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學》課程復習備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1頁
《推拿學》課程復習備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2頁
《推拿學》課程復習備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3頁
《推拿學》課程復習備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4頁
《推拿學》課程復習備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推拿學》課程復習備考試題庫(含答案)一、單選題1.椎動脈型頸椎病易出現的癥狀有()A、頸部疼痛B、眩暈惡心、頭暈視物不清C、頭痛胸悶、心慌、肢冷或熱D、上肢或下肢麻木、酸軟甚至癱瘓E、四肢肌張力高答案:B解析: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因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發。出處:《外科學》頸椎病分型。A常見于神經根型;B符合椎動脈缺血表現,如眩暈、視物模糊;C屬交感神經型;D為脊髓型;E多見于脊髓受壓。2.固定關節或肢體的一端,牽拉另一端,應用對抗的力量使關節得到伸展的手法是()A、拔伸法B、扳法C、振法D、抖法E、搖法答案:A3.捏而提起謂之拿,拿法可看成復合手法,除哪個部位外皆可運用()A、頸項部B、肩部C、上肢部D、下肢部E、指端答案:E解析:《推拿學》記載拿法以捏提為特征,適用于肌肉豐厚處。頸項、肩、上下肢等部位肌肉組織較發達,適合施術。指端因肌肉薄、結構精細,提捏易損傷組織或引起疼痛,故不適用。選項A、B、C、D均為常用部位,E為禁忌部位。4.我國歷史上太醫院最早設立按摩科的是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E、清代答案:B5.推拿治療踝關節扭傷適宜用重手法的是()A、急性損傷期B、慢性陳舊損傷C、伴有內踝部骨折D、伴有外踝尖部橫行撕脫性骨折E、腓側韌帶斷裂答案:B6.患者,男性,30歲,腰痛2周,伴左下肢后外側放射痛1天,腿痛出現后,自覺腰痛減輕。查體:平腰,腰椎右側凸,L5~S1棘間右側壓痛,并放射至走下肢,直腿抬高試驗左40°,右60°,左側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屈頸試驗(+),仰臥挺腹試驗(+),腰椎X線片:L5~S1間隙變窄。患者應診斷為()A、急性腰骶關節扭傷B、退行性脊柱炎C、腰椎間盤突出癥D、腰肌勞損E、強直性脊柱炎答案:C解析: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典型表現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放射性疼痛沿神經根分布區出現?;颊哐春蟪霈F下肢癥狀,符合"疼痛轉移"現象。查體發現腰椎側凸、棘間壓痛放射、直腿抬高試驗陽性(<60°)、加強試驗陽性等神經根受壓體征。X線顯示椎間隙變窄是椎間盤退變或突出的間接征象。急性腰扭傷多無神經根刺激體征;退行性脊柱炎常見骨贅形成;腰肌勞損以局部壓痛為主;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累及骶髂關節。依據《外科學》腰椎疾病章節,符合神經根受壓的定位體征及影像學改變可確診。7.在小兒推拿特定穴大腸穴上,由指尖推向虎口,具有()A、清腸腑積熱之作用B、理氣消滯之作用C、補氣升提之作用D、理氣補血之作用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在大腸穴操作中,由指尖推向虎口的方向為補法。補大腸法在《小兒推拿廣意》中記載可調節腸道功能,適用于氣虛不固、下陷之證。選項A適用于清大腸方向,B、D涉及其他作用,C符合補法特性,對應補氣升提。8.胃脘痛肝氣犯胃者以下哪一穴位施用一指禪推法,能起到更好的理氣作用()A、膈俞B、中脘C、上脘D、天突E、章門、期門答案:E9.導致頸、肩、肘、踝扭挫傷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外傷B、勞損C、外邪侵襲D、寒邪E、濕邪答案:A10.肩關節從外展到上舉60?-120?的范圍時疼痛,超過這個范圍反而不疼痛或疼痛減輕,又稱肩關節疼痛弧試驗,多為()A、肩關節脫位B、岡上肌肌腱炎C、三角肌下滑囊炎D、神經根型頸椎病E、腰椎間盤突出癥答案:B解析:肩關節疼痛弧試驗是肩部疾病診斷中的重要體征,疼痛出現在外展60°-120°范圍,超過后減輕或消失。岡上肌肌腱在肩峰下通過時,此角度范圍易受擠壓或摩擦導致炎癥,引發疼痛。岡上肌肌腱炎常見于反復肩外展運動者,疼痛弧為其典型表現。肩關節脫位多有外傷史及關節畸形;三角肌下滑囊炎疼痛范圍更廣泛;神經根型頸椎病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多伴隨神經放射癥狀。該知識點可見于《外科學》肩部疾病章節及骨科體格檢查相關文獻。11.輕拍法作用于機體應達到的程度()A、受術皮膚感到刺痛B、受術皮膚深紅發熱C、受術皮膚輕度發紅發熱D、受術皮膚出現瘀斑E、受術皮膚灼熱答案:C解析:輕拍法作為推拿基本手法,需掌握適度刺激原則?!锻颇檬址▽W》指出,操作后皮膚應出現輕微紅熱,表明氣血循環改善而未傷及組織。選項A刺痛提示力度過大或手法錯誤;D瘀斑為毛細血管破裂,屬操作失誤;B深紅發熱和E灼熱多由高頻重拍或摩擦導致,超出輕拍法臨床規范。選項C描述的生理反應符合該手法“輕快柔和、透熱不痛”的技術特點。12.慢性腰肌勞損是一種積累性損傷,主要由于腰肌疲勞過度,大多發生于姿勢不良,還可見于A、長期從事彎腰和負重勞動者B、外感溫病C、外感疫氣D、外感暑邪E、外感風邪答案:A解析:該題考察慢性腰肌勞損的常見病因。根據《中醫傷科學》相關內容,慢性腰肌勞損屬筋傷范疇,發病與長期過度用力、姿勢不正導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有關。題干明確指出“積累性損傷”“腰肌疲勞過度”,選項A描述的“長期從事彎腰和負重勞動者”符合這一病理特點。其余選項均為外感因素,外感六淫(如風、寒、暑等)或疫氣、溫病屬于外邪致病范疇,與慢性勞損的病機無直接關聯。13.胃脘痛,在腹部操作時,先用輕柔的掌摩法或一指禪推法在胃脘部操作,力量由輕到重,適度加力,速度緩慢均勻,幅度盡可能大些,以患者能忍受為度,可達到()A、理氣止痛B、疏肝理氣C、降逆平喘D、活血祛瘀E、溫中散寒答案:A解析:胃脘痛治療采用掌摩法或一指禪推法于胃脘部,輕柔至重、緩速均勻的操作有助于疏通局部氣機,緩解氣滯引起的疼痛。《中醫推拿學》指出此類手法可調和脾胃氣機,促進氣血運行。選項分析中,理氣止痛直接對應操作目的,其余選項與題干手法作用不符。14.為了適應長時間、繁重的臨床工作,防止某一側肢體的過度勞損,專業推拿醫生在日常臨床工作中應()A、技術嫻熟,雙手操作B、醫德高尚C、精神集中,呼吸自然D、悉心揣摩手法技術E、手隨心轉答案:A解析:《推拿學》教材中指出,推拿操作要求醫生具備雙手協調、交替施力的能力。選項A強調雙手操作,能有效分散工作量,避免單側肢體過度使用。其他選項雖與推拿醫生職業素養相關,但未直接針對預防肢體勞損這一具體問題。15.“按而留之”是指哪一種手法的操作()A、按法B、拿法C、掐法D、捏法E、揉法答案:A16.退行性膝關節炎常見于()A、50歲以上肥胖女性B、排球女運動員C、30歲以上男性D、青年學生E、10歲以下兒童答案:A17.肩關節周圍炎又稱()A、四十肩B、五十肩C、六十肩D、五十五肩E、七十肩答案:B解析:肩關節周圍炎是骨科常見病,其名稱與發病年齡相關。該病多發于50歲左右人群,因肩部活動受限、疼痛等癥狀顯著,民間習慣以年齡命名?!吨嗅t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等文獻中明確記載“五十肩”為其俗稱。選項A、C、D、E的年齡表述不符合臨床常規命名規則,與臨床實際不符。18.下列何組手法適合在頭面部操作()A、跪推法,滾法B、滾法,搓法C、搓法,彈筋法D、一指禪偏峰推法,抹法E、點法,勒法答案:D解析:推拿手法在不同部位的應用需考慮操作區域的特點。頭面部肌膚薄嫩,需選用輕巧柔和、刺激量適中的手法。一指禪偏峰推法以拇指偏峰著力,手法輕柔,常用于頭面、頸項。抹法用拇指或掌面作單向或往返移動,適用于前額、眼眶等部位。其他選項如滾法、搓法、彈筋法、點法、勒法等或刺激過強,或操作不便,與頭面部特性不符。