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基礎(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1頁
化學實驗基礎(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2頁
化學實驗基礎(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3頁
化學實驗基礎(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4頁
化學實驗基礎(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04化學實驗基礎

互"八省”聯考典題

1.(2025年1月?“八省聯考”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3)規范操作是實驗安全的保障,下列做法錯

誤的是()

A.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試劑,以免危害健康和污染試劑

B.使用濃硝酸等揮發性試劑時在通風櫥中操作

C.金屬鈉著火,迅速用濕抹布覆蓋滅火

D.點燃可燃性氣體前,需要驗純

【答案】C

【解析】A項,固體試劑一般用鏡子或藥匙取用,液體藥品一般用滴管取用,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試劑,

以免危害健康和污染試劑,A正確;B項,易揮發有毒試劑的取用一般在通風櫥中操作,B正確;C項,金

屬鈉著火不能用濕抹布覆蓋滅火,因為鈉遇水會發生劇烈反應,產生氫氣并可能導致爆炸,正確的做法是

使用干燥的細沙覆蓋撲滅,C錯誤;D項,可燃性氣體在點燃或加熱之前都要驗純,以免發生爆炸,D正確;

故選C。

2.(2025年1月?“八省聯考”內蒙古卷,7)下列各組實驗中試劑或方法選用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試劑或方法

A除去鐵屑中的銅稀HNO3、過濾

B測定NaHSO3水溶液中c(H+)NaOH溶液、滴定

C除去試管內壁的CaSCUNa2c。3溶液、HC1溶液

D分離乙醇和乙酸乙酯直接分液

【答案】C

【解析】A項,硝酸與鐵、銅均反應,可以用濃硝酸去除鐵粉中的銅粉,A錯誤;B項,NaHSCh溶液

中,亞硫酸氫根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但因亞硫酸氫根的電離程度小,故無法用滴定法測定,B錯誤;

C項,硫酸鈣與碳酸鈉反應,轉化為碳酸鈣難溶物,加入鹽酸后,碳酸鈣溶解,C正確;D項,將混合物通

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D錯誤;故選C。

3.(2025年1月?“八省聯考”河南卷,10)由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能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及現象結論

以甲烷球棍模型為基礎,用兩個代表氯原子的小球替換代

ACH2cb無同分異構體

表氫原子的小球,只能得到一種結構模型

B將SO2通入滴有酚酰的氨水,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so2具有漂白性

將潔凈的柏絲在酒精燈外焰灼燒至與原來火焰顏色相同,

C該溶液的溶質為鈉鹽

再蘸取某溶液在外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

常溫下,CH3coOH溶液與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

DCH3COOH為弱酸

混合溶液pH=8

【答案】A

【解析】A項,以甲烷球棍模型為基礎,用兩個代表氯原子的小球替換代表氫原子的小球,只能得到一

HH

種結構模型,說明結構與g表示同一種物質,則CH2c12無同分異構體,A正確;

C1Z、C1C1Z¥

B項,將SC)2通入滴有酚酷的氨水,SC>2與NH3<H2。反應,溶液堿性減弱,由紅色變為無色,不能說明S02

具有漂白性,B錯誤;C項,將潔凈的鉗絲在酒精燈外焰灼燒至與原來火焰顏色相同,再蘸取某溶液在外焰

上灼燒,火焰呈黃色,說明該溶液的溶質中含有Na元素,不一定為鈉鹽,C錯誤;D項,常溫下,CH3COOH

溶液與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溶液pH=8,二者的濃度未知,故無法說明CH3coOH為弱酸,D

錯誤;故選A。

4.(2025年1月?“八省聯考”云南卷,11)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結論錯誤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結論

A用激光筆照射某有色玻璃,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該有色玻璃是膠體

B用伯絲蘸取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到黃色溶液中有鈉鹽

用惰性電極電解CuCb溶液,將濕潤的淀粉KI試紙靠近陽

C陽極有Cb生成

極,試紙變藍

D向FeC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一段時間后溶液變紅Fe2+被氧化為Fe3+

【答案】B

【解析】A項,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用激光筆照射某有色玻璃,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有色玻璃

