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生須知:1、參考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方智范主編,2013年版。2、特殊標記含義:P10代表教材頁碼第10頁;“【
】”等標注的代表此處為重點關鍵詞(得分點)。
一、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的時間,當時稱“詩”或“詩三百”,到漢代稱《詩經》。根據音樂曲調不同,分“風”“雅”“頌”三類。風:各地帶有地方色彩的樂歌,有十五國風。雅: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的樂歌,分為《大雅》《小雅》。頌:王室宗廟祭祀用的舞曲,分為《周頌》《魯頌》《商頌》。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直陳其事,包括記敘與描寫。比:打比方,有比喻和比擬。興:用別的事物引起所詠之情與事】P292、《君子于役》選自【《詩經·王風》。思婦之辭】P293、王國維《人間詞話》稱贊《蒹葭》最得“風人深致”。【蒹葭:泛指蘆葦。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樣子】P30-314、《氓》是【棄婦的怨詩】。描寫戀愛階段情景的是“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反喻女子的痛苦沒有邊際的是“淇則有岸,隰則有泮”P335、《采薇》選自【《詩經·小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點明出征與歸來的時間】P34-356、《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P367、《鄭伯克段于鄢》【人物:鄭武公、鄭莊公、潁考叔、祭仲、武姜、公子呂、共叔段。“鄭伯”指鄭莊公(說出:“多行不義,必自斃”)。鄭莊公的形象:有計謀、城府深】P36-388、《秦晉崤之戰》選自【《左傳》】,文贏所請“三帥”指的是【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認為秦師必敗的人物有【蹇叔、原軫、王孫滿】P409、《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邵公諫厲王弭謗》:選自【《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盲樂師進獻樂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P44-4510、《蘇秦始將連橫說秦》出自【《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游說秦惠王失敗后,親人的表現: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P46-4711、《魯仲連義不帝秦》選自【《戰國策·趙策》】。魯仲連的性格特征:【有一以貫之的政治原則,決不朝秦暮楚,而是“義不帝秦”;品德高尚,決不追求名利;有排難解紛之心,以挽救天下為己任】。P551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歷史上致力于教育事業的第一人。思想的核心是【“仁”】。【《論語》】是記載其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P5613、《侍坐》選自【《論語·先進》】,孔子是一位【和藹可親、平等待人、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四弟子:【子路】志向遠大,直爽豪放,相當自負;【冉有、公西華】小心謹慎,格外謙虛;【曾晳】與眾不同,淡泊灑脫,但又好學勤問。曾晳的回答,得到了孔子的贊賞P5814、【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曾游說【齊宣王和梁惠王】。孟子宣揚【人性本善】,提出“民貴君輕”說。著書立說,成【《孟子》(對話體)】七篇P5915、《齊桓晉文之事》P64-65
16、《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選自【《孟子·公孫丑上》】,【“揠苗助長”】的故事出于此篇P65-6617、墨子,名【翟】,生活在戰國初期,墨家學派的創始者。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主張。《墨子》一書是【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實錄,現存【五十三篇】,《非攻》(上)選自【《墨子》】,設喻論證,邏輯性強。P66-6718、莊子,名【周】,戰國時【宋人】,《莊子》現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認為是【莊周】本人所作,【《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則是莊子后學所依托。P6819、《逍遙游》(議論文)選自【《莊子?內篇》】。本文是【《莊子》】首篇。【“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即逍遙游境界的三個不同層次。《逍遙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一段,點明題旨,承上啟下,即為卮言。文中引《齊諧》和《列子》“湯之問棘”一節,便是重言之例。【鯤鵬變化,堯與許由,藐姑射山的神人,宋人資章甫,龜手之藥等,均為寓言】P68-7420、荀子,名【況,又稱荀卿或孫卿】,儒家學派代表人之一。戰國末期趙國人,在哲學上提出了【人定勝天】的命題,他持【“性惡論”】,用【楚民歌】形式寫成的詩篇【《成相辭》】,還寫了【《賦篇》】等,對賦體創作有開啟之功。今存《荀子》三十二篇P74-7521、《勸學》選自《荀子》P76-82
22、韓非,戰國末期韓國的貴族公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法、術、勢】三者結合的學說。《韓非子》五十五篇。從《韓非子》發展而來的一種文體是論難文體。晉文公之賞、舜之救敗選自【《韓非子·難一》】。難:【詰難辯駁】。《韓非子》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鬻矛與盾”】。P82-8523、屈原,【戰國后期楚國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創造了騷體這一新的詩歌形式,主要作品【《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湘夫人》《涉江》】等。西漢劉向輯錄屈原和其他楚辭作品,編成【《楚辭》】。現存最早的楚辭注本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P8624、《離騷》P91
