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回收利用作業指導書TOC\o"1-2"\h\u20128第一章工業廢水處理概述 2243531.1工業廢水分類及特點 2163041.1.1工業廢水分類 255651.1.2工業廢水特點 3252451.1.3物理處理技術 3113471.1.4化學處理技術 396941.1.5生物處理技術 3159111.1.6組合處理技術 330121.1.7資源回收利用技術 312271第二章工業廢水預處理 4274111.1.8廢水預處理目的 458031.1.9廢水預處理工藝 4166501.1.10廢水預處理設備選型 4117531.1.11廢水預處理設備操作 52308第三章物理法處理工業廢水 585741.1.12概述 5281271.1.13沉淀法 6199041.1.14澄清法 630101.1.15概述 6293711.1.16過濾法 6279061.1.17離心法 731235第四章化學法處理工業廢水 78171.1.18概述 7112711.1.19中和法 796251.1.20氧化還原法 822804第五章生物法處理工業廢水 9104271.1.21概述 9234091.1.22處理原理 9323851.1.23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9171961.1.24影響因素 933971.1.25概述 10167951.1.26處理原理 1071391.1.27厭氧生物處理工藝 10229431.1.28影響因素 1025442第六章工業廢水深度處理 10171831.1.29概述 1169201.1.30膜分離技術的分類 1190581.1.31膜分離技術的應用 11147911.1.32概述 1223481.1.33吸附劑的分類 12164941.1.34吸附法的應用 1221194第七章工業廢水中有害物質處理 12148481.1.35概述 1354881.1.36處理方法 13194831.1.37處理流程及操作要求 1362941.1.38概述 14162251.1.39處理方法 14197711.1.40處理流程及操作要求 1426673第八章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 15102881.1.41運行維護目標 15231021.1.42運行維護內容 15163531.1.43監測目的 15260511.1.44監測內容 16207841.1.45監測頻率與數據分析 164959第九章工業廢水資源回收利用 16113601.1.46概述 17153351.1.47廢水回用技術的分類 17210261.1.48廢水回用技術的應用 179421.1.49概述 1726261.1.50廢水中有價值物質分類 17320121.1.51廢水中有價值物質回收技術 17185691.1.52廢水中有價值物質回收應用 185171第十章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回收利用發展趨勢 1865971.1.53物理法技術創新 18139661.1.54化學法技術創新 18251241.1.55生物法技術創新 18312981.1.56資源回收利用策略 19161861.1.57資源回收利用前景 19第一章工業廢水處理概述1.1工業廢水分類及特點1.1.1工業廢水分類工業廢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其來源廣泛,種類繁多。根據廢水的性質和來源,工業廢水可分為以下幾類:(1)按來源分類:可分為工藝廢水、循環水、冷卻水、洗滌水等。(2)按成分分類:可分為有機廢水、無機廢水、混合廢水等。(3)按污染物性質分類:可分為重金屬廢水、酸堿廢水、染料廢水、石油化工廢水等。1.1.2工業廢水特點(1)成分復雜:工業廢水中含有多種污染物,包括有機物、無機物、懸浮物、重金屬等。(2)污染物濃度高:工業廢水中污染物濃度較高,對環境的影響較大。(3)處理難度大:由于工業廢水成分復雜,處理方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4)資源價值高:工業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價資源,如重金屬、有機物等,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第二節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發展現狀1.1.3物理處理技術物理處理技術主要包括過濾、沉淀、離心、膜分離等。這些方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脂、重金屬等污染物。目前物理處理技術在我國工業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1.4化學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包括中和、氧化還原、絮凝、電解等。這些方法通過化學反應將廢水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或易于去除的物質。化學處理技術在處理重金屬廢水、酸堿廢水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1.1.5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膜生物反應器等。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實現廢水凈化。生物處理技術在處理有機廢水、氨氮廢水等方面具有優勢。1.1.6組合處理技術組合處理技術是指將多種處理技術聯合應用,以提高廢水處理效果。例如,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組合工藝,可以實現對復雜廢水的有效處理。1.1.7資源回收利用技術資源回收利用技術主要包括廢水中有價資源的回收、廢水循環利用等。這些技術可以實現廢水中有價資源的回收,降低廢水排放量,提高資源利用率。