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專題 (二)_第1頁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專題 (二)_第2頁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專題 (二)_第3頁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專題 (二)_第4頁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專題 (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專題

2022年河南省濮陽市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一)(共10分)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完成下面小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FI以還。天大寒,

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

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

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

所聞。

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郡相忖的一項是()

計口以還旦口客來如口中天

e愈恭征于自五光十自

遍現(xiàn)群書予現(xiàn)夫巴陵勝狀眼現(xiàn)六路

不敢出一言以復余人各復延至其家FI復一日

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6.選文中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在困難面前,他是怎么做的?

17.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運用對聯(lián)知識,為下面這幅對聯(lián)寫出下聯(lián),并

簡述你的理由。

上聯(lián):宋濂謙恭求先達,

下聯(lián):,

理由:

【鏈接材料】

張良受書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坦②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圮下,顧謂良曰:“儒

了,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E:“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K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口平明,與

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日:“與老人期,后,何也?“去,口:“后五日早會。”

五日雞鳴四,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日:“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早來!”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

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

【注釋】①下邳:古縣名,今江蘇睢寧西北。②圮:橋。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睢陀區(qū)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一)閱讀《三峽》,完成13?16題。(共10分)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置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

月。

至于夏水褰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

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螭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洞肅,常有高猿長嘯,屈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

口:“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芳自賞

B.沿溯阻絕往來不絕者絡繹不絕

C.有時朝發(fā)白帝野芳發(fā)而幽香千鈞一發(fā)

D.故漁者歌曰溫故而知新故弄玄虛

14.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15.選文作者寫三峽,重點寫了三峽之水,為什么在寫水前先寫兩岸的山?(2分)

16.選文和下面[鏈接材料]分別運用了什么手法寫山中自然景色的?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4分)

是居①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臺,半平地;臺南有方池,倍平臺。環(huán)池多山

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

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豎,如蓋張,如龍蛇走……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

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nèi)f狀,不可彈記,暇芯縷而言,故云甲

廬山者。

(節(jié)選自《廬山草堂記》)

[注釋]①是居:指白居易在廬山建造的草堂。②戛(jid):摩,摩拳。③蹴!(ludn):看

東西的樣子。

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四)語文試卷

(一)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3-16題。(10.分)

【語段一】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其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其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贊。''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

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

廷。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語段二】優(yōu)孟者,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

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①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

棺槨大夫禮葬之。優(yōu)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yōu)孟曰:“馬者王之所愛

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王曰:“何如?”

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槨,梅楓像章為題湊,發(fā)甲卒為穿曠②,老弱負土,齊趙陪

位于前,韓魏翼衛(wèi)其后,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

千曰:“寡人之過一至此平!”于是王乃使以馬屬③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

(節(jié)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注】①啖(dan):飼養(yǎng);②"(ku*ng):墓穴;③屬(zhu):交付。

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芳草鮮美盡善盡蓑

A.客之蓑我者?

B.百里奚舉于市東市買駿馬門庭若市

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此咳危急存亡之秋也精誠所至

D.皆知大王賤人而貝馬也富事不能淫難能可由

14.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5.從語段(一)中的“善”字,你讀出了哪幾層意思?(2分)

16.鄒忌和優(yōu)孟的勸諫方式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2022年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2022年中考三模語文試卷

(一)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14―17題。(10分)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

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

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同“返”,意:返回)曰:

“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②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

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旗③以賑(意:救災)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

無栗,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④戰(zhàn),遂敗魏師。

注釋:①阿:山東阿縣;②決:決策;③倉縻:官倉的糧食。④私兵:私人兵器。

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思都學風的一項是()(2分)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食之不能盡其才孔子云:何陋之有

B.委而當之待君久不至,己去當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C.以天下之所順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D.寡助之至色愈恭,禮愈至每至晴初霜旦

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得道者多助”,這句話告誡統(tǒng)治者: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贏得民心;【乙】文中子奇

施行了哪些“仁政”?從而嬴得了百姓的擁護。(用自己的話簡練的回答,2分)

17.上面兩篇文章的文體有何不同?請你結(jié)合兩篇文章的寫法試作簡單的分析,(4分)

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2年春第四次模擬九年級語文試卷

(一)閱讀《岳陽樓記》[節(jié)選),完成12-15題。(10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口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

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

者矣。

至若春科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

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彩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做!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百誰與歸?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至若春華景明/言科而色夷/風卻日麗

B.感世而悲者矣/此樂何和/樂做生悲

C.一?碧萬頃/上下一?白/一?鼓作氣

D.長煙一空/皆若宅游無所依/宅中樓閣

13.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微斯人,吾誰與歸?

