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 第6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_第1頁
2025年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 第6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_第2頁
2025年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 第6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_第3頁
2025年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 第6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_第4頁
2025年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 第6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二)[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2024?吉林四平高一段考)下列有關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CaO+H2O=Ca(0H)2可放出大量熱,可利用該反應設計成原電池,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B.任何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為熱量變化

C.燃料電池是將燃料燃燒釋放的熱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D.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粉分別與氧氣反應生成SO2氣體,硫蒸氣放出的熱量多

答案D

解析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設計成原電池,該反應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不能設計成原電池,A

錯誤;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形式有熱能、光能、電能等,B錯誤;燃料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

置,C錯誤;等質量的硫蒸氣能量高于硫粉,分別與氧氣反應生成SOz氣體,硫蒸氣放出的熱量多,口正

確。

2.(2023?南昌高一檢測)下列事實或做法與化學反應速率無關的是()

A.將食物存放在溫度低的地方

B.用鐵觸媒作催化劑合成氨

C.將煤塊粉碎后燃燒

D.加熱金屬鈉制備過氧化鈉

答案D

解析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慢,所以溫度降低能減慢食物的腐敗速率,故A不選;用鐵觸媒作催化劑合

成氨,催化劑能增大反應速率,故B不選;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能增大反應速率,將煤塊粉碎能增大反

應物接觸面積,所以能加快反應速率,故C不選。

3.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反應限度是化工生產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下列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的認識

錯誤的是()

A.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增大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

B.對于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其反應速率減小

C.任何可逆反應都有一定的限度,且限度是可以改變的

D.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客觀因素是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等

答案B

解析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增大反應速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產物產率,提高生產效率,故A正確;任何可逆

反應都有一定的限度,當外界條件改變時,限度是可以改變的,故C正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客觀因素

是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等條件,故D正確。

4.(2024?四川雅安高一月考)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下列實驗過程的能量變化相同的是()

計玻璃棒

Ba(OH)2-

8H2O

晶#與NH4cl

NH,C1

矍稀鹽酸

③④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是放熱過程,是物理變化,③是放熱反應,②④是吸熱反應,故選D。

5.(2024?北京順義月考)某化學興趣小組,使用相同的銅片和鋅片為電極,探究水果電池水果的種類和電極

間距離對電流的影響(實驗裝置如圖),實驗所得數據如下:

實驗編號水果種類電極間距離/cm電流/pA

I番茄198.7

II番茄272.5

III蘋果227.2

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負極的電極反應為Zn-2e^=Zn2+

B.電子從鋅片經水果流向銅片

C.水果種類和電極間距離對電流數值的大小均有影響

D.若用石墨電極代替銅片進行實驗,電流數值會發生變化

答案B

解析電子從鋅片經導線流向銅片,而不能經水果流向銅片,故選Bo

6.(2023.石家莊高一期末)對于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反應:C(s)+H2O(g)-CO(g)+H2(g),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A.其他條件不變,充入少量He,則反應速率增大

B.若v正(CO)=o逆(壓0),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其他條件不變,增加C(s)的質量,反應速率不變

D.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答案A

解析恒容條件下,充入少量He,各物質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A錯誤“正(CO)=o逆(氏。),說明

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正確;其他條件不變,增加C(s)的質量不能改變其濃度,故

反應速率不變,C正確;該反應中C(s)是固體,平衡建立過程中,氣體總質量和總物質的量不斷變化,混

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斷變化,當其不變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正確。

7.(2023?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學高一期中)已知化學反應A2(g)+B2(g)=2AB(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判

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反應進程

A.該反應有可能是放熱反應

B.斷裂1molAA和1molBB放出akJ能量

C.lmolA2(g)和1molB?(g)反應生成2molAB(g)吸收的熱量為(a-力kJ

D.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生成物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為吸熱反應,A、D項錯誤;斷裂化學鍵

吸收能量,根據圖示可知斷裂1molA—A和1molB—B吸收akJ能量,B項錯誤;該反應為吸熱反應,1

molA2(g)和1molB?(g)反應生成2molAB(g)吸收的熱量為(a-6)kJ,C項正確。

8.(2024?河北滄州高一段考)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化學反應的限度:

i.取3mLO.lmol-L"KI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10滴0.1molL“FeCb溶液,振蕩;

ii.用滴管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于點滴板上,向其中滴加1~2滴淀粉溶液,觀察到溶液變藍;

出.用滴管取適量步驟i反應后的溶液于點滴板上,向其中滴加1~2滴15%KSCN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i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2I--2Fe2++b