我國環保法規的不斷完善和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的不斷創新,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仍需進一步研究和開發。第二章工業廢水預處理第一節廢水預處理目的與工藝1.1.8廢水預處理目的(1)降低污染物濃度:廢水預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為后續處理工藝創造良好的條件。(2)減少后續處理負荷:通過預處理,可以減少后續處理工藝的負荷,提高處理效果。(3)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預處理過程中,可回收部分有價值的資源,提高整體資源利用率。(4)保護生態環境:預處理后的廢水,其污染物濃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小。1.1.9廢水預處理工藝(1)物理預處理:主要包括格柵、篩網、沉砂池、調節池等設施,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漂浮物、油脂等。(2)化學預處理:利用化學藥劑對廢水進行處理,包括混凝沉淀、氧化還原、中和等過程,用于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有機物等污染物。(3)生物預處理:利用微生物對廢水進行處理,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等,主要用于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4)物理化學預處理:結合物理和化學方法,如膜分離、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等,用于深度處理廢水中的污染物。第二節廢水預處理設備選型與操作1.1.10廢水預處理設備選型(1)格柵:根據廢水中的懸浮物大小和含量,選擇適當間隙的格柵。間隙越小,去除效果越好,但易堵塞。(2)篩網:根據廢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含量,選擇適當孔徑的篩網。孔徑越小,去除效果越好,但處理能力降低。(3)沉砂池:根據廢水中懸浮物的含量和粒徑,選擇合適的沉砂池類型和尺寸。(4)調節池:根據廢水的流量和濃度變化,選擇合適的調節池容量和停留時間。(5)混凝沉淀設備:根據廢水中的污染物類型和含量,選擇合適的混凝劑和沉淀設備。(6)氧化還原設備:根據廢水中的污染物類型和含量,選擇合適的氧化還原藥劑和設備。(7)生物處理設備:根據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和微生物特性,選擇合適的生物處理設備。1.1.11廢水預處理設備操作(1)格柵:定期清理格柵,防止堵塞。注意調節格柵間隙,以適應廢水中的懸浮物變化。(2)篩網:定期清洗篩網,保持暢通。根據廢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含量,適時調整篩網孔徑。(3)沉砂池:定期清理沉砂池,防止泥沙積累。注意調整沉砂池的停留時間,以適應廢水中的懸浮物變化。(4)調節池:保持調節池內水位穩定,根據廢水流量和濃度變化調整停留時間。(5)混凝沉淀設備:合理調整混凝劑的投加量和沉淀設備的運行參數,保證處理效果。(6)氧化還原設備:根據廢水中的污染物類型和含量,調整氧化還原藥劑的投加量和設備運行參數。(7)生物處理設備:保持生物池內微生物的生長環境穩定,定期檢查微生物活性,調整設備運行參數。第三章物理法處理工業廢水第一節沉淀與澄清1.1.12概述沉淀與澄清是工業廢水處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或離心力使廢水中的懸浮物沉降,從而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該方法操作簡單,運行成本低,適用于處理含有大量懸浮物的廢水。1.1.13沉淀法(1)重力沉淀法重力沉淀法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廢水中的懸浮物自然沉降。該方法適用于處理低濃度懸浮物的廢水,如造紙、紡織、食品等行業的廢水。(2)氣浮法氣浮法是通過向廢水中通入微小氣泡,使懸浮物附著在氣泡上,借助氣泡的浮力將懸浮物帶到水面,從而實現固液分離。該方法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懸浮物的廢水,如石油、化工、皮革等行業的廢水。1.1.14澄清法(1)明礬澄清法明礬澄清法是指在廢水中加入明礬,利用明礬的水解產物對懸浮物進行吸附、架橋、凝聚,使其形成絮體,然后通過重力沉淀實現固液分離。該方法適用于處理含有細小懸浮物的廢水。(2)高分子絮凝劑澄清法高分子絮凝劑澄清法是指在廢水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劑,利用其優異的絮凝功能,將廢水中的懸浮物凝聚成絮體,然后通過重力沉淀實現固液分離。該方法適用于處理含有難降解懸浮物的廢水。第二節過濾與離心1.1.15概述過濾與離心是工業廢水處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過濾介質或離心力將廢水中的懸浮物分離出來。該方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適用于處理含有細小懸浮物的廢水。1.1.16過濾法(1)普通過濾法普通過濾法是指將廢水通過過濾介質(如石英砂、活性炭等),使懸浮物被截留在過濾介質表面,從而實現固液分離。該方法適用于處理含有較大懸浮物的廢水。(2)微孔過濾法微孔過濾法是指利用微孔過濾介質(如陶瓷、聚丙烯等),將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截留,從而實現固液分離。該方法具有較高的過濾精度,適用于處理含有微小懸浮物的廢水。1.1.17離心法(1)沉降離心法沉降離心法是利用離心力使廢水中的懸浮物沉降,從而實現固液分離。該方法適用于處理含有高濃度懸浮物的廢水。