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02蛋白質和核酸的三個理解誤區(解析版)易錯點02蛋白質和核酸的三個理解誤區(解析版)/易錯點02蛋白質和核酸的三個理解誤區(解析版)易錯點02蛋白質和核酸的三個理解誤區目錄01易錯陷阱(3大陷阱)02舉一反三【易錯點提醒一】變性≠鹽析【易錯點提醒二】DNA高溫耐受性比蛋白質大【易錯點提醒三】蛋白質水解≠氧化分解03易錯題通關易錯陷阱1:蛋白質變性和鹽析本質相同。【分析】高溫使蛋白質變性的原因不是高溫破壞了氨基酸之間的肽鍵,而是高溫使肽鏈盤曲折登形成的空間結構發生不可逆變化。低溫和鹽析未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發生不可逆變。易錯陷阱2: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在高溫下空間結構都會出現不可逆的變化.【分析】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對高溫的耐受性不同,DNA分子對高溫的耐受性通常比蛋白質分子高。易錯陷阱3:蛋白質的水解就是氧化分解。【分析】蛋白質初步水解的產物是:多肽,徹底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氧化分解的產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易錯點提醒一】變性≠鹽析【例1】某興趣小組采用兩種途徑處理雞蛋清溶液,過程如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③處理后溶液中含有氨基酸B.②過程可能破壞了蛋白質的空間結構C.高溫后蛋白質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吃熟雞蛋容易消化D.④過程若加入取自動物消化道中的物質,會破壞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但不影響肽鍵易錯分析:蛋白質高溫變性空間結構改變,鹽析處理空間結構不變.【答案】BC【解析】蛋白質經鹽析處理后再溶解還是蛋白質,A錯誤;②過程可能破壞了蛋白質的空間結構,B正確;高溫后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更易被蛋白酶水解,吃熟雞蛋容易消化,C正確;④過程蛋白質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催化水解,會破壞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和肽鍵,D錯誤;【變式1-1】(2023·海南·高考真題)科學家將編碼天然蜘蛛絲蛋白的基因導入家蠶,使其表達出一種特殊的復合纖維蛋白,該復合纖維蛋白的韌性優于天然蠶絲蛋白.下列有關該復合纖維蛋白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蛋白的基本組成單位與天然蜘蛛絲蛋白的不同B.該蛋白的肽鏈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C.該蛋白徹底水解的產物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D。高溫可改變該蛋白的化學組成,從而改變其韌性【答案】B【解析】該蛋白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與天然蜘蛛絲蛋白的基本單位相同,A錯誤;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該蛋白的肽鏈由氨基酸經過脫水縮合反應通過肽鍵連接而成,B正確;該蛋白徹底水解的產物為氨基酸,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C錯誤;高溫可改變該蛋白的空間結構,從而改變其韌性,但不會改變其化學組成,D錯誤。【變式1-2】(2023·湖北·統考高考真題)球狀蛋白分子空間結構為外圓中空,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布在分子的外側,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蛋白質變性后,會出現生物活性喪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質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質變性可導致部分肽鍵斷裂B.球狀蛋白多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C。加熱變性的蛋白質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D.變性后生物活性喪失是因為原有空間結構破壞【答案】A【解析】蛋白質的變性作用主要是由于蛋白質分子內部的結構被破壞,天然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通過氫鍵等次級鍵維持的,而變性后次級鍵被破壞,A錯誤;球狀蛋白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布在分子的外側,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說明外側主要是極性基團,可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醇,B正確;加熱變性的蛋白質空間結構發生改變,該空間結構改變不可逆,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C正確;變性后空間結構改變,導致一系列理化性質變化,生物活性喪失,D正確。