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_第1頁
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_第2頁
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_第3頁
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_第4頁
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1

教學內容:P46、47內容「

教學目標: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稱一稱”的實

踐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億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

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教學重點: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億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

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事例培養學生的數感。

課前準備:計算器;倒計時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1.揭示課題。

a.談話:同學們,你知道最大的8位數是幾嗎?比它多1的

數是幾?(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00000000與1億)

b.揭示課題:一億到底有有多大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

究的內容。揭示課題:一億有多大

2.認定目標。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要能從不同角度感受一億的大小,能

以具體的實物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二、預習反饋,交流展示

1.創設情境,故事引入

教師故事引入:日本有一個著名的和尚名叫一休,他絕頂聰

明,家喻戶曉。有一年鬧旱災,好幾個月都沒有下雨,一休知道

后,非常著急,帶領老百姓開溝引渠,費勁周折才把很遠地方的

水引到當地,讓老百姓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災區的人民非常感

激一休,家家戶戶都掛上了一體的畫像,有個大將軍知道后,非

常嫉妒。他滿心想懲罰一休,但是又害怕老百姓在背后說閑話,

于是就想了一個自認為很好的辦法,他召見一休,對一休說:“你

在災區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將軍我每個月獎賞你1億粒大米吧」

剛說完,在場的人都笑了,可是一休卻十分感激大將軍,連連道

謝。

過渡:如果你在場也會嘲笑一休嗎?你覺得1億粒大米是很

重還是很輕?

學生猜想

談話:我們真的去一粒一粒的數出1億粒米,再去稱一稱嗎?

有什么好辦法能巧妙的推算出1億粒大米到底有多重呢?

學生同桌討論交流:(預設a先數出100粒大米再稱出重量,

進行推算;預設b先稱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數,最后乘

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

2.明確小組學習任務與要求:

談話:為了節省時間,課前老師已經稱出了100粒大

米約重2克,下面請小組長帶著組員核對交流“預習作業”

的2-3題。我們要比一比哪一組最會合作?

3.小組長組織交流“預習作業”中的第2-3題,教師巡視指

導。

三、全班交流,建構模型

1.全班交流“預習作業”的第2題:

師:哪個小組愿意分享一下你們的推算結果?(學生回答完

畢后出示)

2.適時練習,深化認識。

過渡:我們知道這1億粒大米約重200萬克,這么大的數字

我們也想象不出來,如果我們折算一下,你看得就更清楚了!

點擊出示讓學生進一步感知:

A.出示:如昊每人一天吃大米400克,2000000克的大米

夠一個人吃多少天?合多少年?(每年按365天計算)

2000000?400=5000(天)

50004-365^14(年)

過渡:14年的是什么概念呢?大家數一數14年后你大學是

否畢業了?點擊直觀展示。

(重復三次求出平均值為9秒)?

請同學匯報推算的結果。指名學生回答。

過渡:9千萬秒,這段時間長嗎?這么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我

們不容易具體感知,你認為應該采用哪個時間單位更合適呢?(預

設學生回答:年)

怎樣換算成多少年呢?指明學生回答。

小結:看了這個結果,你有什么感想?

教師小結:這里我們是按照一天24小時不吃不喝不睡計算的,

實際上我們每天只工作八小時,如果這樣的話,要數9年了。

四、矯正反饋,遷移升華

L對比辨別,找尋推算規律。

2.課堂練習:推算1億枚一元硬幣摞成的高度。

情境過渡:大將軍兩次刁難都沒有難倒一休,只好給一休又發

大米又發獎金,在發獎金時,大將軍又生一計:一休你知道這樣

的.一億枚硬幣摞在一起一共能有多高嗎?如果你答不出來就請

你在我這兒做一年的苦工。

教師談話:課前大家測量一元硬幣的厚度了嗎?多問幾個學

生得出平均值。(10枚一元的硬幣大約是2厘米,那你能用剛才

總結的規律快速推算出1億枚硬幣摞起來的高度嗎?下面請同學

們趕快行動,再給一休出招。

指名學生反饋。

談話:對于這個長度,大家都會感覺到很長,但究竟有多長

可能還感受不深。我們把這個單位換算一下,看一看。點擊出示。

對于換算好的這個數據大家可能還沒有感覺,請看大屏幕。

點擊與學校附近的東方海逸豪園樓層、學校操場、珠峰比較。

2.讀一讀下面的信息,再次感知。

A.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繞地球的赤道3圈半。(地球

赤道有40000000米)

