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術理論知識第一頁,共39頁。第一節武術的形成與發展(一)武術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態
(1)人與獸斗的技巧與方法顯現了武術的雛形(2)人與人搏殺格斗的技能為武術產生奠定了基礎。(3)使用兵器的技藝也逐漸從生產技術中分離出來,為武術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4)“武舞”是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將宗教祭祀、教育、娛樂以及搏斗訓練集于一體的活動方式,也是武術最主要的原生形態。第二頁,共39頁。(二)古代武術的發展概況(2)商周時期“田獵”和“武舞”成為訓練的主要手段。(3)秦漢三國時期盛行角抵、手搏、擊劍等,刀成為軍中的主要兵器。(4)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大發展時期,長安二年(702年)。建立了武舉制。(5)宋元時期不僅軍事訓練規范、系統,而且兵器種類大增。民間出現了大量的武藝結社組織,如“弓箭社”等(1)夏朝主要作戰形式是戰車,加之青銅兵器。第三頁,共39頁。(6)明清時期,隨著火器在軍中的出現,使得武術與軍事武藝逐漸分離開來,并在更廣闊的民間開花結果,從而迎來了武術的集大成發展時期,使得武術文化的完備形態在此期間最終形成。主要標志:A、武術拳種流派的形成。B、武術內功的形成。C、武術套路的形成。D、內家拳的出現。E、對武德的明確要求。第四頁,共39頁。(三)近代武術發展概況1910年上海成立“精武會”1928年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第11屆奧運會表演近代中國時局動蕩,戰火不斷,在這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中國武術雖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在“強種強國”理念的號召下,武術曾一度興盛,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術運動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啟后的作用1924至1935年歷屆全運會上武術都被列為正式競賽項目第五頁,共39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術的發展(一)武術管理體制的形成與完善現代體育文化形態的特征就是高度的社會化和組織化。新中國成立后武術運動的發展同樣表現為高度的組織化,使得武術大踏步的走出國門并迅速在世界上推廣開來。1952年設立了民族形式體育研究會。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武術協會。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1994年下發了《國家體委武術協會更名為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通知》第六頁,共39頁。(二)武術競賽體系的形成與完善1953年11月在天津舉行了以武術為主要內容的競賽大會。1985年國家體委頒布、實施了武術運動員等級標準。1990年第11屆亞運會起武術成為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1998年第13屆(泰國)亞運會上散手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三)武術在學校的普及與推廣1956年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就有武術內容。1987年全日制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明確把武術列為基本教材。全國體育院系均把武術列為必修課程,紛紛開設武術選修課。教育部在制定本科體育課程指導綱要時把武術類列為六類主干課程之一。第七頁,共39頁。(四)武術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發展1983年全國有各類武術輔導站3570多個,1987年各種武術館、校有1萬多個,全國習武人數多達6千萬。1997年國家體委頒布實施“中國武術段位制”,將武術段位定為三級九段,初級一、二、三段,中級四、五、六段,高級七、八、九段,中國武術段位制的實施無疑使全民的武術鍛練更為規范。1987年國家體委提出了“開發武術資源”的口號和“以武養武”的思路,“武術搭臺,經貿唱戲”,使武術運動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的道路越走越寬闊。第八頁,共39頁。(五)武術在國際間的傳播與交流把武術推向世界,擴大中國武術在海外的影響,對顯示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和力量,發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都有深遠的意義。1985年8月在西安舉行第一屆國際武術邀請賽。1990年10月國際武術聯合會在北京成立。1991年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武術錦標賽,每四年一次。1999年6月國際奧委會通過決議,承認國際武術聯合會為“被承認的聯合會”。武術“源于中國,屬于世界”。第九頁,共39頁。最新消息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參加中國第十屆全運會期間說:武術將作為比賽項目出現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其全稱是“北京2008奧運會武術比賽”。他說,盡管武術比賽有別于奧運會其他28個大項的比賽,但這畢竟是武術走向奧林匹克舞臺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澄清了“武術將成為2008年奧運會表演項目的傳聞第十頁,共39頁。(六)武術理論研究的逐步深入1952年國家體委設立了民族形式體育研究會。1983年至1986年全國開展大規模武術挖掘整理工作,查明全國拳種129個。