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執筆:殷雪梅小學闞榮芳
一、單元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材基本分析
本單元主題為“人與自然”,由兩首古詩,三篇敘事散文組成,另有一個習作以及一個
練習,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對大自然的審美感受。
《古詩兩首》中,兩首詩同寫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風味,表現出詩人敏銳的
觀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動的想象能力,高超的遣詞造句能力。兩首古詩有著許多內在的聯系:
它們都是寫西湖的,一個是疾風驟雨下的西湖,瞬息萬變;一個是艷陽下的西湖,濃彩艷麗。
兩首詩為我們營造了多姿多彩的西湖,將我們拉到了西湖邊,在濃郁的西湖文化里感受西湖,
品味詩詞,可謂詩情畫意。
鳥語花香人所共愛,清風明月人所共享。在古代詩人的眼里月亮是一首首動情的詩一一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在作家趙麗宏的眼里月亮是一幅美麗的畫一一“月光灑落在長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月光
為它們鍍上了一銀色的花邊……”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是天的眼睛一一“像眼睛,天的眼睛J
在護鳥使者徐秀娟的眼里灰棕鳥是在舉行盛大的聯歡會一一“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
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在一個
缺水的孩子眼里,水彌足珍貴一一“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
水”、“母親用一把大鐵鎖鎖住了水窖,也鎖住了我們對水的渴望”……
《習作7》要求我們展開想象,將迷人的星月引發的奇特聯想用筆描繪出來。在具體寫作的
過程中,還要注意編寫的故事結構要清晰,敘事要具體完整,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情節,形象鮮
明的人物。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并能圍繞所要揭示的主題。
《練習7》通過語文與生活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常用的交際語,學生能簡單運用,增強
學生的交際能力;誦讀與積累使學生熟記與時光有關的詞語,感悟時光的轉瞬即逝,教育學生
要珍惜時間。利用口語交際,引導學生關注家鄉的環保情況,指導學生學會提出建議,增強環
保的意識和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
(二)單元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生字新詞。綠線格內生字只識不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背誦、默寫《六月二十七口望湖樓醉書》、《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兩首古詩。
4.聽寫《望月》第2段。
5.背誦課文《灰棕鳥》第三至五段。
6.理解兩首古詩的含義,想象兩首古詩的意境美。
7、品讀月夜江景、賽詩誦月、幻想月亮三個片段,體會月的美妙,激發學生主動積
極積累詩句的興趣。
8、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感悟水的珍貴,警
示今人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9、學習“反襯”手法,通過村民洗澡時的“痛快”,襯托出水的珍貴,缺水的苦澀。
10、習作:遠眺皎潔的月亮,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
自己的真情實感。
11、練習:了解生活中常用交際語的意思和用途,能積累并學習簡單運用;
誦讀12個詞語,感悟時光的轉瞬即逝,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練好鋼筆字、毛筆字;
引導學生關注家鄉的環保情況,增強環保的意識。
12.《學和做》活動主題是節約用水引導學生收集資料、了解、掌握節水知識,培養
節水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學會默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2.發揮想象并進行形象的比喻。
3.能正確解釋詩句的意思。
4.學會分號的用法。
5.學會在書信中得體措辭。
教學難點:
1、觀看夜空,發揮想象并具體表達。
2、針對環保話題搜集資料并進行歸納整理,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
(三)每篇課文的訓練點
篇目名稱訓練點
抓住“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關鍵詞理解、品味,體會夏日西湖
驟雨初晴的美,感受蘇軾豪邁奔放的作品風格;抓住“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一名句體會詩人遣詞造句之妙及美景中詩人寄予的
《古詩兩首》對朋友的眷戀之情。
拓展訓練:根據詩意寫小散文,研究詩人的生平、成就等。
拓展訓練:根據詩意寫小散文,研究詩人的生平、成就等。
柘展訓練:根據詩意寫小散文,研究詩人的牛平、成就等。
品讀月夜江景、賽詩誦月、幻想月亮這三個片段,體會月的美妙,感受望
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望月》拓展訓練:積累寫月亮的詩句,開展一次語文活動,“誦月詩會”。
拓展訓練:積累寫月亮的詩句,開展一次語文活動,“誦月詩會”。
拓展訓練:積累寫月亮的詩句,開展一次語文活動,“誦月詩會”。
品析灰棕鳥歸林和入林的詞句,緊扣場面的壯觀和喧鬧,體會作者所表
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受到保護環境
的教育;通過詞語的比較、句式的推敲、結構的解悟、情感的體會等等
品賞評議,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拓展訓練;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灰棕鳥,會“傾訴”、“呼喚”、“應和”著
《灰棕鳥》
什么。