相關手法適應范圍可參考《推拿手法學》中手法分類與操作要領。19.氣滯血瘀型痛經的推拿治療原則是A、溫經通絡B、活血化瘀C、溫經散寒D、行氣活血E、溫經活血答案:D解析:氣滯血瘀型痛經因氣機阻滯,血行不暢,需通過行氣與活血并治以疏通經絡?!吨嗅t推拿治療學》中提到,此類證型的治療原則應注重調暢氣機、消散瘀血。選項D“行氣活血”兼顧疏通氣滯與化瘀,符合該證型的核心病機。選項A、C、E側重溫經,適用于寒凝證;選項B僅強調活血,未針對氣滯。20.捻法一般適用于()A、肩關節B、肘關節C、指間關節D、膝關節E、踝關節答案:C21.“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藥,曰按曰摩,適所用也”出自()A、《圣濟總錄》B、《黃帝內經》C、《五十二病方》D、《引書》E、《漢代醫簡》答案:A解析:該句論述按摩手法區分及其應用,原文見于宋代醫學典籍《圣濟總錄》。《黃帝內經》為中醫理論奠基之作,未涉及具體按摩操作術語。《五十二病方》為戰國時期方劑匯編,內容以藥方為主。《引書》《漢代醫簡》為出土簡帛文獻,記載導引、養生等內容,與題干所述按摩手法差異較大。22.位于手背腕橫紋正中凹陷處是()A、二扇門B、精寧C、上馬D、一窩風E、脾經答案:D解析:該題考查手部特定穴位定位。《小兒推拿廣意》載:一窩風位于手腕背側橫紋正中凹陷處。二扇門在手背中指掌指關節兩側凹陷中,精寧在手背第四、五掌骨間,上馬位于手背無名指及小指掌指關節后凹陷,脾經在拇指橈側緣。題干描述位置與一窩風定位特征吻合。23.橫擦腎俞、命門、腰陽關等穴,所具有的功效是A、溫補腎陽B、滑利關節C、理筋整復D、滋補肝腎E、調和臟腑答案:A解析:《針灸學》中,腎俞為腎之背俞穴,命門為督脈要穴,腰陽關屬督脈,三穴均具溫陽作用。橫擦法屬溫熱類手法,可透熱深達臟腑。結合穴位特性,橫擦法能激發經氣,促進陽氣升發,符合溫補腎陽之功。選項A與穴位功效及手法特點完全對應,其它選項未體現溫陽核心作用。24.作用于軟組織類的手法操作,其刺激量的度量,應用()A、時間、速度有關線量的綜合參數B、時間、速度、加速度有關線量的綜合參數C、時間、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有關線量的綜合參數D、時間、位移有關線量的綜合參數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該題涉及推拿手法作用力參數的度量,參考《推拿學》中關于手法力學要素的相關內容。作用于軟組織的手法刺激量需考慮操作過程中的動態因素,時間決定作用持續長度,速度影響組織受力節奏,加速度反映力的變化率,位移關聯作用范圍及深度,四者共同構成線性參數的完整描述。選項A、B、D均遺漏關鍵參數,選項E不成立。選項C完整涵蓋力學要素組合,符合教材對手法作用機制的定義。25.關于點法描述正確的是()A、臨床上常與推法結合應用,組成復合手法B、一般認為是提法和捏法的復和手C、常配合其他手法治療指(趾)間關節酸痛,屈伸不利待癥D、常用于穴位及痛點。E、只用于腰臀、下肢部答案:D解析:《推拿學》中明確,點法以手指或肘尖著力于體表,垂直向下按壓,刺激較強,適用于穴位及痛點。選項D符合點法操作特點。其余選項中,A未提及與推法組成復合手法;B混淆了提捏法與點法;C錯誤地關聯了指間關節治療;E將點法局限在腰臀下肢,忽視其他部位應用。26.患者,女性,30歲,晨起后頸部疼痛,逐漸加重,至午后頸疼痛不得轉動,痛至肩背,行走時因頸痛加劇需以手扶頭。查:兩側頸肌痙攣強硬,頸部活動明顯受限。該病的治療原則為()A、舒筋活血、溫經通絡B、舒筋活血、松解粘連C、溫經通絡、滑利關節D、松解粘連、溫經通絡E、松解粘連、消腫止痛答案:A27.下列不屬于摩擦類手法的()A、摩法B、平推法C、刮法D、掃散法E、一指禪推法答案:E解析:摩擦類手法在推拿中主要指通過體表反復摩擦產生作用力的一類操作手法?!锻颇脤W》教材中明確將摩法、平推法、刮法、掃散法歸為摩擦類,均以接觸面在體表勻速單向或往返摩擦為特征。一指禪推法雖名稱含“推”,但操作時以拇指端或羅紋面著力,通過前臂擺動帶動腕關節擺動,屬于擺動類手法,其運動軌跡為弧形而非直線摩擦。選項E的動作原理與摩擦類手法的定義不符。28.下列哪項不是推拿的治療作用?()A、平衡陰陽B、疏經通絡C、殺滅細菌D、理筋整復E、行滯化瘀答案:C解析:推拿作為中醫外治法,其作用機制基于中醫基礎理論?!饵S帝內經》提及推拿可調整氣血、平衡陰陽、疏通經絡。選項A、B、D、E均為推拿直接作用,如調節臟腑功能、解除肌肉痙攣、促進氣血運行等。而殺滅細菌屬于現代醫學抗感染范疇,與推拿的物理手法調整機體功能無直接關聯。29.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循經揉法中,最后用以下手的哪個部位在痛點周圍按揉1-2分鐘()A、小魚際B、大魚際C、掌根D、食指E、拇指答案:E解析:推拿手法中,針對慢性腰肌勞損的循經揉法強調局部痛點處理?!锻颇脤W》指出,拇指接觸面積小、力度集中,適合痛點周圍精細操作,為緩解局部痙攣的常用手法。選項A小魚際多用于大面積放松,B大魚際或C掌根適用于較淺層的揉壓,D食指較少單獨用于揉法,E拇指符合臨床操作規范。30.擦法運動形式是?()A、單向直線B、往返直線C、環形D、弧形E、不確定答案:B31.踝關節扭傷以哪一種損傷最為多見()A、踝關節外翻位B、踝關節內翻位C、踝關節背伸位D、踝關節趾屈位E、踝關節搖動時答案:B解析:踝關節扭傷最常見的損傷機制是內翻位。人體踝關節外側韌帶較薄弱,內翻時外側副韌帶易受牽拉導致撕裂?!秾嵱霉强茖W》指出,內翻損傷占踝關節扭傷的85%以上。外翻位因內側韌帶強度較高,損傷較少;背伸、跖屈及搖動時受力分布較均勻,不易單獨引發韌帶損傷。32.小兒推拿特定穴中運水入土是()A、手掌面,大指根部到小指根,沿手掌邊緣呈一條弧線B、手掌面,小指根部到大指根,沿手掌邊緣呈一條弧線C、手背則,大指根部到小指根,沿手掌邊緣呈一條弧線D、手背則,小指根部到大指根,沿手掌邊緣呈一條弧線E、手背則,小指根部到食指根,沿手掌邊緣呈一條弧線答案:B33.在腹部操作時,患者應取()A、仰臥位B、俯臥位C、側臥位D、端坐位E、俯坐位答案:A解析:臨床操作體位選擇依據多源于醫學教材規范?!痘A護理學》指出腹部檢查或操作通常要求患者平躺于檢查床,軀干及下肢舒展,腹部肌肉松弛利于觸診、叩診等操作。仰臥位可使腹腔臟器處于自然解剖位置,便于操作者系統檢查。俯臥位時腹部受壓可能改變臟器位置,側臥位影響腹部對稱性觀察,端坐位及俯坐位不符合腹部充分暴露的操作需求。34.脊神經根是經過的哪個部位分出()A、椎孔B、橫突孔C、椎間孔D、椎間盤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脊神經根由脊髓發出后,經過相鄰椎骨之間的椎間孔離開椎管。椎間孔由相鄰椎骨的椎弓根、椎體后外側緣和關節突構成,是脊神經穿出的通道。椎孔為單個椎骨的椎體與椎弓圍成的孔,所有椎孔連成椎管容納脊髓。橫突孔為頸椎特有結構,內有椎動脈通過。椎間盤位于相鄰椎體之間,與神經根穿行無直接關聯。該知識點在解剖學教材中明確描述,如《系統解剖學》指出脊神經經椎間孔穿出。選項中僅C符合解剖結構。35.漏肩風的推拿治療,宜()A、先做放松準備手法B、被動運動不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C、手法后配合功能鍛煉D、最后搓抖上肢E、以上都是答案:E36.心脾兩虛型失眠的對癥推拿操作方法是()A、指按揉神門、天樞、足三里、三陰交B、推橋弓穴C、擦兩側涌泉穴D、按揉豐隆、期門、章門穴E、搓擦脅肋答案:A37.導致頸,肩,肘,踝扭挫傷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外傷B、勞損C、外邪侵襲D、寒邪E、濕邪答案:A38.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A、上肢放射性神經痛B、大小便障礙C、慢性頭痛D、眩暈E、胸前區憋悶答案:A39.陳某,男,40歲,司機。主訴:腰痛伴右下肢麻木1個月。因勞累后出現腰痛,治療后略好轉,但逐漸出現右下肢麻痛,以小腿外側為甚。檢查:跛行步態,脊柱右側彎,L4~L5椎間右旁開0.5cm處壓痛并向右下肢放射痛。腰椎正、側位片示:L4~L5椎間變窄;CT檢查示:L4~L5椎間盤突出。該患者在下列檢查中應為陽性的是()A、臂叢牽拉試驗B、“4”字試驗C、托馬斯征D、右下肢直腿抬高及加強試驗E、壓胸試驗答案:D解析:該題涉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檢查。直腿抬高試驗用于評估坐骨神經受壓情況,當神經根受刺激時,抬高患肢可誘發疼痛,加強試驗進一步確認神經根性疼痛。腰椎間盤突出常見于L4-L5、L5-S1節段,壓迫相應神經根導致下肢放射痛。