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被與土壤專項練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備考
一、單選題
讀下面某地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上面景觀圖所反映的主要植被類型是()
A.熱帶雨林B.熱帶草原C.溫帶沙漠D.亞寒帶針葉林
2.該景觀最可能出現的地區是()
A.云貴高原B.青藏高原C.黃土高原D.東非高原
甲圖為理想土壤物質組成示意圖,乙圖為成熟土壤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甲圖中,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乙圖中,主要影響土壤質地和化學元素組成的是()
A.A和BB.D和EC.B和CD.A和D
在巴西高原東北部,樹干粗大,上下兩端較小的紡錘樹引人注目。當綠葉紛紛凋零、紅花競相綻
放時,紡錘樹就好似插著紅花的特大花瓶。如圖為紡錘樹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5.紡錘樹生長地區的主要植被()
A.以旱生喬木為主B.以草本植物為主C.以根狀植物為主
6.對紡錘樹的特征及其作用,描述正確的是()
A.樹干粗大一利于濕季儲水
B.樹皮堅實一減少水分蒸騰
C.枝葉較少——減少水分散失
土壤液態水進入植物根系后,通過莖桿向上輸送,經氣孔蒸騰后轉化為氣態水擴散到大氣中,實
現了土壤水一植被水一大氣水的轉化,形成莖桿液流過程。通常情況下,蒸騰作用越強,莖桿液流通
量越大。下圖示意河西走廊某沙地梭梭樹5—8月莖桿液流通量平均日變化,研究時段內下午的梭梭
樹部分氣孔關閉、代謝減慢,導致蒸騰作用較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莖桿液流通量/(cm,?cm”-h1)
600-1
500-——5月
400--…—6月
300-------7月
200-------8月
100-
0:003:206:4010:0013:2016:4020:0023:20
北京時間
7.研究時段內,下午莖桿液流通量小于上午,主要是因為下午()
A.平均氣溫較高B.光照條件較弱C.相對濕度較大D.空氣對流較弱
8.5—8月最可能出現降水的月份是()
A.5月B.6月C.7月D.8月
9.研究沙地莖桿液流通量的意義主要是
A.為生態環境的修復提供依據B.有助于沙地農田的高產穩產
C.促進流域內水資源合理分配D.形成干旱地區莖桿液流理論
嶺南珠江三角洲食蛇、養蛇的傳統歷史悠久,而使用生蛇殼(主要由碳酸鈣構成,外層為高致
密的硬化蛋白)砌筑墻體的習俗則可追溯至唐朝。古人先用鐵絲或藤條把蛇殼串成一個整體,然后再
用燒制的蛇殼灰、黃泥、紅糖、熟糯米拌上后,再把蛇殼墻黏好。生蛇在我國沿海各個地區都有人工
養殖,而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程村鎮出產的“程村蛤”是中國唯一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牡蠣
(又稱生蛇)活體水產品,當地近6000畝的連片紅樹林守護著近30000畝的灘涂海域,為生蛇提供適
宜的生長條件。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灣、河口泥灘上特有的群落,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
系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珠三角地區形成蛇殼墻這一建筑特色的原因有()
①能防潮②具有降溫功能③節省建筑成本④能防酸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程村蛇”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牡蠣活體水產品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蛇養殖歷史悠久,經驗豐富B.灘涂面積廣,生長空間大
C.紅樹林面積廣,生態環境好D.珠三角地區,市場廣闊
1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紅樹林具有的適應性特征是()
