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聊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聊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聊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聊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高三生物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葡萄糖進出細胞主要依靠兩種轉運蛋白:(—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和葡萄糖轉運蛋白。兩種蛋白主要分布在小腸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中,并且作用機制一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位于小腸上皮腸腔側的胞膜上,位于靠近血管側的胞膜上B.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方式分別是主動運輸和協助擴散C.服用抑制劑的患者尿中開始出現葡萄糖時所對應的血糖濃度會降低D.抑制劑作用于轉運蛋白后,服藥者尿量會減少2.我國科學家在海南發現一種海洋軟體動物——綠葉海天牛,它進食藻類后,可從藻類細胞中搶奪出葉綠體為自身所用,這種現象被稱為“盜葉綠體現象”。海天牛還能吸收藻類中與光合作用有關的核基因,將其整合到自己的核基因中,從而實現自身葉綠體的增殖和更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藻類細胞中無中心體,綠葉海天牛細胞中有中心體B.海天牛可通過進食藍細菌獲取自身所需的葉綠體C.葉綠體的增殖和更新是在核、質基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D.可以采用無水乙醇提取和分離海天牛體內的葉綠素3.泛素蛋白會與細胞中需降解的蛋白質結合,當降解蛋白質上連接4個以上泛素蛋白后會被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識別并降解(如圖1)。蛋清溶菌酶與細胞提取液混合后會逐漸通過泛素降解途徑降解。為探究蛋清溶菌酶的降解過程,進行以下實驗。實驗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蛋清溶菌酶與細胞提取液混合。對照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蛋清溶菌酶與不含細胞提取物的緩沖液混合。反應一段時間后,進行蛋白質電泳,放射性自顯影顯示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蛋白質條帶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圖1 圖2A.泛素蛋白含量降低將有利于某些需降解的酶的降解B.據圖2可知,實驗組中蛋清溶菌酶的相對分子量為14500道爾頓C.蛋清溶菌酶的降解需要蛋白酶體、泛素連接酶等多種酶參與D.泛素蛋白、泛素連接酶在蛋白降解過程中可以重復發揮作用4.端粒是染色體兩端特殊的DNA—蛋白質復合物。端粒長度與端粒酶的活性密切相關,端粒酶是一種RNA—蛋白質復合物,可以逆轉錄修復端粒,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在放線菌細胞中,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細胞分裂后會縮短,端粒酶會修復縮短的部位B.在癌變細胞中,控制端粒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導致其不能表達C.端粒酶具有逆轉錄酶的活性,原料X是4種核糖核苷酸D.端粒縮短到一定程度會引發細胞衰老,表現為細胞代謝和增殖速率減慢,細胞膜通透性改變5.某哺乳動物(2n=8)的基因型為,圖1是該動物體內某細胞分裂模式圖,圖2是測定的該動物體內細胞①~⑤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的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圖1圖2A.圖1細胞中同時存在著X和Y染色體B.圖1細胞中的基因h是基因重組或基因突變的結果C.圖2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②③④⑤D.圖2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有③④⑤6.染色體上的端粒DNA由短的串聯重復序列組成,同種生物的該序列相同。少數缺乏端粒酶活性的腫瘤細胞可通過端粒延長替代機制(ALT)維持端粒長度,ALT機制如下:第一條染色體端粒的末端①鏈結合到第二條染色體端粒的末端②鏈上并延伸;隨后①鏈脫離,在RNA引物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延長的①鏈被轉化成雙鏈形式。