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黨的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庫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黨的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庫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黨的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庫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黨的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庫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黨的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黨的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庫及答案一、選擇題1、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事件是(B)。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B、五四運動C、二七大罷工2、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先后在(C)召開。A、上海、天津B、北京、上海C、上海、嘉興3、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A)。A、討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問題B、如何進一步推動工人運動的發(fā)展C、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4、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是(C)。A、香港海員罷工B、廣州沙面工人罷工C、省港大罷工5、1925年爆發(fā)的(C),標志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斗爭中初步積累了領導反帝斗爭的經驗,從而認識到無產階級是反帝斗爭的中堅力量。A、安源路礦大罷工B、京漢鐵路工人罷工C、五卅運動6、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戰(zhàn)爭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有關北伐戰(zhàn)爭說法正確的是(A)。A、國共合作的產物B、主戰(zhàn)場在四川、湖北C、徹底消滅了封建軍閥7、1926年7月9日,北伐戰(zhàn)爭在(C)的口號中正式開始。A、“解放全中國”B、“先烈之血,主義之花”C、“打倒列強,除軍閥”8、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走上了(A)的道路。歷史證明,這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A、在農村建立根據(jù)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B、奪取敵人力量相對弱小的城市和發(fā)動城市暴動相結合C、領導、組織工人運動來推動革命的發(fā)展9、1927年9月,毛澤東和湖南省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革命隊伍稱為(C)。A、工農紅軍B、國民革命軍C、工農革命軍10、1927年9月至10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行了(C),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建立一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A、井岡山會師B、南昌起義C、三灣改編11、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fā),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在國內外引起很大震動。它的領導者是(A)等。A、張?zhí)住⑷~挺、葉劍英B、周恩來、葉挺、葉劍英C、朱德、賀龍、陳毅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A)召開。大會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回答,是一次在特定歷史時期和歷史條件下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A、莫斯科B、上海C、北京13、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開始創(chuàng)建(A)革命根據(jù)地。A、湘鄂贛B、湘鄂西C、鄂豫皖14、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深入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論述了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圍中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A)。A、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B、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jù)地C、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存在15、1929年12月,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解決了如何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這次會議史稱(B)。A、黎平會議B、古田會議C、八七會議16、1931年9月,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后,贛南、閩西兩塊革命根據(jù)地連成一片,從而為(B)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礎。A、閩浙贛B、中央C、閩西17、1931年,根據(jù)不平等條約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fā)動進攻,挑起了侵占我國東北的(C)。A、盧溝橋事變B、華北事變C、九一八事變18、1931年11月在瑞金舉行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C)被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A、林伯渠B、瞿秋白C、毛澤東19、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留在中央根據(jù)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的領導人是(B)。A、彭德懷、項英B、項英、陳毅C、張國燾、陳毅20、1935年1月,在紅軍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擴大會議,即(B),結束了黨內“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A、八七會議B、遵義會議C、通道會議21、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A)首先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學生抗日救亡愛國運動,這次運動史稱一二九運動。A、北平B、上海C、南京22、下列口號:“打倒列強,除軍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將革命進行到底”。它們所反映的歷史發(fā)展主題是(B)。A、工農武裝割據(jù)B、新民主主義革命C、抗擊外來侵略23、第四套人民幣100元背面的風景圖取自江西省西南部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中國革命史上在此地區(qū)(A)。A、開創(chuàng)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B、開創(chuàng)了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C、成立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24、1936年12月12日發(fā)生的(A),對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A、西安事變B、華北事變C、兩廣事變25、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突然向中國駐軍進攻,中國官兵奮起抵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從此開始。這一事件史稱(C)。A、九一八事變B、一二八事變C、七七事變26、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了著名的(A)。A、《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B、《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C、《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27、(A)是全國抗戰(zhàn)開始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A、平型關大捷B、太原會戰(zhàn)C、徐州會戰(zhàn)28、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慘案,中國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體槍殺、焚燒、活埋及用其他方法處死者達(C)以上。A、10萬人B、20萬人C、30萬人29、1938年5月12日,(C)一部在安徽巢縣蔣家河口伏擊乘船出擾的日軍,揭開了新四軍在華中敵后常規(guī)戰(zhàn)爭的序幕。