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百合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必修上冊《百合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通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
思維發展與提升: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
審美鑒賞與創造: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義,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感受革命戰爭年代,軍民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重難點
1、通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
2、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陳獨秀
師:“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想必這句詩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我們在本單元第一節課學習的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同學們正值風華正茂的青春時光,正如陳獨秀所說:“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青春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也是無比短暫的一段時光,要如何正確認識青春的價值,發揮青春的價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百合花》,看看他們的青春價值吧。
二、學習任務一:設置情境,變換角度重述情節
這篇小說有三個主要人物,分別是文工團的“我”,小通訊員,新媳婦,而小說是以“我”的視角來進行敘述的,為什么是以“我"的視角來進行敘述呢,如果將視角轉換到小通訊員和新媳婦,會有什么不同呢?下面給大家設置了兩個情境,請大家閱讀課文后在指定情境下,以不同人物的視角重新講述當年的故事。
1.情景一:在革命烈士紀念館,一群中學生在聽一位革命老兵講述當年的故事。這位革命老兵正是當年抬著小通訊員的擔架兵。請模仿擔架兵的口吻簡訴當年的故事。
【明確】1946年的秋天,那時候我還是一名擔架兵,在一次戰爭中我和其他十幾名擔架員一起擠在一個巷子里,準備向前運動,一位通訊員走在我們的后面。不知哪來的反動派從哪扔來個手榴彈下來,手榴彈冒著煙在人群里亂轉。就在大家都驚慌失措的時候,那位通訊員同志突然沖了上來,讓我們都趴下,他自己卻一下撲到了手榴彈上了。我們反應過來后,急忙把他送到了包扎所,我們苦苦哀求醫生抓緊救治他,但是他傷的太重了,一切已經來不及了。直至今天我仍然十分感激他,多希望時間可以重來,我們一定不會走進那條小巷。
2.情景二:時光荏苒,多年后,當年的新媳婦已經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了。當她再次向孫輩回憶起那段時光時,不禁淚流滿面。請模范年老后的新媳婦的口吻講述當年的故事。
【明確】那是在解放戰爭的時候,我剛嫁給你們爺爺沒多久。有一天,突然來了一個年輕的解放軍戰士向我借被子。我是有一條被子,但那是我唯一的嫁妝,是一條,假洋緞、棗紅底的,上面還撒滿白色百合花的花樣,我可真是有點舍不得。我和那位小戰士講了幾句玩笑話,他卻一扭頭就走了。過了一會,一位女戰士和他一起過來了,那位女戰士親切的和我道了歉,我最終還是把被子抱給了他們。戰爭爆發即將爆發之際,我來到包扎所幫忙,卻不想在那里見到了那位小戰士的最后一面。我將那條繡著百合花的被子蓋在他那血肉模糊的身軀上,將他送進了棺材。
三、學習任務二:比較不同視角,分析“我”敘述視角作用
(一)擔架員VS“我"
【提問】比較擔架員和“我”的敘述視角,為什么不選擇擔架員的視角來進行敘述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稍后派出代表回答問題。
【點撥】從擔架員和“我"的性別角度來進行思考
【明確】從擔架員的視角出發,我們看到的是小通訊員勇于犧牲的英雄壯舉,但對他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的畫面將會欠缺。但如果從“我”的角度出發,就能夠看到小通訊員在和女性相處時的害羞靦腆,熱愛生活的小細節,從而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淳樸可愛的英雄形象,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英雄人物。
【追問】小說創作于1956年,這時小說的作者茹志鵑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因此,在這篇小說的創作中,作者總是不經意的流露出女性視角獨特的溫情。請你找出有關的句子,把它讀一讀。
【明確】他已走遠了,但還見他肩上撕掛下來的布片,在風里一飄一飄的。我真后悔沒給他縫上再走。現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追問】女性視角的描寫還給小說帶來了不同于那個時期文學的抒情意味,你可以出來讀一讀嗎?
