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4117

駐馬店市地方標準

DB4117××××—20××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術規程

(征求意見稿)

20××-××-××發布20××-××-××實施

駐馬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4117××—20××

DB4117××—20××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花生田間生產、儲藏、運輸、初加工過程中真菌毒素控制的技術及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花生田間生產、儲藏、運輸、初加工過程中黃曲霉毒素B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赭曲霉毒素A等真菌毒素的控制。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

于本文件。

GB276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5009.1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測定

GB5009.9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測定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13735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NY/T3106花生黃曲霉毒素檢測抽樣技術規程

NY/T2308花生黃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術規程

NY/T502花生收獲機作業質量

NY/T2545植物性農產品中黃曲霉毒素現場篩查技術規程

DB41/T1926高油酸花生四級種子質量標準

DB41/T997.13農作物四級種子質量標準第13部分:花生

3.術語和定義

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

4.田間生產

4.1地塊選擇

1

DB4117××—20××

選擇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塊,且種植田塊附近及灌溉水上游無污染源,提倡輪作。

4.2播種

4.2.1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抗蟲、抗逆性強、抗旱耐澇的優良花生品種。高油酸花生品種種子質量符合DB41/T

1926要求,常規花生品種種子質量符合DB41/T997.13要求。

異地調種應檢測確認不帶有黃曲霉強產毒菌株。

4.2.2種子處理

播種前7d~8d曬果1d~2d。曬種后剝殼,剔除霉變、破碎、發芽及發育不完全的種子,選用大

小均勻一致,籽粒飽滿、完整無損傷的籽粒作種子。

種子精選后,選擇適宜的殺蟲劑、殺菌劑進行拌種或包衣,可使用黃曲霉生防菌浸種,藥劑使

用應符合GB/T8321的規定。

4.2.3播期

普通花生品種在地溫(地表下5cm)穩定在15℃以上進行播種,高油酸花生品種在地溫(地表

下5cm)穩定在18℃以上進行播種,一般可在4月20日以后播種。

4.2.4種植方式

宜采用起壟種植,壟寬70~80cm,每壟兩行,播深3cm~5cm,春播宜采用地膜覆蓋,地膜應符

合GB13735的要求。

4.2.5播種密度

春播0.9萬穴/667m2~1.0萬穴/667m2,夏播1.1萬穴/667m2~1.3萬穴/667m2,每穴兩粒。

4.3施肥

基肥可施用花生專用肥40kg/667m2左右,追肥可施用尿素10kg/667m2左右。

生防菌可與底肥拌施,控制土壤中產毒真菌數量。

4.4除草

2

DB4117××—20××

播種后3~5天內噴施芽前除草劑除草,除草效果不好時,可在花生出苗后、雜草3~5葉前使

用芽后除草劑再次除草。藥劑使用應符合GB/T8321的規定。

4.5排灌

花生生長期遇旱應及時灌溉,遇澇應及時排水。特別是后期(收獲前一個月)遇到干旱時更應

注意及時灌溉,灌溉用水應符合GB5084的要求。灌水時間一般應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17:00之

