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及接口電路實驗講義_第1頁
單片機及接口電路實驗講義_第2頁
單片機及接口電路實驗講義_第3頁
單片機及接口電路實驗講義_第4頁
單片機及接口電路實驗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片機及接口電路

實驗講義

聶思敏編著

2005-2

目錄

第一章概述.........................................................1

第二章實驗系統組成和結構......................................3

第三章板上仿真器使用方法..........................................12

第四章MCS51系列單片機實驗.......................................18

軟件實驗

1.存儲器塊清零............................................19

2.二進制到BCD碼轉換....................................20

3.二進制到ASCH碼轉換...................................21

4.內存塊移動..............................................22

5.程序跳轉表..............................................23

6.數據排序...............................................24

硬件實驗

1.P1口輸入輸出..........................................25

2.交通燈控制............................................27

3.繼電器控制..............................................29

4.用74LS273擴展I/O□.......................................................................30

5.PWM轉換電壓實驗.......................................31

6.音頻控制................................................32

7.串行數轉換并行數........................................33

8.并行數轉換串行數........................................35

9.計數器實驗..............................................37

10.外部中斷實驗............................................38

11.定時器實驗..............................................40

12.D/A轉換實驗..........................................42

13.A/D轉換實驗..........................................44

14.外部中斷實驗(急救車與交通燈).............................46

15.8255輸入,輸出實驗.......................................48

16.八段數碼管顯示..........................................49

17.鍵盤掃描顯示實驗........................................51

18.電子時鐘................................................53

19.單片機串行口通訊實驗....................................55

20.直流電機控制實驗........................................57

21.電子琴...................................................59

22.步進電機控制實驗.........................................61

23.空調溫度控制實驗.........................................63

24.計算器實驗...............................................66

第五章附錄A匯編程序清單.......................................68

第六章附錄BC語言程序清單....................................112

第一章概述

Lab2000仿真實驗系統由板上仿真器、實驗儀、仿真軟件、開關電源構成。

1.1系統實驗板

實驗板提供以下實驗

/1\

\(/)數模變換電路

/2\

\(/)模數變換電路

/3\

\(7邏輯電平輸入開關

/4\

\(/)邏輯電平顯示電路

/5\

\(/)單脈沖電路

/6\

\(/)

7邏輯筆電路

/\

\(/)

81MHz及500KHzHH脈沖信號源

(/)\

\9/PWM轉換電壓電路

(/

\1模擬量電壓(電位器)電路

/f

\(v串口通信實驗電路

(11)揚聲器驅動電路

(12)繼電器控制電路

(13)邏輯門電路

(14)六位8段碼LED數字顯示器

(15)4x6鍵盤

(16)存貯器

(17)通用集成電路插座(DIP40/28/24/20/18/16/14)

(18)地址,數據及控制電路總線接出插座

(19)步進電機實驗

(20)打印機驅動實驗

(21)傳感器實驗

(22)直流電機實驗

1.2仿真器系統構成

本仿真實驗系統具有三種使用方法:

(1)無微機,僅用實驗儀的板上仿真器進行仿真和實驗。

(2)有微機,用微機上的DOS軟件驅動板上仿真器進行仿真和實驗。

(3)無實驗儀、無仿真器,僅在微機上采用軟件模擬方式進行仿真。

1.3實驗系統自帶鍵盤和顯示器,自帶系統監控程序。如果沒有微機也照樣進行各種學習

和實驗。

1.4配備有DOS的PC機系統軟件,在有微機的情況下,通過外接仿真器實現64K全空間的

硬件斷點和仿真。

第二章實驗系統組成和結構

實驗系統可實現MCS51單片機原理與接口,并在硬件上預留了自主開發實驗的空間。該

實驗系統對基本實驗僅需少量連線就可進行,同時也提供了一些需較多連線的擴展性實驗

以進一步鍛煉動手能力。止匕外,它還提供了強大的軟硬件調試手段。

§2.1實驗系統的硬件組成

2.1LED6位數字顯示器

2.24x6鍵盤電路

實驗儀已經將LED顯示電路和鍵盤電路集成到一個集成電路中。LED顯示和鍵盤的等效

電路如圖1。其中的UI,U2,U3,U4并不實際是74LS系列電路,它們都被集成在CPLD現

場可編程器件內,U5是74164移位寄存器,可以實現串行數到并行數的轉換,U6是有反向

功能的驅動電路MC1413,向U3的地址(FE04H)分別發高電平和低電平,也就是向U5(74164

移位寄存器)發時鐘信號,向U4的地址(FE06H)所發的數據,被送到U5(74164移位寄

存器)的數據口,這個數據被時鐘信號送入U5(74164移位寄存器),轉換成并形數據,做

為LED的段碼。向U1地址(FE02H)寫的數據經U6(MC1413)反相驅動后,做為LED的

位碼,用于選擇的LED位,每次點亮一位,循環顯示6位LED顯示器,向U1地址寫的數

據也可以做為鍵盤列掃描碼,從U2地址(FEOOH)讀回的數據是鍵盤行數據,U1輸出的列

掃描碼經U2讀入后,用來判斷是否有鍵被按下,以及按下的是什么鍵。如果沒有鍵按下,

由于上拉電阻的作用,經U2讀回的值為高,如果有鍵按下,U1輸出的低電平經過按鍵被

接到U2的端口上,這樣從U2讀回的數據就會有低位,根據U1輸出的列信號和U2讀回的

行信號,就可以判斷哪個鍵被按下。

LED的段碼是要經過移位輸出的,移位的時鐘信號地址為0FE04H,數據信號地址為

0FE06H,LED的位碼及鍵盤掃描碼輸出地址為0FE02H,讀回鍵碼的地址為OFEOOH。

\\\\\\\\\\\\\\\\\\\

3

Q0

Q1csi6二ir>Z9寸Z一6Z9寸Zi6二U">

Q2王

3互defgdjabcdefabcdefgdj

Q亙

IT

>CLKQ5

Q6亙

Q7

MRIT

74LSI64

74LS74

SQ

DAT164Oau.

fCLK99UJ99f

(Addr:0FED6H)90SDOl

eQs

7-

-尸

74LS7479A

一RA10K

-「a--

我Q

CLK164--一

1-一

>CLK

(Addr:0FE04H)46BN

10K

---

8Q-1--------1----------(

--

3r

10K

---

---

U274LS245F一

Er

D以

10K

KEYIN--

19E一-

41----------

(Addr:OFEOOH)

2A7B7

gA6H6

2A5B5

7A4H4

3A3B3

4A2B2

A1B1巨

A0B0if

c

OUTBITc

(Addr:0FE02H)LJ

18DIJ8iQ819

nD7Q7叵

14D6Q6iT

13D5Q5

JD4Q4

JD3Q3

JD2Q2

3D1Q1

DATABUS

UI74LS273

圖1:鍵盤及LED顯示電路

2.3LED電平顯示電路

實驗儀上裝有8只發光二極管及相應驅動電路。見圖2,LO-L7為相應發光二極管驅動信

號輸入端,該輸入端為高電壓電平“1”時發光二極管點亮。我們可以通過P1口對其直接

進行控制,點亮或者熄滅發光二極管。

2.4邏輯電平開關電路

實驗儀上有8只開關KO—K7,并有與之相對應的KO—K7引線孔為邏輯電平輸出端。開關向

上撥相應插孔輸出高電平“1”,向下撥相應插孔輸出低電平“0”。見圖3

圖3:邏輯電平開關電路

2.5單脈沖電路

單脈沖電路由按鍵(PULSE)和去抖動電路組成,每按一次(PULSE)鍵產生一個單脈沖。

其中去抖動電路已被集成到U8芯片中去,單脈沖的輸出信號插孔在總線區內,圖為

'丁[和“分別為正脈沖和負脈沖。

2.6脈沖發生電路

有兩路脈沖信號輸出端,1MHz脈沖發生電路已被集成到U8電路中去,500KHz是由1MHz

經U18二分頻后得到。兩個輸出插座分別輸出1MHz和500KHz脈沖信號。

分頻電路如下:

圖4:脈沖分頻電路

2.7繼電器輸出電路

當控制端電平置高,公共觸點與常開端吸合。我們可以將常開端接入一發光二極管,

公共端接+5V電平,通過對控制端進行控制,觀察發光二極管的狀態。見圖5。

圖5:繼電器控制電路

2.8A/D轉換電路

實驗儀上有一個0?5V的可調電位器,將可變電壓輸出端接入A/D轉換電路的輸入端,

通過CPU軟件處理,讀進A/D轉換值,再將轉換值送數碼管顯示。我們可以調節電位器,

使之輸出不同電壓值,通過數碼管的顯示,檢驗A/D轉換正確與否。

B62

R88

IN-026—eINO

5

4B6l

~28IN-127INI

R86——e

IN-5

aD721Ms-2-A1

2D

RD620二27B7?公_vcc

23EOC

ADS192WEOC

AD418二425a。

25ADD-AU30:a

M38C,ADD-B24ai

fKI

圖6:A/D轉換電路

2.9D/A轉換電路

實驗儀上提供了D/A轉換電路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通過軟件編程控制D/A轉換芯片

