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
學習之道·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篇目二
師說課前篇
自主學習課堂篇
研修學習課后篇
課時分層訓練課前篇
自主學習任務(wù)一
重積累——了解作者、背景等文學文化知識1.作者及背景
【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jié)度推官,累官監(jiān)察御史。貞元十九年(803年),因論事而被貶陽山,后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背景介紹】魏晉以來,門第觀念十分嚴格,分為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guān)于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可見一斑: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這一千古佳文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2.其他文學文化知識(1)文體知識——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后來統(tǒng)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本文就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論說文。(2)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fā)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fā)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nèi)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chuàng)新、詞必己出”。經(jīng)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chǔ)。(3)<zzd>句讀</zzd>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之處。古代的文章或者書,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的時候,按照句意和語氣,在必須停頓的地方,用簡單的符號標記一下,以便識別。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未盡處而須停頓的地方為讀。(4)<zzd>巫醫(yī)樂師</zzd>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巫,指從事占卜、祈禱等為人祈福、去災的人,也指用藥物等給人治病。醫(yī),指以治病為職業(yè)的人。上古巫醫(yī)不分。樂師,指以演奏音樂為職業(yè)的人。百工,西周時指工奴,后來泛指各種手工業(yè)者。(5)<zzd>六藝</zzd>經(jīng)<zzd>傳</zzd>皆通習之
六藝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六種才能,另一種是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儒家經(jīng)書。傳,指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如“春秋三傳”。任務(wù)二
夯基礎(chǔ)——積累、梳理字詞一、疏通文意二、語言積累1.通假字(1)
所以傳道<zzd>受</zzd>業(yè)解惑也(
)同“授”,傳授(2)
或師焉,或<zzd>不</zzd>焉(
)同“否”,表否定2.古今異義(1)
古之<zzd>學者</zzd>必有師古義:____________。今義:在學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求學的人(2)
師者,<zzd>所以</zzd>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用來……的,……的憑借(3)
吾<zzd>從而</zzd>師之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連詞,連接上文的原因、方法等和下文的結(jié)果、目的等。兩個詞,跟從并且(4)
是故弟子<zzd>不必</zzd>不如師古義:__________。今義: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不一定(5)
今之<zzd>眾人</zzd>古義:__________。今義:大家;許多人。一般人(6)
<zzd>小學</zzd>而大遺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小的方面學習3.一詞多義(1)
古之學者必有<zzd>師</zzd>(______________)吾<zzd>師</zzd>道也(____________)吾從而<zzd>師</zzd>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zd>師</zzd>道之不傳也久矣(______________)巫醫(yī)樂<zzd>師</zzd>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年春,齊<zzd>師</zzd>伐我(______________)名詞,老師動詞,學習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動詞,從師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名詞,軍隊師(2)
師道之不<zzd>傳</zzd>也久矣(______________)所以<zzd>傳</zzd>道受業(yè)解惑也(______________)六藝經(jīng)<zzd>傳</zzd>皆通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朔氣<zzd>傳</zzd>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動詞,流傳動詞,傳授名詞,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動詞,傳遞、傳送傳(3)
吾師<zzd>道</zzd>也(______________)師<zzd>道</zzd>之不傳也久矣(______________)<zzd>道</zzd>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策之不以其<zzd>道</zzd>(______________)何可勝<zzd>道</zzd>也哉(____________)有碑仆<zzd>道</zzd>(______________)名詞,道理名詞,風尚名詞,道德學問名詞,規(guī)律動詞,說名詞,道路道4.詞類活用(1)
而<zzd>恥</zzd>學于師(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辱(2)
是故<zzd>圣</zzd>益圣,<zzd>愚</zzd>益愚(
)形容詞作名詞,圣人;愚人(3)
位<zzd>卑</zzd>則足羞(
)形容詞作名詞,卑賤的人(4)
年十七,<zzd>好</zzd>古文(
)形容詞作動詞,喜愛(5)
<zzd>小</zzd>學而<zzd>大</zzd>遺(
)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6)
吾從而<zzd>師</zzd>之(
)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7)
其<zzd>下</zzd>圣人也亦遠矣(
)名詞作動詞,低于(8)
則<zzd>群</zzd>聚而笑之(
)名詞作狀語,成群(9)
孔子<zzd>師</zzd>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5.文言句式(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判斷句(2)
其皆出于此乎(
)“其……乎”,固定句式,譯為“難道……嗎”“大概……吧”(3)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哪里……呢;介賓短語后置句,“于吾先后生乎”(4)
或師焉,或不焉(
)省略句,“或不(師)焉”(5)
而恥學于師(
)介賓短語后置句,“而恥于師學”(6)
不拘于時(
)被動句,“于”表被動(7)
群聚而笑之(
)省略句,省略主語“士大夫之族”課堂篇
研修學習任務(wù)一
