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全球煤炭展望:供給見頂回落需求達峰尚早_第1頁
2025 全球煤炭展望:供給見頂回落需求達峰尚早_第2頁
2025 全球煤炭展望:供給見頂回落需求達峰尚早_第3頁
2025 全球煤炭展望:供給見頂回落需求達峰尚早_第4頁
2025 全球煤炭展望:供給見頂回落需求達峰尚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邦證券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煤炭開采煤炭開采煤炭開采優于大市(維持)證券分析師證券分析師研究助理研究助理市場表現市場表現————煤炭開采37%29%22%-7%資料來源:聚源數據、德邦研究所相關研究相關研究1.《煤炭周報:煤價止跌企穩,布局春季行情》,2025.1.122.《新集能源(601918.SH):業績符合預期,煤電一體成長可期》,2025.1.93.《煤炭周報:煤價觸底反彈,堅守紅利邏輯》,2025.1.54.《煤炭周報:煤價止跌企穩,持續看好紅利價值》,2024.12.295.《煤炭周報:政策加碼,重視紅利價值》,2024.12.22全球煤炭展望:供給見頂回落,需求全球煤炭展望:供給見頂回落,需求達峰尚早投資要點:于2024年12月發布煤炭行業年度報告,對2024~2027年煤炭行業做出分析展望。根據我們梳理,其認為未來全球煤炭行業供需將維持緊平衡,全球貿易量或將下降,行業兼并重組有望加速。核心要點如下:●1)總需求達峰尚早。24年全球煤炭需求預計繼續創歷史新高達到87.7億噸,預測增長將延續到27年的88.73億噸。展望27年,中國、印度和東盟等需求仍有增量,歐盟、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需求則延續萎縮。●2)總供給將見頂回落。全球煤炭供給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90.68億噸峰值,到2027年將下降至89.84億噸,2024-2027年CAGR為-0.3%。●3)中國是全球需求關鍵變量,主要依靠火電驅動。電氣化燃料、數據中心及Al等新興產業是驅動近幾年中國電力需求增速的主因,短期煤炭支柱低位依然不可撼動,預計到27年中國總需求量將上升至50.05億噸。●4)中國供給增量有限,到27年趨穩。受到山西安監等因素影響,中國24年供應增量有限。為避免煤炭短缺,中國發布了產能儲備制度,以應對可能的貿易中斷導致的供需失衡。根據IEA預測,中國產量將在2025年出現見頂回落。●5)印度供給增長,其余主要國家下降。印度23年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核心驅動包括內需刺激和政府批準商業化開采,預計27年產量較24年增加1.7億噸。印尼、澳大利亞、美國、蒙古27年產量將較24年下滑0.75、0.34、0.52億噸。●6)印度或成拉動全球煤炭消費增長重要引擎。預計印度2027年煤炭需求將復合總量達10.39億;預計未來三年工業產量將以每年6%速度增長,基建快速發展下,水泥鋼鐵產量將帶動非電用煤需求激增,預計到2027年非電用煤量為3.82億噸。●7)動力煤、冶金煤貿易量均下降。24年動力煤貿易量受中國、印度和越南等亞洲進口依賴減少的背景下,預計動力煤進口量將會有所減少。冶金煤方面,2024年中國冶金煤進口貢獻主要增量,但受地產影響,中國冶金煤需求難有增量。預計到27年,印度和印尼進口增量將會被中國減量所抵消。●8)行業兼并重組加速。鑒于政治、監管和金融方面的考量,新的煤炭投融資項目均受到較大限制。2022年的高利潤并不足以刺激采礦業大量新投資顯現,煤炭企業的并購整合意愿強于開新礦,其中冶金煤項目更具吸引力。●9)成本下降幅度小于價格。2023年動力煤、焦煤成本生產成本較22年分別下降9%、10%,主因可變成本下降,但總成本降幅小于價格降幅,勞動力成本波動不大,礦權費有所下降。煤價下跌對出口占比高的國家經濟形成一定壓力。●10)出口導向型礦山儲備縮減,冶金煤項目更具吸引力。截至2024年,出口市場新建、擴建項目產能較2023年減少了3100萬噸。氣候和環境壓力對動力煤項目開發產生了一定限制,由于當前鋼鐵生產依然高度依賴冶金煤,先進產能更傾向于選擇冶金煤或綜合煤項目。●風險提示:海外經濟衰退幅度超預期;國內經濟復蘇力度不及預期、新建項目不及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內容目錄1.需求:總需求達峰尚未到來 71.1.分品類需求:電力需求穩定,非電小幅下降 81.1.1.電力行業:24年預計創下歷史新高,短期需求穩定 81.1.2.非電行業:2027年非電需求預計小幅降低 81.2.分國別需求:中國是關鍵變量,印度是重要增量 1.2.1.中國:火電需求預計保持韌性,27年煤炭消費強勁 1.2.2.印度: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 1.2.3.北美:美國煤炭消費下降放緩 201.2.4.歐洲:歐盟煤炭需求繼續下降 211.2.5.其他亞太地區:印尼和越南推動東南亞煤炭需求強勁增長 221.2.6.成熟亞太經濟體:煤炭需求將減少 231.2.7.南亞:煤電產能快速提升,帶動需求提升 241.2.8.非洲:南非煤炭行業面臨機遇與挑戰 242.供給:預計24年全球供給達峰,未來趨于平穩 252.1.23年全球產量創新高,預計24年略有增長 252.2.中國:短期增量有限,27年趨穩 263年產量延續增長,24年增速放緩 262.2.2.未來增量有限,27年產量趨穩 282.3.印度:擺脫進口依賴,供給釋放空間廣闊 293年煤炭產量突破10億噸,未來仍將增長 292.3.2.商業性礦山蓬勃發展 2.4.東盟:印尼產量增速放緩,菲律賓、老撾產量有望增加,泰國和越南產量預計保持平穩 2.5.澳大利亞:國內需求下滑,出口情景不明 2.6.美國:出口緩解美國煤炭供應壓力 2.7.哥倫比亞:政治局面帶來不確定性,但煤炭產量預計保持穩定 2.8.加拿大:煤炭行業依賴出口 2.9.歐盟:產量下降趨勢將持續到2027年 2.10.南非:基礎設施有限,煤炭產量趨于平緩 3.貿易:中印進口萎縮,遠期貿易量下降 3.1.國際貿易24年再創歷史新高 2/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行業深度煤炭開采3.2.動力煤 024年俄羅斯動力煤出口下降 40024年印尼出口持續增長 413.2.3.未來進口需求下降,將給主要出口國產生影響 423.3.冶金煤 42024年中國預計貢獻主要進口增量 43027年印度和印尼進口增量將被中國進口減量所抵消 433.3.3.澳洲依然是冶金煤海運出口大國 444.價格&成本:煤炭貿易利潤下滑,盈利空間尚可 454.1.價格:煤價下行但高于危機前水平,現貨溢價消失 454.2.成本:投入成本下降幅度小于價格 5.投資和煤炭減排情況 5.1.新出口導向型礦山項目儲備進一步縮減 5.2.冶金煤項目比動力煤項目更具吸引力 5.3.澳大利亞批準新礦,但新項目萎縮 5.4.制裁加速俄羅斯基礎設施項目投資 5.5.非洲國家希望共同開發新基礎設施項目 5.6.印度尼西亞擴大基礎設施 5.7.其他國家:項目較少,主要集中于焦煤 5.8.行業兼并重組加速 5.9.未實施減排的煤炭項目普遍 6.數據總表:需求達峰尚未到來,供給見頂回落 7.