DAC0832,輸出相應電流值,經過采樣電路取出模擬量電壓值,用電壓表測量電壓輸出端子,

讀出電壓值。

J.lout1

J01

lout2

U13

C0832

Rfb

:-I

JZ3iURI

5

圖7:D/A轉換電路

2.10PWM轉換電路

圖8:PWM轉換電路

2.11音頻放大電路

圖9:音頻放大濾波電路

2.12可調模擬量輸入電路

電位器電路用于產生可變的模擬量。

JTVCC

*-0

工GND

圖10:電位器

2.13邏輯測量(邏輯筆)電路

本實驗儀上有邏輯測量電路,如圖11。可用于測量各種電平,其中紅燈亮表示高電平,

綠燈亮表示低電平。如果兩燈同時閃動,表示有脈沖信號;兩燈都不亮時,表示浮空(高

阻態)。

R12

100k

i---',

7LM339a

R8?

6.2k

圖11:邏輯筆電路

2.14存儲器電路

本實驗儀上有一片32K存儲器61256?在無系統機的情況下,從0000H?7EFFH可供用

戶使用。7E00H?7FFFH為監控用。在有系統機的情況下,配合外接仿真器,此RAM的全部

空間給用戶。地址是0000H?7FFFH。

2.15邏輯門電路

本實驗儀提供系列門電路:非門,或門,與門,D觸發器。其中有些已被集成在U8芯

片中。

2.16仿真插座

在有系統機工作時,將E2000或G6W上的34芯仿真電纜插入實驗上該插座內。

2.17實驗電路插座

本實驗儀具有1個40芯通用電路插座和2個20芯通用電路插座,每個插座的全部引

腳都被引出到相應的插孔,40芯通用插座可兼容24和28芯寬間距插座,20芯通用插座

可兼容14芯和16芯插座。利用這些插座,可對雙列直插式的各種微機芯片進行實驗。

2.18總線插孔

本實驗儀上有三排總線插座,用于引出各種總線信號,其中D0?D7為8根數據總線,

A0?A15為16根地址總線,CSO?CS3為4根地址選通線,對應的選通地址如下:均為低電

平有效。

CSO08000H?09FFFH

CS1OAOOOH?OBFFFH

CS2OCOOOH-OCFFFH

CS3ODOOOH?ODFFFH

另外ALE,RD,WD,BHE為控制總線。

第三排總線插孔的定義為上下兩檔,如果仿8051,定義看上一行,如果仿80cl96,則看下

面一行。

2.19串口通信程序實驗插孔

本實驗儀在使用外接仿真器或使用板上仿真器時,可以用這兩個插孔進行RS232通信

程序實驗,通過實驗儀的通信電纜可以實現實驗儀數據和系統機數據互傳。

2.20串口通信選擇

選擇USER調試用戶串口通信程序,將用戶的TXD/RXD信號接到相應插孔上,

就可以將串口信號接到PC機上。

選擇EMU用WAVE仿真環境驅動實驗儀時,要將跳線設置在EMU端,這樣就可以將

編譯好的程序代碼下傳到實驗上。也可以用WAVE仿真的控制指令控制實

驗儀的運行。

2.21CPU選擇

在實驗儀的右上角有兩個跳線器,其中跳線器JP2用于CPU種類的選擇

選擇18051本實驗儀對8051單片機進行仿真。

選擇080cl96本實驗儀對80cl96單片機進行仿真。

本實驗儀上有兩個CPU插座,一個為8031,一個為80cl96KC。仿真哪一種CPU,就插哪一

種CPU芯片,兩種CPU芯片不能同時插。所插CPU的種類應和跳線器的選擇相同。

2.22仿真方式選擇

跳線器JP1用于仿真方式的選擇。

選擇1LocalCtrl不用系統機仿真,仿真儀上的鍵盤和LED顯示器既可作為

監控系統用,也可以作為用戶資源.軟件斷點。

選擇0EXT_CTRL用系統機和仿真器進行仿真,斷點空間為64K,鍵盤和LED

顯示器都作為用戶資源。硬件斷點.

