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解析版一、選擇題1.以下屬于優生措施的是()A.產前遺傳咨詢 B.建議低齡生育C.性別選擇流產 D.禁止高齡生育【答案】A【解析】【分析】優生優育的措施有:婚前體檢(婚前體檢,可以發現生殖器官的異常,有利于優生,有利于主動有效地掌握好受孕的時機和避孕方法)、進行產前診斷、提倡遺傳咨詢、適齡生育、孕婦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等。【詳解】A、進行遺傳咨詢,做好婚前檢查,可以減少患病孩子的出生,屬于優生措施,A正確;B、提倡適齡生育,而不是建議低齡生育,B錯誤;C、性別選擇流產不屬于優生措施,C錯誤。D、提倡適齡生育,但適齡生育不是建議低齡生育,也不是禁止高齡生育,D錯誤。故選A?!军c睛】2.下列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全球的降雨格局變得更有利于農業生產B.碳的氧化物與大氣水形成酸雨,破壞陸地和水體生態平衡C.蝙蝠是許多病毒的宿主,應大量捕殺環境中的各類野生蝙蝠D.生態系統多樣性對于人類應對未來的變化具有積極的意義【答案】D【解析】【分析】全球環境問題,也稱國際環境問題或者地球環境問題,指超越主權國國界和管轄范圍的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破壞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詳解】A、溫室效應可以改變全球降雨格局,影響農業生產,不一定是有利,A錯誤;B、酸雨是指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與大氣中的水結合而形成的酸性產物,破壞陸地和水體生態平衡,B錯誤;C、大量捕殺環境中的各類野生蝙蝠會破壞生物多樣性,C錯誤;D、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應對未來的變化具有積極的意義,D正確。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生物多樣性、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要求考生識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了解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3.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會引起嚴重的免疫缺乏病。關于該病毒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HIV是一種DNA病毒B.HIV侵入宿主細胞并不依賴細胞膜上的病毒受體C.宿主細胞內會發生以RNA為模板的逆轉錄過程D.HIV的蛋白質不進入細胞參與子代病毒的繁殖【答案】C【解析】【分析】艾滋病的中文名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
(1)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后,與人體的T淋巴細胞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使免疫調節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最后使人無法抵抗其他細菌、病毒的入侵,讓人死亡。
(2)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詳解】A、由分析可知,HIV是一種RNA病毒,A錯誤;B、HIV侵入宿主細胞需要依賴細胞膜上的病毒受體,B錯誤;C、HIV為逆轉錄病毒,因此其侵入宿主細胞后,宿主細胞內會發生以RNA為模板的逆轉錄過程,C正確;D、HIV的蛋白質進入細胞參與子代病毒的繁殖,D錯誤。故選C?!军c睛】4.某肽鏈原含120個氨基酸,因基因突變導致該肽鏈發生下表所示變化。下列解釋正確是()突變前MLRIWTL突變后MLSPIWTL氨基酸位置114115116117118119120121(注:表中的英文字母是氨基酸的縮寫)A.增加了3個相鄰的堿基對 B.增加了1個相鄰的堿基對C.增加了2個相鄰的堿基對 D.替換了6個相鄰的堿基對【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改變。
題標分析,某肽鏈原含120個氨基酸,因基因突變導致該肽鏈含121個氨基酸,說明增加了3個相鄰的堿基對?!驹斀狻磕畴逆溤?20個氨基酸,突變前某段氨基酸序列為MLRIWTL,突變后氨基酸序列變為MLSPIWTL,多了1個氨基酸,改變了2個氨基酸,說明基因中增加了3個相鄰的堿基對,插入位置在控制氨基酸R的3個堿基對之間。即A正確。故選A。【點睛】5.巨噬細胞消化細菌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處是胞吐,B處是胞吞B.吞噬后,細菌懸浮在細胞溶膠中C.A處的過程不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D.B處細菌的細胞膜與巨噬細胞的細胞膜發生融合【答案】C【解析】【分析】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該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詳解】A、A處是胞吞,B處是胞吐,A錯誤;B、吞噬后,細菌被囊泡包裹,而不是懸浮在細胞溶膠中,B錯誤;C、A處為胞吞,該過程不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C正確;D、B處包裹細菌的囊泡膜與巨噬細胞的細胞膜發生融合,D錯誤。故選C。【點睛】6.運用人工膜技術制作的攜有抗某種癌細胞抗體的磷脂微球體藥物如圖所示。當藥物被注射到患有癌癥的實驗鼠血液中一段時間后,檢測到癌細胞數量下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微球體上的抗體能識別癌細胞膜上的粘連蛋白B.癌細胞表面有基因突變后產生的抗原蛋白C.癌細胞能無限增殖,所以藥物對其沒有影響D.大多數致癌因子都不影響DNA的分子結構【答案】B【解析】【分析】1、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增殖;(2)形態結構發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易轉移。2、細胞癌變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類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內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驹斀狻緼、微球體上的抗體能識別癌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A錯誤;B、癌細胞表面有基因突變后產生的抗原蛋白,B正確;C、當藥物被注射到患有癌癥的實驗鼠血液中一段時間后,檢測到癌細胞數量下降,說明藥物對其有影響,C錯誤;D、大多數致癌因子都會導致基因突變,進而影響DNA分子結構,D錯誤。故選B。7.下列關于糖的敘述正確的是()A.所有的糖都滿足Cn(H2O)m的通式B.多糖都是生物體內重要的貯能物質C.同一種酶能催化相同分子式的兩種二糖的水解D.淀粉、糖元和纖維素都由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答案】D【解析】【分析】元素
類別存在生理功能
糖類
C、H、O
單糖核糖(C5H10O5)
主細胞質核糖核酸的組成成分;
脫氧核糖C5H10O4
主細胞核脫氧核糖核酸的組成成分
六碳糖:葡萄糖
果糖C6H12O6
主細胞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物質二糖C12H22O11
麥芽糖、蔗糖植物
乳糖
動物多糖
淀粉、纖維素