B.步驟ii中現象說明KI和FeCh的反應存在限度

C.KSCN是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

D.往步驟i中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2mL苯,液體會分層且上層溶液呈紫紅色

答案B

解析3mLO.lmol.L'KI溶液和10滴0.1molUFeCL溶液混合,1一過量,若不是可逆反應,Fe3+全部轉化

為Fe2+,則溶液中無Fe3+,實驗iii現象說明Fe?+部分轉化為Fe2+,則該反應存在限度,步驟ii中現象說明

有碘單質生成,故選B。

9.(2024.長沙高一期中)一種原電池的簡易裝置如圖所示,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uSO,溶液

A.銀是正極,溶液中的陰離子向銀電極移動

B.該裝置工作時,電子的移動方向為鐵電極一硫酸銅溶液一銀電極

C.鐵是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3e-=Fe3+

D.理論上,當正極質量增加64g時,外電路轉移電子數目為0.2NA

答案D

解析銀是正極,溶液中的陽離子向銀電極移動,A錯誤;電子的移動方向為鐵電極一導線一銀電極,B

錯誤;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C錯誤;正極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質量增加6.4g,即

生成1mol銅,外電路轉移電子數目為0.2NA,D正確。

10.(2024?西安高一期中)某小組利用圖1裝置探究X和Y的反應。

能量

Y

反應物

生成物

反應過程

圖2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X為NaHC03,Y為鹽酸,導管形成一段液柱,則能量變化如圖2

B.若X為NazCh,Y為水,燒杯中產生氣泡,則能量變化如圖2

C.若X為銅鐵合金,Y為稀硫酸,燒杯中產生氣泡,則X和Y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D.若X為鋁粉,Y為NaOH溶液,燒杯中產生氣泡,則該反應的反應物斷鍵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成鍵釋

放的能量

答案B

解析導管形成一段液柱,說明該反應為吸熱反應,而圖2為放熱反應,故能量變化與圖2不符,A錯誤;

燒杯中產生氣泡,說明反應放熱,符合圖2所示能量變化,B正確;燒杯中產生氣泡,則X和Y的反應是

放熱反應,C錯誤;燒杯中產生氣泡,說明反應放熱,則該反應的反應物斷鍵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成鍵

釋放的能量,D錯誤。

1LN2O5在CC14中的分解反應為2N2C>5(CCl4)—2N2O4(CC14)+C>2(g),N2O5和分解產物N2O4均能溶解在

CC14中。不同時刻測得氧氣體積和N2O5濃度變化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t/s0300600900120018002400

V(O2)/mL0.001.152.183.113.955.366.50

c(N2O5)/(moLL-i)0.2000.1800.1610.144a0.1040.084

A.用該反應研究化學反應速率的原因之一是生成的02不溶于CC14,便于收集測定體積

_1

B.0-1200s內,若0網2。4)=5.83x10。molLs則a?0.130

C.用N2O5表示的600-900s的平均反應速率小于1800-2400s的平均反應速率

D.0-1200s,隨著N2O5濃度的減小,單位時間。2體積的增加量減小

答案C

解析該反應在CCL中進行,則可以利用02不溶于CC14的性質,準確測定。2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51

進而研究化學反應速率,A正確;0~1200s內,^(N2O5)=^(N2O4)=5.83X10-mol-L'-s,則

Ac=u-Ar=5.83xlQ-5mol-L'-s-'xl200s-0.070mol-L-1,貝Ua-0.200-0.070=0.130,B正確;600~900s內,

(0161144:LMOBL151

P(N^O5)=—=,~°,--5.67xlO-mol-L4-s-,1800~2400s內,

,7At(900-600)s

(0,1040084)M1L1511

P(N2O5)=—=~,°'~3.33x1O_mol-L--s-,故600~900sN,C)5的平均反應速率大于1800-2400s

△t(2400-1800)s

的平均反應速率,C錯誤;由表可知,隨著N2O5濃度的減小,單位時間。2體積的增加量減小,D正確。

12.普通水泥在固化過程中其自由水分子減少并形成堿性溶液。根據這一特點,科學家們發明了電動勢法測

水泥的初凝時間。此法的原理如圖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Ag2O==Cu2O+2Ag,下列有關說法正

確的是()

3、、一Ag/O/Ag

與6手手

A.2molCu與1molAgoO的總能量低于1molCU2O與2molAg具有的總能量

B.Ag2O/Ag電極為正極

C.原理示意圖中,電流從Cu流向Ag2。

D.電池工作時,OH向Ag2O/Ag極移動

答案B

解析由題意知,該裝置構成了原電池,原電池工作過程中發生了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該反應為放熱反

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A錯誤;Cu在反應中失電子,作原電池的負極,所以Ag2O/Ag

電極為正極,B正確;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所以電流方向為Ag2O-Cu,C錯誤;原電池工作時,電解

質溶液中的陰離子移向負極Cu極,D錯誤。

13.(2024?江蘇徐州高一期中)把在空氣中久置的鋁片5.0g投入盛有500mLO.5moiL"硫酸溶液的燒杯中,

該鋁片與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速率。與反應時間t可用如圖的坐標曲線來表示,下列推論錯誤的是()

