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一章細胞第一節顯微鏡的使用1、顯微鏡正確使用步驟:(1)取鏡和安放: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放在距桌邊10厘米處。(2)對光(目鏡、鏡筒、物鏡、標本在一線)①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簡緩緩上升至適宜高度。②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扎。③轉動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注意:異物問題/污點問題:異物只能出現在三個位置:目鏡、物(2)對光(目鏡、鏡筒、物鏡、標本在一線)①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簡緩緩上升至適宜高度。②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扎。③轉動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注意:異物問題/污點問題:異物只能出現在三個位置:目鏡、物鏡、破片標本④左眼注視目鏡,同時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光線強時用平面鏡,光線弱時用凹面鏡),使視野白亮。(3)安放裝片: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正好對準通光孔中心。(4)調焦(先下后上,下看物鏡,上看目鏡)①眼睛從一側注視物鏡,雙手向外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使物鏡接近玻片標本:②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逆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5)觀察(6)整理和收放2、實驗室中用的是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一般在40-1500倍之間。3、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4、目鏡和物鏡的區別①目鏡離眼睛最近,物鏡離物體最近②目鏡沒有螺旋紋,物鏡有螺旋紋③目鏡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小,長度越短放大倍數越大(反比)物鏡長度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長度越短放大倍數越小(正比)5、顯微鏡視野中的像是倒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如“b——q”6、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越小),物像放大倍數越大(越小),細胞體積越大(越小),細胞數目越少(越多),視野范圍越小(越大),視野越暗(越亮)。7、反光鏡和遮光器(光圈)的使用光弱時,選用大光圈,凹面鏡光強時,選用小光圈,平面鏡8、物鏡和玻片的距離物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與玻片的距離越近(小)物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與玻片的距離越遠(大)第二節細胞的形態1、人血細胞:圓餅狀、球狀玉米根尖細胞:長方形、正方形、不規則草履蟲:一個細胞、像一只草鞋2、單細胞生物的定義:由單個細胞構成,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的生物。3、一些生物由單細胞構成,一些生物由多細胞組成。
4、不同的細胞大小和形態都是不同的5、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10頁)6、探究草履蟲的趨性----實驗(10--11頁)第三節細胞的結構1、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擦、滴、撕(取)、展、蓋、染、吸2、口腔上皮細胞制作過程: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吸。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結構(15頁)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結構的相同點與不同點。(15頁)第四節細胞的生命活動1、細胞各部分的功能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質:不停的流動,加快/促進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和細胞內物質的轉運細胞核:含遺傳物質,傳遞遺傳信息: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實現物質轉化儲存能量線粒體: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釋放能量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液泡:充滿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營養物質、花青素、色素等)2、根據細胞核的功能,研究出克隆技術,它說明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第二章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體第一節細胞的分裂1、細胞分裂:一個細胞變成兩個細胞。動、植物細胞分裂時,變化最明顯的結構是細胞核2、植物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中部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3、動物細胞分裂時,先由細胞核一分為二,隨后在細胞的中部,細胞膜向內凹陷,細胞質一分為二,縊裂為兩個細胞4、、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染色體通過復制,數目加倍,然后平均地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新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中都含有與原來細胞相同的遺傳物質,保持了分裂前后遺傳物質的穩定。(細胞分裂前后染色體數目不變)5、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個數是2^6、細胞生長的過程中,體積由小變大,液泡數量減少,體積增大,形成一個中央大液泡,細胞核由中央被擠到邊緣。