臂叢牽拉試驗用于頸椎神經根病變,“4”字試驗針對髖關節或骶髂關節病變,托馬斯征反映髖關節屈曲攣縮,壓胸試驗用于胸椎病變。參考《外科學》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部分,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是該病典型體征。40.推拿治療雖無直接補瀉物質進入體內,但通過不同因素組合的手法刺激,能產生發汗、散寒、退熱作用的是()A、瀉法B、補法C、平補平瀉D、緩瀉法E、緩補法答案:A解析:推拿手法中瀉法屬于祛邪治法,其操作特點為力量重、頻率快、刺激強。《黃帝內經》提及“實則瀉之”,瀉法適用于實證,通過刺激促使腠理開泄,外邪隨汗而解。發汗、散寒、退熱均為瀉法祛除表邪的體現。選項A對應瀉法的功效;B項補法旨在扶正,不適用于祛邪;C、D、E手法力度或意圖不符題干所述效果。41.檢查膝關節有無積液的試驗是()A、浮髕試驗B、側副韌帶分離試驗C、抽屜試驗D、髕骨研磨試驗E、外側副韌帶分裂試驗答案:A42.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于()A、腰1~2B、腰2~3C、腰3~4D、腰4~5和腰5~骶1E、以上均不是答案:D43.患者頸部前屈,醫者一手抵住患者側頭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做反方向牽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為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提示()A、頸神經根受壓B、正中神經受壓C、臂叢神經受壓D、橈神經受壓E、以上均是答案:C解析:臂叢神經牽拉試驗(Eaton試驗)通過牽拉臂叢神經觀察是否誘發疼痛或麻木,陽性結果提示臂叢神經受壓。根據《骨科檢查評估》中神經動力學測試相關內容,該試驗直接針對臂叢神經張力變化。選項A涉及神經根受壓,通常對應Spurling試驗;選項B、D涉及特定周圍神經受壓,需其他特異性檢查;選項C符合題干描述。44.小兒推拿特定穴中無名指羅紋面是()A、心經B、肝經C、脾經D、肺經E、腎經答案:D45.頸椎病推拿治療基本操作手法有①?法②揉法③點按揉④肩關節搖法⑤腰部斜扳法()A、②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E、①④⑤答案:C解析:推拿治療頸椎病的基本操作手法主要涉及局部軟組織放松和關鍵穴位刺激。根據《推拿學》相關內容,頸椎病治療常規手法包括?法(放松頸肩部肌肉)、揉法(緩解局部緊張)、點按揉法(刺激特定穴位如風池、肩井)。肩關節搖法和腰部斜扳法分別針對肩部活動障礙和腰椎關節調整,與頸椎病基礎手法無關。選項C(①②③)對應上述基礎操作。46.李某,女,51歲。左肩疼痛并放射至肘關節。檢查:肩關節活動受限,外展60°,后伸20°,不能上舉,壓痛廣泛。X線片示:肩關節間隙清晰,無明顯骨質病變。該病診斷為()A、肩峰下滑囊炎B、岡上肌肌腱炎C、肩袖損傷D、頸肩綜合癥E、肩周炎答案:E解析:患者51歲,左肩疼痛伴活動受限,外展60°、后伸20°,無法上舉,壓痛廣泛,X線未見骨質異常。肩周炎(凍結肩)多見于50歲左右女性,以肩關節疼痛、主動及被動活動均受限為特征,尤其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明顯,影像學多無異常。肩峰下滑囊炎疼痛多在外展60°~120°時顯著;岡上肌肌腱炎疼痛弧為外展60°~120°;肩袖損傷常伴無力,主動活動受限而被動正常;頸肩綜合征多伴神經根癥狀。結合年齡、癥狀及影像學表現,符合肩周炎診斷。《實用骨科學》指出肩周炎典型表現為漸進性疼痛及多方向活動受限。47.具有強刺激性,有解痙止痛、舒筋散結、松解粘連等功效的手法是()A、彈筋法B、彈撥法C、點法D、擠法E、掐法答案:A解析:彈筋法在推拿手法中以捏拿肌肉或肌腱后迅速彈放為特點,刺激性強,常用于緩解肌肉痙攣、松解組織粘連?!锻颇脤W》中描述其作用為解痙止痛、舒筋散結。彈撥法側重于橫向撥動筋腱,點法強調垂直按壓穴位,擠法多用于局部瘀血,掐法則以指甲刺激穴位。題干所述功效與彈筋法直接對應。48.患者腰兩側疼痛,第三腰椎雙側橫突尖部明顯壓痛,腰臀伴下肢疼痛,行走不便,肌肉萎縮,最有效手法為()A、彈筋法B、彈撥法C、拿法D、按法E、抹法答案:B解析:此題為中醫推拿手法應用范疇。根據《推拿治療學》內容,彈撥法多用于條索狀軟組織病變,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等慢性軟組織損傷。該手法能松解粘連、解除肌痙攣,針對橫突尖部壓痛點及周圍攣縮組織效果顯著。選項分析:彈筋法側重牽拉經筋,拿法以提捏為主,按法強調垂直按壓,抹法為單向推抹,均不及彈撥法對局部條索狀病灶的直接松解作用。49.以下哪組癥狀屬于交感性頸椎病()A、手臂麻木,疼痛B、起床時或轉動頭時,頭暈即作C、頭昏、耳鳴,胸前憋悶、心悸怔仲,惡心、嘔吐D、雙下肢麻木,踩棉花感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交感性頸椎病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受刺激引發的癥狀,涉及多系統功能紊亂。頭昏、耳鳴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相關;胸前憋悶、心悸怔忡由交感神經興奮影響心血管系統;惡心、嘔吐因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選項A為神經根型頸椎病表現,B屬椎動脈型,D為脊髓型特征。依據《頸椎病診治與康復指南》,交感性頸椎病典型癥狀包括上述選項C所列舉的復合癥狀。50.下列與增生性膝關節炎無關的敘述是()A、多見于20~30歲青年男性B、推拿時可擦腘窩,以透熱為度C、節制飲食,避免肥胖D、主動進行膝關節伸屈活動鍛煉E、臨床癥狀消失后,骨質增生依然存在答案:A解析:增生性膝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見于中老年人,與年齡、肥胖、勞損等因素相關,而非青年男性?!秾嵱霉强茖W》指出其高發年齡為50歲以上。選項A中“20~30歲青年男性”不符合該病流行病學特征。選項B是常用推拿方法;選項C為重要防治措施;選項D強調功能鍛煉;選項E符合該病骨質增生不可逆的特點。51.患者,女性,30歲,晨起后頸部疼痛,逐漸加重,至午后頸疼痛不得轉動,痛至肩背,行走時因頸痛加劇需以手扶頭。查:兩側頸肌痙攣強硬,頸部活動明顯受限。該病人應診斷為()A、頸椎病B、斜角肌綜合征C、落枕D、頸肋綜合征E、肋鎖綜合征答案:C52.有關按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可用拇指指端按壓B、可用拇指指腹按壓C、可用掌部按壓D、操作時可邊按邊移E、常與揉法組成復合手法答案:D53.陳某,男,40歲,司機。主訴:腰痛伴右下肢麻木1個月。因勞累后出現腰痛,治療后略好轉,但逐漸出現右下肢麻痛,以小腿外側為甚。檢查:跛行步態,脊柱右側彎,L4~L5椎間右旁開0.5cm處壓痛并向右下肢放射痛。腰椎正、側位片示:L4~L5椎間變窄;CT檢查示:L4~L5椎間盤突出。引發該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A、外傷B、寒冷C、椎間盤的退變D、脊柱畸形E、肌肉痙攣答案:C解析: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病因是椎間盤退行性變。醫學教材明確指出,椎間盤退變是椎間盤突出的病理基礎,髓核脫水、纖維環薄弱破裂等退行性改變會導致椎間盤突出。題干中CT顯示L4~L5椎間盤突出,符合退變導致的形態學改變。選項A(外傷)是常見誘因,但不屬于主要病因;選項C(椎間盤的退變)符合疾病發生機制。參考《外科學》(人衛版)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章節。54.推拿治療對人體組織的用力、做功,其成效反映在力和功是否達到了()A、功力B、效率C、頻率D、滲透E、補瀉答案:D解析:推拿治療強調手法施力需深透至組織內部,而非停留體表。這一原則在《推拿學》中明確指出,力的作用效果關鍵在于是否具備“滲透”性,即通過特定手法使能量傳遞至深層組織,促進氣血運行、調整生理功能。選項A、B、C、E分別涉及力量強度、時間效率、操作速度及虛實手法,均未直接指向作用深度的核心要求。55.基本手法一般分類命名的標準是()A、力的方向B、動作形態C、基本作用D、所屬流派E、用力大小答案:B解析:基本手法分類命名依據動作形態,如推、拿、按、摩等均直接描述操作時的外形特征。