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通州區高二(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北京通州區高二(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北京通州區高二(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北京通州區高二(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北京通州區高二(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4北京通州高二(下)期中語文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5題。材料一俠,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特殊群體,雖歷經幾度興衰,但始終活躍于中國歷史的舞臺。戰國韓非子提及的“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被看作中國俠這一名稱的最早出現。司馬遷《史記》是記載這些社會群體并加以描述的最早記錄,其對俠客有這樣的點評:“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千里誦義者也。”與韓非子站在法家立場上批判俠不同,司馬遷記載和描述的是這群社會邊緣人的精神理想和行為準則,強調的是他們的社會責任和民間道德,具有理想主義的色彩。之后,東漢班固在《漢書》中作《游俠傳》,從國家立場上論俠,強調“上下相順”,對這些有悖于國家秩序的人物給予了批評。雖然不同于司馬遷的立場,班固的《游俠傳》也對這一社會群體的行為進行了形象的記敘。從此,這群形象特別、有特殊行為的人有了個社會名稱:俠客。隨著時代的發展,“一諾千金,以信立于天地;赴士厄困,以勇撼于人心;除暴安良,以義濟于民間;性情曠達,以氣動于人群”成為中國的俠客內涵和俠文化的傳統底色。元末明初的《水滸傳》使俠客的行為不再是個人的恩怨情仇,而是與打江山、保江山結合在一起。清末霍元甲形象的出現又一次在俠客和俠文化的底色上抹上了新的色彩:在現代國家和民族的競爭中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小說沿襲了這種精神,以中國歷史為背景,在民族紛爭的亂世中塑造人物,揭示民族大義,暗示人生哲理,強調民族融合的國家意識和百姓安寧的社會意識,這給予了俠客和俠文化以新內涵,并且成為中國俠客人格和俠文化價值判斷的終極標準。(取材于湯哲聲的相關文章)材料二武俠小說是中國通俗小說中的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行俠仗義和叛逆抗爭的行為。先秦至民國是武俠小說的古典時期。先秦兩漢文學乃至魏晉志怪,為武俠小說的產生構筑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的俠客形象最早出現在《史記》的《刺客列傳》和《游俠列傳》中,司馬遷對俠客的描述及其人格界定為中國武俠小說的文學想象構建了體系。到唐傳奇在文學史上一領風騷時,武俠小說真正開始萌芽。宋元明時期社會動蕩,下層人民豪俠的行為更多成為具有群眾性的好漢行動,從而沖淡了劍客的神秘色彩。民國時期武俠小說主要是武俠技擊小說,它的出現使武俠小說深入廣大民眾。傳統時期自20世紀50年代起,其武俠小說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劍仙斗法、門派紛爭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其缺陷在于俠客英雄超人化,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現代時期即古仙武俠時期,20世紀90年代末,網絡文學興起,寫手們在讀者閱讀選擇越來越多、閱讀口味越發挑剔的壓力下,不得不向傳統作家的實力靠攏,出現了一些質量較高的武俠作品。當下的網絡武俠小說更具有文化的開放性,它們以中華文化為基點,交融平衡歐美、日本、印度文化,吸收當下的數字智能文化,進行創造和翻新,表現出武俠化的邏輯性,這是中國百年武俠小說的魅力所在。從明初《水滸傳》《近代俠義英雄傳》,到金庸小說和當下網絡武俠小說創作,中國武俠小說呈現出明晰的發展軌跡,每一個發展階段都與中國社會的變動、時代的變化和審美接受的轉換相聯系,以自我的呈現方式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譜系”。