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和答案_第1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和答案_第2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和答案_第3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和答案_第4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分)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速度2.(2分)如圖,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琴聲響度越大,它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越大 B.琴聲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 C.撥動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聲響度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琴聲音調不同3.(2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兩句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下列關于人們聽到的蟬叫聲和鳥鳴聲說法正確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動產生的 B.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人們根據響度來辨別蟬叫聲和鳥鳴聲 D.人離蟬和鳥越近,聽到聲音的音調越高4.(2分)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攝氏溫度為()A.0℃ B.20℃ C.80℃ D.100℃5.(2分)“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關于節氣中物質狀態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6.(2分)以下描述中的過程,吸熱的是()①積雪消融②湖面起霧③瓦上結霜④衣服變干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2分)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可以判斷()A.該物質是非晶體 B.該物質在10~25min內沒有吸收熱量 C.第10min時,該物質已完全熔化 D.該物質的熔點是80℃8.(2分)關于光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益 B.醫院和食品店常用紅外線消毒 C.白光通過綠色玻璃片后,只能透過綠色的光 D.照相機鏡頭前加上濾色鏡是為了使像更清晰9.(2分)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的是()A.紫外線驗鈔機 B.月食 C.小孔成像 D.影子10.(2分)如圖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日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桿影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該模型是依據桿影的方位來確定時間的 C.一天內,正午的桿影最長 D.如果陰影由長變短,則表示時間為下午11.(2分)圖甲為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為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實驗裝置。已知標準大氣壓下,冰和碘的熔點分別是0℃和113.5℃。對比兩實驗有以下判斷:(1)冰和碘都經歷了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2)冰和碘在物態變化過程中都需要吸收熱量。這兩個判斷()A.只有(1)正確 B.只有(2)正確 C.都正確 D.都錯誤12.(2分)如圖所示,將裝有某種液體的試管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試管未碰底).用酒精燈持續加熱燒杯,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內的液體沸騰起來了,由此可以判斷試管中的液體一定是(表格中列出幾種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幾種物質的沸點(1個標準大氣壓)物質沸點(℃)物質沸點(℃)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水 B.甘油 C.煤油 D.酒精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13.(3分)琴和瑟是中華民族傳統樂器,通過彈撥琴和瑟的弦可以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琴和瑟可以發聲,是由于弦的產生的,能辨別兩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不同。14.(2分)兩位同學分別用棉線連接的“土電話”和燭焰進行實驗。“土電話”實驗反映聲音可在中傳播;大聲喊叫可以使燭焰晃動,說明聲音具有。15.(5分)實驗室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測溫液體的工作的,測量前要觀察并了解所要使用的溫度計的和。如圖所示是體溫計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觀察其分度值是,此時體溫計示數為。16.(2分)用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取一些乙醚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圖所示)。向外拉動活塞到一定程度時,注射器里的液體乙醚消失,這是(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需要(選填“吸”或“放”)熱。然后推壓活塞,會看見注射器中又出現了液態乙醚。這表明用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17.(4分)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現象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小水滴或小冰晶,這就是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以上均選填物態變化名稱)18.(3分)紅外線具有效應,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19.(4分)(1)如圖將紅、綠、三種色光照在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域會出現白色;(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m/s;(3)在②區域中我們看到彩色光帶,這是現象;(4)③區域存在一種不可見光,下列應用中:①遙控器;②激光準直器;③驗鈔機,屬于此種光應用的是。(填序號)20.(3分)通常情況下,物體處于哪種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請你根據表格信息,確定下列物質的狀態。