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

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35分)

1.古詩文默寫(10分)

(1)根據課文,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誰家玉笛暗飛聲,0(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②,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

③,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

(2)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入最恰當的古詩詞名句。(4分)

①《木蘭詩》中通過環境描寫烘托戰士行軍艱苦的句子是:,

②韓愈《晚春》中運用擬人手法描寫草木惜春的句子:,

2.閱讀下面的語句,按要求答題(6分)

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

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凌亂,他是無暇及此。聞先生的書桌,零亂不堪,眾物騰怨,聞先

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聲:“秩序不在我的范圍以內。”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

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

之路,“漂白了四壁”。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目不寒()園%()兀窮年叫盡心血()深浦女。()

燈火

(2)文中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2分)

“"改為“"

3.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新的醫保政策的宣傳,要做到家喻戶曉、陽騎■期。

B.生活中一些微不是道的事,只有你細細去品味,才會發現里面包含著許多人生哲理。

C.語文老師的課講得很精彩,可小文一心想著放學后的游戲,完全心不住蹲。

D.這次見面她穿六一件新裙子,真讓我刮耳理待。

4.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鄧稼先》的作者是楊振寧,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他與李政道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

獎。

B.《說和做一一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他是著名詩人,代表作有詩集

《烙印》等。

C.《回憶魯迅先生》的作者蕭紅,代表作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等。

D.《孫權勸學》選自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紀傳體通史《資治通鑒》。

5.請將下列句子重新排列,組成語意連貫的段落,選擇正確的順序()(3分)

①這時,幾片雪花輕輕飄落,仿佛給大地蓋上了一層薄紗。

②清晨推開窗,寒風裹著濕氣撲面而來。

③漸漸地,雪越下越大,遠處的山巒和近處的房屋都模糊在紛飛的雪幕中。

④抬頭望去,鉛灰色的云層低垂,空氣中彌漫著冬日特有的清冷。

A.②一④一①一③B.④一②一①一③C.②一①一④一③D.④一①一②一③

6.名著閱讀(5分)

(1)下列關于《駱駝祥子》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2分)

A.《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

歷。

B.祥子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第一次買車后,祥子連人帶車被大兵抓去當

壯丁,失去了車。

C.虎妞是祥子的妻子,她大膽潑辣,好逸惡勞,最后因為難產而死。

D.小福子是一個善良、要強的女子,她最終為了養活家人被迫出賣自己的肉體。

(2)《駱駝祥子》中,祥子的車被當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但他

的希望一次次破滅。第一次,他風里來雨里去,從飯里茶里省,攢了三年,終于買了一輛車,

卻;第二次,車還沒買上,他的錢就被

敲詐去了;第三次,他和虎妞結婚后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可是好景不長,死后,祥

子只好把車賣了來料理喪事。(3分)

7.綜合性學習(4分)

某班開展“黃河,母親河”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工)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一條宣傳標語。(2分)

(2)請你為活動擬寫一段開場白。(2分)

二、古詩文閱讀(30分)

1.古詩賞析(6分)

閱讀王維《山中》,完成題目: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1)"空翠濕人衣"一句運用的特殊表現手法是()(2分)

A.比喻B.通感C.夸張D.用典

(2)填空題(4分)

①"天寒紅葉稀"通過意象點明季節特征。

②全詩通過、、山路、空翠等意象組合,營造出

的意境氛圍。

2.文言文閱讀(24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甲】《孫權勸學》(節選)

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

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乙】《師曠勸學》(節選)

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日:"何不炳燭乎?"平公日:"安

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

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公曰:"善哉!"

(1).請用"/"給甲文畫線句斷句(限1處):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請用"/"給乙文畫線句斷句(限1處):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3)加點字解釋(4分)**

①.蒙殍以軍中多務②.但當涉消

③.何不早燭乎④.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4)下列句子中與“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

分)

A.學而時習之B.人不知而不慍

C.切問而近思D.三十而立

(5)翻譯題(6分)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②.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6)賞析題(7分)**

①.孫權與師曠勸學的共同目的是什么?(3分)

②.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兩人勸學方法的不同之處。(4分)

三、現代文閱讀(35分)

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17分)

槐香依舊

①暮春的清晨,我推開窗,一陣清甜的槐花香撲面而來。樓下的槐樹開花了,雪白的花串在

晨風中輕輕搖曳,像一串串小鈴鐺。恍惚間,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小院,看見奶奶踮著腳,