《推拿學》中對手法分類的論述指出,動作形態是核心標準。選項A(力的方向)關注點不同,選項C(基本作用)側重效果,D(所屬流派)、E(用力大小)與命名無直接關聯。56.推拿治療中柔和、緩慢、深沉、長時間的操作屬于()A、溫法B、補法C、瀉法D、和法E、散法答案:A解析:推拿手法中,溫法通過柔和、緩慢、深透且持續的操作,產生溫熱效應以祛除寒邪、溫通經絡。此類手法如摩、擦、按等,強調持久深透的溫熱刺激?!栋茨ν颇脤W》指出溫法適用于寒證,手法需緩和深沉,時間較長。選項B補法雖輕柔但側重補益,C瀉法多急促重滯,D和法主調和,E散法用于疏散外邪,均與題干描述特點不符,而A溫法符合。57.拔伸法的操作要求是()A、用力要大,動作快速B、用力要均勻,持久,動作緩和C、用力要小,動作要慢D、用力要大,動作要穩E、用力要大,動作緩慢答案:B解析:拔伸法作為推拿手法的一種,其核心在于通過持續、穩定的牽引力作用于關節或肢體。中醫推拿理論中,操作手法需遵循“持久、有力、均勻、柔和”的基本原則。選項B中“用力均勻,持久,動作緩和”符合該手法對力量控制和操作節奏的要求,避免因突然或過大的力量導致組織損傷。選項A“快速”與拔伸法需維持一定時間的持續牽引相悖;選項C“用力小”無法達到牽引效果;選項D“動作穩”雖部分合理,但未強調“持久”;選項E“緩慢”雖涉及節奏,但未完整涵蓋力量特點。58.患者,男性,35歲,扭傷后出現右臀及右下肢放射痛,查:腰椎無側凸畸形及壓痛,腰功能正常,右側直腿抬高在60°之前時疼痛,超過60°后反而減輕,右髖內收內旋時右臀痛,并放射至下肢,右梨狀肌體表投影處壓痛。該患者應診斷為()A、腰椎間盤突出癥B、腰椎管狹窄癥C、退行性脊柱炎D、梨狀肌損傷E、腰扭傷答案:D解析:梨狀肌損傷典型表現為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試驗在60°前因梨狀肌被拉緊出現疼痛,超過60°后因梨狀肌不再被牽拉疼痛反而減輕。髖內收內旋動作可增加梨狀肌張力,誘發臀部及下肢痛,體表投影區壓痛是定位體征。腰椎間盤突出癥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角度常小于60°,且疼痛隨角度增大持續加重。腰椎管狹窄癥以間歇性跛行為主,退行性脊柱炎多伴晨僵及活動后緩解,腰扭傷應有腰部活動受限及局部壓痛。該患者體征符合梨狀肌損傷特異性表現。參考《骨科學》周圍神經卡壓章節。59.急性腰扭傷的病變可涉及()A、肌肉B、筋膜C、韌帶D、關節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急性腰扭傷是腰部軟組織和關節的急性損傷,常見于外力作用下腰部肌肉、筋膜、韌帶過度牽拉或撕裂,腰椎小關節可能發生錯縫。相關研究(如《實用骨科學》)指出,其病理變化可涵蓋肌肉、筋膜、韌帶及關節結構。選項A-D均為可累及部位,故綜合覆蓋所有可能。60.肱骨外上髁炎哪種情況最常見()A、反復作前臂旋前用力伸腕的成年人B、反復作前臂旋后用力伸腕的成年人C、肘關節外側受風熱侵襲D、下橈尺關節分離固定后E、前臂屈肌總腱損傷的成年人答案:A解析:肱骨外上髁炎主要由前臂伸肌過度使用或慢性損傷引起。《外科學》指出,反復進行前臂旋前(掌心轉向下)并用力伸腕的動作,易導致伸肌總腱起點處(肱骨外上髁)發生微小撕裂和炎癥。選項A描述的動作符合此機制,而選項B的旋后(掌心轉向上)主要關聯屈肌,與內上髁炎相關。選項C涉及中醫外因,非現代醫學主要病因;選項D和E分別對應其他解剖結構損傷,與外上髁炎無直接關聯。61.腦卒中患者病情穩定后的治療不應采取()A、藥物治療B、心理治療C、言語治療D、推拿治療E、完全臥床休息答案:E解析:腦卒中患者病情穩定后需盡早開始康復治療,以預防并發癥并促進功能恢復。《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指出,早期活動有助于減少深靜脈血栓、肌肉萎縮等風險。藥物治療用于控制基礎疾病,心理治療幫助應對情緒障礙,言語治療改善語言功能,推拿治療輔助運動功能恢復。完全臥床休息可能引發壓瘡、肺部感染等問題,阻礙康復進程。選項E不符合現代康復醫學原則。62.下列哪項可見于脊髓型頸椎病A、持續性頸臂痛B、X線見頸椎側后方骨質增生C、腰及坐骨神經痛D、中指發麻E、下肢踩棉花感答案:E解析:脊髓型頸椎病主要因頸椎退變壓迫脊髓引起。典型表現為下肢癥狀,如步態不穩、足底踩棉感,因脊髓傳導束受損導致運動及感覺障礙。選項E“下肢踩棉花感”符合這一特征。持續性頸臂痛(A)多見于神經根型;X線側后方骨質增生(B)常與神經根型相關;腰及坐骨神經痛(C)屬于腰椎病變;中指發麻(D)提示神經根受壓。參考《外科學》脊髓型頸椎病章節。63.肩周炎僵硬、恢復期的手法操作,宜用()A、點穴止痛手法B、拍打法C、整復關節D、運動關節類手法E、提高肌張力手法答案:D64.推上七節骨的作用是()A、溫陽止瀉B、澀腸止瀉C、潤腸通便D、瀉熱通便E、消食導滯答案:A65.肩周炎推拿治療基本操作手法有①?法②揉法③點按揉④運動關節法⑤腰部斜板法()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E、①④⑤答案:D解析:推拿治療肩周炎的基本操作手法需結合局部松解、穴位刺激及關節活動度恢復。?法(①)常用于放松肩部肌肉;揉法(②)輕柔緩和,促進血液循環;點按揉(③)可刺激肩髃、肩髎等穴位;運動關節法(④)如搖法、扳法用于改善粘連。腰部斜扳法(⑤)針對腰椎,與肩周炎無關,故排除含⑤的選項。參考《推拿學》教材中肩周炎治療章節,基本手法包括?法、揉法、點按揉及運動關節法,對應選項D。6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實掌拍打體表的一種手法稱為拍法B、掌心擊法適用于身體虛弱及老年患者C、小指側擊法兩手指相合,兩手掌為虛掌,擊打體表D、持續彈擊時,用力應由輕漸重,再由重至輕E、捶法常用于保健按摩,以愉悅精神,緩解疲勞答案:E解析:拍法在中醫推拿中通常要求使用虛掌而非實掌,如《推拿學》記載“拍法操作時五指自然并攏,掌指關節微屈形成虛掌”。掌心擊法屬于較重手法,適合肌肉豐厚處而非體虛者,《按摩手法學》指出“體弱患者宜用柔和類手法”。小指側擊法以尺側掌緣快速擊打,手指伸直不需虛掌合攏,《推拿手法圖解》明確其動作要領。彈擊法要求發力短促均勻,不宜漸重漸輕,《中醫傳統療法》強調“彈擊應節奏一致”。捶法作為保健常用手法,《中醫養生學》提及“捶法能疏通經絡,緩解疲勞”,符合日常保健應用場景。67.以下要求吸定并且帶動皮下組織運動的手法是()A、拍法B、點法C、揉法D、拿法E、抖法答案:C解析:《推拿學》中記載,揉法的操作特點是操作部位吸定于體表,帶動皮下組織做輕柔緩和的環旋運動,皮膚與手法之間無摩擦。拍法以虛掌拍擊體表,屬于叩擊類;點法垂直向下按壓,不移動;拿法為捏提肌肉;抖法以抖動肢體為主。揉法的技術要求與題干描述一致。68.X線片顯示無明顯改變的疾病是()A、慢性腰肌勞損B、腰椎間盤突出癥C、退行性脊柱炎D、頸椎病E、退行性膝關節炎答案:A解析:慢性腰肌勞損屬軟組織損傷,X線檢查主要用于骨骼結構異常的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退行性脊柱炎、頸椎病及退行性膝關節炎在X線片上可能出現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或關節面改變等征象,而慢性腰肌勞損因無骨性結構或關節病變,X線通常無異常表現。參考《影像診斷學》中軟組織損傷的影像學特點。69.推拿對中風病恢復期的治療偏重()A、活血化瘀B、補益氣血C、強筋健骨D、健脾和胃E、清熱解毒答案:A解析:推拿在中風病恢復期治療中注重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張力增高及關節活動受限。中風恢復期病機多屬氣虛血瘀或痰瘀阻絡,活血化瘀法有助于祛除瘀滯,促進功能恢復。其他選項如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兩虛證,強筋健骨多用于骨傷后期,健脾和胃針對脾胃失調,清熱解毒適用于實熱證,均非恢復期主要治法?!吨嗅t內科學》中風病治療原則指出恢復期以活血通絡、益氣養血為主。70.搖法()A、對關節屈伸不利有較好療效B、強調臀部和兩膝動作的協調性C、患者坐位,雙手交叉扣住,置于項部D、保持動作的節律性,輕重交替E、肢體或關節的一端必須固定答案:A71.不是退行性脊柱炎的臨床表現是()A、腰背酸痛B、腰部僵硬板緊C、腰部活動不利D、急性發作腰痛較劇E、腰部活動嚴重受限答案:E解析:退行性脊柱炎多見于中老年,主要因椎體、椎間盤及周圍韌帶退行性變引起。