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聲的世界》章末練習-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滬科版物理_第1頁
第二章《聲的世界》章末練習-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滬科版物理_第2頁
第二章《聲的世界》章末練習-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滬科版物理_第3頁
第二章《聲的世界》章末練習-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滬科版物理_第4頁
第二章《聲的世界》章末練習-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滬科版物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聲的世界

一、填空題

1.如圖所示,是聲音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時顯示振動隨時間關系的波形。其中音調最高的是

2.聲音的傳播需要,不能傳聲;不同物質中聲速的大小不同,聲音在15T的

空氣中其傳播速度為米/秒;若入耳的反應時間為04秒,要能夠區分出原聲和回聲,障

礙物至少離人米。

3.據說,著名的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晚年失聰,將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齒間,另一端頂在鋼琴上,通過

硬棒來“聽”鋼琴的彈奏.這說明可以傳聲;海上的漁民利用特殊的聲音誘魚,說明―

能傳聲;聲音在這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要(快/慢).

4.如圖所示是教室上課時常用的一種便攜式擴音器,教師使用它講課的主要目的是改變聲音特性中

5.汽車若以54km/h的速度勻速駛向前面的山崖,鳴笛后4s司機聽到了回聲,已知聲波速度為

340m/so則聽到回聲時汽車距離山崖的距離為,此現象也說明了聲音可傳遞。

6.圖中的吼猴是世界上叫聲最響的動物之一,它能以雷鳴般的吼聲警告其他動物不要侵犯它的領

地.這里的“雷鳴般”描述的是聲音的,吼聲起到警告作用說明聲音能傳遞

二、實驗探究題

7.小明等同學“探究聲音的產生”的裝置如圖所示,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E5O

\

(1)當小明同學用小錘敲擊音叉的時候,既能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又能觀察到乒乓球多次彈

開。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2)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這種思維方法叫做

(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或“類比法”);

(3)若將此實驗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問題:

聽到和看到的現象分別是;

A.既能聽到聲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彈開

B.不能聽到聲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彈開

C.既不能聽到聲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彈開

8.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跳起來,它說明

了發聲的物體在。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將音叉的振動,這種思維

方法叫做;(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類比法)

(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

子的振動,你的改進方法是:;

(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

實驗能說明可以傳聲;

(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并由

此推理可知:o

三、單選題

9.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憑聽覺我們不能發現飛行的蝴蝶,是因為蝴蝶振翅的頻率太低

B.女同學的聲帶振動慢,頻率低,音調就高

C.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20?20000Hz之間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10.小孩用嘴巴把一個氣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氣球被吹破了,發出“啜”的響聲,這響聲

是由于0

A.球皮被吹大時,振動發出的聲音

B.吹氣時,球內空氣振動發出響聲

C.破裂時球皮振動發出的響聲

D.球破裂時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出響聲

11.從物理學的角度對下列成語進行解釋,正確的是()

A.震耳欲聾—聲音的響度很大

B.隔墻有耳一聲音的傳播可以不需要介質

C.掩耳盜鈴——固體可以傳聲

D.如雷貫耳—聲音的傳播速度很大

12.王熙鳳出場是《紅樓夢》中極其精彩的一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

客!”賈母判斷一定是“鳳辣子”來了。賈母判斷的依據是聲音特性中的0

A.響度B.音調C.音色D.振幅

13.如圖所示的是古代青銅“魚洗”,注入半盆水后,用雙手搓把手,會發出哈嗡聲,盆內水花四

濺,傳說眾多“魚洗”發出的聲音能匯集成千軍萬馬之勢,曾嚇退數十里外的敵軍。下列分析中不

正確的是()

A.發出嗡嗡聲的聲源是“魚洗”

B.“水花四濺”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C.眾多“魚洗”發出的聲音能嚇退敵軍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D.眾多“魚洗”發出的聲音匯集是增大了聲音的振動頻率

14.下列對圖中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圖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用無線電才能對話,說明聲音傳播不需要介質

B.乙圖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聲音的響度

C.丙圖道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丁圖B超檢查身體是應用聲能傳遞信息

15.關于聲現象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

圖中能從不同樂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聲音主要是因為響度不同

C.圖中敲擊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顆粒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

生的

圖中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音量減弱,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16.晉劇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其中《打金枝》為經典名段,其旋律婉轉、曲調柔美,每到精

彩之處,觀眾掌聲雷動。下列對演出描述正確的是()

A.演員發出的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B.觀眾通過音調區分不同演員

C.觀眾的掌聲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D.戲曲表演的聲音一定不是噪聲

四、計算題

17.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距前面峭壁440m處鳴笛,經過2.5秒后聽到回聲,已知空氣中的聲

速為340m/s,求汽車的行駛速度。

18.汽車距離山洞370米,當它鳴笛后繼續向前勻速行駛,經過2秒后,聽到回聲,求

(1)2s內聲音傳播的距離;

(2)2s內汽車前進的距離;

(3)汽車的速度。?知聲音傳播速度為340m/s)