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重要的儲存能量的物質;
糖原(肝、?。?/p>
動物【詳解】A、不是所有的糖都滿足Cn(H2O)m的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為C6H12O5,A錯誤;B、并非所有的多糖都是生物體內重要的貯能物質,如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不屬于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B錯誤;C、酶具有專一性,同一種酶不能催化相同分子式的兩種二糖的水解,C錯誤;D、淀粉、糖原和纖維素為多糖,都是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D正確。故選D。8.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如下實驗:①用本尼迪特試劑鑒定還原糖;②用蘇丹Ⅲ染料鑒定植物組織中的脂肪;③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④用碘液鑒定可溶性淀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四個實驗中必須要加熱的不只有實驗①B.①的試劑和③的雙縮脲試劑B顏色相同,色深不同C.若對實驗③進行水浴加熱,實驗結果就不會呈現紫色D.實驗②和實驗④的試劑里都會用到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1、本尼迪特試劑試劑用于鑒定還原糖,且需水浴加熱;2、雙縮脲試劑由A液(質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B液(質量濃度為0.01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蛋白質,使用時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3、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鑒定,呈橘黃色(或紅色)。4、淀粉遇碘液變藍?!驹斀狻緼、四個實驗中必須要加熱的只有實驗①,A錯誤;B、①的試劑和③的雙縮脲試劑B顏色相同,都是藍色,但色深不同,B正確;C、若對實驗③進行水浴加熱,蛋白質會變性失活,但其中的肽鍵不會斷裂,因此仍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C錯誤;D、實驗②的試劑里會用到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而實驗④的試劑里不會用到酒精,D錯誤。故選B。9.ABO血型遺傳平衡的種群中,A型血的人占17%,O型血的人占64%。AB型血的占的比是()A.17% B.2% C.1% D.19%【答案】B【解析】【分析】人類ABO血型的相應基因有IA、IB和i三種,IAIA和IAi對應A血型,IBIB和IBi對應B型血,IAIB對應AB型血,ii對應O型血。在ABO血型遺傳平衡的種群中,滿足等位基因頻率之和為1,即:IA+IB+i=1.等式兩邊同時平方,(IA+IB+i)2=12?!驹斀狻吭贏BO血型遺傳平衡的種群中,滿足等位基因頻率之和為1,即:IA+IB+i=1.等式兩邊同時平方,(IA+IB+i)2=12。設基因頻率為:IA=p,IB=q,i=r,則(IA+IB+i)2=IAIA+2IAi+IBIB+2IBi+2IAIB+ii=p2+2pr+q2+2qr+2pq+r2=1,由題不難得出:r2=0.64,則r=0.8;A型血與O型血之和為:IAIA+2IAi+ii=p2+2pr+r2=(p+r)2=0.17+0.64=0.81,故:p+r=0.9,p=0.9-0.8=0.1;根據IA+IB+i=1得:IB=q=1-0.8-0.1=0.1。故AB型血的占比為:2IAIB=2×0.1×0.1=0.02=2%。即B正確。故選B?!军c睛】10.dATP是DNA復制所需的四種核苷酸之一。dATP與ATP的區別只在其結構中的戊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dATP有3個高能磷酸鍵B.dATP可以為復制過程供能C.ATP的水解是吸能反應D.ATP里的戊糖是脫氧核糖【答案】B【解析】【分析】1.ATP的中文名稱叫三磷酸腺苷,其結構簡式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普通磷酸鍵,~代表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易斷裂,釋放大量的能量,供給各項生命活動,所以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2.dATP是三磷酸脫氧腺苷,dATP與ATP的區別只在其結構中的戊糖?!驹斀狻緼、dATP有2個高能磷酸鍵,一個普通磷酸鍵,A錯誤;B、d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鍵,可以為DNA復制過程供能,B正確;C、ATP的水解是放能反應,C錯誤;D、ATP里的戊糖是核糖,D錯誤。故選B?!军c睛】11.某同學“探究酶的專一性”的活動過程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單位:mL組別1231%淀粉溶液333新鮮唾液1蔗糖酶溶液1本尼迪特試劑222A.該實驗的可變因素是底物和酶B.該實驗的因變量是溶液顏色變化C.該實驗的檢測試劑可換成碘-碘化鉀溶液D.若組3出現陽性反應,說明蔗糖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數據可知,該實驗是探究酶的專一性的實驗:做了1~3組,自變量是酶的種類,底物是淀粉,本尼迪特試劑鑒定是否出現還原糖,借此觀察底物是否被分解。【詳解】A、本實驗的自變量酶的種類,A錯誤;B、該實驗的因變量是淀粉是否被分解,B錯誤;C、碘-碘化鉀溶液與淀粉變藍,可以作為檢測試劑,C正確;D、若組3出現陽性反應,可能的原因是蔗糖中混有還原糖,不能說明蔗糖酶能催化淀粉水解,D錯誤。故選C。12.物質M能抑制ATP合成,但對[H]與氧結合形成水的過程無影響。下列推測合理的是()A.物質M對厭氧呼吸無影響B.物質M對檸檬酸循環的抑制作用最大C.物質M會導致線粒體散失的熱能增加D.物質M會抑制鈉離子通道蛋白形變的過程【答案】C【解析】【分析】題意分析,物質M能抑制ATP合成,但對[H]與氧結合形成水的過程無影響,表明物質M影響線粒體內膜的酶催化形成ATP的過程,能量最終以熱能形式散失?!驹斀狻緼、厭氧呼吸能合成ATP,物質M能抑制ATP合成,說明物質M對厭氧呼吸有影響,A錯誤;B、檸檬酸循環過程存在氧化磷酸化過程,該過程合成大量ATP,因此物質M對氧化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最大,B錯誤;C、物質M能抑制ATP合成,但對[H]與氧結合形成水的過程無影響,據此推測物質M使線粒體內膜的酶無法催化形成ATP,結果以熱能形式散失,因此物質M會導致線粒體散失的熱能增加,C正確;D、鈉離子通道蛋白形變的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物質M不會抑制鈉離子通道蛋白形變的過程,D錯誤。故選C。【點睛】13.下列關于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長激素能抑制軟骨的形成與鈣化B.生長激素能增加糖元生成和糖的利用C.呆小病兒童期補給甲狀腺激素可恢復大腦功能D.