典型表現為腰背酸痛(A)、晨起或久坐后腰部僵硬板緊(B)、活動不利(C),活動后癥狀可緩解,部分患者因炎癥或小關節紊亂可急性發作(D)。其活動受限多為輕度或中度,而嚴重受限(E)更多見于強直性脊柱炎、骨折或腫瘤等。本題出自《中醫骨病學》相關章節。A、B、C、D均為退行性脊柱炎常見癥狀,E不符合其病理特點。72.根據手法動作類型及其施術部位命名的手法組是()A、頸椎側扳法、腰椎斜扳法B、肩關節后伸扳法、頸椎旋轉扳法C、搖髖關節法、搖腕關節法D、揉搓法、推摩法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推拿手法命名原則。推拿手法命名常結合動作形式與施術部位,如"搖法"屬于關節運動類手法,《推拿手法學》指出此類手法命名方式。選項C"搖髖關節法""搖腕關節法"中,"搖"為動作類型,"髖關節""腕關節"為施術部位,符合題干要求的組合方式。其他選項中,A、B含"扳法"但結合了施力方向或體位,D項為復合手法命名,均未完全契合題干"動作類型+施術部位"的單一對應模式。73.在內功推拿中,具有祛風散寒、平肝潛陽、開竅醒神、安神定志、健腦益髓之功效的手法是(),A、捏法B、按法C、拿法D、拿五經法E、點法答案:D解析:該題考察內功推拿手法對應功效的辨識?!锻颇脤W》中記載,"拿五經法"指五指循頭部督脈、雙側膀胱經與膽經進行拿法操作。其手法通過刺激頭部經絡與腧穴,可疏通陽經之氣,調節氣血運行,從而祛風散寒、平抑肝陽;同時頭部為元神之府,該手法直接作用于腦部,可激發陽氣、醒神開竅,進而安神定志、益髓健腦。選項A捏法側重肌肉松解,B按法主通經活絡,C拿法常用于局部解痙,E點法偏重穴位刺激,均未涵蓋題干所列綜合功效。74.退行性脊柱炎診斷的標志和依據是()A、椎間盤萎縮B、椎體萎縮C、椎體邊緣的唇形變或骨刺形成D、脊柱強直E、椎體骨質疏松答案:C75.常用于冬春季節風寒感冒的介質()A、外用藥酒B、冬青膏C、傳導油D、蔥姜汁E、麻油答案:D76.作用于人體軟組織類的松解類手法在操作技術上要求掌握的要領是()A、動作的反復性、節律性、交互性B、持久、有力、穩定、連貫與節律性C、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D、剛中有柔,柔中寓剛,剛柔并濟E、穩、準、巧、快答案:C解析:松解類手法屬于推拿手法中的基本技術,其操作要領在《推拿學》教材中有明確論述,強調手法需具備一定的力度、節律及滲透性。[A]反復性、節律性、交互性未涵蓋均勻與深透;[B]提及連貫但缺乏柔和;[C]包含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五大要素,符合松解類手法技術要求;[D]剛柔并濟常用于復合手法;[E]穩準巧快多用于運動關節類手法。77.退行性脊柱炎好發于什么部位()A、頸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骨答案:C解析:退行性脊柱炎主要與脊柱長期負重及活動頻繁有關?!锻饪茖W》教材指出,腰椎是脊柱中承受壓力最大的節段,日常活動中的屈伸、旋轉等動作加速其退變過程。退行性病變多累及椎間盤及小關節,導致骨質增生、韌帶鈣化等病理改變。選項C(腰椎)符合臨床最常見發病部位的描述。其他選項如頸椎、胸椎退變發生率相對較低,骶椎及尾骨極少單獨發生退行性脊柱炎。78.以下對抖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多用于四肢、腰部不適合B、抖法和緩、放松C、抖上肢時、外展約60度左右D、醫生呼吸自然、不可屏氣E、抖法經常作為結束手法答案:A解析:《推拿學》中抖法操作要領指出,抖法常用于四肢及腰部。選項A描述與正確應用部位相反,腰部適用而A稱“不適合”,錯誤。B、D、E符合手法要求。C中上肢外展角度與標準操作一致。選項A錯誤。79.蘇某,女,51歲。左肩疼痛并放射至肘關節。檢查:肩關節活動受限,外展60°,后伸20°,不能上舉,壓痛廣泛。X線片示:肩關節間隙清晰,無明顯骨質病變。該病診斷為()A、肩峰下滑囊炎B、岡上肌肌腱炎C、肩袖損傷D、頸肩綜合癥E、肩周炎答案:E解析:患者51歲,左肩疼痛放射至肘關節,肩關節活動受限(外展60°、后伸20°、不能上舉),壓痛廣泛,X線未見骨質異常?!锻饪茖W》中指出,肩周炎(粘連性關節囊炎)多見于50歲左右,典型表現為肩部疼痛伴多方向活動受限,影像學無骨質改變。選項E符合該特征。其他選項如肩峰下滑囊炎(A)壓痛局限,岡上肌肌腱炎(B)有疼痛弧,肩袖損傷(C)多伴隨外傷史或特定體征,頸肩綜合征(D)常與頸椎病變相關,均與題干表現不符。80.頸椎病的哪一型推拿治療效果差()A、神經根型B、交感神經型C、椎動脈型D、脊髓型E、頸型答案:D解析:頸椎病的分型中,脊髓型因脊髓受壓,易出現下肢運動感覺障礙及錐體束征。推拿治療可能加重脊髓損傷風險,臨床多列為相對禁忌。《推拿治療學》指出脊髓型頸椎病需謹慎手法操作,首選手術或其他非推拿療法。神經根型(A)、交感神經型(B)、椎動脈型(C)、頸型(E)推拿可通過松解軟組織、調整關節改善癥狀,效果較顯著。81.不屬于擠壓類的手法是()A、按法B、撥法C、搓法D、捻法E、捏法答案:C解析:擠壓類手法以垂直體表的壓力作用于軟組織,包括按法、撥法、捻法、捏法等。搓法屬于摩擦類手法,操作時雙手夾持肢體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動。出自《推拿學》手法分類章節。選項中A按法、B撥法、D捻法、E捏法均通過不同形式的壓力作用于人體,符合擠壓類特點;C搓法通過摩擦產生作用,屬不同類別。82.患者,女性,51歲,右肩關節廣泛性疼痛4個月,入夜加重,查體:右側喙突、結節間溝、大結節、小結節壓痛廣泛,右肩關節主、被動活動均受限。若該患者病程長,癥狀重,有肌肉萎縮,治法應為()A、補腎堅骨、通絡止痛B、健脾實體、通絡止痛C、溫中散寒、舒筋活血D、松解粘連、滑利關節E、舒筋活血、充實肌肉答案:D83.五臟經中一般多用補法的是()A、心經B、肝經C、脾經D、肺經E、腎經答案:E解析:五臟多虛宜補,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其病多虛證?!峨y經·六十九難》指出“虛者補其母”,腎屬水,金生水,肺經為腎之母。但腎經本身在臨床中因精氣易虧,常采用直接補益法。心經多實火,肝經多郁滯,脾經雖需補益但亦有實證,肺經虛實夾雜。腎經因精血易耗,故多用補法。84.患者脘部凹陷,下腹部突出,脘腹墜脹,食后益甚,四肢乏力,頭暈、心悸,一般用何法與摩法、掌揉法配合使用()A、抵法B、拿法C、擦法D、滾法E、抹法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所述患者癥狀,屬中氣下陷證候。摩法能寬胸理氣、健脾和胃,掌揉法可溫中散寒、活血止痛。擦法屬溫熱性手法,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效?!锻颇脤W》指出,擦法常用于治療虛寒性疾病及氣機下陷之證,與摩法、掌揉法配合可協同增強溫補脾胃、升提中氣的作用。選項A抵法側重局部按壓,B拿法主舒筋活絡,D滾法多用于軟組織松解,E抹法偏于開竅鎮靜,均不契合題干要求的溫補升提治法。85.四季均可應用,夏季多用,有斂汗爽膚作用的推拿介質是()A、滑石粉B、冬青膏C、水D、按摩乳E、松節油答案:A解析:推拿介質的作用與季節適應性相關?;墼凇锻颇脤W》中被描述為性涼質滑,具有清熱、利濕、潤滑的作用,夏季使用能吸收皮膚表面汗液,減少摩擦,保持操作順暢,符合斂汗爽膚的需求。冬青膏多用于溫通經絡,適合寒冷季節;水無特殊斂汗功能;按摩乳偏滋潤;松節油刺激性較強。正確選項為A。86.患者,30歲,男,患者右側腰痛,漸牽涉下肢疼痛,伴有酸困,寒冷感,否認扭傷史。檢查:L4、5棘突旁有明顯壓痛,直腿抬高試驗(+),診斷為()A、坐骨神經痛B、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C、腰椎間盤突出癥D、急性腰扭傷E、臀上皮神經痛答案:C解析:腰椎間盤突出癥典型表現為腰痛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提示神經根受壓。L4-5棘突旁壓痛對應椎間盤突出部位?!锻饪茖W》指出,神經根受壓可導致根性疼痛,下肢癥狀與受累神經支配區一致。急性腰扭傷有外傷史,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疼痛范圍多局限于腰部及臀部,臀上皮神經痛多不伴下肢放射。坐骨神經痛為癥狀性描述,非病因診斷。87.下列關于扳法的注意事項中,不正確的是A、符合關節的各自生理功能B、扳力必須用“巧力寸勁”C、必須聽到關節彈響D、發力時機要準,用力要適當E、施術前必須明確診斷答案:C解析:扳法操作要點中,彈響并非必要指征。參考《推拿手法學》對扳法的定義:該手法以瞬間快速發力為特征,通過控制關節活動范圍實現調整作用。