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文言文翻譯與理解訓(xùn)練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文言文翻譯與理解訓(xùn)練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文言文翻譯與理解訓(xùn)練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文言文翻譯與理解訓(xùn)練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文言文翻譯與理解訓(xùn)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文言文翻譯與理解訓(xùn)練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翻譯與理解要求:準確翻譯文中的句子,理解文意,注意重點字詞的解釋。1.子曰:“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3.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4.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5.墨子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6.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7.《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8.《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曰:“晉文公問于咎犯曰:‘吾聞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9.《戰(zhàn)國策·齊策》曰:“孟嘗君出行,其從者羅敷,衣錦食肉,乘肥馬,從眾騎。”10.《史記·淮陰侯列傳》曰:“信臣者,必以禮;禮臣者,必以信。”二、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文段,回答問題。1.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論語·為政》曰:“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請解釋下列詞語:為人謀、與朋友交、傳。(2)請翻譯下列句子:吾日三省吾身。(3)請簡要概括這段話的主旨。2.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孟子·梁惠王上》曰:“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1)請解釋下列詞語:不遠千里、利、仁義。(2)請翻譯下列句子:王何必曰利?(3)請簡要概括這段話的主旨。3.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莊子·逍遙游》曰:“逍遙游,其名為逍遙,其實逍遙者,無待也。無待而游,游無窮也。”(1)請解釋下列詞語:逍遙、無待、無窮。(2)請翻譯下列句子:逍遙游,其名為逍遙,其實逍遙者,無待也。(3)請簡要概括這段話的主旨。三、文言文默寫要求:根據(jù)提示,默寫下列文段。1.《論語·學(xué)而》曰:“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孟子·梁惠王上》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3.《莊子·逍遙游》曰:“逍遙游,其名為逍遙,其實逍遙者,無待也。無待而游,游無窮也。”四、文言文綜合運用要求: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戰(zhàn)國策·齊策》曰:“孟嘗君出行,其從者羅敷,衣錦食肉,乘肥馬,從眾騎。”(1)解釋下列詞語:羅敷、錦、肥。(2)請翻譯下列句子:孟嘗君出行,其從者羅敷,衣錦食肉,乘肥馬,從眾騎。2.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史記·淮陰侯列傳》曰:“信臣者,必以禮;禮臣者,必以信。”(1)解釋下列詞語:信臣、禮。(2)請翻譯下列句子:信臣者,必以禮;禮臣者,必以信。五、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文段,回答問題。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1)請解釋下列詞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2)請翻譯下列句子: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2.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曰:“晉文公問于咎犯曰:‘吾聞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1)請解釋下列詞語:咎犯、知之、好之、樂之。(2)請翻譯下列句子:晉文公問于咎犯曰:‘吾聞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六、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文段,回答問題。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墨子·兼愛》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1)請解釋下列詞語:兼愛、治、亂。(2)請翻譯下列句子: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2.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莊子·養(yǎng)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1)請解釋下列詞語:生、涯、知、無涯。(2)請翻譯下列句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翻譯與理解1.子曰:“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說”、“樂”、“慍”。翻譯為:孔子說:“學(xué)習并且時常溫習所學(xué)的知識,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也是君子的行為嗎?”2.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齊桓晉文”、“事”、“聞”。翻譯為:齊宣王問道:“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可以聽聽嗎?”3.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柔弱”、“攻堅強”、“易”。翻譯為:老子說:“天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了,然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么東西能超過水,因為水沒有固定的形狀,能夠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4.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得道”、“失道”、“畔”。