屬于固溶膠,是膠體,A正確;B項,用鉗絲蘸取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到黃色,該溶液中含有

Na元素,不一定是鈉鹽,B錯誤;C項,惰性電極電解CuCb溶液,陽極上發生氧化反應,2CL-2e=C12T,

CI2能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色,C正確;D項,Fe3+遇到KSCN溶液變紅色,向FeCb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一段時間后溶液變紅,說明FM+被氧化為Fe3+,D正確;故選B。

5.(2025年1月?“八省聯考”云南卷,6)下列操作及裝置(夾持裝置省略)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A項,滴定時,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故A錯誤;B項,用分液法分離水層和CC14

層,故B正確;C項,鐵鑰匙鍍銅,銅片應該用作陽極、鐵鑰匙作陰極,故C錯誤;D項,NO2能與水反

應,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故D錯誤;故選B。

6.(2025年1月?“八省聯考”河南卷,4)下列圖示中,操作規范的是(

【答案】C

【解析】A項,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中進行溶解配制,A錯誤;B項,CuSO4廢液應先倒入指定廢液缸

中,再清洗試管,B錯誤;C項,用蒸發皿進行蒸發濃縮NaCl溶液,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C正確;D項,

長期存放KzCrzO,標準溶液應用密封的細口瓶,容量瓶用于溶液配制不能長期儲存溶液,D錯誤;故選C。

7.(2025年1月?“八省聯考”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7)已知在強堿溶液中K2M11O4可被Cb氧化

為KMnO.某實驗小組使用KzMnCU和M11O2的固體混合物,按照下圖步驟依次操作,制備KMnCU固體。

各步驟中裝置和原理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7范於

由蒸發

星W結晶

飽和K、,MnCNaOH

口£T溶液■21;食鹽水破性溶液溶液

A.分離固體混合物B.制取ClC.氧化K2MnO4D得到KMnCU固體

【答案】D

【解析】A項,K2M11O4溶于KOH溶液中形成K2MnC)4堿性溶液,而MnO2不溶于水,可用過濾分離

出溶液中的MnO2,A正確;B項,實驗室利用二氧化錦和濃鹽酸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氣,再利用飽和食

鹽水除去氯氣中混有的HC1雜質,B正確;C項,在強堿溶液中K2MnC)4可被Ck氧化為KM11O4,因此將

氯氣通入到K2M11O4堿性溶液中可制備得到KMnCU,此外氯氣有毒,用NaOH溶液進行尾氣處理,C正確;

D項,KMnC)4受熱易分解,應該用蒸發濃縮,冷卻結晶的方式得到KMnCU固體,D錯誤;故選D。

8.(2025年1月?“八省聯考”四川卷,)5下列裝置或操作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制備干燥的NEB.制備無水FeCb

C.除去CO2中少量的HC1D.萃取并分離澳水中的澳

【答案】B

【解析】A項,濃氨水能與生石灰制備氨氣,堿石灰能用于干燥堿性氣體氨氣,則題給裝置能達到制

備干燥氨氣的實驗目的,故A不符合題意;B項,氯化鐵在溶液中會水解生成氫氧化鐵和鹽酸,所以六水

氯化鐵在氮氣氛圍中直接加熱會因氯化氫揮發使水解平衡不斷右移直至趨于完全得到氫氧化鐵,不能制得

無水氯化鐵,則題給裝置不能達到制備無水氯化鐵的實驗目的,故B符合題意;C項,氯化氫能與碳酸氫

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溶于碳酸氫鈉飽和溶液,則題給裝置能達到除去二氧

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雜質的實驗目的,故C不符合題意;D項,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能萃取

漠水中的浪,則題給裝置能達到萃取并分離澳水中的澳的實驗目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9.(2025年1月?“八省聯考”四川卷,9)一種測定葡萄酒中SO?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忽略夾持裝

置)。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緩慢通入N2的目的是盡可能使SO2進入H2O2溶液

B.冷凝管的作用是避免水蒸氣進入也。2溶液影響測定結果

C.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反應后的H2O2溶液可獲得SO2的含量

D.若實驗過程中品紅溶液褪色,則說明實驗失敗

【答案】B

【解析】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亞硫酸存在化學平衡:SO2+H2OH2SO3H++HSO3-,