甲狀腺激素受體的合成需經轉錄和翻譯的過程【答案】D【解析】【分析】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能促進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和骨生長,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能促進代謝活動;促進生長發育(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驹斀狻緼、生長激素能促進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和骨生長,會促進軟骨的形成與鈣化,A錯誤;B、生長激素能減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B錯誤;C、神經系統發育受到的影響是不可逆的,故呆小病兒童期補給甲狀腺激素不能恢復大腦功能,C錯誤;D、甲狀腺激素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的合成需經轉錄和翻譯的過程,D正確。故選D?!军c睛】14.新冠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細胞后,合成結構蛋白和基因組RNA復制完成后,將在宿主細胞內質網處裝配生成新的病毒顆粒,并通過高爾基體分泌至細胞外,完成其周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線粒體缺陷型的宿主細胞仍可能發生新冠病毒的分泌B.蛋白質分泌泡中的新冠病毒的結構蛋白具有生物活性C.新冠病毒經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性D.新冠病毒的分泌過程中,囊泡識別了高爾基體膜或細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題意分析,病毒通過胞吐作用出宿主細胞,需要能量,不需要載體?!驹斀狻緼、病毒通過胞吐作用出宿主細胞,需要能量,線粒體缺陷型的宿主細胞可由無氧呼吸提供能量,將其分泌出細胞,A正確;B、分泌泡中的蛋白質是由高爾基體加工后的成熟蛋白質,具有活性,B正確;C、新冠病毒經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為胞吐作用,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C錯誤;D、新冠病毒經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為胞吐作用,分泌過程中,囊泡識別了高爾基體膜或細胞膜,從而最終將病毒釋放到細胞外,D正確。故選C。【點睛】15.肺牽張反射是調節呼吸的反射之一——深吸氣后肺擴張,位于肺中的感受器興奮,神經沖動經傳入神經元傳入腦干,抑制吸氣,引起呼氣。肺牽張反射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b是傳入神經元,人體要屏住呼吸只受到圖中a的調控B.當興奮傳到②的突觸后膜時,有“化學→電”信號的轉化C.給予肺牽張感受器適宜刺激,該刺激與呼氣現象同時發生D.肺牽張反射的反射中樞是傳入神經元與傳出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答案】B【解析】【分析】題圖分析:圖中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圖中與肺牽張感受器相連的b為傳入神經,a為神經中樞、b為傳入神經、c為傳出神經、d為效應器。①與②形成突觸。【詳解】A、屏住呼吸是主動意識控制的行為,除了受到圖中a的調控,還受到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控制,A錯誤;B、當興奮傳到②的突觸后膜時,通過神經遞質實現信號的轉化,因此可實現“化學→電”信號的轉化,B正確;C、給予肺牽張感受器適宜刺激,由于刺激產生的興奮傳遞需要時間,因此該刺激與呼氣現象不能同時發生,C錯誤;D、肺牽張反射的反射中樞位于脊髓,應該是①與②形成突觸,D錯誤。故選B。16.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學生甲遺漏了解離過程,學生乙遺漏了漂洗過程,學生丙和丁裝片制作過程完整。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的實驗結果很可能是無法清晰觀察到分生區細胞B.乙的實驗結果很可能是無法清晰觀察到染色體C.丙觀察到的全為呈長方形的細胞,轉動物鏡可能觀察到分裂期細胞D.丁在視野左側有半個后期細胞,為了便于觀察該細胞需向左移動裝片【答案】C【解析】【分析】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
解離: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點取根,因此時間是洋蔥根尖有絲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氫溶液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3-5min。
漂洗:待根尖酥軟后,用鑷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min。
染色:把洋蔥根尖放進盛有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的培養皿中,染色3-5min。
制片:取一干凈載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將染色的根尖用鑷子取出,放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鑷子尖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再加一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壓載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載玻片,既制成裝片。
觀察:(1)低倍鏡觀察把制成的洋蔥根尖裝片先放在低倍鏡下觀察,要求找到分生區的細胞,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2)高倍鏡觀察找到分生區的細胞后,把低倍鏡移走,直接換上高倍鏡,用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把視野調整的既清晰又較亮,直到看清細胞物象為止?!驹斀狻緼、甲遺漏了解離過程,這樣細胞不能彼此分離,即相互重疊,因此實驗結果很可能是無法清晰觀察到分生區細胞,A正確;B、乙遺漏了漂洗過程,而漂洗的作用是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因此其實驗結果很可能是無法清晰觀察到染色體,B正確;C、丙觀察到的全為呈長方形的細胞,可見其取材區域不對,因此轉動物鏡也不能觀察到分裂期細胞,C錯誤;D、丁在視野左側有半個后期細胞,為了便于觀察該細胞需要將其移到視野的中央,由于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像,因此仍需向左移動裝片,D正確。故選C【點睛】17.2020年3月16日,中國科研團隊研制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首次獲批啟動臨床試驗。具體過程是把經過編碼決定S蛋白的基因與腺病毒載體DNA連在一起,再在外層包裹腺病毒蛋白外殼,接種到人體,在人體內表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的巨噬細胞將S蛋白都降解成氨基酸B.多次注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能產生更多種抗體C.人體的細胞毒性T細胞上有受體直接識別S蛋白D.注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后人體會產生S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1.體液免疫過程為:大多數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這種病原體所特有的抗原,將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少數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B細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開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小部分形成記憶細胞??贵w可以與病原體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繁殖和對人體細胞的黏附。
