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教程作業指導書Thetitle"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andHeatTransferTutorialHomeworkGuide"referstoacomprehensiveguidespecificallydesignedforstudentsstudying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andheattransfer.Thistitleiscommonlyappliedinacademicsettings,particularlyinuniversitiesandtechnicalcolleges,whereengineeringstudentsarerequiredtomastertheprinciplesofthermodynamicsandheattransfer.Thetutorialservesasaresourcetohelpstudentsunderstandcomplexconcepts,solvepracticalproblems,andpreparefortheirassignmentsandexams.Thetutorialhomeworkguidecoversawiderangeoftopics,frombasicprinciplesofthermodynamics,suchasthefirstandsecondlaws,toadvancedtopicsinheattransfer,includingconduction,convection,andradiation.Itistailoredtomeettheneedsofengineeringstudentswhoarelearningthesesubjectsforthefirsttimeorseekingtodeepentheirunderstanding.Theguideisintendedtoassiststudentsindevelopingproblem-solvingskillsandapplyingtheoreticalknowledgetoreal-worldsituations.Studentsareexpectedtofollowtheguidelinesprovidedinthehomeworkguidetocompletetheirassignmentseffectively.Theguideincludesstep-by-stepinstructions,examples,andpracticeproblemstohelpstudentsgraspthesubjectmatter.Itiscrucialforstudentstothoroughlyreviewthetutorial,understandtheconcepts,andapplythemintheirhomework.Byadheringtotheguide,studentscanenhancetheircomprehensionof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andheattransfer,ultimatelyleadingtobetterperformanceintheiracademicpursuits.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教程作業指導書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緒論1.1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概述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是現代工程技術領域中重要的基礎學科。它們主要研究熱能與機械能的轉換及其傳遞規律,為各類能源轉換和利用過程提供理論依據。工程熱力學關注的是熱能與機械能之間的轉換關系,而傳熱學則側重于熱能在不同介質之間的傳遞過程。工程熱力學的研究內容包括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三定律等基本定律,以及熱力學勢、熱力學平衡等概念。通過對這些基本原理的研究,可以揭示熱能與機械能轉換的本質規律,為熱力設備的設計和運行提供理論指導。傳熱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導熱、對流和輻射等傳熱方式。傳熱學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分析各種傳熱現象,建立數學模型,進而求解傳熱問題。傳熱學在工程技術領域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如熱交換器的設計、建筑物的保溫隔熱、電子設備的散熱等。1.2研究方法與基本概念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和數值模擬。理論分析是通過對基本定律和概念的研究,建立數學模型,從而揭示熱能與機械能轉換及傳遞的規律。