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山西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1頁
人教山西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2頁
人教山西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3頁
人教山西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4頁
人教山西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提分專項

專項五文言文知識梳理與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魚我所欲也》

1.重點詞語解釋。

⑴死亦我所晉.

(2)塔爾而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二者不可彳號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通假字。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同"”,

意為O

⑵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同"”,

意為。

(3)鄉為身死而不受

“”同"",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同"",意為。

“”同"",意為o

3.一詞多義。

⑴為: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鄉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萬鐘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異義詞。

⑴一豆羹

古義:。今義:。

⑵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古義:0今義:

二、《唐雎不辱使命》

1.重點詞語解釋。

⑴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⑵大王加勒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4)非若是也_________________

2.通假字。

⑴故不錯意也

“”同"”,意為—

(2)倉鷹擊于殿上

“”同“",意為—

3.一詞多義。

⑴以: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______

⑵使:秦王便人謂安陵君日—

安陵君因使唐雎便于秦______

4.古今異義詞。

⑴體禳降于天

古義:。今義:.

⑵秦王色瑛

古義:0今義:一

5.詞類活用。

⑴祿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

⑵依尸百萬,流血千里_______

⑶天下緬素_________________

三、《送東陽馬生序》

1.重點詞語解釋。

⑴余幼時即隋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無從致書以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敢想逾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嘗趨百里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假字。

(1)四支僵勁不能動

“”同"",意為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舍生皆被綺繡

“”同"”,意為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異義詞。

⑴串送之

古義:o今義:_______________

(2)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古義:O今義:_______________

4.詞類活用。

⑴手自筆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腰白玉之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曹劌論戰》

1.重點詞語解釋。

⑴又何回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弗敢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其旗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詞多義。

⑴故:公問其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彼竭我盈,敢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民弗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戰則請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異義詞。

⑴犧牲玉帛

古義:。今乂: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一戰

古義:°今乂:_______________

(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古義:。今乂:_______________

4.詞類活用。

⑴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公將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鄒忌諷齊王納諫》

1.重點詞語解釋。

⑴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形貌際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鄒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假字。

孰視之

“”同"",意為_________________

3.一詞多義。

(1)美:吾妻之差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期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入翱見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皆期于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異義詞。

⑴今齊展方千里

古義:°今乂:_______________

(2)宮婦左營莫不私王

古義:。今乂:_________________

5.詞類活用。

⑴朝眼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吾妻之蓑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陳涉世家》

1.重點詞語解釋。

⑴輟耕石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悵很久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富貴,無相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九百人由大澤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侯將相字有種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假字。

⑴發閭左逾戍漁陽

“”同"",意為O

⑵為天下唱

“”同"",意為O

(3)固以怪之矣

“”同"",意為O

3.一詞多義。

⑴會:含天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皆來拿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項燕為楚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使外將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皆次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次所旁叢祠中.

(4)書:乃丹至帛曰“陳勝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魚腹中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異義詞。

(1)今*亦死

古乂:0今乂:°

⑵又聞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古義:。今乂:°

(3)旦日,卒中住隹語

古義:0今乂:。

(4)等死,死國可乎

古義:0今乂:°

5.詞類活用。

⑴皆指g陳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夜等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咨毒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出師表》

1.重點詞語解釋。

⑴益州姨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蓋追先帝之然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喻朱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異義詞。

⑴誠宜開瓶圣聽

古義:0今乂:°

(2)先帝不以臣里酈

古義:。今乂:°

3.詞類活用。

⑴親賢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當先帝遺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題目。

夫戰,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國藩?于此數語,常常體念。大約用兵無他

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于張遼;諸葛武侯之

攻陳倉受創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筆①之拔逼陽②,氣已竭而

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③下,而蓄養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

之自斃。此善于用氣者也。

【注釋】①荀鷺(ying):春秋時晉國大將。②逼陽:春秋時一小國。③遽:迅

速。

1.請用“/”標出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停頓處。(標三處)

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

之故。

2.士氣是影響戰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曾國藩看來,用兵者應該怎樣利用

士氣取勝呢?請閱讀選文,用自己的話概括。

(二升閱讀下面的古文,回答問題。

許衡①字仲平懷之河內②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

其師日:“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

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

必有大過③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饑

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嘗從日者④家見《書》疏義,因請寓宿⑤,手抄歸。

既逃難徂徒山,始得《易》王輔嗣說⑥。

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

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

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選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五》,有刪改)

【注釋】①許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賢大學士。②懷之河內:懷,懷州。治所在

河內(今河南沁陽)。③過:超過,勝過。④日者:古時占候卜筮的人。⑤寓宿:

指在別人家借宿。⑥《易》王輔嗣說:王輔嗣對《易》的解說。

1.用7”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標三處)