1986年成立了中國武術研究院。1987年成立了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分會。1997年武術學科首先在上海體院招收武術博士研究生。目前武術科學研究正向多學科、多層次的立體型研究深入發展,武術的理論體系框架和技術體系的理論建設已見成效。第十一頁,共39頁。第二節武術的內容和分類一、功法運動功法運動是以單個武術動作作為主體練習,以達到健體或增強某方面體能的運動。(一)內壯功(二)外壯功(三)輕功(四)柔功二、套路運動套路運動是指以技擊動作為內容,以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為依據編成的整套練習。(一)單練1、拳術(長拳、南拳、太極拳、八卦掌等)2、器械(長器械、短器械、雙器械、軟器械)(二)對練(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三)集體表演(6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套路演練)。第十二頁,共39頁。三、搏斗運動搏斗運動是兩人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斗智、較力、較技的實戰練習形式。(一)散打(二)推手(三)短兵(四)長兵第十三頁,共39頁。第三節武術的特點和作用一、武術的特點(一)動作具有攻防技擊性攻防動作是武術套路、散打技術的核心(二)具有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運動特色內:精神、意識、氣息。外:手眼身步的形體活動。(三)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廣泛的適應性適合不同年齡、性別、體質、職業;不受時間、季節、場地限制。第十四頁,共39頁。二、武術的作用(一)壯內強外的健身作用(二)提高防身自衛能力(三)培養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四)娛樂觀賞,豐富文化生。(五)交流技藝,增進友誼。第十五頁,共39頁。第二章武術與傳統文化武術植根于中國傳統之沃土,蘊含中國傳統哲理之奧妙,攝養生之精髓,集技擊之大成,融傳統醫學之理,顯武術運動之美,與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血源關系。第一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反侵略反壓迫斗爭的精神力量。二、尚武對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的價值與作用(一)武術對現代人良好競爭意識的培養(二)武術對現代人建立正確人生觀與和諧人際關系的影響(三)武術對培養現代人意志品質的作用第十六頁,共39頁。第二節尚武崇德是武術文化的重要內涵“尚武”指倡導與參與武術鍛練,以求強身健體,自強不息,培養勇于面對現實的競爭意識。“崇德”指推崇道德修養,誠信正直,謙和忍讓,見義勇為,尊守社會公德。一、武德與武禮武德,即武術道德。武禮,即武術的禮節,如“抱拳禮”。二、傳統武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生活處事、擇徒拜師、授藝習武、施武用武。三、武德的當代價值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做守法公民。第十七頁,共39頁。第三節武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影響一、武術的主要文化特征(一)“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各宗教、門派、拳種融合(二)“道德至上”的文化特征:未習武先習德(三)“宗教中心”的文化特征:家族觀念、傳習限制(四)“務實精神和恒久意識”的文化特征:藝無止境(五)“崇尚權威”的文化特征:掌門人、創始人(六)“追求中和”的文化特征:儒、道、佛家思想主宰武術第十八頁,共39頁。二、武術與傳統文化(一)武術與中國哲學:陰陽學說、五行生克等(二)武術與兵家:《孫子兵法》習武思想準則(三)武術與傳統美學:融運動美與修養美為一體(四)武術與傳統醫學:拳起與易,理成于醫(五)武術與宗教:少林武術(佛)、行意拳、八卦掌(道)(六)武術與藝術:雜技、舞蹈、文學第十九頁,共39頁。第三章武術技法分析第一節防身自衛知識與技法分析一、防身自衛概述二、人體主要結構與薄弱部位1、人體骨骼與主要關節頸、肩、肘、腕、指、膝、踝關節2、人體容易受傷的溥弱部位眼睛、鼻部、耳部、頸部、后腦、胸腹部、襠部、脛部3、經絡學說與穴位第二十頁,共39頁。三、防身自衛的技法特點和注意事項(一)防身自衛的技法特點1、動作簡練,實用性強2、手法多變,攻防兼備3、抓住戰機,快速準確4、擊打要害,一招制勝5、不畏強暴,斗智斗勇(二)防身自衛注意事項1、防身自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2、臨危不懼,審時度勢,出其不意,有理有節,防衛得當。第二十一頁,共39頁。第二節套路演練技法分析一、長拳概述長拳具有姿勢舒展、快速有力、動迅靜定、節奏鮮明的運動特點。(一)規定套路:統一編制的競賽套路。(二)自選套路:根據個人身體素質和技術風格創編的套路二、長拳技術要求1、姿勢2、方法3、身法4、眼法5、精神6、勁力7、呼吸8、節奏第二十二頁,共39頁。長拳的傳統技法有:(1)“四擊”是指踢、打、摔、拿。(2)”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神、氣、力、功。其要求是:拳如流星眼似電,腰如蛇形步賽粘,精神充沛氣宜沉,力要順達功要純。(3)“十二形”是比喻長拳運動特色:動如濤、靜如岳、起如猿、落如鵲、站如松、立如雞、轉如輪、折如弓、快如風、緩如鷹、輕如葉、重如鐵。第二十三頁,共39頁。第七章太極拳太極拳概述:太極拳是一種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理論來解釋拳理并命的傳統拳術。陳王庭(1600—1680)(1)吸收了戚繼光的長拳三十二式。(2)結合導引養生術。(3)中醫經絡學說。陳式(陳王庭)、楊式(楊露禪)、武式(武禹襄)吳式(吳鑒全)、孫式(孫祿堂)國家體委組織創編:二十四式、四十二式等各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第二十四頁,共39頁。一、太極拳身體基本知識要求(1)頭部