向葡萄酒中加入硫酸,增大氫離子濃度,平衡逆向進行,抑制亞硫酸電離,減小二氧化硫的溶解度,通入

氮氣并加熱是把溶解的二氧化硫吹出到盛有H2O2的溶液中吸收,發生反應:SO2+H2O2=H2SO4,用NaOH

標準溶液滴定產生的H2sO4,進而可確定葡萄酒中SO2的量。根據最后的品紅溶液不褪色可判斷確定SO2

被完全吸收。根據H2O2中H2SO4的量的多少判斷葡萄酒中SO2的含量。A項,緩慢通入用的目的是盡可

能的將雙頸燒瓶中SO2吹出,使其進入H2O2溶液被氧化為H2s。4,A正確;B項,冷凝管的作用是避免溫

度過高,導致葡萄酒中的部分硫酸溶液被吹入H2O2溶液而影響測定結果,B錯誤;C項,根據反應

SO2+H2O2=H2SO4,H2SO4+2NaOH=Na2SO4+2H2O可得關系式:SO??H2so4?2NaOH,根據滴定時消耗NaOH

標準溶液的體積及濃度計算出〃(NaOH),就可以得到一定體積的葡萄糖中SO2的物質的量及其含量,C正

確;D項,SO2具有漂白性,能夠使品紅溶液褪色,若實驗過程中看到品紅溶液褪色,說明在H2O2溶液中

SO2沒有被完全氧化吸收,則根據滴定時消耗NaOH標準溶液計算的SO2的含量就會比實際偏低,從而可知

該測定SO2含量的實驗失敗,D正確;故選B。

能力強化提分練

1.實驗室安全至關重要,下列有關實驗安全和儀器使用,說法錯誤的是()

A.皮膚濺上堿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沖洗

B.配制H2s。4溶液時,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3.50mL濃硫酸,再稀釋至相應濃度

C.金屬K燃燒起火,用滅火毯(石棉布)滅火

D.容量瓶在使用前需要檢查是否漏液,檢漏需要倒置兩次

【答案】B

【解析】A項,堿液具有腐蝕性,皮膚濺上堿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沖洗,故A正

確;B項,量筒的精度為0.1mL,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3.50mL濃硫酸,故B錯誤;C項,滅火毯耐高溫,

能隔絕空氣,金屬K燃燒起火,用滅火毯(石棉布)滅火,故C正確;D項,容量瓶在使用前需要檢查是否

漏液,檢漏需要倒置兩次,蓋上瓶塞倒置不漏液后,將瓶正立且將瓶塞旋轉180。后,再次倒立,故D正確;

故選Bo

2.化學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對于實驗安全至關重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苯酚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清洗

B.濃硫酸撒到手上應用大量水沖洗后涂NaOH溶液

C.實驗室制乙酸乙酯時,導管直接插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收集產物

D.向乙醇中滴加濃硫酸,并加高鋸酸鉀固體振蕩,以驗證乙醇有還原性

【答案】A

【解析】A項,苯酚對人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若苯酚不慎沾到皮膚上,可根據苯酚易溶于酒精的性質,

立即用酒精清洗,然后再用水進行洗滌,A正確;B項,濃硫酸撒到手上應用大量水沖洗后涂上稀NaHCCh

溶液,而不能再使用對人體有強烈腐蝕性的NaOH進行洗滌,B錯誤;C項,實驗室制乙酸乙酯時,為除

去制取的乙酸乙酯蒸氣中混有的雜質乙酸和乙醇,同時避免由于乙醇溶解而可能引發的倒吸現象的發生,

導管末端應該在飽和碳酸鈉溶液液面以上,而不能直接插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收集產物,C錯誤;D項,濃

硫酸也能夠氧化乙醇生成CO2、SO2,SO2也能夠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不能證明高鎰酸鉀能夠氧

化乙醇,D錯誤;故選A。

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向容量瓶中轉移液體時,玻璃棒下端應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下