用竹竿勾下一串槐花。那時的槐樹高大茂密,枝葉幾乎遮住了半邊院墻,陽光從縫隙間漏下

來,碎金般灑在奶奶灰白的頭發上。

②槐花一開,奶奶便忙活起來。清晨露水未干時,她總說這時候的槐花最鮮嫩。她舉著竹竿,

仰頭尋找花串,嘴里念叨:“這串太老,那串太碎……哎,就這串好!”竹竿輕輕一勾,雪

白的花瓣便紛紛揚揚落進竹籃里。我蹲在旁邊撿散落的花,奶奶佯裝生氣:“別偷吃,生槐

花澀嘴!”可她自己卻偷偷塞了一瓣到我嘴里,看我皺起眉頭,笑得眼角堆滿皺紋。

③摘下的槐花洗凈后,奶奶會裹上面粉蒸槐花餅。蒸籠掀開時,霧氣裹著花香直往人鼻孔里

鉆。我總迫不及待伸手去抓,奶奶便輕輕拍開我的手:“小饞貓,燙!”她粗糙的手上沾著

面粉,卻能把槐花餅捏成兔子的形狀,用紅豆點上眼睛,逗得我咯咯笑。我舉著“兔子”滿

院跑,她卻靠在藤椅上搖蒲扇,槐樹的影子在她身上晃啊晃。

④有一年我發高燒,嘴里發苦,吃不下東西。奶奶守在我床邊,用涼毛巾一遍遍擦我的額頭。

夜里我迷迷糊糊聽見窸窣聲,睜眼見她躡手躡腳拎著竹籃出門。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

像一株倔強的老槐樹。天快亮時,她端來一碗槐花蜜水,花瓣在琥珀色的糖漿里沉沉浮浮。

”趁熱喝,發發汗就好。”她舀起一勺吹了又吹。我枕邊不知何時多了個藍布香包,針腳歪

歪扭扭——那是她用曬干的槐花瓣縫的,香氣混著中藥味,卻讓我一夜安眠。

⑤后來我到縣城讀初中,離家那天,奶奶往我書包里塞了滿滿一盒槐花餅。汽車啟動時,她

追著車窗喊:“放假就回來,奶奶給你蒸新槐花!”我隔著玻璃點頭,卻看見她抬手抹眼睛。

那年冬天,老屋拆遷,槐樹被砍了。我再回去時,只剩個樹墩,年輪一圈圈沉默著,像奶奶

再也數不完的日子。

⑥如今樓下的槐樹又開花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蒸槐花餅,卻總捏不出兔子的形狀。咬一口,

甜味還在,可那蒸騰的熱氣里,再也沒有一雙粗糙的手輕輕拍我說“燙”。但每當槐香浮動

時,我總覺得她從未離開——那些藏在花瓣里的叮嚀,那些縫在歲月里的牽掛,早已和槐樹

的根一樣,深深扎進了我的生命里。

(1).文中圍繞“槐花”寫了奶奶與“我”的哪三件事?請簡要概括。(每件事不超過15

字)(3分)

(2).第①段畫線句“陽光從縫隙間漏下來,碎金般灑在奶奶灰白的頭發上”有何表達效果?

(3分)

(3).第④段中“倔強的老槐樹”換成“彎曲的老槐樹”好不好?為什么?(3分)

(4).結合全文,分析標題“槐香依舊”的含義及作用。(4分)

(5).文中詳細描寫“奶奶蒸槐花餅”和“深夜采槐花”的回憶,對表現主題有何幫助?(4

分)

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18分)

父親的半瓶酒

賈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親便沒有來過,他從學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著我的小女兒。去年,

父親給我的信上說,他很想來一趟,因為小女兒已經滿地跑了,害怕離我們太久,將來會生

疏的。但是,一年過去了,他卻沒來,只是每月寄一張小女兒的照片,叮嚀我好好寫作,說:

“你正是干事的時候,就努力干吧,農民揚場趁風也要多揚幾鍬呢!但聽說你喝酒厲害,這

毛病要不得,我知道這全是我沒給你樹個好樣子,我現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

愧,便發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讓他和小女兒一定來城里住,好好孝順他們幾天。

②但是,沒過多久,我的作品在報刊上引起了爭論。爭論本是正常的事,復雜的社會上卻有

了不正常的看法,隨即發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鬧哄哄的什么風聲雨聲都有。我很苦惱,也更

膽怯,像鄉下人擔了雞蛋進城,人窩里前防后擋,唯恐被撞翻了擔子。茫然中,便覺得不該

讓父親來。但是,還未等我再回信,在一個雨天他卻抱孩子搭車來了。

③老人顯得很瘦,那雙曾患過白內障的眼睛,越發比先前呆滯。一見面,我有點惶恐,他看

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兒,指著我讓叫爸爸。小女兒斜著眼看我,怯怯地剛走到我身邊,突然

轉身撲到父親的懷里,父親就笑了,說:“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來嗎?”

④父親住下了,我們睡在西邊房子,他睡在東邊房子。小女兒慢慢和我們親熱起來,但夜里

還是要父親摟著去睡。我叮嚀愛人,什么也不要告訴父親,一下班回來,就笑著和他說話,

他也很高興。一到晚上,家里來了些朋友,帶著酒,我便把父親推到另一間房子里,讓他看

書寫字,他也不問。朋友走了,酒喝得很多,我一身的疲憊,躺在床上,竟不知不覺睡著了。

許久,他敲門進來,看著我,就坐在我的床邊。床邊有一張小桌,上面放著我的文稿,他拿

起看了幾頁,又放下了。然后他躺下來,聽著我的鼾聲,他連鞋也沒脫,就靜靜睡去。半夜,

我酒醒,發現他還在睡著,我叫醒他,他才匆匆出門去了廁所。

⑤我隨著也下了床,走到外間,里間門開著,小女兒乖乖地睡著,月光從窗外透進來,偌大

的房間,一張床留給父親,一張床留給小女兒。父親從廁所出來,竟給小女兒掖了掖被角,

然后坐回床邊,將頭伏在膝蓋上打瞌睡。我看到他那白發蒼蒼的頭,心里一陣疼痛:“爸爸。”