2.細胞免疫過程:抗原經吞噬細胞攝取、處理和呈遞給T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細胞悔增殖、分化產生記憶細胞和效應T細胞,效應T細胞與相應的靶細胞密切接觸,進而導致靶細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來,此時體液中抗體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形成細胞團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驹斀狻緼、人體的巨噬細胞可將在自身體內合成的S蛋白降解成多肽,與巨噬細胞的MHC蛋白質結合形成抗原-MHC復合體,移動到細胞的表面呈遞出來,A錯誤;B、多次注射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能產生更數量的抗體,但是抗體種類不會增加,B錯誤;C、人體的細胞毒性T細胞上不能直接識別S蛋白,只能識別被病毒感染的靶細胞,C錯誤;D、注射腺病毒載體新冠基因疫苗后,腺病毒攜帶的相關基因會在人體細胞控制產生S蛋白(抗原),D正確。故選D?!军c睛】18.在一個經長期隨機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黃鼠的基因型為Dd1和Dd2、灰鼠的基因型為d1d1和d1d2、黑鼠的基因型為d2d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兩只黃鼠雜交,則其子代可能出現4種基因型B.黃鼠和黑鼠雜交,子代出現黃鼠和灰鼠是基因重組的結果C.兩只鼠雜交,后代出現3種表現型,則再生一只黃鼠的概率是1/2D.為鑒定一只雄黃鼠的基因型,最好選擇與多只雌灰鼠進行測交實驗【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
2、由題意知:黃鼠的基因型為Dd1和Dd2、灰鼠的基因型為d1d1和d1d2、黑鼠的基因型為d2d2,群體中沒有DD個體,可能存在DD純合致死。【詳解】A、黃鼠的基因型為Dd1和Dd2,兩只黃鼠雜交,若其基因型為Dd1和Dd2,則子代基因型有DD(致死)、Dd1、Dd2、d1d2,表現為黃色和灰色2種表現型;若其基因型為Dd1和Dd1,則子代的基因型為DD(致死)、Dd1、d1d1,表現為黃色和灰色2種表現型,同理若其基因型為Dd2和Dd2,子代的基因型為DD(致死)、Dd2、d2d2,也只有2種表現型,綜上分析,子代可能出現的基因型是3種,A錯誤;B、黃鼠的基因型為Dd1和Dd2,黑鼠的基因型為d2d2,子代出現黃鼠和灰鼠是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結果,B錯誤;C、兩只鼠雜交,后代出現3種表現型,即出現了d2d2,則親本的基因型為Dd2、d1d2,則再生一只黃鼠的概率是1/2,C正確;D、為鑒定一只雄黃鼠(Dd1或Dd2)的基因型,最好選擇與多只雌黑鼠d2d2進行測交實驗,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理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學會根據題干信息進行推理、判斷,解答該題的難點是復等位基因,復等位基因也遵循分離定律。19.基因型為BbEe的某雌性高等動物細胞,其細胞分裂某時期的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細胞含有1套遺傳信息B.該細胞產生配子的基因型為BE和BeC.該細胞可能是有絲分裂前期,含0個四分體D.在后期Ⅰ移向細胞同一極的基因可能是b、b、E、e【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沒有分裂,染色體散亂分布,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該細胞中含有等位基因Ee,說明其發生過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驹斀狻緼、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沒有分裂,所以含有2套遺傳信息,A錯誤;B、由于是雌性高等動物細胞,所以該細胞產生配子的基因型為BE或Be,B錯誤;C、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不含四分體,C錯誤;D、該生物的基因型為BbEe,根據該細胞中基因的組合可知,如果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了交叉互換,則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細胞同一極的基因是b、b、E、e和B、B、E、e,D正確。故選D。20.某二倍體植物的紫株和綠株由6號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紫株對綠株為完全顯性。用X射線照射紫株甲后,再與綠株雜交,發現子代只有1株綠株(綠株乙),其余全為紫株。為研究綠株乙出現的原因,將綠株乙與純合紫株丙雜交獲得F1,F1自交產生F2(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不影響個體生存,兩條同源染色體缺失相同的片段會導致個體死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紫株甲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則F1一定是雜合子B.若紫株甲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則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為2/3C.若紫株甲是染色體片段缺失導致的,則綠株乙能產生2種配子D.若紫株甲是染色體片段缺失導致的,則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為6/7【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題意分析,紫株對綠株為完全顯性,假設用H/h表示這對等位基因,紫株的基因型為HH或Hh,綠株的基因型為hh,X射線照射紫株甲,綠株甲可能是基因突變產生的,也可能是染色體變異后產生的。【詳解】A、若紫株甲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則其基因型為Hh,綠株乙的基因型為hh,與純合紫株丙HH雜交獲得F1的基因型為Hh,是雜合子,A正確;B、若紫株甲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則其基因型為Hh,綠株乙的基因型為hh,與純合紫株丙HH雜交獲得F1基因型為Hh,自交產生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為3/4,B錯誤;C、若紫株甲是染色體片段缺失導致的,則其基因型為HO,綠株乙的基因型為hO,能產生h和O兩種配子,C正確;D、若紫株甲是染色體片段缺失導致的,則其基因型為HO,綠株乙的基因型為hO,與純合紫株丙(HH)雜交獲得F1的基因型為1/2Hh、1/2HO,自交可分為2種情況:①1/2Hh自交1/2×3/4H_、1/2×1/4hh;②12HO自交1/2×3/4H_、1/2×1/4OO(死亡),故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為6/7,D正確。故選B。【點睛】21.