(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物質熔點/℃沸點/℃鉛3281740酒精﹣11778氧﹣218﹣183(1)80℃的酒精是態;(2)400℃的鉛是態;(3)﹣220℃的氧是態。三、解答題(本題共9小題,共50分)21.(2分)如圖,路燈下站著小明和小華兩人,地上留下了他們的影子,通過作圖確定路燈燈泡S的位置。22.(2分)如圖所示,請在圖中作出物體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保留作圖痕跡)23.(2分)圖示為“坐井觀天”的示意圖,設點E為青蛙的眼睛,請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圍的光路圖,并用陰影標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圍。24.(7分)某同學用刻度尺探究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分別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做了以下實驗:(1)用手撥動鋼質刻度尺,鋼尺會發出聲音,增大鋼尺振動的幅度,聲音的增大。(2)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聽到的聲音不同,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較長時,聲音較(選填“高”或“低”),鋼尺振動較(選填“快”或“慢”),這是探究與聲源振動的頻率的關系。(3)實驗時,不同小組使用刻度尺的材質不同,刻度尺振動發出聲音的(填聲音的特性)不同。(4)在實驗中會發現:當用手慢慢搖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鋼尺振動發出的是(填“超聲波”或“次聲波”),科學家利用這種聲波可以監測地震,說明聲音可以傳遞。25.(8分)小明對熱現象的有關實驗進行如下探究:圖甲是“探究海波的熔化特點”的裝置。(1)圖乙溫度計的示數為℃;(2)實驗中用“水浴法”加熱,目的使海波;(3)圖丙中海波熔化過程是段(選填“AB”或“BC”),其熔點為℃。海波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判斷的依據是;(4)圖丁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圖像,海波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共同特點是。26.(11分)圖(1)是小明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該采取的順序是(選填“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安裝下方的鐵圈時,酒精燈(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2)除溫度計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3)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部分數據記錄如下表。某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如圖(2)所示,請將漏填的數據填在表格內;時間/min0123456789水的溫度/℃909294989898989898(4)在觀察水的沸騰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3)(a)、(b)所示,則圖(選填“(a)”或“(b)”)是水在沸騰前的情況;(5)由表格可知水的沸點為;如果操作及實驗器材均無問題,繼續用猛火加熱,水的溫度會(選填“升高”、“不變”或“先不變后升高”)。停止加熱,水繼續沸騰(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在沸騰過程中需要熱量;(6)請在圖(4)的方格紙上畫出“溫度﹣時間”關系圖像。27.(6分)為了驗證裝在試管里的固態碘受熱升華,甲同學直接將試管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如圖甲所示;乙同學將試管浸入熱水槽中,如圖乙所示,兩試管都會出現碘蒸氣。(已知:碘的熔點是113.5℃、沸點是184℃;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為800℃。)(1)在圖甲中,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碘的熔點、沸點的溫度,出現的碘蒸氣可能是碘后,再形成的;(2)在圖乙中,沸水的溫度碘的熔點、沸點溫度,碘(選填“可能”或“不可能”)熔化,試管中的氣態只能是碘升華形成的;(3)綜合比較兩種方案,圖(選填“甲”或“乙”)的設計更有說服力。28.(5分)小華設計了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實驗,請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實驗步驟如下:①先搜集各種材料,如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②把鬧鐘放到一個鞋盒里,將衣服蓋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漸遠離盒子直到聽不見滴答聲,記下此時人離盒子的距離;③分別將各種材料蓋在鞋盒上方,重復以上實驗,得到如下表的數據:材料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聽不見滴答聲的實際距離/m2.12.83.75.21.2(1)小華設計的實驗利用了離聲源越遠,聽到聲音的響度越的原理;根據實驗數據,上述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2)根據小華所得數據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3)如果再給你一塊海綿材料,你認為其隔聲性能與報紙相比,隔聲性能好一點;(4)上述“隔音”方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這是有效減弱噪聲的方法之一。29.(7分)在小孔成像實驗中,為了探究像的形狀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1)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的像。該實驗的成像原理和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形成的原理;(2)若將小孔變大,則它在薄膜上的像將變(選填“清晰”或“模糊”);(3)甲、乙兩圖是探究像的形狀與的關系;(4)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分)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速度【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發聲體的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解答】解: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每個音階對應的頻率是逐漸增大的,因為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音調。故選:B。【點評】掌握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難度不大。2.(2分)如圖,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琴聲響度越大,它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越大 B.