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度天津市第三中學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度天津市第三中學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度天津市第三中學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度天津市第三中學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度天津市第三中學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階段性檢測試卷歷史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1.有學者認為“文字不是一種深思熟慮后的發明物,而是伴隨對私有財產的強烈意識而產生的一種副產品?!痹撚^點強調,文字的產生()A.促進了商業的繁榮B.帶有歷史的偶然性C.是社會進步的標志D.源于社會經濟發展2.在古代西亞,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與經常泛濫的洪水斗爭,在此過程中誕生了戰勝洪水的傳說。這些傳說可在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中查閱。該史詩是()A.《吉爾伽美什》B.《摩訶婆羅多》C.《羅摩衍那》D.《天方夜譚》如圖所示歷史事件()A.反映出羅馬帝國控制力的增強B.說明雅典文明優于周邊各邦C.體現出希臘化時代的文明成就D.擴大了希臘文明的歷史影響4.《漢謨拉比法典》第8條:一個人竊取牛或羊、驢、豬,或船舶,如果它系神或宮廷的財產,則應對他科以三十倍之罰金;如果它系穆什欽努(非全權公民)之財產,則應對他科以十倍之罰金;如果竊賊無物以償,則他應被處死。由此可見古巴比倫()A.法律帶有習慣法的烙印B.王權有濃厚神秘色彩C.社會治安狀況不斷惡化D.存在森嚴的社會等級5.許多歐美學者試圖證明埃及文明來自于兩河流域,非洲和美國黑人學者則極力強調古代埃及文明的黑非洲性質。近年來的考古發掘表明,古代埃及文明是一種原生文明,同時它又受到來自埃及以北和以南兩個方向的影響。這說明()A.新史料的發現推動歷史認知進步B.世界文明的進程具有多樣性C.歷史共識的確立需要批判性思維D.地理環境決定了文明的屬性6.下面是早期文明遺址中的部分建筑。對這些建筑解讀正確的是()A.圖騰崇拜在當時廣泛的流行B.古代文明具有共性和特性并存特點C.古代多數國家實行政教合一D.文明間的交融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7.有學者認為:“羅馬的貴族奴隸主階級,從掠奪戰爭中得到了大量的財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隸。他們組織奴隸制大莊園,生產谷物、經濟作物或者經營蓄牧業......充足的供給加強了其軍事實力,進一步使得古羅馬的擴張戰爭的勝利消息頻傳?!睋丝烧f明()①對外戰爭使羅馬小農經濟逐漸破產②戰俘是羅馬勞動力的重要來源③奴隸制莊園是羅馬主要的勞作方式④對外戰爭促進了羅馬農業發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下圖為歐洲中世紀莊園示意圖,據此可知其主要特征是()A.宗教信仰至上B.等級制度森嚴C.基本自給自足D.宗法色彩濃厚9.中世紀西歐許多已形成的城市通過舉行起義、成立公社、談判妥協,開始實行城市自治。西歐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級依附關系的紐帶,這些城市又與王權結成聯盟,成為埋葬中古封建主的墓場。這表明,西歐城市自治()A.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壞殆盡B.推動了西歐民族國家的建立C.確立了專制王權至高無上統治D.為大工業化生產奠定了基礎10.11世紀時,英國1/5的耕地屬于國王,1/4屬于教會。威廉一世將全國1/2的耕地給與大貴族,這些貴族的領地往往分散于各地,如徹斯特伯爵休的封地,除其伯爵領以外,被分置于19個郡中,此外約有20個貴族的領地分散在10個以上的郡里。這一舉動()A.挑戰教會的絕對權威B.瓦解封君封臣制度C.分散地方貴族的權力D.保證了國王的優勢11.《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否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法典還特別強調奴隸必須聽命于他主人的安排,不許有任何反抗。這些規定說明()A.法典注重調解民事糾紛B.法典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受侵犯C.法典適用于羅馬帝國境內各族人D.法典為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地位服務12.中世紀英國的議會制度在不小程度上取決于國王的意志:正是國王來安排上院議員,他擁有權力來賜予城市選派代表的權利,關于選舉競爭的爭議要到他和他的大會議面前來受裁決,他的同意對每一項法令都絕對是必須的。據此可知,當時英國()A.議會的運作依賴于王權B.議會無法對王權制約C.分權制衡的原則被破壞D.君主立憲制有待完善13.如圖為某一宗教傳播路線示意圖。該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天主教D.伊斯蘭教14.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掀起了一場社會變革運動,在這場運動中,日本廢除了世襲姓氏貴族制度,確立“八省百官”制及“國郡”制,并賜給大夫以上官吏“食封”,賜給大夫以下官吏“俸祿”。由此可見,這場變革運動旨在()A.建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B.壯大武士階層的力量C.理順統治階層內部關系D.適應中國移民的需要15.大津巴布韋的建立與黃金貿易密不可分。在大津巴布韋遺址附近和其他一些地方出土的文物中,都發現有古代開采過的礦井、冶煉熔爐和工匠用具,此外,還發現有古代的梯田、用于灌溉的水井、帶把的鐵鋤,以及大量牛骨。由此推知,大津巴布韋()A.與歐洲的經濟交往頻繁B.社會經濟結構多元C.手工制造業領先于世界D.商業水平超過農業16.下圖是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創造的燦爛文明分布示意圖,其中①②③分別對應的文明是A.印加文明、瑪雅文明、阿克蘇姆文明B印加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C.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D.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如表是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的相關材料。這可以用來()材料出處直到1517年征服埃及之后,奧斯曼帝國才初步控制了中東地區和地中海東岸(英)帕特里克·貝爾?!秺W斯曼帝國六百年》占領埃及后的奧斯曼人與其他帝國一樣,并不想殺掉轉口貿易這只下金蛋的母雞,而是想更多的分享世界貿易(德)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16世紀初的奧斯曼帝國海軍仍處于初級成長階段,其勢力還遠未完全成型,征戰地中海仍然有些遙不可及(英)佛利特《劍橋土耳其史》A.