拓展訓練: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灰棕鳥,會“傾訴”、“呼喚”、“應和”著
什么。
拓展訓練: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灰棕鳥,會“傾訴”、“呼喚”、“應和”著
什么。
抓住“缺水帶來的苦”和“用水所帶來的樂”這兩條線索,帶著學生走
入作者的生活,通過品詞析句,體會水的珍貴和缺水的苦澀;結合學生的
生活實際,設身處地地體驗,做到生活中節約用水。教學課文時,以讀為
《水》
主線,讀書即是情感的體驗。
拓展訓練:(與《學和做》相結合)
拓展訓練:(與《學和做》相結合)
展開想象,將迷人的星月引發的奇特聯想用筆描繪出來。在具體寫作的
過程中,注意編寫的故事結構要清晰,敘事要具體完整,有曲折感人的
《習作7》
故事情節,形象鮮明的人物,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常用的交際語,能簡單運用,增強交際能力,適當擴
展禮貌用語、敬語的范圍;熟記與時光有關的詞語,感悟時光的轉瞬即
逝,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引導關注家鄉的環保情況,指導提出建議,增強
《練習7》
環保意識和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寫字訓練要指導學生觀察字形,講清書
寫要點。
闈繞“節約用水”這個專題,開展五部分的語文綜合學習活動,強調自主
性、實踐性、綜合性,重在“自主”與“過程”,要在“學和做”的過程
《學和做》
中培養學生的綜合判斷能力、社會責任感和開闊的視野。
二、篇目教學分析
古詩兩首
《古詩兩首》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人以四句之篇幅,生動地描繪出了大
自然雨前、雨中和雨后的絕美圖畫。“黑云翻墨”極寫雨前烏云翻滾之勢,“翻墨”的比喻十
分新穎、生動、形象。“白雨跳珠”極寫雨中情況,“白雨”與前句的“黑云”這兩個意象在
色彩上構成鮮明的反差,與二句的“水如天”通過巧妙的剪接,拍攝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
面。“忽吹散”極寫雨后情景,一個“忽”字,就把大自然瞬息萬變,飄忽而來,突然逝去的
神韻擎托而出。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一、二行交代了時間、地點----“牛競西湖六月中,風光不
與四時同”,概括講西湖六月的風光與一年中其他時間的景色不相同。三、四行分別講荷葉
和荷花——“接天鎧葉無窮弟,映日苻花別樣紅”,荷葉多得像與天相接,無邊無際,一片
碧綠;苻花在朝陽的映照下更是顯得格外紅艷。全詩杷六月的西湖與其他時間的西湖相對照,
突出滿湖的綠葉紅花,濃墨重彩,意境開闊,字里行間流爆出詩人對六月西湖風光的熱烈贊
美。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個生字,理解古詩詞句的意思。
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時的奇特景象,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句的語言之美。
教學資源
教學課件:
/viewFile.asp?BoardID=51&ID=125200
/viewFile.asp?BoardlD=51&ID=125199
第一課時
一、引入正題,學習古詩
1.我們今天要學習是24課《古詩兩首》,請大家快速默讀一遍,找出兩首詩的共同之處。(西
湖,夏季,景色)
2、古詩的學習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逐首學,二是交融在一起學。今天我們采用第一種方法,
重點學習第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二、讀題,解題,了解作者
1.指名把題目讀一讀,注意讀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提問:這是誰寫的?(蘇軾)誰來介紹一下?(簡介蘇軾)
今天我們就跨越900多年和蘇老先生相會。對于題目你是如何理解的?這個“醉”該如何
解釋?
是不是這樣解釋呢?學習后我們就能知道,再來齊讀題目。
三、初學古詩,自己理解。
出示學習要求:自讀古詩,對照插圖,自主感悟,可以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
具書,待會兒我們來交流。(學生自學,初步理解詩意)
四、師生交流,理解詩意。
1.老師已讀了許多遍,對詩意有較深的理解,下面我就把這首詩吟誦一遍,你能從我的吟誦中
聽出什么?眼前浮現出怎樣一幅畫面?稍后我們來說一說。(師吟誦)
2、學生交流對這首詩的理解,說出大體意思即可。
五、咬文嚼字,感悟詩的意境美,文字美。
1.這首詩寫出了西湖夏季一場雨的特,猜猜這場雨下了多長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
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這么風雨兼程”,這個特點能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來?(未遮
山,跳,舌L忽吹散,水如天等)
2、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美?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點?(學生相
互討論:比喻恰當,有聲,有色,有形象,有動感,逼真可感)
六、激發興趣,吟讀成誦。
1、你會讀這首詩嗎?(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節
奏標出來嗎?(學生標節奏)
2.學生根據節奏讀詩。
3.這首詩寫出了西湖夏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點,在詩中有幾個字詞表現出這個
特點,所以在讀的時候要強調一下。(學生練習讀)
4、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指名學生讀。
5.利用分組讀,齊讀,站立讀等形式,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以至熟讀成誦。
6.指名誦讀這首詩。
七、引入“詩歌”概念,感情得到升華。
1、古人寫詩是用來吟唱的,“詩言志,歌詠情”,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鄧麗君,
王菲唱得非常好聽。現在我門就來練習一下,把這首詩譜上曲子,套用同學們熟悉的,看看誰
配得最恰當。(學生練習)
2.師生吟唱。
3.你如果真正理解這首詩的意境之美,你就能現場為他譜曲,唱出你心中的歌,誰來試一
試?
