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八所重點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二模)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江西省八所重點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二模)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江西省八所重點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二模)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江西省八所重點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二模)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江西省八所重點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二模)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八所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聯考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登家漁村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登家先民多從東南沿海一帶遷徙而來。海上漁業養殖掀開了登家漁村空間商品化的序幕,如今晝家歌謠、祭海儀式、媽祖廟、海上漁排等文化景觀正成為晝家漁村的旅游文化名片。圖1為晝家漁村空間商品化的三個階段,據此完成1-2題。1984年1999年2019年漁業漁業+旅游漁業+旅游+文化商品化起步階段!商品化快速發展階段!商品化轉型發展階段1.最能代表蛋家地域文化特色的核心物質文化景觀是A.海上漁排B.蛋家歌謠C.媽祖廟D.祭海儀式2017年,云南省白馬雪山腹地、距滇金絲猴棲息地僅數百米的某村民小組集體搬遷至山腳下珠巴洛河邊的移民集中安置點。安置點土地有限加之冬季氣溫低,農業生產成效不高,扶貧單位為部分農戶建設了溫室大棚。據此完成3-5題。A.交通更為便利B.環保措施更嚴格C.人口數量更多D.土地利用更集約A.地形限制B.氣候寒冷C.生態脆弱D.土壤貧瘠A.2-3月B.5-6月C.9-10月D.12-1月圖3A.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圖4為1990-2020年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冰川各高程變化情況,據此完成11-13題。年均變化率(%a)年均變化率(%a)-3.5-3.0-2.5-2.0-1.5-1.0-330-300-180-150-120-90--年均變化率四變化面積A.<4000米B.4000-4500米C.6500-7000米D.>7000米A.氣溫B.降雪C.地形D.人類活動像,中部為露天平臺。圖5示意該窟龕朝向及6月22日北京時間10至14時的太陽方位。太陽輻射影響14.三面崖壁的年日照時數,按大小順序排列,依次是A.正壁>南壁>北壁B.正壁>北壁>南壁C.南壁>正壁>北壁D.北壁>正壁>南壁15.關于佛像表面病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南壁佛像苔蘚覆蓋較多處位于其腳部B.北壁佛像風化裂紋最多處位于其頭部C.與南壁相比,北壁表面巖溶難以緩解D.與南壁相比,北壁表面風化裂紋較少16.該石窟可能是A.新疆龜茲石窟B.甘肅麥積山石窟C.西藏拉合爾石窟D.河南龍門石窟二、綜合題:共3大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樹木徑向生長是指樹木莖干在直徑方向上的增粗過程,其受氣候、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響,表現出一定的空間差異性。圖6示意20世紀以來我國兩個采樣區的針葉林樹木斷面生長面積變化情況。研究發現近年來新疆(天山)針葉樹徑向生長狀況受區域氣候暖濕化影響。斷面生長面積(cm斷面生長面積(cm?)新疆年份東北年份(1)依據針葉樹斷面生長面積變化情況,推測哪個區域的針葉樹對氣候變化響應更顯著。(3分)(2)分析近年來新疆天山針葉樹徑向生長加快的原因。(6分)(3)有學者認為:長期來看,氣候變暖將抑制干旱半干早區樹木徑向生長。對此請做出合理解釋。(5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L縣是長江流域的棉花優質產區,近年來棉花種植面積下滑嚴重,為此該縣推廣了棉花、油菜等作物的輕簡化栽培技術(直播、化學調控作物生長態勢、機械化等)。傳統棉花栽培精耕細作,有集中育苗-移植-整枝-打頂-采收等眾多生產環節。農民多將棉花與油菜輪作以緩解棉油爭地難題。圖7示意兩種栽培模式下的棉花生育進程,該地油菜通常在10月底播種,次年5月收獲。全部全部吐絮4月5月6月播出種苗10月開花11月12月開始吐絮全部吐絮開始吐絮開花現蓄現蕾(1)分析傳統棉花栽培先集中育苗而后移植的利弊。(6分)(2)分析傳統栽培模式下難以實施機械采棉的原因。(6分)(3)結合圖7,說明推廣棉花夏播輕簡化栽培模式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7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南海東北部T處(圖8)沉積物有機碳分海源和陸源,海源有機碳主要來自以海洋藻類為主的初級生產者,陸源有機碳主要來自臺灣島。海洋初級生產力主要受光照、營養物質和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海表溫度的季節變化影響海水垂向混合的強度。T處海洋初級生產力的變化主要受控于東亞冬季風強度的變化。圖9為末次冰盛期以來T處沉積物海源有機碳的相對含量。(1)分析夏季T處陸源有機碳輸入較多的原因。(4分)(2)分析T處海洋初級生產力冬季較高的原因。(8分)(3)結合材料,分析末次冰盛期以來東亞冬季風的強弱變化趨勢。(7分)一、選擇題123456789ACBACCBABDDAD二、綜合題17.(14分)(1)新疆(1分);新疆針葉樹斷面生長面積曲線波動更明顯(1分);整體增量(幅度)大(1分)。(2)受暖濕化影響(1分),生長季延長(1分);氣候變暖導致積雪融化和凍土消融(1分),土壤水分增加(1分);降水增多(1分),增加植物水分供應(1分)。(3)(短期)全球變暖促進了徑向生長(1分),樹木對水分的需求隨之增大(1分)。(長期)氣候變暖將導致蒸發變強(1分),土壤水分降低(1分),水分降低對樹木徑向生長的負作用超過了氣候變暖帶來的正作用(1分)。18.(19分)(1)利:集中育苗方便管理(1分),提高出苗率(或成活率)(1分);(錯開油菜生長期)待油菜收割后再移植(1分),緩解棉油用地矛盾(1分)。弊:(與直播相比)增加了生產環節(1分),加大了勞動量(1分)。(2)有效開花期與吐絮期重疊(1分),機械采收破壞部分花鈴(1分)(降低棉花產量);吐絮期長(1分),需分批次采收(機械采棉多為一次性采收)(1分);吐絮期與油菜播種期重疊(1分),機械采棉造成油菜損傷、毀壞(1分)。(3)(直播、化學調控、機械化等)簡化栽培流程、(夏播)縮短棉花生育期(1分),減少勞動力投入(或: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1分);棉花與油菜的生育期基本不重疊(1分),利于機械化生產(1分),降低生產成本(1分);單產提高(1分),收益增加(1分)。補充答案:通過化學調控縮短吐絮期(集中吐絮),利于集19.(19分)(1)T處陸源有機碳主要來自臺灣島(1分);臺灣夏季降水豐富(1分),河流徑流量大(1分),地表徑流侵蝕、搬運能力強(1分),輸入的有機碳多。(2)緯度較低(1分),冬季表層海水溫度適宜(不太低/較高)(1分);(受干冷的冬季風影響)冬季降水少(晴天多)(1分),光照充足(1分);冬季風使表層海水溫度降低(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