重新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動因B.深入研究文藝復興的具體原因C.全面探究西方對全球化態度D.正面認識轉口貿易的重要作用18.來自歐洲的馬使美洲原住民部落變成使用馬匹狩獵野牛的游牧民族,來自美洲的番茄在意大利成為制造番茄醬的原料,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后,已經走向滅絕的蚯蚓再度在這片大陸出現并擴散,促進土質改善。這些現象說明()A.殖民擴張中斷文明進程B.世界各地建立緊密聯系C.歐洲文明影響世界格局D.物種交換推動社會發展19.當哥倫布偉大發現的消息傳到威尼斯時,當地出現了極度的恐慌,證券、債券下跌了40%到50%。這說明當時()A.世界市場已經初步形成B.熱那亞的地位將超越威尼斯C.商路中心可能發生轉移D.世界金融中心將向美洲轉移20.16世紀后,英國人嗜糖成癮,一位曾見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德國旅行家記載道:“65歲的女王陛下依然平和美麗,但她的牙齒已經發黑?!边@一現象反映出()A.商業革命改變英國生活習俗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C.英國已經成為世界殖民霸主D.工業革命后物質生活的豐富21.西班牙人一到東方,幾乎立刻發現中國商人在貿易中青睞白銀,因此開辟了著名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即跨越三大洲的所謂“大三角貿易”,美洲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向了中國乃至全球。這一現象表明()A.“價格革命”社會影響外溢B.白銀世界貨幣地位已經形成C.中國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D.西方資本原始積累有所減緩22.如圖是美國學者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的目錄摘編。據此可知,該書旨在()A.說明地理差異決定文明發展B.多視角分析歷史發展的進程C.闡述病菌對人類社會的危害D.基于技術演進視角解讀歷史23.下表為16-18世紀中國金銀比價表,表中數據的變化()年份金銀比價15341:6.36316221:8.0016771:9.001741-17501:11.77A.緣于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B.受益于大西洋貿易網絡的形成C.利于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D.反映出傳統小農經濟日益衰微下圖曲線描述了1500年至2000年荷蘭、英國、美國、中國國力發展相對趨勢(以1.0為最高值的相對值比較)。其中②是()A.荷蘭B.英國C.美國D.中國25.如圖是雅克·德·拉于1734年繪制的科學陳列室,其中擺放了各種貝殼、標本、建筑模型和科學儀器。類似這樣的收藏在18世紀的歐洲頗為流行。這表明歐洲()A.認識世界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B.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成為社會共識C.逐漸從封建愚昧的禁錮中解放出來D.以實驗為根據的近代科學開始形成26.據如表可知,文藝復興()代表人物國別代表作創作時間但丁意大利《神曲》1307-1321年彼得拉克意大利《歌集》1348年左右薄伽丘意大利《十日談》1350-1353年喬托意大利《猶大之吻》1305-1308年伊拉斯謨荷蘭《愚人頌》1509年拉伯雷法國《巨人傳》1532-1564年莎士比亞英國《哈姆雷特》1599-1602年A.中心發生轉移B.在歐洲得到擴展C.藝術成就豐碩D.涉及的范圍廣泛“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是促使西方更進一步發展的兩大重要史事,二者均加強了西方文化中的某種精神,即()A.強調理性,反對宗教熱忱和權威B.反抗權威,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C.相信科學,形成理性化思維方式D.相信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28.為了使信徒們不至于被異端思想所迷惑而走上懷疑上帝的道路,基督教會在自己開辦的學校中教授幾何學、數學、天文學。幾何學用來解釋上帝創造的世界......而天文、數學和幾何學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原點。這反映了()A.近代科學的理論基礎是基督教教義B.近代科學的建立強化了教會權威C.基督教神學客觀推動近代科學建立D.宗教改革有利于近代科學的發展29.圖畫面中的人物是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1632-1704年)。從圖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咖啡館成為重要的政治機構B.文化普及促進印刷書的誕生C.全民學習已經成為社會共識D.新思想有較暢通的傳播渠道30.“特別是法國人,急切地渴望激進的變化:人類將不會自由,除非最后一個國王被最后一個神父的腸子絞死。......在18世紀,神圣權利和皇位繼承的不變法則受到普遍懷疑:廢黜永久的“固定的'君王有時帶來積極的結果,而非災難。固定的物種'的進化也許是有益的?!睂σ陨蠚v史敘述解讀正確的是()A.法國的啟蒙思想家都主張廢除君主制B.啟蒙運動已把人文主義發展到新高度C.歐洲民眾開始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D.啟蒙思想家從根本上挑戰神學世界觀第I卷非選擇題二、材料解析題(共3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紀后期,西歐社會逐漸安定下來,人口的增長,以及農業、采礦業、漁業等產量的提高,都相應的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城市作為地方貿易和行政中心,開始慢慢地出現,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熱那亞是這樣的典型......當市民們獲得權力和財政資源時,他們通常能說服國王頒發皇家特許狀,準許他們在一個單獨的市鎮內聯合起來,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西歐各區域和部分國家萬人以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表(%)1500155016001650170017501800西北歐6.67.28.210.913.113.614.9中歐3.74.05.06.07.17.57.1地中海區9.511.413.712.511.711.812.9英格蘭和威爾士3.1355.88813.316.720.3低地國家18.519.521.526.128.624.723.0意大利12.412.814.714.013.414.214.4注:低地國家包括今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地區-摘編自王淵明《近代早期西歐城市的發展》材料三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了,商人和銀行家作為市民階層的上層,發展為早期的資產階級。