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35曹劌論戰
(2023?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節選)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乙】
蕭穎士風節
蕭穎士為唐名人,后之學者但稱其才華而已。予反復考之,穎士有風節之士也。為集賢校理咒宰相李
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其不下已。后召詣史館,又不屈,愈見疾,至免官,更調河南參軍。時安
祿山寵恣,穎士陰②語柳并曰:“胡人③負寵而驕,亂不久矣。東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祿山反,穎士
往見郭納,言御守計,納不用。嘆曰:“肉食著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節度使源滴?欲退保江陵,穎士
日:“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公何遽⑥輕土地,取天下笑乎?”滔乃按甲不出。
(選自《容齋隨筆》有刪改)
注:①集賢校理:官名。②陰:暗地里。③胡人:指安祿山。④源淆w團:人名。⑤遽:匆忙。
1.下列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后之學者但稱其才華而已/但微頷之B.穎士不舉/及郡下,里太守
C.穎士陰申柳并曰/此中人謂云D.機不久矣/無絲竹之機耳
2.翻譯畫波浪線的語句。
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何以戰”的問題,魯莊公在曹劌的啟發下,最終意識到民心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B.甲文語言簡潔,駢散結合,錯落有致;人物對話增強了敘事寫人的生動效果。
C.乙文畫橫線句子“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斷句正確。
D.乙文蕭穎士分別從客觀形勢、退兵后果這兩方面說服源濤按兵不動,固守襄陽。
4.結合甲、乙兩文內容,探究蕭穎士和曹劌形象的共同之處。
(2023?山西?統考中考真題)經典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班級舉辦了“學習先賢
美德?體悟生命意義”專題學習活動。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選自《曹劌論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
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選自《出師表》
【曉其意?體會先賢形象】
5.兩軍陣前“公將戡之”,魯莊公①—的舉止凸顯曹劌的從容不迫;亂世之中“三廖草廬”,劉備
三次到草廬②—的謙恭引發諸葛亮的耿耿忠心。(根據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填空)
6.從文中或鏗鏘有力,或感人肺腑的言語中,可以讀出人物深沉的情感。“肉食者鄙”的意思是①
體現了曹劌對國事的憂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的意思是②-—體現了諸葛亮對先帝的感念。
【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
7.主動請戰的曹劌,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捐軀報國的文天祥,他們都是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過零
丁洋》中哪一聯詩既是文天祥的自述心志,同時也道出無數仁人志士的心聲?請寫出該聯詩句,并說說你
的理解。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句:_________
理解:
8.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延續民族文化的血脈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你從曹劌或諸葛亮身上學
到了什么優秀品格?請結合選文作答。
(2023?甘肅天水?統考三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
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
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
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
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
【乙】楚莊王欲伐陳①,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
溝湖②深蓄積多也。”寧國⑧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
溝湖深,則民力罷?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注:①陳:國名。②漁:護城河③寧國:楚國大臣。④罷:通“疲”。
9.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
(1)雖不能察(2)夫大國,難測也
(3)其城郢高(4)則民怨上矣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便人視之安陵君因使唐雎便于秦
B.夫陳,小國也,畫蓄積多狼亦黠矣,項頃刻兩斃
C何以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興兵伐書,陳可取也輟耕本壟上
11.用“/”給下列句子斷句(劃兩處)
其城郭高溝油深蓄積多也
1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13.請閱讀選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兩個小題。
(1)【甲】文第一自然段中曹劌認為魯莊公憑借“"(用原句回答)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乙】文中陳國因為""(用原句回答)導致戰爭的失敗。
(2)魯莊公和楚莊王最終取勝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3?內蒙古呼倫貝爾?統考二模)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一】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嵋(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節選自《三峽》)
【二】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節選自《小石潭記》)
【三】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曹劌論戰》)
【四】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
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
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1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空谷傳咱,哀轉久絕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3)4折蛇行,明滅可見
(4)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
1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則素湍綠潭/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B.遂用之/逐迷,不復得路
C.戰則請從/靖從吏夜歸
D.里席地不容間也/故余里愚,卒獲有所聞
16.下面四個選項哪一項的“之”是代詞,指人的?它指的是文中的哪個人?