這個過程可被重復數十次,導致序列信息從一個端粒傳遞到另一端粒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進行ALT的腫瘤細胞中端粒酶基因甲基化程度可能較低B.由于DNA聚合酶無法從頭合成所以新合成的子鏈都需要引物C.DNA聚合酶只能使子鏈從已有的核酸片段端延伸,是導致端粒端比端短的因素之一D.非同源染色體間通過ALT機制實現了基因的重新組合,增加了遺傳的多樣性7.某種雌雄同株植物(可自花傳粉也可異花傳粉)存在顯性純合致死和花粉部分不育現象。圓形紅果植株和橢圓形黃果植株進行雜交獲得,取中的一株圓形紅果植株自交獲得,植株中圓形紅果為201株,圓形黃果為39株,橢圓形紅果為99株,橢圓形黃果為20株。若讓中的圓形紅果隨機授粉,后代圓形黃果個體所占比例可能為()A.1/15 B.1/30 C.1/17 D.3/858.阿司匹林是常見的解熱鎮痛藥,可用于緩解疼痛,感冒等發熱疾病的退熱,治療風濕痛等,但長期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導致胃液酸性增強,并引起肝損傷使血漿中轉氨酶增多。下列說法正確的()A.阿司匹林通過作用于下丘腦的痛覺中樞而達到鎮痛效用B.阿司匹林的作用可能有促進出汗、增加皮膚血流量等C.胃液不屬于細胞外液的成分,而轉氨酶只分布于細胞內液D.轉氨酶進入血漿會使血漿的滲透壓降低導致組織液增多9.傷寒沙門氏菌的抗原直接與B細胞結合就能激活B細胞,但不產生記憶細胞。脂多糖(LPS)是該類細菌的主要致病毒素。研發傷寒沙門氏菌LPS疫苗過程中,為初步鑒定多肽A、B模擬LPS抗原特征的相似程度,研究人員利用抗LPS抗體進行檢測,部分實驗步驟及實驗結果如圖。下列說法合理的()圖1圖2A.據圖2可知,用多肽A模擬LPS的抗原特性的效果更好B.再次感染傷寒沙門氏菌后,人體產生的反應更快、抗體水平更高C.圖1步驟c中LPS與抗體結合后的復合物會被消洗掉D.胸腺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細胞和T細胞成熟與集中分布的部位10.通常植物主莖的頂端生長很快,側芽生長很慢或潛伏不生長,植株因而表現出頂端優勢,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生長素在植物主莖頂端中的運輸方式是極性運輸B.細胞分裂素主要在幼嫩的莖和芽中合成C.該植物去頂后IPT基因才能表達,在IPT作用下CK形成并激活側芽的發育D.圖示表明生長素可催化細胞分裂素的合成11.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生態浮床上的植物都能為微生物提供附著基質和棲息場所,這有助于微生物對污染水體中有機營養物質的降解。科研人員挑選當地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栽種在湖邊,設置在湖中央的生態浮床上也選用當地的凈化能力較強的植物,以此對有機污染的湖泊進行修復(如圖),修復前,浮游植物占優勢,修復后,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生態浮床植物占優勢。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不進行人工干預,則該湖泊很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水華現象B.修復前生態浮床種植污染物凈化能力強的植物,遵循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C.浮床植物可定期收割,用于喂養牲畜,魚類可捕獲并售賣,實現自然和經濟的雙贏D.該湖泊生態系統在修復的過程中,生物群落在發生著次生演替12.福壽螺原產于巴西亞馬遜河流域,引入我國后,在南方十多個省市大面積分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生態災害和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為了實現“變害為寶”,有人設計了“水葫蘆—草魚—福壽螺”的養殖新模式,下圖為該模式部分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假設福壽螺遷入某地區時呈“J”形增長,最初數量為3500個,每月增加1.23%,則半年后該地區福壽螺的種群數量為B.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G+H)/A×100\%C.過程①②③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調查福壽螺種群密度的方法是樣方法13.下表是某地區小麥種群抗蚜基因(R)與蚜蟲種群克服小麥抗蚜基因(A)的基因頻率在不同年份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年份小麥種群基因頻率蚜蟲種群基因頻率1990R:0.20A:0.102000R:0.40A:0.302010R:0.60A:0.502020R:0.75A:0.65A.2010年小麥種群中抗蚜個體的比例為84%B.A基因頻率增加,說明蚜蟲種群正在逐漸適應小麥的抗蚜性C.小麥種群中R的基因頻率增加,是人工選擇的結果D.蚜蟲種群中不能克服小麥抗蚜的基因將逐漸被淘汰,導致種群滅絕14.動物體細胞融合后染色體核型不穩定,來自某一方的染色體往往隨機丟失一至多條,這種現象常應用于基因的定位。