真核細胞中合成蛋白質的過程如圖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過程,a、b、c表示核糖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表示轉錄,RNA聚合酶與基因的起始密碼結合使其雙螺旋解開B.②表示原始RNA的加工過程,經加工后的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C.③中a、b、c核糖體先后與mRNA結合,共同合成一個蛋白質分子以提高翻譯的效率D.③表示翻譯,核糖體a、b、c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為從右向左【答案】B【解析】【分析】題圖分析,圖示為真核細胞中合成蛋白質的過程,①表示轉錄,②表示加工剪切,③表示翻譯;a、b、c表示核糖體。【詳解】A、①表示轉錄,RNA聚合酶與基因的啟動子結合使其雙螺旋解開,而起始密碼位于mRNA上,A錯誤;B、②表示原始RNA的加工過程,經加工后形成的成熟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作為翻譯的模板,B正確;C、③中a、b、c核糖體先后與mRNA結合,分別合成3個相同的蛋白質分子以提高翻譯的效率,C錯誤;D、③表示翻譯,根據肽鏈的長短可判斷,核糖體a、b、c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為從左向右,D錯誤。故選B?!军c睛】22.某森林群落中存在一條食物鏈“草→昆蟲→蜘蛛→鳥”,其中蜘蛛攝入的能量去向如下圖所示,圖中數字代表能量值(J/m2.a),字母代表能量類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⑤/②)×100%代表蜘蛛到鳥的能量傳遞效率B.圖中④+⑤+⑥+⑦的能量值可代表蜘蛛的次級生產量C.圖中③屬于昆蟲的同化量,但不屬于蜘蛛的同化量D.若該森林群落自某年起處于頂極群落,則從該年起⑤+⑥+⑦的能量值等于零【答案】C【解析】【分析】題圖分析:①表示攝入能量,②表示同化能量,③表示糞便中的能量,④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⑤表示傳遞到下一個營養級的能量,⑥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⑦表示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驹斀狻緼、能量傳遞效率是相鄰兩個營養級同化量之比,②表示蜘蛛同化能量,而⑤表示被鳥攝入的能量,不是鳥同化的能量,所以不能用(⑤/②)×100%代表蜘蛛到鳥的能量傳遞效率,A錯誤;B、圖中⑤+⑥+⑦的能量值可代表蜘蛛的次級生產量,B錯誤;C、圖中③表示蜘蛛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蜘蛛的同化量,而屬于昆蟲的同化量,C正確;D、達到頂極群落時該食物鏈還存在,⑤+⑥+⑦的能量值仍大于零,只是能量的輸入和輸出達到平衡,D錯誤。故選C。23.下列關于肺炎雙球菌離體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離體細菌轉化實驗中需對S型細菌進行裂解和離心處理,獲得各種化合物B.在離體細菌轉化實驗中S型菌DNA與活的R型菌混合后,在液體培養基中可觀察到兩種菌落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結果證明蛋白質外殼未進入細菌,DNA進入細菌并傳遞到子代噬菌體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保溫時間過長可使32P組懸浮液放射性強度變大,攪拌時間過短可以使35S組懸浮液放射性強度變小【答案】B【解析】【分析】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比較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不同點方法不同直接分離:分離S型細菌的DNA、多糖、蛋白質等,分別與R型菌混合培養同位素標記:分別用32P和35S標記DNA和蛋白質結論不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
質不是遺傳物質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因蛋白質沒有進入細菌體內)相同點①均使DNA和蛋白質區分開,單獨處理,觀察它們各自的作用;②都遵循了對照原則;③都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但都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詳解】A、在離體細菌轉化實驗中需對S型細菌進行裂解和離心處理,獲得各種化合物,A正確;B、菌落是在固體培養基中獲得,B錯誤;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結果證明蛋白質外殼未進入細菌,DNA進入細菌并傳遞到子代噬菌體,C正確;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保溫時間過長可使細菌裂解,子代噬菌體釋放,導致32P組懸浮液放射性強度變大,攪拌時間過短導致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與細菌分離不徹底,隨著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使35S組懸浮液放射性強度變小,D正確。故選B。24.下列關于種群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任何種群的年齡結構都包括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B.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數量時,標志物容易脫落會導致調查數高于種群實際數量C.沙漠植物種群分布型為隨機分布,種群內個體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D.動物種群的自然增長率是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產仔數和每年生殖次數決定【答案】B【解析】【分析】1.種群的特征:(1)數量特征(核心問題):①種群密度: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決定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一般根據年齡結構)(2)空間特征:指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布局。(3)遺傳特征:遺傳的單位,繁殖的單位。
2.標志重捕法中種群中的個體數=第二次捕獲數÷標志后重新捕獲數×第一次捕獲數?!驹斀狻緼、種群的年齡結構包括:增長型、穩定型、衰退型,A錯誤;B、標志重捕法中種群中的個體數=第二次捕獲數×第一次捕獲數÷重新捕獲的個體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利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藏田鼠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易脫落會導致第二次捕獲的個體中含有標記物的個數偏小,進而導致調查結果偏大,B正確;C、沙漠植物爭奪水分進行競爭會導致其均勻分布,C錯誤;D、自然增長率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決定的,D錯誤。故選B?!军c睛】25.下圖為甲、乙兩個家族的遺傳系譜圖,已知甲、乙兩個家族個體不含對方的致病基因,家系中無突變發生,6號無致病基因。假設甲病由A、a基因控制,乙病由E、e基因控制。人群中這兩種病的致病基因頻率均為1/10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病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B.甲家族的8號與人群中個體婚配,生育后代患甲病的概率為101/800C.若7號與18號婚配,生育了一位乙病患兒,則生育兩病兼患的個體概率為1/8D.若9號與人群中個體婚配,生育后代患甲病的概率為1/202【答案】B【解析】【分析】1.甲家族中:5、6正常,其兒子患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又因為6號不攜帶相關基因,說明該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
