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單元綜合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單元綜合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單元綜合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單元綜合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單元綜合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單元復習系統整合·理清本章概念層次2生態系統中的各種成分相互影響,共同實現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生態系統通過自我調節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2.1不同種群的生物在長期適應環境和彼此相互適應的過程中形成動態的生物群落2.1.4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特征,并可隨時間而改變2.1.5闡明一個群落替代另一個群落的演替過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種類型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該群落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分布特點。2.1.4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特征,并可隨時間而改變系統整合·理清本章概念關聯的知識群落的物種組成1)群落物種組成中的優勢種和常見種優勢種:在群落中,有些物種不僅僅數量很多,它們對群落中其他物種的影響也很大,往往占據優勢。意義:物種組成的衡量指標:特點: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決定群落性質最重要的因素。物種豐富度,一個群落的物種數目2)群落中的物種組成不是固定不變的。越靠近熱帶地區,群落中物種越豐富;豐富度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少;豐富度隨水深度的增加而減少種間關系種間競爭(體表)寄生捕食(體內)寄生互利共生原始合作說出以下圖形分別對應的種間關系:種間關系種間競爭捕食寄生說出以下圖形分別對應的種間關系:種間競爭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寄生1.什么是群落的空間結構?2.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什么?3.垂直結構的表現是什么?有何意義?4.生物出現分層現象的原因是什么?5.水平結構的表現及原因?6.草原生物群落是否有垂直結構?群落的空間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分層現象。使生物群落在單位面積上能容納更多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環境資源(如陽光、空間、營養物質等)的能力。1、決定植物地上分層的環境因素:光照、溫度等;決定植物地下分層的環境因素:水分、無機鹽等;決定水生群落中植物分層的環境因素:光照、溫度等。2、決定動物分層的原因: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土壤濕度和鹽堿度、光照強度、生物自身生長特點、人和動物的影響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的密度也有差別---鑲嵌分布。群落的季節性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的外貌和結構也會隨之發生_______的變化。陽光溫度水分有規律性概念: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生態位

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1.土壤小動物的種類及功能?2.為什么不適于用樣方法?用什么方法進行采集、調查?3.調查內容有哪些?4.統計物種相對數量的方法有哪些?適用范圍分別是?5.實驗步驟?采集小動物的方法有哪些?誘蟲器的裝置是怎樣的?其采集小動物利用了土壤小動物的哪些特性?酒精的濃度及作用?6.吸蟲器中紗布的作用?探究·實踐土壤中常見的小動物有蜘蛛、鼠婦、蜈蚣、馬陸、蚯蚓以及多種多樣的昆蟲;它們對動植物遺體的分解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樣方法一般是針對植物和活動能力不強的動物,如跳蝻;抽樣檢測法針對單獨的細胞或微生物。取樣器取樣法是針對土壤中的小動物進行采集、調查,用于調查物種豐富度。原因是許多土壤動物活動能力較強,且身體微小群落中的物種數;物種在群落中的相對數量采集小動物①誘蟲器采集法在去底花盆中放一個金屬網,將取到的土壤樣品放置在金屬網上。為了使空氣流通,土壤與花盆之間要留一定的空隙。然后,將花盆放在誘蟲器上,打開電燈。**利用土壤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采集小動物②簡易采集法將取到的土壤樣品放在瓷盆內(要注意防止小動物逃走),用解剖針撥找小動物,同時用放大鏡觀察,發現體型較大的小動物,可用包著紗布的鑷子取出來,體型較小的則可以用吸蟲器采集;采集的小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試管中2.1.5闡明一個群落替代另一個群落的演替過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種類型系統整合·理清本章概念關聯的知識群落群落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另一個代替的過程。被群落演替實例裸巖棄耕地起始條件演替階段裸巖→地衣→苔蘚→草本→灌木→喬木棄耕地→草本→灌木→喬木速度

共同點有機物越來越

,物種豐富度逐漸

,食物網越來越

,群落的結構越來越

。最終群落發展成一個與所處環境相適應的相對穩定的狀態。裸地,無任何植物繁殖體有土壤條件,甚至有植物繁殖體慢快豐富加大復雜復雜比較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和棄耕農田上的演替有何特性和共性。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影響群落變化的因素群落外界環境的變化生物的遷入、遷出群落內部種群相互關系的發展變化人類活動等最終都會達到一個與群落所處環境相適應的相對穩定的狀態群落演替的結果往往由環境和群落內部生物共同決定,但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有時超過其他因素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該群落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分布特點。系統整合·理清本章概念關聯的知識森林、草原、荒漠,這些自然群落在陸地上的分布是有規律的。不同群落在物種組成、群落外貌和結構上都有著不同的特點,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適應其環境的特征。討論1:這兩類群落在物種組成、垂直結構上有哪些不同?熱帶雨林:物種豐富,

群落的垂直分層結構明顯:喬木分幾個層次,之下還有灌木層、草本層;藤本植物非常發達落葉闊葉林:物種數量較熱帶雨林的少,物種主要適應溫帶地區環境群落的垂直結構不如熱帶雨林的復雜。這兩類群落中的植物在適應環境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征?討論2:熱帶雨林的植物適應了高熱濕潤的環境。植物大多是常綠的;喬木高大,只在樹頂形成樹冠;林下植物一般有巨大的葉片,能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光照;一年四季都有開花、結果的植物,風媒花少,蟲媒花多,果實鮮艷多汁,吸引動物為其傳播種子;植物的芽無鱗片保護。討論2:這兩類群落中的植物在適應環境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征?落葉闊葉林中的植物適應了北方四季分明的氣候和環境。植物不是常綠的,夏季枝葉茂密,冬季樹葉枯落;喬木高大,樹冠發達;很多植物在春季展葉前開花,一些林下草本植物在秋季落葉期生長、開花、結果;多數是風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實有翅;植物的芽具有鱗片,樹皮厚,以適應冬季的低溫環境。討論3:在兩類群落內,陽光、通風等條件有哪些不同?林下的各類生物又是怎樣適應各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