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高中名校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普通班)含解析_第1頁
2025年江西省高中名校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普通班)含解析_第2頁
2025年江西省高中名校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普通班)含解析_第3頁
2025年江西省高中名校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普通班)含解析_第4頁
2025年江西省高中名校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普通班)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江西省高中名校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普通班)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分泌蛋白S在人胚胎發育過程中起重要的調控作用,由基因Shh控制合成。固醇類復合物是該基因轉錄所必需的。翻譯后的產物,只有在切除羧基端的一部分氨基酸后才有活性。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基因Shh表達時,RNA聚合酶與mRNA上的起始密碼子結合B.切除羧基端一部分氨基酸,可能發生在內質網或高爾基體C.患者體內缺乏分泌蛋白S是由于遺傳信息改變導致的D.固醇類復合物是通過控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來影響分泌蛋白S的合成2.下列與生物變異和進化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會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B.染色體變異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C.突變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D.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3.跳蝻腹節綠條紋對黃條紋為顯性,由基因A、a控制。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調查了某沙化草原不同區域的跳蝻腹節表現型,并計算了A基因頻率,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沙化草地M區綠草地L區沙化草地N區綠條紋頻率1.361.911.46A基因頻率1.21.71.4A.跳蝻A基因頻率低是導致M區草地比N區草地沙化嚴重的原因B.草地沙化及天敵捕食等環境因素是跳蝻腹節顏色進化的外因C.M區與N區存在的地理隔離將導致兩個地區的跳蝻進化為不同的物種D.三個調查區的雜合綠條紋跳蝻所占比例的大小關系是L>N>M4.新冠病毒2019-nCov引發全球疫情,為了盡快阻斷疫情傳播,其疫苗研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下列有關人體接種疫苗的說法正確的是()A.接種疫苗后會發生免疫反應,不利于維持內環境穩態B.首次接種疫苗會引起記憶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C.接種后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刺激B細胞合成分泌抗體D.接種后產生的抗體存在于細胞外液中,可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5.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為“Leavingnoonebehind”(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下列有關生物體內水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中的自由水可在細胞中流動,是良好的溶劑B.水在病變細胞中以結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C.核糖體在代謝過程中能夠產生水D.冬季,植物體內自由水相對含量增多6.哺乳動物胰島B細胞的代謝活動十分旺盛,下列細胞結構與對應功能表述有誤的是()A.細胞核:中心法則中各環節發生的場所B.溶酶體:水解衰老細胞器和細胞碎片C.高爾基體:對胰島素前體進行加工修飾D.線粒體:丙酮酸徹底氧化分解合成ATP7.切除幼年小狗的甲狀腺后,小狗發生的生理變化正確的是()A.TSH的分泌減少 B.小狗腦的發育遲緩C.小狗的耗氧量上升 D.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8.(10分)下列關于人和動物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當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酶促反應速率的加快B.在神經纖維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的方向相同C.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之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凋亡D.寒冷時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狀腺二、非選擇題9.(10分)利用轉基因的工程菌生產藥用蛋白,近些年在我國制藥行業中異軍突起。圖1表示基因工程常用的一種質粒。回答有關問題:(1)SphⅠ和SacⅠ兩種限制酶識別并切割不同的DNA序列,將目的基因和質粒都通過SphⅠ和SacⅠ切割,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拼接成重組質粒,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酶才能完成。(2)各限制酶在該質粒上分別只有一處識別序列,有關質粒和重組質粒的限制酶酶切片段長度如下表所示。已知質粒被切除的片段長度為0.5kb,則與質粒結合的目的基因長度為_____kb。