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yǎng)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7課 我們愛分享_第1頁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yǎng)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7課 我們愛分享_第2頁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yǎng)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7課 我們愛分享_第3頁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yǎng)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7課 我們愛分享_第4頁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yǎng)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7課 我們愛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yǎng)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7課我們愛分享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yǎng)教案

第7課我們愛分享

本課內(nèi)容分析

“我們愛分享"作為第二單元“我們一起長大”的第三個主題,主要引導(dǎo)學生養(yǎng)成與小伙伴分享的觀念與習慣,學會與同學相處,懂得在群體生活中如何進行分享。分享是備受贊揚的美好品質(zhì),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建立和諧友好的群體關(guān)系。本課聚焦分享話題,旨在讓學生感受與人分享的快樂,從而形成樂于分享的習慣,幫助學生解決分享中遇到的問題,是達成單元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課共有兩個話題,分別是“分享的‘魔力'"和“一起來分享”。

“分享的‘魔力'"旨在引導(dǎo)學生從分享閱讀的角度理解分享的意義與價值。以繪本故事形式,通過一起讀、一起表演,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樂趣。教材中充滿童趣的小詩揭示了分享的意義,引導(dǎo)學生進一步理解分享行為的意義和價值。我們通過觀察插圖、回憶已有生活等方法尋找“魔法師”,并充分體驗分享的魅力,激發(fā)學生樂于分享的情感體驗。

“一起來分享"欄目旨在通過學生的體驗和感受交流分享帶來的樂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圍繞不同的分享主題,開展“快樂地分享”的實踐體驗活動,感受分享行為帶來的積極情緒體驗。分享作為一種能力,是有一定技巧與方法的。兒歌展示了不同內(nèi)容的分享技巧,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分享的技巧與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指導(dǎo)學生觀察情境,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體驗,幫助學生學會客觀地看待他人的不愿意分享行為,從而在換位思考和移情體驗中反思自己的

分享行為。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分享過程中有拒絕的權(quán)利,樂于分享并不是強求與他人分享一切。

教學活動準備

[學習目標設(shè)計]

1.通過《石頭湯》的故事,認識分享帶來的快樂,懂得學會分享也是生活中的基本能力之一,有主動分享的意識。

2.通過小組的分享體驗活動,初步感受分享的快樂,積累分享的情感體驗。

3.通過事例分析、繪本閱讀、觀察交流等方式,學習分享的方法與技巧,學會在生活中與人分享。

4.通過角色扮演、交流分享等方式,了解分享的原則,學會在分享過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學會與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關(guān)系,樂于與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樂,掌握正確的分享方法。

2.難點:了解分享的方法、技巧與原則,能夠在生活中與他人分享,學會在分享過程中珍惜、感恩他人。

教學活動設(shè)計(建議1課時)

[導(dǎo)入新課]

1.師:(出示一塊椰子糕)這是什么?

預(yù)設(shè):這是彤彤同學在海南旅游時給同學們帶回來的椰子糕。

2.師:大家都知道啊,品嘗過的同學請舉手。(全班同學都舉起手來)

(教師隨機采訪幾名同學)椰子糕好吃嗎?和平常的糕點有什么不一樣啊?

3.學生討論交流。

預(yù)設(shè)1:椰子糕很好吃,這是彤彤同學千里迢迢帶回來的,飽含著情誼。

預(yù)設(shè)2:這次吃到的不僅僅是椰子糕這份食品,更是彤彤同學暖暖的一份心意。

4.小結(jié):彤彤與大家分享椰子糕,像這樣將自己喜愛的東西分給大家品嘗,這就是分享。

活動一

分享的“魔力"

[情境創(chuàng)設(shè)]

1.師:出示《石頭湯》的故事或圖片,進行故事講解。

石頭湯

和尚阿福、阿祿和阿壽,在路上邊走邊聊。“什么使人幸福?”最年輕的阿福問。阿壽年紀最大,也最有智慧,他說:“我們?nèi)フ艺铱础?

他們來到了一個村莊,這里的村民們見到他們馬上躲進家中,而且還緊緊地關(guān)上了門窗。原來,村民們不相信陌生人,甚至會懷疑自己的鄰居,所以他們互相很少來往。

“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尚們說。

阿壽說道:“那要讓他們看看我們怎么煮石頭湯。"

他們拿出一口小鐵鍋,盛滿井水,架到火上。一個小女孩一直在看著他們,然后勇敢地走上前,問道:“你們在干什么?”