A.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B.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C.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
D.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17.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2)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18.“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運用的表達方式是o
19.你怎樣評價文章中的祁黃羊?
(2023?內蒙古赤峰?統考一模)閱讀文言選段,完成各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
【乙】
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并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固
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
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持?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
“吾己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
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營。漢將杜路、劉寧等請降。
(選自《資治通鑒》有刪節)
【注釋】①掩(ji):牽制。
20.用“/”劃分句子停頓。(劃兩處)
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
2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
(2)夫大國,難測也
(3)一鼓年氣____________
(4)乃里各持一把茅
2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含義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吾視甚轍亂苦軍始集
B.必/分人以火攻
C.乃入見不先攻一營
D.彼竭我盈故克之已曉破之之術
2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
24.“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與陸遜的看法不同,陸遜作出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5.【甲】文中的曹劌和【乙】文中的陸遜在對敵作戰方面有哪些共同點?
(2023?湖北恩施?統考一模)比較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
李廣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
必生致之。”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之。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
廣暫②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復得其余軍,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騎數百追
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節選自《史記?李將軍列傳》)
【注】①絡:用繩子編織成的網狀物。②暫:突然。
26.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公將馳之馳:
(2)即克,公問其故既:
(3)單于素聞廣賢素:
(4)睨其旁有一胡兒騎號馬善:
27.請用“/”給下面文字斷句,限劃兩處。
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之。
2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得李廣必生致之。
29.根據甲乙兩文內容,完成填空。
所敘之事主要人物形象特點
甲文(1)______軍事才能卓越
乙文李廣被生擒后伺機逃脫(2)______
30.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在對方轍亂旗靡時乘勝追擊,李廣“佯死”,見“旁有胡兒騎善
馬”便馬上行動,甲乙兩文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o
(2023?山東荷澤?統考一模)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荊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城郭高,溝派②
深,蓄積多也。”寧國③日:“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
海深,則民力罷④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節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荊莊王:楚莊王。②涮(xil):護城河。③寧國:楚國大臣。④罷:疲乏,疲勞。
3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
①又何聞焉______________
②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
③望其旗摩______________
④荊莊王欲伐陳
32.下列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何以戰/必以分人
B.乃入見/乃悟前狼假寐
C.公將馳之/興兵伐之
D.敢逐之/何政
3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②城郭高,溝湖深,則民力罷矣。
34.閱讀上面兩文,完成下面填空。
①從[甲]文魯國取勝和[乙]文陳國失敗中可以看出,要想戰爭取得勝利主要因素是:。
②[甲]文中魯莊公和[乙]文中荊莊王的相似之處在于:。
35.作為當代中學生,你認為從曹劌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2023?內蒙古赤峰?統考三模)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回答問題。
【甲】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夫戰,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國藩于此數語,常常體念。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
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于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
故。惟荀罄①之拔②逼陽?,氣已竭而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養銳氣,先備外援,
以待內之自斃。此善于用氣者也。
(節選自曾國藩《挺經》)
【注釋】①荀營(ying):春秋時晉國大將。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陽: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
速。
3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公將融之()
②彼竭我尊()
③,初氣過銳()
④漸就衰竭之跳()
3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此善于用氣者也。
38.對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兩個“未可”,兩個“可矣”前后映襯;表現了曹劌卓越的軍事才能。
B.甲文“將鼓”“將馳”說明魯莊公是軍事上無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戰,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對“氣”的思考。
D.甲文用對話的方式說出觀點,乙文則用舉例和對比的方式證明觀點。
39.你認為《曹劌論戰》一文,“公”回答“何以戰”的三個理由中哪一個最重要?為什么?
40.在對戰爭取勝原因的認識上,甲、乙兩文有何不同?