2.乙家族中:男女都有患病,故排除伴Y,14號患病,其女兒16號正常,故排除伴X顯性遺傳,15號正常,18患病,從而排除伴X隱性遺傳病,故乙病為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或隱性遺傳病?!驹斀狻緼、甲病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隱性遺傳,A錯誤;B、由題意知:人群中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頻率均為1/100,故男性中XaY的概率=1/100,XAY的概率=99/100,甲家族的8號個體的雙親正常,但有患病的弟弟,故其基因型為1/2XAXA、1/2XAXa,與人群中個體婚配,生育后代患甲病的概率為1/100×1/2×1/2+99/100×1/2×1/4=101/800,B正確;C、由于甲、乙兩個家族個體不含對方的致病基因,7號與18號婚配,生育了一位乙病患兒,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則7號的基因型為1/2eeXAXA、1/2eeXAXa,18號的基因型為EeXAY,兩者生育兩病兼患的個體概率為1/2×1/2×1/4=1/16,C錯誤;D、人群中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頻率均為1/100,則女性中Xa的概率=1/100,XA的頻率=99/100,女性中XAXa=2×1/100×99/100=198/10000,XaXa=1/10000,9號患甲病,基因型為XaY,與人群中個體婚配,生育后代患甲病的概率為198/10000×1/2+1/10000=1/100,D錯誤。故選B。【點睛】二、非選擇題26.圖1是某生態系統部分生物關系示意圖?;卮鹣铝袉栴}:(1)圖1由喬木、草本植物、蝗蟲、蜘蛛和雜食性鳥構成的食物網中,雜食性鳥分別處于第_____營養級。大型真菌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2)雖然喬木的種子、草本的種子、真菌的孢子都是隨機播撒的,但_____的種群仍基本呈均勻分布。(3)由于喬木的遮擋程度不同,導致了不同區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種類和數量有一定差異,地表生物的這種區域差異分布體現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結構。研究發現該群落已不再繼續演替,即與當地的_____與土壤條件處于平衡狀態。(4)圖2是圖1生態系統中某兩個營養級(甲、乙)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e表示能量值,a表示同化量。乙用于生命活動的能量可表示為_____(用圖2中字母表示),乙用于生長和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為_____(用圖2中字母和計算符號表示)?!敬鸢浮?1).二、三、四(2).分解者(3).喬木(4).水平(5).氣候(6).b(7).a-b【解析】【分析】動物的同化量等于攝入量減去糞便中的能量即糞便量,各級動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長、發育與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題圖分析,圖1為某生態系統的部分生物關系圖,其中草本植物、喬木為生產者,蝗蟲、蜘蛛、雜食性鳥為消費者,大型真菌、跳蟲為分解者。圖2是生態系統中某兩個營養級的能量流動示意圖,a表示乙的同化量,e、b分別表示甲、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d分別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一般來說,流入某一營養級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的去路可以有三條:(1)自身呼吸消耗(2)流入下一營養級(3)被分解者分解?!驹斀狻浚?)雜食性鳥以草本植物等生產者為食處于第二營養級,以蝗蟲為食處于第三營養級,以蜘蛛為食處于第四營養級。生態系統的分解者能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圖中大型真菌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分解者。(2)雖然喬木的種子、草本的種子、真菌的孢子都是隨機播撒的,但喬木的生長需要更多的陽光和養料,故喬木的種群仍基本呈均勻分布。(3)喬木的遮擋程度不同,造成了光照強度的不同,使不同地段上分布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有一定差異,體現了群落具有水平結構。研究發現該群落已不再繼續演替,即與當地的氣候與土壤條件處于平衡狀態。(4)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用于各項生命活動),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圖中a為乙的同化量,b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為a-b?!军c睛】熟知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的構成以及其中個成分的作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掌握能量流動的過程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27.不同濃度戊二醛對某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影響如圖1所示;葉肉細胞內的RuBP的相對含量在夏季中某天24h內(有一段時間烏云遮蔽)的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卮鹣铝袉栴}:(1)圖1中實驗的因變量是_____,經_____處理的該植物葉綠素含量下降最為明顯。(2)圖1中與對照組相比,10mgL-1戊二醛處理組濾紙條上有的色素帶顏色變淺。變淺的色素帶位于濾紙條從下到上的第_____條。每分子葉綠素含有一個Mg2+,可被Cu2+置換。實驗室常用含Cu2+的試劑處理葉片,可形成銅代葉綠素,能長時間保持葉片標本的綠色,其原因是_________。(3)圖2中____________點表示烏云遮蔽,光照減弱;_____________點表示夏季中午作物出現午休現象,氣溫過高導致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DG段葉肉細胞內三碳酸的相對含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為______;IJ段的RuBP含量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葉綠素含量(2).50mg·L﹣1戊二醛和處理7d(3).一、二(4).銅代葉綠素比葉綠素穩定(5).C(6).F(7).不斷下降(8).缺乏光反應產生的NADPH和ATP,三碳酸不能被還原生成RuBP【解析】【分析】分析圖1:自變量為處理時間和不同濃度戊二醛,因變量為葉綠素含量,由圖可知: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和戊二醛濃度的增大,葉綠素含量不斷降低。