B.取用藥品時,為了防止引入雜質,剩余藥品均不得放回原試劑瓶

C.皮膚濺上堿液,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1%的硼酸溶液

D.配制氯化鐵溶液時,將氯化鐵固體溶解在較濃鹽酸中再加水稀釋

【答案】B

【解析】A項,向容量瓶中轉移液體時,玻璃棒在刻度線以下能確保溶液沿著容量瓶的內壁順利流下,

避免溶液濺出而導致實驗誤差,所以玻璃棒下端應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下,故A正確;B項,一般情況下用

剩的化學藥品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中,但金屬鈉、鉀及白磷就必須放回原試劑瓶中,否則會發生意外事故,

故B錯誤;C項,堿液具有腐蝕性,皮膚濺上堿液,堿液會腐蝕皮膚,所以皮膚濺上堿液,應立即用大量

水沖洗,然后涂上1%的硼酸溶液防止皮膚灼傷,故C正確;D項,氯化鐵是強酸弱堿鹽,在溶液中水解生

成氫氧化鐵和鹽酸,所以配制氯化鐵溶液時,將氯化鐵固體溶解在較濃鹽酸中再加水稀釋,故D正確;故

選B。

4.關于實驗室安全,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實驗室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需要提醒圖標有:

B.濃硝酸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

C.KMnO4>KCIO3、NazCh等固體因具有強氧化性不能隨便丟棄,可以將未用完的上述固體放回原試

齊面

D.盛放濃硫酸試劑瓶的儲物柜上應張貼的標識:

【答案】C

【解析】A項,Na與水劇烈反應生成H2,取用Na時用小刀切割,防止小刀傷手,需要佩戴護目鏡,

有氫氣生成需要用排氣扇將氫氣排出,實驗完畢后要洗手,A正確;B項,濃硝酸是遇見光易分解的液體,

應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B正確;C項,一般情況下藥品取出之后,多余的藥品不能再放回原試劑瓶,防止

試劑被污染,C錯誤;D項,濃硫酸具有腐蝕性,應該貼上腐蝕品標識,D正確;故選C。

5.下列實驗室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錯誤的是()

選項突發事件應對措施

A制備金屬鎂的電解裝置失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B蒸儲實驗忘記加碎瓷片停止加熱,冷卻后加入碎瓷片,繼續蒸播

C不慎將金屬汞灑落桌面盡量收集至密封的試劑瓶中,剩下的立刻撒上硫粉處理

D輕微割傷用藥棉清理傷口,然后用碘酒擦洗,最后用創可貼外敷

【答案】A

【解析】A項,金屬鎂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單質,所以制備金屬鎂的電解裝置失火時,

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故A錯誤;B項,蒸鐳實驗時,為了防止暴沸,要加碎瓷片,若忘記加碎瓷

片,應停止加熱,冷卻后加入碎瓷片,繼續蒸館,故B正確;C項,金屬汞有毒,常溫常壓能和S反應,

不慎將金屬汞灑落桌面,應盡量收集至密封的試劑瓶中,剩下的立刻撒上硫粉處理,故C正確;D項,輕

微割傷時,為防止感染,可用藥棉清理傷口,然后用碘酒擦洗,最后用創可貼外敷,故D正確;故選A。

6.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圖示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或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

應實驗目的的是()

5

飽和、生01

NaCl溶渝

藍色鉆玻晶J

H_ZnCl2

廠溶液

D.用環己烯

A.除去Cb中的雜質HC1B.鐵釘鍍鋅C.觀察鉀的焰色試驗提取濱水中

的澳單質

【答案】C

【解析】A項,HC1極易溶于水,用飽和NaCl溶液除雜時應選用洗氣瓶,A項不符合題意;B項,鐵

釘鍍鋅時鐵釘為陰極,要與負極相連,B項不符合題意;C項,觀察鉀的焰色試驗要透過藍色鉆玻璃,以排

除鈉元素的干擾,C項符合題意;D項,環己烯會與澳單質發生加成反應,不能作萃取劑萃取澳,D項不符

合題意;故選C。

7.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檢驗氯化鏤受熱分C.證明

目的A.制取S02D.測定醋酸的濃度

解的產物Ksp(CuS)<Ksp(ZnS)

2滴O.lmol/L

濃硫酸Na2s溶液|L未知濃度

NH4cl固體L的醋酸

實驗堿石£尸2滴

.T1O.lmol/L

一2mLX「s「

aim。叫譚4

募B0.1000molL-1

方案濕潤的菰豆廠編潤的酚獻ZnSOII"代》

4Q/20.00mLNaOH溶液

石蕊試紙棄、試紙

1溶液S三”1?2滴甲基橙

-Cu白色黑J1

1_?1

沉淀沉?!