液泡:體積:由小變大,數量:由多變少。7、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8、生物體通過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通過細胞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因而生物體也由小變大。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二節組織的形成1.細胞分化:在細胞分裂和生長的基礎上,大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細胞形態、結構、功能發生變化的過程。結果: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2.組織: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群。各種組織在細胞分裂、生長、分化基礎上逐漸形成。3、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化形成的。4、植物體的主要組織:組織名稱細胞結構特點功能舉例分生組織細胞體積小、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質濃、細胞核大分裂增生,產生新細胞芽、根尖、莖的形成層保護組織排列緊密保護植物各個器官的表皮營養組織細胞壁薄、細胞質少、液泡大貯存營養物質、含有葉綠體的營養組織還能進行光合作用(葉肉)各個器官的內部輸導組織細胞呈管狀運輸各個器官中的導管和篩管5、人體及動物體的基本組織組織名稱結構特點功能舉例上皮組織排列緊密,細胞間質少保護、分泌分布在體表和體內管腔內表面結締組織細胞間隙大,細胞間質多營養、連接、支持、保護血液、骨組織、脂肪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收縮、舒張心肌、骨骼肌、平滑肌、血管壁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構成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腦神經、脊髓6、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及組織培養技術原理:植物體的任何一個活細胞,在一定的條件下,都具有分化并發育成完整植物體的能力。稱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優點:①保持原植物體的優良特點,②培養無病毒植株,③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大量植株,實現植物苗的“工廠化”生產。7、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后遺傳物質均與原來一樣(遺傳物質不會發生改變)第三節器官和系統1、器官:由多種組織構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單位。2.系統:由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的。
3、植物體結構層次的構成(由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個體)。4、動物體和人體結構層次的構成(由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個體)。5、綠色開花植物(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只有綠色開花的植物才有6大器官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是繁殖器官。蘿卜、紅薯(甘薯)是根。馬鈴薯(土豆)、藕是莖花生是果實,花生仁是種子。6、動物體比植物體多一個系統。7、人體的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8、無論人、動物、植物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皮膚、心臟、胃、肺、腎臟、肝臟、胰腺等都屬于器官第三節生物體1、深蹲運動后,人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2、深蹲運動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共同調節下,由運動系統完成的。3、運動過程中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依靠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提供,由循環系統運送,產生的代謝廢物主要通過循環系統運送到泌尿系統、呼吸系統排出。4、根--固定、吸收水和無機鹽莖--支撐植物,將水、無機鹽和有機物運輸到全株葉--可以制造有機物花--傳粉和受精果實--貯存營養種子--萌發形成新植株第二單元生物的多樣性第一章藻類、植物和動物第一節藻類1、水綿:綠色絲狀,由許多長筒狀細胞連接而成。細胞中有帶狀呈螺旋式分布的葉綠體。2、海帶:多細胞藻類,由葉狀體、柄、固著器三部分組成。3、衣藻:杯狀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4、分類:①生活環境:海水藻(海帶、紫菜等)、淡水藻(小球藻、水綿)
②細胞數目:單細胞藻類(衣藻、鼓藻、新月藻)、多細胞藻類(水綿、海帶、紫菜)5、藻類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簡單的生物6、與人類的關系:有利:①釋放氧氣②食用③藥用④魚類的天然餌料有害:異常增值會形成赤潮、水華等現象,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第二節植物一、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1、苔蘚植物主要特征:具有莖、葉和假根,植物體矮小,大多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葫蘆蘚)2、代表植物:葫蘆蘚。結構:莖、葉、假根(固著作用)。植物體長有孢葫(內含孢子)。3、苔蘚植物作用:①植物界的開路先鋒(為其他高等植物的出現創造了土壤條件)②保持水土。(泥炭蘚)③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墻蘚)④藥用。(地錢)4、繁殖方式:孢子繁殖,繁殖過程離不開水5、(孢子屬于生殖細胞、種子屬于生殖器官)6、蕨類植物(腎蕨)的結構(49頁)7、蕨類植物主要特征:植物體有根、莖、葉的分化,根、莖、葉里有輸導組織;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數蕨類植物生活在比較陰濕的環