后,避免高溫灌水。

4.6主要病蟲害防治

防治措施應以預防為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為輔等綜合進行。具體方

法見附錄A。

4.7收獲

花生成熟(植株中、下部葉片脫落,上部1/3葉片變黃,莢果飽果率超過80%。)后應及時收獲,

但應避免在雨天進行收獲。提倡機械收獲,收獲機作業質量標準應符合NY/T502要求,并盡量降低

其花生收獲時的破損率,控制在5%以內最宜。

4.8干燥

花生收獲后應及時干燥。

分段式收獲的花生一般在田間自然干燥3~5天,摘果后在曬場自然晾曬或烘干至水分10%以下。

聯合收獲機收獲的花生應在5~7天內晾曬至水分10%以下,或烘干至水分10%以下。晾曬期間避免

堆放、淋雨。

5.儲藏

5.1儲藏前準備

5.1.1將花生果中的爛果、秕果、霉果及雜質剔除,入庫前進行黃曲霉毒素抽樣檢測,檢測方法參

考NY/T3106。

5.1.2選擇清潔干燥,具通風降溫措施和防蟲、防鼠能力的倉庫儲藏,或在平整、無積水、封蓋嚴

密、垛底墊高并合理鋪墊的堆垛臨時儲藏。

3

DB4117××—20××

5.2儲藏方法

5.2.1短期儲存

常溫儲存,溫度宜在20℃以下,濕度70%以下,儲存過程中注意通風、防蟲防鼠。

5.2.2長期儲存

保持庫溫0~10℃,濕度70%以下。

5.3儲藏管理

存儲過程中,目視檢查花生果是否發霉,如有發霉情況,要分離明顯感染的花生,分離后,進

行降溫和通風處理,并抽樣檢測分析。有條件場所可以定時測量儲藏花生果的溫度、產毒菌及其毒

素發生水平,一旦發現風險上升,應及時采取防控措施。

6.運輸

選用清潔、干燥、無污染的運輸工具,運輸過程中避免雨淋,做好防雨、防潮措施。

7.初加工

7.1收購

原料進廠前,進行檢測。確保花生果水分在10%以下,霉果率在1%以下,黃曲霉毒素、赭曲霉

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含量應符合GB2761的要求,黃曲霉毒素快速檢測方法參照NY/T2545

中方法,赭曲霉毒素A檢測方法使用GB5009.96中第三法,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測方法使用GB

5009.111。

對符合檢測標準的花生進行收購。

7.2加工前準備

加工前進行精選,剔除發霉、發芽、蟲蝕果及雜質,并按果大小進行分級。

7.3脫殼

按果大小分級脫殼,脫殼過程中盡量不施水,若施水,脫殼后應對籽粒進行水分含量檢測,水

分含量不能大于8%,若超過8%必須進行烘干處理。

4

DB4117××—20××

脫殼過程中盡量減少莢果和籽仁損傷。

7.4分揀

使用篩選機和色選機對花生仁進行分選。將發霉粒、破損粒、萎縮粒挑選出來。

7.5加工

對來自不同品的種花生應盡量做到分別加工,單品種應做到專儲專運,對水分含量差異明顯的

原料不得混合加工。

7.6包裝

待花生仁含水量在8%以下,用不透氣包裝袋進行包裝,如真空包裝,有條件的企業(或農戶)

推薦采用氣調包裝。

8.檔案管理

花生生產的全過程應有檔案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化肥、農藥的購買和檢驗檢測記錄、花生生

物毒素含量水平(見附錄B)、化肥與農藥的使用情況等。檔案至少應保存2年。

5

DB4117××—20××

附錄A

(資料性)

花生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花生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見表A.1。

表A.1花生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類型防治對象防治時期防治藥劑防治方法

初花期每667m2用20%噻菌銅懸浮劑、或56.7%氫氧化

根腐病、吡蟲啉、多銅水分散粒劑300~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

莖腐病、發病初期菌靈、咯菌劑600~800倍液、或41%乙蒜素乳油60mL~100mL、

白絹病腈或2%氨基寡糖素水劑200mL,對水50kg~60kg噴霧。

噴施1~2次,間隔7d~10d。

每667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2.5g加水50kg噴霧

多菌靈或百

葉斑病發病初期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3.3g加水50kg噴霧,每隔

菌清

15天噴藥1次,共噴2~3次。

每667m2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g加水50kg噴霧

病害代森錳鋅或

網斑病發病初期或每667m2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2.5g,加水50kg

百菌清

噴霧,每隔15d噴藥1次,共噴2~3次。

每667m2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40mL或25%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乳油20mL+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g兌水50kg,

果腐病發病初期和甲基硫菌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每667m2用10%高效吡

靈蟲啉可濕性粉劑12.5g加水50kg葉面噴施。

每667m2用40%毒死蜱乳油0.2kg~0.25kg拌土撒施。

每667m2用5%水劑125mL~250mL加水50kg噴霧,7d~

病毒病發病初期菌毒清

10d噴1次,連噴2~3次。

每667m2用72%異丙草胺乳油100m~200mL或50%乙草

蚜蟲為害初期吡蟲啉

胺乳油120m~200m,兌水50kg噴施土表。

1.8%阿維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或20%甲氰菊脂乳油

阿維菌素或

紅蜘蛛發病初期1500~2000倍液,每667m2用藥液40kg,7d~10d噴1

蟲害甲氰菊脂

次,連噴2~3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