A.植株較矮B.發達的根系C.為紙質葉片D.生長速度慢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積的土壤烘干后質量與烘干前體積的比值,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疏松多孔。
東祁連山某區域海拔2800-4000米范圍內植被以高寒草甸為主,當地陽坡、陰坡土壤容重隨海拔發生
較大變化(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T
i
uy
的
鄲
-H
13.判斷與祁連山陰坡和陽坡的土壤容重相似的山脈及主要因素()
A.太行山、光照強度B.陰山、土壤溫度
C.南嶺、成土母質D.天山、土壤濕度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隨海拔升高圖示地區植被覆蓋率先降低后升高
B.土壤容重越小土壤孔隙度越小
C.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土壤容重小
D.我國南方的紅壤土壤容重小
黑坤土是我國一種重要的農業土壤類型,其成土母質較為疏松,腐殖層深厚但腐殖含量低。該
土壤分布區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干旱,土壤凍結期較長;夏季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為8~10℃;
降水量400~600mm,集中于7、8、9三個月。圖為黑坤土剖面構造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旱耕層
犁底層
古代耕作層
腐殖質層
淀積層
母質層
15.黑爐土最有可能分布于()
A.太湖平原B.三江平原
C.黃土高原D.云貴高原
16.據圖分析,對黑坤土成為農業土壤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A.植被類型B.地形地貌
C.氣候條件D.人類活動
17.黑爐土土層深厚但腐殖含量低,最密切的影響因素是()
①冬季寒冷干旱②土壤凍結期較長③夏季溫暖濕潤
④成土母質較為疏松⑤降水量400~600mm,集中于7、8、9三個月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植被的形態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下圖示意某種植物形態。完成下面小題。
18.該植被生長地區自然環境最突出的特點是()
A.干旱B.濕潤C.寒冷D.炎熱
19.該植被性狀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搭配正確的是()
A.葉片柔嫩、寬大,利于散熱B.根系發達,利于固定植株
C.植株高大,利于獲取陽光D.葉片小,減少水分蒸騰
20.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當地蒸發加劇,該類植被最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變高大B.地下部分向更深處生長
C.地上部分葉片變大D.地下部分縮短減小
云南深陷塘天坑的內部形成了優于地表的微生境,獨特的水熱條件造就了天坑地下森林景觀。
坑內植物功能性狀尤其是葉片,能夠響應生態環境變化而產生功能性狀變異。研究發現,土壤養分是
微觀尺度上群落性狀變異的主導環境因素,在天坑內外具有顯著性差異。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1.與坑外相比,深陷塘天坑內部()
A.土壤透水性強,含水量較低B.土層較薄;侵蝕作用較強
C.溫度較高,土壤淋溶作用強D.植被茂密,土壤有機質多
22.深陷塘天坑內部木本植被的葉特征變異顯著()
①葉厚度減小②葉面積增加③葉厚度增加④葉面積減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為研究祁連山南坡中段微地形對土壤水分的影響,某研究團隊選取了該區腹地普遍分布的典型
坡地(海拔約為2090m-3120m)進行試驗,其陰陽坡典型植被分別為青海云杉(北東向)和高山草
地(西南向),且陰坡土壤細顆粒占比較陽坡高,有機層及腐殖質層均較陽坡厚。圖示意試驗區兩類
植被近地表土壤(0-50cm)的蓄水能力。完成下面小題。
土壤實際需水量/mm土壤飽和需水量/(t-hm?)