14.一切景語皆情語。選文的一、二段所寫之景折射出怎樣的心境?有何用意?(3分)

15.請你依據(jù)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對滕子京“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

“做出簡要評價。(3分)

【鏈接材料】

普滕子京以慶帥①左正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既成,賓僚請大合樂②落之,

子京曰:“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憂后樂”之語,蓋亦有為而發(fā)。

(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岳陽樓記》)

【注】①慶帥:滕子京曾在慶州統(tǒng)領軍隊抗擊西夏入侵,②大合樂:用典禮大樂慶祝。

2022年河南省中考押題語文模擬試卷一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3?16題。(共10分)

(-)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

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巾。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二)陳平患諸呂,力不能制,恐禍及己;嘗燕居深念,陸賈往,直入坐;而陳丞相不見。

陸生曰:“何念之深也!"陳平曰:“生揣①我何念?”陸生日:“足下極富貴,無欲矣;然有

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陳平日:“然。為之奈何?”陸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

下危,注意將。將相和調(diào),則士豫附②;天下雖有變,雙不分。為社稷計,在兩軍掌握耳。

(選自《資治通鑒?陳平患呂》)

【注】①揣,猜測。②附,歸附。

1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溫故*而知新明知故犯

B.百里奚舉于市東市買駿馬海市蜃樓

C.入則無法家胡士參差披丹拂袖而去

D.而后喻引喻失義不言而喻

14.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15.文本(一)第二段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中心論點的?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簡要分析。選文

(4分)

16.語段(一)(二)中都談到了治理國家的問題,請簡要分析兩個語段中治理國家佗方法

不同之處是什么?(2分)

2022年河南省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3-16題。

(-)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三時俱

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猿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

與其奇者。

(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

書》)

(二)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榭間,

以紅粉笙歌①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今年春中,與無際偕

訪仲和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③石臺,不及飲酒,亦不好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

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

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節(jié)選自李流芳《游虎丘小記》)

【注】①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②惡(wu):厭惡。③趺坐:兩腳盤腿打坐。

13.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凈流見底水尤旗冽止凈水秀

B.五色車輝阡陌堂通百感笠集

C.四時俱省前人之述冬矣美懷冬至

D.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不復出焉無以復加

14.把語段(一)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15.語段(一)在句式和節(jié)奏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2分)

16.兩位作者都鐘情自然,他們分別發(fā)現(xiàn)了怎樣的自然之美?請簡要分析。(4分)

文言文閱讀專題

2022年河南省濮陽市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一)(共10分)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完成下面小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

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

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

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

所聞。

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邢相回的一項是()

A.計目以還旦旦客來如目中天

B.自愈恭征于自五光十告

C.遍現(xiàn)群書予現(xiàn)夫巴陵勝狀眼現(xiàn)六路

D.不敢出一言以買余人各”延至其家口”一日

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6.選文中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在困難面前,他是怎么做的?

17.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運用對聯(lián)知識,為下面這幅對聯(lián)寫出下聯(lián),并

簡述你的理由。

上聯(lián):宋濂謙恭求先達,

下聯(lián):.

理由:

【鏈接材料】

張良受書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圮②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圮下,顧謂良日;'‘儒

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E:"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

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日:“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

五日雞鳴四,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日:“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早來!”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廣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

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

【注釋】①下邳:古縣名,今江蘇睢寧西北。②圮:橋。

【答案】14.C15.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16.示例:求書難,家貧,買不起書,通過借書、抄書遍觀群書;求師難,自己跑遠路、拜

名師、虛心求教。

17.示例:張良敬老得兵書。(其中對聯(lián)內(nèi)容與材料相符;格式正確)

理由: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張良是一個尊老敬老、恪守諾言、虛心求教的人,(意思相符即可)