實驗研究則是通過實際實驗,驗證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并為理論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據。數值模擬則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復雜的傳熱過程進行模擬,以預測傳熱現象。在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的研究中,以下基本概念:(1)系統:指在一定范圍內,具有明確邊界的物體或物質集合。系統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開放的。(2)狀態:描述系統在某一時刻的物理狀態,包括壓力、溫度、體積等參數。(3)過程:指系統從一個狀態變化到另一個狀態的過程。過程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4)熱力學平衡:指系統在某一狀態下,各個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系統達到穩定狀態。(5)熱力學勢:描述系統在不同狀態下的熱力學性質,如內能、焓、熵等。(6)熱流: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截面的熱量。(7)熱導率:描述介質在單位溫度梯度下,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通過對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可以更好地掌握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的理論體系,為實際工程問題的解決提供有力支持。第二章熱力學基本定律2.1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熱力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它表明,在孤立系統中,能量不能被創造或消失,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熱力學第一定律可以表述為:系統內能的增量等于系統與外界交換的熱量與功的代數和。數學表達式為:ΔU=QW其中,ΔU表示系統內能的增量,Q表示系統與外界交換的熱量,W表示系統對外做的功。熱力學第一定律揭示了熱力學過程中能量轉換與守恒的基本規律。2.2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描述了熱能轉化為功的過程及其限制。它表明,在任何熱力學過程中,熱能不可能完全轉化為功,總會有一部分熱能不能被轉化為功。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兩種經典表述:(1)開爾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出熱量并將其完全轉化為功,而不引起其他變化。(2)克勞修斯表述: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流向高溫物體。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ΔS≥Q/T其中,ΔS表示系統熵的增量,Q表示系統與外界交換的熱量,T表示熱源溫度。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了熱能轉化為功的過程的不可逆性和方向性。2.3熱力學第三定律熱力學第三定律研究了在絕對零度下系統的熵行為。它表明,當系統溫度趨近于絕對零度時,其熵趨于常數。具體來說,熱力學第三定律可以表述為:在絕對零度下,任何純凈物質的熵都趨于零。熱力學第三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當T→0,S→0其中,S表示系統熵,T表示系統溫度。熱力學第三定律揭示了在絕對零度下系統熵的極限行為。2.4熵與熱力學勢熵是熱力學中一個重要的狀態函數,它表征了系統微觀狀態的混亂程度。熵的增量可以表示為系統內部熱力學過程的不可逆性。熵的定義為:S=kln(W)其中,S表示系統熵,k表示玻爾茲曼常數,W表示系統的微觀狀態數。熱力學勢是熱力學中描述系統穩定狀態的物理量,包括內能、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等。熱力學勢的微分形式與熵的關系為:dU=TdSPdVμdN其中,dU表示內能的微分,T表示溫度,S表示熵,P表示壓強,V表示體積,μ表示化學勢,N表示粒子數。通過對熱力學勢的分析,可以研究系統在不同條件下的穩定性和相變過程。熵與熱力學勢之間的關系,為我們研究熱力學過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工具。第三章工質的熱力學性質3.1工質的狀態與狀態參數工質是熱力學系統中參與能量轉換與傳遞的物質。在熱力學研究中,工質的狀態與狀態參數是分析其熱力學性質的基礎。工質的狀態可以用一組狀態參數來描述,這些狀態參數包括壓力(p)、溫度(T)、比容(v)、內能(U)、熵(S)等。這些參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函數關系,稱為狀態方程。