境里。(如:腎蕨)8、代表植物:腎蕨。結構:植物體有了根莖葉的分化,且根莖葉里有了輸導組織,根狀莖生在土中,葉背面邊緣生有孢子囊群。9、蕨類植物作用:食用:毛蕨、紫萁;藥用:貫眾、卷柏:觀賞:腎蕨、鐵線蕨;飼料:滿江紅、槐葉萍;工業:石松的孢子可以用作制造火箭、信號彈、照明彈的原料。空氣、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芒萁、腎蕨;煤炭主要是由古代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時間、復雜的變化逐漸形成的。10、繁殖方式:孢子繁殖,繁殖過程離不開水11、最高大的蕨類植物--桫欏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比較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生活環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的陰濕處陰濕的陸地比較陰濕的陸地形態結構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中沒有輸導組織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繁殖方式孢子繁殖孢子繁殖孢子繁殖常見植物水綿、海帶葫蘆蘚腎蕨二、種子植物
1、裸子植物主要特征:根、莖、葉發達;能產生種子,種子是裸露的;適應干旱、貧瘠的陸地生活。(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油松:球果(不是果實)中有種子2、裸子植物舉例:松、柏、杉、銀杏(種子叫白果)3、松樹適應干旱和貧瘠土壤的結構特點:(1)松葉:細長如針,表皮外面還有較厚的角質層,這種特點有利于降低水分的蒸騰;(2)松的根系:非常發達,大大增加了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面積。4、我國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5、被子植物特征:具有根莖葉以及真正的花、果實和種子,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如:桃)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莖葉發達;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注意: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稱為種子植物,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占優勢的植物類群。第三節無脊椎動物1、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細長;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體表有角質層。其他線形動物:蛔蟲、鉤蟲、蟯蟲等。2、代表動物:蛔蟲身體呈長圓柱形,兩端逐漸變細,雌雄異體;雌蟲和雄蟲在外形方面的主要區別:雌蟲大,尾尖直;雄蟲小,尾彎曲。3、感染性蟲卵是含幼蟲的蟲卵。4、蛔蟲危害:腹痛,分泌毒素引起失眠、頭痛、磨牙等,膽道蛔蟲
病、闌尾炎、腹膜炎、肺炎5、蛔蟲適應寄生生活的特點:①蛔蟲的身體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質層,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蝕,對自身有保護作用。②蛔蟲的消化管十分簡單,是一條縱向的管道,前端是口,接著是食道和腸,后端有肛門。③蛔蟲體內有發達的生殖器官,雌蟲每天大約產卵20萬粒。2、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多數生有剛毛。例如:蚯蚓、水蛭、沙蠶。代表動物:蚯蚓身體具有相等的體節;靠近身體前端具有環帶(可以辨別蚯蚓身體的前后)。蚯蚓體表濕潤,靠體表呼吸。腹面具剛毛可以協助運動。3、.一種生物寄生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攝取營養物質以維持生活的方式,叫寄生。寄生蟲:營寄生生活的動物(獲得利益)。寄主(宿主):被寄生的生物(受損害)。4、節肢動物特征: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觸角分節。如:蝦類、蟹類、蜘蛛、蝴蝶、蜜蜂5、代表動物:蝗蟲頭部:觸角一對,觸覺嗅覺等功能;單眼三只;復眼一對;咀嚼式口器。
胸部:足三對(后足發達);翅兩對腹部:產卵器和氣門呼吸器官是氣管6、蝗蟲與其生活習性相適應的外部形態結構特征:①外骨骼保護和支持體內柔軟器官,防止水分蒸發;②后足發達,適于跳躍;革質的前翅1對和膜質的后翅1對,適于飛行,擴大了陸地上的生活范圍;③咀嚼式口器。1、蝗蟲結構圖:p63第四節脊椎動物魚類1、體色:背部顏色較深,腹部白色---保護色2、體表:體表被有鱗片,并且有黏液---可減少游泳阻力。有側線---感覺器官,感知水流、水溫測定方向3、體形:身體呈梭形---減少阻力4、身體分部:頭部、軀干部、尾部5、運動器官:①鰭---維持魚體平衡和控制運動方向②尾鰭---保持魚體前進的方向③魚前進的動力是----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6、呼吸器官:鰓-鰓絲(毛細血管、可進行氣體交換)、鰓弓、鰓耙(流進水中含有氧氣多、流出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多)
8、主要特征: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體表大多長有鱗片,用鰓呼吸!靠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與鰭的協調作用游動。體溫不恒定9、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見課本)屬于魚類:中華鱘、海馬名字中帶“魚”字但不是魚:墨斗魚、魷魚、章魚、鮑魚(軟體動物);娃娃魚(兩棲動物);甲魚、鱷魚(爬行動物);鯨魚(哺乳動物)兩棲類和爬行類青蛙---兩棲動物1、體色:背部黃綠色,間有黑色斑紋,腹部白色---保護色2、四肢:①前肢較短,后肢肌肉發達----適于跳躍②后足寬而趾長,趾間有蹼----適于游泳3、呼吸:主要靠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4、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濕潤的皮膚里密布著毛細血管,可以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有輔助呼吸的作用。5、發育過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6、主要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多數種類成體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少數種類成體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裸露、濕潤,有輔助呼吸的作用;體溫不恒定。7、舉例:青蛙、大鯢(娃娃魚是我國特有珍稀動物)、蟾蜍(毒液可制中藥蟾酥)、蠑螈。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見課本)蜥蜴---爬行動物---變溫動物
