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文言文閱讀一、文言文考點◆考點一、解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詞類活用,通假字。◆考點二、譯句:翻譯文言文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用留、刪、換、調、補的方法。◆考點三、斷句: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閱讀時需要劃分停頓或加標點。◆考點四、內容:1.讀懂文言文,概括大意;2.結合注釋,準確理解;3.結合文章,分析概括。◆考點五、涵義:理解文言文深層含義。在讀懂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思考其中蘊含的道理及對現實生活的啟示。二、文言文解詞(一)文言實詞什么是文言實詞——有固定意義的詞文言實詞的分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1.一詞多義如:說,讀shuō時,說、說明。讀shuì時,游說。如“蘇秦以連橫說秦”。讀yuè時,高興。如《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古今異義(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①詞義的擴大。如,“河”在古代專指黃河,而現在泛指一般河流。②詞義的縮小。詞義的縮小是詞義演變、造成詞義古今差異的最常見的現象。如,“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當今專指黃金。③詞義發生了轉移。即由表示甲事物變為表示乙事物了。如,“哭泣無涕,中心不戚”(《莊子》)中的“涕”指眼淚,現轉移為“鼻涕”了;再如,“聞”,本指聽見,是聽覺,現一般指“嗅覺”。◆3.通假字通假字是一個漢語詞匯,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高興。《論語十則》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稱代詞,你(你知道怎樣教導別人嗎?)。《論語十則》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兩小兒辯日》擔中肉盡,止有剩骨。止,通“只”。《狼》◆4.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中,詞類一般是比較穩定的,但是有些詞在特殊情況下會改變它的詞性,起了另一類詞的作用。這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叫“詞類活用”。如:為之足。《畫蛇添足》足:名詞活用為動詞,畫足。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二)文言虛詞什么是文言虛詞——沒有實在意義的詞。文言虛詞有哪些——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常見虛詞20個: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為、焉、也、以、矣、因、于、與、則、者、之三、文言文翻譯(一)文言文翻譯的原則“信”即字字落實,力求準確。翻譯要忠于原文。“達”即文從句順,力求通順。表意要明確,語氣不走樣,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雅”即生動形象,講究文采。語言簡明、優美、富有文采。(二)文言文翻譯的方法翻譯文言文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用留、刪、換、調、補的方法。◆留——人名、地名、年號、國號、廟號、謚號、書名、物名等均保留不譯;與古今通用詞語可保留。例:慶歷四年春,藤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譯:慶歷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貶謫做巴陵郡太守。要注意人名第一次出現是姓與名全出現,再次出現時往往只說名字不說姓。◆刪——一些無意義的虛詞,如發語詞,部分結構助詞,語氣助詞等,應刪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可刪去。◆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如“吾與汝畢力平險”句中“吾”“汝”應分別換成“我”“你們”。◆補——句子省略的部分(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例:(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調——變式句應按現代漢語的語序調整。例:何為不去也?
(《苛政猛于虎》)——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四、文言文斷句(一)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云”“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容。如廣東卷中的“史官曰”。(二)常用虛詞是標志文言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志。◆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于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于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于感嘆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三)看句式,據修辭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及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文言文中往往會用到排比、對偶、反復、頂真等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好這些特點對我們斷句很有幫助。五、文言文內容理解1.借助標題,揣摩文意。文言文的標題大直接概括主要內容。2.瀏覽全文,尋找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作者的看法,以便更準確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3.結合注釋,弄懂句意。古詩文中在有一些難懂的字詞或者一詞多義的時候,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我們更快、更準確地理解古詩文的主要內容。4.巧借問題,理解文意。選擇題里的選項一般都會涉及文章內容,閱讀時可以先瀏覽各個選項,通過解讀這種題,就能馬上了解全文內容,再去讀原文,就會事半功倍、化難為易。六、文言文感悟、評價文言文蘊含的道理就是故事中人物所作所為給我們的啟示。要想準確把握文言文蘊含的道理,首先要理解文章大意;然后詳細尋找、分析文中每個人干了什么,有什么特征,從這些人身上尋找啟示。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小古文《守株待兔》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釋其耒/而守株”這句話的停頓節奏是正確的。B.“兔走觸株”中“走”的意思是“跑”。C.故事中的農夫被宋國人笑話的原因是他得到了一只死兔子。D.《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努力而抱僥幸心理是不會有好結果的。2.《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啟示我們(
)A.做事不要心存僥幸,不要妄想不勞而獲。B.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更不能前后矛盾。C.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只會壞事。D.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講究方式方法。3.《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選自(
)A.《韓非子》 B.《戰國策》 C.《史記》 D.《論語》4.下列加點字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A.田中有株。(株:樹樁) B.兔走觸株,折頸而死。(走:跑)C.因釋其耒而守株。(因:因為) D.冀復得兔。(冀:希望)5.下列句子停頓不合適的一項是(