19.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年9月份,廣西博白出現內澇、洪災,如圖所示,一支救援隊伍乘坐

總長約為25m的專車,以25m/s的速度勻速行駛,途中司機發現正前方有一條隧道,與此同時鳴

笛,司機在鳴笛后5s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隧道全長1225m,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

為340m/so求:

(1)該專車在5s內通過了多少路程;

(2)所乘坐的專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3)司機鳴笛處到隧道的距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丙;甲

2.【答案】介質;真空;340;17

3.【答案】固體;液體;快

【解析】【解答】解:

人的耳朵聽不到聲音后,可以通過硬棒、牙齒等固體將聲音傳遞到大腦中,這說明固體可以傳聲;

誘魚器發出聲音,通過液體傳播到魚的耳朵里,魚就被吸引了過來;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

在液體中較慢,在氣體中最慢.

故答案為:固體;液體;快.

【分析】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傳聲;在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不同

的;根據這兩點內容,分析本題.

4.【答案】響度;甲、乙

【解析】【解答】(1)教師使用擴音器講課是為了增大聲音,即改變聲音特性中的響度。(2)根據聲

音的響度與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調與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就越

高。從波形圖可知,甲和丙的振幅相同、頻率不同,所以響度相同,音調不同;甲和乙的頻率相

同,振幅不同,所以音調相同,響度不同;乙、丙兩圖的振幅、頻率均不同,所以響度和音調都不

同,能夠顯示這一特性不同的是甲、乙兩圖。

【分析】聲音的響度與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調與頻率有關,頻率越高,

音調就越高。波形圖上,波峰與波谷的距離代表振幅的大小,波的疏密代表頻率的高低。

5.【答案】650m,信息

6.【答案】響度;信息

【解析】【解答】解:這里的“雷鳴般”指聲音非常大,即是指的聲音的響度特性;

吼聲起到警告作用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故答案為:響度;信息.

【分析】聲音有三個特性:即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或大

小,而音色是取決于物體本身的一種特性;

聲音能夠傳遞信息和能量.

7.【答案】(1)聲音時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放大音叉的振動便于觀察;轉換法

(3)B

8.【答案】振動;放大;轉換法;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紙屑;空氣;越來越小;真空不能傳聲

9.【答案】A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熔化需要吸熱,A錯誤;

B、冰凍的飲料瓶冒“冷汗”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瓶壁液化而形成的,液化放熱,B正確;

C、大霧消散是汽化現象,汽化吸熱,C錯誤;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形成的,凝華放熱,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本題考查了物態變化的判斷,屬于熱學基礎知識的考查,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抓住物質

前后的狀態變化。

10.【答案】D

【解析】【分析】吹氣球時,氣球內的氣體受氣球的限制,氣球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也正是因為這

樣,氣球才能吹鼓.當氣球因某種原因爆破,氣球內的空氣在爆破的一瞬間迅速膨脹,與外界空氣

激烈碰撞,空氣振動發出聲音.

A、球皮被吹大時,由于球皮發生形變而引起球皮振動產生聲音,但這種聲音很小;

B、吹氣時,當氣被吹進去以后,就會和球內的氣發生碰撞振動產生聲音,但這種聲音也是很小;

C、破裂時,球皮的形狀會立即發生變化,恢復到原狀引起振動產生聲音,但不是“啜”的一個大響

聲;

D、球破裂時,球內的氣體沖出來,與外界空氣激烈碰撞,空氣振動產生聲音,發出巨大的響聲.

故選D.

【點評】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般試題中,往往考查的是聲音產生的條件-振動,而這道題

考查的是聲音是由哪個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的.

11.【答案】A

【解析】【解答】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太大了,將要把耳朵震聾了,說明聲音的響度很大,A符合題

意;隔墻有耳指的是隔著墻可以聽到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掩耳盜

鈴指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鈴鐺,自己聽不到,但別人可以聽到,不能說明固體可以傳聲,C不符合題

意;如雷貫耳指的是聲音太大了,就像打雷一樣,說明聲音的響度很大,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發聲體不同音色不同,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聲音的傳播需要介

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12.【答案】C

【解析】【分析】音色是聲音的品質,由發聲體的結構、材料和振動方式決定;不同的人聲音的音色

不同,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是根據聲音的音色決定的。

【點評】知道聲音的音色是由發聲體的結構、材料和振動方式決定。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C

【解析】【解答】A.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A錯誤;

B.能從不同樂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聲音主要是因為音色不同,故B錯誤;

C.圖中敲擊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顆粒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C正確;

D.圖中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音量減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根據聲音的產生、特點判識選項

1、聲音產生是由物體振動產生,通過介質(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聲音的特點:不同材料決定音色不同;振幅決定響度;振動頻率決定音頻;振動頻率決定音頻,

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

響度越大

16.【答案】A

17.【答案】解:汽車的運動時間與聲音的傳播時間相等,即t車=%=2.5s

聲音傳播的路程s聲=丫聲1聲=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