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坐標圖像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坐標圖像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坐標圖像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坐標圖像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坐標圖像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9坐標圖像題

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

考點01溶解度曲線

考點02溶液pH的變化圖像

考點03價類圖

考點04反應過程分析—單個圖像

考點05反應過程分析—多個圖像

試題匯編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

考點01溶解度曲線

1.(2024?廣東深圳?中考真題)Ca(OH)2、K2cO3溶解度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rC40溫度『C

A.40℃時,思考樂琴琴同學將0」4gCa(OH)2放入100g水中得到100.14g溶液

B.40℃時,Ca(OH%的飽和溶液降溫后仍是飽和溶液

C.40℃時,K2c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

D.40℃時,Ca(OH)2溶解度比K2cO3溶解度大

【答案】A

【解析】A、4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4g,將0.14gCa(OH)2放入10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得到100.14g

溶液,該選項說法正確;

B、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降溫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上升,40℃時,Ca(OH)2的飽和溶液

降溫后為飽和溶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40℃時,K2c03的溶解度為117g,故40℃時,K2cCh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117LX100%?53.9%,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117g+100g

D、40℃時,Ca(OH)2溶解度為0.14g,K2cO3溶解度為117g,Ca(OH)2溶解度比K2cO3溶解度小,該選項說

法不正確;

故選A?

2.(2024?山東荷澤?中考真題)生活在鹽湖附近的人們習慣“冬天撈堿,夏天曬鹽”,其中堿指的是Na2cO3,

鹽指的是NaCl,下圖為二者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冬天撈的堿中混有少量NaCl,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a2cO3

B.t℃時,Na2c。3溶液和Na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

C.冬天溫度低,NaCl比Na2cO3更易從湖水中結晶析出

D.實現NaCl溶液由不飽和溶液到飽和溶液的轉化,只能采用增加溶質的方法

【答案】A

【解析】A、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冬天撈的堿(碳

酸鈉)中混有少量NaCL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碳酸鈉,正確;

B、t℃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即t(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則Na2cCh

的飽和溶液和NaCl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選項中沒有指明溶液是否飽和,無法判斷溶質質量

分數,錯誤;

C、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冬天溫度低,碳酸鈉比

氯化鈉更易從湖水中結晶析出,錯誤;

D、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實現NaCl溶液由不飽和溶液到飽和溶液的轉化,可采用增加溶質,

蒸發溶劑或降低溫度,錯誤。

故選A?

3.(2024?湖南長沙?中考真題)利用溶解度曲線,可以獲得許多有關物質溶解度的信息。甲、乙兩種物質的

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a/C時,甲和乙的溶解度均為30g

B.在a/C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D.升高溫度,可將甲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答案】A

【解析】A、由圖像可知在ai°C時,甲和乙的溶解度均為30g,故正確;

B、由圖像可知在a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錯誤;

c、曲線都是上升型的,因此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故錯誤;

D、升高溫度,甲的不飽和溶液仍為不飽和溶液,故錯誤。

故選Ao

4.(2023?四川廣元?中考真題)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tie時,甲和丙的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相等

B.乙溶液中混有少量甲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C.t2℃時,將25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以形成75g溶液

D.將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i℃后,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關系是

乙>甲=丙

【答案】c

【解析】A、t「C時,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則等質量的甲和丙的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相等,選項沒

有指明飽和溶液的質量,無法比較溶質的大小,故A說法不正確;

B、乙、甲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乙溶液

中混有少量甲時,可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乙,故B說法不正確;

C、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質,達到飽和狀態,將25g甲物質加

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以形成50g+25g=75g溶液,故C說法正確;

D、將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變小,析出晶體,仍然是

飽和溶液,所以溶質質量分數大小取決于降溫后溶解度的大小,t/C時,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降

溫后乙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甲的溶質質量分數,丙降溫后,溶解度變大,變為不飽和溶液,溶液組成不變,

則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因為ti℃甲的溶解度大于t2℃丙的溶解度,所以降溫后丙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降溫

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甲>丙,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o

5.(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丙可能是熟石灰

B.tJC時,甲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30%

C.t2°C時,相等質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

D.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從t3℃降溫到tJC,所得溶液質量:甲〈丙

【答案】D

【解析】A.熟石灰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微溶于水,丙不可能是熟石灰,A錯誤;