結(jié)合對仗要工整的要求,所以我寫出這個對聯(lián)。

【解析】

【14題詳解】

這道題考查對文言文實詞的理解。作答時,可先理解整句話的大意,結(jié)合所學文言文實詞知

識,來推斷加點詞的含義,

A.日子/第二天/太陽;

B.神色/神色/顏色:

C.三個都是“觀看”的意思;

D.回答,答復。這里是辯解的意思/又,再/又,再:

故選C。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中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回到語境當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

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該句重點詞:故:因此;卒:最終。翻譯為: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16題詳解】

這道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分析作答。

根據(jù)“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可知,選文中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首先遇到是因為家里貧窮,買不

起書,故概括為“求書難”,根據(jù)“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于自筆錄,計日以還。錄畢,走送之,

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可知,而對這一困難,作者通過借書、

抄書的方式“遍觀群書”;

根據(jù)“益慕圣賢之道,乂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可知,作者讀書過程中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是沒有

老師指導,可概括為“求師難”,根據(jù)“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立侍左右,援

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可知,面對這一

困難,作者跑遠路、拜名師、虛心求教,最終有所收獲。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聯(lián)的擬寫。

鏈接材料講述的是張良尊敬老人,用心對待老人,最終得到老人的幫助,獲得了兵書的故事。

做此題首先要分析上聯(lián)“宋濂謙恭求先達”的結(jié)構(gòu)特點,印“宋濂/謙恭/求/先達“,接著去鏈接

材料中找到與之對應的詞語:“宋濂”是人名,對應的也應該是人名,故材料中取'‘張良”,“謙

恭''是對宋濂的形容,根據(jù)“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可知,張良盡管內(nèi)心不爽,但是對老人還是很尊敬的,可用“敬老”形容張良;“求先達”是動

賓短語,根據(jù)鏈接材料“旦口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可知,張良最終得到了老人贈與的

兵書,故可用“得兵書”與之對應;故答案可擬寫為“張良敬老得兵書

理由示例:根據(jù)鏈接材料可知,張良對陌生老人十分尊敬,任勞任怨,最終得到老人的認可,

獲得了《太公兵法》。根據(jù)上聯(lián)的詞性對應下聯(lián),則得出:張良敬老得兵書。

【點睛】參考譯文:

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家里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

抄錄,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冬天非常寒冷,硯臺里的墨汁都結(jié)「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

伸直,也不放松讀書。抄寫完畢后,便馬上跑去還書,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

都愿意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夠遍觀群書。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苦于

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經(jīng)趕到數(shù)百里以外,拿著經(jīng)書向鄉(xiāng)里有道德學問的前

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

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cè)著耳朵恭敬地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

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反駁;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

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不少教益。

【鏈接材料】

張良曾經(jīng)有一次在下邳的橋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著粗布衣裳的老人,來到張良

所在的地方,徑直把他所穿的鞋丟到橋下,回過頭對張曼說:“年輕人,下去(給我)把鞋

取上來!”張良非常吃驚,想要打他,因為看他年紀老,竭力忍住氣,走下橋去把鞋取上來。

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既然已經(jīng)替他把鞋取上來,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給他穿上鞋。

老人伸出腳穿上鞋,大笑而去。張良非常吃驚,目送著他離去。老人走了將近一里路,乂轉(zhuǎn)

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年輕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傳給你。五天之后天亮時,在

這里跟我相會。''張良于是感到很奇怪,下跪說:“好。”

五天之后天亮時,張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經(jīng)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氣地說:“(你)

跟老年人約會,(比老人還)慢來,為什么(這樣)呢?(說完就)走了,說:“五天之后

早點來相會。”

五天之后雞叫的時候,張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經(jīng)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氣地

說:“(你又比老人還)慢來,為什么(這樣)呢?“(說完就)走了,說:“五天之后再早

點來相會。”

五天之后,張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過了一會,老人也到了,(他)很高興地說:“應

該像這樣(才對)。“(老人)拿出一卷書,說:“(你)讀了這個就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了。

今后十年(你)將建立(一番事業(yè)),十三年后你將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

了。”

(說完)就走了,再沒有說別的話,也不再出現(xiàn)。

第二天(張良)看那卷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就感到很驚奇,常常反復地誦讀

它。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睢花區(qū)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一)閱讀《三峽》,完成13?16題。(共10分)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置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

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匕漱其間,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