5、學生自我譜曲吟唱,師生評價。
八、對“對子”練習。
1.這首詩很有意思。我們來做個對“對子”練習。“黑云”對一一(白雨),“翻墨”對一
(跳珠),“未遮山”對一一(亂入船)
2、遷移:以前還見過這樣的詩句嗎?誰來說兩句!
九、課堂練筆。
1.這是一首神奇的小詩,通過學習,你對這首詩有什么感悟?請寫幾句話,我們來交流
一下。
2、師生交流。(教師出示自己的作品: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有感:蘇子筆下驚
風雨,陰晴時霎亦傳神。讀罷掩卷細品味,乂疑東坡是天人。)
十、師生總結,擴展延伸。
1.再回頭看題目,這個“醉”字又作何解釋?(陶醉)
2、蘇軾一生寫下了大量的詩詞,性格豪放,文筆豪放。同學們以后會學習他許多詩詞,比
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唐宋八大家中,蘇家就占三位。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樓共寫下了五首詩,今天學習的是其中一首,同學們課后再去查
一查另外四首。
課后請預習第二首詩,比較一下,這首詩與蘇軾寫的詩又有什么不同呢?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課前播放杭州的風光)
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看的是什么地方的風景?誰到過這旅游?說說你當時的感
受。
是呀,杭州西湖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那兒一年四季風光如畫,景色宜人。尤其是夏日
的西湖更是讓人留連忘返,心曠神怡。(定格畫面)看到此景,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么?距
今一千多年的南宋詩人楊萬旦看到這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讓我
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全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說起楊萬里詩人,你對他
了解多少?
詩人介紹: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詩語言清新
活潑,想象豐富,具有明快自然、詼諧風趣、生動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點,被人稱之為“誠
齋體”,世稱誠齋先生。他的詩在當時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并稱“南宋四家”。他一
生寫了兩萬多首詩,今存4200多首。我們曾學過的一一《小池》就是他寫的。誰來背背?
二、自學古詩,感知詩意
小組合作學習:
1.自讀古詩,把詩句讀通,字音讀準。
2.結合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
3、邊讀邊想,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也可以與同學交流自己學會的知識。
4.反復吟誦,想象詩的意境。
三、品讀詩句,體驗情感
1.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學習收獲說說,與大家分享。
字詞的理解:畢竟:到底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時間)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連天映日:陽光照射
2.詩句的理解:西湖的美麗到底是在六月之中,這時的湖光山色跟別的時節大不相同,
連天的荷葉一望無垠,顏色碧綠,在朝陽的映照下,荷花嬌艷火紅。
3.你看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景色呀!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
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
假如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誰來試試。
4.質疑:學到這,你們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提出來。
四、想象畫面,融入意境
剛才的交流中,我們已知道了詩的大致意思,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
新的發現。從課題中,我們知道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這首詩的?(詩人送他的朋友林子方
經過西湖,他一下就被這美景吸引住了,脫口而出一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
同”)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誰能把文中具體描寫景色的詩句讀讀。
1、從這兩句中,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什么?(引導:①、蓮葉:它不僅與遠處的青山、
綠水相接,而且還連接著蔚藍色的天空,你想,這個畫面是開闊的,非常有氣勢。②、荷花:
它與紅日相映,頭腦中的荷花不僅有婷婷玉立的樣子,還有它嬌艷的色彩,因為它與朝陽相
映,它的畫面是光彩奪目的。③、蓮葉與荷花:想像中的畫面還是蓮葉與荷花交相輝映。眼
前即有一望無際的碧綠,又有點點相綴的紅艷,不僅有廣闊的面積,又有艷麗的色彩,它是
清新秀麗的。真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呀!)
2.師范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追隨著老師的聲音到西湖一游。
3、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再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西湖,去看一看西湖的風光吧!把
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之情再讀一讀。(配樂齊讀)
五、總結升華,拓展意境
比較《飲湖上初晴后雨》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異同,從內容、寫法上進行
引導。(結合學生回答,板書:喜愛、贊美)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這首古詩,了解了其中的內容,特別是掌握了詩人在構思中的奇
妙之處,其實,古詩中描寫夏天,描寫荷花的還真不少,可以從課外書籍或網上查查,去讀
讀,我相信你們在讀中,一定會有一個偉大的發現,同時還會從中感受到中國民族文化遺產
的瑰麗,可以從中得到美的感受。
六、作業:
1.寫夏天的詩,畫夏天的畫,把你對夏天的感受抒發出來。
2.結合《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詩歌內容和自己的想象編一個小故事,要有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及其景物