質粒上ClaⅠ與PstⅠ區域之間的長度為2.4kb(圖1所示),結合圖2分析目的基因上ClaI、PstⅠ兩種限制酶的切割位點分別為___________(填“a和b”或“b和a”)。質粒重組質粒BglⅡ6.0kb7.1kbClaⅠ6.0kb2.3kb,4.8kbPstⅠ6.0kb1.5kb,5.6kb(3)在篩選導入重組質粒的受體菌時,培養基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_____,使導入重組質粒和普通質粒的受體菌都能在該培養基上生長。為了進一步篩選,可以利用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若出現______________,則該受體菌可以作為工程菌。(4)若要對藥用蛋白的結構進行改造,可利用____________工程對目的基因進行修飾。10.(14分)高溫少雨的季節易引起蝗蟲大爆發。如圖是根據蝗災發生過程及治理過程中的調查數據繪成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B段,蝗蟲種群的增長速率_________(填“升高”或“下降”),年齡組成為_______型。(2)在高溫少雨的年份,為預防蝗災,應將種群數量控制在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點之前。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可以防止C點出現,原因是改變了蝗蟲的___________,從而大大降低其___________,使種群密度下降,該方法屬于___________防治。(3)治理蝗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能量角度分析)。防治的結果,使蝗蟲數量維持在D~E水平,發揮其控制植物正常競爭,維持植物種類多樣性的作用,這是利用了生物的___________價值。11.(14分)實驗人員從環境中分離獲得白腐菌,以白腐菌的菌絲或孢子制得固定化白腐菌凝膠顆粒,圖1為兩種凝膠顆粒各取25個分別處理50mL染料廢水的實驗結果,圖2為研究不同數量的凝膠顆粒處理50mL染料廢水的實驗結果。請據圖分析回答:(1)從野外采集白腐菌前,先向待采集土壤噴灑適量染料廢水的目的是________。某同學在進行白腐菌分離純化實驗時,可采用平板劃線法或___________。將收集到的菌絲或者孢子加入到適量的海藻酸鈉溶液中混勻,抽取5mL混合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該過程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2)現要處理100L皮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染料廢水。為達到最好的凈化效果,從圖2實驗結果分析,應選用________凝膠顆粒,添加________個凝膠顆粒,從圖1分析應保持________天以上。(3)在工業生產中使用固定化白腐菌凝膠顆粒的制作方法是_________。與向染料廢水中直接接種白腐菌相比,在工業生產中使用固定化白腐菌凝膠顆粒的優點主要是________。12.諾如病毒為無包膜單鏈+RNA病毒,感染發病的主要表現為腹瀉和嘔吐,通常稱之為急性胃腸炎。“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屬于自限性疾病,這種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動停止,并逐漸恢復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療,日前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物,公眾搞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1)人體感染諾如病毒后會引發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及時清除病毒;對個別嚴重腹瀉者,需及時補充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針對DNA病毒的疫苗,而像諾如病毒這種單鏈+RNA病毒卻鮮有疫苗問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測序發現諾如病毒單鏈+RNA共有7500個堿基,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有1500個、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有2000個,其復制過程如下圖,則產生一個新的單鏈+RNA過程中,需消耗_______________個鳥嘌呤核糖核苷酸。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解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緊扣題干信息“分泌蛋白S在人胚胎發育過程中起重要的調控作用,由Shh基因控制合成,固醇類復合物是該基因轉錄所必需的”、“分泌蛋白S合成后并沒有生物活性,只有在切除羧基端的一部分氨基酸后才有活性”答題。【詳解】A、RNA聚合酶是轉錄時所需要的,應與基因Shh的啟動子相結合,A錯誤;B、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對分泌蛋白都具有加工作用,B正確;C、缺乏分泌蛋白,可能是基因突變,也可能是蛋白質翻譯后的加工、分泌等出問題,C錯誤;D、題干信息無法確定固醇類復合物是如何影響轉錄的,D錯誤。故選D。2、A【解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會導致基因重組,A正確;B、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都能發生染色體變異,B錯誤;C、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稱為突變,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基因突變,C錯誤;D、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不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D錯誤。故選A。本題考查變異的類型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區分三種可遺傳的變異。3、B【解析】