通讀——重感知1.本文中心論點是什么?分幾個層面來論述的?[答案]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分成五層來展開論述。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肮拧敝竷蓾h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jié)為從師的結(jié)果。這句不僅起點題作用,而且總括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nèi)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論述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yè)、解惑?!皫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zhì),“以”是介詞,構(gòu)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八敝复袄蠋煛?,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是包含“仁”“義”等具體內(nèi)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yè)”就是下文的“六藝經(jīng)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yè)”中的疑難問題。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先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shè)關(guān)系的連詞“如果”講。后用反詰句,加強語氣?!胺蛴怪淠曛群笊谖岷??”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無”作條件關(guān)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是名詞性所字結(jié)構(gòu),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2.第二段內(nèi)容可分為幾層?有哪幾個對比?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后順序能否調(diào)換?[答案]
本段可分三層,即三組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的流俗。第一組對比: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的對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組對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于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第三組對比: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幾組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guān)系,先后順序不能調(diào)換。因為本段的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任務(wù)二
精讀——重賞析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答案]
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闡述論證“圣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的新師道觀。2.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jié)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二段,“能行古道”照應第三段。任務(wù)三
研讀——重探究1.作者關(guān)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論述有哪些積極意義?又有哪些局限性?[答案]
積極意義:①關(guān)于教師的職能?!皫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yè)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也都要從師學習。②關(guān)于從師學習的必要?!叭朔巧撸肽軣o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狈穸ā吧保鞔_“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tǒng)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③關(guān)于擇師原則?!盁o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薄暗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贬橅玖水敃r上層社會只看門第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局限性:作者第一次提出了教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diào)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yè)”,是“六藝經(jīng)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yè)”的內(nèi)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偏見。2.在“師”的問題上,韓愈的認識有哪些創(chuàng)新?[答案]
韓愈在《師說》中的創(chuàng)新有三點: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作用認識的局限,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受(授)業(yè)”,擴大到“傳道”“解惑”,明確提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這個對教師作用的全面而嶄新的界定,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進步,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意義。二是針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門第觀念,明確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全新的從師之道的觀念,從師即是學道,唯“道”是問,凡是聞道者無論貴賤長幼都可為師。這是石破天驚的新觀念,開拓了為師者的廣闊領(lǐng)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指導下,從“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客觀事實出發(fā),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嶄新觀點,說明師生關(guān)系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閃耀著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任務(wù)四
擴讀——重思維寂寞荀子王善鵬一
荀子很寂寞,也很無奈,從他那荒涼的陵墓可以看得出來。
小時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個雜草叢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陣。年齡稍大一些時,問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墳墓。直到上初中才驚訝地聽說那個土丘原來是荀子墓。當再去外婆家路過這個土丘時,內(nèi)疚之心便油然而生。
在我名不見經(jīng)傳的故鄉(xiāng),竟沉睡著一位影響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圣賢,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隨即又不安起來。
我開始埋怨家鄉(xiāng)的父老,我們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有如此顯赫的人物,我們既沒有盡地主之誼,更沒有表現(xiàn)出魯南人的熱情豪放。而是無情地把這位客人拋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蘭陵鎮(zhèn)東南兩千米處,墓地東鄰橫山山脈,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鄰城南王莊,所謂城,已經(jīng)不是先生在世時那個曾經(jīng)輝煌的蘭陵城了,如今的蘭陵,屬于山東省蒼山縣的一個鎮(zhèn),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贊譽過的那個美酒廠還艱難地支撐著蘭陵的門面,已經(jīng)看不出當年蘭陵城任何的蛛絲馬跡了。
荀子墓長滿了野草,周圍有幾棵瘦弱的洋槐,既沒有樓閣廟宇,又沒有蒼松翠柏。逢年過節(jié)或許沒有人燒香祭奠,至今給人的感覺仍是凄涼。
荀子遠離喧囂,被世間的塵埃湮沒。二
這使我不禁想起了蘭陵的另一位名人,他是被茅盾先生稱為“午夜彗星”的近代作家王思玷先生。王思玷先生可謂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他僅留的幾篇作品被家兄王善民先生編入《午夜彗星》。在蘭陵,王思玷是名人,甚至勝過荀子。如果你有機會去蘭陵,站在西街口上,一定能看見西山上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王思玷先生神采奕奕,戴一副近視鏡,留中分頭,面對兩千米外長眠的荀子,不知感想如何?