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

2.“許衡不食無主之梨”是經典的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請你結合初中教材中孟子

文章中的觀點來談一談這個故事給你的啟示。

(三)閱讀下面的古文,回答問題。

汪克寬,字德一,祁門人。祖華,受業雙峰饒魯①,得勉齋黃氏之傳。克寬

十歲時,父授以雙峰問答之書,輒有悟。乃取《四書》,自定句讀,晝夜誦習,

專勤②異凡兒。后從父之浮梁③,問業于吳仲迂,志益罵。元泰定中,舉應鄉試,

中選。會試以答策④伉直見黜⑤,慨然棄科舉業,盡力于經學。洪武初,聘至京師,

同修《元史》。書成,將授官,固辭老疾。賜銀幣,給驛⑥還。

(選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二》,有刪改)

【注釋】①饒魯:號雙峰,與后文的“勉齋黃氏”都為南宋理學家。②專勤:專

心勤奮。③浮梁:地名。④答策:朝廷科舉選人的一種方式,又稱“策對”。⑤

黜:降職或罷免,這里指落第。⑥給驛:給予驛站車馬。

1.下面是曉明同學積累的“異”的幾種用法實例,其中與“專勤異凡兒”中

“異”的意思相同的是()

A.得無導乎B.漁人甚異之

C.聊齋志號D.獨在身鄉為異客

2.文中汪克寬“棄科舉”的原因是

以年老有疾辭歸表現了汪克寬

的品格。(第一空用原文填寫)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①,不恥勞辱。有

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②被召詣校書郎③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

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

騫④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日:“小子安

知壯士志哉!”

(選自范曄《后漢書》,有刪改)

【注釋】①執勤苦:操持勤苦。②固:班固。③校書郎:官名,負責校勘書籍。

④傅介子、張騫:都是西漢外交家,都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封侯。

1.請用“/”標出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停頓處。(標三處)

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

書以供養

2.結合加點詞語,體會下面句子中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

室能久事筆研間半?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稻工①

[明]宋應星

凡稻田刈②獲不再種者,土宜本秋耕墾,使宿稿③化爛,敵糞力④一倍。或秋

旱無水及怠農春耕,則收獲損薄也。

凡糞田,若撒枯澆澤⑤,恐霖雨至,過水來,肥質隨漂而去。謹視天時,在

老農心計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⑥,則土質勻碎,而其中膏脈釋化⑦

也。凡牛力窮者,兩人以杠懸和,項背相望⑧而起土。兩人竟日,僅敵一牛之力。

若耕后牛窮制成磨耙兩人肩手磨軋則一日敵三牛之力也。

(選自《天工開物》)

【注釋】①稻工:稻田耕作。②刈(yi):割。③宿稿:指水稻收割后殘留的稻茬。

④糞力:指糞的肥力。⑤撒枯澆澤:撒枯餅澆稀糞。⑥耙:與下文的“布”(si)

均為耕作工具。⑦膏脈釋化:肥料的養分在土中化開。⑧項背相望:這里指兩人

一前一后共同拉犁。

1.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標三處)

若耕后牛窮制成磨耙兩人肩手磨軋則一日敵三牛之

力也

2.我國古代農民為了稻田豐產,積累了哪些耕作智慧?結合選文,分條概述。

(六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趙蕃字昌父,其先鄭州人。蕃以大父場①致仕恩,補州文學②。調浮梁尉、連

江主簿,皆不赴。調辰州司理參軍,與郡守爭獄罷,人以蕃為直。

始,蕃受學于劉清之,清之守衡州,乃求監安仁③贍軍酒庫,因以卒業。至

衡而清之罷,蕃即從清之歸。丞相周必大與蕃契,屢加引薦,蕃竟不受。理宗即

位,以太社令、奉議郎、直秘閣召,皆辭不拜。奉祠居家年五十猶問學于朱熹。

既耄,猶虞末路之難,命所居曰"難齋”。卒謚文節。

(選自《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有刪改)