第三章板上仿真器使用方法

在無系統機的情況下,可以用實驗儀上的鍵盤和LED顯示器作為監控來進行仿真。開

啟電源,在LED上出現CPU的型號,如8051?

采用這種工作方式時,仿真儀上的鍵盤和LED顯示器既可作為監控系統用,也可以作為

用戶資源.當仿真儀未運行時,鍵盤和LED屬于系統監控,用戶用以輸入程序,單步等,

一旦運行時,顯示器都作為用戶資源。無系統機時,應先用匯編語言寫好程序,用人工方

法或者利用PC機把匯編語言翻成機器碼,再用實驗儀上的鍵盤將機器碼輸入,然后用

Trace鍵,Here鍵,Step鍵進行調試,用Exec鍵使程序運行。

3.1.1在無系統機的情況下,仿真的空間分配如下:

OOOOOh,——O7EFFH,用戶程序使用的RAM,ROM

07F00H——O7FFFH,仿真系統使用的RAM

08000H——ODFFFH,用戶I/O擴展空間

OEOOOH——OFFFFH,監控及I/O端口

3.1.2鍵盤使用說明

日日日日日日

Q???

①②③?SS

實驗儀共有6位LED發光數碼管,左邊4位為地址位,右邊2位為數據位。當地址位

4位數均有數值時,表示地址是程序存儲器的地址或數據存儲器的地址。當地址數碼管只

有2位時(右邊2位發光,左邊2位暗),表示內部寄存器地址。當地址數碼管只有3位時

(最左面1位暗,第2位顯示“0”,第3和4位是數字),表示是內部特殊寄存器(SFR)

的地址。最右邊的兩位是數據位,它表示的是左邊顯示的地址單元中的數據。

面板上共有24個小鍵盤,為了介紹和使用時查找方便,約定用方括號表示按鍵,例如,

[RST]表示面板上的“RST”鍵。

3.1.3[RST]鍵[整機復位鍵]

整機復位鍵,復位后數碼管的地址位顯示“8051”字樣,表示復位操作完成。復位后程序

存儲器和外部數據存儲器中的內容不變,程序指針回到0000處。CPU內部寄存器復位后為

單片機復位操作規定的值,即有的寄存器的數據不變,有的寄存器中的數據被復位。

3.L4[0..F]鍵[數字輸入鍵]

數字鍵,用于輸入16進制數。仿真器中的數據和地址均是用16進制表示。

3.1.5[MON]鍵[監控鍵]

表示某些操作已結束,某些操作的所有步驟完成后,按M0N鍵表示操作結束。

3.1.6[Trace]鍵[跟蹤執行鍵]

在調試程序時先按[M0N]鍵,最左側一只LED數碼管出現“P”字符,這時[Trace]檔起

作用,每按一次[Trace]便執行一條用戶編寫的單片機指令,如果遇到“CALL”這類調用

命令時,跟蹤到調用內部。執行一條指令,可逐條檢查用戶程序的執行情況。

3.1.7[Step]鍵[單步執行鍵]

用戶調試程序時每按一次[Step]鍵,執行一條命令。但是,當執行到調用語句時,按一

次[Step]鍵將執行調用所含的所有語句,[Step]與[Trace]不同的是,[Trace]遇

到調用語句將進入調用語句內部仍然一步一步地執行。

3.1.8[Last]鍵[地址減1鍵]

它有2個作用:

1.觸發顯示寄存器和存儲器中的數據

2.地址減1

觸發顯示寄存器和存儲器中的數據

剛在地址位上輸入了寄存器或和存儲器中的地址時,數據顯示數碼管是暗的未發光,

此時,第一次按[Last]鍵,數據顯示數碼管開始顯示數據。

地址減1操作

當在仿真器上輸入地址后,在第二次以及之后的各次按鍵時,每按一次[Last]鍵,

地址值自動減1,地址值所對應的數據同時更換。

3.1.9[Next]鍵[地址加1鍵]

它有2個作用:

1.觸發顯示寄存器和存儲器中的數據

2.地址加1

觸發顯示寄存器和存儲器中的數據

剛在地址位上輸入了寄存器或和存儲器中的地址時,數據顯示數碼管是暗的未發光,

此時,第一次按[Next]鍵后,數據顯示數碼管開始顯示數據。

地址加1操作

當在仿真器上輸入地址后,在第二次以及之后的各次按鍵時,每按一次[Next]鍵,

地址值自動加1,地址值所對應的數據同時更換。

3.1.10[Here]鍵[斷點運行鍵]