面對一代宗師,王思玷先生像是在背誦荀先生的那首著名詩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生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更像是背誦那篇婦孺皆知的文章:“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王思玷先生的雕像是在地方政協(xié)的倡議下,蘭陵的仁人志士們自籌資金樹立的,雕像下面的石座四周刻滿了捐錢人密密麻麻的名字。這不難看出,蘭陵人還是挺慷慨的。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這是李白的《客中行》,李白的許多著名詩篇都是酒后有感而發(fā),他一生的著作數(shù)不勝數(shù),蘭陵人對《客中行》卻情有獨鐘。蘭陵酒的商標上不僅有李白的詩篇,更有李白的頭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進行了注冊,這難道不是蘭陵人的精明?
《客中行》不是詩,更像廣告詞,比那個鋪天蓋地的推銷詞“相信我,沒錯的”說得更加含蓄而富有內(nèi)涵。李白為蘭陵酒產(chǎn)生的名人效應持久不衰,使蘭陵人世代受益。蘭陵人把一個釀酒作坊發(fā)展成今天的集團公司,這除了蘭陵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李白功不可沒。
蘭陵人知恩圖報,在美酒廠的辦公樓前建起了一座高大雄壯的太白樓,據(jù)說這個太白樓的建造發(fā)揮了蘭陵人大膽的想象力,登上太白樓,使人聯(lián)想到李白當年把酒臨風醉臥蘭陵的灑脫風采??吹贸?,蘭陵人還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三
相對于李白來說,荀子是個地道的蘭陵人,他曾兩度就任蘭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蘭陵的山山水水,政績卓著,內(nèi)治外聯(lián),施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廟,如今荀子廟年久失修,早已傾圮。明朝詩人李曄專程來蘭陵拜謁荀子墓,見荀子墓孤寂荒涼,感慨萬千,曾賦詩一首:“古冢蕭蕭鞠狐兔,路人指點荀卿墓。當時文采凌星虹,此日荒涼臥煙霧。臥煙霧,秋黃昏,蒼蒼荊棘如云屯。野花發(fā)盡無人到,惟有蛛絲羅墓門?!钡拦舛荒辏?841年),清政府曾補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緒三十年(1904年)又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單位,蒼山縣革委會另立保護標志碑一座。
我想起了荀子的另一篇文章,“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窮:為上則不能愛下,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鄉(xiāng)則不若,偝則謾之,是人之二必窮也;知行淺薄,曲直有以相縣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窮也……”
我定眼看看蘭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無言唏噓。課后篇
課時分層訓練一、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中國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在萎縮,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快速消失,農(nóng)民的精神面貌也面臨衰退,很多問題隨之出現(xiàn)?!爸袊r(nóng)民豐收節(jié)”的意義,在于以特定節(jié)慶時空,(
),從而再次激發(fā)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的活力。把農(nóng)村從以前單純種水稻、種小麥、種小米的地方,變成包含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觀光農(nóng)業(yè)的多樣性的農(nóng)村,讓全社會在“豐收節(jié)”這一天關(guān)注農(nóng)村、聚焦農(nóng)村,使農(nóng)村獲得新的發(fā)展機會。
“豐收節(jié)”,是一個具有歷史與未來意義的新型社會節(jié)日。它的設(shè)計既是一種責任,又有相當?shù)奈幕记?。而如何讓農(nóng)民真正享受這個節(jié)日,成為節(jié)日的主體,讓農(nóng)民自己的內(nèi)生力量成為節(jié)日強盛的動力,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在傳播方面,不僅重視“豐收節(jié)”對農(nóng)民的意義,而且強調(diào)農(nóng)村文化在城鄉(xiāng)融合過程中對城市的經(jīng)濟與文化亦有補充作用。在城市文化里缺少與自然土地的親密,缺少無微不至的人情,缺少慰藉心靈的口頭傳統(tǒng),而這些恰恰是農(nóng)村能夠給予城市的關(guān)照。作為東方農(nóng)業(yè)文明的基因庫,中國農(nóng)村的文化與價值觀,其實可以幫助城市人調(diào)整、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調(diào)動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與生活的趣味性B.從生活的趣味性與生產(chǎn)積極性上調(diào)動農(nóng)民C.把農(nóng)民的生活趣味性與生產(chǎn)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D.使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與生活的趣味性被調(diào)動起來A[解析]