B.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國每月消耗26億雙一次性筷子,

需要樹木200萬棵。

C.1億張紙疊在一起,約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瑪峰(8848

米)還要高。

D.中國移動20_年6月底的財務公布平均每天凈賺1億元。

E.新明日報20_年2月26日電,爆發禽流感的亞洲迄今已

殺雞1億多只。

F.1億滴水大約可以匯成3333升水,能夠裝四輛大型運水

車。

五、評價反思,加油充電

1.教師追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什么?你有什么

收獲和體會呢?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研究的方法都是先測量少一些的數量,

再進行推算。

2.布置課后研究作業:

課外活動:請你自己確定一個關于“1億”的研究主題,進行

活動并填表。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2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8、39頁的內容及練習十第1、2、3、4

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

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

括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

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滲透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

八占、、?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夏天的時候同學們都愛吃冷飲,老師了解到校門

口左邊的商店里一種雪糕標價是2.5元,右邊一家則是2.50元,

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

為什么2.5元末尾添個0價錢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二、出示課題,提出目標。

1.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月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

簡和改寫.

2.培養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憶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

力.

3.培養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

聯系.

三、自學嘗試,探究新知。

1.出示嘗試題

(1)1、10、100這三個數相等嗎?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單位表示

嗎?

⑶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后,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說明什

么?

(4)“0.1米=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從左往右看,小

數末尾有什么變化?小數大小有什么變化?從右往左看又怎樣呢?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學生自學課本38頁后嘗試練習并討論。(5分鐘后全班交

流)O

3.根據自學情況引導講解。

四、拓展練習,驗證結論C

為了驗證我們的這個結論,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L出示做一做:比較0.30與0.3的大小

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應用結論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給學生

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想的辦法越多越好)

3.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較。

(1)左圖把1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

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2)右圖把同樣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

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3)小數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從中

發現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數變了,即小數的計數單位變了,而陰

影部分的大小沒有變,得出0.3=0.30c)

概括總結: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

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過度:我們如果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

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五、應用新知,嘗試練習。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

三位的小數。

(2)學生自學課本后討論交流,嘗試練習。

(3)引導探究:哪些“0”可以去揖,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數點行嗎?為什么?

(4)同桌討論: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么?

六、鞏固新知,當堂檢測。

L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0.30元500米L80元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

2.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

大小有變化?

3.4180.067003.0908104.03

15010.0142.00

3.化簡下面的小數.

0.401.8502.9000.08012.000

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

小數.

0.930.045.48.1814

5.判斷.

5.00元=5元()7元=0.7元()8米=8.00米()

2.04噸=2?4噸()4.5千克二4.500千克()0.60升;0.6升

()

6.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價錢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

“0”,小數的大小不變.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小數中間的

零不能去掉。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教案范文3

一、說教材

(一)教育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小節“小數的性質和小

數大小的比較”的第二課時。“小數天小的比較”包括:①小數

位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由于進一步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是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比

較到抽象思維形成比較的掌握過程,即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

識的升華,對發展學生的類推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小數

大小的比較”是本節的重點,其中“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

比較“學生往往仿照比較整數大小的方法,只根據小數位的多少

來判斷小數的大小,容易出現錯誤,所以講清“小數位數不同的

小數的大小比較”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O

2、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同時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說教法

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啟發引導的方法組織教學,層層深入

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得新知。

采用直觀、啟發、討論、搶答、嘗試、練習等多種教學法,充

分調動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

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說學法

我通過本的教學,在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學會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

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看書,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教學共分五個環節進行:

①溫故互查引入新課;

②設問導讀學習新知;

③自我檢測發現問題;

④鞏固練習總結;

⑤課堂檢測。

(一)溫故互查引入新課

通過2人小組復述回憶整數大小的比較的方法;即當整數位

數不同時,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當整數數位相同時,從高位開

始比較,按數位順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3、小明帶了14元8角,到自然選商場

買一支鋼筆,結果發現一支鋼筆的價錢是13.50元,那么小明帶

的錢夠嗎?引出課題今天開始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板書課題

然后設問學生:“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否同整數一樣從高位

起一位一位地比較呢?學生回答:“是”這時老師有意不表達,留

下懸念,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求和欲望,從而使學生進入的學習狀

態,老師利用這一機會,進行嘗試教學。

(二)設問導讀學習新知

1、出示教科書第60頁的例題4的圖。

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1)教師:到底誰是第一名呢?我們的裁判員會怎么做呢?

(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的結果)

匯報:誰跳得最遠,誰就是第一名,因此我們只要兩個的比

較小數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請同學們

聯系我們學過的整數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

匯報:先看這四個數的整數部分,因為3>2,所以3.05

米>2.口匚],得出小明跳得最遠。

接著看2.84米、2.88米、2.93米這三個小數,客觀存在們

的整數部分都是2,那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