日:“巴東三峽巫峽長,族鳴三聲淚沾裳。”

1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芳自賞

B.沿溯阻絕往來不絕者絡繹不絕

C.有時朝發(fā)白帝野芳發(fā)而幽香千鈞一發(fā)

D.故漁者歌曰溫故而知新故弄玄虛

14.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常有高猿氏喋,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15.選文作者寫三峽,重點寫了三峽之水,為什么在寫水前先寫兩岸的山?(2分)

16.選文和下面[鏈接材料]分別運用了什么手法寫山中自然景色的?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4分)

是居①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臺,半平地:臺南有方池,倍平臺。環(huán)池多山

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

修柯戛公云,低枝拂潭,如幢豎,如蓋張,如龍蛇走……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

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nèi)f狀,不可嬋記,眼③縷而言,故云甲

廬山者。

(節(jié)選自《廬山草堂記》)

[注釋]①是居:指白居易在廬山建造的草堂。②戛(jid):摩,摩拳。③貌(ludn):看

東西的樣子。

13.B(2分)【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與成語中重點字意思的辨析。A項,從;如果;自

己。B項,都是“斷”的意思。C項,出發(fā);開放;頭發(fā)。D項,因此;舊的知識;故意。

故選B項。

14.【答案】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接連不斷,異常凄涼。(意思對即可。2

分)

15?【答案】①“峽”指“兩山夾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峽”,所以先從山寫起,勾勒全

貌。②山高、嶺連、峽窄是水流湍急的原因,先寫山后寫水使文章脈絡連貫。(每點1分,

共2分)

16.【答案】選文不僅花了大量筆墨,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直接描繪三峽的景物,而且在第

四段中還用了“漁者歌曰”的側(cè)面描寫,渲染了三峽秋景的凄清蕭瑟。鏈接材料寫廬山景色

僅用了正面描寫的手法。(每點2分,共4分)

【參考譯文】【鏈接材料】這草堂,前面有平地,面積約十丈,中間有平臺,面積約是平地

面積的一半,平臺的南邊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積又是平臺的兩倍左右。環(huán)繞著水池的多

是山竹、野草,池里長滿了白蓮、白魚。再往南走,就到了一個石澗,石澗兩旁有古松、老

杉,樹身粗大,將近十人才能合抱住,樹的高度不知幾百尺。長枝條上摩云霄,低垂沱枝柯

輕拂著潭水,像旌旗?樣豎立,像車蓋?樣張開,盤曲伸展如龍蛇游走……在春天,有錦繡

山谷中的繁花;在夏天,有石門澗里的皓云;在秋天,有虎溪的明月;在冬天,有爐峰的白

雪。陰晴明暗,黃昏早晨的煙云隱現(xiàn),千變?nèi)f化,不可詳盡記述,所以我才說這里的景色是

廬山第一。

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四)語文試卷

(一)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3-16題。(10.分)

【語段一】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

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

廷。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語段二】優(yōu)孟者,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

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半屋之下,席以露床,啖①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

棺槨大夫禮葬之。優(yōu)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yōu)孟曰:“馬者王之所愛

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王曰:“何如?”

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槨,榴楓豫章為題湊,發(fā)甲卒為穿曠巴老弱負土,齊趙陪

位于前,韓魏翼衛(wèi)其后,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

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馬屬③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

(節(jié)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注】①啖(dan):飼養(yǎng);②"(kuang):墓穴;③屬(zhu):交付。

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客之去我者芳草鮮蓑盡善盡差

B.百里奚舉于市?東市?買駿馬門庭若市?

C.臣訓知不如徐公美此峽危急存亡之秋也精誠所至

D.皆知大王賤人而裳馬也富裳不能淫難能可覺

14.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5.從語段(一)中的“善”字,你讀出了哪幾層意思?(2分)

16.鄒忌和優(yōu)孟的勸諫方式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13.D.(A.認為……美麗/美好/美好B.集市C.確實/確實/誠心D.認為……貴重/顯貴,有地位/

寶貴)

14.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譏刺(我的)過失,讓我聽到的人,可得下等獎賞。(謗譏、市朝、

聞三詞語的解釋必須準確,其它語句通順即可,2分。若1-2個不準確,扣I分;若三個都

不準確,不得分。)