“調(diào)動農(nóng)民……”和后句“激發(fā)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的活力”句式結(jié)構(gòu)一致;先說“生產(chǎn)積極性”,后說“生活的趣味性”,這個語序與上文“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在萎縮,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快速消失,農(nóng)民的精神面貌也面臨衰退”在內(nèi)容上對應。故A項最為連貫。2.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豐收節(jié)”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聰明賢惠、心靈手巧的劉蘭芝,雖有“蒲葦紉如絲”的堅韌,卻無法改變悲劇命運。B.美國突然加大“關(guān)心”香港力度,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撈取戰(zhàn)略博弈的籌碼。C.(我)更要從青島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D.“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得了國家勛章,在頒獎儀式結(jié)束后,他又回到田間去了。D[解析]
A項表直接引用。B項表諷刺否定。C項表突出強調(diào)。D項同“豐收節(jié)”,均表特定稱謂。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城市文化缺少人與自然的親密,缺少無微不至的人情,缺少慰藉心靈的口頭傳統(tǒng),而這些恰恰是農(nóng)村能夠給予城市的關(guān)照。B.城市文化缺少與自然土地的親密,缺少噓寒問暖的人情,缺少慰藉心靈的口頭傳統(tǒng),而這些恰恰是農(nóng)村能夠給予城市的參照。C.在城市文化里缺少與自然土地的親密,缺少無微不至的人情,缺少慰藉心靈的口頭傳統(tǒng),而這些恰恰是農(nóng)村能夠給予城市的關(guān)照。D.在城市文化里缺少人與自然的親密,缺少噓寒問暖的人情,缺少慰藉心靈的口頭傳統(tǒng),而這些恰恰是農(nóng)村能夠給予城市的參照。B[解析]
原句主要有三處錯誤:一是“在城市文化里缺少與自然土地的親密”缺主語;二是成語“無微不至”使用不當,作為定語與中心語“人情”搭配不當;三是“關(guān)照”一詞使用不當。選項中,又有將原本無錯的“與自然土地”修改為“人與自然”,加一“人”字略嫌贅余,改動“自然土地”則改變了原意(“自然土地”中的“自然”為修飾語,農(nóng)村的“自然土地”是相對于城市的“人工土地”而言的)。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①.
.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后,②.
.,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zhì)、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菌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tǒng)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zhì)來③.
.。[答案]
①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tǒng)②免疫系統(tǒng)便會產(chǎn)生一定的保護物質(zhì)③阻止病原菌的傷害[解析]
①根據(jù)前文“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和后文“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可得出;②根據(jù)后文“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zhì)、特殊抗體”和“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zhì)”可得出;③根據(jù)前文“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可得出。5.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guān)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
2019年9月25日8時54分,我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云海一號02星發(fā)射升空,衛(wèi)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wù)獲得圓滿成功。云海一號02星,主要用于大氣海洋環(huán)境要素探測、空間環(huán)境探測、防災減災和科學試驗等領(lǐng)域。云海一號02星和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shù)研究院研制。本次發(fā)射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的第44次發(fā)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3次飛行。[答案]
