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大單元復習
廣東鄉土地理
一、地理位置
1.緯度位置:廣東地處地區,貫穿中南部。
2.海陸位置:廣東地處我國大陸的最南端,東與相鄰,西依,北依并與、接
壤,東南毗鄰和兩個特別行政區,南臨南海,東北部隔海峽與相望,西
南隔海峽與海南相望,是我國重要的海上交通要沖和對外交往的“南大門”。
二、行政區劃
1.簡稱與行政中心:簡稱,行政中心是O
2.21個地級市: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江門、惠州、肇慶、汕頭、汕尾、潮州、揭陽、湛江、
茂名、陽江、韶關、河源、梅州、清遠、云浮。
3.三大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
4.四大地理區域
地理區域范圍
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江門7個地級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
市和惠州、肇慶2個地級市的部分縣區
東翼汕頭、汕尾、潮州、揭陽
西翼湛江、茂名、陽江
三、人口與民族
1.人口:廣東省是我國人口第一大省,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常住人口數為1.26億。人口主要集中
在,外來人口多,全省人口密度由東南向西、向北遞減。廣東是著名的僑鄉,海外僑胞占全國總數的
一半以上。
2.民族:漢族人口最多,世居少數民族有壯、瑤、畬、回、滿族。
四、自然環境
1.地形:廣東北依,山地、丘陵廣布,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廣東最大的平原。東西走向的南嶺是
流域與流域的分水嶺,嶺北之水流向長江,嶺南之水流向珠江,同時南嶺也起到抵御寒潮南侵的作用。
2.地勢:北高南低。
3.氣候:屬于和季風氣候,氣候濕熱,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且雨期
長,雨熱同期。
4.河流:河流眾多,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長、終年不凍和水力資源豐富的特點。是我國僅次
于長江、黃河、黑龍江的第四長河,也是僅次于長江的中國第二大河,有“南方大動脈”之稱,主要支流有西江、
北江和東江。
五、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
1.自然資源:廣東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水能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稀有金屬和有色金屬)、海洋資源。
部分重大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路線現狀
東深供水工程北起東莞市橋頭鎮,南至深圳水庫竣工
從西江引水向珠江三角洲東部的廣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竣工
州市南沙區、東莞市和深圳市供水
從西江干流云浮段取水,沿途輸水至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在建
云浮、茂名、陽江、湛江等地
從北江引水向廣州市花都區、空港經
廣州北江引水工程竣工
濟區、白云區等廣州市北部片區供水
2.自然災害:廣東夏秋多、暴雨,冬春受寒潮侵襲,是全國受臺風影響最多的省份。
六、經濟發展
1.交通:廣東擁有發達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以為中心的海、陸、空交通運輸網四通八達。目前,
廣東對外鐵路運輸主要依靠、兩條大動脈。
2024年部分重點建設軌交項目:
項目名稱路線建設意義
是廣東省自主投資建設管理的第一條時速350公里高鐵,主線接入規
珠肇起自珠海鶴洲,終至
劃中的珠三角樞紐機場。將實現珠江東西兩岸與西南地區的快速聯
高鐵肇慶東站
系,對于促進珠江東西兩岸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廣湛高鐵建成通車后,將成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北部
廣湛起于廣州火車站,終
灣城市群的高速鐵路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粵西地區區域經濟
高鐵至湛江北站
地位,促進粵西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農業:廣東的耕作制度是,農業總產值一直居全國前列。主要糧食作物是,也是的
主要產地;亞熱帶水果是優勢農作物,荔枝、香蕉、柑橘、菠蘿被譽為“嶺南四大佳果”;水產資源非常豐富,是
我國著名的海洋水產大省。獨特的立體農業(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果基魚塘等)是珠三角地區的特色農業,觀光農
業是珠三角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農業。
3.工業: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迅速增長,高速發展的工業成為廣東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柱。
是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之一,是以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4.區域合作與發展
(1)“9+2”模式: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范圍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9個省區
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模式。在泛珠三角區域中,是主核心區,是國
際性的金融、物流、信息和旅游中心,與歐盟、葡萄牙語系國家關系密切,是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
資金、建立經貿合作關系的重要橋梁。
(2)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約55千米,中間段是9千米長的海底隧道,2018年實現
