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城南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城南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城南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城南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城南中學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三一模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共48分)1.(本題3分)在中世紀的西歐,國王頒布給城市的特許狀一般會規定:任何人(逃奴)來到這個市鎮,只要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主人的追捕;此后,除了國王以外的任何人對他都不再有領主權,即他成了自由人。這些規定()A.鞏固了西歐封君封臣制度B.有利于國家治理模式變革C.源自資本主義經濟的推動D.旨在提高城市自治的水平2.(本題3分)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上任伊始,搶在美國前面與中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1973年9月,日本與北越簽署聯合聲明,宣布建交。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采取了與其盟國美國截然不同的“新中東政策”,改善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從而成功擺脫了石油危機。由此可推知,20世紀70年代,日本外交()A.徹底擺脫了“冷戰思維”的影響B.朝著“大國外交”方向轉型C.是資本主義陣營開始分化的例證D.助推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3.(本題3分)《天朝田畝制度》中規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平均地權”?!吨袊恋胤ù缶V》明確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據材料分析,三大土地政策()A.都明確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均維護農民利益并取得農民的廣泛支持C.都體現反封建土地制度和關注民生理念D.付諸實踐后都一定程度滿足了農民需求4.(本題3分)下表是宋朝主、客戶的數量統計表。導致表格中現象出現的可能原因是()時間主戶(戶)客戶(戶)主戶占總數的比例(%)景祐元年(1034年)6067583422898258.93%元豐元年(1078年)10995133549749866.67%元符元年(1099年)13276441643911467.34%①賦稅制度的完善②土地交易的放寬③租佃制的衰退④墾田技術的提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本題3分)下表為戰國時期部分郡名一覽。據此可知()郡名河東郡云中郡黔中郡漁陽郡瑯琊郡上黨郡設置國魏秦趙、秦楚、秦燕秦秦趙、韓、秦A.統一依賴于郡縣制度B.秦在全國推廣郡縣制C.劃郡依犬牙交錯原則D.地方的治理漸趨一致6.(本題3分)新文化運動時期,眾多中國人積極投身探尋國家民族前途的浪潮中,某青年學生由衷地說:“須提著燈籠,滿街找超人;拿著棍子,滿街打魔鬼?!币韵陆忉屨_的是()A.“燈籠”喻指否定中體西用的思想B.“超人”喻指富有改革意愿的地方勢力C“棍子”喻指推翻舊有秩序的革命手段D“魔鬼”喻指束縛人性的封建禮教7.(本題3分)據公元前212年記載,來自東部濱海的一方士盧生與另一方士交談時,指責“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貪于權勢至如此”。始皇大怒,親自下令調查與這兩個方士相關聯的文人并處死。對這一現象合理的解釋是()A.為秦朝的滅亡埋下種子B.群眾輿論對統治的壓力C.對儒學進行嚴重的打壓D.統治者治理的昏庸無能8.(本題3分)1997年11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會同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對無照經營進行綜合治理的通知》,專門成立了由有關部門參加的無照經營綜合治理工作小組,在全國范圍內對無照經營進行了清理和取締。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清理了無照經營戶130多萬戶。這反映了()A.國家積極規范市場秩序B.國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發揮指導作用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深化D.國家對國有經濟以及集體經濟的保護9.(本題3分)明朝政府編修《大明一統志》,所構建的疆域觀未包括邊疆地區尤其是長城以外的三北”。清朝前期設一統志館,隸屬于內閣,選用內閣、翰林院等官員充任,《大清一統志》由各省縣、蒙古等藩屬、部分海外朝貢國的地志匯編而成。清朝這一舉措()A.意在構建新型“大一統”觀念B.說明統治者具備近代國家觀念C.進一步拓展了清朝前期的疆域D.強化了對思想文化的全面控制10.(本題3分)如表史載先秦至隋代黃河決溢改道基本情況表,據如表推斷,導致這些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時代基本情況先秦、秦決溢改道的記載很少西漢決溢達十次之多,其中五次都導致了改道東漢決溢一次。前期河患嚴重,王景治黃后河患減輕魏晉一隋長期安流,三百多年只有三次決溢A.治河官員的賢患B.歷史記述的疏密C.農耕區域的伸縮D.封建王朝的盛衰11.