愛國、民族、強身、交融、安寧,五位一體,中國百年武俠小說彰顯了中國俠文化的現代觀念,具有很高的時代價值。(取材于網絡相關文章)材料三中國武俠小說是類型小說,有著鮮明的“武俠美學”。在中國傳統的眾多文化形態中也只有“俠文化”才是演繹自然美的最佳載體。武俠小說在通過對“自然荒涼”進行摹寫,烘托出生命脆弱的同時,也通過對武俠世界“自然美”的由衷贊嘆和切身感悟,啟發人們在“坐忘”(莊子語)中摒棄生命無常、人生苦短的擔憂,從而使生命達到一種與萬物一體、生死為一的人生之境。武俠世界的“人格美”在于俠客行俠仗義的行徑和舍己救人的精神境界,表現了一種恢弘豪邁的人生氣度。俠客那種已諾必誠,不愛其軀的獻身精神,那種快意恩仇、伸張正義的入世情結,集中展示了武俠世界的人格美。武俠世界的“境界美”就是武俠作品啟發人們領悟一種奇異瑰麗的人生況味和人性。恩怨情仇反映的是人生苦難,人生苦難昭示的是人生哲理,體驗人生哲理是在感悟武俠世界的境界美,同時也提升了人生境界。同時,武俠小說兼類民間文學、偵探小說和科學作品,也進一步拓展了武俠小說的美學空間。當然,中國武俠小說的問題也很明顯,粗制濫造和游戲化、金錢化的創作傾向,一直被人們批評。這與小說創作的草根化、運作機制的市場化以及創作理念的商業化有關,更和創作者的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和文學修養的低下有關。這就需要社會和讀者不斷地給予批評和監督,需要對中國武俠小說的文化精神、創作機制、美學特點給予更為合理的認知和更為科學的評判。(取材于湯哲聲等的相關文章)1.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古代各家對俠的看法經歷了由批評轉為贊美的過程。B.韓非子與司馬遷對俠持不同看法是由于其所站立場不同。C.韓非子和班固的著作都有對俠客這一形象的記敘和描述。D.俠客的社會名稱來源于這一群體的形象特別、行為特殊。2.根據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A.武俠小說就是寫俠客和義士的俠義抗爭行為的通俗小說。B.秦漢及魏晉志怪使武俠小說萌芽,奠定了武俠小說的基礎。C.劍客的神秘色彩減弱是宋元明出現群眾性好漢行動的原因。D.民國時常見以劍仙斗法、門派紛爭為題材的武俠技擊小說。3.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司馬遷《史記》的相關內容在材料一和二中均有涉及,其用意是相同的。B.隨著時代的發展,俠客和俠文化的內涵越發豐富,并逐漸形成判斷標準。C.現代時期出現質量較高的武俠作品,與讀者的閱讀選擇和閱讀口味有關。D.武俠小說發展軌跡與中國社會變動相關,呈現出民族精神的階段性發展。4.對下列示例的分析和推斷,不符合材料三內容的一項是A.“迅捷的武功多命名猿鶴,瀟灑的劍法多取自星月”,說明武功技法取法于自然,烘托出生命的脆弱。B.金庸小說中塑造的人物郭靖,在中原地區遭受靖康之變時挺身而出,集中展示了武俠世界的人格美。C.金庸作品中描繪三把寶劍,一把寒光逼人,一把厚實穩重,一把外形腐朽,隱喻人生不同狀況和境界。D.《蜀山劍俠傳》中對化學轉換、北極光等自然現象的描繪,說明武俠小說的創作受到科普知識的影響。5.請結合材料,概括如何使中國當代武俠小說獲得更好、更健康的發展。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十過:一曰行小忠,則大忠之賊也。二曰顧小利,則大賊之殘也。三曰行僻自用,無禮諸侯,則亡身之至也。四曰不務聽治而好五音,則窮身之事也。五曰貪愎喜利,則滅國殺身之本也。六曰耽于女樂,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七曰離內遠游而忽于諫士,則危身之道也。八曰過而不聽于忠臣,而獨行其意,則滅高名、為人笑之始也。九曰內不量力,外恃諸侯,則削國之患也。十曰國小無禮,不用諫臣,則絕世之勢也。奚謂小忠?昔者楚共王與晉厲公戰于鄢陵,楚師敗,而共王傷其目。酣戰之時,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谷陽操觴酒而進之。子反曰:“嘻!退!酒也。”谷陽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絕于口,而醉。戰既罷,共王欲復戰,令人召司馬子反,司馬子反辭以心疾。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曰:“今日之戰,不谷【1】親傷。所恃者,司馬也。而司馬又醉如此,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恤吾眾也。