A、新四軍第一支隊B、新四軍第二支隊C、新四軍第四支隊30、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zhàn)爭研究會上作了(C)的著名講話,明確提出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屬于中國的科學論斷。A、《新民主主義論》B、《論人民民主專政》C、《論持久戰(zhàn)》31、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一文中總結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B)。A、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B、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C、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思想路線32、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陷,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進入(B)。A、戰(zhàn)略防御階段B、戰(zhàn)略相持階段C、戰(zhàn)略反攻階段33、民歌《南泥灣》是對1942年陜甘寧邊區(qū)開展的大生產運動中八路軍(C)開發(fā)南泥灣,使之成為“陜北好江南”的生動寫照。A、第三八五旅B、第三五八旅C、第三五九旅34、“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來在(C)后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控訴和回擊。A、西安事變B、四一二政變C、皖南事變35、皖南事變后,中共中央軍委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1941年1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江蘇(B)成立。A、蘇州B、鹽城C、徐州36、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A),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正確的結論,標志著整風運動結束。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B、《關于糾正發(fā)展和鞏固黨的組織中錯誤傾向的決議》C、《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37、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了(C)的政治報告。A、《論解放區(qū)戰(zhàn)場》B、《論統(tǒng)一戰(zhàn)線》C、《論聯(lián)合政府》38、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fā)出(B)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guī)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蘇聯(lián)及其他盟國作戰(zhàn)。”A、《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B、《對日寇的最后一戰(zhàn)》C、《團結起來,奪取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39、1946年5月10日,周恩來與國民黨代表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以及馬歇爾的代表、北平軍調部執(zhí)行處處長白魯?shù)略谖錆h簽訂了制止中原內戰(zhàn)的(B)。A、《國共停戰(zhàn)協(xié)定》B、《漢口協(xié)議》C、《雙十協(xié)定》40、1947年10月下旬進行的(B)是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A、鄂西南戰(zhàn)役B、高山鋪戰(zhàn)役C、渡江戰(zhàn)役41、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三大戰(zhàn)役是(C)。A、遼沈、淮海、渡江戰(zhàn)役B、上黨、淮海、渡江戰(zhàn)役C、遼沈、淮海、平津戰(zhàn)役42、在(A)上,毛澤東豪邁地宣布:“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A、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會議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會議C、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會43、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C),在新解放區(qū)農村開展土地改革運動。A、《中國土地法大綱》B、《五四指示》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44、1950年至(C)年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取得了保家衛(wèi)國的偉大勝利,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A、1951B、1952C、195345、(B)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達成《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西藏和平解放。A、1950年B、1951年C、1952年46、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B)。A、民族自治B、民族區(qū)域自治C、民族平等47、1952年1月,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斗爭的指示》。“五反”是指反對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B)。A、弄虛作假B、盜竊國家經濟情報C、假冒偽劣48、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B),正式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A、《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49、“領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這一論斷是毛澤東在(B)中提出來的。A、《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B、《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50、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A)的方針。A、“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B、“長期合作,共同發(fā)展”C、“肝膽相照,榮辱與共”51、“八大”《黨章》規(guī)定,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A)。A、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的中央委員會B、黨的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C、黨的全國代表大會52、1957年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的主題是(C)。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B、反對官僚主義C、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53、1958年9月1日,(B)水利樞紐工程開始動工興建。它是我國自行勘測、設計、施工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并成為現(xiàn)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工程。A、三門峽B、丹江口C、隔河巖54、1961年1月,黨的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A)的八字方針。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B、壓縮基本建設規(guī)模C、“保證重點,適當收縮”55、1961年,黨中央作出以研制“兩彈”為中心,加速國防科研和工業(yè)發(fā)展的重大決策。“兩彈”是指(A)。A、原子彈、氫彈B、原子彈、導彈C、導彈、氫彈56、1964年12月,在第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周恩來代表黨中央提出了(B)。A、1966年將開始執(zhí)行第三個五年計劃B、四個現(xiàn)代化的構想C、“三線建設”的計劃57、1970年7月1日,(C)全線建成開通。該鐵路是中國鐵路主要干線之一。A、焦枝鐵路B、寶成鐵路C、成昆鐵路58、1971年10月25日,(B)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地位。A、第25屆B、第26屆C、27屆59、(B)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在上海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A、1971B、1972C、197360、(A)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全國高校重新通過統(tǒng)一考試招收新生。A、1977年B、1978年C、1979年61、1977年8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大,首次把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目標寫進《黨章》。這一目標是“要努力造成一個(B),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A、又有中央權威又有地方積極性B、又有集中又有民主C、又有團結統(tǒng)一又有民主6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了(A)的特約評論員文章。由此,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國展開。