風險提示 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表目錄圖1:2002-2027年全球煤炭消費量 7圖2:全球煤炭需求變化結構 7圖3:2023-2027年全球發電結構 8圖4:2022-2027年各地區非電消費變化 9圖5:2022-2027年各地區煤炭消費及年度變化 9圖6:2024-2027年各地區冶金煤消費量變化預測 圖7:2024-2027年全球煤炭消費變化預測 圖8:2024年1-10月中國三項經濟指標同比變化 圖9:2024-2027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年度變化 圖10:2002-2023年實際GDP和發電量的兩年移動平均 圖11:2024-2027年中國電力需求和發電結構變化值 圖12:可再生能源負荷率及其對中國煤炭消費的假設影響 圖13:中國煤加工行業關鍵技術工藝路線 圖14:2022-2027年中國冶金煤消費量變化及2023年冶金煤占比 圖15:2023-2027年印度發電量年度變化(按來源) 圖16:2023-2027年印度按種類劃分的煤炭消費量 圖17:美國火電廠裝機容量和發電量,2018-2027年 20圖18:2022-2027年美國發電成本 21圖19:2022-2027年歐盟發電成本 22圖20:2023-2027年東盟國家煤炭消費量及消費變化預計 23圖21:2022-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變化一覽 25圖22:2000-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 26圖23:2022-2023年,分礦井規模看,煤炭產量變化情況 26圖24:2017-2024年中國單月煤炭產量 27圖25:2024年1-10月中國分地區煤炭產量及同比 27圖26:中國2021-2024年樣本煤炭庫存量 28圖27:2017-2024年,印度煤炭月度產量情況 29圖28:2023-2027年,印度主要煤炭生產企業的產量及預測情況 圖29:印度每輪商業煤礦招標的情況 圖30:2023-2027年,印尼煤炭產量及預測情況 圖31:2023-2027年,澳大利亞煤炭產量及預測情況 4/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32:2009-2027年美國按地區煤炭產量 圖33:2022-2024年哥倫比亞各公司煤炭產量以及2027年預測產量 圖34:2023-2027年歐盟煤炭產量同比變化 圖35:2022-2027,全球動力煤貿易增長趨勢 圖36:2022-2027,全球冶金煤貿易增長趨勢 圖37:2020-2024年中國動力煤內外價差 圖38:2024年分國別中國每月動力煤進口量及同比 圖39:2023年全球動力煤貿易流向一覽(百萬噸) 圖40:2023-2027,全球動力煤進口量變化情況 圖41:分目的地看,2024年俄羅斯動力煤月度出口量的變化情況 41圖42:分目的地看,2024年印尼動力煤月度出口量的變化情況 41圖43:2023-2027年全球動力煤出口變化 42圖44:2023年全球冶金煤貿易流向一覽(百萬噸) 43圖45:2023-2027年,冶金煤進口變化量 44圖46:2024年澳大利亞按目的地劃分的月度煤炭出口同比變化 44圖47:2023-2024不同品質煤炭價格 46圖48:2022-2024年動力煤價格 47圖49:2021-2024年歐洲和俄羅斯高熱值煤價格 48圖50:2021-2024年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動力煤價格 48圖51:2022-2024年部分進口國貨幣兌美元匯率年同比變化 49圖52:2022-2024年美國不同地區現貨煤價&電廠煤炭供應成本 49圖53:2022-2024年高熱值澳洲煤&布倫特原油價格 49圖54:2022-2024年西歐ARA煤炭&荷蘭TTF天然氣價格指數 49圖55:2021-2024年西歐ARA煤炭&荷蘭TTF天然氣價格遠期合約曲線 圖56:2023年高品質煉焦煤FOB供應曲線&2022-2024年FOB平均價格 圖57:2023年高熱值動力煤FOB供應曲線&2022-2024年平均FOB價格 圖58:2023年低熱值動力煤FOB供應曲線&2022-2024年FOB平均價格 圖59:2021-2024年煤炭開采中所需商品和投入要素的名義價格 圖60:2022-2024年部分國家平均燃料成本及占總成本比例 圖61:2022-2024年部分國家平均勞動力成本及占總成本比例 圖62:2022-2024年部分地區平均礦權費及其占總開采成本比例 圖63:2021-2024年部分國家出口煤炭的總礦權費 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64:2022-2024年中國和其他出口國貨幣兌美元年同比變化 圖65:2021-2024年部分航線海運費 圖66:2021-2024年部分國家高熱值動力煤市場盈利水平 圖67:2021-2024年部分國家高品質煉焦煤市場盈利水平 圖68:2021-2024年部分國家煤炭出口收入 圖69:2024年分國家看先進產能的項目情況 圖70:2024年分國家看落后產能的項目情況 圖71:2024年高品質煤出口中各煤礦項目的份額占比情況 圖72:2019-2024年部分公司全球冶金煤出口份額 圖73:2023-2027年全球煤炭需求(百萬噸) 圖74:2023-2027年全球動力煤需求(百萬噸) 圖75:2023-2027年全球冶金煤需求(百萬噸) 圖76:2023-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百萬噸) 圖77:2023-2027年全球動力煤產量(百萬噸) 圖78:2023-2027年全球冶金煤產量(百萬噸) 表1:運營中的煤基CCUS項目 表2:在建煤基CCUS項目 6/68請務必閱讀正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前言:本篇報告翻譯自IEA發布的《Coal2024》1.需求:總需求達峰尚未到來全球煤炭需求預計在24年增長至歷史新高,預計27年趨于平穩。2023年受到中國和印度等煤炭大國的推動,全球煤炭需求增長至86.87億噸,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5%。此外,全球水力發電較低刺激火電需求,火電需求增長2.5%至58.55億噸,非電端達28.33億噸,同比增長2.3%。中國是全球煤炭最大消費國,23年煤炭消費量占全球需求56%以上。中國23年消費量增長6%達到48.83億噸,其中電力耗煤占比63%,第二大消費國印度煤炭需求增長10%至12.45億噸。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預計將增長1%至87.71億噸,創下歷史新高。亞洲煤炭需求增量部分被發達國家需求下降所抵消,導致全球需求增長放緩。全球煤炭需求將繼續東移,預計2024年中國、印度和東盟將消耗總需求的四分之三,較本世紀初消耗量大幅增長約35%。從絕對值來看,預計2024年增長最顯著的是印度(+0.7億噸,即6%)和中國(+0.56億噸,即1.1%),以及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其他國家。相反,預計降幅業是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俄烏戰爭,俄羅斯作為第四大煤炭消費國,預測存不確定性,這也使烏克蘭煤炭前景不明朗。到2027年,IEA預計煤炭需求將窄幅波動。盡管印度和動煤國家增長抵消歐盟和美國下滑,但中國仍是全球煤炭需求的主要決定因素。在電力領域,盡管可再生能源大幅擴張,但在電力需求強勁韌性下,火電發電量與2024年將保持相近GlobalGlobalcoalconsumption,2002-20275000400030000ACCm40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20222027BUnitedStatesBASEANworld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orts/coal-2024,CC圖2:全球煤炭需求變化結構88008750BUnitedStatesOForecastEb40aIndia2024■ASEANOChina2023+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7/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煤炭開采1.1.