不谷無復戰矣!”于是還師而去,斬司馬子反以為大戮【2】。故豎谷陽之進酒,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愛之而適足以殺之。故曰:行小忠,則大忠之賊也。奚謂國小無禮?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于曹,曹君袒裼而觀之。厘負羈與叔瞻侍于前。厘負羈歸而不樂,其妻問之,負羈曰:“今日吾君召晉公子,其遇之無禮。我與在前,吾是以不樂。”其妻曰:“吾觀晉公子,萬乘之主也。今窮而出亡,過于曹,曹遇之無禮。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貳焉?”負羈曰:“諾。”乃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遺公子。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秦穆公輔重耳入之于晉,立為晉君。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又令人告厘負羈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閭,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此禮之所用也。(取材于《韓非子?十過》)注釋:【1】不谷:古代君王的自稱。【2】大戮:斬首陳尸,古代的一種酷刑。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窮身之事也窮:困窘B.則滅國殺身之本也本:根源C.嗜酒而甘之甘:甜美D.軍旅薄城薄:迫近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而共王傷其目其表子之閭B.豎谷陽操觴酒而進之共王駕而自往C.子反受而飲之故豎谷陽之進酒D.司馬子反辭以心疾不以仇子反也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務聽治而好五音不致力于治理國家而沉溺于音樂B.離內遠游而忽于諫士離開朝廷到遠方游玩,又不聽諫士的規勸C.曹君袒裼而觀之曹君脫去上衣偷看晉公子的駢肋D.懸叔瞻而出之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9.根據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十過”,是君主治國時有可能會犯的十種過錯。B.子反戰場飲酒,導致楚國戰敗,最終被共王處死。C.重耳登基討伐曹國,戰中考慮到了厘負羈的安全。D.作者以曹君無禮招致戰禍的故事警戒后世統治者。10.根據文章內容,談談如何理解韓非子“行小忠,則大忠之賊也”的觀點。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1-13題。水調歌頭葛長庚江上春山遠,山下暮云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云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凄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1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中“遠”“長”“萬點”“千里”等詞語都是指行人去向遙遠。B.“滿目”三句分寫三個時段:別時所見、分手遠去、別后獨處。C.“馬蹄香”是用馬蹄尚有踏花余香,來說明主人公駐足不久。D.“迤”意為曲折連綿,詞中指離人一路曲折行向天涯海角。12.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江上”兩句為寫景對偶句,工整而流暢,繪出一幅春日山川圖。B.“雙燕語風檣”一句借物寫人,從側面補敘“相留相送”中的情意。C.詞人敘寫別離時,用“云”“花”“漏”等眾多意象反襯離人的辛酸。D.結尾兩句分別呼應開篇兩句,這使得本詞的首尾連貫,渾然一體。13.你認為詞中哪一句最能展現詞人形象?請寫出這一句,并結合本詞主旨說說你作此選擇的理由。1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書寫規范,字跡清晰。(1)高適《燕歌行并序》中“,”兩句,表現了軍隊出師時的盛大氣勢,也為失利時的狼狽情景作了反襯。(2)李商隱《錦瑟》中“,”兩句,分別運用莊子和杜宇的典故,寫詩人由錦瑟弦聲而生發的無限感慨。