B.trC時,甲的溶解度為30g,根據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福繇謔xlOO%,此時甲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

分數為:——xl00%=23.1%,B錯誤;

30g+100g

C.t2℃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但題中未說明相等質量的甲、乙溶液是否飽和。故無法確定甲、乙溶液中

溶質的質量是否相等,C錯誤;

D.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從t3℃降溫到tJC,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溶液中有溶質析出,溶液

質量減小,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液質量不變,則所得溶液質量:甲

<丙,D正確;

故選D。

6.(2023?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ti℃時,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t2℃時,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鉀,形成105g溶液

D.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i℃時,硝酸鉀溶液析出晶體多

【答案】c

【解析】A、20℃時,物質的溶解度大于20g,其為易溶物質,硝酸鉀、氯化鉀均屬于易溶物質,不符合題

思;

B、t「C時,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此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不符合題意;

C、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故此時50g水可溶解110g+2=55g硝酸鉀,形成55g+50g=105g溶液,

符合題意;

D、等質量的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i℃時,硝酸鉀溶液析出晶體多,若氯化鉀溶液質量較大,

則可能氯化鉀溶液析出晶體多,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2022.江蘇南通?中考真題)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T150溫度FC

A.NaCl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H4C1的溶解度

B.Ti℃時,NaChNH4cl兩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50℃時,將50gNH4cl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00g

D.將50℃時NH4C1飽和溶液100g冷卻至0℃,析出晶體21g

【答案】B

【解析】A、比較溶解度大小必須有溫度限制,否則不能比較溶解度大小,說法錯誤;

溶解聲

B、T/C時,NaCl、NH4cl的溶解度相等,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赤包懸商、1。。%,所以該溫度下,

lUUg+俗解皮

兩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說法正確;

C、50℃時,NH4cl的溶解度是50.4g,即在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50.4g,則50g水中最多溶解25.2g,

所以50℃時,將50gNH4cl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75.2g,說法錯誤;

D、將50℃時NH4cl飽和溶液150.4g冷卻至0℃,析出晶體50.4g-29.4g=21g,如果將50℃時NH4cl飽

和溶液100g冷卻至0℃,析出晶體質量小于21g,說法錯誤;

答案:Bo

8.(2022?廣西玉林?中考真題)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titz溫度/七

A.丙一定是氣體物質

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C.口℃時,將8克乙物質放入25克水中,充分溶解可獲得33克乙溶液

D.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i℃,溶劑質量的大小關系:甲〈乙

【答案】D

【解析】A、丙可能是固體氫氧化鈣,是因為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故A錯誤;

B、甲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乙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溫結

晶的方法提純甲,故B錯誤;

C、ti℃時乙的溶解度是28克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8g乙,因此25g水中中最多溶解7g乙,將8克乙物質

放入25克水中,充分溶解,有1g未溶解,可獲得25+7=32g乙溶液,故C錯誤;

D、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甲中的水的質量小于乙中水的質量)

降溫至口℃,析出固體,溶劑質量不變,溶劑質量的大小關系:甲〈乙,故D正確。

故選:D。

考點02溶液pH的變化圖像

9.(2024.廣東深圳?中考真題)揚揚同學發現染布前可以用鹽酸洗去布料表面部分堿性物質(如KOH),染

色后用5%,10%,20%的醋酸溶液與等濃度等質量的KOH溶液反應,pH值變化如下圖。下列選項正確的

A.KOH來源:Ca(OH)2+K2CO3=CaCO31+KOH

B.揚揚用鹽酸清洗布料后不用用水沖洗,因為鹽酸沒有腐蝕性

C.如圖所示,醋酸濃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體積越大

D.由圖像可知,隨著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趨近于4.0

【答案】D

【解析】A、該方程式未配平,氫氧化鉀前面化學計量數應為2,該項錯誤;

B、鹽酸具有腐蝕性,該項錯誤;

C、如圖所示,醋酸濃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體積越小,該項錯誤;

D、由圖像可知,隨著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趨近于4.0,該項正確;

故選D。

10.(2024?重慶?中考真題)用NaOH溶液與稀硫酸進行中和反應實驗,開始時滴入幾滴酚酸溶液,測得溶

液的pH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像表明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c段溶液顏色逐漸變淺,d點溶液為無色

C.d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大于b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