A、《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B、《標準只有一個》C、《關于真理的標準問題》63、1978年12月,鄧小平在(C)閉幕會上,發(fā)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提出了基本的指導思想。A、中央理論務虛會B、國務院務虛會C、中央工作會議64、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B)上來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實現(xiàn)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從此,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A、全面開展撥亂反正B、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C、國民經濟調整65、1979年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制定了(B)的八字方針,決定用3年時間進行國民經濟調整。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B、調整、改革、整頓、提高C、調整、改革、充實、提高66、1981年6月27日至29日,(B)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A、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B、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C、中共十一屆七中全會67、(C)年8月17日,中美兩國政府就分步驟直到最后徹底解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發(fā)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lián)合公報》。這是中美兩國政府繼1972年上海公報和1979年建交公報之后發(fā)表的第三個關于中美關系的重要公報。A、1980B、1981C、198268、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等(C)個沿海港口城市。A、10B、12C、1469、1984年10月,(B)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系統(tǒng)地提出和闡明了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一部全面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獻。A、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B、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70、1986年3月3日,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上書中共中央,提出發(fā)展高技術的建議后,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fā)《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綱要》。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亦稱為(C)。A、“星火計劃”B、“火炬計劃”C、“863計劃”71、1991年12月15日,(B)核電站并網發(fā)電。這是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A、大亞灣B、秦山C、嶺澳72、黨的(A)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的稱謂。A、十五大B、十三大C、十四大73、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C)。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B、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74、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A)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A、吳文俊、袁隆平B、谷超豪、孫家棟C、師昌緒、王振義75、2001年11月10日,在(C)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A、巴黎B、日內瓦C、多哈76、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錦濤總書記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到(C)學習考察,回顧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重溫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發(fā)揚艱苦奮斗的作風。A、井岡山B、延安C、西柏坡77、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自(B)年1月1日起取消農業(yè)稅。A、2005B、2006C、200778、《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在(C)上審議通過的。A、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B、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C、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79、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了汶川大地震。災區(qū)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遭受了巨大損失。根據(jù)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湖北對口支援四川省(C),幫助災區(qū)恢復重建。A、北川縣B、茂縣C、漢源縣80、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C)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A、二十七B、二十八C、二十九81、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指出:這一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B)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A、改革創(chuàng)新B、科學發(fā)展觀C、和諧發(fā)展82、(B)年12月15日,中國大陸與臺灣海峽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全面啟動。兩岸直接“三通”加快了兩岸經濟的融合,促進了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進程。A、2007B、2008C、200983、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題是(A)。A、“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人類的進步與和諧”C、“人類、自然、科技”84、(C)年12月22日,我國地質條件最為復雜、修建難度最大的鐵路線——宜昌至萬州鐵路建成通車。宜萬鐵路途經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慶市萬州區(qū)所轄的10個縣市(區(qū)),線路全長377公里。A、2008B、2009C、201085、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建議》指出,“十二五”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題是科學發(fā)展,主線是(C)。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B、深化改革開放C、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86、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是(B)A、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B、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C、理論聯(lián)系實際87、科學發(fā)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的科學理論。A、一脈相承B、與時俱進C、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88、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的(A)。A、政治保證B、政治保障C、政治基礎89、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是(C)。A、全面解放和發(fā)展先進生產力B、全面提高我國綜合國力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90、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B),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A、中國各族人民的先鋒隊B、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C、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先鋒隊91、把入黨誓詞寫入黨章,始于(B)黨章。A、黨的八大B、黨的十二大C、黨的十四大92、黨的組織原則是(B)。A、集體負責制B、民主集中制C、領導負責制93、黨的領導主要是(B)的領導。A、政治、經濟和文化B、政治、思想和組織C、政治、國防和外交94、判斷一個政黨的性質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B)。