(3)陸游《書憤》開篇“,”兩句,作者感嘆世事艱難,追述了年輕時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4)杜甫《蜀相》中“,”兩句,用高度凝練、精辟的語言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5)姜夔《揚州慢》中“,”兩句,融合了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美景和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哀。15.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共8分)①子曰:“君子不器。”(《為政》)②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③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1)請解釋“不器”和“與議”。(2)任選以上材料中的兩個概括孔子的主張,并結合《論語》的思想談談你的認識。四、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16-19題。江流如琴這一日,冷暖正好,氣候溫潤似春朝。我站在派河口泵站前方遠望,泵站的主體建筑像一臺巨型的鋼琴,安放在茫茫水面,黑白兩色琴鍵相間。從長江逆勢而上的水流,緩慢而又急速的沖過,如同看似綿軟實則有力的手指,拂動著琴鍵,彈奏出裊裊琴聲。冬陽和暖,披在琴身,鋪于水面,灑到衣服和臉上,我恍惚以為身在吳越。江水流經安徽中部小城肥西,肥西隨即幻化為秀麗婉約的江南。引江濟淮工程長長的輸水線行經之所,似桃花風輕柔拂過。長江與淮河之間廣袤的大地上,柳煙青,土色潤,田園新。江水由南向北,跨原野,穿城鎮,過村莊,翻越江淮分水嶺,最后湯湯注入淮河。自《尚書?禹貢》起,到《史記?河渠書》,再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諸多山川地理著作,哪一個作者會想到,長江水翻山越嶺行走七百多公里,竟從高處流入淮河?白鷺、豆雁、鵜鶘、斑嘴鴨,盤桓起落,從容捕魚。這些鳥兒是從巢湖飛來?從瓦埠湖飛來?從長江飛來?還是原本就棲息在肥西本地?若是身生兩翼,化作飛鳥升空俯瞰,萬里長江、千里淮河與七百余公里的運河河道,似一個碩大的“工”字。上面一橫是淮河,下面一橫是長江,中間一豎是引江濟淮工程。建在安徽中南部的兩座泵站,也即無為市境內的鳳凰頸泵站和樅陽縣境內的樅陽泵站,像兩個龍嘴,把長江之水吸入腹中,又吞吐出來,提升著水位,然后分別經由兆西河線路和菜子湖線路,輸送到巢湖,謂之“引江濟巢段”。建在皖中的派河口泵站和蜀山泵站,先后兩次提水,把江水引入瓦埠湖,溝通長江和淮河,謂之“江淮溝通段”,安徽人又稱之為“江淮大運河”。建在皖北和河南省境內的八座泵站,接力提水八次,最終讓江水自然流進淮河,謂之“江水北送段”。整個引江濟淮工程,江水被抬高近四十米,輸水線路總長七百余公里,惠及安徽、河南兩省數千萬人。開挖一條大運河,溝通長江與淮河兩大水系,并非今人才有的奇思妙想。三國時曹操為攻打東吳,下令將士開挖江淮大運河,用來輸送士兵、武器、糧草。開挖之處位于江淮分水嶺一側的雞鳴山。誰知在開挖過程中,土方“日挖一丈,夜長八尺”。也就是說,白天挖好的河渠,一夜之后又基本恢復了原樣。反反復復多次,勞民傷財,費時費力,進展緩慢,只好停工,留下了一條曹操河灌溉兩岸,福蔭后世。曹操河雖然未能開挖成功,但安徽、河南兩省人民溝通江淮的愿望世代延續,直到引江濟淮大運河,終于圓了這一千年夢想。清澈的江水奔涌在江淮之間,宛如初升的朝陽,和煦晶瑩,澤被兩岸。在肥西縣上派鎮,路遇一位遠嫁到這里的媽媽,正帶著孩子在運河邊散步。說起運河,她滿面春風,激動不已。回憶著以前喝的地下水,味道苦澀,水壺里總起一層堿。如今,她滿足地喝著又清亮又甘甜的家鄉水,我知道她喝著的不僅是水,也是足以慰藉的思鄉之情。一位來自亳州的朋友說,以前,地處皖北平原的亳州,人均水資源緊缺,地下水超采嚴重,市中心水資源供需矛盾尤其突出。過去他家里經常停水,洗一次澡要攢幾天的水。而現在,江水注入了城南調蓄水庫,滿足了百姓的用水需求,遏制了地下水位的持續下降,甚至于皖北平原上一望無際的麥田也不再為灌溉發愁。引江水入淮河,讓水往高處流,浩大的工程是想象力、創造力、經濟力、建造技藝的完美結合。我以為,正如那個“工”字,引江濟淮工程是現代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肥西的作家朋友多次邀請我去看一看引江濟淮工程,特別是看一看江淮大運河。他的語氣是極自豪的。