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單元測試A卷基礎夯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1頁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單元測試A卷基礎夯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2頁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單元測試A卷基礎夯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3頁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單元測試A卷基礎夯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4頁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單元測試A卷基礎夯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A卷基礎夯實)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1917年,中國用“以工代戰”的形式,站在協約國一方參加戰爭。十幾萬中國勞工在歐洲戰場從事各種艱苦工作,約有3000名華工在這次戰爭中獻出了生命。這使得()A.中國順利收回了山東主權 B.協約國勝利有了根本保障C.中國的國際聲譽有所提高 D.北洋軍閥消除了派系斗爭2.1916年,段祺瑞指出“日本人既已加入(一戰),我若不參加,日本對青島勢必染指掠奪”,而“德國雖系當今之強國,但眾怒難犯,料其難以取勝。將來協約國取得勝利……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和會上有我一席之地”。據此判斷,段祺瑞主張參戰的主要動機是()A.維護國家主權利益 B.反抗日本對華侵略C.擴大皖系軍閥勢力 D.改變中國弱國地位3.1919年,法國的女性法學學生是1914年的10倍,女性醫學生是1914年的三倍;超過30歲的英國婦女獲得了一定程度的選舉權。在美國、德國和大多數東歐新國家的婦女獲得了更完整投票權。此時女性地位的提高主要得益于()A.女權運動的興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C.傳統觀念的轉變 D.工業化提高了文明程度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完全走向大國決策者主觀意志的反面:他們仍抱著短期取勝的僥幸心理,卻陷入了長期陣地戰的僵局。標志著“短期取勝”心理破產的事件是()A.馬恩河戰役 B.凡爾登戰役 C.索姆河戰役 D.日德蘭海戰5.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交戰各國很多人認為這次戰爭是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維護和平正義的事業。但隨著戰爭的進程,人們對戰爭逐漸持反對態度,士兵們的戰斗激情也消失殆盡,他們甚至覺得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戰爭的結果取決于民眾態度變化 B.人們對戰爭的認知具有隨意性C.和平與發展成為戰后的世界潮流 D.戰爭的殘酷性改變了社會心理6.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戰勝國締結了以《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條約,為新的國際沖突埋下禍根。這一體系被稱為()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德意日軸心國集團C.雅爾塔體系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7.十月革命前,列寧指出:俄國的資本主義也成了壟斷資本主義,戰爭異常地加速了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的過程,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入口。從中可以看出列寧認為()A.一戰導致國內階級矛盾走向激化B.俄國已經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社會條件C.只有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挽救俄國D.戰爭使俄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8.2024年是列寧誕辰154周年,列寧從中學時代起投身革命,為世界人民開辟了走向社會主義的新路,推動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列寧歷史貢獻的是()A.實現馬克思主義俄國化 B.領導實現了國家工業化C.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D.創辦了《火星報》9.對于蘇(俄/聯)某一經濟政策,有學者評論說:“結束了定量配給和征用,試圖將市場與社會主義要素結合起來,貨幣被重新引入,標志著農業自由化;在大型國有工業企業中,只有具有戰略價值的企業直接由中央控制,其他企業享有一定的自主權?!痹搶W者評論的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赫魯曉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10.“我盡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惡,既然邪惡只能靠暴力來維持,那么對邪惡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持有此觀念的政治家是()A.甘地 B.蘇加諾 C.扎格魯爾 D.桑地諾1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不斷高漲,下表反映出民族解放運動的新特點是()1924—1927年中國掀起了國民大革命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亞爆發了反對荷蘭的武裝起義20世紀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開展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斗爭A.無產階級政黨參與 B.以民主建國為主要的訴求C.具有反法西斯性質 D.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12.下表為兩次大戰之間亞非拉主要民族民主運動一覽表。由表可推知這一時期的民族民主運動()地區國家主要事件亞洲中國中國共產黨探索革命新道路,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印度甘地領導國大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英國殖民者做斗爭非洲埃及在華夫脫黨領導下英國被迫讓步,埃及宣布為獨立的君主立憲國家埃塞俄比亞與反法西斯同盟國軍隊一起,擊敗了意大利侵略軍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諾領導游擊隊反對美國扶植的獨裁政權,迫使美軍撤出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引導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A.