常見的狀態方程有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和實際氣體狀態方程等。壓力(p)表示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力,單位為帕斯卡(Pa)。溫度(T)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單位為開爾文(K)。比容(v)表示單位質量工質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千克(m3/kg)。內能(U)表示工質內部微觀粒子的動能與勢能之和,單位為焦耳(J)。熵(S)表示工質在熱力學過程中所具有的微觀狀態數,單位為焦耳每開爾文(J/K)。3.2工質的相變工質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會經歷不同的相態。相變是指工質從一個相態轉變到另一個相態的過程。常見的相變有氣液相變、液固相變、氣固相變等。氣液相變包括蒸發和凝結。蒸發是指液態工質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表面分子逸出成為氣態的過程。凝結是指氣態工質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分子重新凝聚成為液態的過程。液固相變包括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固態工質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吸收熱量后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凝固是指液態工質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釋放熱量后轉變為固態的過程。氣固相變包括升華和凝華。升華是指固態工質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直接轉變為氣態的過程。凝華是指氣態工質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直接轉變為固態的過程。3.3工質的能量轉換工質的能量轉換是指工質在熱力學過程中,能量在熱能與機械能之間的相互轉化。能量轉換的過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個孤立系統中,能量不能被創造或者消失,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熱力學第一定律則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熱力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表達式為:ΔU=QW,其中ΔU表示內能的變化,Q表示熱量的傳遞,W表示功的傳遞。在工質的能量轉換過程中,常見的有等壓過程、等溫過程、絕熱過程和等熵過程等。等壓過程是指工質在恒定壓力下進行的能量轉換過程;等溫過程是指工質在恒定溫度下進行的能量轉換過程;絕熱過程是指工質在無熱量傳遞的情況下進行的能量轉換過程;等熵過程是指工質在熵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能量轉換過程。通過對工質的熱力學性質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熱力學系統的能量轉換與傳遞規律,為工程實際應用提供理論依據。第四章熱力學過程與循環4.1等溫過程與等壓過程在工程熱力學中,熱力學過程是指系統從一個狀態變化到另一個狀態的過程。其中,等溫過程與等壓過程是兩種常見的基本熱力學過程。4.1.1等溫過程等溫過程是指在恒定溫度下進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系統的溫度保持不變,即ΔT=0。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可知在等溫過程中,壓力P和體積V成反比。即當壓力增加時,體積減小;當壓力減小時,體積增加。4.1.2等壓過程等壓過程是指在恒定壓力下進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系統的壓力保持不變,即ΔP=0。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可知在等壓過程中,溫度T和體積V成正比。即當溫度升高時,體積增加;當溫度降低時,體積減小。4.2絕熱過程與多變過程4.2.1絕熱過程絕熱過程是指系統與外界不進行熱量交換的過程,即Q=0。在此過程中,系統的內能變化等于對外界所做的功。絕熱過程可以用泊松方程PV^γ=常數來描述,其中γ為絕熱指數。在絕熱過程中,當壓力增加時,體積減小,溫度升高;當壓力減小時,體積增加,溫度降低。4.2.2多變過程多變過程是指系統從一個狀態變化到另一個狀態的過程中,壓力、體積和溫度均發生改變的過程。多變過程可以用泊松方程PV^n=常數來描述,其中n為多變指數。多變過程包括等溫過程、絕熱過程、等壓過程和等體積過程等多種特殊過程。4.3熱力學循環分析熱力學循環是指系統在一系列熱力學過程中,從初始狀態出發,經歷一系列狀態變化后,又回到初始狀態的過程。