【變式1-3】球狀蛋白分子空間結構為外圓中空,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布在分子的外側,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蛋白質變性后,會出現生物活性喪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質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質變性可導致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部分肽鍵斷裂B.球狀蛋白多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C.加熱變性的蛋白質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D.鹽析形成沉淀蛋白質一般不失活,常用于分離蛋白質【答案】A【解析】蛋白質變性可導致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但肽鍵沒有斷裂,A錯誤;球狀蛋白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布在分子的外側,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說明外側主要是極性基團,可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醇,B正確;加熱變性的蛋白質空間結構發生改變,該空間結構改變不可逆,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C正確;鹽析形成沉淀蛋白質沒有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一般不失活,故常用于分離蛋白質,D正確。【易錯點提醒二】DNA高溫耐受性比蛋白質大【例2】下列關于人類對遺傳物質探索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格里菲思的轉化實驗中,加熱殺死S型菌后其DNA已變性,因此不會導致小鼠死亡B。在格里菲思的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可以穩定遺傳C.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實驗中因保溫時間過短導致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易錯分析:蛋白質變性一般不可逆,DNA變性可逆。【答案】B【解析】加熱殺死的S型菌不能導致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加熱殺死的S型菌的蛋白質加熱后失去活性,喪失侵染能力,而S型菌的DNA加熱后并沒有失去活性,A錯誤;在格里菲思的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的實質是基因重組,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因此能穩定遺傳,B正確;35S標記的噬菌體是標記蛋白質,侵染過程中蛋白質不進入細菌,經攪拌和離心后在上清液中,故侵染實驗中因攪拌不充分導致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保溫時間短不會,C錯誤;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但不能證明主要是DNA,D錯誤。【變式2-1】下列關于活體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分析敘述錯誤的是(
)A.第3組中“加熱殺死”是使S型菌的蛋白質及其細胞器變性而失去了致病能力B.由于DNA變性溫度高于蛋白質的變性溫度,所以第3組中DNA沒有受到損害C.第4組中,S型菌細胞內的核糖體借助R型菌細胞提供的氨基酸合成了蛋白質D.若將第1組中S型菌的蛋白質用有機試劑除去,重復第4組實驗,結果不會改變【答案】C【解析】第3組中“加熱殺死"是使S型菌的蛋白質及其細胞器變性,導致細菌失去活性,從而失去了致病能力,A正確;由于DNA變性溫度高于蛋白質的變性溫度,即熱穩定性高,所以第3組中蛋白質失活而DNA沒有受到損害,B正確;第4組中,S型菌細胞內的核糖體已變性,S型菌的DNA借助R型菌細胞提供的核糖體和氨基酸合成了蛋白質,C錯誤;若將第1組中S型菌的蛋白質用有機試劑除去,重復第4組實驗,S型菌的DNA能使R型菌發生轉化,導致小鼠患敗血癥死亡,D正確。【變式2—2】人們對遺傳物質本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曲折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孟德爾使用豌豆進行實驗,證明了遺傳因子是某種物質,即基因B.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C.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加熱處理后的蛋白質和DNA均發生不可逆變性D.