(2)上肢(3)軀干部(4)下肢二、太極拳運動特點(1)體松心靜(2)緩慢柔和(3)動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三、太極拳的技擊特點(1)柔化剛發(2)松活彈抖(3)避實擊虛主要技法:棚、捋、擠、按、采、捩、肘、靠第二十五頁,共39頁。四、太極拳的健身原理(1)太極拳的動作姿勢有利于氣血運行舒展圓活的放松姿勢使肌肉運動富有節奏,加強血液及淋巴循環(2)太極拳的技術特點有利于新陳代謝運動量適中的有氧運動,調節血壓,按摩臟腑(3)太極拳的動作與意念的協調配合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的保健心靜、用意、協調平衡、調節神經(4)太極拳健身的科學性要求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漸追求“以意運氣、以氣運身”的境界。第二十六頁,共39頁。第八章武術主要器械技法分析(一)刀術特點:短器械之一,以纏頭裹腦、劈、砍、撩、掛等刀法為主,可呈現出勇猛驃悍、雄壯有力的形象,故有“刀如猛虎”之說。(二)劍術特點:短器械之一,以劈、刺、點、崩、云等劍法為主。其特點是;手腕靈活,身法輕快多變,姿勢瀟灑優美,劍法豐富流暢,有“劍似飛鳳”之美喻。(三)棍術特點:長器械之一,主要以掄、劈、掃、撥、舞花等棍法為主。其特點是:快速勇猛,剛勁有力,呼呼生風,有“棍打一大片”的功較。第二十七頁,共39頁。第五章武術教學第一節武術教學特點與要求一、武術教學的特點(一)重視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二)注重直觀教學,以領做為主(三)結合攻防動作講解示范(四)強調動作規范,突出不同拳種風格(五)注重內外兼修,提高演練技巧第二十八頁,共39頁。二、武術教學的要求(一)注重示范教學,運用多種形式教學可利用教師、學生、技術錄像、光盤、計算機等多種形式(二)了解各拳種風格和特點可通過教師的組合、套路演練或技術錄像了解不同拳種的風格。(三)提高安全教育意識武術教學中隱藏著諸多不安全因素,輕視或忽視安全教育將會出現嚴重教學事故。第二十九頁,共39頁。第二節武術教學方法一、指導法(一)講解1、內容:基本技法、動作規格、攻防意識、關鍵環節、易犯錯誤。2、方法:術語化、形像化、單字化、口訣化。(二)示范1、完整示范2、分解示范3、示范位置、示范面與示范速度(三)領做與口令1、領做(1)領做位置要恰當(2)領做與口令指揮相配合2、口令(1)常規口令(2)提示性口令(3)單字口令(4)聲響口令(5)音樂口令第三十頁,共39頁。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初級長拳(第三路)領做位置圖第三十一頁,共39頁。(四)糾正錯誤法1、指導法2、靜耗體驗3、語言提示4、對比分析(五)解析1、分析動作規律2、剖析制約環節3、講評適用功能4、引導演練技巧二、練習法(一)練習方法1、模仿練習2、重復練習3、默想練習(二)練習形式1、集體練習2、分組練習3、單人練習4、雙人練習5、綜合練習6、實戰練習第三十二頁,共39頁。三、評價法(一)觀察和提問(二)抽查與測驗(三)教學比賽四、多媒體教學法(一)多媒體教學內容1、武術組合、套路和散打全程演示2、難度較大的動作3、結構復雜動作4、與規范動作對比5、相關技術理論(二)多媒體教學形式1、觀看技術錄像、光盤2、微格教學3、多媒體教學課件第三十三頁,共39頁。五、探究教學法(一)探究教學內容1、武術組合或套路記憶問題2、武術繁難動作掌握問題3、武術圖解識別和自學問題4、武術動作改編創新問題5、武術教法運用問題6、專項身體素質提高問題(二)探究教學形式1、共同參與2、自學任教3、創新學習第三十四頁,共39頁。第三節套路教學的步驟與要求一、套路教學步驟1、基本動作學習2、基本功練習3、組合動作學習4、套路學習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資產評估中的法律問題分析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的考試資料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的細致復習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在線學習方式試題及答案
- 理解商品市場與金融市場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如何有效防止實驗室交叉污染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實驗中使用的實驗動物類型試題及答案
- 如何制定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試的復習計劃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技師實操能力考察試題及答案
- 深入探討行業變化的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醫學倫理學人衛試題(附參考答案)
- 2024詩詞大會100題題庫(含答案)
- 超市專用棚架搭建方案
- 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 【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 2024年應急預案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共60題)
- 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綜合練習題 (每頁100題)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培訓課件
-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64
- 信息安全意識培訓課件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4-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專題練習(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