【答案】C

【解析】A項,Cu和濃H2s。4反應需要加熱,該裝置無加熱的酒精燈,無法達到實驗目的,A錯誤:

B項,根據實驗裝置圖,NH4ClANH3t+HClT,左邊為堿石灰,吸收HCL通過NH3,但NH3不能使潤濕的

藍色石蕊試紙變色;同時右邊為P2O5,吸收NH3,通過HC1,但HC1不于酚醐作用變色,B錯誤;C項,

根據反應Zn2++S2=ZnSJ可知,2滴O.lmolLNa2s溶液與2mLO.lmolLiZ11SO4溶液完全反應生成ZnS沉

淀,ZnSCU溶液過量,往沉淀中再加入2滴O.lmorUCuSCU后出現黑色沉淀,說明發生了ZnS(s)+Cu2+(aq)

二^CuS(s)+Zn2+(aq)的轉化,則證明Ksp(CuS)<Ksp(ZnS),C正確;D項,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測定

未知濃度的醋酸溶液,滴定終點時的CH3coONa顯堿性,所以應選擇酚酰作指示劑,D錯誤;故選C。

【解析】A項,證明非金屬性的強弱應該用最高價含氧酸,不能用鹽酸,而且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

成的二氧化碳中會混有氯化氫,氯化氫也會與硅酸鈉反應生成硅酸沉淀,無法比較C和Si的非金屬性,A

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項,Na2c。3比NaHCCh的穩定性強,連有NaHCCh試管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連有

Na2cCh試管的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B能達到實驗目的;C項,Na2cCh溶液也能吸收CO2,發生反應:

Na2CO3+H2O+CO2=2NaHCO3,應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項,加熱NH4cl會分解生

成NH3和HC1,但兩者遇冷又重新結合成NH4CI,不能制得氨氣,D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B。

9.下列實驗合理的是()

?啟4瓷塔堪光潔的銅絲

B.量取KMnCU標準D.進行氯化鈉的焰

A.配制溶液時定容C.熔化NaOH固體

溶液色試驗

【答案】A

【解析】A項,配制溶液時定容,“繼續向容量瓶中加入蒸儲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線以下1?2cm時,改

用膠頭滴管滴加蒸儲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即眼睛、刻度線和凹液面在一條直線,A正確;B項,KMnO4

溶液會腐蝕乳膠管,應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錯誤;C項,瓷生煙中含有二氧化硅,熔化的NaOH會腐蝕

瓷生蝸,C錯誤;D項,灼燒銅絲,火焰呈綠色,干擾氯化鈉的焰色試驗,應選擇柏絲或光潔無銹的鐵絲做

焰色試驗,D錯誤;故選A。

10.用下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操作規范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銅絲&

?卜

cl1

A.分離乙酸乙酯和C.向容量瓶轉移溶D.焰色試驗檢驗

B.熔化純堿

乙醇液Na2so4中鈉元素

【答案】c

【解析】A項,乙酸乙酯會溶解在乙醇中,液體不分層,無法用分液的方法進行分離,不能達到實驗

目的,A錯誤;B項,在高溫條件下,瓷用煙中成分之一的SiC>2會與純堿反應而造成用煙損壞,不能達到

實驗目的,B錯誤;C項,向容量瓶轉移溶液時要用玻璃棒引流,燒杯嘴與玻璃棒接觸,玻璃棒下端要在容

量瓶刻度線下方并與瓶壁接觸,C正確;D項,銅絲灼燒時焰色呈綠色,會干擾鈉元素的焰色,不能達到實

驗目的,應該使用潔凈的鉆絲或鐵絲,D錯誤;故選C。

1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粗銅NH4cl固體

精銅1P?'j/碳石灰

T1^iCl1

濕潤的蔽,澗的酚愀

石蕊試紙/甲、試紙H(g)I(g)

