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儲藏技術規范_第1頁
高粱儲藏技術規范_第2頁
高粱儲藏技術規范_第3頁
高粱儲藏技術規范_第4頁
高粱儲藏技術規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粱儲藏技術規范本文件界定了高粱儲藏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高粱儲藏倉儲設施與設備的基本要求、高粱的入倉要求、高粱的儲藏技術要求、儲藏期間的糧情檢測與處理、高粱的出倉要求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食用和食品工業用高粱的安全儲藏。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231高粱GB/T8946塑料編織袋通用技術要求GB/T17913GB/T18835GB/T24904糧油儲藏磷化氫環流熏蒸裝備谷物冷卻機糧食包裝麻袋GB/T26882(所有部分)糧油儲藏糧情測控系統GB/T29374糧油儲藏谷物冷卻機應用技術規程GB/T29890糧油儲藏技術規范LS/T1201磷化氫熏蒸技術規程LS/T1202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程LS/T1205糧食烘干機操作規程LS1206糧食倉庫安全操作規程LS/T1217簡易倉囤儲糧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GB/T8231和GB/T29890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倉儲設施與設備的基本要求4.1倉儲設施4.1.1儲藏高粱的倉房應符合GB/T29890中有關糧倉基本要求的規定。4.1.2高粱短期儲藏或輪換時可采用簡易倉、罩棚等倉儲設施,簡易儲糧設施應符合GB/T29890和LS/T1217的相關規定。4.1.3采用磷化氫熏蒸的倉房,氣密性應符合LS/T1201的相關規定。4.2配套設備4.2.1根據不同的儲糧生態環境、倉型和實際需要,應配備必要的儲糧設備。配套的設備應符合GB/T29890的相關規定。4.2.2采用糧食烘干機時配備的烘干系統應符合LS/T1205的規定;采用機械通風技術時配備的機械通風系統應符合LS/T1202的規定;采用低溫儲藏時配備的谷物冷卻機應符合GB/T18835的規定。4.2.3采用磷化氫熏蒸時配備的環流熏蒸設備應符合GB/T17913的規定。4.2.4在高粱儲藏期超過6個月的平房倉中,宜配備符合GB/T26882規定的糧情測控系統。25高粱的入倉要求5.1入倉前的準備5.1.1對倉房設施與配套設備進行檢查,確認糧倉、門窗完好,所有設備運轉正常。5.1.2空倉、貨場及作業區應清掃干凈,清除糧倉內的殘留糧粒、灰塵和雜物。對糧倉破損產生的孔洞、縫隙,應及時進行填堵、維修。5.1.3在空倉、包裝器材、裝糧用具和輸送設備中發現有蟲情時,應按GB/T29890的規定進行殺蟲處理并做好隔離防護工作,所用的殺蟲處理措施不應對高粱造成污染。5.1.4使用麻袋包裝時,麻袋應符合GB/T24904的規定;使用編織袋包裝時,編織袋應符合GB/T8946的規定。5.2入倉高粱的質量要求5.2.1高粱的質量要求應符合GB/T8231的規定。5.2.2水分含量過高時,入倉前應采用晾曬、通風、烘干等干燥手段降低水分。入倉高粱的水分含量應符合當地安全儲存水分的要求。5.2.3入倉高粱的雜質含量應≤1.0%,雜質含量較高時應進行必要的清理。6高粱的儲藏技術要求6.1儲藏及堆存要求6.1.1應按種類、等級、生產年度及水分含量分倉入庫儲藏。6.1.2根據儲藏時間、實際儲藏條件等對高粱進行合理堆存:——當儲藏時間較短時,可選擇露天囤(垛)等簡易方式進行存放,儲藏時應注意防雨、防水;——當儲藏時間小于3個月時,可選擇簡易儲糧設施進行存放,儲藏要求應符合GB/T29890和LS/T1217的相關規定;——當儲藏時間小于6個月時,可選擇平房倉等進行存放,儲存時宜采用機械通風、低溫(準低溫)儲藏、環流熏蒸等儲糧技術;——當儲藏時間大于6個月時,宜選擇高大平房倉進行存放,并定期對水分、糧堆溫度、倉房內溫濕度等糧情進行檢測,確保儲糧安全。6.1.3應儲存在陰涼干燥處,不應與有毒、有害物質混存,堆放的高度應適宜。6.1.4散裝儲藏時,糧堆高度不應超過倉房設計裝糧線,糧面應平整。6.1.5采用圍包散裝形式堆存儲藏時,圍包高度不宜超過4.5m。6.1.6包裝儲藏時,堆碼應合理交錯,整齊牢靠,避免歪斜,堆碼高度應確保人員及設施的安全。堆碼要求應符合GB/T29890的規定。6.2儲糧通風技術6.2.1自然通風6.2.1.1自然通風技術主要用于降低溫度,適用于沒有配備機械通風系統的倉房或小型倉房。6.2.1.2在倉外大氣溫度低于倉溫和糧溫、倉外大氣濕度低于糧堆平衡相對濕度且風力適當時宜采用6.2.1.3通風時,應在糧面扒溝,開啟門窗或利用糧堆內設的通風道進行通風。包裝糧食應堆碼通風垛。6.2.1.4自然通風時要注意防止因氣溫低于糧堆露點溫度而引起的局部結露。6.2.2機械通風6.2.2.1機械通風主要用于降低溫度、降低水分和其他儲糧需要。6.2.2.2機械通風的技術要求、操作條件、具體操作和管理等應按LS/T1202的規定執行。6.3低溫(準低溫)儲藏技術36.3.1根據不同的儲糧生態環境和倉房設施選擇適當的降溫措施。在低溫季節,可利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進行降溫;在高溫季節,可利用谷物冷卻機進行降溫。6.3.2機械通風降溫的操作要求按LS/T1202的規定執行;谷物冷卻機的性能參數、技術要求應符合GB/T18835的規定,操作要求應符合GB/T29374的規定。6.3.3用于低溫或準低溫儲藏的糧倉設施條件應符合GB/T29890的規定。當糧溫降至低溫或準低溫的要求時,應在氣溫回升前采取有效的隔熱保冷措施。6.4有害生物防治技術6.4.1有害生物防治應遵循“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控制措施應符合安全、衛生、經濟、有效等原則。6.4.2高粱儲藏過程中害蟲、螨類及微生物的預防措施和控制技術應按GB/T29890的規定執行。6.4.3高粱儲藏過程中鼠類與鳥類的控制應按GB/T29890的規定執行。6.4.4采用磷化氫熏蒸殺蟲時,操作要求應按LS/T1201的規定執行。7儲藏期間的糧情檢測與處理7.1糧情檢測高粱在儲藏期間應按照GB/T29890的規定對糧倉內溫度、相對濕度、水分含量和害蟲情況等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后及時處理。7.2安全儲糧要點7.2.1不同倉型儲藏高粱期間的安全儲糧措施應按照GB/T29890的規定執行。7.2.2采用簡易儲糧設施短期儲藏高粱時,應加強安全監測和管理,做好防火、防汛、防滲漏、防蟲、防鼠等工作。遇到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應隨時檢查,及時清除雨水和積雪。7.3異常情況處理7.3.1高粱高溫天氣入倉時易造成糧堆溫度過高,應采用倒倉、自然通風、機械通風等措施降溫。7.3.2因糧堆結露、局部雜質過多、水分含量過高或者蟲螨活動等因素引起糧堆局部溫度過高時,應迅速分析原因,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用相關措施進行降溫處理。8高粱的出倉要求8.1高粱出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