D.ac段溶液升溫明顯高于cd段,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

【答案】C

【解析】A、根據圖示,初始溶液的pH>7,顯堿性,隨著另一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逐漸減小至小于7,

則說明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故A說法正確;

B、酚酥遇堿性溶液變紅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變色,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麟溶液變紅色,

隨著稀硫酸的加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氫氧化鈉不斷被消耗,則

ac段溶液顏色逐漸變淺,d點pH<7,顯酸性,稀硫酸過量,此時溶液為無色,故B說法正確;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過程中鈉元素的質量不變,而d點溶液的質量>1?點溶液的質量,則d點溶液

鈉元素質量分數小于b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故C說法不正確;

D、ac段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c點時,溶液的pH=7,表示氫氧化鈉和硫酸恰好完全反

應,cd段溶液的pH<7,硫酸過量,ab段溶液升溫明顯高于cd段,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故D說法正確;

故選:Co

11.(2023?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已知常溫下Ca(OH)2溶解度為0.17g。向一定量飽和Ca(OH)2溶液中滴加鹽

酸,溶液pH隨V(鹽酸)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為檢測某生石灰樣品中鈣元素含量,實驗如下:

步驟1:取0.60g樣品于錐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儲水,蓋上表面皿充分振蕩。

步驟2:向冷卻后的錐形瓶中滴入幾滴酚醐,再逐滴加入稀鹽酸至反應完全。反應完全時錐形瓶內溶液紅色

恰好褪去。經換算,消耗加(HC1)=0.73g。

■(鹽酸)/m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步驟1中充分振蕩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步驟2中紅色恰好褪去時,消耗匕mL鹽酸

C.步驟2中化學反應方程式為ZHCl+CaOCaCU+Hq

D.該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6.67%

【答案】D

【解析】A、由題意可知,常溫下Ca(OH)2溶解度為0.17g。取0.60g樣品于錐形瓶中,氧化鈣和水反應生

成氫氧化鈣,生成的氫氧化鈣的質量>0.6g,向其中加入200mL蒸儲水,200g的水最多溶解0.34g的氫氧化

鈣,所以生成氫氧化鈣不能完全溶解,步驟1中充分振蕩后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故A錯誤;

B、反應完全時錐形瓶內溶液紅色恰好褪去,此時溶液呈中性,pH=7,則如圖所示消耗大于匕mL但小于

V3mL鹽酸,故B錯誤;

C、步驟2中是氫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Cl+Ca(OH)2=CaCL+2H2。,

故C錯誤;

D、在該反應過程中,氫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鈣元素質量不變,

Ca~Ca(OH),-2HC1

則有4073,該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第xlOO%。66.7%,故D正確。

0.6g

0.4g0.73g

故選D。

12.(2023?甘肅蘭州?中考真題)向少量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

采用pH傳感器采集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b過程,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

B.b點時碳酸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C.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和碳酸鈉

D.a-b-c-d過程,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不斷增加

【答案】B

【解析】A、向少量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由圖像可知,pH先

增大到等于7,說明先發生的是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貝Ua-b過程,溶液的酸性

逐漸減弱,故選項說法錯誤。

B、b點時pH等于7,所以b點時碳酸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C、如圖,c點至d點pH升高說明此時碳酸鈉過量顯堿性,因此c點時碳酸鈉和氯化鈣恰好完全反應,溶

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

D、a-b-c過程,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不斷增加;c—d的過程中,是碳酸鈉和氯化鈣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

加入碳酸鈉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綜上所述:選擇B。

13.(2022?貴州黔西?中考真題)化學學習小組用某鹽酸和燒堿探究中和反應的pH變化。實驗時將一定量的

鹽酸溶液注入錐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燒堿溶液,邊滴邊振蕩,通過傳感器測定并繪出pH變化如圖。下列分

析錯誤的是()

A.a點到b點,錐形瓶中溶液溫度逐漸升高

B.取a點溶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為紅色

C.取b點溶液加入小蘇打固體,有氣泡產生

D.c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Cl和NaOH

【答案】C

【解析】A.a點到b點容器中發生的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中和反應是放

熱的反應,所以錐形瓶中溶液溫度逐漸升高,此選項正確;

B.a點所示溶液的pH<7,顯酸性,所以取a點溶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為紅色,此選項正確;