分析圖2:圖2表示葉肉細胞內的RuBP的相對含量在夏季中某天24h內(有一段時間烏云遮蔽)的變化趨勢,其中RuBP的相對含量受到二氧化碳濃度和光照強度的影響。【詳解】(1)由圖1縱坐標可知,實驗因變量是葉綠素含量,由柱形圖可知,植物葉綠素含量下降最為明顯的處理是50mg?L-1戊二醛和處理7d。(2)根據色素的分離實驗的原理可知,葉綠素位于濾紙條的下端,變淺的色素帶包括葉綠素a和葉綠素b,位于濾紙條從下到上的第一、二條。每分子葉綠素含有一個Mg2+,可被Cu2+置換成銅代葉綠素,由于銅代葉綠素比葉綠素穩定,能長時間保持葉片標本的綠色。(3)圖2中C點后RuBP的相對含量下降,說明C點表示烏云遮蔽,光照減弱,F點表示夏季中午作物出現午休現象,氣溫過高導致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DG段葉肉細胞內,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不斷增多,但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固定減弱,導致三碳酸的消耗速率加快,而生成速率減弱,相對含量不斷下降,IJ段,由于缺乏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三碳酸不能被還原成RuBP,導致RuBP含量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军c睛】本題結合圖形,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光合作用的過程,識記影響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能結合圖形和所學知識準確答題,難度中等。28.已知某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基因B(b)、R(r)控制,紅花(B)對白花(b)為完全顯性。R基因為修飾基因,RR與Rr的淡化程度不同,可將紅色淡化為白色或粉紅色。將一株純合的紅花植株與一株純合的白花植株進行雜交實驗,其F1全為粉紅花植株。F1自交產生F2,F2的表現型及數量:白花植株1399株、粉紅花植株1201株、紅花植株602株?;卮鹣铝袉栴}:(1)該植物花色的遺傳符合_____定律。RR、Rr基因型中使紅色淡化為粉紅色的是___________。(2)親代純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3)用測交方法鑒定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遺傳圖解表示____________。(4)若取F2中粉色植株與紅色植株雜交,則其子代(F3)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F3群體隨機授粉,F4中白色植株所占的比例為_____?!敬鸢浮?1).自由組合(2).Rr(3).bbRR(4).(5).粉紅花∶紅花∶白花=4∶4∶1(6).1/6【解析】【分析】題意分析,B_RR、bbR_、bbrr的花色是白色,B_Rr的花為粉色,B_rr的花是紅色;一株純合的紅花植株與一株純合的白花植株進行雜交實驗,其F1全為粉紅花植株。F1自交產生F2,F2的表現型及數量∶白花植株1399株、粉紅花植株1201株、紅花植株602株,白花植株∶粉花植株∶紅花植株≈7∶6∶3,是9∶3∶3∶1的變式,因此2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BbRr。【詳解】(1)由于子二代的表現型比例7∶6∶3,是9∶3∶3∶1的變式,因此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根據粉色花所占的比例為6/16可知粉色花的基因型為BBRr、BbRr,故RR、Rr因型中使紅色淡化為粉紅色的是Rr。(2)親本一株純合的紅花植株與一株純合的白花植株進行雜交實驗,子一代基因型是BbRr,因此親本紅花的基因型是BBrr、白花的基因型是bbRR。(3)子一代粉紅花的基因型是BbRr,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是BR∶Br∶bR∶br=1∶1∶1∶1,測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Rr∶Bbrr∶bbRr∶bbrr=1∶1∶1∶1,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是粉紅花∶紅花∶白花=1∶1∶2,遺傳圖解如下:。(4)子二代中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Rr∶BbRr=1∶2,紅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rr∶Bbrr=1∶2,轉化成2個分離定律:B_×B_→8B_:1bb、Rr×rr→1Rr:1rr,粉花植株(B_Rr)∶紅花(B_rr)∶白花(bbRr+bbrr)=8∶8∶2=4∶4∶1;子三代中BB∶Bb∶bb=4∶4:1,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是B:b=2:1,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_∶bb=8∶1,子三代Rr∶rr=1∶1,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是R∶r=1∶3,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R:Rr:rr=1∶6∶9,F4中白色植株所占的比例為B_RR+bb__=8/9×1/16+1/9×1=1/6。【點睛】熟知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與應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會用分離定律的思路解答足有組合定律的問題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9∶3∶3∶1的變式分析也是本題的考查點。29.回答下列(一)、(二)小題:(一)甜橙在我國廣泛分布,是一種重要的果品,人們常常利用甜橙制備果酒?;卮鹣铝袉栴}:(1)果酒制作的菌種是酵母菌,在分離和純化酵母菌時對培養基要采用_____滅菌,某同學在對培養基滅菌時,若壓力達到設定要求,而鍋內并沒有達到相應溫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2)為了選育出耐酒精且能穩定遺傳的菌種,需在_______濃度酒精的培養基中經過多次培養,隨著培養次數的增加,分離出的菌落類型_________,則表示純度愈高,其遺傳基因型較穩定。(3)用移液管吸取培養的酵母菌液時,應用手指輕壓移液管的橡皮頭,并吹吸三次,目的是_____。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過程中,發酵液的pH會下降,原因是_________。(4)發酵過程中,隨著酒精度的增加,甜橙的色素分子就會更多進入發酵液,為檢測色素分子的含量,可用光電比色法測光密度值,若色素分子含量比較少,則應該選擇光程為_____(1cm或2cm)的比色杯在波長為550nm處測定樣液和標準溶液。除了光程與波長會影響光密度值外,還有溶液自身因素如_________也會影響。(二)大苞白山茶是我國的珍稀植物,極具觀賞價值??蒲腥藛T嘗試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對其進行植物組織培養?;卮鹣铝袉栴}:(1)第一種方法:利用帶腋芽的莖段經植物組織培養獲得完整植株。在該過程中對植物樣本進行消毒,可將植物樣本先放入70%酒精中浸泡l0min,再放入5%_________溶液中浸泡5min,并重復一次,最后用無菌水沖洗。