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春七下生物3月測試卷_第1頁
2024-2025年春七下生物3月測試卷_第2頁
2024-2025年春七下生物3月測試卷_第3頁
2024-2025年春七下生物3月測試卷_第4頁
2024-2025年春七下生物3月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桂林市第一中學2024-2025年春七下生物3月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將芹菜的莖插入紅墨水中,一段時間后取出縱切,可觀察到被染成紅色的結構是() A.導管 B.表皮 C.篩管 D.葉肉2.鹽角草(如圖)能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無機鹽,并把這些無機鹽積聚在體內而不受傷害,目前已被應用于治理鹽堿地。為鹽角草體內無機鹽的運輸提供動力的是() A.蒸騰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輸導作用3.工人師傅們移栽植物時,會將一種無色的塑料液體噴到葉片上,這種液體能形成一層二氧化碳可以通過而水分子不能通過的薄膜,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這主要是因為薄膜能() A.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 B.增加蒸騰作用的面積 C.為葉片提供營養物質 D.保溫,幫助植物適應低溫環境4.某學習小組通過測量發現,樹林中的空氣濕度高于裸地。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植物進行了()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輸導作用5.為探究植物蒸騰作用速率,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利用幼嫩的枝條設計了如圖裝置,將該裝置放在光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過程中裝置內的氣泡會向左移動 B.裝置右側的油層可減少水的蒸發 C.實驗中水的出口是葉片上的氣孔 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6.下列關于某小組進行“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實驗前將天竺葵置于黑暗處一晝夜 B.用黑色剪影紙將葉片雙面遮光后置于光下 C.用酒精隔水加熱使葉片脫色 D.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遮光處變藍

7.樂樂自制裝置探究光合作用的相關問題,部分裝置如圖所示。本實驗的變量是() A.光 B.二氧化碳 C.水 D.氧氣8.將萌發的種子置于密閉的瓶中,放在適宜的條件下,一段時間后將燃燒的蠟燭放入瓶中,可觀察到蠟燭立刻熄滅。這個現象說明萌發的種子() A.產生了二氧化碳 B.消耗了氧氣 C.產生了水 D.分解了有機物9.如果把植物體的綠葉比喻成為“綠色工廠”,則這座“工廠”的產品為() A.二氧化碳和水 B.光和葉綠素 C.有機物和氧氣 D.二氧化碳和糖類10.人們在養魚時,常常在魚缸中放一些新鮮的水草(如圖),主要目的是() A.凈化魚缸中的水 B.使魚缸更加美觀 C.供給魚新鮮餌料 D.增加水的氧含量11.呼吸是生命的標志。下列有關植物體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只在黑夜進行呼吸作用 B.植物只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 C.植物在白天和黑夜都進行呼吸作用 D.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呼吸作用12.冬天打過霜的蔬菜吃起來特別甜,經檢測是因為打過霜的蔬菜中葡萄糖含量顯著升高。對此現象的解釋中,符合科學道理的是() A.打過霜的蔬菜不再消耗葡萄糖 B.低溫時蔬菜的呼吸作用減弱 C.低溫時蔬菜的光合作用增強 D.打過霜的蔬菜更易吸收土壤中的葡萄糖13.梨樹掛果時,果農通常會在樹干上環割樹皮,這樣做的目的是() A.破壞導管 B.限制水分向上運輸 C.限制有機物向下運輸 D.抑制上部果實生長

14.將原來置于黑暗環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后,二氧化碳相對吸收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 B.曲線bc段表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增加 C.b點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等 D.曲線cd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氣孔關閉15.某校同學們進行了“綠化校園的設計活動”,他們的設計方案中,不恰當的是() A.優先選擇種植可吸收有害氣體的綠化樹種 B.教學樓臨窗處選擇種植高大的喬木,用于遮風擋雨 C.注意花草樹木的生長周期,使得一年四季各有風景 D.注意植物的空間搭配,做到疏密相間、協調自然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30分。)16.(6分)在智能蔬菜大棚中,技術人員用電腦實時監控蔬菜長勢,通過簡單操控就可以實現精準施肥,配合自動滴灌、噴灌技術,實現節約用水用肥;通過延長光照時間、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夜晚通風降溫等措施,明顯提高了蔬菜產量;并適時采取帶土移栽幼苗,修剪枝葉,疏花疏果等措施。請回答下列問題。(1)智能蔬菜大棚能實現精準施肥,肥料中的無機鹽溶解在水中,被蔬菜根尖的________區吸收,通過________(填“導管”或“篩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2)從光照的角度分析,題干中提高蔬菜產量的具體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大棚內夜晚通風降溫,主要是為了降低蔬菜的________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3)技術人員常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移栽幼苗,目的是降低幼苗的________作用;帶土移栽幼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7.(6分)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2024年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已經從前些年的21.6%提升到了現在的超25%。森林每生長1立方米的蓄積量,平均能吸收1.83噸二氧化碳。資料二森林有“綠色水庫”之稱,不同類型森林的蓄水量數據如表。森林類型幼松林中齡松林闊葉次生林原始林蓄水量/(米3/畝)100300560800(1)由資料一可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能產生________,有助于維持生物圈的________平衡。(2)資料二說明森林有涵養水源的重要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可通過___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從而促進生物圈的__________。(3)從資料二表中數據可知,幼松林、中齡松林、闊葉次生林等人造林的平均蓄水量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原始林。保護森林,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行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6分)盛夏時節,在柳江區百朋鎮萬畝荷塘里沿著棧道漫步前行時,抬眼望去,湖水漣漪,青荷連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圖一為王佳同學顯微鏡下看到的荷(蓮)葉片橫切面結構圖,圖二為氣孔張開、閉合示意圖。請回答問題。(1)顯微鏡下發現圖一中[③]所示部分細胞排列多而緊密,且細胞內含有較多的__________,有利于荷葉充分地利用陽光進行________作用,合成有機物(淀粉)。同時還可推知[②]是葉片的__________(填“上表皮”或“下表皮”)。(2)荷葉合成的有機物可通過圖一[①]中的________(填結構名稱)經葉柄運輸到蓮藕中貯藏起來。(3)如果把新鮮的荷葉浸入70℃左右的熱水中,你會看到有氣泡從葉片表面逸出。氣體逸出的部位是圖一中的[],其開閉受圖二中[]____________的控制。19.(6分)如圖是某種橘樹葉肉細胞內的生理活動,序號代表氣體,甲、乙代表細胞內的結構,請回答問題。(1)若①表示氧氣,則乙是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2)若①表示二氧化碳,則甲中進行的生理活動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圖示狀態下,橘樹正在________(填“積累”或“消耗”)有機物。(3)橘樹種植過稀,畝產量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建議果農種植橘樹時應____________,以提高產量。20.(6分)采摘后的草莓若貯藏不當,容易腐爛,營養價值受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研究。①選取100個大小均勻、九成熟的草莓分成A、B兩組,每組50個。A組:常氧(21%氧氣)條件;B組:低氧(2%氧氣)條件;貯藏溫度均為0℃,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②在第0、3、6、9天取樣測定果實的呼吸作用強度,結果如圖所示。(1)貯藏不當會影響草莓的營養價值,這是因為在貯藏過程中草莓細胞可以進行呼吸作用,消耗細胞中的__________,因此可以通過呼吸作用強度來衡量貯藏效果。(2)本實驗探究了__________對草莓貯藏效果的影響。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