通車。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地縮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間距離,有利于增強珠江東西兩岸地區經
濟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地區的持續繁榮和穩定。
(3)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由珠三角9個城市、香港和澳門組成,以、、、
四大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媲美舊金山、紐約、東京等成熟的世界級灣區。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
點與連接點,粵港澳大灣區發揮著國際金融中心、世界航運物流中心、商貿中心的作用,同時也是具有世界級影響
力的制造中心、技術研發中心和企業孵化中心。
(4)兩個合作區:2021年9月5日和6日,中共中央相繼出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為新發展階段橫琴、前海發展擘畫美好藍
圖,賦予廣東新的重大平臺、重大機遇、重大使命,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注入了新的強
大動力。
七、傳統文化
1.語言文化:廣東漢語方言主要有三種——(廣州方言)、客方言和閩方言。
2.民間藝術:地方曲藝文化主要有廣東音樂、粵劇、潮劇、漢劇、雷劇、山歌劇等;此外,湛江有東海人龍舞,
潮汕有紙影戲文化等。
3.建筑文化:、等建筑特色鮮明;是廣東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4.旅游文化
(1)名山:肇慶鼎湖山、韶關丹霞山、惠州羅浮山和南海西樵山。
(2)秀水:河源萬綠湖、湛江湖光巖。
(3)歷史文化:廣州中山紀念堂、西漢南越王漢墓,揭陽進賢門城樓。
5.美食文化:嶺南飲食文化享譽海內外,粵菜是中國四大名菜之一,廣東點心是中國三大特色面點之一,潮汕工
夫茶回味無窮。
-考點練習-
A組廣東真題精選
命題點1廣東省常住人口變化
(2024?廣東)廣東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萬人,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位。圖為廣東省近十年常住人
口數量統計圖。據此完成1?3題。【人口發展主題】
1.近十年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的總體趨勢是()
A.先降后升B.先升后降
C.總體上升D.持續下降
2.近十年來,形成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總體趨勢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來人口遷入較多②就業壓力大
③省內人口自然增長④落戶政策寬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帶來的最突出優勢是()
A.人均醫療資源豐富
B.人均教育資源豐富
C.人均耕地面積大
D.勞動力資源豐富
命題點2粵港澳大灣區
(2022?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機器人制造業基地之一,全球多家著名機器人企業在此投資研發和生產。如圖
為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機器人企業數量地市比例圖。據此完成4?6題。
4.粵港澳大灣區機器人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是()
A.廣州B.珠海C.深圳D.東莞
5.全球多家著名機器人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研發中心是因為大灣區()
A.科技力量雄厚B.土地資源豐富
C.消費市場廣闊D.礦產資源豐富
6.多家著名機器人企業進駐,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影響是()
A.促進海洋資源開發
B.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
C.增加勞動力成本
D.減少原材料供應
命題點3珠江入海口地區岸灘面積變化
(2021?廣東)研究發現,近四十年來珠江入海口地區岸灘面積擴大、海岸線向海推進顯著。下圖反映1980?2018
年珠江入海口部分地區岸灘面積變化情況。據此完成7?9題。
7.廣州市岸灘面積增加最多的時期是()
A.1980?1990年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D.2010?2018年
8.1980?2018年間,岸灘面積增加最多的是()
A.廣州B.深圳C.珠海D.香港
9.該地區海岸線向海推進的原因是()
A.近海養殖B.海平面上升
C.圍海造陸D.徑流量減少
命題點4東江流域
(2020?廣東)東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發源于江西省尋烏縣,全長562千米。讀東江水系示意圖(圖1)和東
江流域月均降水量柱狀圖(圖2),完成10-12題。
圖1圖2
10.歷史上東江流域洪澇與干旱災害頻繁,其中()
A.旱災多發生在4?6月
B.旱災多發生在7?9月
C.洪澇多發生在4?9月
D.洪澇多發生在10?12月
11.東江流域修建水庫的主要目的是()
①防洪②發電③供水④灌溉⑤美化環境⑥調節氣候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12.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東深供水工程”,主要向香港供水,工程沿線有6座攔河閘壩和8級抽水站。修建閘
壩和抽水站的作用是()
A.利用地勢,由北向南自流
B.逐級提升水位,越過丘陵地形
C.提高東江水能梯級開發效率
D.防御東江流域洪澇與干旱災害
B組綜合模擬訓練
深汕特別合作區是一個高標準、高起點的規劃新城,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東端,處于深汕高速、324國道、
廈深鐵路、廣汕高鐵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深汕高鐵交會點,總面積468.3平方千米。深汕特別合作區力推“總部+基
地”,,研發+生產”,,智慧+運用”發展模式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電子設備及電子產品制造業、大數據、新材