1、體形:身體細長,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部分2、四肢:短小適合爬行3、頸:能靈活轉動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敵害4、皮膚:干燥而粗糙,表面覆蓋有角質鱗片→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5、肺:比青蛙更發達,不再依靠皮膚輔助呼吸。主要特征是:皮膚表面覆蓋有角質的鱗片或骨質的甲;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四肢短小或無四肢;運動方式為爬行。爬行動物是真正的陸生動物。舉例:蜥蜴、蛇、龜、鱉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見課本)鳥類1.鳥類主要特征:有角質喙,沒有牙齒;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長骨中空,內充氣體;胸肌發達;用肺呼吸,并用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舉例:捕鼠健將一貓頭鷹;森林醫生一啄木鳥;捕食害蟲能手一灰喜鶴、伯勞、燕子2、家鴿身體分為:頭、頸、軀千、四肢、尾五部分。最發達的肌肉位于胸部,長在胸骨特化的龍骨突上。骨骼:薄而輕;長骨中空、內充氣體。3、鳥類適于飛翔生活的主要特點①體形、體表:體形呈流線型,減少阻力;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
前肢有大型正羽,扇動空氣而飛翔,尾部有大型正羽,能控制飛行的方向。②骨骼、肌肉:骨輕而堅固,長骨中空,減輕體重,胸骨胸肌發達形成龍骨突,為飛翔提供動力。軀干部的骨都牢固的連接在一起,有力地支持兩翼。③消化:有角質喙無齒,減輕體重;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強,提供較多能量呼吸④呼吸:肺發達,有氣囊,雙重呼吸,提供較多氧氣⑤體溫:恒定,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擴大生活范圍。4、鳥類特有呼吸方式是雙重呼吸,即每呼吸1次,空氣就2次經過肺,進行2次氣體交換。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見課本)哺乳動物1.哺乳動物主要特征:體表被毛;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中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行為最復雜的高等動物類群。舉例:家兔、豬、牛、羊、狼、虎、象2.家兔身體分為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尾部。耳廓長而且能動,有利收集聲波。前肢短小,后肢強大,善于跳躍,行動迅速適于在陸地上奔跑。3.膈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結構,膈把體腔分為胸腔和腹腔,胸腔內有肺和心臟。膈的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幫助動物完成呼吸作用,利于氣體
交換。3.消化:牙齒和盲腸特點(見課本P78)4.鴨嘴獸是卵生哺乳動物;袋鼠是有袋的哺乳類;鯨魚是水生的哺乳類:蝙蝠是空中飛行的哺乳類。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見課本)身體里都有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第二章微生物病毒一、病毒的形態結構1、大小:一般來說病毒比細菌小得多,只能用納米表示,必須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2、形態:形態多種多樣--球形、桿形、蝌蚪形3、結構:結構非常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由核酸組成的核心兩部分。有的病毒核酸是DNA,有的病毒核酸是RNA。4、噬菌體:是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病毒,包括頭部、尾部兩部分。頭部的外殼和尾部是蛋白質分子,頭部內部含有核酸分子。二、生活方式: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營寄生生活。即異養寄生
三、繁殖方式:復制增殖。病毒在自身遺傳物質的指導下,利用寄主細胞里的結構和原料,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的寄生和增殖能摧毀寄主細胞四、小結: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個體及其微小,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組成的核心;專門寄生在活細胞內,以復制方式增殖。五、分類1、根據寄主的不同,可以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2、根據遺傳物質不同,可以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六、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有害:艾滋病病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腮腺炎、狂犬病、非典、豬瘟、雞瘟、口蹄疫、禽流感、煙草花葉病、棗瘋病、番茄叢矮病、水稻萎縮病有益:利用細菌病毒治療由細菌引起的疾病、利用昆蟲病毒進行病蟲害防治、轉基因或基因治療
細菌1、外部形態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是單細胞生物。一般有球形、桿形、螺旋形。如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甲烷螺旋菌。2、內部結構