板書設計: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不同:蓮葉一一無窮碧喜愛、贊美
荷花一一別樣紅
1.寫詩題
(1)李白的詩有:、、O
⑵王維的詩有:、、O
⑶杜甫的詩有:、、。
⑷陸游的詩有:、、o
⑸蘇軾的詩有:、、。
⑹白居易詩有:、、o
2.作者及詩題
(1)送別詩有:、、O
(2)有季節特征的詩有:春:、o
夏:、0
秋:、0
冬:、0
(3)與月亮有關的詩有:、o
(4)與流水有關的詩有:、o
(5)與戰爭有關、o
(6)描寫某種植物的詩有:、o
(7)思念家鄉及親人的詩有:、o
3.按要求寫詩句。
(1)描寫山水的有關詩句:、。
(2)歌頌情誼的有關詩句:、。
(3)反映科學哲理的有關詩句:、。
(4)反映邊疆將士的有關詩句:、o
(5)表現愛國主義的有關詩句:、o
望月
《望月》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超麗宏的作品。課文是一篇散文,角度獨特,構思,新穎,全
丈形散神聚.聚焦望月,因月生情。文章緊扣“望月”拓展思路.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
是“我”在江輪甲板上見到的月夜美景,這是自然景色的體現;第二部分是“我”和小外甥
的愉快交夜,突出了歷代文人墨會詩中的月色,表現了中國獨特的月文化;第三部分則是孩子
眼中的月色,是熱愛自然、純真心靈的表現。丈章用詞生動形象,常有童真童捶。
教學目林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3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愛望月的樂捶及小外舞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教學資源
教學課件:
http://bbs.xxyw.com/viewFile.asp?BoardID=51&ID=125197
http://bbs.xxyw.com/viewFile.asp?BoardID=51&ID=12519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綠線格中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人們
愛月的情感。
教學過程:
課前欣賞月亮圖片,交流感受
一、導入,初讀全文
1.揭題,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2、看著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相機板書
3、初讀課文,要求:在文中畫出生字詞,給生字注上拼音,并把它讀準;把課文讀正確、讀
流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宜到讀順了為止。
4.檢查初讀
(1)出示生字指名學生讀。出示:“甥、峨、瞳”,指名學生讀。(這三個字不要求寫,但
要會讀,你能嗎?一起來。)
(2)出示句子指名學生讀(注意指導停頓、感情)
5.快速瀏覽課文,說說文章都寫了哪些內容?
相機板書:我、小外甥、眼中月、詩中月、想中月
6、小結過渡:清同學們輕聲地讀課文,選擇其中的一種月讀一讀,想一想,自己從中體會到
了什么,把感受寫在相關的句子旁邊。
二、分享收獲
眼中月
1.出示片斷,你讀了眼中月這部分,有什么體會?
2、教師范讀,學生再次讀片斷
3、過渡:古人曾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在“我”的眼中,月亮是
如此安詳、美麗,那么在古人眼中,月亮乂是什么樣子的呢?就讓我們到詩句中去找一找吧。
詩中月
1.出示詩句,指名學生讀,教師評點。
2.師生互讀。
3.指名學生扮演“我”和小外甥進行對詩
4.學生互相對詩
想中月
1.小外甥眼中的月又是什么樣子的呢?指導朗讀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了。”指導朗讀
4.小結:古往今來,月亮都會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它優雅如詩,精美如畫,讓無數人為之
吟唱。這節課,我們感受了不同的人對月亮的不同情感,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到文章中去,
品味作者那詩一般的語言,暢想自己心中的月亮。
三、總結,布置作業
I、搜集并背誦寫有關月亮的古詩,看誰背得多。
2.寫出自己所看到月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有關詩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一一為小外甥的聰明好學、富于幻想而
感到自豪,對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板書:“我”小外甥)
2、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獨自一個在江輪甲板上賞月,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
色是怎樣的呢?(板書:賞月)
3、出示“月夜江上美景圖”。學生看圖后,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笫二段。
過渡:正當“我”盡情地欣賞著“月夜江上美景”的時候,小外甥也來賞月了。仔
細閱讀課文的第二段,想一想,“我”與小外甥在賞月的過程中交談了什么?(板書:交
談)
1、默讀,思考。
2、檢查、交流,小結,板書:頌月、論月。
3.講談5—12自然段。
過渡:“我”和小外甥是怎么“我一句你一句”地對背誦頌月古詩的?
(1)同桌分角色朗讀。并想一想,他們對背了幾次,每一次對背的詩句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聯系呢?
(2)分角色對背古詩。討論交流上述問題。(三次,每一組詩的作者教師都是明知
故問,第二組都是表達思鄉之情的,第三組都是寫在江上看月亮。)
(3)小結。
(4)多媒體出示情景,學生背誦。
(5)想一想,讀了“我”和小外甥對背古詩的情景,你們體會到了什么?(對背詩
不是隨隨便便的,你背的詩還得跟我背的詩有一定的聯系呢!小外甥自信、聰明、機靈,“我”
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
(6)指名表演背誦。
4.講讀14—20自然段。
過渡:小外甥不僅向“我”挑戰,對背誦月的古詩,而且問“我”“月亮像什么?”
(1)指名朗讀。思考:“我”有沒有直接回答小外甥的問題?為什么?
(2)檢查交流。
(3)自讀,思考: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么?劃出有關的句子。
(4)出示句子,指名朗讀,要求“繪聲繪色”地敘述。
(5)小結。
三、講讀第三段。
過渡:“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進行交談,交談了多長的時間,是在什么樣的情況
下結束的?
1.范讀。
2.交流。
3.指名朗讀。
四、總結深究課文。
1.作者寫小外甥主動向“我”挑戰,對背頌月古詩,問“我”“月亮像什么”。想向
我們說明什么呢?