25、《湘夫人》是《楚辭·九歌》組詩中的一篇,主要敘述了湘水男神湘君對湘水女神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帝子降兮北渚”“帝子”是指【湘夫人】。《涉江》選自【《楚辭?九章》】,塑造了一個【孤獨、偉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其中“重華”指的是【舜】,屈原提到古今賢者的悲慘遭遇有【接輿髡首、桑扈羸行、伍子逢殃、比干俎醢】。P94-9626、班固編撰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代【樂府詩】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是【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文人五言詩在【東漢】開始大量出現,現存最早的是班固的【《詠史》】P9827、李斯,【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秦王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學家,【《諫逐客書》】為其代表作。此外尚有【《論督責書》《自罪書》】以及多篇刻石文傳世。P9928、《諫逐客書》是李斯給秦王的【奏議書】:(1)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2)【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張儀之計;【昭王】得范雎。(3)“皆以客之功”的秦四君是指【繆公、惠王、孝公、昭王】。(4)鋪排時大量使用【排比】句式,文勢充沛,極有感染力。【對偶】的大量使用,也使文章整齊而富于變化,增加了語言的韻致。P99-10229、賈誼《過秦論》P103-106(1)總結秦亡的教訓,最根本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2)【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3)秦始皇: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4)近人吳闿生在評它“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從語言的角度看(語言的特點)】,氣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對偶句,本文也不例外,如第二段中從“于是六國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領起,貫穿下面三句,羅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業”以下四句,每兩句一對仗,就是對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對偶的句式,如開頭說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作者借鑒賦的手法,行文極盡夸張和渲染,造成一種語言上的生動氣勢。(5)全文采用對比的手法,四個方面的對比:【秦國本身先強后弱、先盛后衰、先興旺后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30、司馬遷,字子長。【天漢二年李陵兵敗投降匈奴,司馬遷為李陵辯解,被處宮刑】。傳世論著除【《史記》外,還有《報任安書》(《報任少卿書》)和《悲士不遇賦》。《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P107-136(1)【《報任安書》】中列舉發憤著書的古圣先賢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名句:【“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2)《項羽本紀》
(3)《李將軍列傳》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②整體【以時間為序】。運用了【對比手法,以突出李廣性格才能過人之處,如以匈奴射雕者與李廣對比,突出其高強武藝;以程不識嚴謹刻板的帶兵風格與李廣對比,突出其簡易的帶兵風格;以李蔡的仕途平坦來對比李廣的官場遭遇】等31、班固《蘇武傳》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P138-141(1)生動刻畫了一位“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光輝形象。首先,通過蘇武以死報國的行動,刻畫了他剛烈難犯、義不受辱的【堅強個性】。其次,寫了對蘇武的兩次勸降,兩次勸降者分別是【衛律和李陵】,衛律逼降,主要是威逼利誘,蘇武針鋒相對作斗爭;李陵勸降,主要以老朋友敘舊的方式從感情上去軟化蘇武,蘇武剖明心跡,不為所動。突出了蘇武不受威逼利誘,對國家、民族忠貞不二的【崇高氣節】。再次,通過艱苦考驗的描寫,表現了蘇武堅韌不拔、歷久不磨的【愛國意志】(2)在藝術表現上,首先是剪裁得法;其次是【對比鮮明】,一是蘇武與【張勝】對比,襯托蘇武的深明大義、富于骨氣,及臨事不懼、對國家高度負責;二是與【衛律】對比,以衛律的賣國求榮突出蘇武崇高的民族氣節;三是與【李陵】對比,李陵計較個人恩怨,蘇武則一心一意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李陵自己前后的言行也構成了對比。這些對比都有利于表現蘇武的高風亮節32、根據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的分類,漢樂府詩多保存于【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之中。漢樂府詩以【民歌】為精華,繼承了《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其基本藝術特色是【擅長敘事】,多采用【雜言和五言】,語言比較口語化。P14133、《十五從軍征》屬【梁鼓角橫吹曲】,又名【《紫騮馬歌》】,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民歌】。這是一首敘事詩。【一開頭就直入主題】,統攝全篇。截取的老兵生活片段是:從近鄉到歸家,勾勒出家破人亡的人間悲劇P141-14234、《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見于【南朝陳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題為《古詩無名人為焦仲卿妻作》,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載入《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后人取此詩首句名《孔雀東南飛》】。故事發生在【東漢建安年間】。P141-148-149
35、【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所編【《文選》】,題為“古詩”,劉勰評為“五言之冠冕”,是文人五言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P14936、《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出自【《楚辭·九歌·少司命》】,君:【丈夫】。“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設想丈夫另有所歡】P149-15037、《迢迢牽牛星》:“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前句出自《詩經·小雅·大東》,后句出自《詩經·邶風·燕燕》】。“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水清澈的樣子。一水:指銀河。脈脈:含情相視的樣子P149-15038、曹操《短歌行》P157-158(1)【樂府舊題。行: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原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句。(3)“契闊談宴”。【契闊:聚散。這里偏用“闊”的意思,表示久別】。(4)主題:渴望招納賢才,建立功業,安定天下。詩總體格調【昂揚慷慨】,反映出詩人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5)層次:【分為四層,每八句為一層】。第一層慨嘆人生短促,渴望實現抱負;第二層寫求賢若渴的心情;第三層寫求賢不得的憂和賢者遠道而來的喜;第四層表達網羅天下賢才的強烈愿望。前半是面對宴飲時的思索,后半是夜不能寐引發的聯想(6)【比興手法的運用】:“月明星稀”四句,用烏鵲南飛,喻賢者奔走四方,以繞樹而飛,說明“良禽擇木而棲,賢者擇主而從”,月夜景物與詩人感受、作品主題融合無間。典故的運用也很出色,用周公自比屬于事典,含蓄明志,切合詩人的特豕身份;引用《詩經》成句屬于語典,莊重古樸,造語典雅。39、【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劉勰稱之為【“七子之冠冕”】。P158-162