翻譯為:孟子說:“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仁義,必然陷于孤立。陷于孤立到極點,親戚都會背叛他;得到支持幫助到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5.墨子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兼愛”、“治”、“亂”。翻譯為:墨子說:“天下的人相互愛護就會得到治理,相互仇恨就會造成混亂。”6.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生”、“涯”、“知”、“無涯”、“殆”。翻譯為:莊子說:“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感到疲倦!”7.《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翻譯為:《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曾經(jīng)拜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8.《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曰:“晉文公問于咎犯曰:‘吾聞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咎犯”、“知”、“好”、“樂”。翻譯為:《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晉文公向咎犯問道:‘我聽說,知道某種道理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樂在其中的人。’”9.《戰(zhàn)國策·齊策》曰:“孟嘗君出行,其從者羅敷,衣錦食肉,乘肥馬,從眾騎。”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孟嘗君”、“羅敷”、“錦”、“肥”。翻譯為:《戰(zhàn)國策·齊策》記載:“孟嘗君出行,他的隨從羅敷,身著錦衣,食肉乘肥馬,隨從眾多騎手。”10.《史記·淮陰侯列傳》曰:“信臣者,必以禮;禮臣者,必以信。”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字詞有“信臣”、“禮”、“信”。翻譯為:《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信任臣子的,必定以禮相待;以禮待臣子的,必定信任他。”二、文言文閱讀理解1.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論語·為政》曰:“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請解釋下列詞語:為人謀、與朋友交、傳。解析:為人謀:為別人出謀劃策;與朋友交:與朋友交往;傳:傳授,傳授知識。(2)請翻譯下列句子:吾日三省吾身。解析: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3)請簡要概括這段話的主旨。解析:這段話的主旨是強調(diào)自我反省的重要性。2.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孟子·梁惠王上》曰:“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1)請解釋下列詞語:不遠千里、利、仁義。解析:不遠千里:形容路途遙遠;利:利益;仁義:仁愛和正義。(2)請翻譯下列句子:王何必曰利?解析:大王何必說利益呢?(3)請簡要概括這段話的主旨。解析:這段話的主旨是強調(diào)治國應(yīng)以仁義為本,而非僅僅追求利益。3.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莊子·逍遙游》曰:“逍遙游,其名為逍遙,其實逍遙者,無待也。無待而游,游無窮也。”(1)請解釋下列詞語:逍遙、無待、無窮。解析:逍遙:自由自在;無待:無所依賴;無窮:沒有邊際。(2)請翻譯下列句子:逍遙游,其名為逍遙,其實逍遙者,無待也。解析:逍遙游,它的名字叫逍遙,實際上逍遙的人,無所依賴。(3)請簡要概括這段話的主旨。解析:這段話的主旨是強調(diào)逍遙的本質(zhì)是無所依賴,自由自在地游歷天地。三、文言文默寫1.《論語·學(xué)而》曰:“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析: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xué)習并且時常溫習所學(xué)的知識,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也是君子的行為嗎?2.《孟子·梁惠王上》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解析:王何必曰利?——大王何必說利益呢?亦有仁義而已矣。——也有仁愛和正義就足夠了。3.《莊子·逍遙游》曰:“逍遙游,其名為逍遙,其實逍遙者,無待也。無待而游,游無窮也。”解析:逍遙游,其名為逍遙,其實逍遙者,無待也。——逍遙游,它的名字叫逍遙,實際上逍遙的人,無所依賴。無待而游,游無窮也。——無所依賴地游歷,游歷沒有邊際。四、文言文綜合運用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戰(zhàn)國策·齊策》曰:“孟嘗君出行,其從者羅敷,衣錦食肉,乘肥馬,從眾騎。”(1)解釋下列詞語:羅敷、錦、肥。解析:羅敷:人名;錦:華麗的衣服;肥:肥壯的馬。(2)請翻譯下列句子:孟嘗君出行,其從者羅敷,衣錦食肉,乘肥馬,從眾騎。解析:孟嘗君出行,他的隨從羅敷,身著錦衣,食肉乘肥馬,隨從眾多騎手。2.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史記·淮陰侯列傳》曰:“信臣者,必以禮;禮臣者,必以信。”(1)解釋下列詞語:信臣、禮。解析:信臣:信任的臣子;禮:禮儀,以禮相待。(2)請翻譯下列句子:信臣者,必以禮;禮臣者,必以信。解析:信任臣子的,必定以禮相待;以禮待臣子的,必定信任他。五、文言文閱讀理解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1)請解釋下列詞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解析:郯子:人名;萇弘:人名;師襄:人名;老聃:人名。(2)請翻譯下列句子: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解析:孔子曾經(jīng)拜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2.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曰:“晉文公問于咎犯曰:‘吾聞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1)請解釋下列詞語:咎犯、知之、好之、樂之。解析:咎犯:人名;知之:知道;好之:愛好;樂之:樂在其中。(2)請翻譯下列句子:晉文公問于咎犯曰:‘吾聞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解析:晉文公向咎犯問道:“我聽說,知道某種道理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樂在其中的人。”六、文言文閱讀理解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2)題。《墨子·兼愛》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1)請解釋下列詞語:兼愛、治、亂。解析:兼愛:普遍的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