AI由段不產生氫氣是因為表面的氧化物隔離了鋁和硫酸溶液

BJ由b-c段產生氫氣的速率增加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溫度升高

C.仁c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Dl>c產生氫氣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為溶液中c(H+)降低

答案C

解析久置的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AbCh薄膜,AI2O3先與硫酸反應得到鹽和水,無氫氣放出,A正確;

該反應不是可逆反應,沒有平衡狀態,C錯誤。

14.一種新型燃料電池,它以多孔銀板為電極,兩電極插入KOH溶液中,向兩極分別通入乙烷和氧氣,其

電極反應式為C2H6+18OH-14e=2C01~+12H20,2H2O+O2+4e-=4OHo有關此電池的推斷正確的是

()

A.電池工作過程中,正極區的pH逐漸減小

B.正極與負極上參加反應的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7:2

C.通入乙烷的電極為正極

D.電解質溶液中的OH向正極移動

答案B

解析正極生成了OH,故正極區的pH逐漸增大,A錯誤;乙烷在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氧氣在正極發生

還原反應,根據電池的總反應:2c2H6+7O2+8OH=4cog+10比0可知,正極與負極上參加反應的氣體的

物質的量之比為7:2,B正確;原電池中,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根據電極反應式可知,乙烷在負極失電子,

發生氧化反應,C錯誤;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因此電解質溶液中的OH向負極移動,D錯誤。

15.流動電池是一種新型電池。其主要特點是可以通過電解質溶液的循環流動,在電池外部調節電解質溶液,

以保持電池內部電極周圍溶液濃度的穩定。北京化工大學新開發的一種流動電池如圖所示,電池總反應為

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為負極,a為正極

B.該電池工作時,內電路中電子由電極a流向電極b

+2+

C.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PbO2+4H+4e-=Pb+2H2O

D.調節電解質溶液的方法是補充H2s04

答案D

解析根據電池總反應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可知,銅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為負極,

PbO?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為正極,則b為正極,a為負極,故A錯誤;內電路中是離子的定向移動,而不

+

是電子的定向移動,故B錯誤;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PbO2+4H+S0i-+2e-=PbSO4+2H2O,故C錯誤;根

據電池總反應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可知,隨放電的進行硫酸不斷被消耗,即調節電解

質溶液的方法是補充H2s。4,故D正確。

16.某實驗探究小組研究320K時N2O5的分解反應:2N2O5I4NO2+O2。如圖是該小組根據所給表格中的

實驗數據繪制的。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min01234

c(N2O5)/(molLi)0.1600.1140.0800.0560.040

1

c(O2)/(mol-L-)00.0230.0400.0520.060

A.曲線I是N2O5的濃度變化曲線

B.曲線II是02的濃度變化曲線

C.N2O5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D.O2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答案C

解析結合表格中N2O5和。2的初始濃度可知曲線I、II分別是。2、N2O5的濃度變化曲線,A、B項錯

誤;利用表格中數據進行計算,無論是用N2O5的濃度變化,還是用。2的濃度變化得出的反應速率都隨著

反應的進行而減小,而隨著反應的進行,N2O5的濃度減小,02的濃度增大,C項正確、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17.(14分X2024?合肥高一期中)研究化學能與熱能、電能的轉化具有重要價值。

(1)下列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符合圖示的是(填序號)。

能量

△生成物

°反應過程

①酸堿中和反應②碳酸鈣分解③金屬鈉與水反應④酒精燃燒⑤灼熱的碳與二氧化碳反應

@Ba(0H)2-8H2O與NH4cl反應

(2)H2(g)+CL(g)=2HCl(g)的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436kJ,mol"

能量

243kJ-mol

431kJ?moL能量431kJ-moL能量

若1molH?(g)和1molCb(g)充分反應,該反應為(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利用反應Fe+Ci?+=Cu+Fe2+設計一個原電池(正極材料用碳棒)。

①電池的負極材料是,負極電極反應式為,電解質溶液是o

②正極上出現的現象是o

③若導線上轉移1mol電子時,則電解質溶液改變的質量為go

答案⑴②⑤⑥(2)放熱(3)①FeFe-2e=Fe2+C11SO4溶液(合理即可)②碳棒上有紅色物質析出

③4

解析(1)由圖可知,化學反應為吸熱反應,故符合能量變化圖示的是②⑤⑥。

(2)由信息可知,1molH?(g)和1molCb(g)舊鍵斷裂共吸收243kJ+436kJ=679kJ的能量,生成2molHCl(g)

共放出431kJx2=862kJ的能量,反應物舊鍵斷裂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新鍵形成放出的能量,故該反應為

放熱反應。

(3)①Fe失電子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Ci?+在正極上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所以電解質是可

