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靜寧縣甘溝中學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甘肅省靜寧縣甘溝中學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甘肅省靜寧縣甘溝中學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甘肅省靜寧縣甘溝中學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甘肅省靜寧縣甘溝中學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班級姓名班級姓名座位號………………裝………………訂……………線……………內…………不…………準……………答……………題…………………七年級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請將答案寫在表格內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領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祭拜黃帝陵。與黃帝一起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傳說時代的人物是()A、炎帝B、禹C、堯D、舜2.假如有一天山頂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們可能會認為北京人()A、會做項鏈,懂得愛美B、長相像猿,比較丑陋C、會縫制衣服,比較文明D、用人工取火,比較先進3俗話說:“水火無情”,在我國遠古時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治好洪水。下列對他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A、他是禪讓制度下產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領B、他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C、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的建立者D、他傳位于子,開創了“家天下”的歷史4、我國境內原始人出現的先后順序是()A、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半坡居民B、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半坡居民C、山頂洞人、北京人、元謀人、半坡居民D、半坡居民、山頂洞人、北京人、元謀人5、端午節那天我們家家戶戶吃粽子,有的地方還劃龍舟,相傳這是為了紀念()A、齊桓公B、屈原C、司馬遷D、項羽6、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山頂洞人B、河姆渡居民C、半坡居民D、大汶口居民7、秦統一中國后規定在全國通行的文字是()A、大篆B、小篆C、隸書D、楷書8、秦長城的起止點是()A、西起臨洮、東到遼東B、西起遼東、東到臨洮C、西起長平、東到臨洮、D、西起臨洮、東到遼東9、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是()A、司姆戊鼎B、四養方尊C、可燒炭火的青銅器D、三星堆青銅立人像10、商代最突出的手工業是()A、紡織業B、制陶業C、冶鐵業D、青銅制造業11《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可見周姓親族是西周分封的主體。這些同姓親族受封時,周王會給予他們()A、封號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鐵犁12小明查閱成語詞典,找到下列成語①退避三舍②紙上談兵③朝秦暮楚④破釜沉舟,其中對研究春秋戰國歷史有幫助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13、我國鐵農具開始出現于A、商B、西周C、春秋D、戰國14、秦朝負責監察職能的中央官員是()A.皇帝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5劉德華在電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學者,組織了對趙國進攻的反抗,以下哪點是符合他的觀點的?()A、主張民貴君輕B、反對掠奪戰爭C、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D、主張政治改革16“失敗是成功之母”體現的是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兵家D、法家17.400多年前意大利傳教士翻譯了記錄孔子言行的書并帶到歐洲,孔子學說開始西傳,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學院140所。當年傳教士翻譯的那本書是()A、《離騷》B、《論語》C、《孫子兵法》D、《道德經》18小明想要參觀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都城遺址,那么他應該去下列哪個地方()A、河南安陽B、河南洛陽C、陜西咸陽D、河南登封19.《華陽國志》記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的水利工程修建者是()A、李春B、鄭國C、魯班D、李冰20、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A.越王勾踐B.晉文公C.齊桓公D.楚莊王二、列舉題填空題(共18分)1、列舉戰國七雄的名稱(7分)2、寫出對應的歷史人物:(6分)臥薪嘗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3.(2分)后人對華夏始祖黃帝的尊稱是____________。創造文字的是______,編制樂譜的是______,教人養蠶繅絲的是______4.(1分)河姆渡居民住著______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著______的房子。5.(2分)周朝的貴族等級為

三.連線題(8分把左邊的事件與右邊的人連起來)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孔子②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墨子③"兼愛"、"非攻"秦始皇④焚書坑儒老子⑤無為而治孫武=6\*GB3⑥有教無類趙括⑦紙上談兵項羽⑧破釜沉舟孟子四、材料題(共34分)1“和諧”是人類發展的追求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秦朝滅亡這一段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充滿著和諧與不和諧的因素。根據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務。(共7分)步驟一:走進歷史,了解“和諧”內容。統治的和諧:原始社會末期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是什么?(1分)人與自然的和諧:戰國時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步驟二:反思歷史,認識不“和諧”音符統治的不和諧:列舉夏商西周時期的一位暴君。(1分)人與人的不和諧:夏商西周時期,奴隸生前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2分)步驟三:關注現實,為“和諧”發展獻策請你從儒家和法家的立場,分別談談你認為如何才能構建和諧社會?(2分)2.下面是中外歷史學家對一位重要的中國歷史人物的評價,閱讀材料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共8分)(他)堪稱人類歷史上也許最成功的哲學、道德和倫理體系的創始人。--羅茲?墨菲《亞洲史》(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動之外更注意于教育,開中國史上民間自由講學之第一聲。--錢穆《國史大綱》(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將人看作是平等的。--胡適(1)他是春秋時期的誰?(1分)(2)作為偉大的思想家,他開創了哪個學派?(1分)他的思想主要是什么?(2分)(3)作為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什么?(2分)(4)他的思想在戰國時期是誰繼承和發展的?(2分)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商君書》材料二: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業)及怠惰而致貧者,舉以為孥(奴隸)。宗室非有軍功者,不得為屬籍(享受特權)。--《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乃下令。--《資治通鑒》(1)材料一這句話反映了哪家學派的思想?(1分)(2)變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實行?(2分)概況材料二反映了變法中哪些措施(6分)(3)根據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國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