熱力學循環可以分為正循環和逆循環兩種。4.3.1正循環正循環是指系統在一個熱力學循環過程中,從高溫熱源吸收熱量,轉化為功輸出,然后向低溫熱源釋放熱量。正循環的效率可以用熱效率η=W/Q1來表示,其中W為系統輸出的功,Q1為系統從高溫熱源吸收的熱量。4.3.2逆循環逆循環是指系統在一個熱力學循環過程中,從低溫熱源吸收熱量,通過外部輸入的功,將熱量傳遞到高溫熱源。逆循環的制冷系數可以用制冷系數COP=Q2/W來表示,其中Q2為系統從低溫熱源吸收的熱量,W為系統輸入的功。通過對熱力學循環的分析,可以研究各種熱力學循環的效率、功能以及優化途徑,為工程實踐提供理論依據。第五章傳熱學基礎5.1傳熱方式與傳熱過程傳熱學是研究熱量在物體內部或物體之間傳遞規律的科學。傳熱方式主要包括熱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以下分別對這三種傳熱方式及其傳熱過程進行簡要介紹。(1)熱傳導熱傳導是指熱量在物體內部通過分子、原子或自由電子的振動、碰撞等微觀運動實現的傳遞過程。熱傳導過程遵循傅里葉定律,其基本思想是熱量由高溫區向低溫區自發傳遞。熱傳導的速率與物體材料的導熱系數、溫度梯度和物體的幾何尺寸有關。(2)對流對流是指流體在運動過程中,通過流體質點的位移將熱量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對流過程分為自然對流和強迫對流兩種。自然對流是由于流體密度差異產生的,如熱水上升、冷空氣下降等;強迫對流則是通過外力作用,如風扇、泵等使流體運動。對流傳熱的速率與流體的熱物性、流速、溫度差和物體的幾何尺寸等因素有關。(3)輻射輻射是指物體由于溫度差異而向外發射電磁波的過程。輻射傳熱過程無需介質,可以在真空中進行。輻射傳熱的速率與物體表面的溫度、發射率、吸收率以及物體之間的距離等因素有關。5.2熱傳導基本定律熱傳導基本定律主要包括傅里葉定律、牛頓冷卻定律和熱傳導微分方程。(1)傅里葉定律傅里葉定律是描述熱傳導過程的基本定律,表達式為:\[q=kA\frac{\partialT}{\partialx}\]其中,q為熱流密度,k為導熱系數,A為物體橫截面積,T為溫度,x為距離。(2)牛頓冷卻定律牛頓冷卻定律描述了物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傳熱過程,表達式為:\[q=hA(T_1T_2)\]其中,q為熱流密度,h為對流傳熱系數,A為物體表面積,T_1和T_2分別為物體和周圍環境的溫度。(3)熱傳導微分方程熱傳導微分方程描述了物體內部溫度分布與時間變化的關系,表達式為:\[\rhoc\frac{\partialT}{\partialt}=\frac{\partial}{\partialx}\left(k\frac{\partialT}{\partialx}\right)\frac{\partial}{\partialy}\left(k\frac{\partialT}{\partialy}\right)\frac{\partial}{\partialz}\left(k\frac{\partialT}{\partialz}\right)Q\]其中,ρ為物體密度,c為比熱容,t為時間,Q為熱源項。5.3對流傳熱與輻射傳熱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是傳熱過程中的兩種重要方式,以下分別對其進行分析。(1)對流傳熱對流傳熱過程涉及流體運動和熱交換,其傳熱系數h與流體的流速、溫度差、物性和幾何尺寸等因素有關。對流傳熱過程可以分為層流和湍流兩種,層流時流體流動穩定,傳熱系數較小;湍流時流體流動劇烈,傳熱系數較大。(2)輻射傳熱輻射傳熱過程涉及物體表面的熱輻射和吸收。輻射傳熱的速率與物體表面的溫度、發射率、吸收率以及物體之間的距離等因素有關。輻射傳熱過程可表示為:\[q=\sigma\varepsilon(T_1^4T_2^4)\]其中,q為熱流密度,σ為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ε為發射率,T_1和T_2分別為物體表面的溫度。第六章穩態熱傳導6.1一維穩態熱傳導一維穩態熱傳導是指熱量在單一方向遞,且各點的溫度不隨時間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熱傳導的主要特點如下:(1)傅里葉定律:描述了一維穩態熱傳導的基本規律,表達式為:\(q=kA\frac{dT}{dx}\)其中,\(q\)為熱流密度,\(k\)為導熱系數,\(A\)為導熱面積,\(\frac{dT}{dx}\)為溫度梯度。(2)邊界條件:在一維穩態熱傳導中,邊界條件通常包括溫度邊界條件和熱流邊界條件。(3)溫度分布:根據邊界條件和傅里葉定律,可以求解出一維穩態熱傳導的溫度分布。6.2多維穩態熱傳導多維穩態熱傳導是指熱量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方向遞,且各點的溫度不隨時間變化的過程。與一維穩態熱傳導相比,多維穩態熱傳導更為復雜,其主要特點如下:(1)拉普拉斯方程:描述了多維穩態熱傳導的基本規律,表達式為:\(\nabla^2T=0\)其中,\(\nabla^2\)為拉普拉斯算子,\(T\)為溫度。(2)邊界條件:多維穩態熱傳導的邊界條件同樣包括溫度邊界條件和熱流邊界條件,但較一維熱傳導更為復雜。(3)溫度分布:根據邊界條件和拉普拉斯方程,可以求解出多維穩態熱傳導的溫度分布。