(2023?湖北恩施?統考二模)比較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
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
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乙】三國魏明帝自征蜀,歸長安,遣司馬懿督張部諸軍,雍、涼勁卒二十萬,潛軍密進,窺向劍閣,
蜀相諸葛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十二更下①,在者八萬。時魏軍始陣,幡兵②適交,參佐?咸以
賊眾強盛,非力不制,宜權停下兵一月,以并聲勢。亮曰:“吾統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利失信,古人
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鵠立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悅,愿留一
戰;征者奮勇,思致死命。相謂曰:“諸葛公之恩,死猶未報也。”臨戰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以一當十,殺
張郃,卻司馬懿,一戰大克,信之由也。
(選自《百戰奇略?信戰》)
【注釋】①十二更下:即十分之二的將士換防離去。②幡兵:指正在換防的部隊。③參佐:參謀人員。
4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1)肉食者謀之,又何聞焉間
(2)雖不能察,必以情情
(3)參佐感以賊眾強盛咸
(4)一戰大克克
42.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停頓。(限劃兩處)
臨戰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以一當十
43.翻譯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去者皆悅,愿留一戰;征者奮勇,思致死命。
44.【甲】【乙】兩文重在刻畫曹劌和諸葛亮的決策,對戰爭的場面卻寥寥幾筆,這體現了作者在材料
處理上的共同點是什么?
45.【甲】【乙】兩文都記述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請分別分析魯國和蜀國取勝的原因。
(2023?遼寧葫蘆島?統考二模)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常?”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值。"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選自《曹劌論戰》)
【乙】
嗚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語非不工也,政事文學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臨大事,鮮不忘
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樂全先生)為布衣,則頑然①已有公輔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歸未嘗
以言徇物以色假?人。里對人主?,必同而后言。毀譽⑤不動,得喪若[,真孔子所謂大臣以道事君者。
(選自蘇軾《樂全先生文集敘》)
【注釋】①頒然:高大的樣子。②公輔:三公首輔:追求。③假:看待、對待。④人主:君主。⑤毀
譽:毀謗和稱贊。
46.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A.必以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十二章》)
B.又何間罩湖中罩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C.得喪若丁而或長煙廠空(《岳陽樓記》)
D.雖對人主故里有名馬(《馬說》)
47.將選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2)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48.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至老而歸未嘗以言徇物以色假人。
49.【甲】文中特別寫到了曹劌和鄉人的對話,這一情節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請作簡要分析。
50.閱讀【甲】【乙】兩文,說說曹劌與樂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質?
(2023?湖北黃岡?統考三模)閱讀下面的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左傳》)
[乙]
曹瑋用兵
曹南院知鎮戎軍日,嘗出戰小捷,虜兵引去。瑋偵虜兵去以遠,乃驅所掠牛羊輜重,緩驅而還,頗失
部伍。其下憂之,言與瑋曰,牛羊無用,徒縻軍,不若棄之,整眾而歸。”瑋不答,使人候。虜兵去數十
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虜軍將至近,使人謂之曰:“蕃軍遠來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決戰。”虜方苦
疲甚,皆欣然,嚴軍歇良久。瑋又使人語之:“歇定,可相馳矣。”于是各鼓軍而進,一戰大破虜師。
遂棄牛羊而還。徐謂其下日:“吾知虜己疲,故為貪利以誘之。比其復來,幾行百里矣。若乘銳便戰,
猶有勝負。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吾以此取之。”
(選摘自《夢溪筆談》)
5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小惠未懣
②神弗磺也
③瑋偵虜兵去以遠
④瑋又使人諭之
5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公將鼓之不若棄之
B.可以一戰故為貪利以誘之
C.乃入見乃止以待之
D.戰于長勺言于瑋曰
5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虜兵去數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
54.用“/”劃分出下列語句中的停頓。(劃兩處)
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55.這兩篇短文中,曹劌和曹瑋都取得了戰斗的勝利。從兩文中相關論述看,文中戰斗之所以能取得
勝利,政治方面的原因是,軍事方面的原因是后發制人,很有謀略,乙文中戰斗取得勝利最關鍵的
原因是______
(2023?山東荷澤?統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②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
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③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
【乙】