(2)離心分離法離心分離法是利用離心力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與水分離,從而實現固液分離。該方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適用于處理含有細小懸浮物的廢水。第四章化學法處理工業廢水1.1.18概述化學法處理工業廢水是通過化學反應改變廢水中污染物的化學性質,使其轉化為無害物質或易于去除的物質。化學法處理具有操作簡便、處理效果穩定等優點,在工業廢水處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主要介紹中和法和氧化還原法兩種常用的化學處理方法。1.1.19中和法(一)原理中和法是通過酸堿中和反應,將廢水中的酸性或堿性物質轉化為中性物質,從而降低廢水的酸堿度,達到處理目的。中和反應的基本原理是酸和堿在一定條件下反應鹽和水。(二)工藝流程(1)預處理: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包括去除懸浮物、調整pH值等。(2)中和反應:將預處理后的廢水與適量的酸或堿進行中和反應。(3)沉淀:中和反應后,產生的鹽類物質可能形成沉淀,需要進行沉淀處理。(4)過濾:將沉淀物與水分離,得到處理后的廢水。(5)污泥處理:對產生的污泥進行處理,如濃縮、脫水等。(三)操作要點(1)選擇合適的酸堿比例:根據廢水的酸堿度,選擇適量的酸或堿進行中和。(2)控制反應溫度:反應溫度對中和效果有較大影響,應控制在適宜范圍內。(3)攪拌:保證廢水與酸堿充分混合,提高中和效果。(4)監測pH值:實時監測廢水的pH值,調整酸堿投加量。(四)適用范圍中和法適用于處理含酸性或堿性物質的工業廢水,如電鍍廢水、造紙廢水等。1.1.20氧化還原法(一)原理氧化還原法是通過氧化劑或還原劑與廢水中的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其轉化為無害物質或易于去除的物質。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原理是電子的轉移。(二)工藝流程(1)預處理: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包括去除懸浮物、調整pH值等。(2)氧化還原反應:將預處理后的廢水與適量的氧化劑或還原劑進行氧化還原反應。(3)沉淀:氧化還原反應后,產生的沉淀物需要進行沉淀處理。(4)過濾:將沉淀物與水分離,得到處理后的廢水。(5)污泥處理:對產生的污泥進行處理,如濃縮、脫水等。(三)操作要點(1)選擇合適的氧化劑或還原劑:根據廢水中污染物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氧化劑或還原劑。(2)控制反應條件: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條件對氧化還原效果有較大影響,應控制在適宜范圍內。(3)攪拌:保證廢水與氧化劑或還原劑充分混合,提高氧化還原效果。(4)監測污染物濃度:實時監測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調整氧化劑或還原劑的投加量。(四)適用范圍氧化還原法適用于處理含有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離子等污染物的工業廢水,如制藥廢水、印染廢水等。第五章生物法處理工業廢水第一節好氧生物處理1.1.21概述好氧生物處理是指在充足的溶解氧條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為無害物質的過程。該方法具有處理效率高、運行成本低、操作簡便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處理。1.1.22處理原理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微生物通過攝取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物質,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細胞物質和代謝產物。具體過程如下:(1)微生物吸附: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進入微生物細胞內。(2)有機物降解:微生物通過代謝作用將有機污染物降解為二氧化碳、水、硝酸鹽等無害物質。(3)細胞合成:微生物利用降解產物合成自身的細胞物質。1.1.23好氧生物處理工藝(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物處理的一種典型工藝,通過曝氣使微生物與廢水充分混合,形成活性污泥,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對廢水進行處理的方法,如生物轉盤、生物濾池等。(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BR是一種間歇式好氧生物處理工藝,通過周期性改變反應池內的溶解氧濃度,實現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1.1.24影響因素(1)溶解氧:溶解氧是好氧生物處理的必要條件,其濃度對微生物的生長和有機物降解速率有直接影響。(2)溫度:溫度影響微生物的代謝速率,適宜的溫度范圍一般為1535℃。(3)pH值:pH值對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有重要影響,適宜的pH值范圍為6.58.5。(4)營養物質:微生物生長需要一定的營養物質,如碳、氮、磷等,應保證廢水中的營養物質平衡。第二節厭氧生物處理1.1.25概述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的過程。該方法具有處理效率高、能耗低、適應性強等優點,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1.1.26處理原理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厭氧微生物通過還原性代謝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等無害物質。