設置中斷程序運行的地址,使程序執行到中斷地址處停止執行,在中斷地址處等待新

的操作命令(如RUN、STEP、TRACE等)。設置中斷點時有兩種情況:

1.程序從0000地址處執行的中斷點

①.按[RST]復位,再[M0N]鍵,數碼管顯示“P”。

②.輸入4位地址。

③.按[Here]

按Here后,程序自動執行到中斷點,此時顯示中斷點的地址和A寄存器中的內容。按Here

鍵一是確定中斷地址,同時啟動了程序,并使程序執行到中斷點停下來等待用戶的命令。

2.先使程序執行到某處,再設置中斷點

①.先用單步(Step)、跟蹤(Trace),中斷等運行方式使程序執行的某處停止。

②.按“MON”鍵,使仿真器地址數碼管顯示“P”。

③.輸入中斷的地址值

④.按“Here”鍵

⑤.程序自動從設置前的停止處執行到所設的中斷地址處。

3.1.11[Exec]鍵[全速執行鍵]

用仿真器調試程序時,設置好執行的初始地址后,按[Exec]可自動執行程序。

3.2脫機仿真

下面根據仿真時的各類需要,逐一介紹有關的操作方法。

3.2.1將匯編源程序轉換為機器碼

在仿真工作之前,應把匯編源程序轉換為機器碼。可用人工查手冊的方法逐條翻譯成機器

碼,在翻譯成機器碼的同時還要為各條機器碼安排地址。也可用計算機自動匯編并生成列

表文件,列表文件是指同時含有源程序、機器碼和機器碼地址的文件。用計算機生成機器

碼可避免人工翻譯造成的人為錯誤,匯編的效率也遠高于人工翻譯。

3.2.2輸入程序的機器碼

3.2.2.1由計算機輸入程序機器碼

為了節省輸入機器碼的時間,可先由計算機向仿真器輸入機器碼,然后再脫離計算機獨自

仿真。用計算機輸入程序時先用:MCS51/S1命令啟動軟件,調入用戶的匯編源文件,選

擇仿真模式,執行匯編命令,匯編結束后機器碼自動裝入仿真器中。然后,關斷計算機和

仿真器的電源,拔出RS232接口插頭。

3.2.2.2人工輸入程序機器碼

如果沒有計算機時,則用人工方法輸入。人工輸入的方法是:

(1).按[RST]鍵,整機復位。

⑵.按[MON]鍵,使地址數碼管出現“P”字符。

⑶.輸入4位地址碼,此時地址位上顯示的是輸入的地址數,數據位上的數碼管不亮。

⑷.先按[Next]或[Last]鍵,數據位上的數碼管閃爍,此時,再輸入2位數據。

⑸.程序輸入完畢,可依次按[RST]、[MON]、4位地址數、[Next]鍵,檢查輸入的機

器碼,不斷地按[Next]或[Last]鍵,可依次逐個檢查各個地址中的數據,數據形

式是16進制。

3.2.4執行程序

3.2.4.1跟蹤執行程序

當需要由用戶通過鍵盤控制,逐條執行程序,以便檢查單片機內部和外部電路時,可采用

跟蹤執行的方式。跟蹤執行時如果遇到調用指令,仿真器將使程序的指針進入被調用的程

序段內部。跟蹤執行鍵:Trace],以跟蹤方式執行程序的操作方法是:

⑴.按[RST]鍵整機復位。

(2).按[MON]鍵使地址數碼管出現字符“P”。

⑶.輸入程序執行的起始地址,此時,4位地址數碼管顯示地址值,數據數碼管暗。

(4).按[Trace]鍵,數據數碼管亮,此后每按一次[Trace]鍵,執行一條指令。

3.2.4.2單步執行程序

單步執行程序的作用與跟蹤執行相仿,區別是單步執行遇到調用時,將自動連續地執行調

用內部的所有指令,然后停在調用執行后的第一條指令上,可繼續單步執行。單步執行鍵

[Step]的詳細說明見第5.1.5條,以單步方式執行程序的操作方法是:

⑴.按[RST]鍵整機復位。

⑵.按[MON]鍵使地址數碼管出現字符“P”。

⑶.輸入程序執行的起始地址,此時,4位地址數碼管顯示地址值,數據數碼管暗。

(4).按[Step]鍵,數據數碼管亮,此后每按一次[Step]鍵,執行一條指令。

3.2.4.3全速執行程序

當需從用戶指定的程序地址處開始全速運行整個程序,或全速運行到斷點處時,可采用全

速執行方式。

全速執行的操作方法是:

(1).按[RST]鍵,整機復位。

⑵.按[MON]鍵使地址數碼管出現字符“P”。

⑶.輸入程序執行的起始地址,此時,4位地址數碼管顯示地址值,數據數碼管暗。

(4).如果需要設置斷點,可按上面介紹的[Here]命令。

⑸.按[Exec]鍵,全速執行。程序運行時地址數碼管數據數碼管均暗。

(6).按[RST]中斷運行。

3.2.4.4檢查執行結果

當運用上述的各種執行方式運行程序時,需要及時地了解程序執行的結果,而運行結果很

大程度上是由單片機內部各個部分的當前值來反映的。仿真器提供了查看單片機(由仿真

器模仿)內部各個部分情況的功能,檢查執行結果的主要任務就是查看單片機內部的情況。

檢查單片機內部各個寄存器、累加器、接口電路的方法在下面講述。

檢查和修改單片機內部寄存器數據

在調試過程中,如果需要查看當前狀態下內部寄存器的情況,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⑴.查出單片機內部寄存器地址碼。如R1地址為OlHo

⑵.根據內部寄存器地址碼輸入2位地址碼,此時地址數碼管的右2位顯示地址數,左2

位暗。

⑶.按[Next]或[Last]鍵,使數碼位出現內部寄存器中的數值。

(4).如果要查看相鄰地址的寄存器的內容,可繼續按[Next]或[Last]鍵。

⑸.如果要修改內部寄存器中的內容,可按數字鍵[0]…[F]。

檢查和修改單片機內部專用寄存器(SFR)數據

在調試過程中,如果需要查看當前狀態下單片機內部專用寄存器(SFR)的情況,可按下列

步驟進行:

⑴.查出單片機內部專用寄存器(SFR)地址碼。如ACC地址為E0H?

⑵.仿真器規定專用寄存器地址要用3位數表示,專用寄存器的地址是2位,需先輸入一

個先導“0”,再輸入2位專用寄存器地址碼。地址輸入后,此時地址數碼管的右3位顯示

地址數,最左1位暗。

⑶.按[Next]或[Last]鍵,使數碼位出現專用寄存器中的數值。

(4).如果要查看相鄰地址的專用寄存器的內容,可繼續按[Next]或[Last]鍵。

⑸.如果要修改專用寄存器中的內容,可按數字鍵[0]…[F]o

注意:在查看專用寄存器時,不可按[RST]鍵,因為按此鍵后各個專用寄存器中的內容將

被復位。

檢查和修改單片機程序存儲器和外部數據存儲器

(1).按[MON]鍵,地址數碼管出現“P”字樣。

⑵.輸入4位地址,此時4位地址數碼管亮,2位數據數碼管暗。

⑶.按[Next]或[Last]鍵,2位數據數碼管亮,顯示的即為4位地址單元中的機器碼值,

如要修改則可按司]…[F]鍵。

(4).再按[Next]或[Last]鍵可查看相鄰的地址中的機器碼值。

第四章MCS51系列單片機實驗

§4.1系統的安裝和啟動

1、仿真開發系統集成調試軟件的安裝和使用見WAVE仿真開發系統使用手冊。

2、用戶根據實驗要求,進行MCS51單片機實驗時,應在U2插座上插入8031或8032

芯片(如果68腳的U1插座上裝有80C196芯片應將其撥下)。CN2上的扁平電纜可不用拔

下。

3、將串口通信選擇設在EMU位置,JP1設在1位置選擇仿真8051。

4、將配套的串行通訊電纜的一端與實驗臺的RS2329芯D形插座相連,另一端與

PC相的串行口相連。

5、將實驗臺的電源線與220V電源相連。(實驗結束后應拔下)

6、打開實驗臺電源開關,紅色電源指示燈亮。仿真開發器初始化成功后,RS232插

口旁的綠色指示燈亮。指示燈閃爍表示仿真系統正與PC機通訊或正在執行用戶程序。

7、打開計算機電源,執行WAVE集成調試軟件。

注意:

(1)無論是集成電路的插拔、通訊電纜的連接、跳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