25r800r
i
i600
s
i400
s
i200
0坡底坡底上部坡中坡中上部坡上~W
—誨拔由低至高-
海拔由低至高
歸率高山草地■青海云杉
說明:土壤飽和蓄水量為土壤孔隙中水分達到飽和時的蓄水量。
23.關于青海云杉近地表土壤蓄水能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土壤飽和蓄水量完全不受坡位影響
B.土壤實際蓄水量受坡位的影響較大
C.隨海拔升高,土壤實際蓄水量先減后增
D.在坡頂附近,土壤飽和蓄水量達最大值
24.青海云杉近地表土壤實際蓄水量普遍小于高山草地,主要是因為()
A.地表的坡度較大,導致地表徑流相對較少
B.所在坡向為陽坡,近地表土壤水分易蒸發
C.降水被林冠層截留,到達地表的降水量較少
D.受土壤質地的影響,近地表土壤水分易下滲
25.青海云杉近地表土壤飽和蓄水量普遍大于高山草地,主要是因為()
A.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使近地表土壤疏松多孔
B.有機質集中于近地表,利于促進地表徑流下滲
C.細顆粒占比較高,有利于抑制近地表土壤水分蒸發
D.土壤易形成板結,阻擋近地表土壤水分向深處下滲
土壤持水能力是陸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的重要指標,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如孔隙度、有
機碳含量等,土壤孔隙中直徑小于0.1mm的稱為毛管孔。當土壤持水飽和后,會產生地表和地下徑流。
研究者將我國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某樣地(平均海拔3500m)主要覆被類型淺層土壤(0~20cm)作為研
究對象,得到如下表格數據(下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表樣地資料表
孔隙度(%)
樣地類型有機碳含量最大持水量(g-kg-l)
非毛管孔毛管孔
天然林地32.849.3甲1464.66
沼澤化草甸32.356.1乙2465.4
非沼澤化草甸17.447.1丙613.52
26.根據材料分析,甲、乙、丙三者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丙>甲>乙D.乙>甲>丙
27.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在相同的前期土壤濕度和降水條件下,產生徑流的時間先后順序是()
A.天然林地、沼澤化草甸、非沼澤化草甸
B.天然林地、非沼澤化草甸、沼澤化草甸
C.非沼澤化草甸、天然林地、沼澤化草甸
D.非沼澤化草甸、沼澤化草甸、天然林地
28.天然林地土壤非毛管孔孔隙度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分布地坡度大,礫石比重較大B.土壤肥力較高,團粒結構良好
C.耕作活動頻繁,土壤經常翻松D.人類過度放牧,土地沙化嚴重
生物避難所通常是指在氣候變惡劣的條件下動植物能夠存活的區域。末次冰盛期長白山和朝鮮半
島是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最重要的兩個避難所。生物避難所能在冰期保護原有及遷入物種免遭劫難,受
保護物種在冰期后以此為起點,借風力、流水、動物等媒介擴散并演化出亞種和新物種。下圖示意東
北亞地區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末次冰盛期避難所分布及擴散路線。完成下面小題。
120°E135°E
圖例
50°Nf——
匚回避雄所
1冰盛期
,擴散路線
45°N'冰盛期后
匚7擴散路線
40°N
東半島?姆伴聞
35°N
29.影響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在末次冰盛期擴散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風向C.熱量D.光照
30.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在末次冰盛期由長白山大規模向朝鮮半島擴散,是因為朝鮮半島()
①距長白山較近且位于冬季風下風向②緯度較低,氣候較為溫暖
③面積較大,地形多樣,生長空間廣④受夏季風影響大,降水豐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1.末次冰盛期結束后,小興安嶺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樹種多樣性顯著提高,對此解釋合理的是()
A.冰盛期時,各避難所差異大,分化出不同樹種
B.冰盛期后,小興安嶺熱量條件改善,溫度升高
C.冰盛期后,小興安嶺凍土融化,土壤的肥力提高
D.冰盛期后,小興安嶺夏季風的勢力增強,降水量增大
二、綜合題
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磷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植被退化可以改變土壤養分的積累和植物對養分的吸收過程,