具體內容和形式上呈現出多樣性 B.都采用武裝斗爭的暴力方式進行C.都是由本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斗爭 D.導致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崩潰1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國大黨的領導下,多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發生了扎格魯爾領導的華夫脫運動;拉丁美洲出現了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和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這些運動的共同點是()A.倡導以仁愛、非暴力為思想核心 B.打擊和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C.都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感召下發生 D.無產階級是各國運動的領導者14.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激進民主改革,其激進性體現在()①改組國民革命黨,遏制軍人勢力②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③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④發展教育、限制教會,提高人民文化水平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5.20世紀30年代,部分非洲知識分子發起了“黑人特色”運動,表達對非洲的自豪感;二戰后,“黑人特色”運動進一步發展,許多詩人繼續表達他們與非洲的聯系,鼓勵非洲人遠離歐洲文化和殖民統治。這一運動()A.激發了非洲共同體意識 B.保持了非洲文化的多元性C.瓦解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D.促進了非洲民族意識覺醒16.美國人長期以來信奉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他們推崇個人奮斗,認為貧窮是由于個人懶惰和無能造成的,反對政府對窮人進行救濟。但1935年8月9日《社會保障法》在參議院通過,并于1937年最高法院確定《社會保障法》符合憲法,美國社會保障制度最終確立。這一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羅斯福新政的實施 B.經濟大危機的影響C.凱恩斯主義的盛行 D.工人失業現象嚴重17.二戰期間,美國軍方委托好萊塢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我們為何而戰》以宣傳美國。1949—1969年,美國國防部資助拍攝的影片達226部。冷戰期間,美國軍事部門與好萊塢的合作已形成體制化,國防部設專門機構負責軍方協助好萊塢拍攝電影、紀錄片等的相關事宜。美國軍方這些舉措()A.贏得了世界聲譽 B.旨在加強文化滲透C.展現了軍隊形象 D.促進了電影業發展18.1943年,英國海外宣傳規劃委員會發布《對華宣傳計劃》,重視做好英國國內關于中國抗戰的宣傳,讓英國人民了解中國和遠東;同時,強調任何涉及中國的宣傳,必須要以能夠促進中國抗日為準則。英國的上述做法()A.利于維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意圖構建遠東國際新秩序C.結束了在遠東的綏靖政策 D.尊重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19.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分別是在兩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國際組織,但國際聯盟在承擔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等國際責任上遠不能與聯合國相比。主要是因為后者()A.有效的運行機制 B.成員國更為廣泛C.順應了時代潮流 D.復雜的組織機構20.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首腦多次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了戰后國際秩序。這一國際秩序史稱()A.凡爾賽體系 B.華盛頓體系C.雅爾塔體系 D.布雷頓森林體系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6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世界性國際組織是世界一體化進程的產物。19世紀中后期,出現過的一些專門性國際機構,對各國政府并不具有政治上的約束力,不可能用于制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一戰后,巴黎和會通過了國際聯盟盟約,1920年1月10日,國際聯盟正式成立。國際聯盟具有兩大任務,一是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為,二是關心和處理國際范圍的衛生、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問題。它在完成后一個任務方面取得較大成績,顯示了存在價值。關于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方面,國聯理事會在1920—1939年期間,共受理了66件國際爭端,其中有些爭端得到了迅速而順利的處理。但是對30年代涉及大國的侵略行為,國際聯盟卻束手無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后,國際聯盟已名存實亡,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幾酝跛沟轮骶帯妒澜缤ㄊ贰罚?)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國際聯盟成立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國際聯盟的歷史作用。(9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租讓制是列寧首先制定并親自領導蘇維埃俄國加以實踐的對外經濟制度。1920年11月之后,列寧在其報告和文章中闡述了租讓制的理論與原則。他認為,不實行租讓,蘇俄就不能實現經濟發展的綱領和國家電氣化。只要蘇俄掌握著所有國營企業,那么租讓是沒有什么可怕的。租讓是一種國家資本主義,是蘇維埃政權同資本家訂立的十種合同。承租人對企業只有經營權或使用權。承租人將按照合同規定,得到一部分產品作為報酬,并有權運出國外。政府對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承租人要給予優惠和補償,保證不會單方面改變合同條款,保證承租人投入企業的財產安全?!幾詶钸\中《列寧租讓制思想研究》(1)據材料概括列寧所制定的租讓制的特點。