分品類需求:電力需求穩定,非電小幅下降1.1.1.電力行業:24年預計創下歷史新高,短期需求穩定2023年全球火電增量175億千瓦時(同比1.7%),約等于1.92億噸煤炭需求。盡管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顯著(426億千瓦時),但火電仍然是最大的電力來源,占總量的35%以上。從地區看,美國(-169億千瓦時)和歐盟(-133億千瓦時)在2023年火電發電量降幅最大,但這些地區被中國(+347億千瓦時)和印度(+125億千瓦時)的增長所抵消。總量上,全球總發電量增長2.4%,達到29898億千瓦時。IEA預計到2027年,全球電煤需求將穩定在60億噸左右。由于光伏成本低,將推動布局加速,進而帶動可再生能源的增長。核電和燃氣發電也預計將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出現適度增長。可再生能源、核電和天然氣的預期增長預計將與電力需求預期增長保持一致。因此,火電的發電量預計不會下降。IEA預計2024-2027年電煤將保持在2023年類似水平。到2027年,煤炭在全球電力結構中份額預計將降至略高于31%。圖3:2023-2027年全球發電結構35000-35000-3200031099300002981420232024□Renewables+□Nuclear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orts/coal-2024,CCBY4.01.1.2.非電行業:2027年非電需求預計小幅降低除發電以外,動力煤和褐煤還用于例如水泥制造業以及工業和住宅供熱等非電行業中。在報告中,IEA將熱電聯產機組或中央區域供熱機組包含在電力部門中。2023年非電消費量(此特指動力煤和褐煤領域,下同)增長2.5%至17.36億噸,占全年非電消費的23%。這一部分增長主要由中國推動,其消費量上升至10.94億噸,通過增加煤炭轉換來減少石油和天然氣進口。東盟相比中國雖然非電消費只占一小部分,但東盟國家增長百分比更高,消費量從0.76億噸上升至0.87億噸,同比增長13%。增量主要由印度尼西亞推動,該國增長了約900萬噸。印度尼西亞戰略性提高了鎳產量,以滿足全球對于電池制造中關鍵礦物的需求。由于大多數印度尼西亞鎳是采用回轉窯-礦熱爐(RKEF)工藝生產,該工藝依賴煤炭作為還原劑和能源,因8/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德邦證券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此鎳生產正在推動印度尼西亞動力煤消耗的增長。此外,在生產中還拉動了動力煤(發電)以及焦炭(包括焦煤)需求。IEA預計在印度增長的推動下,2024年動力煤和褐煤的非電力使用總量將略有增加,預計將抵消其他亞洲和歐盟國家的需求下降。中國致力于減少小型工業企業和住宅供暖端的煤炭消耗,疊加上基礎設施投資的下降將導致水泥需求的下降,可能會抑制煤炭需求消費,但是煤炭加工業將繼續表現出煤炭利用的潛力。總體上,IEA預計到2027年中國非電用煤需求將下降5800萬噸。印度的非電用煤預計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未來三年工業活動預計每年增長6%。IEA估計到2027年,印度煤炭消費量預計將增長0.44億噸,東盟國家預計將增加0.1億噸。綜上所述,IEA預計全球非電用煤消費量將保持穩定,到2027年小幅下降400萬噸(即0.2%)。圖4:2022-2027年各地區非電消費變化ChangeChangeinthermalcoalan2022-2027藝40aIndiaSForecast2022-20232023-20242024-2027020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reports/coal-2024,CCBY4.0冶金煤至2027年需求預計將持續下降。冶金煤是煉鋼的主要原料,其主要包括煉焦煤(高品質硬焦、中等和半軟焦)及噴吹煤。焦炭是通過在焦爐中無氧加熱成焦煤而產生的,也用于制造碳化物、鐵合金和其他化合物。IEA對冶金煤需求的預測主要基于世界鋼鐵協會等組織的鋼鐵產量預測,以及預期的GDP增長和工業活動,同時考慮到廢鋼利用率有所增加以及在2027年之前,采用氫和其他創新工藝來代替焦炭生產鋼鐵仍然非常有限。2023年全球冶金煤消費量僅增長2%,即0.22億噸至10.97億噸,其中增長最為顯著的是中國,其中冶金煤消費需求增長4.1%,即0.29億噸至7.37億噸。圖5:2022-2027年各地區煤炭消費及年度變化9/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德邦證券行業深度煤炭開采Topspariy行業深度煤炭開采0202220232024202520262027■Russia□EuropeanUnionmIndonesia□Restofworld2023-20242022-20230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2024年,IEA預計冶金煤消費量將減少1.9%至10.76億噸。雖然中國是2023年煤炭消費量增長的主要推動者,但由于工業活動減少,預計中國將帶動2024年冶金煤銷量的下降。盡管印度和印尼預計將消費更多冶金煤,但需求增加不足以抵消中國需求下降。印尼為滿足其新的焦爐出口需求,正計劃增加主焦煤消費量。由于俄烏戰爭持續不斷,俄羅斯局勢仍然難以確定。未來三年,根據鋼鐵需求與經濟前景,IEA預計煤炭消費量不會發生重大變化。預計三年后,2027年冶金煤消費將減少0.47億噸至10.19億噸,其中印度和印尼是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印度預計增長1300萬噸,但中國將減少6300萬噸。同樣,印尼需求將增長800萬噸,但日本、韓國和歐盟預計將減少1000萬噸。此外,俄羅斯需求將進一步下降。圖6:2024-2027年各地區冶金煤消費量變化預測20242027四JapanandKor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天氣不確定性影響煤炭需求預測。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在預測煤炭需求時帶10/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煤炭開采Topspariy行業深度煤炭開采來了短期的不確定性。風能、太陽能光伏和水電的產出隨天氣條件變化而波動。在許多地區,煤炭仍是平衡這些波動的主要電力來源,從而導致火電發電量的不確定性。中國是擁有全球最大清潔能源產能的國家,但產量的偏差很大。隨著風電和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持續快速擴張,天氣變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影響規模預計加大,導致煤炭需求波動較大。IEa分析了中國天氣條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影響帶來的煤炭需求不確定性。通過分析歷史,IEA得出的結論是,隨著中國可再生能源的持續擴張,如果考慮到天氣條件改變新能源的產量因素,到2027年,煤炭作為主要平衡來源的需求可能會在2.82億噸(增加1.43億噸或減少1.39億噸)的范圍區間內變化。2.82億噸的不確定量占總需求88.73億噸的約3.2%。煤炭并不是中國唯一潛在發電的原料,但考慮到其他額外電力來源的規模,其他來源可以做一些簡化。IEA觀察到,中國天氣變化對全球煤炭需求影響有能力超過任何年份其他地區的結構性變化。印度也可以進行類似天氣情況的分析,但中國煤炭消費規模是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圖7:2024-2027年全球煤炭消費變化預測9000-8900-8800-MN8650-20232024uncertainty2027Renewable202520262027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reports/coal-2024,CCBY4.01.2.