(本題3分)1982年,《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重新修訂,確立了以青少年為重點的全民健身體育和以奧運會為最高層次的競技體育協同發展,實現體育騰飛”的指導思想。這()A.基于學校向工農開門的要求B.蘊含著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C.體現了國家建設的時代需求D.得益于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12.(本題3分)1914年正月初一、有人記道:官廳禁止民間過舊年,而社會習慣不能改也,官亦無如之何,乃放假一天,定元旦、端午、中秋、冬至為四節,從俗從宜,非勢力所能強迫也?!边@反映出,當時中國()A.習俗變遷蘊含民族主義思想B.社會生活呈現新舊并存特征C.封建文化對習俗的影響深遠D.共和觀念缺乏深厚群眾基礎13.(本題分)21世紀初,在浙江省上山遺址中出土了外形單調的大口盤.侈口釜.直口罐等陶器,發現夾炭陶片胎土中夾雜著大量的稻殼,經測定屬于栽培稻范疇。另外還出土了大量的組合性砸器刮削器等磨制石器,以及發現了結構比較完整的木結構建筑基址。這充分反映了()A.手工業.畜牧業與農業分離B.人類開始定居生活C.新石器時代的生產生活模式D.中國早期國家形成14.(本題8分)如圖所示為1893-1920年生產資料進口在整個中國進口總值中的比重變化情況。這一變化說明這一時期的中國()A.民族工業生產能力有所發展B.輕重工業失衡局面得以改變C.日益成為列強的消費品市場D.對外貿易逆差局面日益擴大15.(本題3分)1895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上奏折稱“從古各國角力之時,大率皆用遠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國之力,斷不能兼與東西洋各國相抗”,俄國此次為我索還遼地,雖自為東方大局計,而中國實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資糧車馬”。這反映出此時的清朝官僚()A.試圖推行“聯俄制日”外交B.決定放棄舊的傳統宗藩關系C.對列強侵華本質有清醒認識D.對西方的態度轉為主動西化16.(本題3分)這一做法客觀上()西漢時期按爵授田制規定的部分爵位授田數量統計爵位田(單位:頃)爵位田(單位:頃)左庶長74少上造84右庶長76大上造86左更78駟車庶長88中更80大庶長90右更82關內侯95A.鞏固了等級秩序B.保障了小農生產C.增加了國家稅收D.革新了生產技術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記錄的國家,從甲骨文、金文、《尚書》、到《春秋左傳》,到司馬遷的《史記》?!妒酚洝窂摹段宓郾炯o》黃帝記起,至漢武帝《今上本紀》,成為一部通史。如此連續未中斷的歷史記載,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文明古國印度,關于中世紀的史書很少,有的需要依靠中國唐朝《大唐西域記》的有關記載?!翱鬃幼鞔呵?,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漢朝太史令司馬談曾言:“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逼渥铀抉R遷繼承父親志愿,作《史記》,流傳后世。-摘編自戴逸《中國古代修史的傳統及其對國史研究的重要啟示》材料二西漢魏晉以來,史家輩出,各種體裁的史書不斷涌現。隋唐時期的史學有了重大的發展。隋文帝曾下詔:“人間有撰集國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絕。”唐太宗重視“以古為鏡”,于禁中設置史館,調派史官專修前代和本朝歷史,并令宰相擔任監修。唐代設館修史取得了很大成績,二十四史中,唐朝編撰的就有8部紀傳體史書,其進度之快,成書之多,在封建社會中是很少見的。唐代以后,各朝沿襲了修史制度,使我國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史料。----摘編自房列曙、木華《中國文化史綱》(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記錄的國家”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隋唐統治者加強修史的意圖,并說明我國古代修史的意義。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由于基礎薄弱,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是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但在工業化道路探索過程中,造成了生產力釋放受阻、農業和商業發展滯后、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有效提高,這有違社會主義“以人民為中心”的本質特征,其發展戰略亟須調整。在這一階段的后期,中國就已經開始探索中國式的工業化模式,1954年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在內的“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建設“中國式的現代化”和“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薄爸袊浆F代化”的重心在“中國式”,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對中國式現代化強大的道路自信,意味著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不是西方國家現代化模式的追隨者,而是已經實現了超越,成為并列式的存在。