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證明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而不是蛋白質【答案】B【解析】孟德爾的豌豆實驗證明了遺傳因子的存在及遺傳規律,并沒有證明遺傳因子是哪種物質,A錯誤;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控制果蠅紅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B正確;對S型細菌進行加熱處理,蛋白質變性是不可逆的,而DNA加熱冷卻后結構依然保持原樣是可逆的,C錯誤;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而不能說明所有病毒的遺傳物質都是RNA,D錯誤。【變式2-3】(2023·廣東惠州·統考二模)如圖為肺炎鏈球菌不同品系間的轉化,在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過程中,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加熱致死的S型菌DNA氫鍵被破壞,因而斷裂為多個較短的DNA片段B.由R型菌轉化得到的S型菌與原S型菌的遺傳物質完全相同C.S型菌中的caps進入R型菌,使R型轉化為S型菌,屬于基因重組D.caps基因控制多糖類莢膜的形成體現了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答案】C【解析】氫鍵被破壞不會導致DNA鏈斷裂,磷酸二酯鍵被破壞導致DNA鏈斷裂,A錯誤;由R型菌轉化得到的S型菌與原S型菌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B錯誤;轉化產生的S型菌中的capS是S型菌中的capS進入R型細菌并與R型細菌的DNA重組導致的,C正確;capS基因控制多糖類莢膜的形成體現了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間接控制生物性狀,D錯誤.【易錯點提醒三】蛋白質氧化分解≠水解【例3】如圖是生物體內幾種有機物及其功能的關系圖,m1、m2、m3、m4分別是有機物M1、M2、M3、M4的組成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相同質量的M1和M2被徹底氧化分解,M1產生的能量多B.多肽鏈的數目及盤曲、折疊方式均可影響M3的結構C.m3和m4之間的區別主要是五碳糖和堿基的種類不同D.將HIV的M4徹底水解,可得到5種堿基、2種五碳糖易錯分析:蛋白質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氧化分解的產物是:二氧化碳、水等。【答案】B【解析】由分析可知,M1是糖類,M2是脂肪,與脂肪相比,糖類中的H元素含量少,被徹底氧化分解產生的能量少,A錯誤;M3是蛋白質,多肽鏈的數目及盤曲折疊方式均可影響其結構,B正確;m3是氨基酸,m4是核苷酸,五碳糖和堿基的種類不同是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區別,而不是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區別,C錯誤;HIV是RNA病毒,其體內的M4是RNA,RNA徹底水解的產物是A、U、G、C四種堿基,以及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核糖,D錯誤.【變式3-1】蛋白質和RNA屬于生物大分子,它們徹底水解的產物分別是(
)A.氨基酸;核糖核苷酸B.氨基酸;核糖、含氮堿基、磷酸C.多肽;核糖、含氮堿基、磷酸D.CO2、H2O和尿素;核糖核苷酸【答案】B【解析】蛋白質的徹底水解的產物為氨基酸;RNA由核糖核苷酸組成,一分子的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和一分子磷酸組成,所以其初步水解產物為核糖核苷酸,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核糖、含氮堿基、磷酸,B正確,ACD錯誤.【變式3-2】核酸廣泛存在于所有動植物細胞、微生物體內。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A.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儲存著大量的遺傳信息B。DNA與RNA徹底水解產物中相同的物質有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和磷酸C.RNA一般只有一條單鏈,不會存在堿基互補配對D.真核生物細胞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答案】C【解析】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儲存著生物的遺傳信息,A正確;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T、C、G。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四種堿基分別是A、U、C、G,DNA與RNA徹底水解產物中相同的物質有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和磷酸,B正確;RNA一般為單鏈,某些RNA中也存在堿基互補配對現象,如tRNA,C錯誤;線粒體和葉綠體含有(DNA和RNA),核糖體含有RNA,所以都含有核酸,D正確.