分國別需求:中國是關鍵變量,印度是重要增量1.2.1.中國:火電需求預計保持韌性,27年煤炭消費強勁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2023年消費量為48.83億噸,同比增長6%,占全球煤炭消費量的56%,其中85%是動力煤,達41.46億噸,主要用于發電,其余7.37億噸為冶金煤。電力行業是中國煤炭消費的主要驅動,IEA預計2024年火電需求將增長2.7%。在非電煤消費略有下降的情況下,預計2024年中國動力煤總消費量將增長1.7%,達到42.19億噸。在2023年經濟表現穩定后,由于消費和地產需求無較大起色,中國正在面臨經濟挑戰。國際貨幣組織預計2024年GDP將增長4.8%,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冶金煤消費預計將減少,2024年前十個月鋼鐵產量同比下降約3.7%,這11/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德邦證券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種低迷歸因于建筑活動低迷,房地產市場面臨挑戰,IEA預計2024年冶金煤消費量將減少2.2%至7.2億噸。綜上,這些需求變化將驅動中國再次創下煤炭消費總量記錄,預計2024年煤炭消費量將達49.39億噸。圖8:2024年1-10月中國三項經濟指標同比變化20%— -5%-10%-15%-20%-25%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Thermalpowergeneration—Steelproduction—CementproductionIEA.CCBY4.0.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w.iea.orq/reports/coal-2024,CCBY4.0IEA認為對中國未來三年煤炭消費的預測與電力行業發展密切相關,電力行業是中國最大的煤炭消費行業,占全球煤炭需求的三分之一。在50%以上一次能源來自煤炭的國家,整體經濟增長和工業生產成為了重要因素,因此IEA的預測集中在電力需求的預期增長上。預計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將滿足電力需求增量,這主要是由于太陽能光伏加速投建以及2024年降水量反彈至歷史平均水平。盡管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煤炭需求仍有韌性,因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加主要解決的是額外的電力增量。IEA預計2024年至2027年間,火電發電量將小幅增長,電力需求將增長(平均每年6%)。2027年,動力煤消費量預計達到33.21億噸,相當于到2027年的年增長率低于2%。冶金煤消費量預計在2024-2027年間逐步減少,同時非電消費需求將出現萎縮。與其他地區相比,中國非電行業的規模要大得多,并在決定未來煤炭趨勢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IEA預計中國消費量將延續小幅增長,到2027年達到50.05億噸。非電端雖存在不確定性,但也具有需求上升潛力。12/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Topspariy圖9:2024-2027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年度變化4020020242025◆Changein◆Changeincoalconsumption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20262027IEA.CCBY40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orts/coal-2024,CCBY4.0電力需求預計將較長時間支撐中國火力發電。2023年,煤炭作為中國發電主要能源依然保持主導地位。2023年中國火電裝機量約為1170GW,發電量為5884億千瓦時。電廠用煤需求約占中國動力煤需求的74%,占煤炭總需求的63%。因此,中國電力行業是需求乃至全球煤炭需求的主要驅動力。從歷史經驗上看,發電量和實際GDP增長是呈現同向變化,主要由工業活動所驅動。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地產建材興起導致了兩者的偏差,因為建筑業的能源和電力密集度高于所有經濟活動的平均水平,因此2000-2007年期間平均電力增長率超過了GDP增長率,2008-2020年間,服務業所占份額不斷增加,導致電力密集型經濟增長放緩。自2021年以來,在清潔能源、交通和供暖電氣化、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等多個行業需求不斷增長推動下,電力需求再次超過實從過去看,電力行業多元化發展重點在于水電和核能。最近,風能特別是光伏處于快速增長,但在強勁的電力需求支撐下,火電仍然保持彈性。此外,從過去因煤炭供應問題、發電能力不足以及調度低效等原因造成的電力短缺上看,煤炭支柱地位仍然不可撼動。2021-2022年,中國電力產能很大一部分進行了改造:提升了150GW的機組效率、對190GW的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145GW的機組改善了供熱效率。13/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10:2002-2023年實際GDP和發電量的兩年移動平均492-0492-05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orts/coal-2024,CCBY4.0中國在23年新增216GW太陽能光伏和76GW風電,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中國還在擴大火電規模,以保證能源安全。在2022-2023年,中國新批220GW火電裝機容量,并于2023年建設70GW,2024年上半年追加建設41GW。然而2024年上半年中國僅批準了相當于9GW的新增煤炭產能,這標志快速投建的時期已經終結。同時,可再生能源的激增預計將降低燃煤電廠的平均利用率,為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政府于2023年提出了容量電價政策以保證無論其負荷率,都能實現資本回收。IEA預計2024年中國火電發電增速較2023年將有所放緩。2023年上半年的干旱影響了水力發電,從而提高了火電發電量。IEA于2024年電力需求將增長7.2%,超過10295億千瓦時,火力發電將增長約1.7%,達到5984億千瓦時,相當于動力煤消耗量增加2.7%達到31.34億噸。大約一半的燃煤電廠是熱電聯產,因此供熱在煤炭需求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電力需求增量部分是源于住宅領域的顯著增長,8-9月的氣溫是1961年以來最炎熱的一次。當然還有其他驅動原因,比如清潔能源制造業的電力需求在前三季度同比增長36.2%,數據中心和Al用電也是如此。到2027年,IEA假設在水電經歷了幾年不佳之后會保持在2024年水平,風能和光伏發電量增速將加快,此外核電發電量也將穩步增長。這些可以在2027年滿足大部分用電增量需求,剩下部分則還是火電。IEA預計2025-2027年火電發電和供熱用煤將小幅增長,2027年達到33.21億噸。