15.①從“善”字讀出了齊王對鄒忌觀點的認同(或:肯定或:贊揚);②讀舟齊王虛心納諫的

態(tài)度(或:齊王作為政治家有著寬闊胸襟);③銳意進取的精神(或:果敢的品質(zhì))。(三點

答出兩點即可。,點1分,共2分)

16.鄒忌現(xiàn)身說法/類比的手法(或:借喻說理以小見大).(1分)從家事推理到國事,委婉

含蓄的方式,讓齊王樂于接受自己的意見。(1分)優(yōu)孟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1分)順

著楚莊王的思路,極盡夸飾之能事,使楚莊主認識到了“賤人而貴馬”的荒謬,從而接受自己

的建議。(1分)

2022年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2022年中考三模語文試卷

(一)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14―17題。(10分)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

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

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乙】子奇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同'‘返",意:返回)日:

“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②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

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縻③以賑(意:救災)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

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④戰(zhàn),遂敗魏師。

注釋:①阿:山東阿縣;②決:決策;③倉縻:官倉的糧食。④私兵:私人兵器。

1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思都用同的一項是()屹分)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食書不能盡其才孔子云:何陋之有

B.委而當之待君久不至,已當當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C.以天下之所順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I).寡助之爭色愈恭,禮愈至每季晴初霜旦

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得道者多助”,這句話告誡統(tǒng)治者: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贏得民心;【乙】文中子奇

施行了哪些“仁政”?從而贏得了百姓的擁護。(用自己的話簡練的回答,2分)

17.上面兩篇文章的文體有何不同?請你結(jié)合兩篇文章的寫法試作簡單的分析,(4分)

(一)(10分)

14.B(2分)

15.有利于(作戰(zhàn))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地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勢(地形)

不如人的齊心協(xié)力。(酌情評判,2分)

16.把武器庫中的兵器鑄造成農(nóng)具,給百姓使用(1分);打開糧倉救濟貧苦的人(1分),(酌

情評判,意思對即可,共2分)

17.【年I】文是議論文體,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

中心論點,從而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jié)論(2分)。

【乙】文是記敘文體,通過記敘子奇在阿的所作所為來表現(xiàn)他關心百姓疾苦,從而贏得民

心,在百姓的支持下打敗了強敵(2分)。(酌情評判,如答“議論文”和“記敘文”【甲】

文答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道理論證)也可給分,共4分)

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2年春第四次模擬九年級語文試卷

(一)閱讀《岳陽樓記》[節(jié)選),完成12-15題。(10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m

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艮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

者矣。

至若春科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

郁青青。而或長煙一至,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彩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做!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至若春利景明/言和而色夷/風和日麗

B.感像而悲者矣/此樂何然/樂做生悲

C.一?碧萬頃/上下一?白/?一鼓作氣

D.長煙一空?/皆若空?游無所依/空?中樓閣

13.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微斯人,吾誰與歸?

14.一切景語皆情語。選文的一、二段所寫之景折射出怎樣的心境?有何用意?(3分)

15.請你依據(jù)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對滕子京“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

“做出簡要評價。(3分)

【鏈接材料】

昔滕子京以慶帥①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既成,賓僚請大合樂②落之,

子京日:“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憂后樂”之語,蓋亦有為而發(fā)。

(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岳陽樓記》)

【注】①慶帥:滕子京曾在慶州統(tǒng)領軍隊抗擊西夏入侵.②大合樂:用典禮大樂慶祝。

12.(2分)B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和成語中重點字的含義。A項加點字意思分別是

“和煦”“謙和”“和煦”,B項均為“極點、盡頭”,C項加點字意思分別是“全”“全”“第

一次”,D項加點字意思分別是“消散”“在空中”“天空”

13.(2分)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文言句子的翻譯要遵循“直譯為土,意譯為輔”的

原則,同時注意句子中重點字詞和特殊句式的翻譯。如“微”的意思是“如果沒有”,“誰與

歸”調(diào)整為“與誰歸”。

14.(3分)第一段寫洞庭風雨凄景,折射出因遠謫而產(chǎn)生的悲苦心境;第二段寫洞庭明媚

春景,折射出忘卻寵辱的樂觀心境。通過“遷客騷人”「覽物之情”及成因的不同,具體表

現(xiàn)(照應上文的)“巴陵勝狀”“樓之大觀”;也與下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形成對比,突出“先憂后樂”的政治抱負。(兩段文字的“景”與“情”各占1分,用意答

