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種刷牙方式既干凈又舒服。下列聲音的利用與電動牙刷的聲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A.登雪山時高聲講話可能引起雪崩 B.超聲波清洗鐘表C.彩超觀察胎兒的生長情況 D.超聲波為結石患者擊碎結石2.下列措施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是()A.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 B.學校附近禁止鳴笛C.摩托車的消聲器 D.圖書館周圍植樹3.如圖所示,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超聲導盲手杖,它可以發射超聲波探測周圍5米內障礙物的情況,并處理成語音信號及時播放出來,從而達到“以聽代視”的效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盲人聽覺靈敏,可以聽到導盲手杖發出的超聲波B.導盲手杖發出的超聲波會對使用者造成較大的輻射危害C.導盲手杖發出的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后會發生反射現象D.導盲手杖應用了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4.前幾年在土耳其發生了一場大地震,致使一萬多人喪生,有關人士指出,地震發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識,是使喪生人數增多的一個原因,以下是關于被埋在廢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認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A.大聲呼救B.靜等營救人員前來營救C.見縫隙就鉆,從廢墟中爬出來D.用硬物敲擊廢墟板或墻壁,向營救人員求救5.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和發展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城區汽車禁鳴、主干道路面鋪設瀝青、住宅區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等。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A.綠化居住環境 B.緩解“熱島效應”C.減少大氣污染 D.降低噪聲污染6.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聲音無處不在。有下列6種聲音:①工廠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②劇場里的演奏聲;③清晨公園里小鳥的鳴叫聲;④裝修房子的電鉆聲;⑤街上汽車的鳴笛聲;⑥山間小溪的流水聲。其中屬于噪聲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7.最近,一些城市在大力推廣聲波支付技術。它的原理是用戶通過手機向售貨機發出一段聲波,售貨機“聽”到這段聲波后進行自動處理,用戶在自己手機上輸入密碼,售貨機就會“吐”出商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手機發射的聲波主要是向自動售貨機傳遞能量B.手機發射的聲波的傳播速度是C.手機發出的聲波不是由振動產生的D.手機聲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環境中使用8.關于超聲波和次聲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吶是利用次聲波尋找魚群信息B.醫院利用次聲波檢查胎兒在母體內是否正常發育C.大自然的許多活動,如地震、海嘯等都伴有次聲波產生D.這兩種聲波都能在真空中傳播9.下圖是探究聲現象的四種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乙實驗說明鋼尺振動的頻率越高,響度越大C.丙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D.丁實驗說明聲波不能傳遞能量10.三種聲音的波形如圖所示,它們的()A.響度不同 B.音調不同C.音色不同 D.樂音的所有特征均不同二、填空題11.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公眾場所我們會聽到“高音喇叭”中的“講衛生、勤洗手、一米線、少聚集”的提示聲音。“高音喇叭”指的是喇叭發出聲音的較大,使用喇叭宣傳利用了聲音能傳遞(選填“能量”或“信息”)。12.新年“敲”出新氣象,2024年央視跨年晚會上由山西鼓樂藝術團帶來的創意鼓樂節目《和鳴》令人震撼。如此振奮人心的鼓聲是通過鼓面產生的。遠在場外的人們都可以聽到鼓樂聲,這是因為鼓聲的比較大(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13.如圖所示,“入班即靜”要求同學們在教室養成輕聲說話的習慣,當同學們交流時,聲音是通過傳播的;從控制噪聲的角度分析,這是在處減弱噪聲的。

14.小川在校聯歡會上惟妙惟肖地模仿了百靈鳥的聲音,他主要是模仿聲音的(填聲音的特性);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斷病情,這是利用聲音可以傳遞的性質。15.如圖1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從左向右敲擊水瓶琴瓶口,其發出的音調將(選填“升高”或“降低”);如圖2甲、乙所示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其中圖(選填“甲”或“乙”)是噪聲的波形;城市街道兩旁種植了大量樹木,這是在減弱噪聲。

三、作圖題16.圖所示的是敲擊音叉的振動圖像,現用一較大的力敲擊音叉,但音叉的音調不變,請在圖中畫出第二次敲擊音叉的振動圖像。四、實驗題17.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乒乓球動,這說明了;(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效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可以傳聲;(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將聽到,并由此推理可知:。18.實驗課上,小明同學利用實驗室內的器材進行聲音的有關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鋼尺緊壓在桌面,一端伸出桌面,撥動鋼尺發出聲音,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不同的力撥動,聲音的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不同。這個實驗運用了的實驗方法;(2)如圖乙所示,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將聽到響鈴的聲音,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傳聲。五、計算題19.潛艇靜止在海面上,向海底發出超聲波,10s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回聲。若潛艇在海面上發出超聲波脈沖的同時,9.9s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回聲。已知超聲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1)海的深度;(2)潛艇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結果在小數點后保留一位數字)。20.如圖所示火車在筆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在從山崖駛向一座長為1km的大橋的過程中,當火車頭在距離橋頭150m,距離山崖775m時鳴笛,鳴笛5s后火車頭到達橋頭,此時車頭的司機聽到來自山崖的回聲。到達橋頭后,火車又用50s完全通過了該大橋。(1)計算火車的速度;(2)聲音的速度;(3)火車的長度。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CDDCDCAC1.C【詳解】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種刷牙方式既干凈又舒服,說明聲音能夠傳播能量;A.登雪山時高聲講話可能引起雪崩,說明聲音能傳播能量,故A不符合題意;B.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音能夠傳播能量,故B不符合題意;C.彩超觀察胎兒的生長情況,說明聲音能夠傳播信息,故C符合題意;D.超聲波為結石患者擊碎結石,說明聲音能夠傳播能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A【詳解】A.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是從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故A符合題意;B.學校附近禁止鳴笛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B不符合題意;C.