(7分)(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列寧制定租讓制的目的。(8分)23.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隨著拉美不同種族和文化的長期融合,到17世紀,拉美出現了“美洲人”這個新觀念,并逐漸凝聚成為一種新的“美洲精神”。同時,歐洲啟蒙思想和學說的傳播也對拉美殖民地民族意識的形成以及社會、經濟、政治的變革起到了促進作用。到19世紀初,拉美大部分地區結束了殖民統治,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民族國家?!幾择R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一戰期間和戰后,拉美國家的資本主義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了。一方面是因為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無暇他顧,加之軍事訂貨的增加,使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比如,巴西在大戰期間創立的新企業有5900多家,1928年的工業生產總值相當于1914年的3倍?!幾酝踔瘛⒗盍加?、陳恩虎《近現代西方殖民主義史(1415—1990)》材料三:1927年5月12日,桑地諾發表宣言“我們甘愿做一個愛國者在戰斗中死去,也不能像奴隸那樣活著”,并提出用革命武裝把美國侵略者驅逐出尼加拉瓜的明確任務。經過6年戰斗,美軍被迫于1933年撤離。1934年2月21日,尼加拉瓜國民警衛隊司令索摩查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指使下暗殺了桑地諾。1937年1月,索摩查任尼加拉瓜總統,從此建立了長達40余年的親美家族的“考迪羅”式的獨裁統治,1956年索摩查被愛國者殺死。——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上卷》(1)根據材料一,指出19世紀初拉美能夠產生一系列新的民族國家的原因,并結合材料二概括拉美國家一戰后的顯著變化。(9分)(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桑地諾進行民族民主革命的影響。(6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同德日結為軸心國法西斯聯盟。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國王召見墨索里尼、宣布免去其一切職務、并予拘禁,將其押送到荒無人煙的馬達萊納島;同時任命總參謀長巴多格里奧上臺組織政府。新政府成立后,即派人同英、美兩國聯系,準備談判投降。9月8日,盟軍司令美國將軍艾森豪威爾和意大利巴多格里奧政府分別廣播停戰宣言,宣布意大利無條件投降。德、意、日法西斯聯盟由此瓦解。隨后盟軍在意大利半島南部登陸。10月13日,巴多格里奧政府在意大利人民的強烈要求下,正式退出法西斯聯盟。同時,英、美、蘇三國政府也發表宣言,承認意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幾源捱B仲等主編《世界通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意大利退出法西斯聯盟的主要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意大利退出法西斯聯盟的歷史意義。(9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1917年8月14日,中國向德、奧兩國宣戰,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方面。十幾萬名中國勞工遠渡重洋前往歐洲前線。中國勞工的巨大付出,為協約國一方取得勝利作出了貢獻,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聲譽,C項正確;1919年1月,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之一,參加了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中國代表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但英、美等國操縱的和會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正義要求,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排除A項;協約國勝利主要原因是其實力勝過同盟國,中國勞工為協約國勝利作出了貢獻,但沒有到“根本保障”的程度,排除B項;北洋軍閥不同派系對于是否參加一戰有著不同的主張,派系斗爭激烈而非被消除,排除D項。故選C項。2.答案:A解析:選擇A:根據材料可知,段祺瑞之所以參加一戰,既是出于防范日本侵占青島的考量,也是在對當時國際發展態勢的預判基礎上考慮到,中國若為戰勝國可以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因此,段祺瑞主張參戰是從維護國家主權利益出發。排除B:從材料可以看出段祺瑞主張參加一戰的動機不僅有防范日本,主要還是希望將來成為戰勝國,和會中有中國一席之地。排除C:段祺瑞此時已經是總統,做出這個決定是從國家的角度出發。排除D:改變中國弱國地位僅是材料部分內容,段祺瑞主張參加一戰的動機,還有防范日本的侵占。3.答案: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男性被征召入伍,導致勞動力短缺,女性不得不走出家庭,進入工廠、醫院、學校等各個領域填補空缺。這一經歷不僅使女性在經濟上獲得了獨立,也增強了她們的社會地位和自信心。同時,戰爭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傳統的性別角色和女性權利,為女性地位的提升創造了有利的社會環境,故選B項;題目中并未直接提及女權運動的具體推動作用,且女權運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難以單獨解釋1919年這一時間點上女性地位的顯著提升,排除A項;題目中并未明確提及1919年前后傳統觀念發生了顯著轉變,且傳統觀念的轉變往往是一個緩慢而復雜的過程,難以單獨解釋短時間內女性地位的顯著提升,排除C項;工業化確實對社會文明程度有提升作用,但它與女性地位的直接提升關系不大。工業化主要影響的是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而女性地位的提升更多涉及社會觀念、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變化,排除D項。4.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914年,德軍根據“施里芬計劃”進攻法國,9月,雙方以150多萬兵力在馬恩河激戰,德軍失敗,標志其“速決戰”破產,A項正確;1916年,西線相繼發生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雙方均投入巨大兵力,傷亡慘重,兩大戰役分別被稱為“絞肉機”和“地獄”,排除B、C項;日德蘭海戰是有史以來參戰兵力最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排除D項。故選A項。5.