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復習專題一質點的直線運動_第1頁
高考物理復習專題一質點的直線運動_第2頁
高考物理復習專題一質點的直線運動_第3頁
高考物理復習專題一質點的直線運動_第4頁
高考物理復習專題一質點的直線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質點直線運動高考物理

(北京市專用)1/41統一命題、省(區、市)卷題組五年高考考點一勻變速直線運動1.(課標Ⅲ,16,6分)一質點做速度逐步增大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時間間隔t內位移為s,動能

變為原來9倍。該質點加速度為

()A.

B.

C.

D.

答案

A動能變為原來9倍,速度變為原來3倍,a=

,s=

·t,解得a=

,A正確。考查點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規律。一題多解解法二:3v0=v0+at,s=v0t+

at2,消去v0即可解得s=at2,即a=

。解法三:3v0=v0+at,(3v0)2-

=2as,消去v0即可得a=

。2/412.(山東理綜,14,6分)距地面高5m水平直軌道上A、B兩點相距2m,在B點用細線懸掛一小

球,離地高度為h,如圖。小車一直以4m/s速度沿軌道勻速運動,經過A點時將隨車攜帶小球

由軌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車運動至B點時細線被軋斷,最終兩球同時落地。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

加速度大小g=10m/s2??汕蟮胔等于

()A.1.25mB.2.25mC.3.75mD.4.75m答案

A小車由A運動到B時間為

s=0.5s,對左側小球,5m=

gt2,對右側小球,h=

g(t-0.5s)2,解得h=1.25m,所以A正確。3/413.(課標Ⅰ,14,6分,0.787)下列圖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試驗時一頁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

三列數據以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時間,第三列是物體沿斜面運動距離,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

試驗數據時添加。依據表中數據,伽利略能夠得出結論是

()4/41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A.物體含有慣性B.斜面傾角一定時,加速度與質量無關C.物體運動距離與時間平方成正比D.物體運動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

C由圖表可知,圖表中物理量未包括物體慣性、質量以及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關系,所以A、B、D錯誤,由表中數據能夠看出,在前1秒、前2秒、前3秒……內位移與時間

平方成正比,所以C正確。5/41考查點初速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規律。知識拓展伽利略做了一個6cm多長、3m多寬光滑直木板槽,再把這個木板槽傾斜固定,讓

小球從木板槽頂端沿斜面由靜止滑下,并用水鐘測量小球下滑時間,研究運動旅程和時間關

系。亞里士多德曾預言小球下滑速度是不變。伽利略卻證實小球運動旅程和時間平

方成正比。6/414.(上海單科,15)物體以25m/s初速度做豎直上拋運動,經過

s抵達最高點,它在第

三秒內位移為

m。(g取10m/s2)答案2.50解析本題考查豎直上拋運動。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在最高點速度vt=0,由vt=v0-gt得t=

=2.5s又因為h=v0t-

gt2則第三秒內位移Δh=(25×3m-

×10×32m)-(25×2m-

×10×22m)=0易錯警示第三秒內位移不要與前三秒內位移混同。7/41考點二運動圖像追及相遇問題5.(課標Ⅱ,14,6分,0.450)甲乙兩汽車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在t=0到t=t1時間內,它們

v-t圖像如圖所表示。在這段時間內

()

A.汽車甲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車乙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兩汽車位移相同D.汽車甲加速度大小逐步減小,汽車乙加速度大小逐步增大8/41答案

A由題圖中v-t圖像知,在0~t1時間內,甲位移大于乙位移,C錯誤。由

=

知,甲平均速度比乙大,故A正確。如圖所表示,汽車乙v-t圖像中,實線下面積小于傾斜虛線下

面積,故汽車乙平均速度小于

,B錯誤。v-t圖像中圖線斜率表示加速度,甲、乙圖線上各點切線斜率絕對值均逐步減小,故加速度都逐步減小,D錯誤??疾辄c運動圖像、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位移。易錯警示

=

僅適合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9/416.(廣東理綜,13,4分)圖是物體做直線運動v-t圖像,由圖可知,該物體

()A.第1s內和第3s內運動方向相反B.第3s內和第4s內加速度相同C.第1s內和第4s內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內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

B由圖可知第1s內和第3s內速度都為正值,運動方向相同,A項錯;2~4s圖線斜率不變,加速度不變,B項正確;v-t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故第1s內和第4s內位移大小

相等,選項C錯;0~2s和0~4s內位移相等,但時間不等,由

=

可知D項錯。10/417.(課標Ⅰ,19,6分,0.567)(多項選擇)如圖,直線a和曲線b分別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汽車a和b