在2024年7月,中國政府發布了《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產能會進入改造,但考慮到中國火電的規模以及中國政府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的承諾,IEA預計該計劃將調動大量資源。因此,電煤需求可能會發生變化,現階段很難評估該計劃對煤炭需求的影響。考慮到捕獲和改造過程相關的能量損失,CCUS將增加煤炭消耗。相比之下,選擇生物質與氨摻混燃燒的火電廠將減少碳消耗。只有制定詳細計劃后才能對影響進行有效評估。改造工程預計會在2025年下半年開始,因此從2027年起就應該主要到其影響。14/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11:2024-2027年中國電力需求和發電結構變化值2500250020000DemandGenerationSPowerdemandoRenewablesONuclearandothers圖Coalandcoalproducts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orts/coal-2024,CCBY4.0伴隨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短期煤炭需求不確定性增加。近期中國電力消費的加速和可再生能源裝機是決定電煤需求結構演變的關鍵因素。在短期,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會影響火力發電,從而影響煤炭需求。隨著可再生能源逐步取代煤炭,IEA對負荷率系數測算則是基于天氣情況。隨著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降水、風速和太陽能等因素的波動將對能源生產平衡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此外,由于寒流和熱量等情況,需求仍然取決于天氣,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火電的利用率,而火力電廠通常是中國的默認供應商。為了說明天氣驅動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變化對中國煤炭消耗的影響,IEA研究了歷史上天氣驅動的可再生能源負荷系數變化,并將其轉化為火力發電所需的煤炭消耗量。水電、光伏和風能都顯示出歷史年度負載系數的波動,過去20-30年,中國水電的最小負荷率和最大負荷率相差10%;對于風能和光伏,IEA從歷史數據上對光伏正負1PCT和風能正負2PCT進行標準化。當可再生能源負荷率低于平均水平時,其他能源(在中國基本上是以煤炭為主導)必須進行補償。鑒于中國巨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這些波動極大影響了煤炭消費。在IEA隨后的分析中,IEA假設火電將根據2024-2027年所假設的可再生能源容量來得出不同的負載系數。研究結果表明,自2000年以來觀察到水力、風能和太陽能綜合表現最弱的情況下,2027年電煤消耗量比IEA預測多出1.43億噸。相反這些年觀察到可再生能源綜合表現最強的情況下,2027年電煤消耗量比預測減少約1.39億噸。分析中強調了天氣影響對特定年份煤炭消費的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只考慮了電力的供應側;天氣對電力需求的變化是影響煤炭消費的另一個關鍵因素。15/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12:可再生能源負荷率及其對中國煤炭消費的假設影響40%20%WindBUpsiderange■DownsideRangeOForecast2024202520262027負荷系數在最小和最大水平的情況下將消耗的數量。IEA假設每億千瓦時電力消耗44萬噸煤炭。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w.iea.ora/reports/coal-2024,CCBY4.0中國非電需求預計小幅下降。2023年,中國非電煤消耗同比增長1.8%至10.94億噸,占煤炭消費總量的22%。盡管中國十多年來一直努力將煤炭轉向天然氣和電力等替代能源,以減少小型、低效和過時的燃煤鍋爐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但除電力和鋼鐵外的其他行業的煤炭消耗量依然可觀。中國將繼續在食品、紡織和造紙等各個行業使用煤炭。盡管如此,IEA預計隨著去碳化的進程不斷推進,小型工業和住宅供暖的煤炭使用量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下降。由于燃料在總成本中占比很高,在水泥生產中采用其他替代燃料具有較大的挑戰性。每年水泥所消耗的煤炭超過2億噸,在工業用動力煤中是主要的消費需求。中國的水泥產量在2020年創下24億產量峰值,自此以后開始下降。2024年產量是自2010年首次下降到20億噸以下。2024年前三季度產量同比下降10.7%,中國建筑業的收縮可能會在整個預測期內進一步收縮水泥產量以及對煤炭的需求,這種趨勢是結構性的改變。煤加工行業仍然是2024年電煤以外的主要驅動。鑒于前文發展分析,IEA預計2024年煤加工行業消費將小幅下降至10.85億噸。展望2027年,IEA預計煤加工行業的增加無法抵消工業和供熱需求的減少,導致非電端用煤數量減少5%至10.27億噸。中國煤加工行業預計會強勁增長,但具體增長幅度存在不確定性。煤炭加工業涉及使用煤炭作為生產其他商品的基礎,通常是通過煤炭氣化,該過程分為煤制油、天然氣工程和煤化工。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將煤炭加工業視為在減少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增加的能源安全戰略。這種戰略支持國內煤炭產業,特別是因為地理位置或品質而遭受擱置的煤炭產業,可以促進當地就業。然后,這些過程通常并不高效,而且盈利波動較大。這些具體取決于石油和天然氣等可替代燃料的價格。盡管如此,在過去十年,煤加工業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技術進步。煤制油(CTL)涉及煤制柴油或汽油等液體燃料,通過加氫直接液化或通過合成氣和Fischer-Tropsch工藝的間接液化。2022年,中國使用4000萬噸煤炭生產約1100萬噸石油產品。雖然不知道具體規模,但更多的煤制油項目正在開展。2024年10月,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在新疆哈密市啟動煤制油項目,投資額約241億美元。第一階段計劃于2027年底竣工,建成后,項目的目標產能為每年400萬16/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煤炭開采Topspariy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噸,包括320萬噸的直接液化和80萬噸的間接液化,每年將計劃使用煤炭1600天然氣廠主要生產合成天然氣(SNG)和化肥。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化肥所用的氨主要用煤氣化合成生產。在2022年,中國煤制氨量約4800萬噸。新疆和內蒙古宣布的新項目如果竣工,可額外貢獻8500萬噸的煤制氨量。煤化工(CTX)是一個動態行業,涉及將煤氣化為合成氣,然后將其加工成甲醇或乙二醇等產品。2022年,中國煤質甲醇約8000萬噸。甲醇通常被轉化為用于塑料生產的烯烴,而乙二醇則用于聚酯和其他材料。