【注釋】①大父場:趙蕃的曾祖父。②州文學:官職名。下文浮梁尉、連江主簿、

司理參軍、太社令、奉議郎、直秘閣皆為官職。③安仁:衡州下屬安仁縣。

1.用7”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奉祠居家年五十猶問學于朱熹

2.結合趙蕃的諸多事跡,探究其謚號中“節”字的含義。

答案

期末提分專項

專項五文言文知識梳理與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1.(1)討厭,憎恨(2)踩踏

(3)同時得到(4)假如,假使

2.⑴辟避躲避(2)辯辨辨別

(3)鄉向先前、從前

(4)得德感恩、感激與歟語氣詞

3.(1)做為了⑵比對

4.⑴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形似高腳盤豆子

(2)古代的一種量器計時的器具

二、1.(1)交換(2)施與恩惠

(3)增廣、擴充(4)這樣

2.⑴錯措置,安放(2)倉蒼青色

3.⑴用憑借(2)派遣出使

4.⑴吉祥休息(2)彎曲,屈服(用手指)輕輕地抓

5.⑴形容詞作動詞,輕視(2)使動用法,使……伏

(3)名詞作動詞,穿白色喪服

三、1.⑴愛好,特別喜歡(2)得到

(3)略微(4)快步走

2.⑴支肢肢體(2)被披穿著

3.⑴跑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2)借跟“真”相對

4.(1)名詞作狀語,用筆(2)名詞作動詞,在腰間佩戴

四、1.(1)參與(2)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⑶獨自享有(4)倒下

2.(1)緣故,原因所以(2)聽從跟隨

3.⑴指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

⑵可以憑借表示可能或能夠(3)第二次表示又一次

4.⑴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2)名詞作動詞,擊鼓進軍

五、1.(1)認為(2)光艷美麗

(3)長,這里指身高(4)使……聽到

2.孰熟仔細

3.⑴認為……美美麗(2)早晨朝廷朝見

4.(1)土地方圓中央下屬的各級行政區劃的統稱

(2)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方位詞。左和右兩邊

5.⑴名詞作動詞,穿戴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美

(3)動詞作名詞,所受的蒙蔽

六、1.(1)去、往(2)惆悵,極端不滿

(3)如果(4)停駐(5)難道

2.(1)?謫貶官降職或流放

(2)唱倡倡導、發起⑶以已已經

3.⑴適逢,恰巧遇到集會⑵將領率領

(3)編次軍隊駐扎(4)寫帛書

4.⑴逃跑死(2)私下空隙

(3)到處表示根據以往的經驗,某種情況在一定條件下時常存在或經常發生

(4洞樣等待

5.⑴名詞作動詞,以目示意(2)名詞作動詞,用籠罩著

(3)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七、1.(1)人力疲憊,民生凋敝(2)時候

(3)特殊的禮遇(4)不合道理

2.⑴擴大商店等設立后開始營業

(2)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

3.⑴形容詞作動詞,親近(2)名詞作動詞,發揚光大

八、(-)1.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

2.示例:要善于保存士氣,不要“初氣過銳”。當士氣衰竭時,要設法振作士

氣。當不能迅速取勝時,要善于蓄養士氣。

【參考譯文】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減弱了,第

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枯竭了。我對這幾句話,經常思索玩味。大概用

兵并無其他奧妙,經常保持銳氣不用盡就可以了。(三國時)孫權攻打合肥,受

挫于張遼;諸葛亮攻打陳倉,受挫于郝昭,(兩者失敗)都是起初氣勢太盛,漸

漸就衰竭無力的緣故。只有荀鷺攻克逼陽,士氣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陸抗攻克

西陵,事先預料城墻難以迅速攻下,因而養精蓄銳,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

敵人力盡自斃。這也是善于利用士氣作戰(的人)了。

(二)1.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

2.略。點撥:從本文看,“許衡不食無主之梨”敘述了許衡寧愿忍受口渴的

煎熬,也不愿意偷摘路旁樹上的梨解渴這件事,表現了許衡正直、嚴于律己、

絕不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的高尚品質。《魚我所欲也》或《富貴不能淫》

里的觀點都可引用,能自圓其說即可。

【參考譯文】許衡,字仲平,是懷州河內人,祖輩世代務農為生。許衡年幼的

時候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天賦,七歲進入小學,老師教他辨析章節和句讀,他

問他的老師:”讀書的目的是什么?”老師說:“為考試中舉。”許衡說:“僅

僅就為了這個嗎?”老師大為驚奇。每次老師給他講解書籍,他總是問老師其

中的旨意。時間長了,老師對他的父母說:“這個孩子很聰明,悟性又非常好,

不平凡,總有一天,他會超過一般人,我當不了他的老師。”于是就辭別而去。

像這樣總共換了三位老師。許衡稍大一些后,他酷愛讀書,如饑似渴,然而身

處混亂時代,而且貧窮,家中沒有書。曾經跟隨一個算卦的人到他家去,見那

人家有《尚書》的疏義,于是就請求住在他家里,抄寫了那部書才回家。后來

逃到徂徒山,才得到王輔嗣有關《周易》的解說。

曾經在夏天經過河陽,許衡口渴極了,路邊有梨樹,大家爭著摘梨吃,許衡獨

自端正地坐在樹下和平常一樣。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吃,他說:“不是我的東西

而擅自取用,這是不對的。”別人說:“世道這么亂,這些梨早沒有主人了。”

許衡說:“梨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

(三)1.A2.會試以答策伉直見黜淡泊名利

【參考譯文】汪克寬,字德一,是祁門縣人。(他的)祖父汪華,跟隨老師饒魯

學習,得到理學大師勉齋先生黃氏的真傳。汪克寬十歲時,父親教給他雙峰問

答的書,(他)總是有領悟。于是取出《四書》來,自己確定句讀,晝夜誦讀研

習,專心勤奮與一般的孩子不同。后來隨從父親到浮梁,向吳仲迂求學,志氣

越發深篤。元末泰定年間,被舉薦參加鄉試,考中了。參加會試時因回答(皇

帝)策問剛直而落第,情緒激昂地放棄了科舉事業,盡力于經學。洪武初年,

克寬被招聘至京師,參加《元史》的編修。書成后,朝廷授他官職,他以年老

多病辭謝。太祖賜他銀幣,給予驛站車馬送歸故里。

(四)L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

2.“安……乎”是指“怎么……呢”,加強了反問的語氣。班超認為自己身為大

丈夫,雖沒有什么突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