位置-時間(x-t)圖線。由圖可知

()A.在時刻t1,a車追上b車B.在時刻t2,a、b兩車運動方向相反C.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速率先降低后增加D.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速率一直比a車大答案

BC

由圖可知,t1時刻前b處于a后方,故t1時刻應是b追上a,A錯誤;t2時刻,b圖線斜率小于零,即b車沿負向運動,而a圖線斜率一直大于零,即a車一直沿正向運動,故B正確;由t1~t2時間內b

圖線斜率絕對值可知C正確;在b圖線頂點處切線水平、斜率為零,即此時b車瞬時速率為零,

可見D錯誤。11/41考查點運動圖像、追及相遇問題。解題關鍵在位置-時間圖像中,圖線斜率絕對值表示速度大小,斜率正負表示速度方向,

兩圖線交點表示同一時刻處于同一位置即追及或相遇。12/418.(福建理綜,20,15分)一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運動過程v-t圖像如圖

所表示。求:(1)摩托車在0~20s這段時間加速度大小a;(2)摩托車在0~75s這段時間平均速度大小

。

13/41答案(1)1.5m/s2(2)20m/s解析(1)加速度a=

①由v-t圖像并代入數據得a=1.5m/s2

②(2)設20s時速度為vm,0~20s位移s1=

t1

③20~45s位移s2=vmt2

④45~75s位移s3=

t3

⑤0~75s這段時間總位移s=s1+s2+s3

⑥0~75s這段時間平均速度

=

⑦代入數據得

=20m/s⑧14/419.(四川理綜,9,15分)最近,我國多個城市開始重點治理“中國式過馬路”行為。每年全國

因為行人不恪守交通規則而引發交通事故上萬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學設置交通管制,人人

恪守交通規則,才能確保行人生命安全。如圖所表示,停車線AB與前方斑馬線邊界CD間距離為23m。質量8t、車長7m卡車以54km/

h速度向北勻速行駛,當車前端剛駛過停車線AB,該車前方機動車交通信號燈由綠燈變黃

燈。

(1)若此時前方C處人行橫道路邊等候行人就搶先過馬路,卡車司機發覺行人,馬上制動,卡車

受到阻力為3×104N。求卡車制動距離;(2)若人人恪守交通規則,該車將不受影響地駛過前方斑馬線邊界CD。為確保行人安全,D處人

行橫道信號燈應該在南北向機動車信號燈變黃燈后最少多久變為綠燈?15/41答案(1)30m(2)2s解析已知卡車質量m=8t=8×103kg、初速度v0=54km/h=15m/s。(1)從制動到停車阻力對卡車所做功為W,由動能定理有W=-

m

①已知卡車所受阻力f=-3×104N,設卡車制動距離為

s1,有W=fs1

②聯立①②式,代入數據解得s1=30m③說明:①②③式各2分。(2)已知車長l=7m,AB與CD距離為s0=23m。設卡車駛過距離為s2,D處人行橫道信號燈最少

需經過時間Δt后變燈,有s2=s0+l

④s2=v0Δt

⑤16/41聯立④⑤式,代入數據解得Δt=2s⑥說明:④⑤⑥式各3分。17/411.(江蘇單科,5,3分)如圖所表示,某“闖關游戲”筆直通道上每隔8m設有一個關卡,各關卡

同時放行和關閉,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關卡剛放行時,一同學馬上在關卡1處以加

速度2m/s2由靜止加速到2m/s,然后勻速向前,則最先擋住他前進關卡是

()

A.關卡2

B.關卡3

C.關卡4

D.關卡5教師專用題組18/41答案

C由v=at解得,該同學加速到2m/s所用時間為1s,經過位移x1=

a

=1m。之后4s勻速,經過位移為x2=vt2=2×4m=8m,可見關卡關閉時該同學抵達關卡2右側1m處。之后2s內

運動位移為4m,關卡再次打開時,該同學在5s內又運動10m,抵達關卡4左側1m處,此時關卡恰

好關閉,而該同學運動到關卡4只需0.5s,關卡4仍處于關閉狀態,故選C。19/412.(綱領全國,14,6分)一質點沿x軸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所表示。質點在t=0時位于x=5m

處,開始沿x軸正向運動。當t=8s時,質點在x軸上位置為

()A.x=3mB.x=8mC.x=9mD.x=14m答案

B由題圖知,質點在8s內位移Δx=

×(2+4)×2m-

×(2+4)×1m=3m。t=0時,質點位于x=5m處,故8s末質點位置x=5m+Δx=8m,B正確。20/413.(四川理綜,6,6分)(多項選擇)甲、乙兩物體在t=0時刻經過同一位置沿x軸運動,其v-t圖像如圖

