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語文初中試卷及答案_第1頁
黃石市語文初中試卷及答案_第2頁
黃石市語文初中試卷及答案_第3頁
黃石市語文初中試卷及答案_第4頁
黃石市語文初中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石市語文初中試卷及答案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A.襁褓(qiǎng)倔強(jué)迸濺(bèng)銳不可當(dāng)B.拮據(jū)睥睨(pì)箴言(zhēn)鍥而不舍(qiè)C.蹣跚(pán)矍鑠(shuò)恣意(zì)鍥而不舍(qiè)D.蹣跚(pán)矍鑠(shuò)恣意(zì)鍥而不舍(qiè)答案:C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A.鋒芒必露銳不可當轉彎抹角鞠躬盡瘁B.再接再勵義憤填膺前仆后繼鞠躬盡瘁C.再接再厲義憤填膺前赴后繼鞠躬盡瘁D.再接再勵義憤填膺前仆后繼鞠躬盡瘁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A.他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深受領導器重。B.他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深受領導器重。C.他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深受領導器重。D.他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深受領導器重。答案:A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B.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C.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D.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答案:D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溫故而知新(舊的)不恥下問(以……為恥)B.溫故而知新(舊的)不恥下問(以……為恥)C.溫故而知新(舊的)不恥下問(以……為恥)D.溫故而知新(舊的)不恥下問(以……為恥)答案:B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動詞)不恥下問(形容詞用作動詞)B.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動詞)不恥下問(形容詞用作動詞)C.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動詞)不恥下問(形容詞用作動詞)D.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動詞)不恥下問(形容詞用作動詞)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異義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溫故而知新(故:古義指舊的知識,今義指舊的、過去的)B.溫故而知新(故:古義指舊的知識,今義指舊的、過去的)C.溫故而知新(故:古義指舊的知識,今義指舊的、過去的)D.溫故而知新(故:古義指舊的知識,今義指舊的、過去的)答案:D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通假字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溫故而知新(知:通“智”,智慧)B.溫故而知新(知:通“智”,智慧)C.溫故而知新(知:通“智”,智慧)D.溫故而知新(知:通“智”,智慧)答案:B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一詞多義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溫故而知新(故:舊的知識;新:新的知識)B.溫故而知新(故:舊的知識;新:新的知識)C.溫故而知新(故:舊的知識;新:新的知識)D.溫故而知新(故:舊的知識;新:新的知識)答案:C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引申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B.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C.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D.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答案:D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引申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B.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C.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D.溫故而知新(溫:溫習;知:知道)答案:B二、閱讀理解(共42分)(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題。(12分)《岳陽樓記》范仲淹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瑤池,撫綏四方,觀行天下之民,信可樂也。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政通人和(通:順利)B.政通人和(通:順利)C.政通人和(通:順利)D.政通人和(通:順利)答案:B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政通人和(通:使……順利)B.政通人和(通:使……順利)C.政通人和(通:使……順利)D.政通人和(通:使……順利)答案:C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異義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政通人和(古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今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B.政通人和(古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今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C.政通人和(古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今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D.政通人和(古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今義:政治順利,人民和睦)答案:D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通假字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政通人和(和:通“合”,和睦)B.政通人和(和:通“合”,和睦)C.政通人和(和:通“合”,和睦)D.政通人和(和:通“合”,和睦)答案:B(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6-18題。(12分)《醉翁亭記》歐陽修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環滁皆山也(環:環繞)B.環滁皆山也(環:環繞)C.環滁皆山也(環:環繞)D.環滁皆山也(環:環繞)答案:B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環滁皆山也(環:環繞)B.環滁皆山也(環:環繞)C.環滁皆山也(環:環繞)D.環滁皆山也(環:環繞)答案:C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異義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環滁皆山也(古義:環繞;今義:環繞)B.環滁皆山也(古義:環繞;今義:環繞)C.環滁皆山也(古義:環繞;今義:環繞)D.環滁皆山也(古義:環繞;今義:環繞)答案:D(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1題。(12分)《桃花源記》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緣溪行(緣:沿著)B.緣溪行(緣:沿著)C.緣溪行(緣:沿著)D.緣溪行(緣:沿著)答案:B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緣溪行(緣:沿著)B.緣溪行(緣:沿著)C.緣溪行(緣:沿著)D.緣溪行(緣:沿著)答案:C2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異義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緣溪行(古義:沿著;今義:沿著)B.緣溪行(古義:沿著;今義:沿著)C.緣溪行(古義:沿著;今義:沿著)D.緣溪行(古義:沿著;今義:沿著)答案:D三、作文(共3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30分)在一次班級討論會上,同學們就“學習與成長”這個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同學認為,學習是成長的基礎,只有通過學習,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實現自我價值;有的同學認為,成長是學習的終極目標,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成長。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觀點。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