①2019年9月25日;②我國在酒泉成功發(fā)射云海一號02星;③主要用于環(huán)境探測、防災減災等;④該星及其運載火箭均由上海航天技術(shù)研究院研制。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馬絳,大名人。景德元年,詔下貢舉。諸舉子推絳就試,守令勸駕,遂首薦登甲科。釋褐,試秘省校書郎,出知婺州義烏縣。至則開縣扉,凡辯訟者徑造于庭,為之別白是非,因勉之以義教,民輒聽命罷去,無復詞牒,案牘大治。后十年,父老猶有稱道絳者。再調(diào)壽州錄事參軍。還,赴銓部,<zzd>引對</zzd>御前,選補職事官,除萊州防御判官。時蔡齊在諸生,未知名。絳一見曰:“海濱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與游甚歡。是秋,主試貢士,首送蔡齊。<zzd>春榜</zzd>至,齊冠天下士,絳得知人之名。秩滿,改著作佐郎。<zzd>丁艱</zzd>。既除,遷秘書丞、知梧州。絳性剛直,不屈上官,恥焉茍合,以是滯留常調(diào)官不遂。嘗曰:“吾資不適時,與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惫视卩偂⒍沤K南圭峰之下,就水竹營別墅,為棲逸之地。及自嶺外歸,稱疾罷官,慨然有丘壑志。故樞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絳。蔡齊亦在內(nèi)署,數(shù)勉絳起還朝,相與稱薦,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時河陽相王欽若知州事,多回撓,絳持法不阿,河陽不悅。僚佐為絳言,宜姑為和。絳曰:“守正之謂和。朝廷置吏,豈使茍相順適以為和哉?吾知奉公而已?!眱?nèi)珰乘傳奏邊事,承河陽指,陰誣中絳,遂徙延州。代還,知坊州,賜五品<zzd>服章</zzd>。蔡齊拜御史中丞,被命舉御史,而以絳名上,時王欽若作相,三奏而三卻之。齊懷敕至中書曰:“被命舉御史,某之所知,無易馬某。朝廷不用,請納此敕。”執(zhí)政不得已,除絳殿中侍御史,尋改侍御史。絳素厲風節(jié),及在司察之職,危言無顧憚。時在臺省王曾呂蒙正當國重絳方介有守從容謂絳直而溫寬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為委蛇不亦裕歟絳曰:“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穡。士固有道,違道干譽,非鄙志者?!逼渥允厝绱恕c歷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節(jié)選自《張方平集》,有刪改)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在臺省/王曾呂蒙正當國重/絳方介有守從容/謂絳直而溫/寬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為委蛇/不亦裕歟/B.時在臺省/王曾呂蒙正當國重/絳方介有守/從容謂/絳直而溫/寬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為/委蛇不亦裕歟/C.時在臺省/王曾呂蒙正當國/重絳方介有守/從容謂絳/直而溫/寬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為委蛇/不亦裕歟/D.時在臺省/王曾呂蒙正當國/重絳方介有守從容/謂絳直而溫/寬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為/委蛇不亦裕歟/C[解析]
原文標點為:時在臺省,王曾呂蒙正當國,重絳方介有守,從容謂絳:“直而溫,寬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為委蛇,不亦裕歟?”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引對,又稱“賜對”,指皇帝召見臣僚詢問對答。B.春榜,科舉考試中,會試一般在春季舉行,也稱“春闈”??贾姓邚埌窆?,故名“春榜”。C.丁艱,又稱“丁憂”,指遭遇父母喪,一般情況下,朝廷官員必須回原籍守喪。D.服章,“服”指服飾,“章”指玉帶,用來表示官員的品階身份。D[解析]
章,指帽子。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絳才干卓著,勤政愛民。他擔任義烏知縣時,專門營造一庭院,替百姓明辨是非,并注重教化,深受百姓的愛戴。B.馬絳獨具慧眼,薦舉英才。他發(fā)現(xiàn)萊州蔡齊是難得的奇才,不顧其年輕無名,與之定交,并薦舉他赴京應試。C.馬絳性情剛直,守正不阿。他因王欽若做事多茍且順服、沒有原則而拒絕與之同流合污。后來馬絳被舉薦做御史時,遭王欽若再三阻撓。D.馬絳淡于名利,重于義節(jié)。他在官場雖然屢屢受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畢業(yè)答辯-學前教育
- 組件封裝工藝流程
- 婚慶策劃居間協(xié)議模板
- 自助便利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老年護理與老年人安全保護
- 實驗室翻新附加合同范本
- 端子壓接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
- 咖啡連鎖店裝修協(xié)議樣本
- 產(chǎn)品銷售合同范本
- 2024清河縣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屬精礦產(chǎn)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規(guī)范
- 2025年蘭考三農(nóng)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shè)施第2部分:充換電服務(wù)信息交換
- 輸油管道安全培訓
- 血管導管相關(guān)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課件
- TSG 23-2021 氣瓶安全技術(shù)規(guī)程 含2024年第1號修改單
- 中國近代化歷程課件
- 產(chǎn)品防錯措施一覽表
- 氟橡膠基本課件
- 上海市一模二?;蛑锌紨?shù)學答題紙
- 幼兒繪本故事:愛書的孩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