所表示,則

()A.甲、乙在t=0到t=1s之間沿同一方向運動B.乙在t=0到t=7s之間位移為零C.甲在t=0到t=4s之間做往復運動D.甲、乙在t=6s時加速度方向相同

21/41答案

BD速度圖像中縱坐標正負表示物體速度方向,即物體運動方向,故A錯誤;速度圖像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物體位移,由題圖知在0~7s內乙物體速度圖線與時間軸上方和

下方所圍面積相等,故位移為零,故B正確;在0~4s內甲物體速度一直為正,即這段時間內一直

沿正方向運動,故C錯誤;速度圖線斜率表示加速度,即斜率絕對值表示加速度大小,斜率

正負表示加速度方向,由題圖可知D正確。22/414.(重慶理綜,4,6分)圖1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試驗示意圖,讓小球由傾角為θ光滑

斜面滑下,然后在不一樣θ角條件下進行屢次試驗,最終推理出自由落體運動是一個勻加速直線

運動。分析該試驗可知,小球對斜面壓力、小球運動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與各自最大值

比值y隨θ改變圖像分別對應圖2中

()

圖1圖2A.①、②和③

B.③、②和①C.②、③和①

D.③、①和②答案

B重力加速度g與θ無關,其值在θ值增大時保持不變,故其圖像應為①,則A、D兩項均錯。當θ=0時小球加速度a=0,故其圖像必定為②,所以B項正確,C項錯誤。23/415.(廣東理綜,19,6分)(多項選擇)如圖,游樂場中,從高處A到水面B處有兩條長度相同光滑軌

道。甲、乙兩小孩沿不一樣軌道同時從A處自由滑向B處,以下說法正確有

()A.甲切向加速度一直比乙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時刻總能抵達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抵達B處答案

BD由軌道傾斜度知甲切向加速度先是大于乙,后是小于乙,A項錯誤。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甲、乙在同一高度時速度大小相等,B項正確。開始時甲加速度大于乙加

速度,故甲開始時下滑較快,C項錯誤。因開始時甲平均加速度較大,其在整個過程中平均速

度大于乙平均速度,所以甲比乙先抵達B處,D項正確。24/41評析本題中C、D兩選項較難判斷,屬于難度較大層次。可用圖像法簡便處理,圖中兩陰影

面積相等。

25/41A組

—年高考模擬·基礎題組(時間:30分鐘分值: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北京東城期末,6)利用水滴下落能夠粗略測量重力加速度g大小。調整家中水龍頭,讓

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龍頭正下方放一個盤子,調整盤子高度,使一滴水剛碰到盤子時,恰

好有另一滴水剛開始下落,而空中還有一滴水正在下落。測出此時出水口到盤子高度為h,從

第1滴水開始下落到第n滴水剛落至盤中所用時間為t。以下說法正確是

()A.每滴水下落時間為

B.相鄰兩滴水開始下落時間間隔為

C.第1滴水剛落至盤中時,第2滴水距盤子距離為

D.此地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三年模擬26/41答案

D水滴離開水龍頭后做自由落體運動,出水口到盤子高度為h,由h=

g

可知,每滴水下落時間為t1=

,A選項錯誤;因為空中還有一滴水正在下落,所以相鄰兩滴水開始下落時間間隔t2=

=

,B選項錯誤;第1滴水剛碰到盤子時,第2滴水將h分成時間相等2份,2份位移比為1∶3,總高度為h,所以第1滴水剛落至盤中時,第2滴水距盤子距離為

h,C選項錯誤;第n滴水下落至盤中時,第n+2滴水開始下落,所以從第1滴水開始下落到第n+2滴水開始下落經歷時

間為t,相鄰兩滴水開始下落時間間隔為

,每滴水下落時間為

,即t1=

=

,解得g=

,D選項正確。27/412.(北京西城一模,18)應用物理知識分析生活中常見現象,能夠使物理學習愈加有趣和深

入。如圖所表示,某同學坐在列車車廂內,列車正在前進中,桌面上有一個小球相對桌面靜止。

假如他發覺小球突然運動,能夠依據小球運動,分析判斷列車運動。以下判斷正確是

()A.小球相對桌面向后運動,可知列車在勻速前進B.小球相對桌面向后運動,可知列車在減速前進C.小球相對桌面向前運動,可知列車在加速前進D.小球相對桌面向前運動,可知列車在減速前進答案

D當小球相對桌面向后運動時,列車有向前加速度;當小球相對桌面向前運動時,列車

有向后加速度。故選D。28/413.(北京朝陽期中,7)某質點做直線運動,其位移x與時間t關系圖像如圖所表示。則

()

A.在12s時刻質點開始做反向直線運動B.在0~20s內質點速度不停增加C.在0~20s內質點平均速度大小為0.8m/sD.在0~20s內質點瞬時速度等于它在這段時間內平均速度時刻只有一處答案