從而改變土壤中磷的分布。某實驗研究站位于祁連山東緣,平均海拔2960m,年均降水量416mm,
年均氣溫為0.8℃。研究區內植被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磷含量出現差異。研究表明,原生優勢
植被與雜草對養分元素的吸收量不同。下表反映該研究站不同樣地地上部生物量、植被地上部磷含量、
不同深度土壤有效磷含量。
土壤有效磷含量()
地上部植被地上土層深度mg/kg
生物量干重(2)部磷含量(%)
g/m/cm春季夏季
0-103023
未退化區426.680.4110-202921
20-302718
0-103524
輕度退化
300.000.2510-203618
區
20-303418
中度退化213.320.260-104129
區10-203817
20-303119
0-103124
重度退化
153.320.2510-202721
區
20-302719
(1)指出研究站所在地的自然帶類型及導致當地植被退化的主要人類活動。
(2)比較未退化區與退化區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異同,并分析原因。
(3)相對于未退化區,退化區植被地上部磷含量明顯下降,試對這一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
參考答案:
1.B2.D
1.從圖中圖示的稀樹、草原及斑馬等熱帶草原特有動物分析,該地是典型的熱稀樹草原景觀,B正
確;熱帶雨林、溫帶沙漠、亞寒帶針葉林沒有斑馬一類的熱帶草原特有動物,也不是熱帶稀樹草原景
觀,ACD錯誤。故選B。
2.由所學知識可知,東非高原屬于熱草原氣候,與圖示景觀相對應,D正確;云貴高原以亞熱帶常
綠闊葉林景觀為主,A錯誤;青藏高原為高原高山草甸景觀,B錯誤;黃土高原地處溫帶,不會出現
熱帶草原景觀,C錯誤。故選D。
3.B4.B
3.根據所學知識,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在于土壤當中有機質含量多少,即②。故選B。
4.根據圖中信息,乙圖為成熟土壤剖面示意圖,A為腐殖質層,B為淋溶層,C為淀積層,D為成
土母質層,E為基巖。其中,主要影響土壤質地和化學元素組成的為成土母質和基巖,即D和E。故
選B。
5.B6.A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紡錘樹生長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對應的植被類型為熱帶(稀樹)草原,以
草本植物為主。B正確,AC錯誤。故選B。
6.根據上題可知,紡錘樹生長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該氣候干濕季分明,紡錘樹樹干粗大利于濕季
儲存水分,A正確;材料無體現紡錘樹樹皮堅實和枝葉較少,BC錯誤。故選A。
7.A8.C9.A
7.根據材料可知,研究時段處于夏半年,研究地區地處河西走廊,氣候干旱,下午平均氣溫較高,
光照較強,為了減弱蒸騰耗水,梭梭樹部分氣孔關閉,A正確,B錯誤;中午日照強,地面獲得的熱
量多,下午空氣對流運動較強,梭梭樹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上升,地面濕度降低,故下午莖桿液流通
量小,C、D錯誤。故選A。
8.由圖可知,7月莖桿液流通量曲線波動最小,推測7月最可能有降水天氣,晝夜地面濕度差異整
體較小,梭梭樹莖桿液流通量日變化較小。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9.研究沙地梭梭樹的莖桿液流通量,能揭示梭梭樹生長和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對林區保護與生態
環境修復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A正確;沙地以生態保護為主,難以發展農作物生產,B錯誤;
該研究僅在沙地梭梭林開展,沒有進行流域內不同地點植被的對比,對促進流域內水資源合理分配意
義不大,C錯誤;僅一個研究地點,無法代表整個干旱地區,且河西走廊主要位于我國干旱與半干旱
地區,只能為這些地區莖桿液流理論的研究提供參考,D錯誤。
10.D11.C12.B
10.我國華南沿海地區盛產蛇,但制作生蛇墻的步驟較多,需要的人工成本高,不能節省建筑成本,
③錯誤;華南地區氣候濕熱,傳統磚墻容易受潮,蛇殼墻不會被雨水侵蝕,不會積水可以防潮,①正
確;華南夏季較長,蛇殼表面凹凸不平,日照下大片的蛇殼可以隔熱,且蛇殼傳熱系數較小,夏季蛇
殼表面的小孔可以儲存微量雨水,雨水冷卻后可以降溫,②正確;蛇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且最外層
由高致密的硬化蛋白組成,能防酸蝕,④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當地近6000畝的連片紅樹林守護著近30000畝的灘涂海域,為生蛇提供