C.b點所示溶液的pH=7,呈中性,說明HC1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取b點溶

液加入小蘇打固體,不會有氣泡產生,此選項錯誤;

D.c點所示溶液的pH>7,溶液呈堿性,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氫氧化鈉,此選項正確;

故選C

14.(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某同學在常溫下進行了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向20mL0.4%的NaOH溶液(預

先滴入3滴酚醐試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鹽酸。利用數字化傳感器借助計算機繪制出溶液pH隨所滴入

稀鹽酸體積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加入稀鹽酸的體積/mL

A.燒杯中的溶液在a點時顯紅色B.在b點時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應

C.在c點時燒杯中的溶液呈酸性D.在滴入稀鹽酸的過程中溶液里Na+逐漸減少

【答案】D

【解析】A、a點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配變紅,圖中a點所示溶液顯紅色,該選項說法正確;

B、在b點時,pH為7,溶液顯中性,酸和堿完全中和,即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應,該選項說法正

確;

C、在c點時,加入過量的稀鹽酸,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該選項說法正確;

D、在滴入稀鹽酸的過程中,氫氧化鈉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是溶于水的,溶液里Na+沒有

變化,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考點3價類圖

15.(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部分含碳物質的分類與相應的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b和c能相互轉化

C.c能與水反應生成dD.c不能直接轉化成e

【答案】D

【解析】A、a點表示碳單質,碳元素的價態為0,因此可能是C60,故推斷正確;

B、b為一氧化碳,c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高溫下反應得到一氧

化碳,可以相互轉化,故推斷正確;

C、c為二氧化碳,d是碳酸,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可以生成碳酸,因此c能與水反應生成d,故推斷正確;

D、e是碳酸鹽,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得到碳酸鈉和水,因此c可以直接轉化成e,故推斷錯誤。

故選D。

16.(2024?吉林長春?中考真題)2024年4月,我國搭載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火箭發射成功。化學為航

空航天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完成下面小題。

鈦合金常用于制作載人飛船的某些部件。結合已有知識和圖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化合價[TiO2TiCl2

+3--?b

]/氧通一物質類別

A.將鈦單質制成合金后,硬度增大

B.圖中x的數值為+4

C.口2。3在圖中對應的點是b點

_.定條件

D.工業制取圖中a點對應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Mg+TiCl,八MgCl2+Ti

【答案】D

【解析】A.根據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熔點低可知,將鈦單質制成合金后,硬度增大,故選項說

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圖中橫坐標為尤的點對應的氧化物是TiCh,鹽是TiC14,氧化鈦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根據

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為零原則可知,鈦元素的化合價為+4,四氯化鈦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根據化合物中

正負化合價為零原則可知,鈦元素的化合價也為+4,所以,圖中x的數值為+4,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

題意;

C.由圖可知,b點對應的物質類別為氧化物,化合價為+3價,而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2價,根據化合

物中正負化合價為零原則可知,b點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為:Ti2O3,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a點對應的物質類別是單質,即鈦單質,工業上利用單質鎂與四氯化鈦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取

—'定條件

鈦單質,除了生成鈦單質,還生成氯化鎂,化學方程式為:2Mg+TiJ八Ti+2Mge"因此,選項

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故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17.(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價類二維圖反映的是元素化合價與物質類別之間的關系,如圖是氮元素的

價類二維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點物質可用于食品防腐

B.b點物質屬于空氣污染物

C.c點物質的化學式為HNO3

D.d點物質可能是復合肥KNO3

【答案】C

【解析】A、a點對應的物質屬于單質,氮元素的化合價為零,為氮氣,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

品防腐,故A選項說法正確;

B、b點對應的物質屬于氧化物,氮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氧元素顯-2價,為二氧化氮,屬于空氣污染物,

故B選項說法正確;

C、c點對應的物質屬于酸,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c點物質的化學式

不可能為HNO3,故C選項說法錯誤;

D、d點對應的物質屬于鹽,氮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KNO3屬于鹽,氮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d點物質可

能是復合肥KNO3,故D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o

18.(2023?吉林長春?中考真題)元素化合價和物質類別是認識物質的兩個重要維度,構建元素化合價和物

質類別的二維圖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如圖是部分含銅元素物質的“化合價一物質類別”二維圖。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化合價

+1-------------4e;

III

III

a:;:

O1——?-----------------------------?