C0~20s內質點一直向x軸正方向運動,A選項錯;x-t圖像中圖線斜率表示速度,0~20s內

圖線斜率先增大后減小,則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平均速度

=

=

m/s=0.8m/s,有兩個時刻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故選項C正確,選項B、D錯誤。29/414.(北京通州一模,13)物理學發展史上,有一位科學家開創了試驗與邏輯推理相結合科學

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體運動規律,這位科學家是

()A.伽利略B.安培C.庫侖D.焦耳答案

A伽利略開創了試驗與邏輯推理相結合科學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體運動規律。30/415.(北京豐臺二模,15)人在處于一定運動狀態車廂內豎直向上跳起,以下分析人運動情

況選項中正確是

()A.只有當車廂處于靜止狀態,人才會落回跳起點B.若車廂沿直線水平勻速前進,人將落在跳起點后方C.若車廂沿直線水平加速前進,人將落在跳起點后方D.若車廂沿直線水平減速前進,人將落在跳起點后方答案

C人跳起后,因為慣性水平方向保持跳起前速度;車廂速度假如不變,則人和車廂水平方向相對靜止,人將落在跳起點,故A、B錯誤;車廂假如沿直線水平加速前進,人相對滯后,

人將落在跳起點后方,故C正確;車廂假如沿直線水平減速前進,人相對超前,人將落在跳起點

前方,故D錯誤。31/416.(北京西城期末,1)關于加速度,以下說法正確是

()A.物體速度改變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體速度改變越快,加速度越大C.物體位置改變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體位置改變越快,加速度越大答案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改變快慢物理量,所以B對,A、C、D錯。32/417.(北京東城一模,22)(14分)某次對新能源汽車性能進行測量中,汽車在水平測試平臺上

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汽車所受動力隨時間改變關系如圖1所表示,而速度傳感器只傳回第10s

以后數據(如圖2所表示)。已知汽車質量為1000kg,汽車所受阻力恒定。求:

(1)汽車所受阻力大小;(2)10s末汽車速度大小;(3)前20s汽車位移大小。二、非選擇題(共14分)33/41答案(1)1.0×103N(2)20m/s(3)300m解析(1)由圖2可知,10s以后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阻力大小等于動力大小。由圖1可知,10s以后,汽車所受動力大小為1.0×103N即汽車所受阻力大小為1.0×103N(2)前10s汽車做初速度為零勻加速直線運動依據牛頓第二定律有a=

①代入數據解得a=2m/s210s末汽車速度v=at1

②代入數據解得v=20m/s(3)0~10s汽車位移大小x1=

a

③10~20s汽車位移大小x2=vt2

④前20s汽車位移大小x=x1+x2代入數據解得x=300m34/41B組

—年高考模擬·綜合題組(時間:25分鐘分值:4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24分)1.(北京石景山一模,15)甲乙兩汽車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在t=0到t=t1時間內,它們

v-t圖像如圖所表示。在這段時間內

()A.兩汽車位移相同B.兩汽車加速度大小都逐步減小C.汽車甲平均速度等于

D.汽車甲平均速度比乙小答案

B

v-t圖線斜率絕對值反應加速度大小,B對。v-t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反應位移

大小,則x甲>x乙,由

=

可知

>

>

,A、C、D錯。35/412.(北京海淀期中,8)一個滑塊以初速度v0從足夠長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運動,經2t0時

間返回到斜面底端。如圖所表示圖像表示該滑塊在此斜面上運動過程中速度大小v隨時間t變

化規律,其中可能正確是

()

答案

B滑塊在固定斜面上運動有兩種情況,一是有摩擦力,一是無摩擦力。若無摩擦力,則向

上運動和向下運動時加速度大小一樣,故物體速度改變率相同,且初、末速度大小相同,A、C

均錯誤;若有摩擦力,則向上運動時加速度比向下運動時大;向上運動時間比向下運動時

間短,故B正確,D錯誤。解題關鍵若無摩擦,上滑、下滑時加速度大小均為gsinθ(θ為斜面傾角);若有摩擦,上滑時

加速度大小為gsinθ+μgcosθ,下滑時加速度大小為gsinθ-μgcosθ。易錯警示注意v-t圖線斜率絕對值反應加速度大小。36/413.(北京東城期中,6)兩輛游戲賽車a、b在兩條平行直車道上行駛。比賽開始(t=0)時兩車

在同一計時線處,如圖所表示為它們在四次比賽中v-t圖像。在以下哪個圖對應比賽中,一輛賽

車追上了另一輛

()

答案

C在速度-時間圖像中,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物體發生位移。A、B、D中賽車

av-t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