A、階級成分B、理論和綱領C、路線和方針95、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C)。A、抵御風險能力和水平B、駕馭全局能力和水平C、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96、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肩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莊嚴使命,就必須高舉旗幟,與時俱進;發(fā)揚民主,團結統(tǒng)一;(A),求真務實;清正廉潔,一心為民。A、艱苦奮斗B、加快發(fā)展C、昂揚向上97、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必須始終堅持以(A)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A、經濟建設B、政治建設C、文化建設98、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從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全局出發(fā),提出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任務是(B)。A、反腐倡廉建設B、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C、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二、簡述題: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是什么?答: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第一,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人民有了可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保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發(fā)展。第二,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第三,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向,在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的出現(xiàn)讓在絕望中的中國人民看到了希望——社會主義。2、八七會議的歷史意義是什么?答:八七會議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zhàn)爭興起的歷史起點,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逐步轉向農村。3、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是什么?答: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第一,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處于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中國革命。第二,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第三,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4、請簡述抗日戰(zhàn)爭三個階段的劃分?答:第一階段: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zhàn)略防御階段。第二階段: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zhàn)略相持階段。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解放區(qū)戰(zhàn)場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戰(zhàn)略反攻階段。5、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什么?答: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以反對主觀主義為中心內容。6、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提出的“兩個務必”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答:全黨務必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7、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是什么?答:黨的“三大作風”,是黨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xiàn)。8、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是什么?答: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100多年來帝國主義勾結封建統(tǒng)治者剝削壓迫中國各族人民和內外戰(zhàn)亂頻繁、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它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在約占世界人口1/4、領土面積位于世界第三的中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zhàn)線,大大加強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10、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包括哪些內容?答:黨在這個時期的總路線,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逐步實現(xiàn)國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11、我國外交政策上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半個世紀以來,五項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接受,成為規(guī)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12、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論述了哪十大關系?答:十大關系包括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黨和非黨的關系;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是非關系;中國和外國的關系。13、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這次大會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實質上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14、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對農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和手工業(yè)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請問,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完成有什么重要意義?答: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社會主義公有制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使工人階級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基礎,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宣布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15、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在國防尖端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請簡要列舉幾項。答: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成功進行了導彈核武器的發(fā)射試驗;1970年,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1974年,第一艘核潛艇建成,并試航成功。16、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國相繼實現(xiàn)了哪三次歷史性轉變?答:我國相繼實現(xiàn)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17、請問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有什么意義?答: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粉碎“四人幫”后在全黨、全國人民中進行的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自我教育運動,它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思想的禁錮,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進行了思想準備。18、中國共產黨同各國政黨交往中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是什么?答:中國共產黨在同各國政黨交往中,遵循“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四項基本原則。19、鄧小平理論的科學含義是什么?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xiàn)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