適宜的生長條件,生蛭的生長對環境要求比較高,需要有特定的水質和水流。紅樹林起著凈化海灘生
態環境的作用,不但提供了優良的水質水流,還提供了生蛇生長繁殖必需的微生物環境,所以使得程
村鎮生蛇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綜上所述,“程村蛇”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牡蠣活體水產品
最主要的原因是紅樹林面積廣,生態環境好,而養殖歷史和經驗、生長空間、市場均不是主要原因,
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紅樹林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的潮間帶地區,水熱條件好,生長速度快且高大,
AD錯誤;為抵御海水侵蝕和臺風,根系發達,B正確;熱帶海灘陽光強烈,土壤富含鹽分,植物具
有鹽生和適應生理干旱的形態結構,葉片多光亮的革質葉片,利于反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C錯誤。
13.D14.C
13.根據材料可知,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積的土壤烘干后質量與烘干前體積的比值,所以土壤水分越
多,則土壤容重越小。祁連山位于西北非季風區,山脈呈現西北東南走向,其西南坡(陽坡)降水少
于東北坡(陰坡),再加上蒸發的影響,導致其陽坡土壤含水率低于陰坡,陽坡土壤容重高于陰坡。
太行山山脈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其東南側陽坡降水較多,西北側陰坡降水較少,其陽坡土壤含水率高
于陰坡,因此其陽坡土壤容重小于陰坡,A錯誤;陰山呈現東西走向,南坡(陽坡)降水多于北坡(陰
坡),土壤容重和祁連山并不相似,B錯誤;南嶺山脈呈現東西走向,其南坡(陽坡)降水也高于北
坡(陰坡),土壤容重和祁連山脈并不相似,C錯誤;天山山脈北側由于受到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
濕潤水汽的影響,北坡降水較多,南坡降水少,土壤含水率低,因此其土壤容重高于陰坡,D正確;
故選D。
14.根據材料分析可知,土壤容重越小,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生長狀況也就越好,因此隨海拔升高
圖示地區植被覆蓋率先升后降,A錯誤;土壤空隙越小越不利于土壤儲存水分,土壤容重越大,B錯
誤;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植被覆蓋度高利于水分下滲,減少蒸發損
耗,因此土壤含水率較高,土壤容重越小,C正確;我國南方紅壤區由于土壤呈現酸性,水土流失嚴
重,因此植被覆蓋度較低,不利于水分下滲,同時由于溫度高,蒸發旺盛,因此我國南方的紅壤土壤
區土壤容重較大,D錯誤;故選C。
15.C16.D17.D
15.結合材料信息可知,黑爐土分布區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干旱,土壤凍結期較長;夏季溫暖濕
潤;年平均溫度為8~10℃;降水量400~600mm,集中于7、8、9三個月。黑坤土分布區的氣候特點
符合溫帶季風氣候,更加符合黃土高原地區氣候特點,C正確;太湖平原和云貴高原屬于亞熱帶季風
氣候,無明顯土壤凍結期,排除AD;三江平原所處緯度較高,夏季氣溫較低,排除B。故選C。
16.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剖面圖中,旱作層、犁底層、古代耕作層體現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與發育的
強烈影響,因此黑墳土成為農業土壤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人類活動,D正確;植被類型、地形地貌和氣
候會影響土壤性質,對于其成為農業土壤影響較小,排除A、B、C?故選D。
17.結合上題可知,黑爐土分布區最有可能位于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夏季溫暖濕潤,降水量400~600m,
集中于7、8、9三個月,成土母質較為疏松,能保證植被生長繁茂,故腐殖質層較厚(80~100厘米)。
又因夏季高溫多雨,土壤通透性良好,腐殖質容易分解淋(流)失,③④⑤正確;冬季寒冷干旱和土
壤凍結期較長對于該土壤土層深厚但腐殖含量低的影響較小,排除①②。
18.A19.D20.B
18.該植被地上部分很小,根系卻極其發達,主要是為了從更廣泛的區域獲取水分,可推測當地氣
候干旱,A正確;濕潤地區土壤水分條件好,其根系不發達,植被的地上部分可能較大,B錯誤;寒
冷地區由于光熱條件差,植株矮小,根系較短,C錯誤;炎熱地區植株形態受水分影響,可能極其寬
大,也可能極其矮小,D錯誤。故選A。
19.依據上題分析可知,該區域氣候干旱,為了減少蒸騰和不被曬傷,植被葉片不可能寬大,A錯誤;