2、質疑賞析。你讀了這篇課文后,認為還有什么問題值得研究的?
3.提示總結。
古詩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多讀、多背、多想,不僅能陶冶人的性情,
更能啟迪人的智慧,開發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新思維能力一種。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期盼
更多富有創新力的人才呀!
“我”獨自一人站在甲板上也展開了幻想的翅膀。“我”會幻想些什么?(從小
外甥的身上,他看到了祖國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這篇課文寫的景很美,寫的小外甥很可愛,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深遠的。整篇課文
的語言是那么優美的。
五、作業。
1.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2、整理搜集的資料,舉行語文實踐活動“誦月詩會”。
板書設計:
“我”小外甥
賞月
望月頌月聰明好學
交談
論月愛幻想
灰棕鳥
《灰枝鳥》是一篇記事寫景的散文,乃烈士徐秀蜀在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所作,作者
用淺顯易怪、質樸唯美的語言楮繪了灰株鳥歸林的壯觀場面及歸林后起奔爭嗚、盡情歡歌的
熱鬧情形。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爰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重點想象灰棺鳥歸
林的壯觀場面,理解植樹造林的意義以及林場工人的辛勃勞動。
教學目標
1.壬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格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
組成的詞語。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想象灰牧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理斛植樹造林的意義及林場
工人的辛勤勞動,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資源
教學課件:
http://bbs.xxyw.com/viewFile.asp?BoardID=51&ID=125195
/viewFile.asp?BoardlD=51&ID=125196
第一課時
一、課件聲像,導入課堂
1.課前課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頂鶴的圖片,并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提問:知道這首歌嗎?是否知道為救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而犧牲在黃海灘涂的姑
娘徐秀娟。
2、講述:這是一位愛鳥的姑娘,她17歲那年隨父親在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當臨時工,
僅用三天時間就識別了所有鶴的生年、編號,把不同年月、不同種類、不同脾性的鶴兒分類
圍圈起來。1986年,她剛從東北林業大學深造結束,就接到鹽城自然保護區的聘請,到這里
開展越冬地鶴類馴養繁殖與研究工作。僅僅一年之后,這位來自東北的姑娘失蹤了,她為了
救護失蹤的丹頂鶴沉入河底,永遠地失蹤了……但是,她對丹頂鶴的關愛,對鳥類的熱愛以
及無私的自我犧牲精神卻永留人們心田,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就凄婉地訴說著一位化鶴
歸來的美麗精靈...
3、導入課文:就是這位徐秀娟,在鹽城工作期間,創作了一篇優美的散文《灰棕鳥》,這
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徐秀娟對鳥類的熱愛盡在其間。
二、設疑對話,初讀課文
1.解題感知灰棕鳥的樣子: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會說話的鳥兒?八哥,就屬于棕鳥的
一種,棕,古書中所講的一種木質堅硬的樹,叫棕子木,所以用木字旁。在鹽城呢,多的是
灰棕鳥,為什么叫灰棕鳥?(課件展示)這就是灰棕鳥的……(樣子)
2、感受灰棕鳥的愛叫:灰棕鳥有一個跟嘴巴有關的突出的特點,大家知道不?能不能
把它愛叫的句子找出來給大家讀一讀?(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同學們集體讀一讀。
3、設疑提示文章重點:現在老師有一個疑問:既然灰棕鳥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么值
得寫呢?這時候采用默讀的方式比較好,靜思默想其義自現。(歸林壯觀,入林熱鬧)哪些內
容描寫了壯觀和熱鬧的場面?(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和圖片,引導觀察和集體朗讀,注意相機
正音、辨形)
4、提問:現在,能不能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注意要簡潔。
三、理清明暗兩條線索
1.理清脈絡:讀到這個份上,大家知道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寫了什
么?
2、尋找心理線:作者喜愛灰棕鳥嗎?是啊,老師多問了,不喜歡會寫嗎?那么,課文中
有沒有明顯的詞語寫出了作者對灰棕鳥感情的變化?(有什么好看的呢?再也忍不住了,果
然,情不自禁地歡呼)
四、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五、布置作業
1.默寫本課生字詞;
2.熟讀課文;
3、你最喜歡哪些寫鳥的句子?先抄下來,再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灰棕鳥圖。出示“灰棕鳥尖尖的……”;”鳥是人類的朋友……”
2、設問:原先在作者眼中這樣有什么好看的呢,這樣灰灰的,這樣其貌不揚的灰棕鳥,到
最后為什么說去觀賞這鳥兒桂林的壯觀場面呢?為什么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二、等待
過渡:還是我們選好觀察位置,等候灰棕鳥歸來,走進它們的世界吧!
我和同伴翹首遙望,西南方向,我們看到了什么呢?一一生問答:果然有許多黑點向這邊
移動一灰棕鳥開始歸林了。
指導朗讀: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灰棕鳥,作者是不是就這樣平靜呢?誰再讀?點評:你
讀出了期待己久的激動啊!
三、歸林
(一)過渡:灰棕鳥歸林一開始是什么樣的?指名讀第一句話。
點撥:“陸續”是什么意思?上一句哪個詞語表現了這個意思呢?“一小群一小群”。
你能把這種陸陸續續的感覺讀出來嗎?再請?生讀。誰能說說刺槐林對于灰棕鳥是什么呀?