“這些石頭可以煮出美味的湯,可這么小的鍋,恐怕煮不出很多。"阿壽指著盛滿水和石頭的小鍋說。

“我家有口大鍋。”小女孩說著就向家中跑去。

媽媽問她拿鍋做什么。她說:“那三個陌生人要用石頭煮湯,他們需要我們家的大鍋。"村民們好奇地逐漸靠近煮湯的和尚們。這時,阿福說:“煮傳統(tǒng)風味的石頭湯,加點兒鹽和胡椒粉,味道會更香。”阿祿附和著說道:“可是我們沒帶……"

“我家有鹽和胡椒粉!”一個人突然說道,并邊說邊向家中跑去。

阿壽接著說:“放些胡蘿卜,湯肯定更甜。"胡蘿卜?”后排的一個婦女說,“我家可能有!"再放幾個洋蔥、蘑菇,你們覺得味道會不會更香?”阿福問道。

過了一會兒,村民們紛紛拿來洋蔥、蘑菇、芋頭、冬瓜……一股腦地全倒進了大鍋。

湯咕嚕咕嚕冒著泡,終于煮好了,聞起來可真香。村民們拿來了米飯、饅頭、桂圓、甜餅,端來了香茶,點亮了燈籠。他們又講故事又唱歌,一直鬧到深夜。村民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在一起歡聚了。宴會結(jié)束后,他們敞開家門,爭著把和尚請到自己家,一個個都突然變得慷慨起來。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村民們聚到河邊給和尚們送行。和尚們說:“謝謝你們的款待,你們真的是太慷慨了!謝謝你們。"村民們說:“你們帶來的禮物,讓我們永遠享用不盡。你們讓我們明白了,分享使人更加富足。”其實,幸福就像煮石頭湯那么簡單。

2.提問:故事里村民們說的和尚們帶給他們的“禮物"是什么呢?

3.學生交流。

預(yù)設(shè)1:我覺得和尚帶給村民們的“禮物”是分享,原來村民們相互不信任,和尚的“石頭湯"讓他們敞開心扉重新接納身邊的親人、鄰居。

預(yù)設(shè)2:這份“禮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包容。

4.總結(jié):故事中的三個和尚用巧妙的方法打開了村民們的心扉,讓他們通過分享收獲了久違的快樂與幸福。由此可見,分享是具有“魔力"的,它告訴我們學會分享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

設(shè)計意圖

利用《石頭湯》的繪本,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了解本課的主題,懂得分享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樂趣,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基礎(chǔ)。

[學習活動]

1.翻開課本,請同學們自主閱讀下面的小故事。

(1)提問:這個小女孩彤彤收到媽媽送的書之后,是如何做的?

預(yù)設(shè)1:彤彤收到媽媽送給她的書后和好朋友一起閱讀。

預(yù)設(shè)2:彤彤把書與同學分享,并且和同學一起把故事表演給全班同學看,讓同學們收獲快樂。

預(yù)設(shè)3:彤彤還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讓大家都收獲了快樂。

(2)小結(jié):分享其實就是與其他人共同使用、共同感受。在相互分享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把自己喜歡的物品分享給了朋友,同時也使大家獲得了快樂。

設(shè)計意圖

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實際情況再次理解分享的概念與種類,打破分享僅限于物品的局限,喚起學生對分享類別更廣闊的思考。

2.過渡:像彤彤這樣,讓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自己擁有了圖書里的樂趣,這就是分享。

還有哪些做法也是分享行為呢?

預(yù)設(shè)1:我經(jīng)常和同桌交換書籍來看。

預(yù)設(shè)2:打羽毛球的時候,我們輪流用陳曉玲帶來的羽毛球。

預(yù)設(shè)3:我昨天過生日,帶了很多好吃的糖果分享給大家。

預(yù)設(shè)4:在班會上,我分享了假期旅游時的見聞。

3.總結(jié):大家說得非常好,我們把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帶給大家,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快樂。在玩羽毛球時,想辦法讓更多的同學參5與……這些都是與人分享的好行為,看來分享的“魔力”還能夠幫助大家學會思考,遇到問題想辦法呢。

4.分享。

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任務(wù)單,選一選還有什么也是可以分享的呢。

選一選:你認為可以分享的內(nèi)容

1.我喜歡的一本圖書。(

2.我的夢想和愿望。(

3.爸爸從外地帶回來的糖果。(

4.姥爺留給我的紀念物。(

5.特別開心的一件事。(

6.非常難過的事情。(

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想法進行回答。

預(yù)設(shè)1:我認為喜歡的一本圖書是可以分享的,大家可以獲得更多的快樂。

預(yù)設(shè)2:我認為每個人的夢想和愿望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預(yù)設(shè)3:我覺得爸爸從外地帶回來的糖果可以和小朋友分享,大家一起享受美食。

預(yù)設(shè)4:姥爺留給我的紀念物十分珍貴,萬一弄壞可不好,所以我認為這個不可以分享。

預(yù)設(shè)5:我覺得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都可以和家人或者好朋友來分享。

5.師:當你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的時候,請別一個人來承擔,讓大家來幫幫你。現(xiàn)在誰有悲傷可以寫在卡片上,我們大家一同來解決,好嗎?