圖13:中國煤加工行業關鍵技術工藝路線SyntheticPolyesterOlefins.othersliquefactiongasolineglycolliquefactionGasificationAmmonia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reports/coal-2024,CCBY4.0中國冶金煤需求受地產限制。2023年中國冶金煤消費量7.37億噸,同比增長4.1%,這相當于全球煤炭消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占中國煤炭消費總量的15%。大部分冶金煤(87%)是煉焦煤,主要轉化為焦炭用于生鐵生產和其他工業用的高爐工藝。生鐵是爐子煉鋼的重要原材料。剩余的13%的冶金煤大部分是噴吹煤,用于高爐減少焦炭消耗。雖然2023年生鐵產量增長1%支撐了煤炭消費,但前景不容樂觀。中國80%以上焦炭用于生鐵生產,由于生鐵產量預計下降,焦炭需求隨之減少,IEA預計2024年冶金煤消耗量將減少2.2%至7.2億噸。展望未來,如果持續存在地產需求壓力,IEA預計鋼鐵需求將延續低迷。然而,中國鋼鐵需求正慢慢從基礎設施和建筑業(十年前占鋼鐵需求50%以上,2023年僅占40%)轉向機械制造和其他應用。水泥和鋼鐵需求曲線的脫鉤就是這一趨勢的結果,使用廢鋼的電弧爐生產份額預計將繼續增長,這將擠壓高爐煉鋼的產6.57億噸。17/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14:2022-2027年中國冶金煤消費量變化及2023年冶金煤占比402002022-20232023-□Cokingcoal□PClcoalIEA.CCBY4.0□Forecast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orts/coal-2024,CCBY4.01.2.2.印度: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印度有望成為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同比增長0.7億噸至13.15億噸。IEA預計印度將保持這一地位到2027年,盡管中國無可爭議成為全球最大煤炭市場。印度煤炭需求預計每年增長2.6%,到2027年達到14.21億噸,所有煤種的需求均出現增長。IEA預計2024年印度將使用9.9億噸(即其總煤炭消耗量的75%)用于發電。2024年8月,印度發電總裝機容量達451GW,其中燃煤發電218GW,光伏發電89GW和風電發電量47GW。在2023年11月,印度電力部長表示,印度計年實現500GW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的目標并不矛盾,但它表明煤炭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在印度電力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按照政府目標不斷擴大,煤炭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預計到2024年達到74%,到2027年下降到66%。在此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預計將增加每年16%。鑒于電力需求每年5.4%的電力增長需求預測,印度未來三年發電耗煤需求每年預計將增長1.7%。因此,IEA預計2027年印度發電煤炭耗煤量將增加0.5億噸至10.39億噸。18/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15:2023-2027年印度發電量年度變化(按來源)40020232024202520262027Coalandcoalproducts■Nuclear,gas,oilandotheraRenewablessForJEACCBY4:0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reports/coal-2024,CCBY4.0在2024-2027年工業產量年均6%增長推動下,非電需求預計將大幅增長。基礎設施發展將促進水泥生產,而水泥生產是非電煤端需求的主要驅動力。印度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水泥市場,水泥裝機產能為每年5.5億噸。通過對行業預估,未來5年水泥需求年增長率預計達9%。在印度,鋼鐵產量的很大一部分來自煤基直接還原鐵,產能約為0.5億噸。這部分是使用動力煤替代高爐中的冶金煤。隨著鋼鐵和水泥需求增長,IEA預計到2027年非電煤消費量將達到3.82億噸,三年內增長18%。印度目標是到2030年每年氣化1億噸煤炭,從而減少對進口燃料的依賴。政府已批準對煤氣化項目提供10億美元的財政激勵。雖然一些初步項目已獲批準,并成立了各種合資企業來生產合成天然氣和硝酸銨,但預計這些項目要到2027年之后才能完成。圖16:2023-2027年印度按種類劃分的煤炭消費量40020232024202520262027■Thermalcoalandlignite(non-pow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reports/coal-2024,CCBY4.019/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在美國,煤炭消費總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3.86億噸減少到2024年3.68億噸,下降5%,低于2023年17%(8100萬噸)的降幅。美國煤炭需求消費主要由以下因素驅動:發電端占煤炭消費90%以上,經過火電十年的衰退后,由于疫情期間天然氣價格拉升導致火電經歷了短暫復蘇。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加和天然氣市場份額的增加,復蘇是非常短暫的。IEA預計2024年火電發電量降至711億千瓦時,相當于總電力的16%,大約耗煤量為3.35億噸。圖17:美國火電廠裝機容量和發電量,2018-2027年20020002027Retirementofcapacity(leftaxis)——Generation(rightaxis)---ForecastIEA.CCBY4.0.資料來源:IEA基于2024年EIA發布的電力、煤炭數據測算、德邦研究所的退役情況,2023年之后的為計劃退役。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w.iea.ora/reports/coal-2024,CCBY4.0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預計2024年計劃退役火電發電量約為2.3GW。這一趨勢將在2025年加速,運營商計劃退役11.2GW,隨后兩年額外淘汰10.7GW。過去幾個月看,美國國內天然氣價格期貨價一直高于現貨價,從而提高了煤炭相對于天然氣發電成本競爭力的預期。因此,IEA預計煤炭在電力結構中所占份額的下降速度將放緩,降至13%左右的水平。到2027年,這種放緩預計將導致煤炭消耗量減少至3億噸,發電量減少至637億千瓦時。20/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煤炭開采Topspariy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18:2022-2027年美國發電成本□Coal□Gas(CCGT)IEA.CCBY4.0.資料來源:IEA基于ArgusMediaGroup的分析,德邦研究所注:CCGT=聯合循環燃煤汽輪機CCGT的凈效率在49%-58%,煤炭凈效率在35-46%。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w.iea.ora/reports/coal-2024,CCBY4.0隨著未來三年非電煤需求下降,預計2027年美國煤炭消費總量為3.31億噸,每年下降2.1%。