溶性的銅鹽。

③由電極反應式可知,若導線轉移1mol電子,則生成0.5mol銅和0.5molFe2+,電解質溶液改變的質量

1=

為0.5molx64g-mol'-O.Smolx56g-mol4go

18.(14分X2024.廣西南寧高一期中)電化學原理在電池制造、能量轉換、物質合成等方面應用廣泛。

(1)微型紐扣銀鋅電池(如圖)在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其電極分別是Ag2。和Zn,電解質為KOH溶液,電極

反應分別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KOH溶液

Ag2。是電池的極,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0在使用過程中,電解質

溶液的pH(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燃料電池必須從電池外部不斷地向電池提供燃料。如甲烷(CH。-空氣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如圖甲。a、b

均為惰性電極。a為極,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0當通入4.48L(標準狀

況下)甲烷氣體完全反應時,測得電路中轉移1.2mol電子,則甲烷的利用率為。

SC)2,1。2

圖甲圖乙

(3)以圖乙所示裝置可以模擬工業生產硫酸,寫出該裝置負極的電極反應式:,

若此過程中轉移了0.2mol電子,則理論上質子膜兩側電解液的質量變化差[△機左-△根旬為g(忽略

氣體的溶解)。

答案⑴正Ag2O+Zn^=ZnO+2Ag不變

+

(2)負O2+4e+4H=2H2O75%

+

(3)SO2-2e+2H2O=S0i-+4H4.4

解析(l)Ag2。是電池的正極,鋅是負極,根據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JT可

知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Ag2O+Zn==ZnO+2Ag,因此電解質溶液的pH不變。

+

(2)電子從a電極流出,所以a為負極,正極是氧氣得到電子,則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o

當通入4.48L(標準狀況下)即0.2mol甲烷氣體完全反應時,理論上轉移0.2molx8=1.6mol電子,測得電路

中轉移1.2mol電子,則甲烷的利用率為Uxl00%=75%。

1.6

+

(3)二氧化硫失去電子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SO2-2e+2H2O=S0i-+4H,若此過程中轉移了0.2mol電子,

依據電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0.1mol二氧化硫和0.05mol氧氣,有0.2mol氫離子從左側進入右側,則理論

上質子膜兩側電解液的質量變化差[△機左右]=(6.4g-0.2g)-(0.2g+1.6g)=4.4go

19.(12分X2024?武漢高一期中)一定溫度下,在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發生反應:

CO(g)+2H2(g)=CH30H(g),測得CO(g)和CH30H(g)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反應過程中的

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

(1)1min到3min內,以CO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o(CO)=mol-L.min'o

(2)改變下列條件對反應速率無影響的是(填字母,下同)。

A.升高溫度

B.加入合適的催化劑

C.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氨氣

D.保持體積不變,充入筑氣

(3)下列描述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B.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消耗2molH2的同時生成1molCH3OH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4)平衡時叢的轉化率為,平衡時壓強與起始時壓強之比為0

(5)已知斷開1molCO(g)和2molH?(g)中的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為1944kJ,則斷開1molCH30H(g)中的

化學鍵所需要吸收kJ的能量。

答案(1)0.0625(2)D(3)BD(4)75%1:2(5)2072.8

解析(1)1min到3min內,o(CO)=著黑瞿=0.0625molUmin」。

(2)升高溫度,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反應速率都增大,A、B錯誤;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氨氣,容器體積變

大,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C錯誤;保持體積不變,充入氮氣,反應物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

變,D正確。

(3)A項,混合氣體的密度為三,反應前后都是氣體且恒容,則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C項,

單位時間內消耗2moi為正反應速率,生成1molCH30H也是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

(4)根據圖1可知,平衡時生成0.75molCH30H(g),消耗1.5molH2,則th的轉化率為啜M*100%=75%。

消耗1.5molH2,剩余0.5molH2,CH3OH為0.75mol,CO剩余0.25mol,反應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

(0.75+0.5+0.25)mol=l.5mol,根據同溫同壓下,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所以平衡時壓強與起始時壓

強之比為1.5:3=1:2O

(5)根據圖2可知,2molH?(g)與1molCO(g)反應生成1molCH30H(g)放出128.8kJ能量,斷開1molCO(g)

和2molH2(g)中的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為1944kJ,則形成1molCH30H(g)中的化學鍵所需要放出能量

為(128.8+1944)kJ=2072.8kJ,則斷開1molCH30H(g)中的化學鍵需要吸收2072.8kJ能量。

20.(12分X2024?河北保定高一段考)某實驗小組用酸性KMnCU溶液和H2c2。4(草酸)反應研究影響反應速率

2+

的因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H2c2O4+2Mn0]+6H+=10CO2t+2Mn+8H2Oo他們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

生成CO2的體積,探究某種影響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