學生寫完后大家一同來安慰他,為他出謀劃策。

6.小結(jié):把傷心的事告訴大家,大家?guī)湍愠鲋\劃策,能感受到自己在大家庭中不是孤單的,所以,悲傷也是需要分享的。看來分享還有幫助大家調(diào)整心情,讓我們的班級成為一個和睦大家庭的“魔力"。

教學意圖

通過任務(wù)單的設(shè)計,引導(dǎo)學生整體感知事物可不可以分享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的,能夠辨別也是一項本領(lǐng)。面對學生的不開心,引導(dǎo)學生。不要憋在心里,可以和大家分享,這會讓

自己覺得“我”不是獨自面對這件事。

7.讀一讀這首兒歌:

有一個魔法師,

他有神奇的魔法:

可以把一個人的快樂,

傳遞給大家;

把一個人的辦法,

變成大家的辦法。

他就是“分享"!

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預(yù)設(shè)1:分享是一種魔法,能把一個人的快樂傳遞給大家。

預(yù)設(shè)2:分享可以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讓每個人都會。

預(yù)設(shè)3:分享就是大家都快樂,大家都能夠互相幫助。

8.總結(jié):大家說得非常好,這些都是與人分享的好行為。我們可以分享的不僅僅是某件物品,還可以和小伙伴分享我們的好方法,分享我們快樂的情緒,分享我們不開心的事情,分享我們美好的感受!

[課堂評價]

1.能夠從分享的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分享不同事物的情況并正確地表達出來。

2.能夠在得到別人分享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與想法,并知道這些行為是一種可以帶給人們快樂的行為。

活動二

分享也有方法

[情境創(chuàng)設(shè)]

分享的魔法能讓一個人的快樂變成大家的快樂,讓一個人的辦法變成大家的辦法!彤彤小朋友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們瞧!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下面的三種生活情境)

情境一:體育課下課了,明明口渴了,水杯卻不在身邊。彤彤把自己喝了一口水的水杯遞給明明,可是明明卻拒絕了。

情境二:課間,彤彤看見玲玲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書,想讓玲玲分享一下,可是玲玲拒絕了。

情境三:彤彤新做了一個樹葉貼畫,她想分享給大家看,結(jié)果被露露不小心給弄壞了。彤彤沮喪地說:“分享一點兒都不快樂!”

[學習活動]

1.提問:彤彤為什么會覺得分享不能帶來快樂呢?你們愿意幫幫她嗎?

學生交流分享,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dǎo)。

預(yù)設(shè)1:體育課后,彤彤看見明明口渴,好心把水給他喝,沒想到明明拒絕了,彤彤有些不開心。

預(yù)設(shè)2:彤彤想看一下玲玲的那本書,可是玲玲沒有同意,彤彤很傷心。

預(yù)設(shè)3:彤彤新做的樹葉貼畫在分享時被露露弄壞了,所以她不開心。

針對情境一,教師引導(dǎo):“為什么彤彤的好心被明明拒絕了?"

預(yù)設(shè)1:水瓶是自己的專有物品,不能和大家分享。

預(yù)設(shè)2:彤彤是好心,但是明明也是有忌諱的。

師追問:原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分享啊!你們覺得還有什么也不太適合分享呢?

預(yù)設(shè)1:自己私人用的物品都不太適合分享,比如牙刷、內(nèi)衣、內(nèi)褲等。

預(yù)設(shè)2:如果擔心自己的物品會被損壞,也不太適合分享,要好好保存。

預(yù)設(shè)3:有一些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物品也不適合分享。

針對情境二,教師引導(dǎo):“當你希望別人與你分享時,別人拒絕了你,該怎么辦呢?”

預(yù)設(shè)1:別人拒絕和我分享時,我可以和他好好說,我會認真愛護,或者和同學一起欣賞,不拿走。

預(yù)設(shè)2:當人家不愿意分享某一個東西時,說明對人家很重要,我就不強求了,那就不看了。

針對情境三,教師引導(dǎo):“和別人分享時,還需要注意什么呢?"