關節彈響雖可能因復位產生,但并非每次操作必然出現,亦非療效判斷標準。選項C將彈響列為必須條件,與手法操作原理相悖。其余選項均符合扳法基本要求,A涉及解剖基礎,B、D強調手法核心技巧,E為操作前提條件。88.在臀部及下肢外側施用推拿手法時,患者常采用的體位為()A、端坐位B、俯坐位C、仰臥位D、俯臥位E、側臥位答案:E解析:推拿手法體位選擇需結合治療部位的可操作性和患者舒適度?!锻颇脤W》指出,側臥位便于對臀部和下肢外側進行充分暴露及施術操作。端坐位多用于頭頸、肩部,俯坐位適用于頸背,仰臥位適合胸腹、下肢前側,俯臥位用于腰背、下肢后側。臀部及下肢外側屬身體側面,側臥位時該區域充分暴露,肌肉放松,利于手法滲透。89.小兒推拿特定穴五臟經中,直線補瀉方向與其他經不同的是()A、心經B、肝經C、脾經D、肺經E、腎經答案:E解析:《小兒推拿廣意》記載,五臟經補瀉方向多遵循向心為補、離心為瀉。腎經補法需向心方向操作,其余四臟經(心、肝、脾、肺)補法則多離心。選項中E(腎經)的直線補瀉與其他四經相反。90.推拿治療痛經除下列哪一項外均是常用穴位()A、合谷B、血海C、三陰交D、氣海E、足三里答案:A解析:痛經的推拿治療常選用具有調經、理氣、活血作用的穴位?!锻颇脤W》中提及,氣海屬任脈,可溫經散寒;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會,調和氣血;血海調血化瘀;足三里補益氣血、通經止痛。合谷雖屬手陽明大腸經,主治頭面、五官及表證,其疏泄作用較少直接針對下焦痛經。91.肱骨外上髁炎哪種情況最常見()A、反復作前臂旋前用力伸腕的成年人B、反復作前臂旋后用力伸腕的成年人C、肘關節外側受風熱侵襲D、下橈尺關節分離固定后E、前臂屈肌總腱損傷的成年人答案:A92.推拿治療中,為了使熱效應最強選擇什么手法()A、掌擦法B、揉法C、按法D、小魚際擦法E、捻法答案:D93.患者,女,34歲,因下樓梯時登空,傷后踝部腫脹,疼痛、功能障礙,腫脹及壓痛以外踝前下方明顯,治療宜()A、活血化瘀,消腫止痛B、活血消瘀,舒筋止痛C、舒筋通絡,活血止痛D、舒筋活血,通絡止痛E、理筋整復,滑利關節答案:A94.推拿治療中的標本緩急與治病求本這一根本原則是什么關系()A、等同B、從屬C、協同D、獨立E、不同答案:B95.小兒推拿特定穴中,前臂掌側橈側腕橫紋到肘橫紋成一條直線的是()A、總筋B、三關C、天河水D、六腑E、胃經答案:B解析:小兒推拿特定穴中,三關位于前臂橈側,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缎和颇脧V意》記載三關主治風寒、病證屬寒者。選項A總筋在掌后橫紋中點;C天河水位于前臂內側正中線;D六腑在尺側肘至腕;E胃經在大拇指橈側。題干所述位置與三關相符,對應選項B。96.輕柔地一指禪推或揉法自天突向下至中脘,按、揉兩側章門、期門可治療的胃脘痛證型是()A、寒邪犯胃B、飲食停滯C、肝氣犯胃D、脾胃虛寒E、瘀血內阻答案:C解析:該題出自《推拿治療學》中關于胃脘痛的辨證施治部分。題干所述手法輕柔推揉天突至中脘,重點刺激章門、期門兩穴,此二穴均為足厥陰肝經要穴,具有疏肝理氣、調和肝脾的作用。肝氣犯胃型胃脘痛以脘脅脹痛、噯氣吞酸為特征,推拿治療需著重疏肝解郁。選項A寒邪犯胃需溫中散寒,B飲食停滯應消食導滯,D脾胃虛寒當溫補脾陽,E瘀血內阻則需化瘀通絡,均與題干手法側重經絡不符。97.頸椎病的發病內因是()A、椎間盤退變B、慢性勞損C、急性損傷D、長期從事低頭伏案工作()E、跌仆、閃扭答案:A98.患者,48歲,女性,訴右肩部疼痛,夜間加重,肩關節活動受限。查:右肩周圍(肩內陵等處)壓痛明顯,肩關節各方向活動均受限。可考慮診斷為()A、肩峰下滑囊炎B、肩關節周圍炎C、頸肩綜合征D、頸椎病E、崗上肌腱炎答案:B99.在手法操作時,需要帶動皮下組織進行回旋運動的手法是()A、摩法B、一指禪推法C、大魚際揉法D、撥法E、拿法答案:C解析:在推拿手法中,不同操作具有特定技術要領?!锻颇脤W》指出,揉法以大魚際、掌根或手指附著于體表,帶動皮下組織作回旋運動。摩法以環形摩擦為主,不強調帶動皮下組織;一指禪推法為直線或弧線推動;撥法為橫向彈撥;拿法為提捏肌筋。大魚際揉法通過大魚際部位的環旋運動,實現皮下組織回旋,符合題干要求。100.小兒推拿特定穴中的心經在()羅紋面。A、拇指B、食指C、中指D、無名指E、小指答案:C解析:小兒推拿特定穴中的心經分布與手指對應關系在《小兒推拿廣意》《厘正按摩要術》等古籍中有明確記載。中指末節羅紋面為心經所在,對應選項C。脾經在拇指(A),肝經在食指(B),肺經在無名指(D),腎經在小指(E)。五經穴定位遵循“拇指至小指依次為脾、肝、心、肺、腎”的傳統理論。101.張某,2歲,女,發熱,頭痛,怕冷,無汗,流涕,苔薄白。以下哪種手法不適宜()A、推攢竹B、推三關C、揉二扇門D、推脊E、推坎宮答案:B解析:《小兒推拿學》中,風寒表實證治療以發汗解表為主。推三關性溫,主補氣行氣,適用于虛寒證?;純簽橥飧酗L寒實證,需發汗解表,揉二扇門更宜發汗祛邪。推三關用于虛證,此證不宜。選項B推三關不適用。其他選項如推攢竹、推坎宮可疏風解表;揉二扇門發汗解表;推脊清熱,此時非熱證,但題干未強調清熱。答案選B。102.頸型頸椎病的典型癥狀是()A、放射性神經痛B、頸枕部疼痛C、上肢發沉無力D、上肢麻木E、頸部活動受限答案:B103.急性腰扭傷的臨床表現不包括()A、腰部疼痛B、局部腫脹C、活動受限D、腰部肌肉痙攣E、腰部酸痛答案:E解析:急性腰扭傷通常由腰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急性損傷引起。根據《外科學》相關內容,典型癥狀包括突發腰部劇痛(A)、因局部組織損傷可能伴腫脹(B)、疼痛導致活動受限(C)、以及肌肉保護性痙攣(D)。而腰部酸痛(E)多為慢性勞損特征,如腰肌勞損,表現為持續性隱痛,與急性損傷的銳痛不同。104.摩法的操作頻率一般為()A、60~90周/分B、90~100周/分C、100~120周/分D、≤100周/分E、120~160周/分答案:C解析:摩法屬于推拿手法中的摩擦類手法,操作時要求頻率較快、輕柔緩和。摩法的標準頻率在100~120周/分。選項A(60~90)和選項D(≤100)低于該范圍,選項B(90~100)接近但未達最低要求,選項E(120~160)過高。參考《推拿學》教材,摩法操作頻率明確為100~120周/分。105.肩關節在外展過程中疼痛,但在上舉時反而不痛,提示可能為()A、肩關節脫位B、肩關節粘連C、肩周炎D、岡上肌肌腱炎E、三角肌下滑囊炎答案:E解析:肩關節在外展過程中,三角肌下滑囊因受到擠壓摩擦而引發疼痛;當上舉時滑囊壓力減輕,疼痛消失。該表現符合三角肌下滑囊炎的典型體征?!锻饪茖W》(人衛版)中描述,三角肌下滑囊炎的特征性表現為肩關節外展60-120度時疼痛明顯,而繼續上舉后疼痛緩解。選項D岡上肌肌腱炎疼痛多出現在主動外展而非被動活動,選項B、C多伴隨關節活動受限,選項A有明顯外傷史及關節畸形。選項E與題干描述的疼痛模式完全對應。106.癥見肢體麻木,僵硬不靈活,握物不穩,下肢不完全性痙攣性癱瘓的頸椎病類型是()A、神經根B、脊髓型C、椎動脈型D、交感神經型E、頸型答案:B解析:脊髓型頸椎病主要由于脊髓受壓導致,典型癥狀為四肢麻木、僵硬、活動受限,下肢可出現痙攣性癱瘓。神經根型表現上肢放射痛;椎動脈型以眩暈為主;交感神經型涉及自主神經癥狀;頸型局限于頸部疼痛。題干中“下肢不完全性痙攣性癱瘓”符合脊髓受壓特征。參考《外科學》頸椎病分類及臨床表現。107.以下關于濕熱敷注意事項正確的是A、為保證療效,一定要高溫下熱敷B、熱敷時可隔著毛巾按揉C、被熱敷部位不可再用其他手法D、熱敷時不必暴露患部皮膚E、以上都不是答案:E解析:濕熱敷操作需注意溫度控制,避免燙傷。熱敷后通常配合其他手法,過程中需暴露皮膚?!痘A護理學》指出,高溫熱敷(A錯誤)、隔著毛巾按揉(B錯誤)、禁用其他手法(C錯誤)、不暴露皮膚(D錯誤)均不符合規范。各選項均不準確,正確選項為E。來源:《基礎護理學》濕熱敷章節。108.患者,女性,51歲,右肩關節廣泛性疼痛4個月,入夜加重,查體:右側喙突、結節間溝、大結節、小結節壓痛廣泛,右肩關節主、被動活動均受限。若該患者病程長,癥狀重,有肌肉萎縮,治法應為()A、補腎堅骨、通絡止痛B、健脾實體、通絡止痛C、溫中散寒、舒筋活血D、松解粘連、滑利關節E、舒筋活血、充實肌肉答案:D解析:廣泛性右肩疼痛伴活動受限,病程長且肌肉萎縮,提示存在肩關節粘連。治法應針對關節活動障礙。《中醫筋傷學》中肩關節周圍炎后期治療強調松解粘連,恢復關節功能。選項D直接針對粘連問題;A、B、C、E側重不同證型或階段,未解決主要矛盾。109.下列不是根據操作時的形象命名的復式手法是()A、雙龍擺尾法B、飛經走氣法C、猿猴摘果法D、雙鳳展翅法E、老漢扳罾法答案:B解析:《金針賦》記載復式手法多采用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形象比喻命名。