40、曹丕【《燕歌行》】為樂府舊題,多被用來寫離別情思。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對遠方丈夫深切的懷念。P16341、【曹植】,字子建,封陳王,謚思,【世稱陳思王。建安時期的代表作家,有《曹子建集》】。他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繼位】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志得意滿,作品多抒發建功立業的壯志,情調比較昂揚。后期生活境遇顯著變化,作品多抒發抱負不得施展的憤激心情
16342、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全詩由七章組成,【這首詩以紀行為線索,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第一章是【敘事】,點明東歸的時間和路線,以下各章順著紀行的線索,寫途中所見、所聞、所感。第二、第四章以【寫景】為主,用景物描寫渲染悲涼氣氛。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與心中之情融合,表達兄弟離別的悲痛。第三、五、六、七章以【抒情】為主,有直抒胸臆,有景物烘托,有比喻象征,多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將心中復雜的感情抒發出來,哀婉動人。P16643、曹植《洛神賦》(抒情小賦)。洛神指【宓妃】。“明眸善睞,輔靨承權”寫【洛神的容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寫【洛神的體態】,“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君王:【曹植】,當時封鄄城王P166-17144、《陳情表》:(1)是李密向晉武帝所上的表文。(2)成語: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急于星火、烏鳥私情。(3)“逮奉圣朝”。圣朝:【晉朝】。“少仕偽朝”。偽朝:【蜀漢】。P172-17545、左思,自太沖。曾【構思十年寫成《三都賦》,一時競相傳寫,據說洛陽為之紙貴】。《詠史》詩,名為詠史,實為【詠懷】。“弱冠弄柔翰”一首是【“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含”】,“郁郁澗底松”一首屬【“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證之”】。《詠史》(弱冠弄柔翰):“疇昔覽【穰苴】”:田穰苴,春秋時齊國人,曾做過大司馬,善于治軍。這里用來【泛指一般兵法】。《詠史》(郁郁澗底松):“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西漢金日?與張湯兩大家族的子孫】,憑借祖先功業,世代都做大官。【漢武帝】時的【馮唐】才能出眾,但直到頭發白也不被皇帝重用P175-17746、【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世稱靖節先生。鐘嶸《詩品》稱他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P178-184
47、【謝靈運】世稱謝康樂,是我國第一個大量寫作山水詩的著名詩人,有《謝康樂集》P18548、鮑照,字明遠,【世稱鮑參軍。“元嘉三大家”:鮑照、謝靈運、顏延之。致力于七言樂府詩的創作,促使七言歌行逐步成熟】。《行路難》為【樂府舊題】。《擬行路難》十八首,共同的主旨是【抒發人生苦悶】。“對案不能食”一首,用【第一人稱】敘述抒情主人公仕途失意而要棄官歸家的激憤心情。鐘嶸說他【“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鮑照身受【門閥制度】之害,發而為詩,憤激之情溢于言表。P18649、【江淹】晚年才思衰退,人謂“江郎才盡”。《別賦》七段列舉【富貴者、俠士、從軍、遠赴絕國、夫婦、學道成仙、戀人】等七種類型的別離:【夫婦離別——“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從軍者之別——“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霑羅裙”;刺客之別——“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遠赴絕國者之別——“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情侶別離——“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南浦:泛指男女送別處,典出屈原《九歌·河伯》】。“韓國趙廁”:兩事均見【《史記·刺客列傳》】P187-19250、謝朓,字玄暉。【“竟陵八友”之一。與沈約等人共同開創了“永明體”。世稱“謝宣城”。與謝靈運并稱“大小謝”】。《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山水詩。“板橋”即【板橋浦,在今南京西南】。名句【“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P192-19351、丘遲,【齊梁時人】。《與陳伯之書》:【勸降信、駢體書信】。對比:【“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說陳伯之當前的處境。借景抒情:【“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描寫江南美景的名句。“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的故國:【梁朝】。P193-19752、孔稚珪,《北山移文》:【駢文,北山即鐘山,今名紫金山,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城北】。主旨:是以鐘山山神名義發布的文告,【揭露封建士大夫偽裝清高實則爭名逐利的丑惡靈魂】。“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典出【《淮南子》】。P198-20353、干寶的【《搜神記】》是漢魏六朝【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其中故事有:《李寄》《干將莫邪》等。P203-20454、劉義慶撰【《世說新書》,后人改為《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著名【筆記】小說,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記載漢末以來至東晉士族文人的【言談和逸事】。魯迅指出【“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其中作品有:【《子猷訪戴》(王徽之訪隱士戴安道,“乘興而行,興盡而返”)】;【《周處》】,意在贊揚周處的改過自新。P206-20755、南朝民歌主要收在【宋代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的“清商曲辭”“雜曲歌辭”】中,代表作【《西洲曲》屬《雜曲歌辭》】,寫江南少女一年四季對情郎的刻骨相思。P208-20956、北朝民歌一般指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中的“梁鼓角橫吹曲”,作品如《折楊柳歌辭》等。P21057、【駱賓王、王勃、楊炯、盧照鄰】并稱“初唐四杰”。P21558、駱賓王作品:P215-219①《在獄詠蟬》是一首【詠物詩】,托物寄興,【秋蟬】是作者當時【艱難處境、高潔品性和郁憤感情】的象征。【“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流水對。玄鬢影:指【蟬】。用【“蟬鬢”】的典故。白頭:詩人自指。【“白頭吟”語義雙關】。②《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文中“六尺之孤”指嗣位的【中宗】。討伐的對象【是武則天】。藝術特點:【通篇運用排偶句式;敘事、議論、說理、抒情兼而有之】。59、王勃,【四杰之冠】P219-227(1)《別薛華》:題一作《秋日別薛昇華》,送別詩。(2)《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贈序,屬駢文;滕王閣故址在贛江邊】。“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和陳蕃是【后漢豫章人】。“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臨川:【謝靈運】。