單質氧化物鹽堿物質類別

A.a點對應的物質可以制成導線

B.d點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CU(OH)2

C.Cm。在圖中對應的點是e點

D.b—c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Cl=CuCh+H2O

【答案】D

【解析】A、a點所示物質是銅的單質,銅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因此可以制成導線,說法正確;

B、d點對應物質是一種堿,其中銅元素顯+2價,則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U(OH)2,說法正確;

C、CU2O是一種氧化物,氧元素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銅元素顯+1價,則在圖

中對應的點是e點,說法正確;

D、b-c對應的反應是氧化銅和酸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銅鹽和水,選項中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化學

方程式可以為CUO+2HC1=CUCL+H2O,說法錯誤。

故選D。

19.(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題)下圖是氮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化合價

+5-----,......,.......'—?—''......?

'I<''I

+3

0

-3

氫化物X氧化物酸堿鹽物質類別

A.甲物質常溫下是氣體B.乙物質所屬類別是單質

C.丙物質可與氫氧化鈉反應D.丁物質的化學式可以為NaNOs

【答案】D

【解析】由價類圖分析可知,甲為顯-3價的氫化物,所以甲為氨氣;乙化合價為0,那就是單質為氮氣,丙

為顯+5價的酸,所以為硝酸,丁為顯+3價的鹽,所以為亞硝酸鹽。

A.甲物質為氨氣,常溫下是氣體,正確;

B.乙物質為氮氣,屬于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正確;

C.丙物質為硝酸可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正確;

D.丁物質為亞硝酸鹽,所以對應的化學式不可以為NaNOs,錯誤。

故選:D。

20.(2022.湖北荊州?中考真題)如圖是氮元素的化合價與物質類別的關系圖,已知a物質是NH3,下列敘

B.乙物質排放到空氣中可能形成酸雨

C.丙物質的化學式為HNO2

D.丁物質中含有的陽離子是NH:

【答案】C

【解析】根據氮元素的價類圖可知,a是氨氣(人疚3),甲是氮氣(N?),乙是二氧化碳(NOQ,丙是硝酸

(HNO,),鐵根中氮元素顯-3價則丁是錢鹽,據此解題。

A、根據分析可知,甲物質是氮氣,氮氣的體積占空氣總體積的78%,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選項正確;

B、根據分析可知,乙物質是二氧化氮,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會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而引起酸

雨,選項正確;

C、根據分析可知,丙物質是硝酸,硝酸中氮元素顯+5價,而珈。2中氮元素顯+3價,選項錯誤

D、根據分析可知,丁物質中含有鏤根離子,符號是:NH;,選項正確;

答案為:Co

21.(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題)從化合價和物質類別兩個維度認識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是較好的化學學

習方式。下圖是碳元素的“價類二維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C.常見的碳單質有金剛石、石墨D.X處物質類別是氧化物

【答案】B

【解析】A、根據碳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可知,物質甲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而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

烷中碳元素的化合價也為-4價,故說法正確;

B、根據碳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可知,物質乙類別是酸,則物質乙的化學式可以是H2cCh,故說法錯誤;

C、金剛石、石墨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常見的碳單質有金剛石、石墨,故說法正確;

D、根據碳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可知,物質X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這兩種物質均由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

元素為氧元素,則物質X物質類別為氧化物,故說法正確;

故選B。

考點04反應過程分析——單個圖像

22.(2024?湖北武漢?中考真題)化學項目小組為探究久置后自制干燥劑的組成,取一定質量的樣品,加入

足量水,充分溶解,靜置,再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

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已知:①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依次發生反應:

Na2cO3+HCI=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T+H2O;②碳酸氫鈉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

自制干燥劑

成分:CaO、NaOH

久置后可能含:

CaO、Ca(OH)2、CaCO2

NaOH,Na2cO3「

下列說法里誤的是()

A.該久置后自制干燥劑樣品中一定含NaOH

B.該久置后自制干燥劑樣品中一定含Na2CO3和CaCO3

C.圖中x=18.25,且M點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種溶質

D.變質前自制干燥劑中CaO與NaOH的質量比為14:25

【答案】A

【解析】A、根據圖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化,剛開始生成的二氧化碳為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的,后

來生成的二氧化碳為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設碳酸氫鈉消耗的鹽酸的質量為x,貝IJ:

NaHCO3+HC1=NaCl+H20+C02T

36.544

10%x0.44g

36.5_10%x

~44~-0.44g

解得x=3.65g

根據碳酸氫鈉和鹽酸的質量比關系,可知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時,消耗的鹽酸的質量也為3.65g,又由于碳酸

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說明原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消耗的鹽酸的質量為

14.6g-3.65g=10.95g,根據圖像,可知除了氫氧化鈉外,還含有碳酸鈉和碳酸鈣,選項錯誤;

B、結合前面分析可知,該久置后自制干燥劑樣品中一定含碳酸鈉和碳酸鈣,該選項說法正確;

C、結合前面分析可知,x=14.6g+3.65g=18.25g,剛開始發生的反應為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后來發生的總反應為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M點時表示碳酸鈉和鹽酸恰好反應,

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該選項說法正確;

D、由于碳酸鈉、碳酸氫鈉完全反應后形成氯化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設變質前自制干燥劑中氫氧化鈉的

質量為x,則

NaOH~NaCl~HCI

4036.5

x1.825g

40_x

361-1.825g

解得x=2g

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32g-0.44g=0.88g,設變質前自制干燥劑中CaO為》根據質

量守恒定律,可知:

CaO~CaCC)3~co2

5644

y0.88g

56_y

440.88g

解得尸1.12g

則變質前自制干燥劑中CaO和NaOH的質量比為L12g:2g=14:25,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o

23.(2024?貴州?中考真題)為確定堿石灰干燥劑(CaO和NaOH的混合物)的干燥效果,測定其中CaO與

NaOH的質量比。實驗如下:

步驟1取16.8g樣品于錐形瓶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樣品完全溶解,無氣泡產生。

步驟2向步驟1的錐形瓶中滴加Na2cO3溶液,Na2c。3溶液的體積與生成沉淀的質量變化曲線如圖。下列

A.步驟1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CaCl?和NaCIB.步驟2加入Na2cO3溶液立即觀察到有沉淀產生

C.步驟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逐漸減小D.該樣品中CaO與NaOH的質量比為1:2

【答案】D

【解析】A、步驟1中,向樣品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氫氧化鈉和稀鹽

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稀鹽酸過量,故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氯化鈣、氯化氫,不符合題意;

B、步驟1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氯化鈣,氯化氫,步驟2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與稀鹽酸反

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待鹽酸完全反應后,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故一開始

無沉淀生成,不符合題意;

C、步驟2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即

Na2CO3+2HCl=2NaCl+H2O+CO2T,73份質量的氯化氫轉化為117份質量的氯化鈉,溶質質量增加,待鹽

酸完全反應后,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即CaCb+Na2cO3=CaCC)3J+2NaCl,111份質

量的氯化鈣轉化為117份質量的氯化鈉,溶質質量增加,故步驟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逐漸增加,不符合題

思;

D、由圖可知,生成沉淀即生成碳酸鈣的質量為10g,根據化學方程式:CaO+2HCl=CaCl2+H2O,

CaCL+Na2coLCaCOsJ+2NaCl可知,氧化鈣中的鈣元素完全轉化到了碳酸鈣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

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則該樣品中氧化鈣的質量為:10gx有40xioo%+(4£0xioo%)=5.6g,

則該樣品中氧化鈣與氫氧化鈉的質量比為:5.6g:(16.8g-5.6g)=l:2,符合題意。

故選D。

24.(2024?云南?中考真題)某溶液可能含有HC1、CuCl2>CuSCU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組成,向一

定質量的該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鋼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所加氫氧化鋼溶液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

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沉淀的質量/g

33.1...............................------------------

23.3.........7~

/abc

0氫氧化根溶液的質量/g

A.d點后,溶液的pH保持不變

B.b點對應的溶液中有三種溶質

C.c點到d點的過程中,溶液中溶質總質量在減少

D.原溶液含有HC1、CuCL和CuSCU

【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加入氫氧化鋼溶液就產生沉淀,之后沉淀質量不再變化,然后沉淀質量增大,說明原

溶液中一定含有HC1和CuSCU,硫酸銅與氫氧化鋼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銅沉淀,硫酸鋼沉淀不溶

于酸,氫氧化銅沉淀與HC1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故生成硫酸鋼沉淀的質量為23.3g;ac段是氫氧化鋼與