具體過程如下:(1)有機物水解:厭氧微生物分泌胞外酶,將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2)有機物發酵:厭氧微生物將小分子有機物發酵為短鏈脂肪酸、醇、二氧化碳等中間產物。(3)甲烷發酵:甲烷古菌利用中間產物甲烷和二氧化碳。1.1.27厭氧生物處理工藝(1)UA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是一種典型的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具有結構簡單、運行穩定、處理效率高等特點。(2)厭氧濾池:厭氧濾池是利用填料表面附著的厭氧微生物膜對廢水進行處理的方法。(3)厭氧流化床:厭氧流化床是一種以載體流化床為生物載體的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和穩定性。1.1.28影響因素(1)溫度:溫度對厭氧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有重要影響,適宜的溫度范圍一般為3040℃。(2)pH值:pH值影響厭氧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適宜的pH值范圍為6.57.5。(3)有機負荷:有機負荷是影響厭氧生物處理效果的關鍵因素,應控制適宜的有機負荷范圍。(4)營養物質:厭氧微生物生長需要一定的營養物質,如碳、氮、磷等,應保證廢水中的營養物質平衡。第六章工業廢水深度處理第一節膜分離技術1.1.29概述膜分離技術是一種高效、環保的物理分離方法,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深度處理領域。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半透膜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截留,實現廢水凈化和資源回收。膜分離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占地面積小、能耗低等優點,已成為我國工業廢水處理的重要技術手段。1.1.30膜分離技術的分類(1)微濾(MF)微濾是一種以微孔膜為分離介質的膜分離技術,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細菌等微生物。微濾膜孔徑一般在0.1~10μm之間,適用于預處理和深度處理。(2)超濾(UF)超濾是一種介于微濾和納濾之間的膜分離技術,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蛋白質、病毒等大分子污染物。超濾膜孔徑一般在0.01~0.1μm之間,具有較高的分離效率。(3)納濾(NF)納濾是一種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膜分離技術,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有機物等污染物。納濾膜孔徑一般在1~10nm之間,具有較高的脫鹽率和截留率。(4)反滲透(RO)反滲透是一種以高壓泵為動力,利用半透膜對廢水中的離子、有機物等進行截留的膜分離技術。反滲透膜孔徑一般在0.1~1nm之間,具有極高的分離效率。1.1.31膜分離技術的應用(1)工業廢水預處理膜分離技術可作為工業廢水預處理手段,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等污染物,為后續處理工藝創造有利條件。(2)工業廢水深度處理膜分離技術可對工業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實現廢水凈化和資源回收。例如,采用反滲透技術處理化工廢水,可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質,降低廢水排放量。(3)工業廢水回用膜分離技術可實現工業廢水的回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例如,采用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紡織廢水,可實現廢水達標排放和回用。第二節吸附法1.1.32概述吸附法是一種利用吸附劑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吸附、富集和分離的方法。吸附法具有操作簡便、效果好、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在工業廢水深度處理中具有重要意義。1.1.33吸附劑的分類(1)活性炭吸附劑活性炭是一種具有極高孔隙率的吸附劑,對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活性炭吸附法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如制藥廢水、染料廢水等。(2)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劑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具有離子交換功能的吸附劑,可對廢水中的離子型污染物進行吸附。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法適用于處理含有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等廢水。(3)生物吸附劑生物吸附劑是一種利用微生物對污染物進行吸附的吸附劑。生物吸附法具有成本低、吸附效果好等優點,適用于處理含有有機物、重金屬等廢水。1.1.34吸附法的應用(1)工業廢水預處理吸附法可作為工業廢水預處理手段,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降低后續處理工藝的負荷。