在甲型流感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雜交瘤細胞在克隆化培養過程中來自B淋巴細胞的染色體往往出現隨機丟失現象。不考慮基因互作和其他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B淋巴細胞可從多次間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動物脾臟中篩選獲得B.利用細胞融合技術制備的甲型流感單克隆抗體可用于治療甲型流感C.與親代雜交瘤細胞相比較,若減少某條染色體后分泌單克隆抗體的功能缺失,則該抗體的基因就位于這條染色體上D.利用抗體檢測篩選的雜交瘤細胞克隆化培養將具有持續產生甲型流感抗體的能力15.利用楊木生產燃料乙醇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原料粉碎、提高纖維素濃度的預處理、釋放單糖的酶解糖化、產生乙醇的微生物發酵、乙醇脫水的蒸餾工藝等步驟(預處理過程所需的果膠酶常來自于黑曲霉等微生物)。下圖為發酵階段菌種接種量對發酵結果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培養黑曲霉時一般需將培養基調至酸性,果膠酶是黑曲霉分泌的一種單細胞蛋白B.在伊紅—亞甲藍培養基上可篩選出高產纖維素酶的菌株用于酶解糖化過程C.接種的菌種為酵母菌,當接種量為12%左右時,發酵后的酒精含量與殘糖含量相等D.接種量超過15%時酒精產量反而有所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菌種生長消耗大量的糖分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6.PLM法是測定細胞周期的經典方法,其原理及過程如下:TdR可摻入正在復制的DNA中從而使S期細胞受抑制,其他時期的細胞不受影響,洗去TdR后,S期細胞繼續分裂。用短暫飼養細胞,再將洗脫,置換新鮮培養液繼續培養,定期取樣并檢測放射性,計算M期標記細胞數占M期細胞總數的比例(PLM),可確定細胞周期各個時期的長短。圖1表示細胞周期;圖2表示PLM值隨時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1圖2A.可以用標記TdR進行本實驗B.整個細胞周期的時間可以用表示C.S期的時間可以用表示D.時間以前PLM值為0是因為S期標記的細胞要經過期才能進入M期17.兒童近端脊髓性肌萎縮癥是一種由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MN1突變導致的單基因遺傳病。該病大多數為SMN1基因的第7外顯子缺失導致,少數為該基因的一種點突變(單個堿基對替換)導致。探針1和2分別能與第7外顯子正常的SMN1基因和第7外顯子缺失的SMN1基因結合。利用兩種探針對兩個家系部分成員的基因組進行檢測,結果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SMN1基因第7外顯子缺失導致的突變為隱性突變B.點突變后的SMN1基因能與探針1配對,但不能與探針2配對C.若6號和8號婚配,后代用探針1、2檢測出兩條帶的概率為1/3D.若7號表型正常,該個體用探針1、2可檢測出兩條帶的概率為2/318.食欲的調節通常涉及四種激素:胃饑餓素是在用餐時間接近時觸發饑餓感的信號之一;小腸在飯后分泌的酪酪肽激素抑制胃饑餓素,使機體產生飽感;餐后血糖水平升高,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除了降低血糖功能外,胰島素還能作用于大腦,抑制食欲;瘦素(蛋白質類激素)是由脂肪組織產生,抑制食欲,當體脂量減少時,瘦素水平下降,食欲增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胃饑餓素相當于食欲興奮劑,其他三種激素相當于食欲抑制劑。B.胰島素、瘦素和酪酪肽之間是協同作用,它們與胃饑餓素之間是拮抗作用。C.市場上含有瘦素的減肥食品對減肥有一定作用D.吃完零食后沒食欲是因為吃完零食,胃有飽感,導致胃饑餓素分泌減少,同時胃腸蠕動加快,促進酪酪肽激素的分泌,進一步抑制了胃饑餓素分泌。同時胰島素分泌增加,通過作用于大腦抑制食欲。19.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物種對各種資源(食物、空間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生態位的重疊和分離狀況與種間競爭、種內競爭具有密切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種間競爭會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分化B.種內競爭的加劇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重疊增加C.各物種生態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穩定性與多樣性的維持D.如果兩個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分開的,則會有未被利用的資源20.某野生型細菌能通過圖1途徑自身合成色氨酸,從而在不含色氨酸的培養基上正常生長繁殖,而其突變株則不能。