美國已宣布了幾個利用創新技術項目,例如西弗吉尼亞的利用煤炭生產石墨和氫氣、懷俄明州使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新發電廠以及一個模塊化煤制油項目。這些技術的長期潛力尚不確定,但無論如何到2027年前預計它們不會產生任何重大影響。阿爾伯塔省曾經是加拿大最大的煤炭消費省份,于2024年6月關閉了最后一座燃煤電廠,以滿足該國到2030年逐步淘汰火力發電的目標。受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影響,2022年歐盟煤炭需求曾短暫上升。然而,2023年煤炭需求顯著下降,尤其是在電力生產領域。預計到2024年,歐盟的電力需求將達到2815太瓦時(TWh),同比增長2.2%。其中,煤炭發電量預計下降16%,僅能滿足10%的電力需求。自2023年以來,能源價格已大幅回落,各國的煤炭淘汰計劃仍基本保持不變。例如,德國在2024年關閉了5.8吉瓦(GW)的燃煤發電裝機容量,德國國家監管機構表示預計到2027年將進一步減少1.4吉瓦的裝機容量。根據2024年第三季度的TTF天然氣價格和歐盟碳排放許可(EUA)期貨價格預測,煤炭和天然氣發電單位之間的競爭預計將持續至2027年。然而,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光伏)的加速部署,預計將進一步推動燃煤發電的下降。因的煤炭需求量,其中褐煤占1.24億噸。21/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煤炭開采Topspariy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圖19:2022-2027年歐盟發電成本EUR/MWhEUR/MWh5004504003503002502000Jan-22Jan-23Jan-24Jan-25——Germanlignite(leftaxis)資料來源:IEA基于ArgusMediaGroup的分析,德邦研究所CCGT(leftaxis)--EUA(right4504003502502000Jan-26Jan-27煤凈效率=39%。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w.iea.orq/reports/coal-2024,CCBY4.0預計2024年歐盟非電力部門的煤炭消費量將達到8800萬噸,比2023年減少3.2%,并預計到2027年將略微下降至8100萬噸。因此,受電力市場變化的驅動,歐盟煤炭總消費量預計將從2024年的3.12億噸減少至2027年的2.44億2023年,土耳其共和國超越德國和波蘭,成為歐洲最大的煤炭消費國。預計其2024年煤炭總消費量將較2023年增長2.8%,達到1.29億噸。到2027年,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逐步取代煤炭發電,以及土耳其首座核電站阿庫尤核電站(Akkuyu)的投產,土耳其的煤炭需求預計將下降至1.1億噸。2024年9月,英國最后一座燃煤電廠——位于諾丁漢郡的拉特克利夫電廠(Ratcliffe-on-Soar)停止運營,標志著英國142年燃煤發電歷史的終結。盡管這一關閉早已被市場預計,由于英國電力行業的煤炭消費量相對較小,對煤炭市場的實際影響有限,但這一事件具有高度象征意義:世界第一座燃煤公用電廠于1882年在英國投入運行。預計到2027年,英國的煤炭消費量將進一步減少至僅200萬噸,僅用于非電力用途。2023年,東盟國家煤炭消費量達到4.57億噸,比上一年增長10%。其中,電力生產占總消費量的76%。印尼占東盟煤炭消費總量的近一半(48%),其次是越南(21%)、菲律賓(9%)和馬來西亞(8%)。預計2024年東盟煤炭消費量將增長8%至4.91億噸。與往年一樣,印尼需求的增長是主要原因。該地區經濟增長前景依然強勁,同時有多座燃煤電廠正在建設中。IEA預計東盟國家的煤炭需求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達到5.67億噸。其中,印尼將貢獻約三分之二的增長量。印尼:煤炭消費的增長主要來自電力生產,但鎳生產也是重要驅動因素。2023年,印尼生產了190萬噸鎳,占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隨著電動汽車及其他用途電池需求的增長,印尼的鎳產能投資持續增加。鎳具有高熔點和耐腐蝕特性,是材料加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約70%的初級鎳用于鋼鐵生產,而11%用于電池。鎳按純度分為兩類:一級鎳(鎳含量>99.8%),用于電池生產;二級鎳(鎳含量<99.8%),主要用于鋼鐵生產。印尼是二級鎳的主要生產國,并正在擴大一級鎳的生產能力,以滿足全球電池制造商日益增長的需求。22/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煤炭開采Topspariy行業深度煤炭開采印尼采用旋轉窯電爐(RKEF)和高壓酸浸(HPAL)工藝生產鎳,其中RKEF工藝占主導地位。RKEF工藝生產的鎳鐵(FeNi)或鎳生鐵(NPI)均為二級鎳,可用于鋼鐵生產,也可轉化為一級鎳的鎳中間體。在這一過程中,煤炭和部分焦炭被直接使用。此外,所需電力通常由自備燃煤電廠提供。而HPAL工藝則生產混合氫氧化物沉淀物(MHP)或混合硫化物沉淀物(MSP),可進一步加工為一級鎳。煤炭有時用于產生蒸汽,也常被用作自備電廠的電力來源。印尼還在擴大鋁生產,以出口鋁而非鋁土礦。位于北加里曼丹的新工業園預計將使印尼的鋁產量增至每年250萬噸,同時電力需求增加約30太瓦時(TWh)。2024年11月,印尼總統宣布計劃到2040年逐步淘汰煤電。這一計劃雖傳遞出強烈的長期信號,但預計到2027年對煤炭需求的影響有限。總體而言,印尼2024年煤炭消費預計增長9%,達到2.47億噸。隨著鎳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燃煤發電注入電網,預計到2027年,有著世界第四多人口的印尼煤炭需求將增至2.94億噸,成為全球第四大煤炭消費國。越南:由于持續熱浪(2024年4月氣溫超過44°C)推高制冷需求以及上半年水電發電量下降,煤炭需求預計在2024年大幅增長至1.06億噸。到2027年,越南年度電力需求預計增加58太瓦時,達到375太瓦時。盡管新增需求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滿足,但由于燃煤發電容量的持續擴張,燃煤電廠的煤炭消費預計也將增長。結合非電力用途的增長,IEA估計2027年煤炭消費量將達到1.28億噸。菲律賓:2024年煤炭消費預計從2023年的4000萬噸小幅增長至4200萬噸。煤炭消費主要由發電需求推動,大部分從印尼進口。鑒于經濟前景強勁,IEA預計未來三年煤炭消費將增至4700萬噸。盡管預計新能源發電將顯著增長,但電力需求的增速將更快。馬來西亞:2024年煤炭需求預計保持在3700萬噸。隨著可再生能源和燃氣發電的擴張,預計到2027年,煤炭需求將減少3%,降至3500萬噸。圖20:2023-2027年東盟國家煤炭消費量及消費變化預計5004003002000202320242027600aIndonesiaBVietNamOMalaysiaaPhilippinesoThailandBOtherASEANOForecast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1.2.6.成熟亞太經濟體:煤炭需求將減少亞太地區的煤炭消費主要以發電為主。該地區的主要消費國及地區包含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地區,2023年的總消費量為4.20億噸。日本:2024年煤炭消費量預計同比下滑至1.55億噸,這主要歸因于電力需求的減少以及部分鋼鐵需求的影響。日本對能源結構做出以下變化:1)日本計劃的20%。2)日本將增加核電發電量以滿足電力需求。