【明確】例如對走到包扎所路上環境的描寫,“早上剛下過一陣小雨,現在雖放了晴,路上還是滑的很,兩邊地里的秋莊稼,卻給雨水沖洗得青翠水綠,珠爍晶瑩。空氣里也帶有一股清鮮濕潤的香味。"
又比如,對故鄉中秋節的描寫,啊!中秋節,在我的故鄉,現在一定又是家家門前放一張竹茶幾,上面供一副香燭,幾碟瓜果月餅。……”
【小結】茹志鵑以“清新俊逸"的筆調創造出獨特的抒情意味,在敘事上不同于十七年文學主流的戰爭宏大敘事,表現獨特的女性溫情。
(二)新媳婦VS“我”
【提問】同為女性,為什么在敘述是不從新媳婦的視角出發而是選擇“我"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稍后派出代表回答問題。
【明確】同為女性,新媳婦和“我”都能看到小通訊員在與女性相處是的靦腆害羞,但“我"與小通訊員相處的時間更多,更能發現一些細節。在“我”眼中的小通訊員內向但又細膩關懷他人的,盡管不和我講話但在發現我跟不上他的步伐時也會慢下腳步來等我。他也是淳樸善良的,在知道被子是新媳婦唯一的嫁妝后便覺得不合適,主動提出把被子送回去,在回到包扎所后,還送了我兩個饅頭。
【小結】通過以上兩組比較,想必大家都知道為什么以“我"的視角來敘述了。首先,相較于小擔架員的視角凸顯出小通訊員的偉大英雄形象,女性視角下的“我”能夠塑造出一個更鮮活樸實、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其次,在“我"和新媳婦同為女性之下,“我”的視角能關注到更多他人所注意不到的細節,串聯起故事發展的情節。
【總結】本文的寫作是從“我"的視角來敘寫的,屬于第一人稱敘事。第一人稱“我”的使用,將敘述者與讀者的心理距離縮小,增加讀者對人物敘述內容的信任,給讀者真實感和代入感,增加了主題的表達力度。
四、學習任務三:從“我"出發,建構敘述結構
【提問】文章是以“我”的第一人稱來展開敘述的,這里的“我"是故事的敘述者,這種視角能夠將敘述者與讀者的心理距離縮小,增加閱讀的真實感。這樣的視角同時也會限制讀者獲得信息的來源,造成一定的敘事留白。請找出文章中敘事留白,分析這樣設計的作用是什么?
【補充】熱奈特在《敘事話語》中提出了三種聚焦模式,他認為“內聚焦的特點為敘述者僅說出某個人物知道的情況,可用“敘述者=人物”的公式來表示。
【明確】
1.小通訊員第一次向新媳婦借被子沒有成功。(第26-29段)
2.小通訊員壯烈犧牲的情景。(第54段)
作用:通過留白,可以增加讀者的想象空間。小通訊員在借被子時會發生什么,由于“我"參與的缺失,我們并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小通訊員害羞內斂的性格和后文說“老百姓是‘老封建’”來推測中間發生的故事,可能是由于性別差異不好意思開口,也有可能是由于害羞的性格,被打趣后,感到不快。此外,在一般戰爭題材小說中,英雄犧牲的情節都是高潮,但在本文中卻借由他人之口說出,作簡單處理。反而對得知這個消息后其他人的反應作詳細描寫,更細致的描繪情感的變化,進一步彰顯主題。
【提問】第一人稱敘事除了能增加小說敘事留白,由于“我"特殊的人物身份,還起到了限制故事發展空間的作用,這樣有什么好處嗎
【明確】“我”作為文工團的一名女性,由于身份的限制,故事的敘事一開始就被限制在了戰場后方,避免了對正面戰場的描寫,舒緩了戰爭緊張恐怖的氛圍。關注大戰爭之下的小生活,從而抒發對人情人性美的歌頌。
五、結束語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想必大家對小說的人物形象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對第一人稱敘事的作用也有了更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