60、楊炯《從軍行》,寫作背景:【突厥】侵擾甘肅。【“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抒胸臆,點出為國建功立業的主旨。P227-22861、盧照鄰以【七言歌行體】最為杰出。有【《幽憂子集》】。《長安古意》主要采用了【鋪陳筆法】,在修辭上多次運用了【“頂針格”】,名句:“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P23162、陳子昂,字伯玉。繼“初唐四杰”之后,【提倡漢魏風骨,主張風雅興寄,倡導詩歌革新】。《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的古人指【燕昭王】,他曾采納【郭隗】建議,筑臺延請天下賢士,終得齊國【樂毅】,而致富國強兵。【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稱此詩表現了“偉大的孤獨感”。P231-23263、【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被后世論者評為【“孤篇橫絕,競為大家”。是樂府舊題,七言古詩】。P232-23464、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干謁詩)以望洞庭湖托意,表達了詩人積極用世的愿望和希冀得到當朝執政者援引的心曲。張丞相指【張九齡】。“徒有羨魚情”典出【《淮南子》】指從政之愿。【“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兩句:語意雙關,表面寫洞庭湖,深層意思表達自己希望出仕而無門路。“端居”指【隱居】。P234-23565、王維,字【摩詰】,有【《王右丞集》】。P235-237(1)《觀獵》是一首【五言律詩】,是【邊塞詩】,首聯“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點題,用【“倒戟法”】。【“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描寫打獵場面,筆墨集中于“鷹眼”和“馬蹄”,著意描寫鷹目光的銳利、反映的迅速,馬馳之迅疾、馬步之輕盈。詩中有【“細柳營”(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的地方,在今陜西境內)、“射雕”(出自《北史?斛律光傳》)】兩個典故。(2)《渭川田家》是【田園詩】,【“歸”】字乃全篇眼目,詩人依次寫【牛羊之歸、牧童之歸、田夫之歸】,來反襯自身渴望歸隱田園的心情。藝術特點:純用【白描】,毫不雕琢,風格自然清新。(3)《竹里館》藝術特色:寫景色只取【“幽篁”“深林”“明月”】三個意象,但很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界的幽美靜謐;寫自己則選擇了【“獨坐”“彈琴”“長嘯”】三個動作,表達了詩人忘卻世情、陶然自樂的身心。從中領悟到詩人超塵脫俗,寧靜恬淡的心境詩中詩人與天地精神獨往來,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詩中明月照射幽篁和深林,具有明幽相映的特點;詩人獨坐幽篁彈琴、長嘯,又有靜動相襯的特點。66、李碩《送陳章甫》,高適《同觀陳十六史興碑序》稱他是個【“才杰”】。P23867、王昌齡世稱【王江寧、王龍標】。王昌齡與【高適、岑參、王之渙】等人同為【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擅長【七言絕句】,時有【“七絕圣手”“詩家夫子”】之稱。P239-240(1)《從軍行》(七絕)①主題思想:通過描寫西北邊陲的寥廓景象,表達了守邊將士不畏環境荒涼艱苦的豪情壯志,歌頌了將士們為國殺敵、英勇善戰的愛國精神。②語言特點:此詩用語注意【色彩】的調配。“青海”“雪山”色彩暗淡,“黃沙”“金甲”色彩濃重,兩者交相映襯,寫出邊塞的空曠、寂寥、荒寒,造成強烈的視覺效果。(2)《出塞》(邊塞詩),明人李攀龍贊許其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①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
68、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其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豪放飄逸,色調瑰瑋絢麗,語言清新俊逸】。P240-248①《蜀道難》是樂府古題,屬《相和歌?瑟調曲》,最早見于唐人殷璠【《河岳英靈集》】。是一首【七言歌行】,【句式】特點:以七言為主,又摻雜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句式,長短參差,靈活多變。【語言】則有意打破勻稱,多散漫舒展,但間或運用對偶,多用虛詞,不避重復,具有爆發力和動蕩美。②《古風》(西上蓮花山)是一首【游仙】題材的五言古體詩,約作于【安祿山攻破洛陽以后】。【“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兩句反映了人間戰亂的慘象,現實的血腥污穢。③《夢游天姥吟留別》詩題一作《別東魯諸公》創作地在【山東東魯】。意旨:【以記夢為由,借“留別”抒發感慨,表達對光明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決不“摧眉折腰”的叛逆精神】。句式、語言特點:此詩的句式主要是七言,兼用四、五、六、九言,還參用了【《楚辭》】句法,參差多變,收放自如。詩的辭采鮮明,語言飛動有力,極富藝術表現力。“腳著謝公屐”的“謝公”指的是【謝靈運】④《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謝朓樓在【安徽宣州宣城】,這是一首【借餞別以詠懷的七言古詩】。⑤《將進酒》是漢樂府舊題,屬【《鼓吹曲?鏡歌》】,主旨:【詩人懷才不遇、借酒澆愁,抒發了憂憤深廣的人生感慨】。一起飲酒的兩位友人是:【岑夫子:即岑勛。丹丘生:即元丹丘,道士】。句式特點:通篇以七言句式為主,雜以三言、五言,參差錯綜,一氣奔注。以散行為主,間以對偶,節奏疾徐多變,與跌宕起伏的情緒相應。69、高適是【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詩人,與岑參并稱“高岑”】,世稱高常侍。擅長七言歌行,有《高常侍集》P248-251(1)《燕歌行》:
(2)《封丘縣》:【不堪作吏】是全篇的綱目。70、杜甫,【字子美。有杜少陵、杜拾遺、杜工部之稱】。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被譽為【“詩史”】。他的詩【沉郁頓挫、律切精深,融合眾長,兼備諸體,五古、七律的成就尤高】,被后人評為“集大成者”,被譽為【“詩圣”】。有【《杜工部集》】。P252-262(1)《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諸公指【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四人,詩句“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隨陽雁”比喻【投機取巧、趨炎附勢的小人】;“稻粱謀”比喻【人們對生計的謀求】。(2)《兵車行》是一首【敘事詩】,一首“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詩】。以【“役夫”述言】的方式直接傾訴,語言【通俗淺近】。(3)《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作于【安史之亂】爆發前一個月。①分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深刻精警:這兩句藝術概括力極強,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揭示出盛唐時代在所謂“盛世”掩蓋下的本質真實,具有相當的時代認識高度。【“朱門”與“路有”】形成強烈的對比,突顯出封建社會貧富懸殊的極端不公;【“酒肉臭”與“凍死骨”】呈現出兩幅鮮明的畫面,把統治階級的窮奢極欲與勞動人民的困苦死難凸現在讀者面前,令人觸目驚心。②此詩是杜詩【“沉郁頓挫”藝術風格】的代表作,這種風格反映了杜甫的詩歌創作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要之,其境界闊大,寓意深遠,表達一波三折,語言精練蒼勁,音調鏗鏘瀏亮,節奏頓挫變化,體現了杜甫五古長篇共有的藝術特色。(4)《登高》(“古今七言律第一”)杜甫臥病【夔州】時所作。【“悲秋”】二字是全篇詩眼,編合【寫景與抒情】。(5)《又呈吳郎》采用了【以小見大、由近及遠】的藝術表現手法。措辭【委婉,入情入理】。語言表達顯得【活潑】。71、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詩人,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七言歌行】成就最高,人稱【“語奇體峻,意亦造奇”】(殷璠《河岳英靈集》)。P262-264(1)《逢入京使》是一首【七言絕句】,“雙袖龍鐘淚不干”,【龍鐘:沾濕】。(2)《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所送的將軍是【封常清】。走馬川:又名左末河、且末河,即今新疆境內的【車爾臣河】。是一首【邊塞詩】,藝術特點:這首詩【意境雄渾壯奇,善用夸張手法繪景狀物】,黃沙入天、風吹石走的絕域風光;風刀割面、馬毛結冰的惡劣環境;匈奴馬肥、戰塵亂飛的緊迫情勢,都著力反襯出唐軍將士出征時艱苦卓絕及其不畏艱險的壯志豪情。作者還【善于細節描寫】,如“半夜行軍戈相撥”“馬毛帶雪汗氣蒸”“幕中草檄硯水凝”等,把邊地深夜的嚴寒、大漠夜行軍的艱辛等情景表現得十分逼真。此詩音樂性很強,【句句押韻,三句一轉】,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72、李華《吊古戰場文》,【吊:憑吊】。是一篇【駢體文】。本文句式在整齊中求錯綜,大體【四言為主】。P264-26773、【司空曙】“大歷十才子”之一,明代胡震亨評其詩【“婉雅閑淡,語近性情”】。詩歌【比興兼用】。【“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用【樹之黃葉來比喻人之衰老】。P267-26874、韋應物,官終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擅長五言,被白居易評為“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滁州西澗》是膾炙人口的【山水詩】名篇,詩文【“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藝術表現上富有特色:以動襯靜、動靜相映,通過幽草、深樹、黃鸝、晚雨、野渡、舟橫等意象,組合成富于【暮春郊外特征的畫面】,短短四句就展示了大自然的野趣,這與詩人憂傷恬淡的胸襟情懷交融在一起,使它成為寫景清切、悠然意遠的絕唱。P26875、李益,以寫邊塞題材聞名。【七絕成就最高,明代胡應麟《詩藪》評為開元以后第一。《夜上受降城聞笛》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絕。“受降城”:唐代靈州治所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的別稱】。P269-27076、韓愈【字退之,郡望為昌黎,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文公,又稱韓吏部】。主張【文以明道,文道合一】,【韓愈,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并稱“韓柳”;與【孟郊】一起開創【險怪詩派】,開【“以文為詩”】的風氣。有【《昌黎先生集》】。P270-280(1)《山石》:【紀游詩】,“以文為詩”的代表作。(2)《聽穎師彈琴》:寫音樂的名篇,穎師是來自【天竺的僧人】。(3)《張中丞傳后敘》:張中丞即【張巡】。這篇文章是對【李翰《張巡傳》】的補記。(4)《送孟東野序》:一篇臨別贈序。孟東野即【孟郊】。提及的漢代文學家有:【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思想內容:【對孟郊的懷才不遇深抱不平,并進行安慰,一方面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感慨,同時期望他以不平之鳴反映時代和人生】。77、劉禹錫,【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白居易并稱“劉白”】。P281-282(1)《西塞山懷古》:懷古詩。西塞山在今【湖北黃石】。“一片降幡出石頭”:石頭即石頭古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清涼山。這里借指吳國都城建業。(2)《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七言絕句。其中“盡是劉郎去后栽”,【劉郎:作者自指】。78、柳宗元P283-296
79、【張籍】與王建齊名,所作世稱“張王樂府”。亦工近體詩。有《張司業集》,作品《江南曲》(江南人家多橘樹)P29680、王建《水夫謠》【水夫:纖夫】。P29781、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醉吟先生,又號香山居士】。在【《與元九書》】中明確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主張,詩作分為【“諷喻”(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樂府》組詩)、“閑適”“感傷”(《長恨歌》《琵琶行》)、“雜律”】四類。白居易的詩風【平易通俗】,與【元稹】相近,時稱“元白體”。P298-305(1)《輕肥》選自【《秦中吟》】,輕肥:【輕裘和肥馬,語出《論語?雍也》】。詩句:“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2)《上陽白發人》是政治諷喻詩,屬于【“新樂府”】。“大家遙賜尚書號”,大家:【宮中對皇帝的稱呼】。詩句:“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3)《長恨歌》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展現了【李隆基、楊玉環】愛情悲劇的全過程。82、元稹《遣悲懷》(其二,昔日戲言身后意)是一首【七言律詩】。詩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P30683、李賀,【字長吉,世稱“李昌谷”】。P307-308(1)【《李憑箜篌引》】是描摹音樂的名篇,此詩被譽為“摹寫聲音至文”。是一首【樂府詩】。(2)《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是【詠史詩】的代表作。“茂陵劉郎秋風客”,茂陵劉郎:指【漢武帝劉徹】。“銅人”的鑄造時期是【漢朝】。詩句:“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84、杜牧,【字牧之,有《樊川文集》】,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P309-311(1)《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詠史絕句中】的佳作。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西安臨潼區驪山上】。(2)《早雁》是【詠物詩】。