北戎侵鄭,鄭伯御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②,懼其侵軼⑧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無剛者嘗
寇,而速去之。君為三覆④以待之。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先者見獲必務進,進而
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則無繼矣乃可以逞。”從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⑤逐之。衷⑥戎師,前后擊之,
盡殖⑦戎師大奔。十一月甲寅,鄭人大敗戎師。
【注釋】①徒:步兵。②車:車兵。③侵軼:從后面突然襲擊。④覆:伏兵。⑤祝聃:鄭國大夫。⑥
衷:中斷,截斷。⑦殖(yi):殺死。
56.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①公將歌之______________
②必以情_____________
③一鼓作氣_____________
④審戎師_____________
57.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公將鼓之鄭伯御之
B.登軾而望之使勇畫無剛者嘗寇
C.君為三覆以待之雖不能察,必以情
D.戰于長勺行者休于樹
58.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59.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后者不救則無繼矣乃可以逞
60.曹劌、公子突二人有著不同的身份境遇,卻都同樣有著赤誠的報國之心,請結合文段內容分別說
說這種品質在他們身上是如何體現的。
專題35曹劌論戰
(2023?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節選)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乙】
蕭穎士風節
蕭穎士為唐名人,后之學者但稱其才華而已。予反復考之,穎士有風節之士也。為集賢校理咒宰相李
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其不下已。后召詣史館,又不屈,愈見疾,至免官,更調河南參軍。時安
祿山寵恣,穎士陰②語柳并曰:“胡人③負寵而驕,亂不久矣。東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祿山反,穎士
往見郭納,言御守計,納不用。嘆曰:“肉食著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節度使源滴?欲退保江陵,穎士
日:“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公何遽⑥輕土地,取天下笑乎?”滔乃按甲不出。
(選自《容齋隨筆》有刪改)
注:①集賢校理:官名。②陰:暗地里。③胡人:指安祿山。④源淆w團:人名。⑤遽:匆忙。
1.下列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后之學者但稱其才華而已/但微頷之B.穎士不舉/及郡下,里太守
C.穎士陰申柳并曰/此中人謂云D.機不久矣/無絲竹之機耳
2.翻譯畫波浪線的語句。
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何以戰”的問題,魯莊公在曹劌的啟發下,最終意識到民心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B.甲文語言簡潔,駢散結合,錯落有致;人物對話增強了敘事寫人的生動效果。
C.乙文畫橫線句子“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斷句正確。
D.乙文蕭穎士分別從客觀形勢、退兵后果這兩方面說服源濤按兵不動,固守襄陽。
4.結合甲、乙兩文內容,探究蕭穎士和曹劌形象的共同之處。
【答案】1.D2.那些身居高位要職的人抵御厲害的叛軍如同兒戲,(想抵擋住也)太難了啊!(意
思正確即可)3.C4.①都心懷國家(以國事為重)。曹劌身為平民,為君主出謀劃策;蕭穎士無
論做官與否,或為郭納出謀劃策,或為源消分析形勢。②都有政治遠見。曹劌認為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才是取得勝利的保證;蕭穎士能看出安祿山恃寵而驕,將來必有反心;或不讓源消退兵。③都對愚妄淺薄
的當權者持否定態度。蕭穎士評價郭納以“兒戲”對抗敵人,輕敵自恃;曹劌說肉食者“鄙”,即目光短
淺,都表明了他們對“肉食者”的不屑。
【解析】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只,只是;
B.到;
C.告訴;
D.叛亂/擾亂;
故選Do
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
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
順。此句中得分點有:肉食者,身居高位要職的人。御,抵御。居厲害。
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
C.“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意思是:襄陽是天下的咽喉要沖,兵家必爭之地,一天不
堅守,則大勢即去。故斷為: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故選C。
4.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①都心懷國家(以國事為重)。“公將戰,曹劌請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寫曹劌身為平民,為君
主出謀劃策;“穎士往見郭納,言御守計”“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公何遽輕土地,
取天下笑乎?”寫蕭穎士無論做官與否,或為郭納出謀劃策,或為源消分析形勢。
②都有政治遠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寫曹劌認為
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支持才是取得勝利的保證;“胡人負寵而驕,亂不久矣。東京其先陷乎!”“襄陽乃天
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公何遽輕土地,取天下笑乎?”寫蕭穎士能看出安祿山恃寵而驕,將來
必有反心;或不讓源消退兵。
③都對愚妄淺薄的當權者持否定態度。“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蕭穎士評價郭納以“兒戲”
對抗敵人,輕敵自恃;“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說肉食者“鄙”,即目光短淺,都表明了他們對“肉
食者”的不屑。
【參考譯文】
【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
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
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