遺傳平衡定律:在數量足夠多的隨機交配的群體中,沒有基因突變、沒有遷入和遷出、沒有自然選擇的前提下,種群是基因頻率逐代不變,則基因型頻率將保持平衡:p2表示AA的基因型的頻率,2pq表示Aa基因型的頻率q2表示aa基因型的頻率。其中p是A基因的頻率;q是a基因的頻率。基因型頻率之和應等于1,即p2+2pq+q2=1【詳解】A、跳蝻A基因頻率低是N區和M區草地沙化對A基因控制的性狀進行選擇的結果,A錯誤;B、草地沙化及天敵捕食等環境因素對跳蝻的黃條紋性狀進行了定向選擇,是跳蝻腹節顏色進化的外因,B正確;C、M區與N區是某沙化草原不同地區,兩地區的地理隔離不會導致兩個地區的跳蝻進化為不同的物種,C錯誤;D、根據遺傳平衡定律計算,三個調查區的雜合綠條紋跳蝻所占比例依次為1.32、1.42、1.48,因此三地區的大小關系是N>L>M,D錯誤。故選B。熟知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并能用進化理論解答有關物種形成的問題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D【解析】

接種疫苗后,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詳解】A、接種疫苗后可以產生記憶細胞,抵抗同種抗原的再次入侵,有利于維持內環境穩態,A錯誤;B、首次接種不會引起記憶細胞增殖分化,B錯誤;C、接種后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刺激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由漿細胞合成分泌抗體,C錯誤;D、接種后產生的抗體存在于細胞外液中,可與相應抗原特異結合發生免疫反應,D正確。故選D。5、D【解析】

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自由水在細胞內、細胞之間、生物體內可以自由流動,是良好的溶劑,可溶解許多物質和化合物;可以參與物質代謝,如輸送新陳代謝所需營養物質和代謝的廢物。自由水的含量影響細胞代謝強度,含量越大,新陳代謝越旺盛,如人和動物體液就是自由水。結合水在生物體內或細胞內與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相結合,失去流動性。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不能溶解其它物質,不參與代謝作用。結合水賦予各種組織、器官一定形狀、硬度和彈性,因此某些組織器官的含水量雖多(如人的心肌含水79%),仍呈現堅韌的形態。自由水和結合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詳解】A、細胞中的自由水可在細胞中流動,是良好的溶劑,A正確;B、病變細胞中水也有結合水和自由水兩種形式,B正確;C、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中會產生水,C正確;D、冬季,溫度低,植物代謝減弱,自由水相對含量減少,D錯誤。故選D。6、A【解析】

1、動物細胞中,高爾基體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發送蛋白質;植物細胞中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合成有關。

2、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膜上有許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3、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詳解】A、哺乳動物胰島B細胞高度分化,細胞核不能進行DNA的復制、翻譯,只能進行DNA的轉錄,A錯誤;B、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能水解衰老細胞器和細胞碎片,B正確;C、高爾基體可對胰島素前體進行加工修飾,使其成為成熟的蛋白質,C正確;D、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為丙酮酸,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并合成ATP,D正確。故選A。7、B【解析】

甲狀腺激素調節過程: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隨血液運輸到甲狀腺,促使甲狀腺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詳解】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代謝活動;促進生長發育(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切除幼年小狗的甲狀腺后,甲狀腺激素減少,小狗腦的發育遲緩,好氧量上升,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通過負反饋調節,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ACD錯誤,B正確。故選B。8、C【解析】

1、內環境穩態是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的相對穩定狀態,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是通過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來實現的。2、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且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一致、與膜外電流方向相反。3、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詳解】A、當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紊亂,酶促反應速率可能降低或不變,A錯誤;B、在神經纖維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的方向相反,B錯誤;C、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其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凋亡,C正確;D、寒冷時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體,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9、目的基因和切割后質粒的自身環化DNA連接1.6a和b氨芐青霉素雜交帶(抗原-抗體復合物)蛋白質(第二代基因)【解析】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連接酶,一般用同種限制酶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但容易造成自身環化現象。【詳解】(1)目的基因通過SphⅠ和SacⅠ切割產生的末端不同,可避免自身環化,質粒通過SphⅠ和SacⅠ切割,可避免切割后的質粒重新結合而環化;目的基因和質粒結合,需要DNA連接酶連接磷酸二酯鍵將缺口連接起來。(2)根據表格信息,質粒為6.0kb,減去被切除的長度為0.5kb的片段,則剩余的為5.5kb,而重組質粒為7.1kb,說明插入的目的基因長度為7.1-5.5=1.6(kb);質粒上含抗四環素基因的ClaⅠ與PstⅠ區域長度為2.4kb,減去被切取的片段長度為0.5kb后為1.9kb,插入的目的基因長度為1.6kb,所以重組質粒上含抗四環素基因的ClaⅠ與PstⅠ區域長度為1.9+1.6=3.5(kb),又根據表格信息,通過ClaⅠ切割重組質粒,產生了2.3kb片段,通過PstⅠ切割重組質粒,產生了1.5kb片段。設PstⅠ切割位點為a,ClaⅠ切割位點為b,則會出現圖3中所示結果,而2.3+1.5=3.8,3.8﹥3.6,說明a為ClaI切割位點、b為PstⅠ切割位點,反之則不成立。(3)重組質粒的抗四環素基因已經由于目的基因的插入而破壞,但氨芐青霉素基因完整,培養基中若加入適量的氨芐青霉素,含普通質粒和重組質粒的受體菌都能存活,而沒有導入質粒的細菌會死亡而淘汰;若受體菌成功導入重組質粒,并且目的基因正常表達,則可以產生所需的藥用蛋白,通過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若出現雜交帶,則該受體菌可以作為工程菌;通過蛋白質工程對目的基因進行修飾,從而實現對已有的藥用蛋白進行改造。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點進行切割。本題的難點在第2問,要根據表中各限制酶的切割片段進行計算。10、下降增長A性別比例出生率生物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間接【解析】