85、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有《李義山詩集》】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P311-312
86、溫庭筠是【花間詞風】的代表。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有【《溫飛卿集》】。《花間集》收其詞【六十六首】。P315-316(1)《蘇武廟》詩句中,化用《論語?子罕》文句的是【“空向秋波哭逝川”】。(2)《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這首詞寫【閨怨】。87、秦韜玉其詩一部分構思新奇,略得【李賀】遺意;一部分倩麗側艷,近于【溫庭筠】。《貧女》【“為他人作嫁衣裳”】,則恰切地概括了終年勞心勞形卻久屈下僚的寒士的悲劇命運,語意【雙關】,含蘊豐富。P317-31888、陸龜蒙,【字魯望,與皮日休齊名,世稱“皮陸”】。與皮日休二人唱和之作編為【《松陵集》】,另著有【《笠澤叢書》《甫里集》】等。《野廟碑》寫于【晚唐時期】,本文最重要的寫作特點是【層層遞進】。P32189、羅隱作品【《越婦言》】。文中朱買臣前妻【為朱買臣羞愧而死】。P322-32390、韋莊,【字端己,詩集名《浣花集》】。《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韋莊詞【筆觸疏淡】,與溫庭筠詞的【密麗風格】不同。P323-32491、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語言通俗,風格平易,后人稱“杜荀鶴體”】。有《唐風集》.《山中寡婦》:七言律詩。P32492、崔涂,【字禮山,《孤雁》是一首詠物詩】。P32593、李朝威【有傳奇《柳毅傳》】。是一則美麗的【人神(柳毅與龍女)戀愛故事】。P33894、馮延巳,【字正中】,被王國維評為【“開北宋一代風氣”】。有【《陽春集》】。《謁金門》寫【少婦懷人之情】。【“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不僅寫景鮮活,還有比興含義,象征少婦的心潮波動。P339-34095、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等,史稱【后主】。后人將他與【李璟】的詞作合輯為【《南唐二主詞》】。P340-341(1)《虞美人》是作者的代表作,朱顏:【原指女子的容貌,這里借指自己面容憔悴】。情感內涵:眷戀故國河山,回憶美好歲月,為淪為階下之囚而深感恥辱,為逸豫亡國而深切懺悔。(2)《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上片寫昔,下片寫今。上下片的轉折點是“幾曾識干戈”。
二、簡答題+論述題1、《蒹葭》的藝術特色P31(1)抒寫主人公對意中人癡情追求,但求之不得,無限惆悵的纏綿情感,具有情景交融的特點。開頭以秋氣的清冷和蕭瑟,營造了凄婉悲涼的氛圍。對浩浩秋水的描寫,既烘托脈脈深情,又渲染縱橫阻隔,客觀景物與主觀情感渾然一體。(2)營造朦朧的意境美。詩中虛實相生,秋景、秋水,為眼前實景,溯洄、溯游的追求,則已經虛化,至于“所謂伊人”,若有若無,則完全是一種心理幻景。虛虛實實的意象,構成了朦朧而優美的意境,生動地表現了癡情者誠摯的情意與追求。(提問:描寫景物虛實相生的特點與作用)(3)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一唱三嘆;各章字句略有變化,又層層遞進,淋漓盡致地表達情意,強化了抒情效果。蒹葭從“蒼蒼”到“萋萋”到“采采”,聲情轉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從“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時間的推移,說明主人公始終在徘徊追索。“道阻且長”到“且躋”到“且右”,表示路途遙遠,崎嶇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艱險,深情求之。伊人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來愈清晰,但卻是可望而不可即。(提問: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的描寫對表現人物情感活動的作用/重疊章句結構形式及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2、《氓》的男女主人公人物形象P33(1)詩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從婚前純潔天真、熱情洋溢、對男方一往情深,到婚后辛勤操勞而毫無怨言,再到男方變心后看透負心者的本性,堅決和負心者決裂,表現出堅強與剛毅的一面。其性格是隨著情節的變化而逐步展現。(2)“氓”的欺騙與虛偽、以怨報德,在與女主人公的對比中得到顯現。3、解釋“春秋筆法”的含義并以《鄭伯克段于鄢》為例說明其體現。P36-39《春秋》通過微言大義體現作者的褒貶之情,后來稱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為“春秋筆法”。《鄭伯克段于鄢》中:“書曰:鄭伯克段于鄢。”不言弟而稱段,因其不尊重兄長不像弟弟。用“克”字,則是因為兩個人如同兩個國君之間作戰。稱“鄭伯”略有譏諷之意,因其沒有教育好弟弟。4、《魯仲連義不帝秦》中魯仲連批駁辛垣衍的過程P55-56魯仲連批駁辛垣衍,分析矛盾,指陳利害,有理有據,義正詞嚴。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的作威作福反襯強秦為帝的可怕,然后用紂王烹鬼侯、鄂侯反襯秦帝的殘暴,可見尊秦為帝將反受其害。其次用鄒、魯尚知對抗來激發辛垣衍的正義感。最后歸結到如果投降秦國,將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擊破了“尊秦為帝”以保持自身榮華富貴的迷夢。5、《齊桓晉文之事》孟子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的說理方法P64以推行王道為中心,全文依次論述了實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據是“仁術”;從“不為”和“不能”的區別,說明實行仁政的途徑是推己及人;不實行仁政而行霸道的危險性。詳盡闡明仁政的內容,提出富民與教民的具體方案。在整個對話中,孟子根據對方心理因勢利導,始終掌握主動權,采用多種論辯技巧,十分具有說服力。6、《湘夫人》如何描寫湘君對湘夫人的思念?P94湘君在想象中,似乎看到湘夫人飄然降臨,實際上并未到來,于是望穿雙眼,焦灼地尋找;為了相約見面,湘君筑室水中,作好了一切準備;最后湘夫人還是沒來,湘君寂寞傷心,將衣物投入水中,寄托自己的思念。7、李斯《諫逐客書》的論說方法P102(1)用濃墨鋪陳,列舉事例。鋪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實,鋪陳了秦王所喜愛的大量生活享用,事例充實,鋪墊充足,加強了與下文的對比。(2)在論證上正反并舉,反復對比,層層深化。如第一段四君用客與“卻客不內”對比、第一段四君用客與第二段秦王輕客對比、第二段中重物與輕人對比,都在對比之中顯示逐客之謬誤。8、為什么說《諫逐客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P102(1)從內容來說,是對著逐客這事而發,全文緊緊扣住逐客以論說其錯誤,只抓住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完全從秦國的利益著眼,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2)李斯還順著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統一六國的關鍵問題,把秦國的霸業作為整篇諫書的靈魂,反復論述這個根本的利害關系,這就緊緊抓住了秦王的心,使秦王順理成章地接納其意見,并收回逐客令,達到了上書的目的。