(2)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吸附法可對工業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實現廢水凈化和資源回收。例如,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處理石油化工廢水,可去除其中的異味、有機物等污染物。(3)工業廢水回用吸附法可實現工業廢水的回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例如,采用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法處理電子廢水,可回收其中的金屬離子,實現廢水達標排放和回用。第七章工業廢水中有害物質處理第一節重金屬離子處理1.1.35概述重金屬離子是工業廢水中常見的有害物質,主要包括鉛、汞、鎘、鉻、鎳等。這些重金屬離子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積累性,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對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進行處理是保障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的重要環節。1.1.36處理方法(1)化學沉淀法化學沉淀法是利用化學反應將重金屬離子轉化為難溶的沉淀物,從而實現去除。常用的沉淀劑有氫氧化物、硫化物、磷酸鹽等。該方法操作簡便、成本較低,但處理效果受水質影響較大。(2)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吸附,再通過再生過程將其轉化為可回收的金屬資源。該方法處理效果好,但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較高。(3)膜分離法膜分離法是利用膜材料對重金屬離子進行截留,實現廢水凈化。常用的膜材料有納濾、反滲透等。該方法操作簡便、水質穩定,但膜材料易堵塞,需定期更換。(4)生物處理法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將重金屬離子轉化為生物體可利用的形式,從而降低其毒性。該方法適用于低濃度重金屬廢水的處理,但處理效果受微生物活性影響。1.1.37處理流程及操作要求(1)預處理: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包括調節pH值、加入沉淀劑等,使重金屬離子形成沉淀。(2)混合攪拌:將預處理后的廢水與沉淀劑混合,充分攪拌,使重金屬離子與沉淀劑發生反應。(3)沉淀:將混合后的廢水靜置,使重金屬離子沉淀。(4)濾渣處理:將沉淀后的濾渣進行濃縮、干燥、回收等處理。第二節有機污染物處理1.1.38概述有機污染物是工業廢水中的另一類有害物質,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苯乙烯等揮發性有機物(VOCs)以及難降解有機物。這些有機污染物具有較高的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積累性,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對工業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處理是保障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的關鍵環節。1.1.39處理方法(1)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如活性炭、沸石等)對有機污染物進行吸附,從而實現去除。該方法操作簡便、吸附速度快,但吸附劑易飽和,需定期更換。(2)化學氧化法化學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劑(如臭氧、過氧化氫等)將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為無害物質。該方法處理效果好,但氧化劑用量較大,成本較高。(3)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在化學氧化法的基礎上,引入催化劑以提高氧化效率。該方法處理效果優于化學氧化法,但催化劑選擇和操作條件要求較高。(4)生物處理法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降解為無害物質。該方法適用于低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但處理效果受微生物活性、廢水水質等因素影響。1.1.40處理流程及操作要求(1)預處理: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包括調節pH值、加入氧化劑等,以提高有機污染物降解速率。(2)混合攪拌:將預處理后的廢水與吸附劑或催化劑混合,充分攪拌,使有機污染物與吸附劑或催化劑接觸。(3)氧化反應:在適宜的條件下,利用氧化劑或催化劑將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4)生物降解:將氧化后的廢水進行生物處理,利用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降解為無害物質。(5)濾渣處理:將生物處理后的濾渣進行濃縮、干燥、回收等處理。第八章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第一節設施運行維護1.1.41運行維護目標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工作,旨在保證設施安全、穩定、高效地運行,降低故障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廢水處理效果。1.1.42運行維護內容(1)定期檢查(1)檢查設備運行狀態,發覺異常情況及時處理;(2)檢查設備連接管道、閥門、泵等部件的磨損、腐蝕情況,發覺問題及時更換;(3)檢查電氣系統,保證供電穩定、無故障;(4)檢查自動控制系統,保證運行參數準確、可靠。