琴聲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 C.撥動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聲響度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琴聲音調不同【分析】(1)聲音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與響度、音調無關。(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3)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與頻率有關。(4)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解答】解:A、琴聲響度越大,它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不變,故A錯誤;B、琴聲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故B正確;C、撥動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聲音調不同,故C錯誤;D、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琴聲響度不同,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知道音調、響度和聲速的影響因素。3.(2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兩句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下列關于人們聽到的蟬叫聲和鳥鳴聲說法正確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動產生的 B.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人們根據響度來辨別蟬叫聲和鳥鳴聲 D.人離蟬和鳥越近,聽到聲音的音調越高【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3)聲音有三個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本身決定的,可以用來區分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4)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響度指聲音的強弱,與振幅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解答】解:A、蟬叫聲是由蟬的鳴膜振動發聲,鳥類的發聲器管叫鳴管,故A錯誤;B、人們聽到的蟬叫聲和鳥鳴聲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故B正確;C、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我們是根據音色不同來辨別蟬叫聲和鳥鳴聲,故C錯誤;D、人離蟬和鳥越近,聽到聲音的響度越大,而不是聽到聲音的音調越高,聲音的音調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無關,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傳播條件、聲音的特性,是一道聲學綜合題。4.(2分)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攝氏溫度為()A.0℃ B.20℃ C.80℃ D.100℃【分析】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通常溫度的單位叫攝氏度,攝氏單位是這樣規定的:把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解答】解:一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故A正確。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攝氏溫度的規定,屬于識記性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容易解答。5.(2分)“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關于節氣中物質狀態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解答】解:A、雨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B、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B正確;C、霜是固態的小冰晶,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C錯誤;D、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B。【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6.(2分)以下描述中的過程,吸熱的是()①積雪消融②湖面起霧③瓦上結霜④衣服變干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答】解:①積雪消融——熔化,吸熱;②湖面起霧——液化,放熱;③瓦上結霜——凝華,放熱;④衣服變干——汽化,吸熱。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7.(2分)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可以判斷()A.該物質是非晶體 B.該物質在10~25min內沒有吸收熱量 C.第10min時,該物質已完全熔化 D.該物質的熔點是80℃【分析】(1)從圖像中辨別晶體與非晶體主要看這種物質是否有一定的熔點,即有一段時間這種物質吸熱,但溫度不變,而此時就是這種物質熔化的過程,晶體在熔化時的溫度是熔點;(2)晶體熔化過程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解答】解:AD、由圖知,此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80℃不變,則該物質為晶體,并且熔點為80℃,故A錯誤,D正確;BC、由圖知,該物質從第10分鐘剛開始熔化到第25分鐘完全熔化完,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晶體熔化圖像的分析,能夠通過圖像判斷晶體或非晶體,同時會判斷晶體的熔點和熔化過程所用的時間。8.(2分)關于光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益 B.醫院和食品店常用紅外線消毒 C.白光通過綠色玻璃片后,只能透過綠色的光 D.照相機鏡頭前加上濾色鏡是為了使像更清晰【分析】(1)紅外線最顯著的作用是熱作用,所以可利用紅外線來加熱物體,烘干油漆和谷物,進行醫療等。紫外線可以殺死微生物、可以使熒光物質發光,它和紅外線的特點是不同的,所以使用范圍也就不同,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害,輕則使皮膚粗糙,重則引起皮膚癌。(2)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與自身顏色相同的色光。