預(yù)設(shè)1:判斷一下,對方是不是真的想欣賞,如果是我,就會提醒大家認真愛護分享的物品。

預(yù)設(shè)2:我還要學會分辨我是不是真的愿意和大家分享,如果我不愿意那些對我很重要的物品被大家弄壞,我就可以選擇不分享。

2.小結(jié):看來對于分享,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分享是自愿的,不強求。大家也要學會分辨哪些物品不能分享,以免造成誤會。分享的東西,大家要學會愛護。

3.師:如果你是下圖中的小朋友,在分享時遇到這些問題,你會怎么做呢?請與同桌選擇一個情境分角色演一演吧。

學生準備后分角色表演,教師評價。

4.總結(jié):看來我們分享時,大家要注意小過錯不計較,有要求可以提,特殊情況要說明,這樣就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解。分享是與人相處時非常重要的交往行為。你樂于與他人分享,別人才會愿意和你分享。如果有人愿意與我們分享物品或其他的事情時,我們要懂得珍惜,因為他把我們當成好朋友。當別人不愿意與我們分享一些東西時,要學會理解別人,因為可能那些東西對他來說特別珍貴,不適合與我們分享,這時,我們就不要強求。

[課堂評價]

1.能夠通過情境表演進行分析討論,發(fā)現(xiàn)分享時出現(xiàn)的一些不同情況,能根據(jù)不同的原因去思考調(diào)整心態(tài)的方法。

2.在課堂上發(fā)言時聲音洪亮,能夠思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活動三

我們一起來分享

[情境創(chuàng)設(shè)]

1.請同學們觀察下面圖片,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2.學生觀察交流。

預(yù)設(shè)1:我觀察到有一個小男孩在教小朋友們折小青蛙,講解得很認真。

預(yù)設(shè)2:我觀察到小朋友們在分享時,有不明白的地方還會討論。有個小女孩就在問,我折的青蛙怎么不會跳?

預(yù)設(shè)3:我觀察到同學之間分享書籍時,小男孩還在提醒,“看書的時候,要愛護呦”。

3.小結(jié):通過觀察圖片中小朋友們的行為,明白一起分享也會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學習活動]

1.小組體驗分享活動。

教師課前準備一些小零食(糖果、餅干等)、幾本簡單有趣的繪本、一些小玩具(積木、拼圖等)。

(1)師:同學們,老師在課前為各小組準備了一些物品,你們想不想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呀,快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活動要求:選擇你喜歡的物品在小組內(nèi)分享;每組推選一名同學在班級內(nèi)分享;聲音洪亮,大方得體。

(2)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分享:

小零食分享:請同學們互相分享自己拿到的小零食,說說零食的味道、自己為什么喜歡吃這種零食等。在分享過程中,引導(dǎo)學生使用禮貌用語,如“請、謝謝、不客氣"等。

繪本分享:鼓勵學生挑選一本繪本,在小組內(nèi)簡單講述繪本中的故事。可以是自己講,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講。其他小組成員認真傾聽,并在故事講完后提問或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玩具分享:讓學生們一起玩小組內(nèi)的玩具,如合作拼拼圖、搭積木等。在玩的過程中,引導(dǎo)學生交流如何玩玩具,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玩法。

設(shè)計意圖

通過設(shè)計小組體驗活動,引導(dǎo)學生在真正的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分享,如何來分享,體會分享后的心情變化,達到從感官地體驗到內(nèi)心體驗的升華。

2.播放學生錄音,分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

(1)說到分享,獲得的快樂是多的,但是在我們身邊,也確實有些人不愿意跟人分享,他們實在有難言之隱。下面,就讓我們來傾聽他們的心聲吧!

錄音1:我把鋼筆借給同學用,他給我弄壞了,以后我就不愿意把東西借給別人用了。

錄音2:上次,我把一本非常喜歡的書送給了好朋友,可是他卻沒有讓我看他的書。

錄音3:我曾經(jīng)跟好朋友分享過我的小秘密,可是他卻告訴別人,我非常生氣。

(2)提問:聽到發(fā)生在這幾位同學身邊的事情,請你們想一想、說一說,你有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呢?你當時的想法是什么?