6.3穩態熱傳導的數值計算在實際工程問題中,穩態熱傳導的解析求解往往較為困難,因此數值計算方法在熱傳導問題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下為穩態熱傳導的幾種常見數值計算方法:(1)有限差分法:通過將連續的溫度場離散為有限個節點,利用差分格式近似代替微分方程,從而求解出溫度分布。(2)有限元法:將連續的溫度場劃分為有限個單元,利用單元節點上的溫度值構造插值函數,從而求解出溫度分布。(3)有限體積法:將連續的溫度場劃分為有限個體積單元,利用體積單元上的平均溫度求解出熱流密度,從而求解出溫度分布。(4)邊界元法:將連續的溫度場邊界劃分為有限個邊界單元,利用邊界單元上的溫度值和熱流密度求解出溫度分布。在數值計算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并注意以下幾點:(1)網格劃分:合理劃分網格,保證計算精度和計算效率。(2)邊界條件處理:正確處理邊界條件,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3)迭代求解:采用迭代方法求解線性或非線性方程組,保證收斂性。(4)誤差分析:對計算結果進行誤差分析,評估計算精度。第七章非穩態熱傳導7.1非穩態熱傳導基本方程非穩態熱傳導是指在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下,熱量在物體內部傳遞的過程。非穩態熱傳導的基本方程為傅里葉導熱微分方程,表達式如下:\[\rhoc\frac{\partialT}{\partialt}=\lambda\left(\frac{\partial^2T}{\partialx^2}\frac{\partial^2T}{\partialy^2}\frac{\partial^2T}{\partialz^2}\right)q\]其中,\(\rho\)為物體密度,\(c\)為物體比熱容,\(T\)為溫度,\(t\)為時間,\(\lambda\)為熱導率,\(q\)為單位體積內的熱源強度。7.2非穩態熱傳導的解析方法非穩態熱傳導的解析方法主要包括分離變量法、積分變換法、Green函數法等。7.2.1分離變量法分離變量法是將溫度場表示為多個獨立變量的乘積,通過對各個獨立變量進行分離,將原方程轉化為多個常微分方程。然后求解這些常微分方程,得到溫度場的解析解。7.2.2積分變換法積分變換法是將溫度場表示為某個變換函數的積分,通過求解變換函數的積分方程,得到溫度場的解析解。常用的積分變換方法有拉普拉斯變換、傅里葉變換等。7.2.3Green函數法Green函數法是利用Green函數的性質,將非穩態熱傳導問題轉化為求解線性積分方程的問題。通過求解積分方程,得到溫度場的解析解。7.3非穩態熱傳導的數值方法非穩態熱傳導的數值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體積法、有限元法等。7.3.1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是將連續的溫度場離散為有限個節點上的溫度值,通過求解差分方程,得到溫度場的數值解。有限差分法具有計算簡單、易于實現的優點,但精度較低,且對邊界條件的處理較為復雜。7.3.2有限體積法有限體積法是將連續的溫度場劃分為有限個小體積單元,通過求解每個小體積單元的守恒方程,得到溫度場的數值解。有限體積法具有計算精度較高、易于處理邊界條件的優點,但計算過程較為復雜。7.3.3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將連續的溫度場劃分為有限個單元,通過求解每個單元的平衡方程,得到溫度場的數值解。有限元法具有計算精度高、適應性強、易于處理復雜邊界條件的優點,但計算過程較為復雜,且對計算機功能要求較高。第八章對流傳熱8.1對流傳熱的基本概念對流傳熱是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的熱量傳遞過程。在對流傳熱過程中,熱量通過流體的宏觀運動和微觀分子運動進行傳遞。根據流體流動的驅動方式,對流傳熱可分為自然對流和強制對流。自然對流是由于流體密度差異引起的流動,而強制對流則是通過外部作用力(如泵、風機等)使流體流動。對流傳熱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基本環節:(1)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的熱量傳遞。熱量通過流體分子與固體表面的碰撞和摩擦傳遞。(2)流體內部的熱量傳遞。熱量通過流體的微觀分子運動進行傳遞。(3)流體與周圍環境的熱量傳遞。熱量通過流體與周圍環境的輻射、對流和導熱等方式進行傳遞。8.2對流傳熱系數的計算對流傳熱系數(h)是對流傳熱過程中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傳熱能力的度量。其定義為單位面積、單位溫差下的對流傳熱量。對流傳熱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h=\frac{q}{A\cdot\DeltaT}\]其中,q為對流傳熱量,A為傳熱面積,ΔT為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的溫差。對流傳熱系數的大小與以下因素有關:(1)流體的物性:如流體的密度、粘度、導熱系數等。(2)流動狀態:層流或湍流。