【解答】解:A、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害,輕則使皮膚粗糙,重則引起皮膚癌,故A錯誤;B、醫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線消毒,而不是紅外線,故B錯誤;C、綠色的玻璃片是透明的物體,只能通過綠光,故C正確;D、濾色鏡就是安裝在相機鏡頭前用于過濾某種色光的附加鏡頭,以達到對光線的選擇性,不僅僅是為了使像更清晰,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紅外線和紫外線具體應用的了解情況,透明物體的顏色的相關規律等。9.(2分)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的是()A.紫外線驗鈔機 B.月食 C.小孔成像 D.影子【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種光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發生反射現象;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生折射現象。【解答】解:A、紫外線驗鈔機是利用了紫外線可使熒光物質發光的原理,與光的直線傳播無關,符合題意;B、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合題意;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合題意;D、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合題意。故選:A。【點評】正確區分三種光現象(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來說:見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聯系到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見到鏡子、倒影、潛望鏡就聯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見到水中的物體,隔著玻璃或透鏡看物體就聯系到光的折射原理。10.(2分)如圖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日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桿影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該模型是依據桿影的方位來確定時間的 C.一天內,正午的桿影最長 D.如果陰影由長變短,則表示時間為下午【分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日晷計時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認真分析各選項的情景利用的光學原理進行作答。【解答】解:A、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遇到不透明物體阻擋后會在物體后面形成陰影,桿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該模型是依據桿影的方位來確定時間的,故B正確;C、一天內,正午的桿影最短,早晚桿影最長,故C錯誤;D、上午桿影由長變短,下午桿影由短變長,如果陰影由長變短,則表示時間為上午,故D錯誤。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了光沿直線傳播這一知識點,難度不大,屬基礎題目。11.(2分)圖甲為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為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實驗裝置。已知標準大氣壓下,冰和碘的熔點分別是0℃和113.5℃。對比兩實驗有以下判斷:(1)冰和碘都經歷了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2)冰和碘在物態變化過程中都需要吸收熱量。這兩個判斷()A.只有(1)正確 B.只有(2)正確 C.都正確 D.都錯誤【分析】(1)物體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固態的碘受熱容易升華;(2)在物態變化的六個過程中,熔化、汽化和升華過程都需要吸收熱量,凝固、液化和凝華過程都需要放出熱量。【解答】解:甲圖中試管中的冰放在裝水的燒杯中,冰會在試管內吸熱熔化;圖乙酒精燈給“碘錘”中固態碘加熱,實驗采用的是水浴加熱的方法,碘的溫度達不到其熔點,所以不存在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但加熱過程中碘也在吸收熱量。所以,題干中(1)說法錯誤,(2)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了學生對碘的升華實驗和冰的熔化實驗,要掌握升華這一物態變化過程中的特點與常見物態變化吸放熱情況;12.(2分)如圖所示,將裝有某種液體的試管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試管未碰底).用酒精燈持續加熱燒杯,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內的液體沸騰起來了,由此可以判斷試管中的液體一定是(表格中列出幾種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幾種物質的沸點(1個標準大氣壓)物質沸點(℃)物質沸點(℃)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水 B.甘油 C.煤油 D.酒精【分析】液體沸騰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溫度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液體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一直保持在沸點溫度;熱傳遞的條件是兩個物體間必須存在溫度差。根據以上三個知識點結合表中給出的數據可以判斷試管中的液體種類。【解答】解:由圖及題意可知,燒杯中的水不斷地從酒精燈吸收熱量,溫度升高,但水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所以燒杯中水的溫度最高為100℃;試管中液體吸收的熱量來自于燒杯中的水,因為試管中液體沸騰,說明試管中液體溫度已達到沸點,而且還可以從燒杯中的水吸收熱量;根據熱傳遞條件可知,試管中液體的溫度一定小于燒杯中水的沸點,即試管中液體的沸點小于100℃,故試管中是酒精。故選:D。【點評】該題考查了液體沸騰的特點及條件,還有熱傳遞的條件等知識。容易出錯的是有些學生會認為試管中的液體是水,假如是水,則當乙中水的溫度升高到100℃時,與燒杯中水的溫度相同,則試管中水不能再從燒杯中吸收熱量,雖然溫度達到了沸點,但由于不能繼續吸熱,故不會沸騰。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13.(3分)琴和瑟是中華民族傳統樂器,通過彈撥琴和瑟的弦可以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琴和瑟可以發聲,是由于弦的振動產生的,能辨別兩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音色不同。【分析】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色是區別聲音的重要標志.區別聲音就是靠音色。【解答】解:琴和瑟可以發聲,是由于弦的振動產生的。不同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辨別琴和瑟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為:振動;音色。【點評】此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音色的認識,屬于基礎知識。14.(2分)兩位同學分別用棉線連接的“土電話”和燭焰進行實驗。