A項“雙龍擺尾”模擬龍尾擺動,C項“猿猴摘果”模仿猿猴摘取,D項“雙鳳展翅”取鳳凰展翅之態,E項“老漢扳罾”描繪老翁拉網動作,均屬形象命名。B項“飛經走氣”強調手法功能(推動經氣運行),未涉及具體形象描述。110.小兒推拿特定穴中,印堂至神庭成一條直線的是A、坎宮B、天門C、天河水D、三關E、板門答案:B111.患者,男性,30歲,腰痛2周,伴左下肢后外側放射痛1天,腿痛出現后,自覺腰痛減輕。查體:平腰,腰椎右側凸,L5~S1棘間右側壓痛,并放射至走下肢,直腿抬高試驗左40°,右60°,左側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屈頸試驗(+),仰臥挺腹試驗(+),腰椎X線片:L5~S1間隙變窄。該患者需進一步做的檢查應為()A、腰椎斜位X線片B、腰椎CTC、骨掃描D、抗O、類風濕因子、血沉E、全血細胞計數答案:B112.推拿治療中,手法直接施治于人體是以什么為作用特征()A、功力B、效率C、頻率D、滲透E、補瀉答案:A解析:推拿手法的作用特征在傳統醫學理論中強調施術者的"功力"是核心要素。功力指手法操作時所需的技術熟練度、力量控制及持久性,直接影響治療效果?!饵S帝內經》提及"按之則熱氣至",這種熱效應的產生依賴于施術者功力的深淺。滲透雖為手法效果的表現形式,但其本質由功力驅動;補瀉屬于手法應用原則,頻率、效率屬于操作參數,均非直接作用特征的根本屬性。113.胃脘痛肝氣犯胃者以下哪一穴位施用一指禪推法,能起到更好的理氣作用()A、膈俞B、中脘C、上脘D、天突E、章門、期門答案:E114.常用于急性或慢性軟組織損傷的介質()A、爽身粉B、蛋清C、滑石粉D、涼水、井水E、紅花油答案:E115.清腎經時,應以()代之。A、清肺經B、清腎經C、清小腸D、清大腸E、清脾經答案:C解析:清腎經在臨床應用中因腎無實證,通常不宜直接清瀉。清小腸可利尿泄熱,通過利小便以實大便,間接達到清腎經之效。該理論源自小兒推拿特定穴的臨床替代原則。選項C清小腸符合這一替代關系,其他選項與腎經無直接替代關聯。116.腰椎拔伸法操作時,施加的拉伸力是沿腰椎的()A、縱軸方向B、橫軸方向C、矢狀軸方向D、額狀軸方向E、中間軸方向答案:A解析:腰椎拔伸法的操作需要沿脊柱縱軸方向施加拉伸力,縱軸指人體直立時垂直方向的軸線,符合脊柱力學結構與牽引原理。相關手法在《推拿學》《中醫骨傷科學》中均強調沿縱軸施力為基本原則。選項A對應縱軸方向,B、C、D、E涉及其他解剖學軸線,與腰椎拔伸的力學方向不符。117.下列何種操作法有補的作用()A、手法輕緩,時間較長,逆經操作B、手法輕緩,時間較短,逆經操作C、手法輕緩,時間較長,順經操作D、手法輕緩,時間較短,順經操作E、手法較重,時間較短,逆經操作答案:C118.下列選項中不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病因的是()A、外傷B、勞損C、肝腎虧虛D、外感風寒濕邪E、嗜食辛辣之物答案:E解析:肩關節周圍炎病因多與外傷、慢性勞損、肝腎不足及風寒濕邪侵襲有關。中醫理論中,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可致筋骨失養;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不暢。外傷及勞損直接損傷筋脈氣血。嗜食辛辣之物主要影響脾胃濕熱,與肩關節周圍炎無直接關聯。參考《中醫外科學》病因病機章節。選項A、B、C、D均為常見病因,E屬于飲食因素,不相關。119.下列哪一手法不是陰虛火旺型不寐的辨證加減手法()A、指按揉涌泉B、指按揉腎俞C、按揉太溪D、指按揉脾俞E、指按揉太沖答案:D解析:陰虛火旺型不寐的推拿治療多采用滋陰降火、安神定志之法。涌泉、腎俞、太溪屬腎經或背俞穴,常用于滋腎陰、清虛熱;太沖平肝潛陽。脾俞屬脾經背俞穴,主治脾胃虛弱或痰濕內阻,與陰虛火旺關聯較少。參考《推拿學》相關章節,陰虛火旺型不寐治療重點在腎、肝經,脾俞非該證型常用穴。選項D指按揉脾俞不適用。答案:D120.退行性脊柱炎可見()A、勞累后減輕B、下肢后伸試驗陰性C、X線正常D、直腿抬高試驗陽性E、腰椎生理前凸曲度減小或消失答案:E121.下列不屬于腰椎椎管狹窄癥的狹窄部位()A、腰椎椎管B、腰椎神經管C、腰椎椎間孔D、椎橫突孔E、腰椎側隱窩答案:D解析:腰椎椎管狹窄癥指腰椎中央椎管、神經根管、側隱窩或椎間孔狹窄,導致神經受壓。橫突孔位于頸椎橫突,供椎動脈通過,腰椎橫突無此結構,故不參與狹窄。選項D符合解剖學特征?!断到y解剖學》明確腰椎與頸椎橫突差異,D為正確選項。122.小兒因外感風寒而發熱、咳嗽、腹痛、腹瀉,最宜選用的推拿介質是()A、滑石粉B、按摩乳C、麻油D、雞蛋清E、姜汁答案:E解析:在推拿治療中,介質的選擇需結合病癥性質及介質特性。小兒外感風寒出現發熱、咳嗽、腹痛、腹瀉,屬寒邪侵襲。姜汁性溫,可散寒解表、溫中止嘔,適用于風寒表證、寒性腹痛等?!缎和颇脧V意》等古籍記載,姜汁常用于寒證治療?;坌詻?,多用于清熱;按摩乳潤滑為主;麻油潤燥;雞蛋清性涼,偏于清熱滋陰。唯有姜汁對應風寒癥狀,符合題干要求。123.直腿抬高試驗,正常一般至少抬高到()A、40°-49°B、50°-59°C、60°-70°D、80°-90°E、90°以上答案:D124.“推拿”一詞首見于我國()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答案:D125.陳某,男,40歲,司機。主訴:腰痛伴右下肢麻木1個月。因勞累后出現腰痛,治療后略好轉,但逐漸出現右下肢麻痛,以小腿外側為甚。檢查:跛行步態,脊柱右側彎,L4~L5椎間右旁開0.5cm處壓痛并向右下肢放射痛。腰椎正、側位片示:L4~L5椎間變窄;CT檢查示:L4~L5椎間盤突出。引發該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A、外傷B、寒冷C、椎間盤的退變D、脊柱畸形E、肌肉痙攣答案:C126.落枕多由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以及睡姿不良,導致頸部肌肉發生痙攣,尤其是下列哪些肌肉容易痙攣?①斜方肌②胸鎖乳突?、奂珉翁峒、軑徤霞、萸靶苯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E、②④⑤答案:A解析:落枕的發生常與睡眠時頸部肌肉長時間處于過度拉伸或緊張狀態有關。頸部淺層肌肉如斜方肌(覆蓋頸后及上背部)、胸鎖乳突?。i部兩側屈曲及旋轉)和肩胛提?。ㄉ咸峒珉喂牵┲苯訁⑴c維持頭頸部姿勢。當枕頭高度不當或睡姿不良時,這些肌肉易因持續張力失衡而痙攣。崗上?。珀P節外展)和前斜角肌(輔助呼吸及側屈頸部)功能與此類姿勢相關性較弱,故排除其他選項?!哆\動解剖學》及《臨床康復學》中對頸部肌肉生物力學的描述與此一致。127.一指禪推法時,肘關節屈曲的范圍應在()A、90°以內B、90°~140°C、90°~150°D、100°~130°E、90°~120°答案:E解析:一指禪推法要求操作時沉肩、垂肘,肘關節屈曲角度需保持適當范圍,以確保手法穩定、靈活。根據推拿學基礎理論,肘關節過度屈曲或伸展均會影響前臂擺動幅度及腕部發力。選項中,90°~120°為肘部自然放松且能有效傳遞力量的角度范圍,符合該手法對姿勢的要求。其他選項角度范圍或過小限制活動,或過大導致僵硬。128.掌根擊法時腕關節擊打過程中由伸漸屈,再由屈漸伸,最后使突出的掌根部擊打在治療部位時應()A、伸腕60°B、屈腕60°C、伸腕45°D、屈腕45°E、伸腕90°答案:C解析:掌根擊法是推拿手法中擊法的一種,《推拿學》中明確掌擊法要領為腕關節在擊打時需保持自然伸腕約45°。擊打瞬間腕關節由伸到屈再到伸的動態過程中,伸腕45°能使掌根部充分接觸治療部位,且符合操作時的力度控制與安全性要求。選項C對應的角度與手法規范一致,其余選項角度過大或過小均可能影響效果或導致損傷。129.輕型擊點法人體操作練習時宜取()A、腎俞穴B、百會穴C、足三里穴D、環跳穴E、大腸俞穴答案:B解析:輕型擊點法是推拿手法中叩擊類手法的一種,要求腕關節放松,以輕快、柔和的節奏叩打體表。《推拿學》教材中明確提到,輕型擊法適用于頭、肩、背等部位,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屬督脈,是輕型擊法練習的常用穴位。其余選項中,腎俞、大腸俞位于腰部,環跳位于臀部,足三里位于下肢,均非輕型擊法的主要操作部位。130.推拿治療中風病以早期治療為主,一般在中風后()A、3天B、1周C、2周D、1個月E、3個月答案:C解析:推拿治療中風病介入時機通常在病情穩定后進行?!吨嗅t推拿學》指出,中風急性期過后需及時康復干預,但過早可能加重病情。