消毒后的植物樣本要先培養在_____培養基獲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更換培養基,在合適條件下可培養得到幼苗。幼苗在定植前需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即逐漸降低幼苗生活環境中的_____,以使幼苗能適應自然環境。(2)第二種方法:取大苞白山茶的子葉為材料,誘導出愈傷組織,然后培養出完整植株。下圖甲、乙、丙、丁為植物組織培養的不同狀態。愈傷組織是由一團_______的細胞組成,甲瓶的愈傷組織經培養后要獲得丙培養瓶的結果,培養基中的激素含量為_____。甲瓶的愈傷組織經過培養后獲得丁瓶的結果,從細胞水平上分析,在培養過程中細胞發生的變化為__________。從上圖實驗可得出的結論為__________?!敬鸢浮?1).高壓蒸汽滅菌法(2).未將鍋內冷空氣排盡(3).高(大于15%)(4).愈少(5).使酵母菌在培養液中均勻分布(6).酵母菌細胞呼吸會產生CO2,CO2和水反應后會生成H2CO3(7).2cm(8).溶液濃度是否混合均勻、溶液中其他物質的吸光率(9).次氯酸鈉(10).發芽(生芽)(11).叢狀苗(12).濕度(13).未分化(14).細胞分裂素多,生長素少(15).細胞只分裂不分化(16).多種激素的平衡協調作用(它們的相對濃度)控制著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解析】【分析】1、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①灼燒滅菌:將微生物的接種工具,如接種環、接種針或其他金屬工具,直接在酒精燈火焰的充分燃燒層灼燒,可以迅速徹底地滅菌,此外,在接種過程中,試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過火焰燃燒來滅菌;②干熱滅菌:能耐高溫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養皿)和金屬用具等,可以采用這種方法滅菌;③高壓蒸汽滅菌:將滅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適量水的高壓蒸汽滅菌鍋內,為達到良好的滅菌效果,一般在壓力為100kPa,溫度為121℃的條件下,維持15~30min。2、比色杯的厚度是根據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A=Kbc選擇的,其中A是吸光度、K是摩爾吸光系數、b是吸收層厚度、c是吸光物質的濃度。為減少測量誤差,要求所測吸光度A控制在0.2-0.8之間。一般采用控制濃度c的辦法來實現,比色杯使用常見的1cm厚度的。如果濃度不好控制時,就改變比色皿厚度b(即溶液的光程),以使A在所需范圍內。當樣品太少濃度太小時,就采用2cm的比色皿;若濃度太大就用0.5cm的。3、植物組織培養實驗操作步驟:(1)培養基的制作:①配制各種母液:配制母液時,無機物中大量元素濃縮10倍,微量元素濃縮100倍,常溫保存。激素類、維生素類以及用量較小的有機物一般按1mg/mL的質量濃度單獨配制母液;②配制培養基,稱取瓊脂、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組分,依次加入,加蒸餾水定容;③滅菌,將分裝好的培養基連同其他器械一起高壓蒸氣滅菌。(2)外植體消毒:選取合適的外植體,用流水沖洗后可加少許洗衣粉,用軟刷輕輕刷洗,刷洗后在流水下沖洗20min左右。用無菌吸水紙吸干外植體表面的水分,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中搖動2-3次,持續6-7s,立即將外植體取出,在無菌水中清洗。取出后仍用無菌吸水紙吸干外植體表面水分,放入質量分數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min。取出后,在無菌水水中至少清洗3次,漂凈消毒液。(3)接種: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對工作臺進行消毒,再點燃酒精燈所有實驗操作必須在酒精燈旁進行,且器械每次使用后都需要灼燒滅菌。將外植體切成小段接種到錐形瓶中,注意整個過程的無菌操作。(4)培養:接種后的放在無菌培養箱中培養,定期消毒,溫度設置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燈光照12h。(5)移栽:移栽之前,應打開培養瓶的封口膜,讓試管苗在培養間生長幾日。然后用清水清洗根部的培養基,將幼苗移植到消過毒的蛭石或珍珠巖等環境下生活一段時間,等幼苗長狀后再移栽到土壤中。(6)栽培:將幼苗移栽后,每天觀察記錄幼苗生長情況,適時澆水、施肥,直至開花。【詳解】(1)果酒制作的菌種是酵母菌,在分離和純化酵母菌時對培養基要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在高壓滅菌鍋過程中,若壓力達到設定要求,而鍋內并沒有達到相應溫度,最可能的原因是未將滅菌鍋內冷空氣排盡。(2)為了選育出耐酒精且能穩定遺傳的菌種,需在高濃度酒精的培養基中經過多次培養;隨著培養次數的增加,分離出的菌落類型愈少,則表示純度愈高,其遺傳基因型較穩定。(3)用移液管吸取培養的酵母菌液時,應用手指輕壓移液管的橡皮頭,并吹吸三次,目的是使菌液和水充分混勻。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過程中,酵母菌進行有氧和無氧呼吸時,均產生CO2,CO2和水反應后會生成H2CO3,使pH下降。(4)根據分析:當色素分子含量比較少,則應該選擇光程為2cm的比色杯在波長為550nm處測定樣液和標準溶液;除了光程與波長會影響光密度值外,還有溶液自身因素如溶液濃度是否混合均勻、溶液中其他物質的吸光率也會影響。(二)大苞白山茶是我國的珍稀植物,極具觀賞價值??蒲腥藛T嘗試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對其進行植物組織培養。回答下列問題:(1)可將植物樣本先放入70%酒精中浸泡l0min,再放入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考數學提分策略總結試題及答案
- 2024高考政治大一輪復習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第3課多彩的消費課時跟蹤練
- 論證結構的分析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解除施工合同協議書模板
- 攝影合作協議書合同
- 測試驅動開發(TDD)基本原則試題及答案
- 舊工程拆除合同協議書
- 江蘇專版2025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八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主攻點之二胚胎工程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與生態工程練習含解析
- 合同補償協議書模板下載
- 嵌入式開發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國有企業干部選拔任用條例
- 辦理居住證工作證明 (模板)
- 中藏醫適宜技術課件
- 通用造價35kV~750kV線路(國網)課件
- 2022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化學真題試卷
-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安全管理臺賬
- 國際財務管理教學ppt課件(完整版)
- 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瀝青冷再生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 彩色簡約魚骨圖PPT圖表模板
- 光引發劑的性能與應用
- PID控制經典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