【變式3-3】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細胞內化合物的種類和含量以及細胞代謝發生明顯變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萌發的種子能從潮濕的土壤中吸收水分,細胞內自由水增加,細胞代謝速率(填“減慢”或“加快”),自由水在細胞中的作用有(答出2點即可)。(2)種子富含淀粉、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種子萌發時,細胞內大分子有機物需要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才能氧化供能或轉化為其他物質,淀粉徹底水解的產物是,該過程需要(酶)參與.從萌發到長出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之前,種子中有機物的種類和含量的變化規律是。(3)脂肪中的C、H比例高于糖類,相同質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類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O2。作物播種時,通常有“淺種花生深播玉米”的說法,試分析該說法的生物學原理:。【答案】(1)加快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參與生物化學反應、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2)葡萄糖淀粉酶(和麥芽糖酶)有機物種類增多,含量減少(3)花生種子富含脂肪,玉米種子富含糖類(淀粉),花生種子播種較淺可獲得充足的O2以滿足脂肪的氧化分解,有利于花生種子的萌發【解析】(1)細胞中的自由水與新陳代謝有關,自由水增加,細胞代謝速率會加快;自由水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參與生物化學反應、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2)淀粉酶能夠催化淀粉水解產生麥芽糖,麥芽糖酶能夠催化麥芽糖水解產生葡萄糖;從萌發到長出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之前,種子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因此種子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而種類增加。(3)花生種子富含脂肪,玉米種子富含糖類(淀粉),因為脂肪中的C、H比例高于糖類,相同質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類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O2。花生種子播種較淺可獲得充足的O2以滿足脂肪的氧化分解,有利于花生種子的萌發,因此作物播種時,通常有“淺種花生深播玉米"的說法。1.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從外界吸收的硝酸鹽被用于合成糖類、蛋白質等物質B.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也可以參與構成細胞的結構C.蛋白質經鹽析和高溫處理后,空間結構都發生改變D.萌發的種子中結合水/自由水的比例要高于休眠的種子【答案】B【解析】絕大多數糖類的元素組成為C、H、O,植物不需要從外界吸收的硝酸鹽來合成糖類,A錯誤;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部分糖類也能構成細胞的結構,如纖維素可構成細胞壁,B正確;鹽析是指在蛋白質水溶液中加入中性鹽,隨著鹽濃度增大而使蛋白質沉淀出來的現象,鹽析不會使蛋白質發生變性,C錯誤;萌發的種子新陳代謝旺盛,休眠的種子代謝水平低,前者自由水比例高于后者,D錯誤。2.細胞中的RNA和RNA結合蛋白質(RBPs)相互作用形成核糖核酸蛋白質(RNP)復合物。RNP復合物分布廣泛,功能眾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RNA聚合酶在mRNA和tRNA的形成過程中有重要作用B.肽鍵和磷酸二酯鍵等對維持RNP復合物結構穩定有重要作用C.肺炎鏈球菌細胞內會形成大量RNA和蛋白質復合物D.鹽析會造成RNP復合物中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答案】D【解析】RNA聚合酶參與了基因轉錄形成RNA的過程,mRNA、tRNA都是通過轉錄過程形成的,A正確;RNP復合物是蛋白質和RNA的結合物,蛋白質分子中含有肽鍵,RNA分子中有磷酸二酯鍵,它們對維持RNP復合物的結構穩定有重要作用,B正確;肺炎健球菌細胞內有大量的RNA和蛋白質復合物,比如核糖體等,C正確;鹽析不會使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只是在鹽溶液中蛋白質的溶解度發生變化,D錯誤.3.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膽固醇和血紅蛋白在血液中都有運輸功能,兩者體現了蛋白質的功能B。蛋白質變性,肽鍵會被破壞;蛋白質鹽析時,肽鍵不會斷裂C.蛋白質是細胞膜中含量最多的物質D.