肥西我到過多次,住過煙水迷蒙的三河古鎮,看過麻櫟森森的紫蓬山,欣賞過山南鎮長莊村的十里風荷,在春秋時期吳楚鵲渚之戰的古戰場聽過廬劇……但當我站在派河口泵站跟前,那一臺锃亮的“鋼琴”,那浩渺無盡的江水,壯觀的讓人暈眩。當天下午,在高店鄉,望見淠河總干渠——世界第一大跨度鋼結構渡槽,從江淮大運河上方凌空而過,宛如一條騰飛的巨龍。眼底的那一渠江水,夕陽下綠如古玉,震人心魄,撼人心神,豈是一個驚字了得!老子說水“幾于道”,管子說水是“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人類史也是一部逐水、治水、與水和諧共生的歷史。植物也是如此,遇水滋茂,離水枯槁。《詩經》里的草木,“蒹葭蒼蒼”也好,“綠竹猗猗”也好,“采采卷耳”也好,它們水汽氤氳,枝葉欣欣,全然是今日江南的氣息,寫的卻是中原風物。商周時代的中原,氣候潤澤,并不似今天這般干燥。而今,江水福澤皖中、皖北和中原,千里平原水土豐茂,草長鶯飛,處處洋溢著江南氣息,儼然已是魚米之鄉。四十年前,肥西素有貧苦之名。而今的肥西縣,繁華如都,多年蟬聯全國百強縣,讓人唏噓不已。轉過街角,清幽的月色之下,我依稀聽見汽笛嗚嗚而鳴。裊裊琴音,星光燈火,江淮大運河上,一艘夜航巨輪正駛過肥西,駛向遠方,駛向明天。(取材于儲勁松的同名散文)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湯湯注入淮河湯湯:水勢浩大之貌B.盤桓起落盤盤桓:因留戀而逗留C.澤被兩岸澤澤被:地域寬廣遼闊D.它們水汽氤氳氤氳:水汽濃郁彌漫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二段“披”“鋪”“灑”三個動詞形象寫出作者當時感受。B.第五段四個問句無疑而問,意在引發讀者思考鳥棲息地。C.古代詩文和歷史典故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文化內涵。D.“工”字的兩次出現,內涵各異,前指喻體,后指工匠精神。18.文章第十、十一段敘寫了引江濟淮工程的影響,請簡要分析這兩部分內容在全文中的作用。19.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標題“江流如琴”的涵義及表達效果。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66分。20.語言基礎運用。(共6分)①中華文化符號具有特殊的表現形式,是具有高辨識性的符號,是與其他國家、民族文化相區別且能標識自身的獨特符號。②例如,文字類符號中的漢字的字形構造,飲食文化符號中的湯圓、餃子形狀,服飾文化符號中的旗袍、漢服等等。③上述符號紛繁復雜、包羅萬象,但都具有外在標識性和指向性,能使人迅速聯想和移情到中華民族以及中華文化。④可以說,中華文化符號是中華文化的直觀表達,是傳遞中華意義與價值觀的載體,是連接中華民族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文化密碼。(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句兩個畫線句表達意思相同。B.②句“例如”后逗號應改為冒號。C.③句中兩個加點短語使用恰當。D.④句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2)為②句補寫一個其他類型的中華文化符號示例,以豐富語段內容。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21.微寫作(10分)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近年來,“博物館熱”成為文化現象,“到博物館去”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博物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列為出游計劃中的必選項。對這種現象你有何看法?要求:言之有理,觀點明確。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你的好朋友因為月考成績欠佳,情緒低落。請你寫一段文字,鼓勵他(她)振作精神。要求:條理清晰,語言簡潔。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請以“上春山”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22.作文(50分)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人民日報》曾提出:“與人相處,要記人好處,看人長處,幫人難處。”