預(yù)設(shè)1:在美術(shù)課上,玲玲沒有帶水彩筆,我借給她用,結(jié)果她把我的紅色都給用完啦,我挺不高興的。

預(yù)設(shè)2:青青每次數(shù)學課上都不帶尺子,我都很熱情地借給他用。有一次考試我沒有借給他,結(jié)果他就說我太小氣。我很傷心,以后再也不愿意理他了。

預(yù)設(shè)3:我過生日時,爸爸送給我一塊很漂亮的小手表,許多同學一下課就要過來看,我不想耽誤課間休息時間,沒給大家看,結(jié)果有些同學就說我壞話,讓我很難過。

(3)小結(jié):這樣的分享經(jīng)歷帶給大家許多不好的感受,同學之間還出現(xiàn)了小矛盾,影響了彼此間的感情。

3.說一說: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做呢?

預(yù)設(shè)1:對待他人分享的物品,我們都應(yīng)該做到愛護,這樣大家才能高興地在一起。

預(yù)設(shè)2:如果是特別重要的物品,不能分享就不要在大家面前展示,避免弄壞。

預(yù)設(shè)3:當別人把自己的物品分享給我們時,要愛護并且能夠禮尚往來,這才是真正的分享,不是獨享。

4.總結(jié):就像同學們說的這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一起分享,但要想獲得的快樂更多,也是需要動腦筋的。除了區(qū)分分享的特殊情況,在分享過程中,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物品一樣,做到愛護,這樣才能獲得分享的真正快樂。

5.讀一讀下面的兒歌。

秘密分享小聲點兒,

故事分享生動點兒,

方法分享仔細點兒,

圖書分享小心點兒,

與人分享禮貌點兒,

一起分享大方點兒。

設(shè)計意圖

通過兒歌的總結(jié),幫助學生了解和認識到分享的快樂懂得愿意與他人分享的同時,學會正確、合理地分享方法。

[課堂評價]

1.能夠正確分辨分享過程中的特殊情況,知道分享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2.知道在不同情境下分享的正確做法,分享過程中懂得愛護是文明的表現(xiàn)。

課堂小結(jié)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分享的快樂,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與他人分享,就變成了更多人的快樂。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拿出來,別人可以從中受益,自己也可以獲得滿足感、快樂感。但在分享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從而使分享行為持續(xù)下去。

板書設(shè)計

我們愛分享

學會分享收獲大

但是也要講方法

正確合理有技巧

大家分享才快樂

本課作業(yè)設(shè)計

[基礎(chǔ)性作業(yè)]

1.請你判斷下面行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同學們帶到學校的東西就是要分享給大家的。(

(2)小明的鉛筆折了,我把自己多余的鉛筆分享給他。(

(3)我把在學校聽到的一個故事分享給了課外班的小伙伴。(

(4)青青分享給我他的水彩筆,就是同意我想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用的。(

(5)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同學玩,這是一種分享行為。(

(6)有好吃的糖果,只留給自己吃,這樣做是對的。(

(7)分享就是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給別人。(

(8)和小伙伴一起看有趣的故事書,就是在分享快樂。(

(9)分享會讓自己的東西變少,所以不要分享。(

(10)把自己的小零食分給大家吃,大家會很開心。(

(11)分享只能分享物品,不能分享快樂和心情。(

(12)有了新的玩具,馬上和好朋友一起玩,這是愛分享的表現(xiàn)。(

2.面對下面的情況,請你選擇正確的做法,將序號寫在(

)內(nèi)。

(1)當你有一個好吃的蘋果,你應(yīng)該(

)。

A.自己偷偷吃掉

B.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C.扔掉

(2)看到同學沒有鉛筆用,你可以(

)。

A.不管他

B.把自己的鉛筆借給他

C.嘲笑他

(3)你有一本好看的故事書,你會(

)。

A.自己一個人看

B.藏起來不讓別人發(fā)現(xiàn)

C.和同學們一起看

(4)同學送你一個小禮物,你應(yīng)該(

)。

A.收下后什么也不說

B.說聲謝謝并回送一個小禮物

C.拒絕禮物

(5)分享的東西可以是(

)。

A.好吃的食物

B.好玩的玩具

C.以上都是

(6)如果你不愿意分享,可能會(

)。

A.有更多的朋友

B.讓大家都不喜歡你

C.變得更厲害

[拓展性作業(yè)]

3.從以下幾方面任選其一,完成“我們愛分享”的主題任務(wù)。

“我們愛分享"主題任務(wù)

活動主題活動要求活動目的

分享我的故事小同學回家后,向家長講述一個在學校發(fā)生的有趣故事,由家長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老師可以挑選一些在課堂上分享。鍛煉小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

分享我的寶貝小同學可以從家里挑選一件自己最喜歡的小物品帶到學校,向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