(2)定期保養(1)對設備進行清潔、除銹、潤滑等保養工作;(2)對設備關鍵部件進行檢測、維修,保證其正常運行;(3)對電氣系統進行檢測、維修,保證設備供電穩定;(4)對自動控制系統進行檢測、維修,保證運行參數準確。(3)故障處理(1)發覺設備故障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廢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2)對故障設備進行維修、更換,直至恢復正常運行;(3)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預防措施,避免類似故障再次發生。(4)安全生產(1)加強員工安全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保證設施運行安全;(3)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覺安全隱患及時整改。第二節廢水處理效果監測1.1.43監測目的廢水處理效果監測旨在實時掌握廢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保證廢水處理效果達到設計要求,為設施運行調整提供依據。1.1.44監測內容(1)水質監測(1)對廢水進水、出水進行定期取樣,檢測水質指標,如COD、BOD、SS、NH3N等;(2)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檢測,了解污泥性質及處理效果。(2)設備運行參數監測(1)監測設備運行電壓、電流、功率等參數,判斷設備運行狀態;(2)監測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為設備運行調整提供依據。(3)自動控制系統監測(1)監測自動控制系統運行狀態,保證運行參數準確、可靠;(2)監測自動控制系統的報警、故障等信息,及時處理。(4)環境監測(1)監測廢水處理設施周邊環境,如氣味、噪聲等;(2)監測廢水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濃度,保證符合排放標準。1.1.45監測頻率與數據分析(1)監測頻率(1)水質監測:根據廢水處理設施規模及工藝要求,確定監測頻率;(2)設備運行參數監測:實時監測;(3)自動控制系統監測:實時監測;(4)環境監測:定期監測。(2)數據分析(1)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廢水處理效果及設備運行狀況;(2)根據數據分析結果,調整設備運行參數,優化廢水處理效果;(3)對監測數據進行匯總、整理,為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提供依據。第九章工業廢水資源回收利用第一節廢水回用技術1.1.46概述廢水回用技術是指將經過適當處理的工業廢水,根據水質要求,回用于工業生產或其他用途的過程。廢水回用技術不僅可以減輕環境壓力,節約水資源,還能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以下為本章廢水回用技術的詳細論述。1.1.47廢水回用技術的分類(1)物理法:主要包括過濾、沉淀、離心、蒸發等方法,適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和部分溶解性物質。(2)化學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中和、氧化還原、電解等方法,適用于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3)生物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等方法,適用于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4)復合處理法:將上述方法相結合,以提高廢水處理效果。1.1.48廢水回用技術的應用(1)工業生產回用:將處理后的廢水回用于工業生產過程中,如循環冷卻水、工藝用水等。(2)生活用水回用:將處理后的廢水回用于生活用水,如沖廁、綠化、洗滌等。(3)農業灌溉回用:將處理后的廢水回用于農業灌溉,降低農業用水壓力。第二節廢水中有價值物質回收1.1.49概述廢水中有價值物質回收是指將廢水中的有價物質進行提取和回收,實現資源化利用。以下為本章廢水中有價值物質回收的詳細論述。1.1.50廢水中有價值物質分類(1)有機物:如油脂、蛋白質、糖類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2)無機物:如重金屬、稀有金屬、非金屬等,具有很高的回收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艇碼頭泊位租賃及水上活動策劃服務合同
- 新能源汽車技術保障與售后服務補充協議
- 收入增長子女撫養金動態調整合同
- 深海資源開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人獨家合作協議
- 農業產業園農業園區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協議
- 綠色建筑碳排放權交易稅收優惠合同
- 抖音短視頻用戶權益保護與投訴處理合同
- 秋季傳染病健康教育(小學)
- 護理部護理不良事件分析
- 年產6000噸引發劑A、3000噸雙二五硫化劑等精細化工產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拿地申報
- 小學生德育教育ppt課件
- 《菱形的判定》教學設計(共3頁)
- 配電箱系統圖
- 精選靜電感應現象的應用練習題(有答案)
- 電纜井工程量計算
- 初中音樂--人聲的分類--(1)pptppt課件
- 育種學 第6章雜交育種
- 小作坊生產工藝流程圖(共2頁)
- 生態瓶記錄單
- 鋼芯鋁絞線參數
- 音王點歌機800S加歌操作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