3、基本結構:細菌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等結構,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遺傳物質DNA集中的區域,叫做擬核,因此細菌屬于原核生物。4、特殊結構:此外,細菌還有鞭毛、莢膜、芽孢等特殊結構5、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莢膜有保護和營養的作用6、芽孢是某些細菌細胞內形成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7、營養方式①異養:絕大多數細菌不含葉綠素,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屬于異養生物。異養方式有:腐生和寄生腐生:有的細菌依靠分解動物尸體、糞便和植物的枯枝落葉等獲得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寄生:有的細菌依靠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內吸取有機養料,進行寄生生活②自養:少數細菌(如藍細菌)含有光合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自
己制造有機物,屬于自養生物8、呼吸類型①有些細菌需要在有氧條件下進行呼吸,這類細菌叫做好氧性細菌。如枯草桿菌②有些細菌需要在無氧條件下進行呼吸,叫做厭氧性細菌。如乳酸菌、甲烷菌9、繁殖方式細菌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即分裂繁殖m是細菌個數n是分裂次數則m個細菌分裂n次后總數=小結:總之細菌的主要特征是:單細胞,結構簡單,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擬核,有些細菌有鞭毛、莢膜等特殊結構,分裂繁殖10、細菌與人類的關系有益:根瘤菌固氮、甲烷菌制沼氣、蘇玉金桿菌、殺螟桿菌殺滅害蟲、醋酸桿菌制醋、棒狀桿菌制味精、乳酸桿菌制酸奶泡菜奶酪、大腸桿菌合成維生素胰島素干擾素制藥。有害:結核桿菌、細菌性痢疾、霍亂、鼠疫、破傷風、軟腐病菌、腐生細菌
細菌的形態球形、桿形、螺旋形細菌的大小單細胞,個體十分微小,用微米表示細菌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的芽孢細菌的休眠體,可以抵抗不良環境細菌的繁殖分裂方式進行繁殖,N細菌的菌落較小,光滑、濕潤、透明或半透明;邊緣不規則;不同顏色。細菌的分布分布非常廣細菌與人類的關系有利有害細菌和病毒的區別大小形態結構生殖方式營養方式細菌個體微小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有的還有鞭毛、莢膜、芽孢分裂繁殖異養(寄生、腐生)自養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無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組成的核心復制繁殖異養(寄生)
形態結構: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還有液泡。環境適宜:出芽生殖酵母菌生殖方式環境不適宜:孢子生殖營養方式:異養,有氧無氧均可氣生菌絲:頂端有孢子菌絲體營養菌絲:吸收營養物質真菌霉菌形態結構:多數是多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種類:青霉、曲霉、根霉等菌落:呈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大型真菌:常見的香菇、平菇、金針菇、木耳、牛肝菌的靈芝等。真菌與人類的關系有益方面:制作面包、酗酒、腐乳、醬油等,青霉素,食用,藥用。有害方面:致癌,患病,中毒第三章生物的分類和鑒別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掌握生物分類的基本方法:先找出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再根據某一特征的不同將它們分成兩類,依此類推,直至全部分開。1、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由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2、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生物之間的差異也越少,生物間的共同特征越多,親緣關系越近.第二節練習對生物進行鑒別
形態結構: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還有液泡。環境適宜:出芽生殖酵母菌生殖方式環境不適宜:孢子生殖營養方式:異養,有氧無氧均可氣生菌絲:頂端有孢子菌絲體營養菌絲:吸收營養物質真菌霉菌形態結構:多數是多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種類:青霉、曲霉、根霉等菌落:呈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大型真菌:常見的香菇、平菇、金針菇、木耳、牛肝菌的靈芝等。真菌與人類的關系有益方面:制作面包、酗酒、腐乳、醬油等,青霉素,食用,藥用。有害方面:致癌,患病,中毒第三章生物的分類和鑒別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掌握生物分類的基本方法:先找出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再根據某一特征的不同將它們分成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大型連鎖超市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公共設施工程造價管理實施方案
- 基于因果推斷的自動駕駛汽車運行風險致因分析方法研究與實現
- 倉儲管理現代化技術方案
- 成長的伙伴記我的好友作文(13篇)
- 惡性積液的護理
- 醫院建設項目施工進度與安全保障措施
- 2025年手工襪子項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中考二模 生物(海南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 臨時建筑雨污分流處理技術措施
- 注塑車間平面規劃圖OK
- 幼兒園中班音樂《小雨沙沙》微課件
- 西鐵計202119號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印發《西安局集團公司地方涉鐵工程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2021-01-25
- 光伏發電項目試驗計劃
- 2023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知識大賽題庫
- 《一棵小桃樹》閱讀
- 病理檢驗技術試題+答案
- 髖臼及股骨骨缺損的分型及評價-課件
- 施工單位關鍵崗位人員到崗履職檢查記錄表
- 上海市華師大二附中2022-2023高二下學期期中政治試卷
- 加工中心點檢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