-摘編自郭玉坤《守正與創新: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式現代化的演進之路》材料二:世界主要現代化道路簡表經濟結構政治體制價值取向對外關系西方現代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政治戰爭、殖民、掠奪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叢林法則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片面發展重工業,忽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國沙文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以人民為中心,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不爭霸、和平相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摘編自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中國的現代化之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從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擬一則論題,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侖題鮮明,史論結合,條理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自馬全寶、李宇嘉《北京中軸線的歷史變遷與空間特征》材料二部分晚清士人日記細致、生動地記錄了北京中軸線上的社會發展情況。重要典禮活動時為太子少保的鄧華熙在日記中記述了同治八年(1869)在天安門外侯揀選云南廣南府官員的經歷。商業與娛樂文人粟奉之記錄了光緒十五年(1889)自己與友人逛永定門外南頂廟會,看賽馬表演的場面:“都俗自初五日至十五日為會,于永定門外六里之蘭汀,香車駿馬,絡繹衢路?!眹壹漓牖顒訒r任工部要職的孫寶暄記錄了光緒十九年(1893)冬至圜丘祭天的場面:“仰視壇凡三成:最上則皇天上帝,旁祀列圣配位。皆布幄,燈燭青熒,遂登而遍觀其祭品,乃下?!毙率浇煌ㄠ嵭Ⅰ阌涊d,庚子后,正陽門外建了東西兩個火車站“京津路原在永定門設棧,自聯軍入始移近前門外?!?907年唐烜記述:“薄暮出城,擬訪敬軒、佩卿一談,至正陽門外橋邊,車馬擁擠......至大柵欄口又改淀東口,進糧食店街,頗暢行,比至南口,則洋車布滿,幾無插足地?!?摘編自顧軍、王峰帥《從清人日記追尋北京中軸線的歷史記憶》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元至清北京中軸線的演變趨勢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晚清士人日記中的北京中軸線,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自擬標題,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2025屆高三一?!穮⒖即鸢割}號12345678910答案BDCBDDAAAC題號111213141516答案CBCAAA17.(1)原因:中華民族有強烈的歷史意識;重視修史的傳統;制度上的保障(開館修史);歷代史學家的努力。(2)意圖:總結經驗教訓;加強思想控制;鞏固封建統治。意義:留下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官方修史擁有更精確的歷史信息,有利于確保歷史的準確性和權威性;為其他國家的歷史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蘊含的思想和智慧對后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18.(1變化:從最初單一的重工業化,逐步發展為“四個現代化”,再發展為“小康社會”,到“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蛘哌@樣答:由主要集中在物質層面的“四個現代化”,擴大到物質、政治、精神、社會與生態“五位一體”的全面協調、統籌推進?;蛘哌@樣答“由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原因:中國國情的不斷變化,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黨的認識與實踐逐漸深入且趨于科學化、理性化;國際環境的變化。(答對2點)(2)論題1:中國式現代化是一條有別于西式現代化的嶄新道路。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現代化道路多樣。西式現代化多是靠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來實現,根本上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而非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蘇聯的現代化是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和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片面發展重工業,忽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外關系上是大國沙文主義;而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依靠人民奮斗來實現,以人民為主體,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深厚源泉在人民,根本歸宿在人民,人民是創造者和享有者,對外關系上表現為不爭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