)A.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B.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C.宋人/有耕者。 D.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6.下列四處畫“”的句子,停頓不正確的一處是(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A.第1處 B.第二處 C.第三處 D.第四處7.下列句子停頓錯誤的一項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C.常銜/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東海。8.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為精衛(原因) B.以堙于東海(填塞)C.炎帝之少女(小女兒) D.溺而不返(溺水,淹沒)9.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譯文: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B.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譯文:女娃在東海游玩,忘記了回家。C.常銜西山之木石。譯文:它經常用喙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D.以堙于東海。譯文:用來填塞到東海里。二、文言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10.根據句子意思,下面的朗讀停頓劃分最恰當的是(
)A.因釋其/耒/而守株 B.因/釋其耒/而守株11.“兔走觸株”中“走”的意思是(
)A.行走 B.跑 C.離開12.文中的農夫為什么會被宋國人笑話?下列說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A.農夫撿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B.農夫不耕田,變成了一個懶漢。C.農夫撿到一只兔子就不再耕田,希望天天都能撿到兔子。13.“守株待兔”是一個來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語,像這樣的成語,我還能寫兩個:_____、______。《精衛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4.這篇文章選自__________________。15.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1)炎帝之少女__________________
(2)溺而不返___________________(3)故為精衛__________________
(4)以堙于東海___________________16.翻譯下面的句子。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這則神話塑造了精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18.有些人認為精衛不自量力,你認為這種想法對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夸父逐日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注釋:①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②欲得飲:想要喝水解渴。③河、渭:即黃河,渭水。④大澤:大湖。⑤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⑥鄧林:桃林。19.寫出字詞的含義。逐走:______________。
杖:______________。20.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夸父與日逐走(行走) B.未至(到) C.飲于河、渭(黃河) D.棄其杖(丟棄)21.“未至,道渴而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2.根據短文內容填一填。起因______經過______結果______23.對于夸父臨死前“棄其杖,化為鄧林”這個情節,你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24.夸父和精衛有什么共同點?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共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啟發:______________2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A.夸父的行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不可取。B.《夸父逐日》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大自然的不了解。C.《夸父逐日》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D.夸父逐日以失敗告終,這告訴我們大自然是無法征服的。閱讀回答各小題。櫻桃群兒游園中。櫻桃已熟,形圓而色紅。兒采數枚,與弟妹分食之。核小漿多,其味極甜。26.“與弟妹分食之”中“食“的意思是。A.食物B.接受C.吃D.日食27.用橫線畫出文中描寫櫻桃味道的語句。28.想象“櫻桃已熟,形圓而色紅”的畫面,并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寫下來。_____閱讀短文,完成練習。龜兔競走龜與兔競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龜行遲,努力不息。及兔醒,則龜已先至矣。【注釋】①競:比賽。②走:跑。③息:停止。④至:到達。29.讀古文,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1)中道而眠:________________(2)龜已先至:________________30.根據古文的意思,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龜兔競走》寫的是烏龜和兔子一起散步的故事。()(2)《龜兔競走》告訴我們沒有好好睡覺,就沒有體力贏得比賽,所以我們要早睡早起。()(3)《龜兔競走》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故事中描寫了一只驕傲的兔子和一只堅持不懈的烏龜。()31.《龜兔竟走》中,兔子失敗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________________32.讀了《龜兔競走》這個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請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閱讀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①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②,山綴榜末③,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④,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⑤更在孫山外⑥。”(注釋)①赴舉:趕去科舉考試。②失意:指未錄取。③榜末:錄取名單的最后。④得失:成功與失敗。⑤賢郎:這里指老鄉的兒子。⑥外:后面,暗指未被錄取。33.下面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語言、動作很搞笑) B.鄉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C.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回家) D.解名盡處是孫山(盡頭)34.這次考試落榜的人是___________。35.從上文看,孫山是個(
)的人。A.滿腹經綸 B.能說會道 C.自私自利 D.不通人情36.這個故事可以用(
)這個成語概括。A.任人唯賢 B.同舟共濟 C.名落孫山 D.功成名就閱讀。文彥博灌水取球文彥博少時,與群兒擊球。球忽躍入樹穴①。群兒謀②取之。穴深,不能得。彥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③浮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因編輯技術員與生物工程企業合作協議
- 患者尿管護理規范與實施
- 冬春季傳染病防控指南
- 餐廳技術加盟協議書
- 被迫寫下婚前協議書
- 解除勞動和解協議書
- 餐飲股東入股協議書
- 訓練籃球安全協議書
- 飯堂食堂承包協議書
- 銷售總監聘請協議書
- 知識圖譜構建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五月模擬訓練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基因編輯技術的臨床應用與未來發展方向-洞察闡釋
- 靜脈輸液不良反應應急預案與處理流程
- 《論亞太局勢》課件
- 基于深度學習的日志異常檢測技術研究
- 大學生勞動就業法律問題解讀(華東理工大學)智慧樹知到見面課、章節測試、期末考試答案
- 水電站收購分析報告
- 水泥粉助磨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發改委立項模板
- 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