出任意一點均可得1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明確選文前兩段主要寫了

什么內(nèi)容,然后聯(lián)系前后文及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合理分析即可。

15.(3分)示例一:滕子京沒必要“大哭一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確表達了不必

因外物環(huán)境或個人得失而悲喜,(1分)當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

抱負去有所作為。(1分)而滕子京也確實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廢具興”。(1分)示例二:

滕子京“大哭一番”亦無不可。”謫守巴陵郡”以來的滕子京并沒有沉淪,而是積極理政,

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可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分)但他又有“先天下

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1分)念及當時宋室的內(nèi)憂外患,“先憂”而哭,

也屬正常。(1分)

【解析】本題考查課內(nèi)外文言文的對比閱讀并能相互參照、讀有所悟的能力。解答此題

時,首先需要亮明觀點,然后從閱讀材料中梳理相互關聯(lián)之處,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鏈接材料】參考譯文:從前滕子京因在慶州統(tǒng)領軍隊抗敵的事情被貶官到這里,因不

得志而心情憂郁,擴大原有城樓的規(guī)模而有了岳陽樓。等到完工,賓客同僚請典禮大樂慶祝

落成。滕子京說:“簡直要扶著欄桿大哭一場才覺得痛快:范仲淹“先憂后樂”的話,是因

為滕子京有作為而發(fā)的感慨。

2022年河南省中考押題語文模擬試卷一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3?16題。(共10分)

(一)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

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二)陳平患諸呂,力不能制,恐禍及己;嘗燕居深念,陸賈往,直入坐;而陳丞相不見。

陸生日:“何念之深也!"陳平曰:“生揣①我何念?”陸生日:“足下極富貴,無欲矣;然有

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陳平曰:“然。為之奈何?”陸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

下危,注意將。將相和調(diào),則士豫附②;天下雖有變,權(quán)不分。為社稷計,在兩軍掌提耳。

(選自《資治通鑒?陳平患目》)

【注】①揣,猜測。②附,歸附。

1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改天將降大任于是人溫政而知新明知政犯

B.百里奚舉于市東市買駿馬海市蜃樓

C.入則無法家理士參差披州哪袖而去

D.而后喻引喻失義不言而喻

14.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15.文本(一)第二段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中心論點的?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簡要分析。選文

(4分)

16.語段(一)(二)中都談到了治理國家的問題,請簡要分析兩個語段中治理國家的方法

不同之處是什么?(2分)

13.B(2分)

14.內(nèi)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困”“衡”“作”1分,大意1分,共2分)

15.先從個人主觀角度,正面闡述磨難挫折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從反面

指出,如果沒有執(zhí)法嚴格、直言勸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實力相近之國的

并存、威懾,沒有外部的侵擾,國君就會“死于安樂二最后得出結(jié)論:“生于憂患,死于安

樂”。

(找出具體內(nèi)容1分,分析3分,共4分)

16.關于所談到的治理國家的方法,語段(一)中認為:國內(nèi)要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

主的賢士,國外要有勢均力敵的國家的入侵;語段(二)中則認為要注意將與相關系和諧,

將與相關系和諧,士人就會歸附;天下即使有重大變故,大權(quán)也不會被瓜分。

譯文:

【參考譯文】

陳平擔憂諸呂橫暴,自己又無力制止,恐怕大禍臨頭,曾獨居靜室,苦思對策。恰在此

時陸賈來訪,未經(jīng)通報直入室中坐3陳丞相正苦思冥想,竟未察覺。陸賈說:“丞枉思慮

何事,竟然如此全神貫注!”陳平說:“先生猜測我思慮何事?”陸賈說:“您富貴無比,不

會有什么欲望了;但是,您卻有憂慮,不外乎是擔心諸呂和皇上年幼罷了。”陳平說:“先生

猜得對。此事應該怎么辦呢?”陸賈說:“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與相關系

和諧,士人就會歸附;天下即使有重大變故,大權(quán)也不會被瓜分。安定國家的根本大計,就

在你們二位文武大臣掌提之中。

2022年河南省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一)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3-16題。

(-)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匹時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