總體來看,預計未來三年,日本總發電量將保持平穩。在核電增加預計超4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續23/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TopspariySeerties行業深度煤炭開采提升的背景下,天然氣和煤炭發電量占比預計將有所下降。因此,預計到2027年,日本煤炭消費量將減少13%,降至1.35億噸。韓國:2024年煤炭消費預計將減少700萬噸,下滑至1.14億噸。主要是由于新增280萬千瓦的核電,擠壓火力發電。2024年5月,政府宣布將加大對于可再生能源和聯合循環汽輪機的投資,在此背景下預計2025年,韓國將新增140萬千瓦的核電容量。但在鋼鐵行業的推動下,冶金煤需求將有所放緩。總的來說,預計到2027年,煤炭消費量將減少到1.06億噸。澳大利亞:2024年煤炭消費量預計將從23年的9100萬噸小幅回升到9200萬噸。水電產量減少加上風電增長停滯,使得燃煤發電需求略有增加。展望2027年,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增加,擠壓火力發電,因此IEA預計煤炭消費將降至7800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新興市場,總人口達4.13億,受到2022年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導致能源短缺。2024年,巴基斯坦煤炭需求預計將保持2400萬噸,同比持平。由于進口煤炭價格維持高位,依賴進口煤炭補給的燃煤發電廠盈利能力難以保障。Jamshoro電廠新增660兆瓦機組投運后,總燃煤發電能力將超過8000兆瓦,其中80%使用進口煤炭,20%使用本國褐煤作為燃料。受通脹較高影響,盧比貶值進一步導致進口天然氣和煤炭的貿易成本提升,下游需求減少,尤其是水泥行業。為緩解此因素,巴基斯坦正減少對進口煤炭的依賴加大國內煤炭開采使用,并尋求中國融資建設燃煤電廠。預計到2025年,Thar礦區將投入使用,但鑒于Thar褐煤熱值低于進口煤,實際消耗煤炭總量預計將增加。因此,預計到2027年,巴基斯坦煤炭消費量將從2024年的2400萬噸增加至2700萬噸。孟加拉國已投入4000兆瓦燃煤機組,還有4000兆瓦仍在建設中。隨著電力需求的增加,預計到2027年用電燃煤需求將翻倍。且隨著經濟持續向好,將帶動非電端用煤需求提升,因此,預計2027年孟加拉國煤炭消費量將達1800萬噸/1.2.8.非洲:南非煤炭行業面臨機遇與挑戰2024年,預計非洲煤炭消費將增加600萬噸,達1.9億噸,主要由于Eskom火電項目效益提升所致。2023年,南非占非洲煤炭消費量的86%,預計2024年其煤炭消費量將增至1.65億噸。南非的經濟活動有所改善,且伴隨著限電措施的減少,有望帶動煤炭需求增加。雖然核能發電將增加5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翻倍,但強勁的電力需求增長預計將在未來三年為火電帶來14億千瓦時的增量。原計劃關停的三座4500兆瓦的燃煤發電廠將延長至2030年關停。在此背景下,預計2027年電廠用煤需求將增長至1.24億噸,但未來南非煤炭需求還需考慮對于火電的政策決定,是將持續投資還是淘汰火電電廠。摩洛哥是非洲第二大煤炭消費國,煤炭需求全部來源于電力行業。預計2024年摩洛哥的煤炭需求將略有下降,降幅為3.3%,達到970萬噸。到2027年,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6億千瓦時,而總電力需求僅增長4億千瓦時,煤炭需求預計將適度下降至900萬噸。24/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德邦證券TopspariySeerties2024年3月,中國青山集團在津巴布韋運營的鋼鐵廠開始商業運營,鋼鐵年產量達60萬噸,其長期產量目標是達500萬噸/年,使津巴布韋成為非洲領先的鋼鐵生產國。這將帶動焦煤的年需求量增加40萬噸,未來煤炭需求仍將提升,有望達400萬噸的煤炭消費量。2024年8月,Hwange電廠新增了一個335兆瓦的機組,假設全部產能投入使用,預計將貢獻100萬噸的氣煤消費量。在贊比亞,由于2024年干旱影響導致停電,兩個新的燃煤發電機組已獲得批準。然而,這兩個發電機組很難在2027年前投入使用。基于上訴分析,IEA預測非洲的煤炭總需求將略有增長。預計到2027年將增至2.03億噸。2.供給:預計24年全球供給達峰,未來趨于平穩2.1.23年全球產量創新高,預計24年略有增長全球煤炭產量23年同比增長3.4%,總產量達89.93億噸。為避免2022年煤炭供給短缺的情況重演,中國加大了煤炭生產力度,貢獻煤炭主要增量。總體來看,2023年的全球增長率低于2022年的水平,印尼和印度的煤炭產量分別增加超過8500萬噸。印尼煤炭產量的提升主要受到國際動力煤需求增長以及國內需求增加的驅動;印度煤炭產量的增量則旨在保障國內用煤需求,降低對進口煤炭的依賴。在需求增速放緩的背景下,2024年煤炭產量預計略有增長。印度貢獻主要煤炭增量,推動2024年全球煤炭產量或達90億噸的歷史新高。然而,美國大幅減產及歐盟和俄羅斯小幅減產,對沖了大部分增量,使2024年成為自疫情以來產量首次未大幅增長的一年。圖21:2022-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變化一覽2022-20232023-20242024-2027-4000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在預測期內,全球煤炭產量預計略有下降,這與全球煤炭需求增長乏力以及當前煤礦庫存充裕的預期相符。中國海運動力煤需求預計將減少,導致美國和歐盟產量下滑,印尼產量也將減少。印度在電力行業需求助推下,仍將貢獻主要煤炭增量。根據IEA模型預測,其他國家的產量下滑或將略微抵消印度增量,2027年全球煤炭總產量將達89.84億噸。25/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德邦證券Topspariy圖22:2000-2027年全球煤炭產量7000600050004000300020000資料來源:IEA、德邦研究所圖ForecastAttribution:IEA2024;Coal2024,https://wWw.iea.orq/reports/coal-2024,CCBY4.02.2.中國:短期增量有限,27年趨穩3年產量延續增長,24年增速放緩2023年,中國煤炭產量同比增長3.4%,達到46.1億噸,創歷史新高。此前,在2021年煤炭短缺之后,中國實施了煤炭增量政策,促使2022年煤炭產量大幅增長,但煤炭質量出現了一定下滑。進入2023年,受煤礦事故導致的停工停產及加強安全檢查的影響,煤炭產量增速有所放緩。為應對小型煤礦事故風險較高的挑戰,2023年9月中國發布禁令明確禁止建設產能低于90萬噸的煤礦。此外,繼2022年12月單月產量首次突破4億噸之后,2023年3月、11月和12月的單月產量也均超過了4億噸。中國動力煤產量占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四以上,其中83%的動力煤產自內蒙古、陜西、山西和新疆,占比分別為34%、23%、20%和6%。2023年,內蒙古煤炭產量增速最快,超過5%。這四大煤區需大量煤炭外運,運輸設施面臨挑戰。2023年按礦山規模增量分析顯示,中型煤礦增量9100萬噸,大型煤礦增量6300萬噸,小型煤礦增量相較于2022年增量較少,僅為1300萬噸。圖23:2022-2023年,分礦井規模看,煤炭產量變化情況26/6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行業深度行業深度煤炭開采藝OLarge(>6.9Mtpa)□Medium(2.3-6.9Mtpa)□Small(<2.3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