料等產業集群。據此完成1?3題。
'-公路
--一-鐵路
Q物為
S港口
深汕特別合作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1.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強深圳市衛星城的建設
B.完善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運輸網
C.開發利用濱海區土地資源
D.帶動粵東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2.深汕特別合作區吸引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的優越條件有()
①推崇創新文化②新能源開發能力強③自然環境優美④政府訂單穩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起點,不走“轉型升級”的彎路,有利于()
A.節省前期建設投資
B.縮短規劃布局工期
C.減少勞動力的流出
D.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2024?智慧原創)2024年第八屆中國荔枝龍眼產業大會于5月20日在廣東茂名市舉辦。作為中國荔枝主產
區,廣東荔枝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左右,年均產量130萬噸,均占全國的50%以上。為進一步助力荔枝產業高
質量發展,廣東組織省內優勢科研院校開展技術攻關,突破荔枝超低溫凍眠鎖鮮技術,將荔枝保鮮期延長至1年。
讀我國荔枝種植區分布圖,據此完成4?6題。
4.廣東省盛產荔枝與當地自然地理條件有關,下列對廣東省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地形平坦,耕地廣闊
C.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D.主要植被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5.新鮮荔枝得以保存并銷往全國各地,主要原因是()
①農業高科技手段廣泛應用②儲存、保鮮技術的運用③荔枝加工產業的發展④現代交通的高速發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為進一步促進荔枝產業發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引進現代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②培育荔枝龍頭產業,發揮帶頭作用
③開展產品加工,延長產業鏈條
④建設北京種植基地,擴大消費市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智慧原創)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亦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實現第一階
段發展目標之年。5月10日,澳琴行政文書交換機制正式啟用,為粵澳深度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條件,是粵港澳大灣
區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有效舉措。下圖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填海造陸示意圖。讀圖,
回答7?9題。
7.以下關于橫琴島的描述,錯誤的是()
A.位于珠江口西岸
B.瀕臨南海
C.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組成部分
D.與胡仔島相鄰
8.澳門特別行政區()
A.完全由島嶼組成
B.目前的土地大部分為填海造陸而來
C.位于珠江口以東
D.回歸祖國后,就不再填海造陸了
9.建設橫琴新區的意義是()
①為香港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條件②拓展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空間③豐富“一國兩制”實踐④推動粵港澳大
灣區建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智慧原創)2024年6月,廣湛高鐵全線最長隧道——公嶺隧道順利貫通,為廣湛高鐵開通運營奠定堅
實基礎。廣湛高鐵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北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用品采購及售后服務協議簽署文本
-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明書(8篇)
- 智能手環開發銷售協議
- 工程施工質量檢驗的標準與程序試題及答案
- 與行政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心理學對領導決策的支持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房屋租賃合同
- 當代市政學應用的試題及答案分析
- 行政管理領域基礎理論知識試題及答案
- 尖端建筑材料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高三4月二模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公務員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宿遷市融媒體中心招聘考試真題
- 《業績分析報告實例》課件
- 2024電氣工程師考試練習題分享試題及答案
- 統編版(2024)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含答案)
- 財務會計考試試題及答案
- 縣某中學體育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江蘇南京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4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架橋機安拆安全監理細則
- 無人機測量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