“嗯?”他抬起頭來,“不早了,你也睡吧。”

⑥第二天,一早我便去了機關。不久,鄉下的親戚便來了,人很多,吃了飯,又去了幾家親

戚。晚上回來,才發現父親一個人在喝酒,上好的汾酒他喝了半瓶。陪他喝酒的是鄰居家的

老伯。他還拿出兩本他的書送給在unken的老伯,說:“我娃寫的,送給你,伯你上了年

紀,不要眼花了。"我很驚訝,他從來沒說過書是我寫的,現在卻給了老伯。老伯也很開心,

讓我拜讀拜讀,我才發現,父親的書印得很糟,而且錯別字連篇。

⑦我不想讓父親再喝酒了,勸他多吃菜,他就喝一口,夾一筷菜,吃完了,也不言語。過了

一會兒,他說:“我昨晚聽到你們在爭論,你對,酒喝得太多。”說著看了看我,又說:“你

太軟弱了,我不替你說,誰替你說?我明天就走!”

⑧父親走的那天,我一個人送他到車站,車快開了,我說:“爸爸,你能來,我十分高興。”

他又用那雙呆滯的眼睛看著我,說:“我有話要給你說,你聽著,你太軟弱,你太沒出息了,

我不指望你成個大作家,你要好好做人,做好人,寫好文章。”車開了,父親看著我,我看

著父親,一任他的白發在車窗上抖動。

⑨父親回去了,我一個人默默地回來,默默地坐在書桌前,拿起那半瓶酒,眼淚流了下來。

(1)第②段中“我很苦惱,也更膽怯”“我”“苦惱”的是什么?“膽怯”的又是什么?

(4分)

(2)請簡要分析第④段中“他躺下來,聽著我的鼾聲,他連鞋也沒脫,就靜靜睡去”這句

話的表達效果。(4分)

(3)父親為什么要在“我”作品引起爭論時來到城里?(4分)

(4)文章以“父親的半瓶酒”為題有什么作用?(6分)

四、寫作(50分)

題目:那一刻,我讀懂了

要求:1.補全題目,寫一篇記敘文;2.結合真實經歷,抒發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

文中不得出現真是人名、校名。

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I.古詩文默寫(10分)

(1)①散入春風滿洛城

②馬上相逢無紙筆

③彈琴復長嘯。

(2)①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②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2.閱讀下面的語句,按要求答題(6分)

(1)目不窺(kuT)園兀(wu)兀窮年瀝盡心血(xu4)深宵(xi^o)燈火

(2)"零"改為"凌"

3.成語運用(3分)答案:D("刮目相待”即使多日不見,別人已有進步,即不能再用老眼

光去看人。)。

4.文學常識(3分)答案:D(《資治通鑒》是編年體,非紀傳體)。

5.排序(3分)答案:A.②玲④玲①玲③(本題按時間順序和觀察邏輯排序。)

6.名著閱讀(5分)

(1)答案:D(小福子最終自殺,非"被迫出賣肉體")。

(2)被大兵搶走;孫偵探;虎妞。

7.綜合性學習(4分)

(1)示例:保護黃河生態,傳承中華文明。

(2)示例:同學們,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今天,讓我們通

過活動了解黃河、熱愛黃河,共同守護這條偉大的河流!

二、古詩文閱讀(30分)

1.古詩賞析(6分)

(1)答案:B.通感

(2)紅葉白石、紅葉清幽空靈/清新幽寂

2.文言文閱讀(24分)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2)少而好學獨口日出之陽

(3)推托粗略閱讀點燃怎么

(4)答案:B.例句中"而"表轉折,可譯為"卻,A項"而"表順承,C項"而"表并列,

D項”而"表修飾。

(5)你現在的才干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了!年老時愛好學習,如同點

燃蠟燭的光亮。

(6)①答案:都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鼓勵他人堅持學習。

②答案:孫權:以身作則,用自身經歷("孤常讀書")和對比("孰若孤")激勵呂蒙;

師曠:運用比喻("如日出之陽""炳燭之明"),通過不同年齡階段學習效果的類比說服晉平

公。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1.《老海棠樹》(17分)

(1)①奶奶帶"我"摘槐花并逗"我"嘗鮮;

②奶奶蒸槐花餅并捏成兔子形狀;

③奶奶深夜采槐花熬蜜水、縫香包照顧生病的"我"。

(2)比喻(1分),將陽光比作"碎金",生動描繪陽光透過槐葉灑落的光影(1分),烘托

溫馨氛圍,暗含對奶奶的懷念(1分)。

(3)不好(1分)。"倔強"既寫奶奶瘦削卻堅持的背影(1分),又象征她堅韌慈愛的性格

(1分),而“彎曲"僅描摹形態,缺乏深層意蘊。

(4)①表層指槐花年復一年盛開(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