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顯示,人們由戰爭初期支持戰爭到后來反對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爭的殘酷性改變了社會心理,D項正確;戰爭的結果取決于多種因素,但民眾態度的變化并不能作為決定因素,排除A項;改變人們心理的是戰爭的殘酷,其中具有因果聯系,并非隨意性,排斥B項;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潮流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排除C項。故選D項。6.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戰勝國通過締結《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等一系列國際條約,建立的世界秩序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A項正確;德意日軸心國集團是二戰前夕通過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建立的,B項錯誤;雅爾塔體系是二戰后期建立的國際關系框架,C項錯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1949年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締結的軍事政治同盟,D項錯誤。7.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列寧認為俄國雖然是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但當時由于戰爭等因素,其也已經發展到了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即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因此俄國已經具備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社會條件,故選B;一戰確實激化了俄國國內矛盾,但這在材料中未體現,故A錯;列寧論證的是俄國具備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C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領導蘇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是斯大林,B項正確;列寧運用馬克思主義結合蘇俄實際,形成列寧主義,實現馬克思主義俄國化,排除A項;十月革命勝利后,面對內憂外患列寧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排除C項;列寧等人創辦的俄國第一份馬克思主義的報紙《火星報》,于1900年12月11日創刊于德國的萊比錫,排除D項。故選B項。9.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試圖將市場與社會主義要素結合起來,貨幣被重新引入……只有具有戰略價值的企業直接由中央控制,其他企業享有一定的自主權。”可知,此經濟政策的特點是:利用商品、市場、貨幣關系發展生產且允許私人資本主義的存在,結合所學可知,這是蘇俄的“新經濟政策”,B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結束了定量配給和征用”相矛盾,排除A項;赫魯曉夫改革發生在20世紀50-60年代,與材料的時間不符,排除C項;“戈爾巴喬夫改革”與材料“結束了定量配給和征用”的時代背景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0.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因此A正確,BCD排除。故選A。11.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1924年到1927年是國共合作領導的國民革命時期,印度尼西亞的起義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阿根廷的工人運動也是無產階級的運動,因此材料中民族解放運動的新特點是都有無產階級政黨的參與,A項正確;中國國民大革命是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目標,排除B項;二戰時期中國抗日戰爭具有反法西斯性質,排除C項;中國共產黨當時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其余不是,排除D項。故選A項。12.答案:A解析:根據圖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當時亞非拉大部分國家仍是在資產階級的領導下爭取獨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國家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創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尋求獨立解放的道路,個別國家的民族民主運動與反法西斯斗爭交織在一起;有的則引向現代化發展道路,即這一時期的民族民主運動呈現出多樣性,A項正確;都采用武裝斗爭的暴力方式進行與材料內容不符,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采用的是非暴力方式,排除B項;都是由本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斗爭與史實不符,中國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排除C項;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崩潰與材料時間不符,殖民體系最終瓦解是二戰后20世紀90年代,排除D項。故選A項。13.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出現在亞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B項正確;甘地提出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爭取印度自治和獨立的思想,這不是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共同點,排除A項;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以及亞非拉國家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和革命力量的壯大,并非所有運動都受到十月革命的直接影響,比如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三階段發生在1940—1942年,排除C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領導者為資產階級,排除D項。故選B項。14.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的激進性體現在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等等。