CuSO22

?1溶液HI(g)

B.檢驗氯化鏤受熱分C.驗證改變壓強能破

A.電解精煉銅D.干燥Cb

解產物壞化學平衡狀態

【答案】B

【解析】A項,電解精煉銅時粗銅應連接電源正極,A錯誤;B項,氯化鏤固體受熱分解為氨氣和氯化

氫,堿石灰吸收氯化氫,濕潤的酚獻試紙遇氨氣變紅,五氧化二磷吸收氨氣,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遇氯化

氫變紅,可檢驗氯化俊受熱分解產物,B正確;C項,H2(g)+b(g)=2HI(g)為反應前后氣體總物質的

量不變的反應,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C錯誤;D項,干燥氣體應用洗氣瓶,長管進氣,短管出氣方可將氣

體干燥,U型管不能用于干燥氣體,D錯誤;故選B。

12.用下圖實驗裝置進行有關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BCD

除去溶在CCL中的Bn干燥氨氣將NaCl從溶液中結晶析出測定化學反應速率

【答案】A

【解析】A項,Br2可以與NaOH反應,Br2+2NaOH=NaBr+NaBrO+H2O,因此用NaOH溶液洗滌可以

除去CCL中的Bn,A正確;B項,NE可以與CaCb發生反應生成CaCb8NH3,因此不能用CaCb干燥

NH3,B錯誤;C項,蒸發NaCl溶液需要使用蒸發皿,不能使用用煙,C錯誤;D項,氏。2分解生成的。2

會從長頸漏斗中溢出,無法測量反應速率,應使用分液漏斗,D錯誤;故選A。

13.AlCb熔點為190℃,沸點為182.7℃,在177.8℃升華。某同學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制

備無水AlCb,其中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A項,利用二氧化鐳與濃鹽酸反應制備氯氣需要加熱,A錯誤;B項,堿石灰可與氯氣反應,

不能用堿石灰干燥氯氣,B錯誤;C項,氯氣與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并用錐形瓶收集氯化鋁,能達到實驗目的,

C正確;D項,飽和食鹽水不能吸收氯氣尾氣,應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D錯誤;故選D。

14.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用量氣管準確測量D.模擬侯氏制堿法制

A.驗證SO,具有漂白性C.可用于制備金屬鎰

氣體體積備NaHCO3

【答案】C

【解析】A項,鹽酸和亞硫酸鈉反應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被澳水、酸性高鎬酸鉀氧

化,該裝置能驗證SO2的還原性,A錯誤;B項,要上下移動量氣管,使兩邊液面平齊時,再讀數,B錯誤;

C項,與鋁熱反應相似,鎂條燃燒產生熱量,促進氯酸鉀分解從而驅動反應發生,裝置可用于制備金屬錦,

C正確;D項,侯氏制堿法的原理是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氨氣、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氫鈉沉淀,D

錯誤;故選C。

15.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所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及現象實驗結論

碘與環己烷發生

A在碘水中加入環己烷,振蕩、靜置,下層溶液顏色變淺

了取代反應

將乙醇與濃硫酸混合液加熱至170℃,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

B氣體成分為乙烯

酸性高錦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

C用酒精燈灼燒織物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氣味該織物含蛋白質

將HC1滴入飽和NaHCO3溶液中,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非金屬性:Cl>

D

濁的氣體C

【答案】c

【解析】A項,碘水中加入環己烷,振蕩、靜置,下層溶液顏色變淺,是因為碘單質易溶于環己烷,發

生萃取,不是取代反應,故A錯誤;B項,產生的氣體中含有揮發的乙醇,而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

液褪色,故B錯誤;C項,蛋白質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可據此證明蛋白質的存在,故C正確;D項,

HC1不是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根據鹽酸酸性強于碳酸得出非金屬性:C1>C,故D錯誤;故選C。

16.下列實驗操作與對應現象及所得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操作現象結論

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產生乳白色渾濁和刺

AH2s。4具有氧化性

激性氣味氣體

H2SO4

2mL0.lmol/L(NH4)2Fe(SO4)2

溶液中滴加幾滴(NH4)2Fe(SC)4)2溶液中存

B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O.lmol/LNaOH溶液,將濕潤在NH4+

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

室溫下將SO2和。2分別通入02的氧化性一定強于

C通入。2的試管變黃快

溶液中

H2sso2

室溫下,用pH計測量等濃度

D前者大于后者Ka(HCN)<Ka(HClO)