HC1反應,沉淀質量不發生變化;c點之后是氯化銅與氫氧化/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領,故生成氫

氧化銅沉淀的質量為33.1g-23.3g=9.8g;

A、d點后反應停止,繼續滴加氫氧化鋼溶液,溶液堿性增強,故溶液的pH逐漸增大,說法錯誤,不符合

題意;

B、b點時反應還在進行中,發生的反應是鹽酸與氫氧化鋼反應生成氯化鋼和水,因此b點對應的溶液中有

氯化鋼、鹽酸和氯化銅三種溶質,其中氯化銅是硫酸銅與氫氧化鋼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銅沉淀與鹽酸反應生

成的,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c點到d點發生的反應是氯化銅與氫氧化鋼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領,根據

Ba(OH)2+CuCl2=CU(OH)2^+BaCl2,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增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135208

D、由分析可知,生成硫酸鋼沉淀的質量為23.3g,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的質量為33.1g-23.3g=9.8g,設硫酸

銅與氫氧化鋼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的質量為x,

CuSO4+Ba(OH),=BaSO4J+Cu(OH),J

23398

23.3gx

23323.3gQ?

98x

根據CU(OH),+2HC1=CUCL+2H2OBa(OH),+CUC12=CU(OH),>L+BaCl2,貝!j

9813513598

CU(OH)2-CUC12~CU(OH)2,故最終得到的氫氧化銅沉淀的質量仍為9.8g,說明參加反應的氯化銅是硫酸

銅與氫氧化鋼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銅沉淀與鹽酸反應生成的,因此原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銅,原溶液含有HC1

和CuS04,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25.(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題)向稀鹽酸和氯化鐵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

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沉淀質量/g

A.0-a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HC1B.ab段的反應方程式:FeCb+3NaOH=Fe(OHH+3NaCl

C.b點處溶液:pH=7D.b-c段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

【答案】D

【解析】A、0-a段不產生沉淀,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HC1,該選項正確;

B、ab段產生沉淀,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鈉,反應方程式:

3NaOH+FeCl3=Fe(OH),J+3NaCl,該選項正確;

C、b點鹽酸、氯化鐵恰好被全部消耗,無氫氧化鈉剩余,得到的溶液是氯化鈉溶液,溶液pH=7,該選項

正確;

D、b-c段溶液中的溶質有反應生成的NaCl和過量的氫氧化鈉,該選項不正確。

故選:D。

26.(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常溫下,向lOO.OgMgCb、MgSCU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產

生沉淀的質量與滴加Ba(OH)2溶液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OH)2溶液的體積/mL

A.a點對應溶液中有兩種溶質

B.b點對應溶液的pH>7

C.mi:m2=291:407

D.原混合溶液中MgSO4的質量分數大于MgCh的質量分數

【答案】D

【解析】A、向MgCL、MgSCU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發生的反應為

MgC12+Ba(OH)2=Mg(OH)2;+BaCl2>MgSO4+Ba(OH)2=Mg(OH)2;+BaSO4;。由圖中曲線結合兩個化學方程式

可知,沉淀質量的增加按幅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當滴加Ba(OH)2溶液的體積為100mL時,MgSCU完全

反應,當滴加Ba(0H)2溶液的體積在100?300mL時,只有MgCL和Ba(OH)2發生反應,則a點對應溶液

中含有反應生成的BaCb和沒有完全反應的MgCb共兩種溶質,說法正確;

B、b點時,滴加的Ba(OH)2溶液已過量,溶液呈堿性,溶液的pH>7,說法正確;

C、設100mLBa(OH)2溶液中溶質Ba(OH)2的質量為m,則200mLBa(OH)2溶液中溶質Ba(OH)2的質量為

2m,可以得到以下關系:

MgSO4+Ba(OH)2=Mg(OH)2J+BaSO”(

12017158233

120mm58m233m

171I7?171

MgCl2+Ba(OH)2=Mg(OH)2>L+BaCl2

9517158

190m2m116m

171171

58m233m291m

則m1=----4-------

171171171

291m116m407m

m=-------+--------=

92171171171

:

則電:m2=-pyp171=291:407,說法正確;

120190m

D、原混合溶液中MgSCU的質量為元,MgCL的質量為白混合溶液中MgSCU的質量分數小于MgCh

的質量分數,說法錯誤。

故選D。

27.(2022?湖北武漢.中考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