(是家,是樂園),所以作者用“投入”一詞多準確啊!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二)過渡:這是小群先鋒隊歸林的畫面。沒有幾分鐘,天空中又出現了怎樣的奇
觀?“沒有幾分鐘……從我們頭頂飛過。”
1.出示百鳥歸林圖,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相機板書:浩浩蕩蕩)
2.指導朗讀:讓我們把自己的觀察和想象帶進這段文字,用朗讀來讀出這份浩氣磅礴,
宏偉壯觀!指名一生讀。
看來一只鳥還是顯示不出氣勢啊!來,讓我們加入這個大部隊,一起讀。
(三)過渡:那些先鋒隊伍回家后干什么呢?生:先回來的鳥在林內不停地鳴叫,好
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獲。(PPT播放鳥叫)聽!有只鳥兒在說:
,聽!還有只鳥在說:,正說得起勁兒,一
位鳥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回來,她連忙大聲呼喚:孩子,。小鳥聽到了
忙回應著:媽媽,o
總結:啊,好一個卿卿我我的溫馨畫面啊!(板書:卿卿我我)指名一生讀該句。
誰來讀先回來的鳥這個畫面,誰來讀后到的鳥兒的畫面,找兩位同學分角色讀讀。
你們有沒有思考這個句子為什么用分號呢?(指名兩生回答)師小結:因為上句是寫
先回來的鳥的畫面,下一句寫后到的鳥的畫面,是兩個不同的層次,所以用分號。
四、鬧林
過渡: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也映紅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鳥越來越少了,
可是整個林子里的灰棕鳥還是不愿過早地安眠。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悄悄地走進林子,看
看它們是在干什么。
1.咦,你看到了什么?生答:這只剛剛落在……撲棱棱地飛起。
師:此刻,在作者眼里,在這位同學眼里,灰棕鳥成了翩翩起舞的盛裝少女,這些小灰棕鳥
是如此不安分,你能讀一讀嗎?生讀。這會兒老師的心也變得不安分了,我也想來讀讀。教師
范讀。
2、點擊鳥聲mp3,聽,你聽到了什么?出示:樹林內夕I、……天然的俱樂部。
在作者的耳朵里,這嘰嘰啾啾是什么?(板書:嘰嘰啾啾)生: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
拍打岸灘。師總結:是飛瀑落入深澗的聲音,是驚濤拍岸的聲音,好一個奇妙的比喻啊!
師:此時的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一一天然的俱樂部。那舞者是;燈光是
;鼓手是o
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這份飛瀑入澗,驚濤拍岸。齊讀該句。
師點撥:這只是百鳥爭鳴的聲音,何止百鳥啊,成千上萬啦!再來讀一次。
3、此時此刻,作者浮想聯翩,她想:這上萬只一一我被一一
在回來的路上,我又想到葉么呢?一一出示課文最后幾句話。不知同學們注意到沒有,由
作者最開始的“觀察”到最后的“觀賞”,你覺得作者對灰棕鳥的情感上有什么變化?一一
小結:是啊,作者原本是帶著一顆期待的心去看灰棕鳥的,現在卻是帶著一顆贊嘆的心回來
的,所以用觀賞。
情感升華:一句反問,作者無疑是在提醒我們思考,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是誰辛辛苦
苦創造出來的?——林場工人
五、總結
現在同學們明白了作者對灰棕鳥贊不絕口的原因了吧!
作者喜歡灰棕鳥是因為灰棕鳥歸林的那份一一(浩浩蕩蕩);喜歡灰棕鳥是因為灰棕鳥入
林的那份一一(卿卿我我);喜歡灰棕鳥是因為灰棕鳥鬧林的那份一一(嘰嘰啾啾);作者
喜歡灰棕鳥的壯觀更敬佩林場工人的那一份一一(辛辛苦苦)!
六、拓展作業:
1.與伙伴合作自辦小報《鳥的樂園》
2、課外閱讀徐秀娟的故事,學唱《一個真實的故事》
3.賞析《鳥的天堂》(巴金)
板書:26灰棕鳥
歸林浩浩蕩蕩
辛辛苦苦入林卿卿我我
鬧林嘰嘰啾啾
水
《水》是國標本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最后?篇美文。全文筆調清新,作者飽含深
情地回憶了小時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下雨天,孩子們用雨水洗澡,炎
熱的夏天則盼望水窖被打開的瞬間,細膩刻畫了四兄弟盡情享受母親一勺清涼之水的舒服與
痛快,字里行間透出了作者對水的渴望,對水的珍愛,對母親如水一樣親情之愛的美好回憶,
真情演繹了和諧樂章。文本的解讀,每個人讀完后的感受是不同的。作者眼中的是誑水,編者
眼中是樂水,成年人讀出的是生活的痛苦和無奈,孩子們讀到的是對水的渴望和幸福體驗。作
者、編者、教者、學生等四者之間客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何融合這些不同的閱讀體驗,是
教學的資源和著力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缺水時村子里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引導學生體驗缺水之艱難,教育學生珍惜
水資源。
4.初步感知以苦寫樂的寫作手法。
其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驗缺水時村子里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體會水的珍貴,缺水的苦澀。
教育學生珍惜水資源”是教學重難點。
教學課件:http://bbs.xxyw.com/viewFile.asp?BoardID=51&ID=125194
第一課時(A案)
一、古詩中的水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點撥:三句詩中都有“水工(板書)水,是文人墨客筆下常見的字眼,作者分別借“水”
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二、聽課文朗讀
作者馬朝虎筆下的水,原名《餓水》
聽一聽,說說看,馬朝虎借“水”又想告訴人們什么呢?