的NaCN和NaClO溶液的pH

【答案】D

【解析】A項,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硫沉淀、二氧化硫氣體和水,反應時硫代

硫酸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還原,即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硫酸只表現酸性,故A錯

誤;B項,向2mL0.1mol/L(NH4)2Fe(SC)4)2溶液中滴加幾滴0/mol/LNaOH溶液,NaOH會先與Fe?+反應而被

消耗,氫氧化鈉量不足,不會和錢根離子反應,且反應過程中未加熱,不會有氨氣生成,紅色石蕊試紙不

會變藍,故B錯誤;C項,沒有明確氫硫酸溶液的濃度是否相等,由探究實驗變量唯一化原則可知,通入

氧氣的試管變黃快不能說明氧氣與氫硫酸溶液反應的反應速率大于二氧化硫與氫硫酸溶液反應的反應速率,

所以無法比較氧氣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強弱,故C錯誤;D項,室溫下,用pH計測量等濃度的氧化鈉和次

氯酸鈉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說明富酸根離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次氯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由鹽

類水解規律可知,氫氟酸的酸性弱于次氯酸,電離常數小于次氯酸,故D正確;故選D。

17.下列事實或現象和相應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事實或現象結論

往碘的CCL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KI溶液,振蕩,碘在濃KI溶液中的溶解能

A靜置后液體分層,下層由紫紅色變為淺粉紅色,上力大于在CC9中的溶解能

層呈棕黃色力

向兩支分別盛有2mL苯和2mL甲苯的試管中各加

B甲基使苯環活化

入幾滴酸性高鋅酸鉀溶液,用力振蕩,后者褪色

用PH計測定SO2、CO?飽和溶液的pH,前者pH

CH2s。3酸性強于H2c。3

用飽和Na2c。3溶液浸泡BaSCU一段時間后過濾洗

DKsp(BaSO4)>Ksp(BaCC>3)

滌,向所得的濾渣上滴加稀鹽酸,有氣泡冒出

【答案】A

【解析】A項,往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碘化鉀溶液,振蕩,靜置后液體分層,下層由紫

紅色變為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說明碘溶于碘化鉀溶液中,使得下層四氯化碳層中碘的濃度降低,所

以碘在濃碘化鉀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能力,故A正確;B項,甲苯能使酸性高錦酸

鉀溶液褪色而苯不能,是由于苯環對甲基有影響,使甲基活化,故B錯誤;C項,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

度大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飽和溶液中亞硫酸的濃度大于二氧化碳飽和溶液中碳酸的濃度,因為兩種酸的

濃度不同,所以不能根據pH大小來判斷酸的酸性強弱,故C錯誤;D項,在濃度較大的條件下,溶解度較

小的沉淀可以轉化為溶解度較大的沉淀,但不能依據沉淀的轉化確定溶度積溶度積大小,用飽和碳酸鈉溶

液浸泡硫酸領一段時間后過濾洗滌,向所得的濾渣上滴加稀鹽酸,有氣泡冒出不能說明硫酸鋼的溶度積大

于碳酸鋼,故D錯誤;故選A。

18.為達到實驗目的,下列對應的實驗方法正確或操作規范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法或操作

配制

用分析天平稱取LOOOOgNaOH固體置于250mL容量瓶中,

A250mL0.1OOOmol-L'NaOH溶

加水至刻度線

除去粗鹽溶液中的Mg2+和向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靜置、過濾,向濾液中

B

Ca2+加鹽酸至弱酸性

比較ChBr-和I的非金屬性強向4mL氯水中滴加少量KBr溶液,溶液變黃,再滴加少量

C

弱KI溶液,溶液變為棕黃色

比較Ksp(AgCl)和ap(AgI)的大向2mL0.1mol/LAgNO3中滴加NaCl溶液至沉淀完全;再

D

小滴加幾滴O.lmol/LKI溶液,沉淀變黃

【答案】D

【解析】A項,配制250mL0.1000molLiNaOH溶液時,稱取的氫氧化鈉固體應先在燒杯中溶解,冷卻

后再轉移至容量瓶中,并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將洗滌液一并轉入容量瓶,然后加水定容,距離刻度線1?2cm