該植物根系雖然發達,但主要是為了吸收水分,并不是為了固定植株,B錯誤;圖中顯示,該植被植
株較為矮小,C錯誤;受干旱條件下水分不足和高溫的影響,葉片小,可減少水分蒸騰,D正確。故
選D。
20.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當地蒸發劇烈,為了適應溫度的升高和水分條件的進一步惡化,該植被的植
株地上部分會更小,地下部分會向更深處生長,地下部分變長變大,B正確,D錯誤;地上部分植株、
葉片變大不利于適應溫度更高的環境,AC錯誤。
21.C22.A
21.當土壤透水性強時,地表水更容易滲透到土壤深層,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土壤深層的水分儲存,
從而可能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故A錯誤;天坑內部,地勢相對地平,流水侵蝕作用較弱,土壤較厚,
故B錯誤;天坑內溫度越高,巖土中的礦物分解速度越快,土壤淋溶作用強,故C正確;天坑內部
潮濕,溫度較高,生物分解作用快,土較有機質少,故D錯誤。故選C。
22.天坑內由于坑壁的遮擋,日照強度較小,日照時長較短,云南地區降水量多,且有坡面徑流流入
坑內,再加上地形閉塞,與外界氣流交換少,因此坑內水分不易蒸發散失,坑內濕度較大,故坑內植
被葉片面積增加,以擴大光照面積,加強光合作用,故②正確、④錯誤;葉片厚的綠植通常具有較強
的耐干旱能力,可以儲存更多的水分,坑內濕度大,葉片厚度相應減小,故①正確、③錯誤。
23.B24.C25.A
23.讀圖表可知,不同坡位的土壤實際蓄水量差異較大,因此土壤實際蓄水量受坡位的影響較大,
B正確;土壤飽和蓄水量受坡位影響較小,并非完全不受坡位的影響,A錯誤;隨海拔升高,土壤實
際蓄水量變化較為復雜,C錯誤;在坡頂附近,土壤實際蓄水量達最大值,D錯誤。故選B。
24.地表坡度越大,地表徑流越容易流失,土壤水分含量越少,A錯誤;青海云杉地處北東向,陰坡
為主,B錯誤;針葉林垂直結構更復雜,林冠層可截留降水,到達地表的降水量減少,C正確;青海
云杉所處坡向的土壤細顆粒占比高,只考慮土壤質地的影響,近地表土壤水分不易下滲,D錯誤。故
選C。
25.土壤飽和蓄水量為土壤孔隙中水分達到飽和時的蓄水量,因此土壤飽和蓄水量主要受土壤孔隙大
小的影響。青海云杉地處陰坡,有機層及腐殖質層均較陽坡厚,有機質含量豐富可以改善土壤結構,
使土壤疏松多孔,A正確,D錯誤;與有機質位置、顆粒大小無關,BC錯誤。
26.D27.C28.A
26.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甲為天然林地有機碳含量,天然林地植被覆蓋率較高,枯枝落葉量最大,
但微生物分解作用較強,有機碳含量較高;乙為沼澤化草甸有機碳含量,沼澤化草甸枯枝落葉量較大,
土壤含水量較高,微生物活動較弱,土壤中有機質分解較慢,有機碳含量最高;丙為非沼澤化草甸,
有機質來源較少,分解較快,土壤中有機碳含量最低,所以三者大小關系為乙>甲>丙,D正確,ABC
錯誤。所以選D。
27.根據材料信息“土壤持水飽和后,會產生地表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監獄模擬測試題及答案
- 科幻題材影視改編權授權及科技館合作項目合同
- 葡萄酒年份收藏品鑒定與市場推廣合同
- 足球職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電子美容儀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中國常開防火門釋放裝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工業縫紉機螺絲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富榮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威流巴差壓式流量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塑料標框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國3C電子產品租賃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年廣東省高考化學試卷(真題+答案)
-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JT-T-1198-2018公路交通噪聲防護措施分類及技術要求
- 暢銷書營銷分析報告
- 2024學年(上)廈門市九年級質量檢測化學試題及答案
- 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鄭州大學
- SYT 6169-2021 油藏分類-PDF解密
- 2024-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兒童心理學》期末大作業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