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目,一定對
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
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
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乙】蕭穎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學者只稱贊他才華出眾。我反復考證后發現,他還是一位高風亮節
有膽識有度量的人,在他擔任集賢校理時,當時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見他,他卻辭而不去,李林甫對他不屈
從于自己很惱火。后來,李林甫又讓他到史館任職,他仍然不屈服,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
除史官職務外調到河南府任參軍。當時,安祿山依仗玄宗的龍信,恣意妄為,簫穎士暗中對柳并說:“胡
人(指安祿山)依仗主上的寵信驕橫跋扈,反叛朝廷的時間不會太久了,東都洛陽到時會首先陷落的!”不
久,他便托病離開了洛陽,安祿山反叛以后,蕭穎士去見郭納,向他進獻抵御叛軍的策略,郭納沒有采用。
蕭穎士感嘆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職的人抵御厲害的叛軍如同兒戲,(想抵擋住也)太難了啊!”當地節度使
源淆想放棄襄陽,退保江陵,蕭潁士勸說道:“襄陽是天下的咽喉要沖,兵家必爭之地,一天不堅守,則
大勢即去,你何必匆忙放棄這個戰略要地,讓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治聽從了他的建議,就按兵不出。
(2023?山西?統考中考真題)經典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班級舉辦了“學習先賢
美德?體悟生命意義”專題學習活動。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選自《曹劌論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
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選自《出師表》
【曉其意?體會先賢形象】
5.兩軍陣前“公將鼓之”,魯莊公①—的舉止凸顯曹劌的從容不迫;亂世之中“三廖草廬”,劉備
三次到草廬②—的謙恭引發諸葛亮的耿耿忠心。(根據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填空)
6.從文中或鏗鏘有力,或感人肺腑的言語中,可以讀出人物深沉的情感。“肉食者鄙”的意思是①—L
體現了曹劌對國事的憂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的意思是②^體現了諸葛亮對先帝的感念。
【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
7.主動請戰的曹劌,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捐軀報國的文天祥,他們都是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過零
丁洋》中哪一聯詩既是文天祥的自述心志,同時也道出無數仁人志士的心聲?請寫出該聯詩句,并說說你
的理解。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句: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
8.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延續民族文化的血脈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你從曹劌或諸葛亮身上學
到了什么優秀品格?請結合選文作答。
【答案】5.擊鼓進軍拜訪6.當權者目光短淺因此我感奮激發,于是答應
為先帝奔走效勞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舍生取義,無數仁人志士為
國捐軀,他們英勇行為的背后是光照史冊的愛國忠心。8.示例一:面對強敵壓境,曹劌深知“肉食者
鄙”的現狀,戰前主動進見,戰中從容應敵,他身上這種勇于擔當的優秀品格值得我學習。示例二:我
從諸葛亮身上學到了知恩圖報的優秀品格。諸葛亮被先帝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動,于危難之間接受任命,一
生對先帝忠心耿耿,這種知感恩、重情義的品格令我敬慕。
【解析】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公將鼓之”句意: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鼓:擊鼓進軍。
“三顧草廬”句意: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顧:拜訪。
6.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
“肉食者鄙”重點詞有:肉食者,指當權者;鄙,見識短淺。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重點詞:由,因此;感激,感奮激發;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2025年初三下學期“揚帆起航”英語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名校2025屆中考模擬金典卷化學試題(六)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大連高新園區四校聯考2025屆初三化學試題第一次適應性測試試題含解析
- 新疆維吾爾阿克蘇地區沙雅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二模)呂梁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火力發電廠熱力設備與清潔能源技術應用考核卷考核試卷
- 玻璃保溫容器行業綠色生產與環保政策研究分析報告考核試卷
- 石油化工產品的市場營銷與品牌推廣考核試卷
- 堅守廉潔底線筑牢拒腐防線
- 濕地公園與生態系統服務考核試卷
- 2025年高考思辨作文備考之17例高級思辨素材
- (甘肅二診)2025年甘肅省高三月考試卷(4月)物理試卷(含官方答案)
- 2025年中國二氧化碳市場運行態勢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格構梁班組合同
- 福建省泉州市20023年第29屆WMO競賽二年級數學下學期競賽試卷
- 2025年安全生產有限空間作業應急處理能力試題集試卷
- 內蒙古赤峰山金紅嶺有色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蘇州卷-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防菌材料創新-深度研究
- 2024山西三支一扶真題及答案
- 農莊合作協議書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