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刻度線,故A錯誤;B項,向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除去粗鹽溶液中的

Mg2+,還需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除去Ca2+,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鹽酸除去過量的NaOH、碳酸

鈉溶液,故B錯誤;C項,非金屬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則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向4mL氯水中滴加少量

KBr溶液,溶液由無色變為橙黃色,證明氧化性:Cl2>Br2,再滴加少量KI溶液,溶液變為棕黃色,但由于

氯水過量,Cb會與KI反應,并不一定是以2與KI反應產生了b,即不能證明氧化性由2習2,因此無法比

較Br和I的非金屬性強弱,故C錯誤;D項,向試管中加入2mL0.1mol/LAgNC>3溶液,滴加NaCl溶液,

根據Ag++Cl=AgCl|可知,產生氯化銀沉淀,由題中所給的信息可知,恰好產生沉淀,貝I再力□入O.lmol/LKI

溶液,沉淀由白色變黃色,可證明沉淀由AgCl向Agl轉化,說明Agl的溶解度更小,可比較AgCl和Agl

溶度積的大小,故D正確;故選D。

19.常溫下,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得出的解釋或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解釋或結論

A將少量銅粉加入稀硫酸中,無明顯現象,Fe3+將銅粉氧化

再加入Fe(NC>3)3溶液,銅粉溶解

22+

用蒸用水溶解CuCb固體,并繼續加水稀[CUC14]-+4H2OU[CU(H2O)4]+4C1-1E

B

釋,溶液由綠色逐漸變為藍色向移動

用pH計分別測NaClO溶液和CH3coONa

C酸性:CH3COOH>HC1O

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

取2mL某鹵代燒樣品于試管中,加入

D5mL20%KOH溶液并加熱,冷卻后滴加該鹵代燃中含有氯元素

AgNC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項,將少量銅粉加入稀硫酸中,無明顯現象,再加入Fe(NC>3)3溶液,銅粉溶解,可能是Fe3+

將銅粉氧化,也可能是H+、NO3-將Cu氧化,A不正確;B項,加水稀釋CuCb溶液,此時溶液中[CuCLF、

2

[CU(H2O)4]\cr的物質的量濃度都減小,平衡正向移動,從而使溶液由綠色逐漸變為藍色,B正確;c項,

弱酸的酸性越弱,相同濃度的強堿鹽溶液的水解程度越大,pH越大,雖然NaClO溶液的pH大于CH3coONa

溶液的pH,但沒有指明二者的濃度是否相同,所以不能肯定酸性:CH3co0H>HC10,C不正確;D項,

某鹵代燃樣品中加入5mL20%KOH溶液并加熱,冷卻后直接滴加AgNC^溶液,沒有加入稀硝酸中和KOH,

產生的白色沉淀可能為AgCL可能為AgOH,則不能肯定該鹵代燃中含有氯元素,D不正確;故選B。

20.莫爾鹽[(NH4)xFey(SO4)z-nH20K已知:莫爾鹽中鐵的價態只有一種)在醫學上常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

某實驗小組對該鹽的組成進行了如下探究,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探究項目實驗方案

取少量該鹽配成溶液,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雙氧水,觀察溶液

A確定鐵元素的價態

顏色變化

取〃唱固體充分加熱,使產生的氣體通過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測定

B測定結晶水含量

干燥管的增重

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配成溶液,滴加稍過量的NaOH溶液,加熱,將

+

C檢驗存在NH4

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觀察試紙顏色變化

D證明含鐵的離子能取少量該鹽配成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

夠水解

【答案】A

【解析】A項,莫爾鹽中若含Fe3+,則加入KSCN溶液會變紅,若含Fe?+,則加入KSCN溶液不會變

紅,滴加雙氧水后溶液會變紅,A項正確;B項,莫爾鹽分解會生成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也會被堿石灰

吸收,因此無法確定結晶水的質量,B項錯誤;C項,檢驗氨氣應使用濕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