選項A(3天)處于急性期風險較高;B(1周)部分患者尚未完全穩定;C(2周)多數患者此時生命體征平穩,可安全開展推拿;D(1個月)、E(3個月)介入偏晚,可能錯過最佳恢復窗口。131.“急摩為瀉,緩摩為補”主要是看施術手法的()A、功力B、效率C、頻率D、滲透E、補瀉答案:C解析:《靈樞·經脈》提及按摩補瀉與手法速度相關?!凹蹦Α敝缚焖俨僮?,屬瀉法;“緩摩”指慢速操作,屬補法。選項A、B、D、E均未直接對應手法快慢的核心因素。132.推拿和法主要用于()A、臟腑虛寒B、氣血不調C、經絡壅滯D、外傷瘀血腫脹E、表里邪熱稽留答案:B133.作用于軟組織類的手法包括()A、擺動、振動、扳動B、擺動、振動、搖動、平端C、擺動、振動、摩擦、按壓、叩擊D、擺動、振動、搖動、拔伸、按壓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推拿學》中將作用于軟組織的手法分為擺動、振動、摩擦、按壓、叩擊等類別。擺動類如滾法,振動如抖法,摩擦如摩法,按壓如點法,叩擊如拍法。選項C包含全部上述類別,而選項A、B、D中的扳動、搖動、拔伸屬關節類手法,不屬于軟組織操作。134.為了使自己具有較強健的身體素質和一定的功力,推拿醫師平時應注意()A、自我練功B、雙手操作C、力量自護D、發力勿泄E、肢體自護答案:A解析:推拿醫師需通過日常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和功力?!锻颇脤W》指出,推拿操作要求醫師具備良好的體力與專項功力,自我練功是維持和增強這些能力的必要方法。選項A強調主動鍛煉,符合題干要求;B、C、D、E涉及操作技巧或防護,不屬于提升素質的核心方式。135.可作為落枕診斷依據的X線檢查是()A、椎間盤萎縮B、椎體邊緣的唇形改變或骨刺形成C、椎體骨質疏松D、X線檢查(-)E、椎體萎縮答案:D136.推法的應用范圍是()A、頭面部B、胸腹部C、四肢部D、腰背部E、以上各部答案:D137.一般不宜使用搓法的部位為()A、頭面B、脅肋C、上肢D、腰背E、下肢答案:A解析:搓法是推拿手法之一,通常用雙手夾持肢體,來回搓動。頭面部皮膚較薄,骨骼結構突出,且分布眾多重要器官,使用搓法容易產生過度刺激或損傷。《推拿學》指出,搓法多用于四肢、脅肋等肌肉豐厚處,而頭面部多采用輕柔手法如推、抹等。分析選項,[A]頭面因不宜承受搓法的力度,為正確選項;其余部位如脅肋、上肢、腰背、下肢肌肉較厚,適用搓法。138.下列擦法中產熱最大的是()A、大魚際擦B、小魚際擦法C、拳擦法D、掌擦法E、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擦法是推拿手法中通過摩擦產生熱量的操作手法,其產熱量與接觸面大小、操作速度及壓力相關。《推拿手法學》中指出,小魚際擦法以手掌尺側的小魚際為著力點,接觸面積最小,摩擦時壓強更大,單位面積產生的熱量更集中,故產熱效果優于其他擦法。掌擦法接觸面最大,產熱低;大魚際擦法次之;拳擦法接觸面因握拳形態不同,產熱不及小魚際直接。139.有關按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可用肘尖按壓B、可用拇指指腹按壓C、可用掌部按壓D、操作時可隨意邊按邊移E、常與揉法組成復合手法答案:D解析:按法為推拿基本手法,強調垂直向下用力,操作時需固定施術部位,不可移動?!锻颇脤W》指出按法具有“按而留之”特性,要求靜止性用力。選項D中“邊按邊移”違背按法靜止發力的原則,其余選項A(肘)、B(拇指)、C(掌)、E(與揉法結合)均符合按法操作規范。140.患者,女性,51歲,右肩關節廣泛性疼痛4個月,入夜加重,查體:右側喙突、結節間溝、大結節、小結節壓痛廣泛,右肩關節主、被動活動均受限。該患者應診斷為()A、岡上肌肌腱炎B、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炎C、肱二頭肌短頭腱腱鞘炎D、肩周炎E、岡上肌腱斷裂答案:D解析:肩周炎以肩關節周圍疼痛、壓痛廣泛、主被動活動受限為特征,多見于50歲左右人群,夜間疼痛明顯。根據《外科學》第九版,典型表現包括喙突、結節間溝及大小結節壓痛,伴關節各方向活動受限。岡上肌肌腱炎多表現為肩外側痛及外展疼痛??;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炎壓痛局限于結節間溝;短頭腱腱鞘炎壓痛在喙突;岡上肌腱斷裂常伴明顯無力或外展障礙。該患者癥狀符合肩周炎。141.?法操作時是哪個部位發力()A、手背部B、腕部C、前臂D、肘部E、掌指關節答案:C解析:?法是推拿手法之一,其核心在于通過前臂的旋轉帶動腕關節及手掌部做協調的連續滾動動作?!锻颇脤W》教材中明確指出,?法的動力源于前臂伸肌群的周期性收縮與放松,腕部及手背僅作為動作傳遞的媒介。選項A手背為接觸部位而非發力源;B腕部主要負責屈伸而非主動發力;D肘部為支點,不產生動力;E掌指關節未參與主要運動。正確選項為C。142.推拿治療以動為主的原則以受術者的什么為標準()A、靈活性B、穩定性C、適應性D、致病因素E、疾病轉歸答案:C解析:推拿治療以動為主的原則強調在操作過程中根據受術者的實時反應調整手法力度、頻率和幅度?!锻颇脤W》基礎理論指出,該原則的核心在于動態評估受術者對治療手法的耐受程度及生理反饋。選項分析中,適應性(C)體現了治療過程中需動態匹配受術者體質、病理狀態及即時反應的特征,與其他選項所指的靈活性(A)、穩定性(B)、病因(D)、預后(E)無直接關聯。143.陳某,男,40歲,司機。主訴:腰痛伴右下肢麻木1個月。因勞累后出現腰痛,治療后略好轉,但逐漸出現右下肢麻痛,以小腿外側為甚。檢查:跛行步態,脊柱右側彎,L4~L5椎間右旁開0.5cm處壓痛并向右下肢放射痛。腰椎正、側位片示:L4~L5椎間變窄;CT檢查示:L4~L5椎間盤突出。牽引按壓法的主要作用是()A、消除骨質增生B、阻止椎間盤退變C、拉長神經根D、提高耐受疼痛閾值E、使椎間隙增寬、髓核回納答案:E144.用“蜻蜓點水”形容下列哪個手法()A、彈擊法B、啄法C、按點法D、擊點法E、小指側擊法答案:D解析:“蜻蜓點水”比喻手法輕盈、短促,此描述對應“擊點法”動作特點。擊點法強調快速、有節奏地點擊體表,動作如蜻蜓觸水般輕快。選項D符合這一特征。參考《推拿手法學》中擊點法操作要領。其他選項如啄法(B)多強調連續啄擊,彈擊法(A)注重彈撥力,均與題干描述不完全契合。145.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較好地促進炎癥吸收作用的手法是()A、彈撥法B、掌按揉法C、直腿抬高扳法D、斜扳法E、捏拿法答案:B146.作用于骨關節類的手法包括()A、搖動、擺動、振動B、搖動、扳動、振動C、搖動、扳動、按壓、叩擊、平端D、搖動、扳動、拔伸、叩擊、平端E、搖動、扳動、拔伸、抻展、平端答案:E解析:《推拿學》教材中,骨關節類手法主要針對關節活動功能調整。搖動、扳動用于改善關節活動范圍;拔伸通過牽引增大關節間隙;抻展指緩慢牽拉軟組織以松解粘連;平端用于調整關節微小錯位。振動、按壓、叩擊在傳統分類中屬于松解類手法,作用于軟組織而非骨關節結構。選項E完整涵蓋了骨關節調整的五大核心手法。147.開天門使用的手法是()A、一指禪推法B、摩法C、推法D、擦法E、揉法答案:C解析:開天門為小兒推拿常用手法,操作時用兩拇指自眉心交替直推至前發際線,呈直線運動,符合推法定義。推法指用指、掌或肘部著力于體表,沿直線單向推動?!缎和颇脧V意》等文獻記載開天門手法歸屬推法。A項一指禪推法強調擺動,B項摩法為環旋撫摩,D項擦法需快速摩擦生熱,E項揉法為環旋揉動,均與開天門直線推動特點不符。148.小兒推拿特定穴中,前臂尺側腕橫紋到肘橫紋成一條直線的是()A、總筋B、三關C、天河水D、六腑E、胃經答案:D149.小魚際擦法不適用于()A、腰骶部B、八髎穴C、胸腹部D、夾脊穴E、骶棘肌答案:C解析:小魚際擦法為推拿手法,屬擦法范疇,以手掌小魚際著力于體表,直線往返摩擦生熱。其操作需部位平坦、肌肉豐厚,利于產生熱量且不易滑動。胸腹部肌膚薄嫩,內含臟器,使用小魚際擦法易致表皮灼傷或內臟不適,故不宜?!锻颇檬址▽W》中明確擦法多用于腰背、四肢肌肉豐厚處,胸腹部推薦摩法等輕柔手法。選項C(胸腹部)為禁忌區域。150.落枕常見的壓痛點是()A、骶脊肌B、背闊肌C、斜方肌D、岡上肌E、三角肌答案:C解析:落枕多因睡姿不當或頸部受涼導致肌肉痙攣,常見受累肌肉為斜方肌。斜方肌位于頸肩部,其痙攣或拉傷可引發局部壓痛。骶脊肌位于腰背部,背闊肌位于背下部,岡上肌在肩胛骨岡上窩,三角肌覆蓋肩部,均非典型落枕壓痛點?!犊祻歪t學》指出斜方肌上束是落枕主要受累區域。選項C符合臨床特征。151.臍下2寸旁開2寸的穴位是()A、肚角B、臍C、腹陰陽D、天樞E、腹答案:A解析:《小兒推拿廣意》中記載,肚角穴位于臍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