(3)流體與固體表面的溫差。(4)流體與固體表面的相對位置。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對流傳熱系數的計算通常采用經驗公式或實驗數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對流傳熱系數計算公式:(1)努塞爾特(Nusselt)公式:適用于層流和湍流。\[h=k\cdotNu\cdot\left(\frac{L}{D}\right)^{\frac{1}{3}}\]其中,k為流體的導熱系數,Nu為努塞爾特數,L為特征長度,D為流體直徑。(2)普蘭特(Prandtl)公式:適用于湍流。\[h=k\cdotPr\cdot\left(\frac{Re\cdotPr}{Re\cdotPr1}\right)^{\frac{1}{3}}\]其中,Pr為普蘭特數,Re為雷諾數。8.3對流傳熱過程分析對流傳熱過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流動狀態分析:根據流體的雷諾數(Re)和普蘭特數(Pr)判斷流動狀態,進而確定對流傳熱系數的計算方法。(2)流體物性分析:分析流體的導熱系數、粘度、密度等物性參數對對流傳熱系數的影響。(3)溫差分析:分析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的溫差對對流傳熱系數的影響。(4)傳熱面積分析:分析傳熱面積對對流傳熱系數的影響。(5)流動阻力分析:分析流動阻力對對流傳熱過程的影響,如壓力降、泵功耗等。(6)傳熱過程優化:根據實際情況,優化傳熱過程,提高對流傳熱系數,降低流動阻力,提高傳熱效率。第九章輻射傳熱9.1輻射傳熱的基本原理輻射傳熱是一種不同于導熱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它通過電磁波的形式傳遞能量。根據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物體在任意溫度下都會向外輻射能量,輻射能量的大小與物體的溫度成四次方關系。物體的材質、表面狀態以及周圍環境都會影響輻射傳熱的效果。9.1.1黑體輻射黑體是一種理想化的物體,它能吸收所有入射在其表面的輻射能量,而不反射和透射。黑體輻射遵循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表達式為:\[M(T)=\frac{c_1}{\lambda^5}\frac{1}{e^{\frac{c_2}{\lambdaT}}1}\]式中,\(M(T)\)為黑體輻射強度,\(c_1\)和\(c_2\)為常數,\(\lambda\)為波長,\(T\)為黑體溫度。9.1.2實際物體輻射實際物體輻射與黑體輻射存在差異,引入發射率\(\varepsilon\)來描述實際物體輻射能力與黑體輻射能力的比值。實際物體輻射強度表達式為:\[M(T)=\varepsilon\cdotM_b(T)\]9.2輻射傳熱的計算方法輻射傳熱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兩種:輻射熱流密度法和輻射傳熱系數法。9.2.1輻射熱流密度法輻射熱流密度法以輻射熱流密度為基本計算量,通過求解輻射傳遞方程來計算輻射傳熱量。該方法適用于復雜邊界條件和輻射場。9.2.2輻射傳熱系數法輻射傳熱系數法將輻射傳熱過程視為類似導熱和對流的過程,引入輻射傳熱系數\(h_r\)來計算輻射傳熱量。輻射傳熱系數表達式為:\[h_r=\frac{\varepsilon\c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營業收入核算試題及答案
- 考試題及答案2020樂理
- 育嬰師個體關懷考題及答案
- 物業管理綠化試題及答案
- 水利灌溉考試題及答案
- 做賬實操-碳關稅產品的申報流程
- 藥劑學綜合素養考查試題及答案
- 育嬰師如何開展親子活動的有效策略試題及答案
- 機體結構測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師考題及答案的專業學習途徑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嬰幼兒舒適睡眠環境打造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育嬰師考試精神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南陽科技職業學院單招綜合素質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CACA小細胞肺癌診治指南(2025版)解讀
- 耳鼻喉安全教育
- 2025-2030中國鍺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5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歷史 含解析
- 2025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招聘78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勞務員考試題庫完美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