市民反對封建割據,反對領主特權。支持國家統一和王權強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國王們削弱諸侯勢力的政治考慮,因而國王成為城市的長期盟友。國家出現了不與封土相聯系的官吏;市民階級開始參與政治。城市的興起和繁榮,產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為教士所壟斷,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摘編自《世界中古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世紀后期西歐城市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括西歐1500-1800年城市人口的主要變化。(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世紀西歐城市興起的影響。32.某中學一學習小組在研究“新航路開辟”這一課題時,搜集了一些材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開辟前。14世紀,葡萄牙人改造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加快了船的航行速度。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盤,不久星盤被更廉價的象限儀所代替,象限儀是確定經度所必需的儀器。早在14世紀,西歐繪制地圖的技術已相當發達了,當時開始出現標明海岸線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圖。-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二開辟中。8月3日,帶著女王授予的海軍大元帥的任命狀,哥倫布登上甲板,對女王資助給他的三艘帆船下達了出航命令。為了減少船員們因離開陸地太遠而產生的恐懼,哥倫布偷偷調整計程工具,每天都少報一些航行里數。但兩個月后,一無所獲的船隊依然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不安和激憤的船員們聲稱如果繼續西行就將叛亂。哥倫布提議:再走三天,三天后如果還看不見陸地,船隊就返航。他這么做無疑是明智的,因為僅僅在這次騷亂三天之后,曾經反對他的水手就在桅桿上高喊:“陸地!”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摘編自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三開辟后。這條航道東起美洲的阿卡普爾科,西至亞洲的馬尼拉,被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大帆船是西班牙人雇用中國的工匠在馬尼拉建造的,載重300噸左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只。大帆船貿易自1565年開始,于1815年結束,每兩年往返一次。這種貿易實際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銀換取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商品。-摘編自王助民等《近現代西方殖民主義史(1415-1990)》(1)提取材料一信息,說明該材料對于研究新航路開辟的史料價值。(2)據材料二,談談你對使用該材料研究新航路開辟的看法。(3)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在這三則材料的基礎上各補充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及相關事例。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啟蒙運動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開辟使歐洲人認識到世界其他地方還存在迥異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態......16世紀后期,法國人文主義作家蒙田鼓勵人們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來認識世界,而不要迷信權威。17世紀的歐洲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實驗、觀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奧秘..伏爾泰對中國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學家統治贊賞備至,據此提倡實行開明的君主制。這些內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國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摘編自《從概念史的角度看啟蒙運動》材料二啟蒙運動表達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訴求。該運動17世紀從英國出現,18世紀法國成為運動的中心,尤其以“法國三杰”(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最為著名。下表內容是三人的一些言論。人物言論伏爾泰“君主使人感到枷鎖的分量”,“英國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而達到節制君主權力的唯一國家?!泵系滤锅F“如果同一個人......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訴權,則一切都完了?!北R梭“人生來是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人民才應該是國家的主體”。材料三啟蒙哲人立足于理性主義,對于他們所棲身的世界展開了廣泛深入批判。這股強烈批判精神,驅散了人們思想中的宗教狂熱與迷信蒙昧的迷霧,塑造了追求自由的公共輿論。啟蒙哲人在批判傳統的同時以科學研究人類社會,解決實際問題,這直接導致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各門學科的興起。啟蒙運動不僅打擊了歐洲的君主專制制度,還改變了美洲的政治面貌。-以上材料摘編自武寅《簡明世界歷史讀本》(1)根據材料一,分析“啟蒙運動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分別概括“法國三杰”的主張。(3)根據材料三指出啟蒙運動在思想文化上的貢獻2024—2025學年度天津市第三中學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答案一、單選題1.D2.A3.D4.D5.A6.B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