三、找中心句
所有這些意思,文中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瀏覽課文找一找。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中心句)
理解:“,”既然水那么珍貴,這句話作者為什么不一氣呵成,加個逗號的作用是什
么?讀
圍繞這句話,馬朝虎通過哪幾個生活場景的描述寫了水的珍貴?分節讀文思考。
四、分節朗讀,學習生字詞
文中插圖:畫的什么?文中哪些節次寫出了文中這幅圖的內容,讀一讀?
(3—6節寫一勺水消暑)
第三節:理解“風干”,聯系句子“夏天、驕陽、忙了一天”
在這句話中,什么被風干了?烈日炎炎,忙碌中汗流了干,干了流,身體的水分被吹
干了。
作者借用“風干”這個詞想強調什么?
第四節還有哪句話和這句的意思差不多?
第四節:一勺水、比較:勺勾釣鉤狗尾巴草麥稈扇、扇風
第五節:膝蓋、吸吮比較:膝漆
總結分段方法:圍繞一個場景,意思前后相連的節次歸為一大段。
過渡:驕陽似火,身體的水都被風干了,只給你一勺水從頭流到腳,你是什么感
覺?
雖然四兄弟消暑只用了一勺水,那么熱的天,那么少的水,但是從馬朝虎的文字中,
我們讀到的感覺是什么?一一樂
文中還有哪些節次通過文字能感受到樂?
第一節:什么生活場景?一一挑水(板書)
第二節:水窖、儲水一一洗澡(板書)
五、研讀“挑水”
這段話中的哪些詞句能夠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一一“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學生批注。
作者用一串串數字表現了水的珍貴,注意數量詞,看到它,留心它,再讀。
小小的泉眼,長長的山路,炎炎的烈日,沉沉的擔子,這便是村里人的日子,我們
再來讀讀,一一“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體會村里人的艱苦。
引領:
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一個年邁的老人
0
寒風卷著沙塵撲來一個十來歲的孩子
O
整整一天她終于挑了一擔水回家走在陡峭窄小的山路上
-,一個小時過去了在終于輪到他了石可是泉眼里再也流不出一滴水?他
民謠:
半夜出門去翻山,翻過一山又一山。
雞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陽快落山。
從民謠中你讀出了什么?
六、總結
第一課時(B案)
一、揭示課題,檢杳預習,初步感知。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一一水
看到這個字,想到什么?
2.作者憑借這最簡單,最平常的字要說什么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不認識、拿不
準的字看看書后的生字表,也可問問老師。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你可以用課文里的一句話來概括嗎?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板書:最珍貴
(師評:你有一雙慧眼,一下子就瞅準了作者想要說的話。)
4.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師評:讀得正確一一你比他讀得更有語感一一相信你們學完了課文,會讀得更有體
會。)
5.這課有四個生字新詞,我們再讀讀。
出示:水窖儲藏鑰匙一勺
6.作者想借用水告訴我們什么呢?讀: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請同學們分
小節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這句話,通過哪幾個場景的描述寫出了水的珍貴?
(生開火車讀-----人讀一個小節,老師隨機正音。)
板書:挑水洗澡澆水
二、精讀課文,感悟描寫,體悟情感。
(一)這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山村,一處小小的泉眼維系著全村人的生活,只有在難得的
雨天大家才能夠洗一回澡,而在炎炎暑日,儲藏在水窖里的水就顯得更加珍貴了,即使那清
涼的一勺水也足以解除驕陽下的干燥和炎熱。
(-)讓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一處喊小的泉眼邊,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1.這段話中的哪些詞句能夠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一一“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
西。”?
(如何感受水的珍貴?)
出示:記得那個時侯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
里去挑,經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2、假如這段文字是電影里一幅遠遠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長長的隊伍;滴滴汗珠;快要干涸的泉眼;渾濁的泉水……)
3.把鏡頭推近,我來讀,你來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個人在挑水;道路坎坷,驕陽似火;一個很小的泉眼;渾濁的泉水;師:這可是一家
人全天的生活用水呀!……
4.再讀讀這段話,把你看到畫面讀出來。
5、(課件凸顯數量詞)注意留心數量詞,你留心它,注意它,你會說出新的體會。再請
同學讀這段話。
6.長長的路,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擔子,炎炎的烈日,這就是我村子里的水。齊讀這段
話。
7、再請同學讀課題,還是平平常常的水嗎?你品出了這水中的什么滋味?是啊,這里面包含
著多少艱辛與沉重啊!
