,有了地圓說的知識,并且在航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有關季風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識,懂得選擇風向最有利的季節出海遠航。歐洲造船業的發展,用來導航的羅盤的使用,造船技術的提高,為遠洋航行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可以得出地理知識的完善與航海技術的發展,使得遠洋航行成為可能。過渡語:正如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言,“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國家”。既然萬事俱備,接下來讓我們跟隨航海家們的步伐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遠航吧。二、險途拾異香——新航路與其它航路的開辟同學們根據課前航海表格的填空完成航海線路的繪制。首先踏上征程的是迪亞士,1487年他率領船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繞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1488年到達非洲最南端,他把這里叫做暴風角,回國后國王認為這樣的叫法并不吉利,應當叫做好望角,因為他們現在有到達印度的良好的希望了,從此這里也被稱為好望角。國王的樂觀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就在9年后,另外一個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率著四支帆船,到達好望角后,選擇堅持,繼續前行,并在第二年到達了印度洋的西南海岸卡里庫特,達伽馬也成為第一個找到從歐洲直通東方國家新航路的航海家,從此繞道非洲到達印度和東方的新航路逐漸成為歐亞貿易的主干道之一。1492年,哥倫布和探險者們發現了新大陸,然而哥倫布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仍然相信他來到的是東方的印度,并且把當地人稱為Indian,從此這些美洲人就獲得了一個與他們毫無相關的稱號印第安人。后來意大利地理學家亞美利哥幾次來到大陸考察,證實哥倫布到達的地方不是亞洲,而是一塊新的大陸,之后人們便以亞美利哥的名字稱新大陸為亞美利加州,簡稱美洲。歐洲人對美洲并不是亞洲這一發現極其震驚,于是他們又有了新的冒險欲望。思考1:你認為哥倫布能兌現找到香料嗎?思考2:為什么稱其遭遇了“偉大的失敗”?既然目的還沒有達到,航海還在繼續。1519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受西班牙國王派遣,率領船隊由大西洋西行,經過靠近南美洲的海峽,這個海峽以他的名字命名,并成為南美洲和南極的分界線。來到新大洋,時值當日天氣晴朗,風平浪靜,麥哲倫稱這里為太平洋,而在遼闊的太平洋上,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也遇到了最嚴重的饑荒,在一百多天的日子里,他們缺少糧食,不得已食用木屑和牛皮,而他們并沒有放棄,當船只行到菲律賓時,麥哲倫由于干預當地內訌,被當地人殺死,但他同行的船員仍然選擇了堅持,歷經艱難乘船,最終繞過好望角,沿著西非駛回了西班牙。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也證實了地球時球形的科學真理。其他航路的開辟三、香料鏈世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教師:我們一起來看PPT上呈現的兩幅地圖,15世紀末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和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這是1608年明宮廷摹繪本,同學們比較兩幅不同時期的世界地圖,找出它們所呈現的世界的不同。學生回答教師活動:觀察這兩幅地圖,我們可以發現15世紀的世界地圖除了經緯度、大陸的距離不標準以外,只描繪了歐洲、部分亞洲地區和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大面積土地仍處于黑暗之中,范圍非常有限。而利瑪竇17世紀繪制的世界地圖呈現了更為廣闊的范圍,且對歐、亞、非、美、大洋五大洲的形狀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這種變化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各個大洲之間原本孤立的狀態被打破,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1、合作探究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材料一:伴隨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辟,歐洲人在亞、非、美洲的擴張深刻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他們對南美洲白銀、北美洲皮貨、非洲奴隸和黃金以及亞洲香料的尋求,使得世界各地人民進入一種新的相互依賴的狀態,深刻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童瑩《當香料不再稀有》材料二:香料貿易使西歐商人積累了資本,推動者歐洲的開拓、占領和生產,完成從貿易到工業資本的轉變……——余昕《香料與世界》材料三:回顧中阿人民交往歷史,我們就會想起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我們的祖先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絲綢之路把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經阿拉伯地區傳播到歐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歷法、醫藥介紹到中國,在文明交流互鑒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摘自新華網《習近平: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2、分別選一個立場評述新航路開辟對你的影響分別選一個立場評述新航路開辟對你的影響M資本家:基本原始積累N非洲黑人:災難,大量黑人買賣O航海家:理想的實現P旅行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