“土電話”實驗反映聲音可在固體中傳播;大聲喊叫可以使燭焰晃動,說明聲音具有能量。【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聲。(2)聲音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解答】解:(1)“土電話”利用連接兩個圓紙盒的棉線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將說話的同學發出的聲音通過棉線振動傳播到另一個同學的耳朵里,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2)大聲喊叫可以使燭焰晃動。人喊話時由于聲帶振動發出聲音,聲音通過空氣傳到燭焰處,燭焰的晃動說明聲音具有能量。故答案為:固體;能量。【點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利用等相關知識,難度不大。15.(5分)實驗室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測溫液體的熱脹冷縮工作的,測量前要觀察并了解所要使用的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圖所示是體溫計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觀察其分度值是0.1℃,此時體溫計示數為38.1℃。【分析】(1)液體溫度計的原理是根據玻璃泡內的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測量前,要觀察并了解所要使用的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2)分度值為最小測量值,即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3)根據實驗用溫度計和體溫計的構造可以判斷,體溫計離開被測物體讀數。【解答】解:(1)溫度計的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溫度計在使用前首先要觀察其量程和分度值;(2)如圖所示是體溫計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觀察其分度值是0.1℃,此時體溫計示數為38.1℃。故答案為:熱脹冷縮;量程;分度值;0.1℃;38.1℃。【點評】溫度計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測溫工具,此題考查了溫度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體溫計的使用方法,是一道基礎題目。16.(2分)用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取一些乙醚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圖所示)。向外拉動活塞到一定程度時,注射器里的液體乙醚消失,這是汽化(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需要吸(選填“吸”或“放”)熱。然后推壓活塞,會看見注射器中又出現了液態乙醚。這表明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分析】解答此題需從以下幾點分析:(1)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叫汽化;(2)使氣體液化的方法: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解答】解:(1)注射器里的液態乙醚變成了氣態,這是汽化現象。(2)推活塞,使氣態乙醚的體積被壓縮,又變成了液態,這表明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故答案為:汽化;吸;壓縮體積。【點評】能進行物態變化現象的判斷,并能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是解決此題的關鍵。17.(4分)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現象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汽化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液化小水滴或凝華小冰晶,這就是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熔化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以上均選填物態變化名稱)【分析】從水發生物態變化前后的兩種狀態結合物態變化的定義來確定是發生了哪種物態變化。【解答】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汽化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凝成小水滴,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水蒸氣凝成小冰晶,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現象;小冰晶變成小水滴,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現象。故答案為:汽化;液化;凝華;熔化。【點評】認真審題,從題目中的告訴的信息中可以確定解題的思路。如水蒸氣凝成小水滴。18.(3分)紅外線具有熱效應,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使熒光物質發光。【分析】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可以用來取暖,例如浴室內的紅外線取暖燈;紫外線可以用來驗鈔,它和紅外線的特點是不同的,所以使用范圍也就不同。【解答】解:紅外線具有熱效應,能拍出熱譜圖,能做成紅外線夜視儀,利用紅外線取暖的浴霸。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使熒光物質發光,可以用來做驗鈔機。故答案為:熱;使熒光物質發光。【點評】掌握紅外線、紫外線在生活中的應用,注意紅外線和紫外線是看不見的光,同樣符合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19.(4分)(1)如圖將紅、綠、藍三種色光照在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域會出現白色;(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3)在②區域中我們看到彩色光帶,這是光的色散現象;(4)③區域存在一種不可見光,下列應用中:①遙控器;②激光準直器;③驗鈔機,屬于此種光應用的是③。(填序號)【分析】(1)色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3)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發生色散現象,在光屏上會出現七種顏色的光,從上到下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4)在紅光之外是紅外線,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線;紅外線具有熱效應,紫外線可使熒光物質發光。【解答】解:(1)色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將紅、綠、藍三種色光照在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域會出現白色;(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3)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從上到下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這個現象叫光的色散;(4)在紫光以外有紫外線,在③區域,它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可用于驗鈔機。