這一觀點不僅是對人際關系的美好期許,更是一種深刻的人生哲學。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作家遲子建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寫到:“在一個喧囂的環境中,只要你能保持獨立的姿態,那么,即使身居鬧市,也不會為浮塵所迷。”請以“獨立的姿態”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合理、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參考答案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1.B2.D3.A4.A5.參考答案:①武俠小說中俠客形象的塑造應彰顯中華民族精神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符合中國俠客人格和俠文化價值判斷的標準;(人物形象塑造的標準)(材料一)②著重刻畫人物性格,使用和借鑒中西方創作技法,突破舊武俠小說的窠臼(融合、創新),體現現實主義的深度;(小說創作的方式方法)(材料二)③武俠小說應與中國社會的變動、時代的變化和審美接受的轉換相聯系;(武俠小說的時代性)(材料二)④借助網絡、媒體等多種手段進行傳播;(傳播手段)(材料二)⑤國家對武俠小說創作的市場和商業運作做出監管;(行業監管)(材料三)⑥讀者對武俠小說創作進行合理的監管和評判:(行業監管)(材料三)⑦小說創作者應提高社會責任感和文學修養。(創作者)(材料三)[6分。每個要點1分,答出六點給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6.C7.B8.C9.B10.答案提示:本句話的意思是獻小忠,這是對大忠的禍害。(1分)小忠是對個人的愛與忠,本質是諂媚;(1分)大忠是對君主和國家的忠。(1分)文中谷陽投其所好,戰場上為子反獻酒,子反大醉貽誤戰機,導致子反被楚共王處死。(1分)其本心是對子反的忠愛但恰是這種小忠小愛害死了子反。(1分)作者以此故事告誡統治者,要分辨臣子的行為,不要因所謂的小忠小愛,招致大禍。(1分)[6分。每個要點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附:文言文參考譯文十種過錯:第一種叫獻小忠,這是對大忠的禍害。第二種叫貪圖小利,這是對大利的危害。第三種叫行為怪僻,自以為是,對其他諸侯國沒有禮貌,這是天亡的最大危險。第四種叫不致力于治理國家而沉溺于音樂,這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第五種叫貪心固執喜歡私利,這是亡國殺身的根源。第六種叫沉溺于女子歌舞,不關心國家政事,這是亡國的禍害。第七種叫離開朝廷到遠方游玩,又不聽諫士的規勸,這是使自己遭受危險的做法。第八種叫有過錯卻不聽忠臣勸諫,而又一意孤行,這是喪失好名聲并被人恥笑的開始。第九種叫內不量力,外靠諸候,這是削弱國家的禍患。第十種叫國小無禮,不聽諫臣,這是斷絕后代的形勢.什么叫小忠?過去楚共王和晉厲公在鄢陵大戰,楚軍失敗,共王傷了眼睛。戰斗激烈之時,楚軍司馬子反口渴要水喝,侍仆谷陽拿了一杯酒來給他。子反說:“嘿!一邊去,這是酒。”谷陽說:“不是酒。”子反接過來喝了。子反這個人,喜愛喝酒,覺得酒味甜美,不能停下來,結果醉了。戰斗已經結束,共王想再戰,派人召司馬子反,司馬子反以心病為由推辭不去。共王乘車親自前往,進了子反帳中,聞到酒氣而返回,說:“今天的戰斗,我自身受了傷。依靠的是司馬,司馬卻又醉成這樣。這是忘了楚國的神靈而不關心我的民眾。我不能繼續戰斗了。”于是把軍隊撒離鄢陵,把司馬子反處以死刑。所以侍仆谷陽獻酒,并不是因為仇恨子反,他的內心是忠愛子反的,但卻恰好是殺了他。所以說,獻小忠,便是對大忠的禍害。什么叫國小無禮?過去晉公子重耳出追在外,路過曹國,曹君趁他脫去上衣時偷看他的胼肋。厘負羈和叔瞻在前侍奉。厘負羈回家,臉上不高興,他的妻子問他,負羈說:“今天國君召見晉公子,待他沒有禮貌。我當時也在跟前,因此不高興。”他的妻子說:“我看晉公子像大國的君主。現在困窘逃亡,路過曹國,曹國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果返回晉國,必會聲討對他無禮的人,那曹國就是第一個了。您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曾君區別開呢?”負羈說:“好吧。”就在壺里盛上黃金,用飯把它裝滿,用壁蓋上,晚上派人送給晉公子。晉公子從曹到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