9、《迢迢牽牛星》如何借用神話傳說寫人間的相思離別之情?P151通篇描寫牽牛織女隔河相望而無法相聚的痛苦,把本來無情的星宿寫得如同人間被拆散的恩愛夫妻。表面上字字敘寫天上織女的思念之情,實際句句抒發人間思婦的離愁別恨。采用浪漫主義的想象,表達東漢時期動蕩社會中游子和思婦的現實痛苦。10、《迢迢牽牛星》中運用疊字的作用P151全詩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字詞語。疊字的運用,既增強了節奏的美感和音韻的協調,又自然而貼切地表達了物性與情思。11、曹丕《燕歌行》的藝術手法/曹丕《燕歌行》是如何塑造閨中女子形象的?P163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國現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在詩歌發展上有重要地位。詩中塑造了一個獨守空閨、深情思念遠方丈夫的女子形象。詩中有女子的外貌和行為的描寫,如淚下沾襟的悲切,百無聊賴的彈琴低唱;也刻畫了孤單寂寞的心態和因丈夫不歸而忐忑不安的疑慮;有秋風霜露、草木搖落等秋季景物的烘托,還有牽牛織女神話傳說的寄托,多種藝術手法的運用,使全詩情感表達曲折委婉,深沉動人。12、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的結構特點P166全詩七章,除第一章外,采取了轆轤體形式,即前章末句與后章首句互相勾連,使各章蟬聯相承。詩中還采用了不少問答句式,有的還放在各章的句首。一問一答,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又能使感情深化。各章之間緊密相連,一氣呵成,流轉自如,使感情的表達更加暢達而強烈。13、左思《詠史》(郁郁澗底松)的主旨、層次內容、藝術特色P177(1)揭露門閥制度下平庸的世家子弟竊據高位,英俊有才的寒門士子卻屈居下僚的不合理現象,是受壓抑者的不平之鳴。(2)全詩分三層。開頭四句以反常的自然現象為喻,對照鮮明強烈;中間四句從自然現象轉向社會現實,點明了前四句的寓意;最后四句用具體的史事作證,說明不合理現象的根源就是門閥制度。(3)藝術上采用對比手法,第一層對比采用比興手法,第二層對比由自然轉到社會,第三層對比是第二層對比的具體化,揭示了歷史的真實,表達了強烈的憤懣與不平。14、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的藝術特色。P186(1)全詩結構細密。以游行為線索,寫一天行程,時間空間的變換十分清晰。“昏旦”是一天,與“出谷”、“入舟”的時間相應;從石壁經湖中還家,行進的路線分明。(2)詩中景、情、理熔為一爐。詳寫湖中景物,景物描寫又重在寫人的感受,由美麗的景色產生愉悅之情,由怡情升華到人生曠達之理,并奉為養生之道,自然而然,水到渠成。(3)詩中多用對偶,語言工致。15、丘遲《與陳伯之書》的對比手法。P197-198信中運用對比,使言辭動人,說理透辟。如第一段將陳伯之的由齊入梁與由梁降魏作對比,包括兩層意思,認識上是明智與昏憒的對比,結果則是“壯”與“劣”的對比。又如第三段中北魏政權的分崩離析與梁朝的“皇帝盛明”之間國勢強弱的對比,就今昔、利害、對錯、敵我各個方面展開,顯得十分周全有力。作為一篇駢文,信中用典較多,或明用,或暗用,或對照,都增加了情理的內涵。16、孔稚珪《北山移文》對比手法和擬人手法的運用。PP202-203(1)對比手法:首先,以歷史上的真隱士與假隱士比較,真隱士品性高潔,假隱士“終始參差”,反復多變。其次,以假隱士周子前后的思想行動對比。初隱時“風情張日,霜氣橫秋”,不可一世;朝廷詔書一到,就眉飛色舞,表里不一,虛偽做作。再次,以假隱士出山以后的忙碌得意與山林寂寞悲憤作對比,對假隱士進行譴責。層層揭開假隱士的偽善面目。(2)擬人手法:通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借鐘山神靈之口以事聲討,使敘事抒情都帶上強烈的主觀色彩。對山林景物的描寫,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更表現的惟妙惟肖,風云泉石似乎都染上了人的感情,代替作者嬉笑怒罵,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17、干寶《李寄》的思想內容、李寄斬蛇的過程、人物形象P204(1)《李寄》記敘了少女李寄斬蛇除害的英雄事跡,歌頌了她勇敢機智、不畏兇暴的斗爭精神。這個故事也具有反對愚昧迷信、反對重男輕女的深刻意義。(2)李寄挺身而出斬蛇,是為了反對封建歧視和反抗不公平的命運。斬蛇之前,她作了充分的準備,備劍,帶狗,做了飯團。與蛇斗,啖蛇、放犬、劍斫,步驟分明,終于殺死大蛇。此外,當地官吏的昏庸、怯懦、無能,反襯出李寄的清醒、勇敢、能干。18、《周處》是如何寫周處改過自新的P208(1)周處改過自新,突出三點:一是“俠氣”,年輕時“兇彊”,“暴犯百姓”,但有俠氣,故答應殺虎斬蛟;(2)二是“有自改意”,發現其“為人情所患”,立即就有悔改之意;(3)三是陸云對他的教誨。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終于改惡從善,成為“忠臣孝子”。(4)全篇立意鮮明,有詳有略,情理相得,很有教育意義。19、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藝術特點/表達的人生感喟P232詩歌前兩句從時間角度著筆,縱貫古今,表露出對古代禮賢明君的仰慕和自己生不逢時的哀怨,蘊含著歷史綿長而人生短暫的悲感。第三句從空間角度著筆,俯仰天地,蘊含著宇宙無限和自我渺小的感嘆。因天地廣闊、歲月無情,第四句便突現了詩人獨立蒼茫、愴然涕下的自我形象。20、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P234(1)思想內容:此詩描繪了春江花月夜幽美恬靜的景色,由此生發出對宇宙奧秘與人生真諦的思索,對游子思婦面對良辰美景卻天各一方的惋惜。雖有憂愁感傷情緒,但掩抑不住對青春的珍惜、對生命的依戀、對社會生生不息的欣慰,對夫妻重逢的美好企盼。(2)藝術特色:①以“月”為中心,將詩情、畫意、哲理融為一體。月亮既是景物描寫的主體,又是離情別緒的背景,詩中的各種景物都籠罩在迷人的月色之下,漸次展開優美的畫面;而正是這月色,引發、渲染、寓托了游子思婦相思離別之情,也融入了詩人宇宙永恒、生命短促的理性思考。情、景、理的交匯在詩中構成了空靈蘊藉、幽美邈遠的意境。②語言優美清麗,音韻動蕩婉轉。全詩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加上多處用頂針和回環手法,音樂節奏感優美而強烈。21、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的藝術特色P235此詩望人援引,巧用比興手法,暗蘊旨意。前四句詠洞庭湖蒸騰激蕩的景象,意在言外,可視為詩人政治懷抱和進取心態的寫照。后四句就眼前洞庭湖水順勢作喻,翻用典故,不露干乞之痕。22、李白《蜀道難》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在詩中三次重復的作用P242-243《蜀道難》可以分為三段,“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是綰連三個部分的線索,使全詩一氣貫通;同時,這兩句在詩中的三次重復,猶如一首樂曲的主旋律,奠定了全詩的基調。23、李白《蜀道難》的浪漫主義風格P243此詩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風格。首先是詩人依靠豐富奇特的想象來形容蜀道的奇險無比,令人嘆為觀止;其次又運用極度夸張的筆法,寫出蜀道山水的非凡氣勢;再加上詭麗的神話傳說,為蜀道涂抹上蒼涼迷離的色彩。這三方面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做到了以超現實的形象表現詩人的現實情感。