故答案為:(1)藍;(2)3×108;(3)光的色散;(4)③。【點評】本題考查光的三原色、光速、光的色散現象以及紫外線的應用,難度不大。20.(3分)通常情況下,物體處于哪種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請你根據表格信息,確定下列物質的狀態。(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物質熔點/℃沸點/℃鉛3281740酒精﹣11778氧﹣218﹣183(1)80℃的酒精是氣態;(2)400℃的鉛是液態;(3)﹣220℃的氧是固態。【分析】(1)晶體高于熔點時是液態,低于熔點時是固態,等于熔點時,可能是固態,可能是液態,可能是固液共存;(2)高于沸點時是氣態,低于沸點時是液態,等于沸點時,可能是氣態,可能是液態,可能是氣液共存。【解答】解:(1)酒精的沸點是78℃,80℃高于酒精的沸點,80℃的酒精是氣態;(2)鉛是晶體,鉛的熔點是329℃,沸點是1740℃,400℃的鉛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所以400℃的鉛是液態;(3)氧是晶體,氧的熔點是﹣218℃,﹣220℃的氧低于熔點,所以﹣220℃的氧是固態。故答案為:(1)氣;(2)液;(3)固。【點評】晶體在熔點和沸點之間是液態;高于沸點是氣態;低于熔點是固態;等于熔點時,可能是固態,可能是液態,可能是固液共存;等于沸點時,可能是氣態,可能是液態,可能是氣液共存。三、解答題(本題共9小題,共50分)21.(2分)如圖,路燈下站著小明和小華兩人,地上留下了他們的影子,通過作圖確定路燈燈泡S的位置。【分析】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可知,連接人和他影子的頂端所形成的直線必定經過點光源。所以分別把小明和小華的頂端和影子的頂端連接并延長可交于一點,即點光源S的位置。【解答】解: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將小明和小華的頂端和影子的頂端連接并延長可交于一點S,點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圖所示:。【點評】此題考查的是影子形成原理的應用,屬于基礎題目。22.(2分)如圖所示,請在圖中作出物體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保留作圖痕跡)【分析】根據小孔成像進行作圖解答即可。【解答】解:從物體AB的A端和小孔的下沿連線并延長,交光屏于A′;從物體AB的B端和小孔的上沿連線并延長,交光屏于B′;連接A′B′得到物體AB倒立的像A′B′,如下圖所示:【點評】本題考查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和作圖,要熟練理解和掌握小孔成像的知識。23.(2分)圖示為“坐井觀天”的示意圖,設點E為青蛙的眼睛,請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圍的光路圖,并用陰影標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圍。【分析】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緣故。【解答】解:圖中黑點E表示青蛙的位置,將E點分別與井口左邊的端點、井口右邊的端點相連成一直線,然后在直線上標出光線射向E點的箭頭,即可得到兩條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線,這兩條光線就決定了青蛙的觀察范圍。故答案為:如圖所示。【點評】本題通過作圖的方式考查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性質,題目應用了成語故事,是一道好題;24.(7分)某同學用刻度尺探究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分別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做了以下實驗:(1)用手撥動鋼質刻度尺,鋼尺會發出聲音,增大鋼尺振動的幅度,聲音的響度增大。(2)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聽到的聲音不同,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較長時,聲音較低(選填“高”或“低”),鋼尺振動較慢(選填“快”或“慢”),這是探究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的關系。(3)實驗時,不同小組使用刻度尺的材質不同,刻度尺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色(填聲音的特性)不同。(4)在實驗中會發現:當用手慢慢搖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鋼尺振動發出的是次聲波(填“超聲波”或“次聲波”),科學家利用這種聲波可以監測地震,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響度和發聲體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音調和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3)音色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4)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振動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是次聲波;聲音能夠傳遞信息。【解答】解:(1)用手撥動鋼質刻度尺,鋼尺振動發聲,增大鋼尺振動的幅度,則聲音的響度變大;(2)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鋼尺越難振動,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較長時,聽到的聲音音調較低,鋼尺振動較慢,這是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3)用不同材質的刻度尺做同一個實驗,由于材料和結構影響音色,所以材料不同,聽聲音的主要區別是音色;(4)實驗中發現:用手慢慢搖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鋼尺振動太慢,振動頻率低于20Hz,是次聲波,科學家用這種聲波可以監測地震,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答案為:(1)響度;(2)低;慢;音調;(3)音色;(4)次聲波;信息。【點評】此題考查了聲音產生的條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次聲波、聲音能傳遞信息,是一道聲學綜合題。25.(8分)小明對熱現象的有關實驗進行如下探究:圖甲是“探究海波的熔化特點”的裝置。(1)圖乙溫度計的示數為46℃;(2)實驗中用“水浴法”加熱,目的使海波均勻受熱;(3)圖丙中海波熔化過程是BC段(選填“AB”或“BC”),其熔點為48℃。海波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判斷的依據是海波有固定的熔點;(4)圖丁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圖像,海波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共同特點是吸熱,溫度不變。