人體內的抗體是蛋白質,可以幫助人體抵御病菌和病毒等病原體的危害【答案】D【解析】膽固醇屬于脂質類物質,不屬于蛋白質,A錯誤;蛋白質變性,空間結構被破壞,但肽鍵不會被破壞,B錯誤;細胞膜中含量最多的物質為脂質,約占細胞膜總質量的50%,蛋白質約占40%,C錯誤;有些蛋白質有免疫功能,如人體內的抗體是蛋白質,可以幫助人體抵御病菌和病毒等病原體的危害,D正確.4.根據S型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的差異,將其分為SⅠ、SⅡ、SⅢ……等類型,不同類型的S型發生基因突變后失去莢膜,成為相應類型的R型(RI、RⅡ、RⅢ)。S型的莢膜能阻止外源DNA進入細胞,R型只可回復突變為相應類型的S型。為探究S型菌的形成機制,科研人員將加熱殺死的甲菌破碎后獲得提取物,將冷卻后的提取物加入至乙菌培養液中混合均勻,再接種到平板上,經培養后檢測子代細菌的類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實驗中的甲菌應為R型菌,乙菌應為S型菌B。加入至乙菌培養液的提取物中,蛋白質和DNA均已變性失活C.若甲菌為SⅢ,乙菌為RⅢ,子代細菌為SⅢ和RⅢ,則能排除基因突變的可能D.若甲菌為SⅢ,乙菌為RⅡ,子代細菌為SⅢ和RⅡ,則能說明S型菌是轉化而來【答案】D【解析】實驗的目的是探究S型菌的形成機制,則R型菌為實驗對象,S型菌的成分為自變量。因此甲菌應為S型菌,乙菌應為R型菌,A錯誤;甲菌的成分經熱殺死處理后,蛋白質變性失活,DNA熱穩定性比蛋白質高,在熱殺死處理的溫度下DNA沒有變性失活,B錯誤;若甲菌為SⅢ,乙菌為RⅢ,RⅢ經轉化形成的S菌為SⅢ,RⅢ經回復突變形成的S菌也是SⅢ,繁殖后形成的子代細菌都為SⅢ和RⅢ,不能排除基因突變的可能,C錯誤;若甲菌為SⅢ,乙菌為RⅡ,RⅡ經轉化得到SⅢ,繁殖所得子代細菌為SⅢ和RⅡ;RⅡ經回復突變得到SⅡ,繁殖所得子代細菌為SⅡ和RⅡ.所以若甲菌為SⅢ,乙菌為RⅡ,子代細菌為SⅢ和RⅡ,則能說明S型菌是轉化而來,D正確。5.線性的雙螺旋DNA分子在堿性條件下pH為12。5可發生變性,pH恢復到初始狀態后不再復性。下列關于DNA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中組成遺傳物質的堿基有4種B.原核細胞中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是DNAC.DNA在堿性條件下結構的改變可能與磷酸二酯鍵的斷裂有關D。將堿性條件下處理的S型肺炎鏈球菌的DNA與R型肺炎鏈球菌共培養可出現S型【答案】AB【解析】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為DNA,故組成遺傳物質的堿基有A、T、G、C,共4種,A正確;原核細胞也屬于細胞生物,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B正確;分析題意可知,DNA堿性條件下會變性,而變性主要與氫鍵的斷裂有關,C錯誤;堿性條件下處理的S型肺炎鏈球菌DNA發生變性,且不再復性,故將堿性條件下處理的S型肺炎鏈球菌的DNA與R型肺炎鏈球菌共培養不能出現S型,D錯誤。6。在加熱時雙鏈DNA分子會出現變性現象(變性是在高溫等條件下雙鏈DNA解開成為單鏈的過程,常以DNA溶液對260nm紫外光的吸光度值作為檢測DNA變性的指標),使DNA雙鏈一半解開為單鏈的溫度用Tm表示,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DNA溶液對260nm的紫外光的吸光度會突然明顯上升至最高值,隨后即使溫度繼續升高,吸光度也不再明顯變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DNA變性是在一個較窄的溫度范圍內發生的B.Tm值與DNA中A+T所占比例和DNA分子的長度呈正相關C。只有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DNA分子變性的現象D。在格里菲思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可能涉及DNA分子的變性【答案】B【解析】使DNA雙鏈一半解開為單鏈的溫度用Tm表示,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DNA溶液對260nm的紫外光的吸光度會突然明顯上升至最高值,隨后即使溫度繼續升高,吸光度也不再明顯變化,說明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小學教導處春季師生互動計劃
- 醫院消防培訓演練課件
- 2025年度幼兒園健康飲食推廣計劃
- 小學2025-2025學年第一學期科技節活動計劃
- 抗腫瘤藥物毒性研究與應用
- 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與法律培訓計劃
- 犬貓常見傳染病防控要點
- 小學體育課程實踐計劃
- 學校春節假期安全措施及活動安排
- 科技研發項目時間管理及應對措施
- 山推SD16結構原理課件
- 病假醫療期申請單(新修訂)
- 鉆孔樁鉆孔記錄表(旋挖鉆)
- 660MW機組金屬監督項目
- JBK-698CX淬火機數控系統
- ZJUTTOP100理工類學術期刊目錄(2018年版)
- 心理學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 JJF(鄂) 90-2021 電子輥道秤校準規范(高清版)
- 超星爾雅學習通《今天的日本》章節測試含答案
- 餐飲量化分級
- 三一重工SCC2000履帶吊履帶式起重機技術參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