24、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浪漫主義特色P246這首詩所展現的綺麗恍惚、繽紛多彩的藝術境界,首先得之于詩人非凡的想象。詩人在夢中升天乘云,想落天外,這種超現實的虛擬境界,其中積淀了他長期漫游名山大川的經歷、中國古代美麗的神話傳說,以及屈原楚辭作品的意境,這些都是詩人豐富想象的素材。其次得之于大膽的夸張,對天姥山的雄偉氣勢、對登山之路的異常奇險、對眾仙聚會的熱烈場面的描寫,都因詩人的夸張筆法而呈現出新奇之感。詩歌充滿著浪漫主義的絢麗情調。25、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是怎樣抒發跌宕起伏的情緒的?P247此詩的情感線索乍看似倏來忽往,續接無端,實際上還是脈絡清晰,有跡可循。詩歌每隔四句即換韻,換韻凡三,結構也可依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四句,緊扣詩題寫餞席上的勸客之辭,借此也抒發了詩人的抑塞不平之氣。第二部分四句對贈行對象頌揚和勉勵,同時也不避自舉,并于此關合了題中的謝朓樓和校書郎。第三部分四句寫贈別時的勸慰和共勉,抒發了離愁和滿腹牢騷,但仍不失豪壯和灑脫。詩中常以“壯思”抵御“煩憂”,然而又常掩抑不住郁悶與不平,故情緒跌宕起伏,詩意縱橫開闔。26、李白《將進酒》的夸張手法。P248(1)以巨大的數目字進行修飾,用來加強情感的氣勢和力度。比如詩中用“千金”“三杯酒”“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表現豪邁詩情。(2)以反向對比來揭示詩意。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天上來”與“不復回”的反向,更顯黃河的壯浪,人生的渺小;“朝如青絲暮成雪”,是“朝”與“暮”的反向,把本來短暫的生命說得更為短暫。27、杜甫《兵車行》的思想內容P255揭露了統治者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全詩分為三部分。自起句至“哭聲直上干云霄”為第一部分,詩人用白描手法寫征人出發、親人送別的場面,揭示擴邊戰爭的罪惡。第二部分自“道傍過者問行人”至“被驅不異犬與雞”,用問答句提起,以征夫之口,先敘述其終生征戰之苦,繼而寫在擴邊戰爭直接影響下農村凋敝的景象,真實反映了戰爭給人民生活而社會現實帶來的災難。第三部分自“長者雖有問”至篇末,寫地方官吏的催租逼稅,無異雪上加霜,并把筆觸伸向寧可生女不生男的社會心理,最后以鬼哭與開頭的人哭相呼應,以悲劇情調進一步譴責戰爭的罪惡后果。28、杜甫《登高》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聯的豐富內涵P260“萬里悲秋”兩句,十四字之間有多層可悲的含義:在他鄉作客,一可悲;經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正當蕭瑟之秋,四可悲;重陽佳節無賞心樂事,五可悲;獨自登臺,六可悲;抱病登臺七可悲;多病纏身,八可悲;年過半百一事無成,九可悲。對內心情感深層開掘,把無限心酸壓縮在一聯之中,語言概括而感情容量極大。29、李華《吊古戰場文》的句式特點。P267句式在整齊中求錯綜,大體四言為主,間用五六七言,駢散相間,奇偶錯雜,相對于通篇四六言的駢文,更為靈活自由。而且每段押韻,平仄交錯,有抑揚抗墜的韻律美;加上各段開頭多以“吾聞夫”“吾想夫”“吾聞之”提領全段文字,使文氣流蕩,不致板滯。30、杜甫《又呈吳郎》所表現的情懷及藝術表現手法P261(1)杜甫通過勸說吳郎不要禁止老婦人打棗這件小事,充分表達了對貧苦百姓的關懷和同情,并進一步揭示造成百姓困窮的社會根源是累年戰亂、官府征斂,反映了杜甫仁民愛物、心憂天下的博大情懷。(2)詩歌采用了以小見大、由近及遠的藝術表現手法,從一件圍籬防竊的生活瑣事,一位寡婦撲棗充饑的個人苦況,想到廣大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從對寡婦遭遇的同情,擴展為對時局艱難的憂慮;從寡婦的哭訴,挖掘出造成悲劇的社會根源。31、韓愈《山石》的結構層次P271全詩二十句,可分四部分。前四句為第一部分,寫進山到寺的一路景色和作者感受。“僧言古壁佛畫好”以下四句為第二部分,寫寺中和尚的熱情招待。“夜深靜臥百蟲絕”以下八句為第三部分,寫夜宿山寺的見聞和天明離寺下山的晨游。末四句為第四部分,以議論、抒懷作結,表現了此次游山引發的感慨。32、韓愈《聽穎師彈琴》的內容結構特色P272此詩分為兩部分。前十句以形象的比喻摹寫聲音。自“嗟余有兩耳”以下八句,以自己聽琴的感受來烘托琴聲的美妙、演奏的高超。全篇詩情起伏,富于變化。不僅上段與下段,上聯和下聯,甚至一句之中也起落變化,極具掩抑頓挫之妙。33、韓愈《張中丞傳后敘》的人物描寫方法。P277(1)細節描寫。如南霽云的斷指拒食、抽矢射塔;張巡的好學、記憶超群和臨刑不亂等。(2)英雄人物的不同性格映襯。如張巡之從容鎮定、博聞強記,許遠之寬厚謙和、為國讓賢,南霽云之忠貞剛烈、嫉惡如仇,一經映襯,愈顯光彩。(3)反面人物對英雄人物的反襯。反面人物賀蘭進明的卑劣無恥,也有力地反襯出英雄們的磊落胸懷和凜然正氣。34、韓愈《張中丞傳后敘》敘議結合的特色P277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是議論與敘事的緊密結合。前半部分側重議論,針對污蔑許遠的謬論進行駁斥,在駁斥中補敘許遠的事跡,以補李翰《張巡傳》之不足,并高度贊揚了張巡、許遠“守一城,捍天下”的歷史功績。后半部分側重敘事,著重記敘南霽云的動人事跡,并補敘了張巡、許遠的一些軼事,為睢陽保衛戰中的幾位英雄人物塑像立傳。前、后兩部分既有分工,又有內在聯系:前者之議論為后者敘事之“綱領”,后者之敘事是為前者之議論提供事實佐證。議論與敘事相結合,兩部分都緊緊圍繞著贊揚英雄、斥責小人的主題。35、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的意旨P282作者借歌詠晉吳興亡事跡,感慨地形之險不足依恃,歸于國家統一畢竟是大勢所趨。通過懷古,既警告藩鎮割據勢力勿擁兵自雄,又告誡當政者以六朝興亡為鑒,應居安思危。36、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中情景交融的特點P283-284首聯寫登樓,起勢極高,境界闊遠,點明愁思,為以下逐層抒寫渲染了氣氛。頷聯寫近處所見景物,從景物聯想到自己的政治遭遇,感慨遙深。頸聯放開寫遠方景物,景中寓懷念同道之情。尾聯以“共來”扣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公司股東合作合同協議書
- 叉車的車輛租賃合同
- 承接工程招投標合同
- 保安服務管理合同協議書
- 公共廁所改造合同
- 企業公司股東借款合同
- 承包維修協議合同
- 執行協議還是合同
- 合資車輛合同協議
- 解除合同協議書去哪里拿
- 瓶裝液化氣送氣工培訓
- 【MOOC】中醫與辨證-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零星維修工程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風電制氫制甲醇一體化示范制氫制甲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申批立項
- 2024年教科版(廣州版)英語五年級上冊期中模擬測試卷(無答案)
- 2024年人力資源行業變革: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應用
- 2024-2030年中國玩偶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競爭力策略分析報告
- 上門按摩企業標準操作實務白皮書-愛尚往約企業標準開源手冊 2024
- 吉利并購沃爾沃績效分析
- DB11T 1028-2021 民用建筑節能門窗工程技術標準
- GB/T 32151.25-2024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第25部分:食品、煙草及酒、飲料和精制茶企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