將突變株TrpE、TrpC、TrpB(僅圖1中色氨酸合成途徑的某一步受阻)分別劃線接種在圖2培養基的Ⅰ、Ⅱ、Ⅲ區域,培養短時間內三個區域均有少量細菌生長增殖,繼續培養一段時間后發現Ⅰ區域的兩端和Ⅱ區域的一端的細菌繼續生長增殖。下列敘述正確()圖1色氨酸合成途徑 圖2A.圖2培養基中存在少量色氨酸B.TrpE菌株可能缺乏催化吲哚轉變為色氨酸的酶C.如果培養基中含有吲哚,TrpC菌株可以合成色氨酸D.Ⅱ區域細菌繼續生長增殖的一端為靠近Ⅰ區域的一端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10分)鹽堿地種植水稻是一項實現鹽堿地資源高效利用的有利措施。水稻是一種鹽敏感型作物,鹽堿脅迫會抑制水稻的生長。科研人員探究了不同程度鹽堿脅迫下水稻抽穗期光合生理的響應,結果如下表所示。處理葉綠素含量(mg/g)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胞間濃度()葉綠素a葉綠素b對照2.520.2436.111495.16303.55輕度2.380.2126.491242.28307.40中度1.800.1524.001069.34310.98重度1.480.1218.941025.03317.62請分析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水稻葉肉細胞中葉綠素主要吸收的光為______。可用______(具體方法)分離色素,色素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與______有關。(2)導致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包括氣孔限制因素(供應不足)和非氣孔限制因素(得不到充分利用)。鹽脅迫處理,導致水稻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屬于______(填“氣孔”或“非氣孔”)限制因素。鹽堿脅迫條件下,葉片等部位合成的______含量上升,該激素可能誘導氣孔關閉。(3)培育耐鹽堿水稻需研究植物適應高鹽環境的生理特性。下列哪幾項屬于水稻對高鹽環境適應的特性?______。A.細胞膜上離子轉運蛋白減少B.能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無機鹽離子至液泡中C.細胞內大分子物質水解為可溶性小分子物質D.細胞內產生一類具有調節滲透作用的蛋白質(4)已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與體內的一種激酶(TOR)有關,TOR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加快代謝和生長。為確定光合作用與TOR活性的關系,研究者對正常光照條件下的某植物進行黑暗處理12小時后,再次進行光照處理,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推測出光合作用可增強TOR活性,其中______階段起直接作用。正常光照條件下,停止光照后的短時間內即可測得TOR活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22.(14分)自然界中某二倍體昆蟲的體色(灰身和黑身)和翅形(長翅和殘翅)分別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現有若干灰身殘翅雌蟲和若干基因型相同的灰身長翅雄蟲雜交,統計的表型及個體數量比例如下表(不考慮致死和其他突變及X、Y同源區段)。表型及個體數量比例雌性灰身殘翅:黑身長翅:灰身長翅:黑身殘翅≈295:14:99:42雄性灰身殘翅:黑身長翅:灰身長翅:黑身殘翅≈293:14:98:42(1)已知該昆蟲為XY型性別決定,由上述分析可知: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體上;若僅考慮翅形,則親本雄蟲的基因型為______,親本雌蟲群體中的純合子占______。(2)通過結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確定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判斷的理由是:______。讓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不考慮體色,則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3)已知該種昆蟲的眼型有棒眼(D)和正常眼(d)兩種,相關基因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現讓純合黑身棒眼昆蟲與純合灰身正常眼昆蟲雜交得,雌雄昆蟲相互交配得,的表型為灰身棒眼、黑身棒眼、灰身正常眼和黑身正常眼,且比例為51:24:24:1。根據以上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研究還發現,由D基因突變為d基因后,d基因中出現了一個限制酶e的酶切位點。從第(3)問的個體的體細胞中獲取控制眼型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e切割處理后進行電泳,其結果為圖中的______(填“Ⅰ”、“Ⅱ”或“Ⅲ”),判斷的理由是______。23.