摩托車的消聲器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C不符合題意;D.圖書館周圍植樹是從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C【詳解】A.但由于超聲波頻率超出了人耳聽覺范圍,所以聽不到導盲手杖發出的超聲波,故A錯誤;B.超聲波的頻率遠超人體固有的振動頻率,故超聲波不會對使用者造成較大的輻射危害,故B錯誤;C.任何聲音在碰到障礙物時會反射回來,超聲波也是如此,這是回聲定位的原理。故C正確;D.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回饋了障礙物的位置與距離,是向使用者提供了信息,故D錯誤。故選C。4.D【詳解】A.大聲呼救,會浪費體力,且地面上的人不易聽到,故A不符合題意;B.靜等營救人員前來營救,不發出信號,不一定能被營救人員找到,故B不符合題意;C.見縫隙就鉆,從廢墟中爬出來,如果不恰當的話,會卡在縫隙里,故C不符合題意;D.因為聲音可以在固體中進行傳播,所以可以通過敲擊廢墟板或墻壁,產生聲音并通過固體向外傳播聲音,這樣可以引起救助人員的注意,最后會獲得救援,故D符合題意。故選D。5.D【詳解】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城區汽車禁鳴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主干道路面鋪設瀝青、住宅區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都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因此它們的共同點是降低噪聲污染。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6.C【詳解】從環保角度看,工廠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裝修房子的電鉆聲、街上汽車的鳴笛聲都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屬于噪聲;劇場里的演奏聲、清晨公園里小鳥的鳴叫聲、山間小溪的流水聲沒有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不屬于噪聲。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7.D【詳解】A.聲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手機發射聲波向自動售貨機傳遞一個需要什么商品的信息,故A錯誤;B.手機發射的聲波在不同介質,不同溫度下,聲速是不同的,在15℃空氣中聲波速度是340m/s,故B錯誤;C.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所以手機發出的聲波是由振動產生的,故C錯誤;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手機聲波不能在真空環境中使用,故D正確。故選D。8.C【詳解】A.聲吶是利用超聲波尋找魚群信息,故A錯誤;B.醫院利用超聲波檢查胎兒在母體內是否正常發育,故B錯誤;C.大自然的許多活動,如地震、海嘯等都伴有次聲波產生,有些動物可以聽到次聲波,所以在地震等災害發生前會出現異常的行為,故C正確;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即這兩種聲波都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誤。故選C。9.A【詳解】A.甲實驗說明真空不能傳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A正確;B.鋼尺振動越快聽到聲音越高,說明音調和振動的快慢即頻率有關,故B錯誤;C.敲擊音叉的力越大聽到聲音越大,說明響度和振幅有關,故C錯誤;D.喇叭振動發聲的聲波傳遞給蠟燭的火焰,使火焰搖動,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故D錯誤。故選A。10.C【詳解】振幅是指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它決定了聲音的響度。觀察圖示可知,三幅圖中物體振幅相同,所以三種聲音的響度相同;頻率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振動得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越高;觀察圖示可知發聲體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三種聲音的音調相同;不同樂器、不同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產生的音色會不同,我們是靠音色來辨別發聲體的種類,觀察圖形可知,三種聲音的波形不同,所以三種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1.響度信息【詳解】[1]“高音喇叭”指的是喇叭發出聲音的大小很大,即響度很大。[2]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因此使用喇叭宣傳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12.振動響度【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如此振奮人心的鼓聲是通過鼓面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響度與振幅、分散程度、與發聲體距離的遠近有關,鼓聲響度的比較大,因此遠在場外的人們都可以聽到鼓樂聲。13.空氣聲源【詳解】[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當同學們交流時,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2]在教室養成輕聲說話的習慣,從控制噪聲角度來看,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14.音色信息【解析】【小題1】[1]不同的發聲體音色一般不同,我們可以通過音色辨別區分發聲體。小川惟妙惟肖地模仿動物發聲,主要是模仿動物聲音的音色。[2]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聽診器可以讓醫生判斷病人的狀況,所以此時的聲音傳遞的是信息。15.升高乙傳播過程中【詳解】[1]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瓶子,聲音是由瓶子和瓶內的水振動發出的,振動越慢;水越少,音調越高,音調將升高。[2]甲、乙所示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振動規則,乙的波形雜亂無章,所以圖乙是噪聲的波形。[3]噪聲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減弱,城市街道兩旁種植了大量樹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16.【詳解】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別敲擊同一個音叉,用較大的力敲擊音叉時音叉振動的幅度變大,音調不變,即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相同,第二次敲擊音叉的振動圖像如圖所示:17.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桌面上撒些小砂粒空氣聲音變小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詳解】(1)[1]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彈起,這樣做是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該現象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2]物體的振動有的是明顯的,有的是不明顯的,為了看到桌子振動更明顯,可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砂粒,把桌子振動轉化為砂粒的振動,即把桌子振動放大,便于觀察。(3)[3]由圖可知,當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說明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發生了振動,而我們并沒有直接敲響左邊的音叉,證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給左邊的音叉的,所以空氣能傳播聲音。(4)[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用抽氣機將瓶內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聲音會逐漸變小;如果把瓶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瓶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