【分析】(1)在使用溫度計讀數時,要注意其分度值,視線與液柱的液面相平;(2)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時,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體受熱均勻,溫度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3)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即為晶體的熔點;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4)水沸騰時吸熱溫度不變,據此分析;【解答】解:(1)由圖可知,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46℃;(2)實驗中用“水浴法”加熱,目的使海波均勻受熱;(3)圖丙中海波熔化過程是BC段,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48℃不變,所以其熔點為48℃;由于海波有固定的熔點,故海波屬于晶體;(4)海波熔化時吸熱,溫度不變,水沸騰時吸熱,溫度不變,因此海波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共同特點是吸熱,溫度不變。故答案為:(1)46;(2)均勻受熱;(3)BC;48;晶體;海波有固定的熔點;(4)吸熱,溫度不變。【點評】此題考查了“探究海波的熔化特點”的實驗,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溫度計的讀數、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區別以及水沸騰特點等,難度不大,屬于基礎性題目。26.(11分)圖(1)是小明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該采取的順序是從下往上(選填“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安裝下方的鐵圈時,酒精燈需要(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2)除溫度計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秒表;(3)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部分數據記錄如下表。某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如圖(2)所示,請將漏填的數據填在表格內;時間/min0123456789水的溫度/℃909294989898989898(4)在觀察水的沸騰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3)(a)、(b)所示,則圖(b)(選填“(a)”或“(b)”)是水在沸騰前的情況;(5)由表格可知水的沸點為98℃;如果操作及實驗器材均無問題,繼續用猛火加熱,水的溫度會不變(選填“升高”、“不變”或“先不變后升高”)。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6)請在圖(4)的方格紙上畫出“溫度﹣時間”關系圖像。【分析】(1)安裝實驗器材時需要先固定下面的鐵圈,能夠利用酒精燈的外焰給燒杯充分加熱;(2)結合實驗目的可知除溫度計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秒表;(3)液體溫度計讀數時應看清分度值,并判斷液柱位置判斷溫度是零上還是零下后進行讀數;(4)水沸騰前,燒杯底部水的溫度較高,越往上水的溫度越低,氣泡上升過程中,遇冷收縮,且氣泡中的水蒸氣不斷液化為液態,故越來越小;沸騰時,燒杯中所有的水溫度都一樣,氣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體壓強越小,且不斷有液態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故氣泡越來越大;(5)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液體在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6)根據實驗數據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解答】解:(1)安裝實驗器材時需要先固定好酒精燈,點燃后再調整上面鐵圈的位置,保證能夠利用酒精燈的外焰給燒杯充分加熱,然后再調整上面鐵圈的位置,水面沒過試管中物質,并且不要碰到燒杯壁和燒杯底,故從下往上安裝;(2)結合實驗目的可知除溫度計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秒表;(3)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溫度計的讀數是96℃;(4)水在沸騰前,水溫度上部較下部低,氣體會遇冷液化,當溫度較高的氣泡上升到比較冷的水的上層時,氣泡內的水汽液化,且融入水中,所以氣泡的體積逐漸減小,因此圖(b)是沸騰前的情形;水在沸騰時,水溫都達到沸點,水在各個部位同時汽化,因此大量氣泡會在上升過程中逐漸得到補充,加之越往水面液體的壓強越小,因此氣泡會越變越大,因此圖(a)是沸騰時的情形;(5)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分析表格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98℃;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與火力大小無關,繼續用猛火加熱,水的沸點會不變;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說明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6)根據實驗數據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故答案為:(1)從下往上;需要;(2)秒表;(3)96;(4)(b);(5)98℃;不變;不能;吸收;(6)見上圖。【點評】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涉及了實驗裝置的安裝、儀器的選擇、溫度計的讀數和描點連線等知識的考查,有一定難度。27.(6分)為了驗證裝在試管里的固態碘受熱升華,甲同學直接將試管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如圖甲所示;乙同學將試管浸入熱水槽中,如圖乙所示,兩試管都會出現碘蒸氣。(已知:碘的熔點是113.5℃、沸點是184℃;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為800℃。)(1)在圖甲中,酒精燈火焰的溫度高于碘的熔點、沸點的溫度,出現的碘蒸氣可能是碘熔化后,再汽化形成的;(2)在圖乙中,沸水的溫度低于碘的熔點、沸點溫度,碘不可能(選填“可能”或“不可能”)熔化,試管中的氣態只能是碘升華形成的;(3)綜合比較兩種方案,圖乙(選填“甲”或“乙”)的設計更有說服力。【分析】(1)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2)可以將試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溫度低于碘的熔點、沸點溫度,出現的碘蒸氣不會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華形成的;(3)根據(1)(2)分析回答。【解答】解:(1)固態碘吸收熱量變成液態碘的過程叫熔化;液態碘吸收熱量變成氣態碘的過程叫汽化;酒精燈火焰的溫度高于碘的熔點、沸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