(10分)應激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刺激下作出的非特異性全身性反應。應激以交感神經的興奮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等功能增強為主要特點。皮膚燒傷后,皮膚上的感受器將興奮傳導到大腦的藍斑核團,藍斑核團將興奮層層傳遞,以激活神經內分泌系統(圖1)。回答下列問題:圖1圖2(1)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是一種多肽,在垂體細胞合成后,經加工、分泌進入______,經體液運輸作用于靶細胞,ACTH能專一作用于腎上腺的原因是______。圖示表明,應激反應的調節網絡是______。(2)交感神經屬于自主神經系統是因為其調節生命活動時______。(3)腦橋藍斑在反射弧的組成中屬于______。燒傷時,______軸的激活能引起快速反應,使心率增加、血糖升高。(4)燒傷刺激可以通過腦橋藍斑傳遞到下丘腦及______部位形成慢性應激,促使GC分泌增多,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研究還表明:燒傷應急會引起醛固酮水平變化(圖2)。產生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使腎血管收縮,使得腎素(也被稱為血管緊張素原酶)—血管緊張素—醛固酮途徑被激活,此外還可能是由于______。24.(10分)土壤培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最直接途徑,也是沙化草地進行生態恢復的關鍵措施之一,回答下列問題:(1)過度放牧會使草原退化甚至沙化,這是因為生態系統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當草地生態系統受到自然或人為因素干擾,不能通過這種能力消除影響時,生態平衡就會被打破,從而發生______演替。生態位有重疊的草原動物可以通過______(答出兩點即可)等生態位分化方式降低競爭強度,從而實現共存。(2)調查發現,沙化地區風沙較大,優勢植物是樹冠低矮、根系發達的灌木,請結合灌木的特點解釋其適應沙化環境的原因______。(3)為探究不同培肥模式對沙化草地土壤改良與植被恢復的影響,進行了相關的實驗。①思路:設置施用無機肥(N)、有機肥(O)、有機肥+無機肥配施(NO),以不施肥為對照(CK),分析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pH、土壤有機質及地上植被蓋度和生物量的變化特征,以篩選適宜的培肥模式。②方法:在每年生長季前期對各個實驗區進行不同模式的培肥,兩年后在每個實驗區______選取樣方,齊地面剪取植被地上部分,______后稱量計算地上生物量。采集土壤樣品進行一定處理后,用于測定土壤pH、土壤有機質含量等。③結果:不同培肥處理對沙化草地土壤pH、土壤有機質及植被蓋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響如圖甲、乙、丙所示。④分析:根據實驗結果,施用無機肥能提高______,但會導致土壤______,配施有機肥有減緩作用。基于以上實驗結果,為進一步優化培肥模式,提高沙化草地生態修復效率,可進行的研究方向是______。25.(11分)多氯聯苯(PCBs)是一類典型的具有持久性、蓄積性和高毒性特點的有機污染物,常大量吸附于土壤。研究人員從某細菌中獲得PCBs的降解酶基因bphF和bphG,將這兩種基因融合后插入到煙草染色體中,讓轉基因煙草修復被PCBs污染的土壤。基因bphF和bphG與引物結合位點及模板鏈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圖2為篩選含融合基因表達載體的農桿菌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利用PCR從提取的DNA中獲取目的基因時,有時為了便于擴增的DNA片段與表達載體連接,需要在引物的______(填“”或“”)端加上限制酶切割位點。為了構建在圖2中能正確表達的融合基因,現欲通過PCR檢測bphF和bphG連接形成的融合基因是否準確,應選擇圖1的引物組合是______。(2)將重組質粒轉入農桿菌過程中,一般選用______(填物質)處理使農桿菌容易吸收質粒DNA,然后將該農桿菌置于含______的培養基中培養,從而便于篩選含重組質粒的農桿菌。用上述農桿菌侵染煙草愈傷組織,經植物組織培養后獲得植株。研究人員發現部分成功導入融合基因的植株不能降解PCBs物質,原因最可能是______。(3)T—DNA可在煙草基因組單一位點插入也可以同時插入多個位點。研究人員用限制酶處理轉基因煙草DNA、野生型煙草DNA、Ti質粒,三組處理后分別進行電泳,使長短不同的DNA片段分離。將每組電泳后的DNA與含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DNA探針(T—DNA的一條單鏈)進行雜交,得到放射性檢測結果,觀察并比較各組出現雜交帶的情況。若T—DNA成功插入煙草染色體基因組中,且為單一位點插入,則三組實驗的雜交結果顯示為______。(注:T—DNA上沒有上述限制酶的酶切位點)。(4)用限制酶處理轉基因煙草的DNA(酶切位點如圖3所示),斷開DNA分子,再用DNA連接酶將兩端的黏性末端連接成環,以此為模板,利用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