S型增長曲線有幾個階段:①潛伏期(對環境的適應):個體數量少,增長速率很慢。②快速增長期(對數期):個體數量快速增加,k/2時增長速率達到最高。③穩定期(飽和期):隨著種群密度增加,個體因食物、空間和其他生活條件的斗爭加劇,同時天敵數量也增長。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后會有所減少。當數量達到環境條件允許的最大值(K)時,種群會停止生長。種群增長速率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④達到K值后,種群的數量一般呈鋸齒狀波動。⑤若對于害蟲在K值時采取一定的方式治理,可使其種群數量快速下降。【詳解】(1)A~B段,種群增長速率減慢,使種群數量增加減慢,但數量仍增加,故年齡組成為增長型。(2)A點是種群數量增長速度最快的點,為有效防治蝗災,應在A點之前及時控制種群數量。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可改變種群的性別比例,導致出生率下降,這樣可以防止種群出現C點,該種防治方法屬于生物防治。(3)治理蝗蟲可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農作物)。蝗蟲數量維持在D~E水平,利用其控制植物正常競爭,維持植物種類多樣性,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本題考查種群增長曲線,明確S型增長曲線的特點,特別是K值和K/2值時種群的增長速率的特點,要注意和種群的年齡組成結合起來,分析種群的數量變化,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本節的重點內容,并深刻理解,靈活的運用。11、使分解染料的白腐菌富集稀釋涂布平板法與海藻酸鈉反應形成凝膠球(凝固劑)固定化白腐菌孢子(或孢子)6000010包埋法可以反復利用【解析】

1、固定化技術是指將酶或細胞固定于載體上,便于與反應物分離,并能可重復使用,提高生成物的質量。固定化酶一般采用化學結合法,固定化細胞多采用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像用海藻酸鈉進行包埋)。2、根據圖1和圖2顯示可以發現:應選用固定化白腐菌孢子(或孢子)凝膠顆粒脫色率較高。由圖1可知:凈化時間需要保持10天以上,凈化效果較好;根據圖2顯示:固定化白腐菌孢子的凝膠顆粒處理50mL染料廢水時,固定化白腐菌孢子的凝膠顆粒達到30個時,已達到飽和。【詳解】(1)從野外采集白腐菌前,先向待采集土壤噴灑適量的染料廢水的目的是使分解染料的白腐菌富集。進行白腐菌分離純化實驗時,可采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將收集到的菌絲或者孢子加入到適量的海藻酸鈉溶液中混勻,抽取5mL混合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與海藻酸鈉反應形成凝膠球(凝固劑)。(2)根據圖1和圖2顯示可以發現:應選用固定化白腐菌孢子(或孢子)凝膠顆粒脫色率較高,由圖1可知:凈化時間需要保持10天以上。根據圖2顯示:固定化白腐菌孢子的凝膠顆粒處理50mL染料廢水時,固定化白腐菌孢子的凝膠顆粒達到30個時,已達到飽和,故處理100L廢水,需要添加(100×1000×30)÷50=60000個凝膠顆粒。(3)在工業生產中使用固定化白腐菌凝膠顆粒的制作方法是包埋法。使用固定化白腐菌凝膠顆粒的優點主要是可以反復利用。本題考查微生物的采集和純化以及固定化技術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化方法,把握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的操作,理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的操作過程及其注意事項,能夠正確識圖分析獲取有效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