(三)那處很小的泉眼是全村人生命的源泉,但遠水難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個
人都期盼的日子。
1.讓我們走進第二幅畫,這幅畫中,哪些語句讓我們再次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
貴的東西”?
2.下雨天是村子里每個人都盼望的日子。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建有水窖,用來在下雨天
儲水,以備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使用。
3、請同學讀讀這段話,出示: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全身脫得
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躍,大呼小叫,水給我們的撫摸和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吃來
自天空的水。
4.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孩子們洗澡時怎樣的心情?(痛快)(高興)(激動)(享受)(興奮)
(快樂)(幸福)(舒服)(愜意)……
假如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個,你會怎樣表現你的歡欣愉悅?(久旱無雨,天降甘露,
你說該怎樣讀?)
5,讓我們再次重溫那缺水的苦澀,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你們為什么會這樣的(痛快)(高
興)(激動)(享受)(興奮)(快樂)(幸福)(舒服)(愜意)呢?
你的耳邊仿佛聽到了什么?(叫聲)(歡呼聲)(奔跑聲)……
6.孩子們為什么如此歡呼雀躍,讀第一小節。
7、這可是久等難逢的雨呀!在更多的沒有雨的口子人們是怎樣的情況呢?誰來讀讀課文
第三小節。風干一一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8、明白了,但還有些許疑慮。身處細雨分飛的江南,怎能體會?多少次的苫苦等待才盼來一
場難得的好雨,誰再來讀讀這段話?
板書:享受
9、這上天的恩賜的甘霖給村子里的人們帶來多少歡樂啊!從中你還能夠體會到什么?
10、是啊,這段文字把水給人們帶來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來了,而這短暫、
難得的痛快背后是多少缺水的苦痛和期盼啊!得水這樂,更反襯出了缺水之苦。所以說一一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我們再說讀這段話。
11、再讀課題,還是司空見慣的水嗎?這水是什么?這水的背后藏著多少的期盼與歡樂、等
待與苦楚啊!
三、小結課文
長期缺水的山村到了驕陽似火的夏天,那儲藏在水窖里的水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下
節課我們將從那一勺水里再去感受水的珍貴。今天這節課就學到這里。
板書:
水挑水
最珍貴洗澡盡情享受
澆水
(此教學設計來自“江、浙、滬第三屆小學語文教學研討與觀摩活動”)
第二課時(A案)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節課讓我們再次和作者一
起回憶那段難忘的歲月。
二、品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文,在有感觸的地方寫出自己的感受。
2.生自由讀文,邊讀邊寫感受。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既要讓學生學會快速瀏覽課文,又要
學會靜下心來細細地品讀每一句話,而且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
生個性化的行為,應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所以讓學生自由讀文,寫出感受。]
3.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撥。
4.品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久旱逢甘霖”,對于缺水的人們來說下雨是多么愜意的事啊!讓我們
把目光投向雨中洗澡的那個場景吧!
(2)課件出示:“先是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全身脫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躍,大
呼小叫,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去吃來自天空的水。”
(3)生自由讀,說說自己讀后的感受。
(4)創設情景:假如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個你會怎樣表達你的內心喜悅?
指名結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
(5)生齊讀。
(6)引誠:在我們的感召下,大人們也加進來了,他們可不象小孩子無遮無擋,男人
們----女人們----
(7)就在這樣的下雨天,小孩子奔跑跳躍,大呼小叫,大人雖然拘謹,但內心也充滿著快樂。
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對水的降臨的一種感激,對水的一種由衷的珍愛,所以說一一
出示:“下雨天是對子里每個人都期盼的日子。”結合感受指名讀。
(8)這樣的下雨天就像過節一樣,但這樣美好的日子在我們那里畢竟太少了。更多的
是干燥和炎熱。所以說一一
師再次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生齊讀。
5.品讀第五自然段
(1)過渡:在驕陽下忙了一天之后,大人小孩都有被風干的感覺,藏在水窖的水就顯得
更加珍貴了。
(2)出示:母親鎖上水窖笑著對我們說:“你們真的餓壞了。”
(3)生讀后思考:句中哪個詞最能觸動你?
(4)結合學生的回答,師相機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測試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欽州市重點中學數學七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北京東城二中學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C++高級編程技巧試題及答案
- 網絡安全攻防演練中的策略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如何開展精益管理實踐計劃
- 醫院內部培訓體系建設計劃
- 重慶市彭水一中學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軟件開發常見問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城市交通與城市規劃方法創新研究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金屬學原理162張課件
- 2023年四川省第一期醫療護理員理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2-2023學年寧夏回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答案
- 日本文化知識競賽真題模擬匯編(共877題)
-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我不想離開你》繪本故事PPT課件【幼兒教案】
- 2023汽車智能座艙分級與綜合評價白皮書
- 職業暴露針刺傷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 校外培訓機構章程示范文本
- 大學生就業指導之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
- 砂檢驗報告(機制砂)國標 亞甲藍值<1.4或合格
- YY/T 0068.2-2008醫用內窺鏡硬性內窺鏡第2部分:機械性能及測試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