它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封建大地產制,基本上摧毀了封建大莊園制,并使民族資本取代外國資本掌握了全國最主要的經濟命脈,基本上完成了1910—1917年革命以來由半封建社會過渡到民族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的任務,為墨西哥比較穩定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推動了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運動。②③符合題意,D項正確;“改組國民革命黨,遏制軍人勢力”“發展教育、限制教會,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未體現激進性,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15.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20世紀30年代非洲知識分子發起“黑人特色”運動,鼓勵遠離歐洲文化和殖民統治,這促進了非洲民族意識覺醒,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民族意識,不是共同體意識,排除A項;材料沒涉及文化多元性,排除B項;這個運動并未瓦解,排除C項。故選D項。16.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美國正處于經濟危機,為了解決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放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強調國家干預經濟,其中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就是新政內容之一,B項正確;羅斯福新政是舉措而非原因,排除A項;凱恩斯主義盛行是在二戰后,排除C項;工人失業現象嚴重是因為經濟危機導致,因此D項不構成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17.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美國軍方在二戰期間委托好萊塢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我們為何而戰》以宣傳美國,冷戰期間,美國軍事部門與好萊塢的合作已形成體制化,這說明美國軍方借助電影宣傳美國文化以加強文化滲透,故選B項。材料沒有體現美國的這些舉措是否贏得了世界聲譽,排除A項。材料沒有說明電影的題材,無法得出展現了軍隊形象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美國軍方借助電影宣傳美國文化,沒有體現電影業的發展情況,無法得出促進了電影業發展的結論,排除D項。18.答案:A解析: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1943年,英國海外宣傳規劃委員會重視關于中國抗戰的宣傳,并重視宣傳工作對促進中國抗日的作用,這些做法表明英國承認了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有利于維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故A項正確。從材料看不出英國的做法與遠東國際秩序的關系,排除B項;二戰全面爆發后,英國放棄了原有的綏靖政策,排除C項;材料不能得出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排除D項。19.答案:A解析: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國際聯盟和聯合國都是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都具有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責任,但國聯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使其失去了對侵略行為采取任何有效行動的可能性,無法制止戰爭發生。而聯合國吸取國聯的教訓,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實行形成實質性事項的決議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大國一致”原則,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A項正確;國際聯盟在承擔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等國際責任上遠不能與聯合國相比,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運行機制不同,與成員國的多少沒有必然聯系,排除B項;國際聯盟和聯合國都順應了時代潮流,排除C項;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組織機構都具有復雜性,排除D項。故選A項。20.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可知,二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首腦召開一系列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以解決戰后世界安排問題這些會議中,以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最為重要,因此二戰后建立的國際秩序體系被稱為雅爾塔體系,C項正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戰后形成的國際體系,排除AB項;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后建立的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排除D項。故選C項。21.答案:(1)世界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原有國際組織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的局限性;一戰的教訓;巴黎和會的決定。(2)在促進世界衛生發展、協調各國經濟關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立之初,在制止侵略、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倡導民主協商方式解決國際爭端,順應和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民主化趨勢;被少數大國操縱,成為其維持霸權的工具,沒有阻止二戰的爆發。22.答案:(1)特點:蘇俄政府制定和重視;租讓制為國家工業化服務;租讓制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政府一定程度上對租讓制實施政策優惠和保護;租讓制的所有權和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